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北極星(上)公司新聞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北極星藥業-KY,成交量有6,709張,股價從19.09元下跌至15.82元;亞軍豐華成交量5,921張,股價則是從42.43元上漲至44.19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2,768張,股價從37.96元下跌至35.39元,前三名僅豐華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高達七檔都是新進榜,包括北極星藥業-KY、帝圖、榮炭科技、新盛力、優你康、泉盛,以及惠特。從股價來看,帝圖、榮炭科技、新盛力、優你康、泉盛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榮炭科技的22.8%最高。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博晟生醫從事高階及高品質骨骼及軟骨修復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0元。
昇佳電子從事感測晶片之研究、設計、開發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10元。
肺間皮癌部分,ADI-PEG 20聯合一線用藥治療末期肺間皮癌病人的多國多中心二/三期臨床試驗,連華榮表示,預估於今年第4季達到二期收案目標176人,並於明年第1季進行期中分析,評估是否可以準備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藥證申請。
至於肝癌,ADI-PEG 20 聯合中國核准的肝癌一線用藥-FOLFOX治療肝癌二期臨床試驗,這項試驗計畫預計收錄225位肝癌病患,接下來將再增加10家醫院以加速收案進度,預計於明年第2季完成收案。目前收入的病人中已有70%的病患已達腫瘤評估點,腫瘤反應率達20%以上。
連華榮說,此關鍵性全球臨床試驗完成後,若是達到預定療效,即腫瘤反應率達到20%,最快在2021年即可以加速批准方式,直接向美國FDA申請藥證。
連華榮也提到,目前公司集中資源加速進行肺間皮癌及肝癌二項關鍵性臨床試驗,未來若取得藥證,公司亦已規畫自行生產。目前廠房除北加州廠外,成都廠建築體也已落成。由於加州廠是小規模生產但年產可達20萬針,目前主要負責臨床試驗藥品的供應。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醣基(6586)、國鼎生技,以及耀登科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醣基,成交量增加至5,543張,股價從30.06元上漲至30.08元;亞軍國鼎生技成交量僅1,914張,成交量比上周的4,457張明顯縮水不少,股價則是從53.18元上漲至53.40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1,683張,股價從26.91元上漲至29.63元,前三名中醣基、耀登科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醣基、北極星藥業-KY、臺慶科、巧新科技,以及納諾*-KY,從股價來看,醣基、巧新科技、納諾*-KY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巧新科技的3.7%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今年來截至5月31日,則是已經有九家公司登錄興櫃,今年度累計已受理七家申請興櫃掛牌。
目前合計有239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國鼎生技,成交量增加至7,079張,股價從44.30元大漲至57.73元;亞軍景凱成交量5,110張,股價則是從13.00元下跌至12.76元;第三名的旭德科技成交量5,018張,股價從12.44元下跌至12.42元,前三名中僅國鼎生技為價漲量增。
此外,台康生技在2018年12月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生技藥品委託開發暨生產服務(CDMO)、生物相似藥及新藥研發,申請時資本額14.90億元,該公司已在3月12日獲得櫃買中心上櫃審議委員會通過申請上櫃案,並在3月28日獲得櫃買同意上櫃契約,主辦承銷商為凱基證券。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六家是新進榜,包括景凱、旭德科技、優燈、北極星藥業-KY、真好玩,以及帝聞。從股價表現來看,僅帝聞價漲量增,上周漲幅1.9%。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目前有240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今年來截至5月17日,則是已經有八家公司登錄興櫃,今年度累計已受理六家申請興櫃掛牌。
【台北訊】台灣股市在勞動節假期後的這一周,櫃買指數小漲0.30%,儘管只有四個交易日,但市場表現還算穩定。這周成交量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別是台康生技、尖端醫和耀登科技,其中生技醫療業和電子零組件業佔據了成交量的主要部分。 台康生技以3,123張的成交量稱霸,股價從40.43元攀升至43.45元,上漲幅度接近7%。緊隨其後的是尖端醫,成交量3,074張,股價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上漲幅度超過17%。耀登科技則以3,035張的成交量排在第三,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 在成交量前十名中,還有四家新進榜的公司,分別是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和新盛力。這些公司中,除了北極星藥業-KY的股價下跌外,其他四家公司的股價都呈現上漲,其中尖端醫的均價上漲幅度達17.3%,表現亮眼。 此外,本周有一家新公司久昌加入了興櫃市場,該公司從事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興櫃對久昌的認購價格定為每股20元。 從今年開始,已有七家公司成功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共有241家興櫃公司開始櫃檯買賣,其中還包括七家外國公司。這些數據顯示了台灣股市的活力和發展潛力。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台康生技(6589)、尖端醫,以及耀登科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七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台康生技,成交量有3,123張,股價從40.43元上漲至43.45元;亞軍尖端醫成交量3,074張,股價則是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3,035張,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前三名均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仍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尖端醫、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以及新盛力,從股價來看,除了北極星藥業-KY下跌,其他四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尖端醫上周均價漲幅17.3%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久昌從事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0元。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七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有241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台股新聞】 哇塞,上周台股的櫃買指數竟然小跌了0.4%,這讓連續四週紅盤的佳績終於停歇了。不過啊,就算這樣,興櫃市場的成交量還是稍微增了點,但就是沒有一檔股票的成交量能夠突破萬張大關。 來看看到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第一名是相互(6407),成交量有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到31.65元;第二名是神通電腦,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到24.20元;第三名是惠特,成交量3,223張,不過它可是唯一一檔價格漲、成交量也增加的股票,股價從63.29元上漲到66.61元。 再來,我們來看看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結果是光電業占了三檔,半導體業和生技醫療業各占了兩檔。其中,相互的成交量最大,股價卻下跌了;神通電腦和惠特的股價則是下跌和上漲。 另外,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的,包括惠特、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這四檔股票中,除了泰宗是價跌量減,其他三檔都是價漲量增,其中碩鑽材料上周的漲幅還是最大的,有69.0%呢! 這週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但是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已經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這些公司都可能是接下來的準上櫃新兵,值得我們關注。 今年來,已經有六家公司登錄興櫃,到4月12日為止,共有247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其中還包括了八家外國公司。看來台股的興櫃市場還是挺活躍的嘛!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有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至31.65元;亞軍神通電腦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至24.20元;第三名的惠特成交量3,223張,股價從63.29元上漲至66.61元,前三名僅惠特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惠特、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從股價來看,除了泰宗,其他三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碩鑽材料上周漲幅69.0%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不過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已經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都是可持續留意的準上櫃新兵。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六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4月12日,有247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八家)。
上周台股創下新高,但交易量卻有點冷清。在興櫃市場交投最熱的十大個股中,只有六檔一周交易量超過2,000張,比前一周少了很多。不過,冠軍和亞軍的神通(8122)和國鼎都超過了4,000張。 盤面看起來,個股輪動不斷,上周交投熱門的十大個股中,只有四檔能夠連續兩周入榜,包括北極星藥業-KY、神通、耀登和旭德,其中耀登已經連續三周上榜。這些上榜的股票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是低於50元的銅板股。 神通在上周的交易量达到了4,225張,位居第一。從3月29日股價上演多空激戰後,神通的热度就顯著上升。排名第二的國鼎生技則是一匹強勢股,上周1日放量收平,2日以長紅突破區間,爆出15個月大量,3日再攻抵37.52元,一周大漲17%。 然而,綠晁和北極星藥業-KY則是弱勢股,特別是綠晁連六根黑K快速下跌,交易量因此爆出去年2月來單周最大,2日最低一度抵達0.5元,創下掛牌最低;北極星藥業2日盤中也來到20.93元波段新低,最低為2017年7月跌至20.01元。 耀登和旭德則在前一波急漲後,上周同步進入盤整,類似的趨勢還有台康、相互,雖然在高檔拉出黑K,但累計今年來,這四檔個股仍大漲170%、36%、25%及48%。另外,優你康剛突破平台,納諾*-KY低檔翻揚,都有轉強訊號,上周分別漲近4%及22%。
此外,盤面個股輪動,上周交投熱門十大個股,僅四檔連二周蟬聯十強,包括北極星藥業-KY、神通、耀登和旭德,其中,耀登已連三周登榜。至於共同特質,上榜的十檔股票全數為低於50元的銅板股。
上周神通交易量達到4,225張,排行第一,自3月29日股價上演多空激戰,神通熱度就大幅提高;排行第二的國鼎生技為強勢股,上周1日先是放量收平,2日即以長紅突破區間,爆出15個月大量,3日再攻抵37.52元,一周大漲17%。
綠晁和北極星藥業-KY則是弱勢股,特別是綠晁連六根黑K快速下跌,交易量因此爆出去年2月來單周最大,2日最低一度抵0.5元,創下掛牌最低;北極星藥業2日盤中也來到20.93元波段新低,最低為2017年7月跌至20.01元。
耀登、旭德則在前波急漲,上周同步進入盤整,類似趨勢還有台康、相互,皆在高檔拉出黑K,不過累計今年來,四檔個股仍大漲170%、36%、25%及48%。另外,優你康剛突破平台,納諾*-KY低檔翻揚,都有轉強訊號,上周分別漲近4%及22%。
台灣股市最新動態來囉!上週的櫃買指數可是大漲1.2%,連續兩週收紅,看起來投資人們的信心十足啊!不過,興櫃市場的成交量還是沒有突破萬張,這讓人有些小遺憾呢。 來看看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公司吧,第一名是相互(6407),成交量有6,091張,股價從35.35元上漲到37.39元;第二名緯穎(6669),成交量5,288張,股價則是從378.51元上漲到386.82元;第三名是耀登科技(3138),成交量4,035張,股價從22.31元上漲到25.87元。這些公司的股價都呈現出漲幅,真是可圈可點。 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半導體業、文化創意及電腦及周邊設備這三個行業各佔兩檔,這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的投資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七檔都是新進榜的公司,像是旭德科技、真好玩、華立捷、百聿數碼、公信、智微及北極星藥業-KY。這些新興公司中,除了北極星藥業-KY外,其他六檔均呈現價漲量增的趨勢,其中百聿數碼的漲幅最高,上周漲幅達46.7%。 這週還有兩家新公司登錄興櫃呢!普惠醫工(6543)提供各種醫療耗材,像是注射針筒、血液透析迴路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8.50元。而信實保全(6721)則提供專業環保清潔、機電保養維護及駐衛保全等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5.00元。這兩家公司都給人帶來了新的投資選擇。 總結來說,台灣股市近期表現亮眼,不僅櫃買指數連續兩週上漲,還有新興公司加入市場,為投資人帶來更多選擇。不過,成交量方面還是有些小問題,希望未來能有所突破哦!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有6,091張,股價從35.35元上漲至37.39元;亞軍緯穎成交量5,288張,股價則是從378.51元上漲至386.82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4,035張,股價從22.31元上漲至25.87元,前三名均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有七檔都是新進榜,包括旭德科技、真好玩、華立捷、百聿數碼、公信、智微及北極星藥業-KY,從股價看,除北極星藥業-KY,其他六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百聿數碼上周漲幅46.7%最高。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普惠醫工(6543)產品線包括注射針筒、血液透析迴路、輸液套、輸血套、安全針筒、延長管等醫療耗材,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8.50元。信實保全(6721)提供專業環保清潔、機電保養維護及駐衛保全等ALL IN ONE整合,提供一條龍式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5.00元。
【台股新聞】 上周台灣櫃買指數(FIBO)表現亮眼,上漲0.5%,創下周線七連紅的佳績。雖然因為連假只有三個交易日,但興櫃市場的成交量依然熱絡,其中有一檔股票成交量甚至破萬張。 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中,元翎、緯穎和北極星藥業-KY分別蟬聯冠軍寶座。元翎的成交量達到13,743張,股價從47.36元上漲至52.08元;緯穎的成交量為3,910張,股價則從354.61元上漲至370.09元;而北極星藥業-KY的成交量為3,125張,股價小跌0.01元至27.11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電機機械占四檔,生技業占三檔,半導體業則有兩檔。其中,亞軍緯穎的股價上漲,表現亮眼。 在成交量前十名中,新進榜的駐龍和雅祥生醫都表現出色,其中駐龍上周漲幅達1.9%。 此外,本周有一家新公司登錄興櫃,那就是公勝保經。這家公司專注於人身及財產保險商品的銷售經紀業務,提供客戶客製化的風險評估管理,並針對客戶需求設計保單,服務品質深受客戶肯定。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0元。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元翎(4564)、緯穎,以及北極星藥業-KY;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電機機械占四檔最多,其次是生技業占三檔、半導體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元翎三連霸,成交量13,743張,股價從47.36元上漲至52.08元;亞軍緯穎成交量3,910張,股價則是從354.61元上漲至370.09元;第三名的北極星藥業-KY成交量3,125張,股價從27.22元跌至27.11元,前三名中元翎、緯穎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僅有兩檔是新進榜,包括駐龍,以及雅祥生醫。從股價來看,駐龍為價漲量增,上周漲幅1.9%。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公勝保經主要從事人身及財產保險商品之銷售經紀業務,該公司透過提供客戶客製化的風險評估管理,並針對客戶的需求,規劃與設計不同特色的保單,為客戶爭取最大利益、保障與保險費率,服務品質深受客戶肯定,業績長期維持穩定成長。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0元。
北極星藥業近期人事大換血,昨日(25日)法說會上,新團隊正式與投資人見面。創辦人吳伯文因六大問題被解任,現由執行副總陳紹琛代理總理。兩大股東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及足輝公司董事長連華榮在人事變動後首次公開亮相,展現對公司未來的信心。公司預計在兩年內籌資12億元,以應對未來的發展需求。
陳鴻文在會上透露,過去在吳伯文的領導下,北極星藥業存在六大問題,包括燒錢速度快、組織過於龐大、研發項目過多導致失焦、工廠產能利用率低以及主力臨床試驗進度緩慢等。他強調,這些問題將會一一解決。預計到2020年底,公司資金總需求將達到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元),公司將進行現增和私募等籌資活動。
吳伯文因公司虧損過大,去年被董事會解任,這讓外界感到意外。陳紹琛接任代理總理,並帶領新團隊出席法說會。新任總公司財會主管及代理發言人由正文科技前財會主管何宜治接任,林維源則被聘為營運副總兼發言人。陳鴻文、連華榮、陳紹琛和林維源共同出席法說會,展現新團隊的強大陣容。
陳鴻文還提到,北極星藥業去年虧損3,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2億元),為了應對燒錢速度過快,公司自2017年起進行了兩次增資和兩次私募。去年9月,公司進行現增6億元,主要因為發現燒錢速度過快,為了避免未來面臨沒錢的困境,特別請連華榮擔任董事長,並得到第一大股東新東陽老董麥寬成的支持。
陳鴻文預計,未來一年半內,北極星藥業的臨床試驗還需招募355位病人,到2020年底前,包括研發、生產、管理(除臨床試驗外的所有開支)的總資金需求將達到4,000萬美元。新團隊將全力以赴,為北極星藥業的未來發展努力。
北極星-KY(6550)近來人事大換血,新經營團隊在25日召開法說會,強調對新藥研發的堅定支持。董事長連華榮在會上表示,為了新藥能順利取得藥證、授權,預計2020年前還需要四千萬美元的資金,並強調三大股東將全力支持。新經營團隊成員包括董事長連華榮、正文董事長陳鴻文、代理總經理陳紹琛以及營運副總林維源,他們親自出席法說會,並與股東進行互動。
陳紹琛在會上提到,未來北極星的產品線將聚焦於已見臨床效益的肺間皮癌和肝癌,並將與美國FDA溝通血癌和胰臟癌的開發事宜。他表示,所有的資金都將用於刀口上,以確保研發的效率。陳紹琛還提到,由於對台灣司法和政治的干預沒有信心,他只願意先擔任代理總經理,未來還是要找專業經理人接任。
陳鴻文在會上回顧了北極星自2006年創立以來的發展歷程,強調公司專攻的新陳代謝基轉有很好的利基。他指出,近年來公司燒資金的速度非常快,每年花費達10億元,但前任團隊並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讓三大股東不願再投資。陳鴻文表示,他實在不忍心看著好公司和股東血本無歸,傷害台灣生技產業。
連華榮強調,隨著臨床開發和營運周轉的資金需求,北極星預計在2020年前還要再花費四千萬美元,並表示三大股東已達成共識,將繼續支持公司。林維源則透露,北極星預計未來一年半將收案355人,並對臨床支出、研發、生產和管理等支出做出詳細說明。
陳鴻文指出,過去在創辦人吳伯文掌舵下有六大問題,包括燒錢速度太快、組織龐大、啟動太多研發項目致失焦、工廠產能利用率差及主力臨床試驗進度太慢等,都將逐一解決。預期到2020年底前,資金總需求為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元),公司會再進行現增和私募等。
北極星藥業創辦人暨總經理吳伯文日前遭董事會解任,讓外界譁然,由執行副總陳紹琛代理總理。另外,新任總公司財會主管及代理發言人由正文科技前財會主管何宜治接任,新聘林維源擔任營運副總兼發言人。陳鴻文與連華榮、陳紹琛和林維源昨天出席法說會,以全新團隊面對法人。
陳鴻文指出,燒錢太快為主因,去年北極星虧損3,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2億元),2017年起公司進行兩次增資、兩次私募,去年9月進行現增6億元,是因為前年發現燒錢速度快,去年6月時,他認為會面臨沒錢的窘境,因此請連華榮出面擔任董事長,也請第一大股東新東陽老董麥寬成支持。
他指出,未來一年半內,北極星藥業臨床試驗需再收355位病人,2020年底前包括研發、生產、管理(臨床以外所有開支)需要總資金達4,000萬美元。
為了展現聚焦產品線和充分支援臨床資金需求的決心,北極星新經營團隊,董事長連華榮、正文董事長陳鴻文、代理總經理陳紹琛、和營運副總林維源都親自出席法說會,並採問到飽方式向股東喊話,首波預計募集的500萬美元,當場就吸引小股東登記表達支持。
陳紹琛表示,未來北極星的產品線將聚焦,刪減不具數據資料的研究支出,目前初步鎖定是已見臨床效益的肺間皮癌和肝癌,而血癌和胰臟癌的開發則要跟美國FDA溝通做法,所有的資金都將花在刀口上。
由於有美國FDA官員的背景,股東對於陳紹琛接任總經理寄予厚望;不過,陳紹琛表示,對台灣司法和政治的干預沒信心,浩鼎案因解盲失利引爆的風暴,讓他只願意先「代理」總經理,未來還是要找專業經理人接任。
陳鴻文表示,北極星從2006年創立以來,已燒了70多億台幣,平均每年要燒掉250萬美元(逾7.5億台幣),近年每年花費更是達10億元,在前任團隊拿不出具體解決方案,三大股東不願再投資,4月就沒錢支持下,實在不忍心看到一家好公司和股東就這樣血本無歸,並傷害台灣生技產業。
陳鴻文表示,北極星專攻的新陳代謝基轉有很好的利基,預期新團隊將可營運很上軌道。
連華榮表示,隨著臨床的開發和營運周轉的資金需求,北極星預計在2020年前還要再花費四千萬美元,目前三大股東約有共識再支持,並力拚新藥在2020年前取證、授權或國際合作案。
林維源表示,北極星預計未來一年半將再收案355人,其中血癌加胰臟癌約73人、肺間皮癌95人、肝癌187人,總臨床支出約二千萬美元,研發、生產和管理等支出約1,500∼2,000萬美元。
北極星藥業近來的動向引起廣大關注,因為其背後的股東來頭實在不小。我們知道,大股東包括了新東陽麥家的麥家班、來自電子業的正文科技,還有足輝公司董事長連華榮以及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管理公司(SAIF Partners)等重量級人物。這些大咖們,當初可是力挺創辦人吳伯文的,如今卻決定放棄創辦人的職位,轉而專注於產品研發。外界普遍認為,這些大股東對於公司未來的產品開發應該有著明確的規劃和想法。 在這些大咖之前,還有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及英業達溫世仁家族等知名人士曾經入股,他們對於新興生技業也抱有興趣,但由於持股比重不高,最終也逐漸放棄了這方面的投資。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一個新藥開發公司要想成功,股東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最關鍵還是科研團隊的實力。現在正文科技的人馬全面進駐北極星藥業,這讓人們相信他們對於產品開發有著一定的信心。外界傳言,北極星藥業在產品開發的下一步,可能已經有了具體的計劃和方向。
北極星藥業創辦人吳伯文的故事,從一個小夢想開始,如今卻變得複雜起來。早期,吳伯文能夠獲得包括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和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在內的幾位大股東的資助,這些資助對他來說,無疑是創業道路上的一個強大後盾。陳鴻文當年因父親罹患肝癌,試用北極星藥品後,腫瘤縮小,這個親身經歷讓他決定投入資本,支持北極星開發新藥。而麥寬成則是簡單地看好吳伯文的才能,認為他是一個「會做事的人」。 然而,時光荏苒,股東之間的意見不合,加上人事變動,北極星藥業的未來走向變得充滿變數,也引來了外界的關注。記得多年前,陳鴻文的父親為了治療肝癌,走遍醫院,試過各種藥物,但效果都不理想。當時,陳鴻文有朋友投資了北極星,而這家公司在開發肝癌標靶新藥。陳鴻文決定讓父親試試看北極星的藥品,結果讓他驚喜的是,腫瘤竟然有顯著的縮小。 這個奇蹟般的轉變讓陳鴻文深信不疑,他決定全力支持北極星,並帶領正文科技集資入股。隨後,正文科技的人馬全面進駐北極星,甚至解任了吳伯文,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如今,這場創業與投資的夢想,似乎正邁向一條未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