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北極星(上)公司新聞
台灣生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蓬勃,2025年更是利多不斷。其中,合一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新藥「速必一」已在大陸開賣,預計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業績。此外,寶齡藥業的百磷新藥有望獲得中國藥監局的上市許可,為公司開啟新的市場機會。
來自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的醣化學技轉案,浩鼎治療三陰性乳癌用藥OBI-822也將進行三期臨床的期中分析,進一步證實其治療效果。磐石醫藥的廣效疫苗則力拚在上半年完成一期臨床後,即將進行授權程序。
漢達藥業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治血癌藥物Phyrago,預計今年上半年將為公司業績做出貢獻。同時,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Tascenso ODT積極擴大在美國保險給付通路的覆蓋範圍,並與治療小兒癲癇的HND-045合作案,共同創造金流。
在藥證進入聽牌的公司中,寶齡的腎病新藥拿百磷、太景已授權健康元藥業集團的抗流感病毒新藥Pixavir(TG-1000),均處於中國藥監局的藥證審查階段。北極星治療肺間皮癌新藥ADI-PEG 20、逸達治療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三個月劑型、漢達戒菸藥HND-032則由美國FDA審查中。而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則努力爭取越南藥證。
在授權股方面,台新藥眼科用藥APP13007已授權中國遠大醫藥,並於去年底完成大陸三期臨床試驗,今年將申請中國藥證。另外,圓祥治療濕性黃斑部變化的雙特異抗體新藥IBI302,已授權信達生物製藥,並將在今年底進行期中分析。
啟惠醣化學技轉案中,浩鼎治療三陰性乳癌用藥OBI-822,將進 行三期臨床的期中分析,磐石醫藥的廣效疫苗,力拚在上半年完成一 期臨床後授
權。
漢達以3,000萬美元買下治血癌藥Phyrago,今年上半年將加入業績 貢獻行列。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Tascenso ODT積極擴大在美國保險給 付通
路的覆蓋範圍,治療小兒癲癇的HND-045合作案將有挹注金流。
初步統計,藥證進入聽牌的公司中,寶齡的腎病新藥拿百磷、太景已授權健康元藥業集團的抗流感病毒新藥Pixavir(TG-1000),都在 中國
藥監局藥證審查中,北極星治肺間皮癌新藥ADI-PEG 20、逸達治 療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三個月劑型、漢達戒菸藥HND-032則由 美國FDA審查中,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則拚越南藥證。
授權股中,台新藥眼科用藥APP13007,授權中國遠大醫藥,去年底完成大陸三期臨床試驗,今年將申請中國藥證。圓祥治療濕性黃斑部 病
變的雙特異抗體新藥IBI302,則早已授權信達生物製藥,今年底進 行期中分析。
**美中對峙推動產業重組 台灣生技業者成大贏家**
美中貿易對峙導致國際政經板塊調整,美國掀起本土化風潮,在美國建置生產基地的台灣生技業者成了大贏家。
正瀚、易威、泰福、北極星等生技公司已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受益於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正加速產業界的去中化。
大江、益安近年來透過併購在美國插旗,美德醫則在疫情風暴中於美國北卡建立口罩生產線搶攻商機。
**泰福:美國泰福CDMO受青睞**
泰福表示,生物安全法案可能加速去中化,美國泰福CDMO在地服務已受到不少客戶青睞和探詢。美國泰福的GMP廠擁有嚴格查廠通過的微生物發酵槽和哺乳類動物細胞技術開發能力,可協助客戶加速藥品上市。
**易威:中美雙報策略奏效**
易威於2013年併入美國學名藥和新劑型新藥公司Magnifica,擁有控制釋放劑型和粉碎微細化技術兩大平台,吸引藥廠合作開發。
易威採取中美雙報策略,旗下藥物HH-001在中國大陸通過GMP檢查正式銷售,預計第三季進一步放量,帶動單季營運跨越損平。前四月的營收也年增90.9%。
**益安:搶攻創新醫材CDMO**
益安於2022年成立美國子公司並收購美國醫材商MediBalloon,再宣布收購矽谷醫材製造商Second Source Medical,搶攻創新醫材CDMO商機。
在美國祭出「生物安全法案」後,美中生物技術已逐步脫鉤,產業 進入大洗牌,先前大陸生技巨頭藥明康德的美國合作夥伴被迫尋找替 代供應商;由於美國公司對大陸生技業投資顯著減少,企業除開始撤 資外,美國政府也鼓勵在地化生產,已在當地擁有廠房的公司營運後 勢看多。
泰福表示,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恐加速去中化,美國泰福CDMO在地服 務,已受到不少客戶青睞與探詢。目前美國泰福GMP廠擁有大型微生 物發酵槽及哺乳類動物細胞技術開發與量產能力,且經過FDA兩次嚴 格查廠通過,不僅可有效幫助客戶加速藥品上市時程,更可消弭新法 案可能帶來的潛在不確定因素。
易威在2013年併入美國專攻學名藥和505(b)2(新劑型新藥)的Ma gnifica公司,紐澤西州的TULEX藥廠是生產基地後,擁有的控制釋放 劑型、粉碎/微細化技術兩個具競爭優勢的平台,已吸引不少藥廠尋 求合作開發。
易威採取中美雙報策略,旗下治療慢性心臟衰竭用藥HH-001沙庫巴 曲纈沙坦鈉片,於今年4月通過大陸江蘇藥品GMP檢查正式銷售,預估 第三季將進一步放量,有機會帶動單季營運跨越損平。該公司前四月 營收1.34億元,年增90.9%。
益安為拓展事業版圖,於2022年1月成立美國子公司益興生醫,並 全資收購美國醫材商MediBalloon後,今年4月再宣布以826萬美元( 約合新台幣2.35億元)透過益興生醫收購美國矽谷醫材製造商Secon d Source Medical,搶攻創新醫材CDMO商機。
此外,北極星生產策略以自有產品ADI為主,搭配CDMO服務,強化 營運動能,目前已經有三家CDMO簽約客戶;其中,與Nanotein合作模 式為共同開發,擁有最優先投資權以及生產權,而且有銷售額的15% 權利金,預計最快下半年可量產出貨,明年帶來較為明顯的營收貢獻 。
北極星掛牌上市首日,開盤股價一度衝上98元,漲幅近二成,終場 以95.2元收紅,漲幅16.09%。
北極星藥業執行長陳紹琛表示,北極星的ADI-PEG 20在癌症治療上,有別於大眾使用的化療、標靶、免疫療法,針對肺間皮癌及軟組織肉瘤兩種癌症,採取代謝療法搭配聯合用藥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其中第一項肺間皮癌新藥,預計8月解盲後,最快明年第1季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遞件申請藥證,最快2023 年底取得藥證,未來銷售不排除採分區授權或是合作推廣的方式進行。
北極星的ADI-PEG 20對軟組織肉瘤治療,也是採用聯合治療方式,並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規劃今年底前啟動三期試驗;第三項適應症肝癌部分,北極星已經發表了全世界第一項對應肝癌的特定基因標記SNP-WWOX,預計收150名受試者,目標是今年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最後腦癌方面是與 TMZ(Temozolomide) 聯合用藥,再併用放射治療進行一期臨床。
北極星藥業除了新藥研發代謝療法外,也積極發展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董事長陳鴻文指出,北加州子公司DRX USA已於2019年底與美商Helix BioMedix公司完成技術生產代工合約簽署,開發生產UVDE-TAT的大腸桿菌表達系統,並於2020年已開始貢獻營業收入,目前已有Helix BioMedix、Nanotein、Primmune等三家簽約客戶。
亞洲生技大會是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BIO)攜手全球 生物技術創新協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舉辦,每年都 吸引重磅藥廠、專家和創投共襄盛舉,其中生技展和一對一媒合更是 國內生技廠鏈結國際的重要管道,都有助於讓生醫業的研發能量被國 際看見。
趕搭新版「生物製藥條例」列車,CDMO和細胞治療成當紅炸子雞下 ,今年生技展特別設專區吸睛,CDMO區有進階、伊甸、神隆、霖揚、 永昕、台耀、台康生、啟弘、潤雅。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區則有捷昇、再生緣、向榮、生德奈、亞果、 弘屹、暢鴻、宏騏、新學社、博賞等;法人認為,隨著議題的引動, 相關類股有機會扮演多頭指標,接棒防疫股領軍上揚。
九年內併購五家涵蓋重磅國際藥廠重要資產的保瑞,透過持續併購 帶進的代工大單,讓該公司從原本一家營收不到億元的公司,蛻變為 近50億元的製藥廠,且連續兩年獲利都超過一個股本。保瑞甫併購的 伊甸生醫(喜康生技前身)此次也在參展行列,備受關注。
另外,永昕生醫斥資21億元興建的GMP二廠年初已落成,該廠將建 置1.2萬升生物反應器與針劑充填線,目前已有大客戶包下部分產線 ,預計2023年開始貢獻,並力拚2025年產值達50億元規模。
將於6/6上市的北極星-KY,發展中的癌症新藥ADI-PEG 20,主要應 用於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肝癌以及腦癌四大新藥產品線,進度最 快的肺間皮癌三期臨床試驗,預計8月解盲,有機會於2023年底拿到 藥證,內部正力拚2025年前至少取得兩張藥證。
北極星發展中的癌症新藥ADI-PEG 20,主要應用於肺間皮癌、軟組 織肉瘤、肝癌以及腦癌四大新藥產品線,進度最快的肺間皮癌三期臨 床試驗,預計8月解盲,有機會2023年底拿到藥證, 內部正力拚202 5年前至少取得兩張藥證。
ADI-PEG 20臨床試驗三大策略,包括聯合用藥、精準治療、增進放 射線治療的療效;其主要機轉是利用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在合成精氨酸 的功能性差異所設計,這一種機制與市面上所有用於一般癌症治療的 化療或荷爾蒙藥物完全不同,人體的正常細胞較不會受到ADI-PEG 2 0所影響。
北極星表示,ADI-PEG 20早期於全球進行的臨床試驗共有24個,以 常見不良反應事件評價標準等級相較,顯示ADI-PEG 20副作用與安慰 劑相當,證明其藥物毒性遠低於一般之癌症藥物,對比化療、免疫治 療及多種療法引起的副作用,ADI-PEG 20聯合用藥治療的潛在市場龐 大,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營運出現轉機的北極星,除了新藥開發外,也跨足CDMO(委託開發 與生產)領域,目前在有美國、大陸成都和台灣宜蘭均有生產基地。
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持續迎來新血,繼來頡(6799)、台灣 精銳(4583)、鈺鎧(5228)、鼎基(6585)後,正基(6546)也將 在本周完成掛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IPO累計掛牌家數上看27檔, 不僅直逼去年全年的28檔新掛牌家數,同時也創近4年以來上半年IP O數量新高。
台灣近年經歷國際政經局勢變化,以及疫情的淬鍊洗禮後,逐步展 現出高度韌性,自去年下半年起陸續有力積電等重量級個股掛牌外, 今年初興櫃高價股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儘管本土疫情4月意外爆發也 未阻止個股的IPO進度,5月以來台灣精銳、來頡、鈺鎧、鼎基相繼掛 牌,正文小金雞正基也擬在24日以每股96元掛牌上櫃。
磁性被動元件電感製造商鈺鎧打入歐美車廠及系統廠的供應鏈,受 益電動車、車用電子對磁性元件、電感等需求強勁,擴產產能到位, 加上網通產品也有所斬獲,首季每股賺進0.61元,營運發展可期,公 司20日順利以每股20元掛牌上櫃,首日蜜月行情強滾滾,單日漲幅高 達35%,收在27元。
除此之外,智慧醫療業者晉弘、新藥廠北極星藥業-KY也已進入公 開申購階段,承銷價分別為46元、96元,達航也將在24日起擬以27. 83元底價進行競拍,加上3月就通過主管機關核准掛牌的濾能與采鈺 ,今年上半年累計掛牌家數將達27檔。
采鈺作為興櫃股王,背有母公司台積電做靠山,也成為準IPO股當 中最搶眼的主角。今年首季采鈺雖因資本支出侵蝕毛利,毛利率下滑 至39.53%,不過稅後淨利仍繳出21.65億元佳績,年成長3.57%,法 人表示,采鈺今年業績力拚逐季成長外,第四季龍潭新廠投產後,業 績有望持穩高檔,全年營收將再度挑戰新高。
采鈺預計26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先前董事會暫定承銷價為每 股375元,最快第二季末將掛牌上市。
據統計,目前已有台灣精銳、峰源-KY、鼎基、來頡、晉弘、采鈺 及北極星藥業-KY等七家公司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上市,目前峰源-KY已 完成競價拍賣,預計4月19日進行公開抽籤,將於4月25日以每股40元 上市。
另台灣精銳預計4月18∼20日啟動競拍,競拍張數5,215張,底標訂 175.44元,將於4月22日開標,接下來4月26∼28日辦理公開申購,初 步訂定公開承銷價格為200元。4月15日台灣精銳在興櫃收盤均價為2 64.54元。
今年以來到4月15日止,已有洋基工程、瑞鼎、力智、弘凱、南光 、桂盟及昶昕等七家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