

立凱電能(上)公司新聞
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舉辦的「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聯合記者會」圓滿成功,立凱電能從大眾運輸工具中不可或缺的巴士著手,希望利用創新的6分鐘換電技術以及政府、台灣廠商、國際頂尖技術的支援,快速建構起零污染的綠色交通網,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破壞,不再讓全民身處空氣汙染的環境。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台灣西門子總裁Peter Weiss、ZF台灣區總裁楊山佳、和泰董事長黃南光、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以及福和客運董事長吳東瀛和各大民間運輸業者皆至現場共襄盛舉。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必須結合政府、民間運輸業者以及國際大廠和台灣廠商的技術,才可以讓綠能交通網在紮實且完善的規劃下永續經營。
放大
[放大圖片]
立凱電動巴士聯盟的電動巴士預計2011年便可上路,為民眾帶來零排放的美好生活。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立凱電能研發的「電池交換」技術所創造出的綠色經濟循環經營模式,將會是未來低碳城市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而除了電動巴士外,也積極規劃進行更完善的摩托車補助方案,最後再落實到各類小客車。
欲解決空氣汙染問題需要步驟性的推動及實行,立凱電能提出以符合「定點、定時、定距」等要素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作為開始,進而讓社會大眾體驗零排放、零油耗的優質運輸模式,最後才能順利推廣到汽車、機車等民眾常用的個人交通工具。張聖時表示,目前正覓地興建針對電池交換系統電動巴士專用的換電服務站,以滿足上路行駛的需求,將在南港、汐止一帶先行建構,預計於2011年7月動工,以趕上9月巴士正式營運的時程。
立凱集團自行設計及投資充換電基礎設施 (EdenWay),以確保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循環壽命及安全,在電池維護、保養到最後回收都由立凱電能負責,可達到「零廢棄,全回收」的資源循環。目前換電設備將與各巴士總站合作,未來不排除與台灣各加油站結盟,創造電動巴士可隨時隨處換電的市場利基,預估在3年內將帶動至少540台的電動巴士上路營運,為民眾帶來零污染的美好生活。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台灣西門子總裁Peter Weiss、ZF台灣區總裁楊山佳、和泰董事長黃南光、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以及福和客運董事長吳東瀛和各大民間運輸業者皆至現場共襄盛舉。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必須結合政府、民間運輸業者以及國際大廠和台灣廠商的技術,才可以讓綠能交通網在紮實且完善的規劃下永續經營。
放大
[放大圖片]
立凱電動巴士聯盟的電動巴士預計2011年便可上路,為民眾帶來零排放的美好生活。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立凱電能研發的「電池交換」技術所創造出的綠色經濟循環經營模式,將會是未來低碳城市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而除了電動巴士外,也積極規劃進行更完善的摩托車補助方案,最後再落實到各類小客車。
欲解決空氣汙染問題需要步驟性的推動及實行,立凱電能提出以符合「定點、定時、定距」等要素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作為開始,進而讓社會大眾體驗零排放、零油耗的優質運輸模式,最後才能順利推廣到汽車、機車等民眾常用的個人交通工具。張聖時表示,目前正覓地興建針對電池交換系統電動巴士專用的換電服務站,以滿足上路行駛的需求,將在南港、汐止一帶先行建構,預計於2011年7月動工,以趕上9月巴士正式營運的時程。
立凱集團自行設計及投資充換電基礎設施 (EdenWay),以確保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循環壽命及安全,在電池維護、保養到最後回收都由立凱電能負責,可達到「零廢棄,全回收」的資源循環。目前換電設備將與各巴士總站合作,未來不排除與台灣各加油站結盟,創造電動巴士可隨時隨處換電的市場利基,預估在3年內將帶動至少540台的電動巴士上路營運,為民眾帶來零污染的美好生活。
在環保節能的風潮下,新能源電動車的市場已經被許多不同產業的業者視為今後產業轉型與發展的兵家必爭之地,陸續有不同的業者投入相關產業的技術研究及試行計畫中,而18日由全球第一大磷酸鋰鐵正極材料供應商立凱電能主導,結合西門子、和泰汽車旗下和泰綠能、華城電機、群力電能、福和客運等業者,共同組成「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期望能為市場提供嶄新的運營模式。
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過去三年來,立凱電能藉由身為全球磷酸鋰鐵正極材料第一大供應商的優勢,將心力投入電動巴士關鍵技術及電池交換營運系統的發展,希望能讓車用動力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優於業界標準;目前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除了讓每部電動巴士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外,更希望能結合既有的公眾運輸系統,能建立起無污染、零排放的綠色交通網。
為了達成目標,計畫在3年內聯盟成員將投入新台幣103億元的資金,讓換電式電動巴士售價能降至於現行柴油巴士相近的地步;另外,期望換電站服務範圍能達到500平方公里,涵蓋整個北北基。同時,張聖時亦表示,目前正在覓地興建針對電池交換系統電動巴士專用的換電服務站,依據客戶實際需求,預期將興建於南港、汐止一帶,最快將於2011年7月動工,以配合9月巴士正式營運的時程。張聖時表示,第一台電動巴士預計將於2011年9月前交由福和正式運營,而全年計畫交車40輛,而福和客運在2011年底前至少將有一條路線會採電動巴士進行運營;而在3年內,則期望電動巴士的出貨總數能達到540輛的規模。
對於換電式電動巴士的發展,張聖時認為目前仍在市場發展初期,所以必須要逐步的進行推廣,計畫中,除了在2011年底前將交40輛電動巴士供福和客運運營外,計畫在2012年與2013年各自將分別出貨200及300輛電動巴士,供其他有興趣的運輸業者採用。而除了公眾交通運輸系統外,也計畫將換電式電動車的概念導入部分公務車輛的應用中。
對於推出換電式的運營模式,張聖時顯得相當有信心,據了解,規劃中在2011年時,換電式電動車所佔的營收比重,應該有機會達到近50%的規模。
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過去三年來,立凱電能藉由身為全球磷酸鋰鐵正極材料第一大供應商的優勢,將心力投入電動巴士關鍵技術及電池交換營運系統的發展,希望能讓車用動力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優於業界標準;目前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除了讓每部電動巴士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外,更希望能結合既有的公眾運輸系統,能建立起無污染、零排放的綠色交通網。
為了達成目標,計畫在3年內聯盟成員將投入新台幣103億元的資金,讓換電式電動巴士售價能降至於現行柴油巴士相近的地步;另外,期望換電站服務範圍能達到500平方公里,涵蓋整個北北基。同時,張聖時亦表示,目前正在覓地興建針對電池交換系統電動巴士專用的換電服務站,依據客戶實際需求,預期將興建於南港、汐止一帶,最快將於2011年7月動工,以配合9月巴士正式營運的時程。張聖時表示,第一台電動巴士預計將於2011年9月前交由福和正式運營,而全年計畫交車40輛,而福和客運在2011年底前至少將有一條路線會採電動巴士進行運營;而在3年內,則期望電動巴士的出貨總數能達到540輛的規模。
對於換電式電動巴士的發展,張聖時認為目前仍在市場發展初期,所以必須要逐步的進行推廣,計畫中,除了在2011年底前將交40輛電動巴士供福和客運運營外,計畫在2012年與2013年各自將分別出貨200及300輛電動巴士,供其他有興趣的運輸業者採用。而除了公眾交通運輸系統外,也計畫將換電式電動車的概念導入部分公務車輛的應用中。
對於推出換電式的運營模式,張聖時顯得相當有信心,據了解,規劃中在2011年時,換電式電動車所佔的營收比重,應該有機會達到近50%的規模。
立凱電能昨(18)日宣布,該公司發起的電動巴士聯盟正式啟動,將聯合外商西門子、和泰汽車、華城電機及福和客運等六家公司共同投入102億元,三年內在大台北地區建七座換電站 ,搶攻電動巴士每年40億元市場商機。
在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見證下,立凱電能昨天舉行電動巴士聯盟的簽約合作儀式,參與簽約廠商代表,包括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德商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威茲(Peter Weiss)、德商采埃孚(ZF)台灣區總裁楊山佳、和泰汽車子公司和泰綠能董事長蘇麥克、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群力電能董事長王天來及福和客運代表薛金長。
立凱說明,未來營運模式,是自國外採購電動巴士後,安裝立凱開發的電池,整車出租給巴士業者,最後由共同投資的加電站提供服務,讓巴士業者用一般柴油用車的價格,即可購得電動車,還同時享有比柴油便宜一成的電能費用,將有效降低營運成本。
目前巴士裸車加上電池租賃,經政府補貼後,每一部車價格約850萬元。立凱表示,福和客運是立凱第一家合作業者,將在一年內更換40部電動巴士。
立凱指出,該合作計畫中,和泰綠能負責裸車銷售和售後服務,西門子提供電機馬達製造技術,ZF則提供第三代節能輪彀電機,群力電能則提供磷酸鋰鐵電池模組的製造與供應。
沈世宏表示,政府相關單位於三年內將補助500輛電動巴士營運,預算約業者投資金額的20%。
在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見證下,立凱電能昨天舉行電動巴士聯盟的簽約合作儀式,參與簽約廠商代表,包括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德商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威茲(Peter Weiss)、德商采埃孚(ZF)台灣區總裁楊山佳、和泰汽車子公司和泰綠能董事長蘇麥克、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群力電能董事長王天來及福和客運代表薛金長。
立凱說明,未來營運模式,是自國外採購電動巴士後,安裝立凱開發的電池,整車出租給巴士業者,最後由共同投資的加電站提供服務,讓巴士業者用一般柴油用車的價格,即可購得電動車,還同時享有比柴油便宜一成的電能費用,將有效降低營運成本。
目前巴士裸車加上電池租賃,經政府補貼後,每一部車價格約850萬元。立凱表示,福和客運是立凱第一家合作業者,將在一年內更換40部電動巴士。
立凱指出,該合作計畫中,和泰綠能負責裸車銷售和售後服務,西門子提供電機馬達製造技術,ZF則提供第三代節能輪彀電機,群力電能則提供磷酸鋰鐵電池模組的製造與供應。
沈世宏表示,政府相關單位於三年內將補助500輛電動巴士營運,預算約業者投資金額的20%。
看準電動車市場商機前景,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立凱電能,跨足電動成車領域,結合國內最大汽車商和泰集團等業者,昨(18)日宣布成立「立凱電動巴士聯盟」。
同時,推出國內首輛「電池交換式」純電動巴士,和泰集團也藉此低調插旗電動巴士市場,不讓裕隆集團專美於前。
立凱電動巴士聯盟成員預計3年內,要投資103億元推廣換電式電動巴士,將車價從原先近千萬元壓低至700萬元,配合電池交換站的設置,希望3年內讓540輛電動巴士上路。
同時,推出國內首輛「電池交換式」純電動巴士,和泰集團也藉此低調插旗電動巴士市場,不讓裕隆集團專美於前。
立凱電動巴士聯盟成員預計3年內,要投資103億元推廣換電式電動巴士,將車價從原先近千萬元壓低至700萬元,配合電池交換站的設置,希望3年內讓540輛電動巴士上路。
立凱電能集團成立於2005年,目前算是全球最大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供應商,客戶遍及大陸、日本、南韓以及歐美等國家,其中又以大陸佔總數的90%為最。
已經申請的相關專利達上百篇,具有全球專利布局方面的優勢。股東成員以潤泰集團為首,包括QVT基金以及KPCB等著名投資團隊亦名列其中。
集團旗下擁有以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為主的台灣立凱電能科技,以及以電動巴士的研發及生產為主的台灣立凱綠能移動等2家公司。而立凱電能集團亦有意願朝向市場公開發行之路邁進。
已經申請的相關專利達上百篇,具有全球專利布局方面的優勢。股東成員以潤泰集團為首,包括QVT基金以及KPCB等著名投資團隊亦名列其中。
集團旗下擁有以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為主的台灣立凱電能科技,以及以電動巴士的研發及生產為主的台灣立凱綠能移動等2家公司。而立凱電能集團亦有意願朝向市場公開發行之路邁進。
為了加速建構零排放、零污染的綠色交通運輸網,讓我們與下一代都能擁有美好的生存環境。台灣立凱電能將於今(18)日假台北市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聯合記者會」。
記者會擬邀請環保署署長沈世宏,以及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楊山佳、ZF台灣區總裁Peter Weiss、和泰綠能(和泰汽車子公司)董事長蘇紘明、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群力電能總經理張明俊、福和客運董事長吳東瀛等聯盟成員代表出席,共同與立凱電能總經理張聖時聯手啟動台灣新一代綠能革命。本次聯盟行動不僅可為台灣樹立良好綠色環保的國際形象、更將引發台灣電動車產業換電充電通路大革命。
根據WWF的統計研究,在亞洲地區,受到汽車廢氣排放影響下,每年約有53.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以台灣地區人均排碳量達11.25噸來看,更高居全亞洲第一;立凱電指出,為了提供給我們自己與下一代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企業秉持著「人類安全與環境友好」的理念與宗旨,與各產業界先驅成立「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共同努力開發出完整的綠能服務系統解決方案,達到建構零排放、零污染的綠色交通網,讓城市空氣不再難聞,讓全民不再身處空氣汙染的環境中。
過去3年來,立凱電動巴士聯盟的成員藉由半導體的技術突破了鋰鐵電池的傳統障礙,使車用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均達到業界的最高標準,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除了使每部巴士每年可減少50,000L及減少128,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外,3年內聯盟成員更投入103億新台幣的資金,讓換電式電動巴士售價在700萬台幣左右,與現行柴油巴士相同,換電站服務範圍達到500平方公里,換一次電可行駛150公里。
據了解,近來立凱電在全球車用鋰電池的高市佔率、獨特的產品技術以及價廉物美的公共電動運輸系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目。今年1月4日環保署長沈世宏特別親自帶隊參訪,深入關切立凱電的創新研發與商業模式,將如何為台灣各大城市帶來價廉物美的綠能運輸系統。
記者會擬邀請環保署署長沈世宏,以及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楊山佳、ZF台灣區總裁Peter Weiss、和泰綠能(和泰汽車子公司)董事長蘇紘明、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群力電能總經理張明俊、福和客運董事長吳東瀛等聯盟成員代表出席,共同與立凱電能總經理張聖時聯手啟動台灣新一代綠能革命。本次聯盟行動不僅可為台灣樹立良好綠色環保的國際形象、更將引發台灣電動車產業換電充電通路大革命。
根據WWF的統計研究,在亞洲地區,受到汽車廢氣排放影響下,每年約有53.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以台灣地區人均排碳量達11.25噸來看,更高居全亞洲第一;立凱電指出,為了提供給我們自己與下一代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企業秉持著「人類安全與環境友好」的理念與宗旨,與各產業界先驅成立「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共同努力開發出完整的綠能服務系統解決方案,達到建構零排放、零污染的綠色交通網,讓城市空氣不再難聞,讓全民不再身處空氣汙染的環境中。
過去3年來,立凱電動巴士聯盟的成員藉由半導體的技術突破了鋰鐵電池的傳統障礙,使車用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均達到業界的最高標準,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除了使每部巴士每年可減少50,000L及減少128,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外,3年內聯盟成員更投入103億新台幣的資金,讓換電式電動巴士售價在700萬台幣左右,與現行柴油巴士相同,換電站服務範圍達到500平方公里,換一次電可行駛150公里。
據了解,近來立凱電在全球車用鋰電池的高市佔率、獨特的產品技術以及價廉物美的公共電動運輸系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目。今年1月4日環保署長沈世宏特別親自帶隊參訪,深入關切立凱電的創新研發與商業模式,將如何為台灣各大城市帶來價廉物美的綠能運輸系統。
4月21日世界地球日前夕,行政院經濟部與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打造澎湖低碳島-澎湖幸福100低碳行動online活動」。由台灣立凱電能展示全台首部「換電式低地板電動巴士」來擔任接駁車,讓參觀的民眾親身體驗「低地板電動巴士」行駛時「零油耗、零排放、低噪音」以及「電池交換營運系統」的方便與快速。
活動現場,除了一般電動交通工具展示、試乘外,提供參觀民眾免費接駁服務的「低地板電動巴士」最受大眾矚目。王乾發縣長也試乘電動巴士,乘坐時巴士無論在市區道路或崎嶇小路、甚至爬坡,均行駛順暢,打破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及疑問,少了停車起步及打檔的噪音,連對坐說話都能聽得很清楚,對於能在徐徐微風中,搭乘無聲、無黑煙的電動巴士環繞市區,更是難得的體驗。王縣長表示,未來縣內公車汰換將逐步以電動巴士取代汽柴油車,以落實綠色運輸。
立凱的電動巴士特別採用了德國WABCO原裝空壓懸吊以及ABS系統,提供乘載舒適性與行車安全制動防護,並搭載雙動力系統,四組抽換式電池獨立運作,只要有一組電池仍正常運作、行駛,配合立凱首創的「電池交換營運系統」,只需6~10分鐘即可完成電池交換動作,及時上路,如加油般方便、快速,再也無須為了充電等待6~8小時。
台灣立凱董事長王天來表示,為了我們下一代,將來大家只要願意多等5分鐘改搭「立凱電動巴士」,響應環保,一年你將幫助地球減少31,755公升柴油使用、85,0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立凱今年預計將生產40輛「換電式低地板電動巴士」先在北北基三市運行,3年內將生產540台,結合大眾捷運系統,打造台灣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綠色交通網,兼顧環保與經濟的低碳生態島。
活動現場,除了一般電動交通工具展示、試乘外,提供參觀民眾免費接駁服務的「低地板電動巴士」最受大眾矚目。王乾發縣長也試乘電動巴士,乘坐時巴士無論在市區道路或崎嶇小路、甚至爬坡,均行駛順暢,打破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及疑問,少了停車起步及打檔的噪音,連對坐說話都能聽得很清楚,對於能在徐徐微風中,搭乘無聲、無黑煙的電動巴士環繞市區,更是難得的體驗。王縣長表示,未來縣內公車汰換將逐步以電動巴士取代汽柴油車,以落實綠色運輸。
立凱的電動巴士特別採用了德國WABCO原裝空壓懸吊以及ABS系統,提供乘載舒適性與行車安全制動防護,並搭載雙動力系統,四組抽換式電池獨立運作,只要有一組電池仍正常運作、行駛,配合立凱首創的「電池交換營運系統」,只需6~10分鐘即可完成電池交換動作,及時上路,如加油般方便、快速,再也無須為了充電等待6~8小時。
台灣立凱董事長王天來表示,為了我們下一代,將來大家只要願意多等5分鐘改搭「立凱電動巴士」,響應環保,一年你將幫助地球減少31,755公升柴油使用、85,0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立凱今年預計將生產40輛「換電式低地板電動巴士」先在北北基三市運行,3年內將生產540台,結合大眾捷運系統,打造台灣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綠色交通網,兼顧環保與經濟的低碳生態島。
凱基證券輔導的開曼台商立凱電能科技昨(24)日向證交所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成為今年第五家、累計第63家的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案。
立凱電能科技,主要產品為電池粉體材料LFP-NCO,及LFP-NCO動力電池之製造與銷售。
承銷商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案,今年至今已有五家,除了立凱電能科技外,其餘四家為寶來證券輔導的東亞科技控股;群益證券輔導的永冠能源科技集團及開曼群島商尚凡網路科技;統一證券輔導的Jinli Group Holdings Limited等。
立凱電能科技,主要產品為電池粉體材料LFP-NCO,及LFP-NCO動力電池之製造與銷售。
承銷商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案,今年至今已有五家,除了立凱電能科技外,其餘四家為寶來證券輔導的東亞科技控股;群益證券輔導的永冠能源科技集團及開曼群島商尚凡網路科技;統一證券輔導的Jinli Group Holdings Limited等。
日前環保署長沈世宏率領環保署同仁前往桃園,參訪了立凱電
能集團的電動巴士公共運輸系統,沈世宏特別關切立凱透過創新
研發與商業模式,將如何為台灣各大城市帶來價廉物美的公共電
動綠能運輸系統。
立凱電能集團成立於2005年,旗下兩大事業體,台灣立凱電能
專注生產鋰鐵電池正極材料;台灣立凱綠能移動則以電動巴士的
研發及生產為主。立凱的法人股東來頭不小,包括潤泰集團與美
國前副總統高爾領軍的綠能基金KPCB。
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立凱的技術強項是專注發展高循
環壽命的鋰電池材料與系統,在汽車製造與售後服務將會尋求與
國內業者合作完成。針對客運業目前設計了市區巴士及高速巴士
兩款電動巴士,市區採用低底盤電動巴士低速運行,時速最高可
達70公里;另一款以行駛高速公路為主的高速高底盤巴士,最高
時速可達90公里。立凱並自行設計及投資充電基礎設施
(EdenWay),以確保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循環壽命及成本。
立凱指出,過去3年來,藉由半導體的技術突破了鋰鐵電池的傳
統障礙,使得車用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均達到了業界的最高
水準,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將使電動巴士擺脫華而不實的形象,
每部巴士每年可減少50,000L的柴油用量及減少12,760公噸二氧化
碳排放量外,未來幾年內將會使電動巴士的造價與運行成本接近
現行的柴油公車。
根據美國及日本政府與產業估計,政府須一直補貼至2020年,
電動車使用成本才能與現有汽柴油車競爭;而立凱的目標是在4
年內,透過創新技術的進步,達到與柴油巴士完全相同的營運成
本,不須依賴政府建設基礎設施即可達成,而由電能服務業者提
供電池租賃並投資基礎建設,在不增加政府支出及巴士業者的成
本之下,達成全面轉換柴油巴士到電動巴士。
能集團的電動巴士公共運輸系統,沈世宏特別關切立凱透過創新
研發與商業模式,將如何為台灣各大城市帶來價廉物美的公共電
動綠能運輸系統。
立凱電能集團成立於2005年,旗下兩大事業體,台灣立凱電能
專注生產鋰鐵電池正極材料;台灣立凱綠能移動則以電動巴士的
研發及生產為主。立凱的法人股東來頭不小,包括潤泰集團與美
國前副總統高爾領軍的綠能基金KPCB。
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表示,立凱的技術強項是專注發展高循
環壽命的鋰電池材料與系統,在汽車製造與售後服務將會尋求與
國內業者合作完成。針對客運業目前設計了市區巴士及高速巴士
兩款電動巴士,市區採用低底盤電動巴士低速運行,時速最高可
達70公里;另一款以行駛高速公路為主的高速高底盤巴士,最高
時速可達90公里。立凱並自行設計及投資充電基礎設施
(EdenWay),以確保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循環壽命及成本。
立凱指出,過去3年來,藉由半導體的技術突破了鋰鐵電池的傳
統障礙,使得車用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均達到了業界的最高
水準,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將使電動巴士擺脫華而不實的形象,
每部巴士每年可減少50,000L的柴油用量及減少12,760公噸二氧化
碳排放量外,未來幾年內將會使電動巴士的造價與運行成本接近
現行的柴油公車。
根據美國及日本政府與產業估計,政府須一直補貼至2020年,
電動車使用成本才能與現有汽柴油車競爭;而立凱的目標是在4
年內,透過創新技術的進步,達到與柴油巴士完全相同的營運成
本,不須依賴政府建設基礎設施即可達成,而由電能服務業者提
供電池租賃並投資基礎建設,在不增加政府支出及巴士業者的成
本之下,達成全面轉換柴油巴士到電動巴士。
奇瑞汽車加速電動車開發腳步,大舉借重台灣技術能量,包括台
塑集團、立凱、中碳、富士康(鴻海)集團、明基等知名台商,
加入研發供應體系,協助奇瑞首款鋰電池純電動車能在今年底前
順利量產上市,與主要對手比亞迪汽車,一別苗頭。
據了解,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日前拜訪奇瑞總公司,試乘奇瑞電
動車後,直接下訂500輛奇瑞電動車,作為大陸富士康各廠區代步
使用,表達對於奇瑞發展電動車計畫的支持。
奇瑞汽車副總裁周必仁表示,奇瑞有長遠的電動車發展規劃,特
別看上台灣在電動車領域的成就與人才,除考慮來台設立電動車
研發中心外,更倚重不少台商,作為電動車電池、電機研發供應
夥伴。
周必仁說,例如奇瑞採用的磷酸鐵裡電池研發,就與台塑長園(
鋰電池正極材料)、蘭陽電池(電池模組)、立凱(正極材料)
、中碳(負極材料)等台商合作。
周必仁指出,奇瑞從公司成立的隔年(2000年),就投入新能源
車的開發工作,去年更成立「奇瑞新能源汽車公司」,專責包括
電動車開發。
奇瑞新能源昨(26)日也對台灣媒體首度展示兩款電動車產品,
分別從奇瑞原有的小型車A1與QQ演變而來,A1電動車極速可達
時速120公里,QQ電動車也有60公里水準,將瞄準都會地區短程
代步的客源。
奇瑞新能源副總經理曾令鵬表示,大陸今年7月頒布針對私家用的
電動車補助辦法。
塑集團、立凱、中碳、富士康(鴻海)集團、明基等知名台商,
加入研發供應體系,協助奇瑞首款鋰電池純電動車能在今年底前
順利量產上市,與主要對手比亞迪汽車,一別苗頭。
據了解,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日前拜訪奇瑞總公司,試乘奇瑞電
動車後,直接下訂500輛奇瑞電動車,作為大陸富士康各廠區代步
使用,表達對於奇瑞發展電動車計畫的支持。
奇瑞汽車副總裁周必仁表示,奇瑞有長遠的電動車發展規劃,特
別看上台灣在電動車領域的成就與人才,除考慮來台設立電動車
研發中心外,更倚重不少台商,作為電動車電池、電機研發供應
夥伴。
周必仁說,例如奇瑞採用的磷酸鐵裡電池研發,就與台塑長園(
鋰電池正極材料)、蘭陽電池(電池模組)、立凱(正極材料)
、中碳(負極材料)等台商合作。
周必仁指出,奇瑞從公司成立的隔年(2000年),就投入新能源
車的開發工作,去年更成立「奇瑞新能源汽車公司」,專責包括
電動車開發。
奇瑞新能源昨(26)日也對台灣媒體首度展示兩款電動車產品,
分別從奇瑞原有的小型車A1與QQ演變而來,A1電動車極速可達
時速120公里,QQ電動車也有60公里水準,將瞄準都會地區短程
代步的客源。
奇瑞新能源副總經理曾令鵬表示,大陸今年7月頒布針對私家用的
電動車補助辦法。
鋰鐵電池已成明星產業趨勢,吸引財團競相介入,台塑、大
同、施振榮主導的智融集團以上游的粉材為主,而必翔則和蘭陽
科技跨足磷酸鋰鐵電池模組,其中台塑旗下的台塑長園科技因已
拿到專利,近期將開始投產。法人初估,明年營收有挑戰50億元
機會。
蘭陽科技董事長莊炳銘指出,環保電池中目前以磷酸鋰鐵電
池的安全性最佳,而最具競爭力,而上游的磷酸鐵鋰原料粉的生
產廠商有Phostech、A123和Balance,而國內投入的廠商包括台塑
長園(台塑集團)、尚志(大同集團)、宏瀨(智融集團)、立
凱;而必翔和蘭陽則以電芯和鋰鐵電池為主。
由於國際市場現銷售的正極粉材每公斤30-40美元,而台塑長
園生產的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約在20-30美元,產品頗具競爭性,
也使台塑長園明年的業績十分被看好。
台塑長園總經理楊昆烈表示,繼5月取得鋰鐵電池「製程」專
利後,該公司又取得長園科技授權的而於九間完成「材料」專利
,加上9月彰化新廠邁入試產階段,使明年應有不錯的業績可貢獻
。
楊昆烈表示,台塑長園初估明年的月產能可達120噸,最大產
能可達400噸,在目前已陸續接獲大陸東莞蘭陽、港商毅力兩家電
動車電池的訂單,而與比亞迪亦有初步接觸下,在鋰鐵電池正極
材料的專利門檻頗高,而該公司已順利拿到專利下,未來營運樂
觀。
台塑長園是由台塑和長園科技合資成立,資本額3.5億元,台
塑持股51%,長園49%,另外,台塑亦擁有目前在興櫃股價已達
210元的長園科技約10%股權,由於台塑當初與長園合資成立台塑
長園時,雙方即約定長園的終極月產能是40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
,也就是說如果有增加的訂單或產能未來都由台塑長園支應。
台塑長園的鋰鐵電池部署規劃,將先以大陸、日本全球兩大
電池版圖,瞄準進攻。除既有接觸的鎖定客戶廠商外,包括豐田
、日產等車廠,也都計劃向長園採購鋰鐵電池,提供新開發的油
電混合車使用,至於大陸比克、天津力神,以及日本三洋、 Sony
等電池大廠,也是耕耘焦點。
法人認為,以產能、訂單及鋰鐵電池正極材料每公斤30美元
推估,台塑長園明年營收可望上看50億元。
同、施振榮主導的智融集團以上游的粉材為主,而必翔則和蘭陽
科技跨足磷酸鋰鐵電池模組,其中台塑旗下的台塑長園科技因已
拿到專利,近期將開始投產。法人初估,明年營收有挑戰50億元
機會。
蘭陽科技董事長莊炳銘指出,環保電池中目前以磷酸鋰鐵電
池的安全性最佳,而最具競爭力,而上游的磷酸鐵鋰原料粉的生
產廠商有Phostech、A123和Balance,而國內投入的廠商包括台塑
長園(台塑集團)、尚志(大同集團)、宏瀨(智融集團)、立
凱;而必翔和蘭陽則以電芯和鋰鐵電池為主。
由於國際市場現銷售的正極粉材每公斤30-40美元,而台塑長
園生產的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約在20-30美元,產品頗具競爭性,
也使台塑長園明年的業績十分被看好。
台塑長園總經理楊昆烈表示,繼5月取得鋰鐵電池「製程」專
利後,該公司又取得長園科技授權的而於九間完成「材料」專利
,加上9月彰化新廠邁入試產階段,使明年應有不錯的業績可貢獻
。
楊昆烈表示,台塑長園初估明年的月產能可達120噸,最大產
能可達400噸,在目前已陸續接獲大陸東莞蘭陽、港商毅力兩家電
動車電池的訂單,而與比亞迪亦有初步接觸下,在鋰鐵電池正極
材料的專利門檻頗高,而該公司已順利拿到專利下,未來營運樂
觀。
台塑長園是由台塑和長園科技合資成立,資本額3.5億元,台
塑持股51%,長園49%,另外,台塑亦擁有目前在興櫃股價已達
210元的長園科技約10%股權,由於台塑當初與長園合資成立台塑
長園時,雙方即約定長園的終極月產能是40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
,也就是說如果有增加的訂單或產能未來都由台塑長園支應。
台塑長園的鋰鐵電池部署規劃,將先以大陸、日本全球兩大
電池版圖,瞄準進攻。除既有接觸的鎖定客戶廠商外,包括豐田
、日產等車廠,也都計劃向長園採購鋰鐵電池,提供新開發的油
電混合車使用,至於大陸比克、天津力神,以及日本三洋、 Sony
等電池大廠,也是耕耘焦點。
法人認為,以產能、訂單及鋰鐵電池正極材料每公斤30美元
推估,台塑長園明年營收可望上看50億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