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北極星(上)公司新聞
北極星藥業為2006年在美國聖地牙哥創立,創立以來持續發展生物製劑ADI-PEG 20在各項適應症的治療可能性,目前鎖定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腦癌等三項疾病開發。其中針對肺間皮癌部份,估計全球一年約有3萬多位患者等待治療。
北極星表示,公司已收到DSMB主動來文,針對公司正在進行的肺間皮癌三期臨床試驗,提出一些建議。由於整體存活率(OS)與無惡化生存期(PFS)兩者之CP值均已超過80%,考量挑戰競爭性治療與新冠肺炎之衝擊,DSMB建議北極星與監管機構FDA聯繫,考慮於三個月內停止繼續收錄病人,提早結束正進行之臨床試驗,並持續追蹤一年。
北極星表示,這項肺間皮癌的試驗,是以ADI-PEG 20聯合化療藥 Pemetrexed及 Cisplatin 治療末期肺間皮癌的多國多中心二/三期雙盲臨床試驗,預計於美國、英國、澳洲、台灣及義大利等臨床試驗。
北極星-KY(6550)在昨(14)日傳來喜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2021年度會議上,邁阿密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與北極星合作的成果海報,強調了北極星的藥物ADI-PEG 20與免疫檢查點PD-L1抑制劑的聯合治療效果。這個消息對北極星來說是極大的肯定,也讓人們對這項新藥抱有更高的期待。 北極星藥業,這家2006年在美國聖地牙哥成立的創業公司,從成立之初就著眼於生物制劑ADI-PEG 20在各種適應症上的治療潛力。目前,它已經將焦點放在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腦癌等三種疾病上,並在此領域不斷取得進展。 今年以來,北極星在臨床試驗和國際癌症年會上都陸續有著顯著的成果。2月份,它公布的肺間皮癌三期期中分析顯示,整體生存期達到了最高等級,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這次的成功發表,不僅是北極星藥業的勝利,也是台灣生物藥業的一大亮點。我們期待著北極星能繼續帶來更多令人振奮的進展,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北極星藥業為2006年在美國聖地牙哥創立,創立以來持續發展生物制劑ADI-PEG 20在各項適應症的治療可能性,目前鎖定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腦癌等三項疾病進行開發。
北極星今年以來針對ADI-PEG 20在臨床試驗及國際癌症年會上陸續有進展,先是2月公布肺間皮癌三期期中分析,整體生存期達最高等級。
台積電的「小金雞」再創佳績!興櫃新兵采鈺昨日以每股240元的價格登錄興櫃,開盤就強勁衝破500元大關,最高時達到566元,最終收盤價507元,成為興櫃股王。這次的股價表現讓人驚艷,尤其台積電持有采鈺2億1,361萬股,市值一躍達到1,209億元。 采鈺在昨日興櫃市場中創下了多項紀錄,單日漲幅達111%,成交金額逾31.4億元,成交量606萬2,384股,這些數據都高居興櫃個股之冠。這一連串的亮眼數字,不僅反映了市場對采鈺的期待,也顯示了台積電在孵育子公司方面的成功。 采鈺於2003年12月成立,最初是台積電與外資夥伴豪威合資的公司。2006年,台積電收購了股權,使其成為子公司。公司專注於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的生產與服務,包括彩色濾光膜製造、晶圓級測試、晶圓級光學薄膜製造等。采鈺與前三大影像感測器廠合作已超過十年,大量供應高階智慧手機,並成為全球車用感測器第二大供應商。 法人在分析采鈺的技術時表示,其鍍膜製程技術在2016年已通過手機廠的驗證,並應用於多代3D光學感測元件產品。此外,采鈺的屏下光學指紋感測器自2018年量產以來,已獲多個品牌智慧手機採用,成為公司的利器。 去年,采鈺的營收和稅後純益均創下歷史新高,營收近69.5億元,稅後純益20.9億元,每股純益7.18元。今年前兩月,營收約10.7億元,稅後純益2.5億元,每股純益0.86元。 采鈺昨日以每股240元登錄興櫃,股價表現強勁,盤中一度衝上566元,但最終漲幅收斂,收在507元。這次的興櫃首秀,讓人對這家由台積電撐腰的公司充滿期待。
采鈺昨天以興櫃新兵之姿奪下興櫃股王之餘,也寫下多項昨天興櫃紀錄,包括單日漲幅111%、成交金額逾31.4億元,都是昨天興櫃個股之冠;昨天成交量606萬2,384股,則是當日興櫃第三大(居力積電、北極星之後)。
台積電近年積極孵育「小金雞」,包括IP商創意、封測廠精材都已成為市場交頭熱絡的標的,采鈺昨天登錄興櫃第一天就呈現價量齊揚走勢,更凸顯台積電這個富爸爸撐腰下,市場對采鈺寄予厚望。
采鈺成立於2003年12月,原為台積電與外資夥伴豪威合資成立的公司。2006年,台積電買回股權,目前為台積電子公司。
采鈺從事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生產與服務,包括彩色濾光膜製造、晶圓級測試、晶圓級光學薄膜製造,已與前三大影像感測器廠合作超過十年,大量出貨高階智慧手機,目前也是全球車用感測器第二大供應商。
法人透露,采鈺鍍膜製程技術在2016年通過手機廠驗證,已採用於數代的3D光學感測元件產品,目前持續穩定出貨。另外,采鈺屏下光學指紋感測器2018年量產,也獲採用於多個品牌智慧手機,都是接單利器。
采鈺去年營收近69.5億元,稅後純益20.9億元,營收、獲利同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7.18元。今年前二月營收約10.7億元,稅後純益2.5億元,每股純益0.86元。
采鈺昨日以每股240元登錄興櫃交易,股價表現強勁,盤中一度衝上566元,惟終場漲幅收斂,收在507元。
北極星藥業-KY(6550)近期在美國進行的肺間皮癌臨床試驗三期期中分析報告已出爐,根據現有數據預估,整體試驗成功機率將超過80%。這項臨床試驗是針對北極星新藥ADI-PEG 20與一线用藥(Pemetrexed + Cisplatin)治療肺間皮癌的多國多中心聯合試驗,全球共計41家醫院參與,其中也包括台灣的醫院。二期臨床試驗已收錄176位病人,加上三期,總共需要收錄386位病患,目前已收錄232位。這次的期中分析主要關注於整體存活期(OS)的療效評估,並以統計學上顯著效果的機率(CP)作為評估依據。根據分析結果,CP大於80%,因此建議繼續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這對於ADI療效的證據以及取得藥證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雖然疫情影響了過去一年的收錄進度,但北極星-KY表示將會盡全力加速收錄病人,期待早日取得藥證。
北極星-KY表示,這個臨床試驗是北極星的新藥ADI-PEG 20聯合一線用藥(Pemetrexed + Cisplatin)治療肺間皮癌的多國多中心且二/三期聯合的臨床試驗,在美國、英國、澳洲、台灣及義大利等5個國家共計41家醫院進行收案。二期臨床試驗收錄176 位病人,二期加上三期共需收錄386位病患,截至二月已收錄232位病患並由獨立專家小組進行期中分析。
有別於前一次的期中分析觀察受試者的腫瘤反應率,這次的期中分析主要針對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療效評估,觀察受試者在試驗結束後總體生存期可獲得統計上顯著效果的機率(conditional power,CP)。若是CP大於80%,繼續收案;若是CP介於50∼80%,則將重新計算目標評估事件(死亡)總數;若CP小於50%,且實驗組(ADIPemCis)的病人生存期較對照組(PlaceboPemCis)的病人短,則終止試驗。
根據目前所觀察到之狀況,估算在試驗結束後總體生存期可獲得統計上顯著效果的機率(CP)大於80%,審議會建議北極星-KY按原申請計畫持續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專家表示,這意味著繼續收錄病人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後,ADI PEG-20治療組的總體生存期超過對照組的效果會達到統計顯著意義的機率在80%以上。這將是ADI療效的強有力證據,也是取得藥證的必要條件。
北極星-KY表示,由於受疫情影響,過去一年收錄病人的進度明顯變慢,現在受到期中分析結果的鼓舞,未來隨著疫情的逐漸緩解,將盡全力加速收錄病人,以期早日取得藥證。
美國視訊巨頭Zoom的大股東陳賢哲,最近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北極星-KY的幕后大老闆。他一口氣投資30億元,並購買了原始股東新東陽麥家近二成股份,現在手握北極星六成股權。儘管陳賢哲目前只是北極星的董事,但無疑是公司的真正掌舵人。 北極星,這家專注於抗癌新藥研發的公司,在陳賢哲的加入後,實收資本額達到65.29億元,成為台灣最大的新藥研發公司。公司預計明年下半年申請上市,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陳賢哲曾是Zoom的早期投資者,持股比例一度高達9.3%,超過香港首富李嘉誠的8.5%。雖然他已經處分了一部分股權,但根據Zoom當日的市值估算,他手上的股權價值仍然超過130億美元,現金力雄厚。 陳賢哲對新藥市場的看好,除了看中抗癌新藥的潛力外,還有意向進軍下世代的治療技術「細胞療法」,開拓另一片新藍海。 北極星藥業於2006年由前執行長吳伯文在美國聖地牙哥創立,初期在董事長麥寬成的支持下,開發ADI-PEG 20生物製劑。雖然ADI-PEG 20的臨床試驗曾經受阻,但吳伯文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確實驗證了其正面效果。 然而,由於北極星在大陸及美國的廠房燒錢過多,加上新東陽的不滿,去年董事會決定解除吳伯文的職務,由大股東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接手主導營運。 陳鴻文去年底成功說服陳賢哲投資30億元,並成為北極星的新股東。陳賢哲接手新東陽的北極星持股後,目前擁有逾六成股權。 陳賢哲現任IC設計業松瀚科技董事長,雖然不參與北極星的日常營運,但由於辦公室與北極星台北辦公室相隔不遠,他經常步行過去關心公司發展,並提供人脈資源。 目前,北極星已經調整了ADI-PEG 20的開發方向,停止肝癌的二期臨床試驗,轉而聚焦於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腦癌等三項疾病的開發。其中,肺間皮癌的三期臨床試驗已經開始,預計全球收案將超過300人;軟組織肉瘤的二期臨床試驗也已完成,預計年底將有成果。
【臺北訊】最近,臺灣科技界又傳來一則引人矚目的新聞。知名財經媒體人謝金河在臺灣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篇關於「臺灣二位最低調的千億富豪」的文章,將陳賢哲與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並列,稱他們是半導體界的「怪才」。其中,陳賢哲對北極星藥業的投資,更是讓人好奇他的眼光。 北極星藥業是一家在藥物開發領域充滿戲劇性的公司。2006年,創辦人、前執行長吳伯文引進新東陽負責人麥寬成投資,並成為最大股東。後來,北極星再迎來一位大金主,那就是陳賢哲。正是這位美國辦公室視訊會議軟體Zoom公司的大股東,讓北極星在逆境中開出新局。 陳賢哲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他也是一位相當低調的人。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爆發,Zoom成為美國市場的寵兒,股價從59.94美元漲到478美元。當時,彭博曾想採訪陳賢哲,卻被拒絕,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他的低調性格。
北極星是抗癌新藥公司,在陳賢哲入主後,目前實收資本額增至65.29億元,是全台最大的新藥研發公司,預定明年下半年申請上市。
據了解,陳賢哲是Zoom的早期投資者,曾持股9.3%,比香港首富李嘉誠8.5%還多,雖然已處分部分股權,若以Zoom在13日市值約1,400億美元概算,他曾投資的Zoom股權價值已逾130億美元,而現在至少應還有70億美元之譜(約新台幣2,000億元)。
業界認為,陳賢哲入主北極星,除看好新藥潛力外,也有意攻入下世代的治療技術「細胞療法」,收割另一個新藍海。
北極星藥業為2006年由前執行長吳伯文在美國聖地牙哥創立,創立初期在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支持下,發展一項ADI-PEG 20生物製劑。據了解,吳伯文花很長時間開發ADI-PEG 20的適應症,且驗證確實有不少正面效果。
多年來ADI-PEG 20臨床試驗受挫,加上北極星在大陸及美國同步設廠,燒錢太多,引發新東陽不耐,董事會去年決定解除吳伯文職務,改由大股東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主導營運發展。
陳鴻文去年底說服陳賢哲投資30億元,以現金增資方式引入資金,成為北極星新股東,後來,陳賢哲也接手新東陽的北極星持股,概估目前握有的股權逾六成。
陳賢哲目前是IC設計業松瀚科技董事長。但他個人不參與北極星營運,只是因為個人辦公室離北極星台北辦公室不遠,同在內湖科技園區,因此常會步行到北極星辦公室關心公司發展,並適時提供一些人脈資源。
公司表示,目前對ADI-PEG 20的開發已調整發展方向,停止肝癌的二期臨床試驗,重心轉往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腦癌等三項疾病的開發。其中肺間皮癌從年初開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全球收案逾300人;軟組織肉瘤也在9月做完二期臨床,預計年底有成果。
有人說,坐擁數千億元資產的科技富豪,花40億元在一家生技公司或許九牛一毛。但有錢人的眼光不一樣,對於投資更是精打細算。陳賢哲此次投資北極星的原因,也讓外界好奇。
北極星藥業在新藥開發領域是一家充滿戲劇化的公司,公司在2006年由創辦人、前執行長吳伯文引進新東陽負責人麥寬成投資,並成為最大股東,後來再迎來另一位大金主、Zoom大股東陳賢哲,才讓北極星在逆境中開出新局。
陳賢哲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為美國辦公室視訊會議軟體Zoom公司的大股東。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爆發,Zoom成為美國市場寵兒,,股價從59.94美元漲到478美元。當時彭博曾想採訪陳賢哲卻被拒絕,顯示出他相當低調。
亞洲生技大展即將於本月23日盛大開幕,這次因應疫情帶來的機遇,生技產業發展如虎添翼,7月生技月成績亮眼。興櫃市場上周的交易額爆表,達到428.59億元,創下了今年單周的新高,資金大量湧入生技族群,其中華宇藥(6621)更是連三日被「熔斷」處理,成為市場焦點。 美國疫情持續惡化,新增確診和死亡人數均創新高,這對防疫生技股來說是個好消息,市場對這些股票的熱情也隨之升温。華宇藥與健亞合作開發的二代羟氯喹(HCQ)副作用低、藥效佳,並已向FDA提出pre-IND會議申請,預計在健亞13日的法說會上公布更多訊息,這也推升了華宇藥的行情,上周均價狂飆260.57%,成為興櫃上周漲幅王。 國鼎旗下的新冠肺炎新藥獲得FDA核准進入二期人體臨床階段,將在月底的生技展上發表最新進展,吸引投資者關注,全周成交值高達41.39億元,周漲幅達43.55%,榮登興櫃上周成交量王。 上周成交值超過10億元的興櫃股共有13檔,其中生技股佔了11檔,占比超過八成。除了國鼎外,普生、華宇藥以及欣耀的成交值也都超過20億元。市場資金大量匯聚,孕育出多匹黑馬,包括台睿、因華、景凱、法德藥、彥臣、北極星藥業-KY、雅祥生醫、共信-KY、禾生技、博謙生技、國鼎、醫影以及擎力等13檔生技股,上周漲幅皆超過四成,佔了興櫃上周漲幅超過四成的個股比重超過七成。 展望本周,隨著除權息高峰的到來,市場將迎來匯僑設計、松果購物、錢櫃、展碁國際、臺慶科、耀登、三商家購、康聯生醫及揚秦等上市櫃公司或重要廠商陸續除權息。興櫃殖利率王背光模組廠商云光也計劃在14日除息4.5元,以10日均價計算,殖利率高達10.36%。
美國不但疫情新增確診人數屢創新高,甚至死亡人數增幅也再度攀 升,成為防疫生技股多頭走勢的地基,加上資金行情助推、市場風險 偏好驟增,以及月底的生技大展,生技股熱度進一步增溫。
包含健亞轉投資的華宇藥、觀光飯店業者美麗信、電著樹脂塗料業 者尚化及新藥廠台睿等四檔個股上周均價皆大漲一倍以上。
其中華宇藥因與健亞合作開發副作用較低、藥效佳的二代羥氯奎寧 (HCQ),且已向FDA提出pre-IND會議申請,隨健亞13日將召開法說 會,連帶受惠行情助推下,華宇藥上周均價狂飆260.57%,成為興櫃 上周漲幅王。
而國鼎旗下新冠肺炎新藥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署(FDA)核准 ,進入二期人體臨床階段,月底參加生技展時預計將發表新藥最新進 展,吸引買盤提前進場卡位,全周成交值高達41.39億元,榮登興櫃 上周成交量王寶座,周漲幅達43.55%。
上周成交值10億元以上的興櫃股共計13檔,生技股就占11檔,比重 達八成以上,除了國鼎以外,普生、華宇藥以及欣耀也皆擁有20億元 以上的成交值,市場資金匯聚,連帶孕育出了多匹黑馬,包括台睿、 因華、景凱、法德藥、彥臣、北極星藥業-KY、雅祥生醫、共信-KY、 禾生技、博謙生技、國鼎、醫影以及擎力等13檔生技股,上周漲幅皆 逾四成,占了興櫃上周漲幅逾四成的18檔個股比重逾七成。
展望本周,在進入除權息高峰後,本周不乏有匯僑設計、松果購物 、錢櫃、展碁國際、臺慶科、耀登、三商家購、康聯生醫及揚秦等已 送件上市櫃的公司或重要大廠陸續除權息,甚至興櫃殖利率王背光模 組廠云光也擬在14日除息4.5元,以10日均價43.44元計算,殖利率高 達10.36%。
台灣櫃買市場熱鬧非凡,生技類股和電子題材股輪動帶動市場上漲。根據最新數據,9日櫃買指數創下波段新高,上櫃股票成交值達到1,059.7億元,加上興櫃股票的100.36億元,總成交值1,160.0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台股加權指數也緊跟著創下30年來的新高,達到12,273.43點。興櫃市場更是爆發大量,成交值首度突破百億元。其中,生技股如國鼎、華宇藥、法德藥、北極星藥業-KY、普生等成為熱門選擇。櫃買市場的富櫃50及富櫃200兩大指數也進行季度調整,預計將帶動個股資金移轉。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近期美股、台股和韓股都表現強勁,其中電子科技股佔比重較高,但追價風險也隨之上升。
台股漲勢銳不可擋,9日加權指數盤中再創12,273.43點30年新高, 櫃買市場也不遑多讓,呈現量價齊揚,櫃買指數收高175.94點為波段 收盤新高,成交量也持續擴增,單以上櫃股票(不含債券ETF以及權 證)成交值達1,059.7億元,再超越7月7日的1,041.6億元,為上櫃股 票成交值金額史上第二高,僅次於96年7月26日的1,067.54億元。
9日興櫃市場也爆出大量,興櫃股票成交值首度突破百億元、達10 0.36億元,其中成交值前五大興櫃熱門股:國鼎、華宇藥、法德藥、 北極星藥業-KY、普生等,全都是生技股;因此9日櫃買市場上櫃股票 及興櫃股票合計1,160.06億元,實際已是歷史新高紀錄。
此外,櫃買的富櫃50及富櫃200兩大指數9日也公布季度調整名單, 將自7月20日生效。其中富櫃50指數新增晟德、瑞基、網家,刪除鼎 翰、良維、森鉅。富櫃200指數新增金麗科、熱映、永昕、桂盟、系 統電、中菲、智冠、藥華藥、生華科、順藥、瑞穎等11檔,刪除鈺緯 、榮剛、立凱-KY、德昌、萬泰科、雷科、來斯達、大國鋼、三貝德 等9檔,預料會帶動相關個股的資金移轉效應。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美股、台股以及韓股近期都展現強勢 行情,共通點都是有相當比重電子科技股,而櫃買指數更迭創新高, 表現更為強勢,但以波段低檔102.27點彈升近六成,追價風險也明顯 拉升。
北極星-KY(6550)近日公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公司及工廠造成影響,該公司位於北加州的工廠無法達到全面開工的狀態,進而影響了其CDMO(藥品委託研究開發暨生產服務)業務的進度。好消息是,該公司已經從美國政府那裡獲得了126萬美元的補助金。雖然與美商Helix BioMedix,Inc.簽署的合約預計上半年發生的收入將延後至下半年,但北極星-KY仍積極開發多元業務,並預計年底前能夠達成與2至3家客戶合作的目標。
北極星-KY表示,去年底與美商Helix BioMedix,Inc.完成簽署的合 約,原本預計在上半年發生之收入將延至下半年;惟該廠多元業務開 發工作仍積極進行,預計年底前達成有2至3家客戶的目標不變。
癌症新藥研發領域再掀風波!台灣知名公司北極星-KY(北極星)近日舉行股東臨時會,進行董事全面改選,並由正文科技董事長陳鴻文接任董事長一職。陳鴻文同時也是正文科技的董事長,此次改選背後是因為原先的大股東麥家完全退出,使得去年私募案上股權發生重大變化。 在這次董事改選中,除了陳鴻文外,還有松翰科技董事長陳賢哲、北極星營運長林維源以及執行長陳紹琛等新任董事加入。此外,三位獨立董事也進行了更換。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星在今年1月初已經公告過法人董事代表人改派及董事變動,當時舊任董事麥修瑋辭職,原因為法人董事經營權變動。 北極星過去幾大股東包括麥家、前董事長連榮華、正文集團、大陸賽富基金(SAIF Partners Iv L.P.)以及原總經理吳伯文。麥家退出後,去年底進行的普通股私募案成功引進了正文科技及連華榮兩大股東,股權稀釋後,這兩大股東約占北極星46%的股權。 新任的獨立董事則來自於中國醫藥大學生技製藥暨食品科學院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魏宗德、具財經背景的彭鈺元以及台灣之星董事戴章揮。 北極星新團隊將會專注於新藥研發,目前研發的ADI-PEG 20已在三大領域展開,包括治療MPM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以及腦瘤Glioblastoma(膠質母細胞瘤)。
此次新任董事除陳鴻文外,還包括松翰科技董事長陳賢哲,北極星營運長林維源及執行長陳紹琛,三位獨董也更換。北極星在今年1月初公告法人董事代表人改派暨董事變動達三分之一,舊任者新東陽公司董事麥修瑋辭任,異動原因為法人董事經營權變動,並於昨天全面改選董事。
據了解,北極星前幾大股東包括麥家、前董事長連榮華、正文集團和大陸賽富基金(SAIF Partners Iv L.P.)及原總經理吳伯文。麥家退出後,去年底辦理普通股私募案,引進現任兩大股東,包括正文科技及連華榮,股權稀釋後兩大股東約占46%。
新任三位獨董分別是中國醫藥大學生技製藥暨食品科學院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魏宗德,具財經背景彭鈺元和台灣之星董事戴章揮。
北極星指出,新團隊專注新藥研發,目前ADI-PEG 20研發在三大領域,包括MPM肺間皮癌、治療軟組織肉瘤和腦瘤Glioblastoma(膠質母細胞瘤)上。
興櫃市場上周表現亮眼,成交值達34.55億元,市場熱度未見減退。在眾多個股中,生技族群特別受到關注,其中優你康(4150)和北極星藥業-KY(6550)兩檔個股成交值佔整體的33.92%,表現強勁。優你康以9.52億元的成交值和33.6%的周漲幅,成為成交量王和漲幅王,主要因為眼球商機帶動營運成長,並積極拓展大陸市場。生技股鑫品則因與美國生技公司簽訂獨家經銷協議,股價上周大漲23.38%。此外,興櫃市場預計將有8檔新案登錄,有望創下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