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相光電(未)公司新聞
聯電 (2303) 董事長洪嘉聰與威剛科技 (3264) 董事長陳立白
,上周親赴山東濟寧考察,並會見山東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及濟
寧市委書記孫守剛,而孫守剛是促成聯電在山東濟寧投資LED廠
及太陽能電池廠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洪嘉聰此行除了對聯電在當地的投資進行了解外,也與
才剛收購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的山東華芯半導體高層會面,討論
未來在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合作的可能性。
聯電8月份時才宣佈,要在公司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中心,由資深
副總經理陳文洋領軍,另外再投資15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
公司」,開始評估跨足LED及太陽能電池市場。短短不到半年時
間,聯電不僅已經調撥20%的6吋廠產能,投入LED磊晶技術研發
,在山東濟寧的投資及建廠案也已正式進行,並在當地成立太陽
能電池系統廠永盛能源,山東儼然成為聯電在大陸佈局綠能產業
的大本營。
,上周親赴山東濟寧考察,並會見山東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及濟
寧市委書記孫守剛,而孫守剛是促成聯電在山東濟寧投資LED廠
及太陽能電池廠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洪嘉聰此行除了對聯電在當地的投資進行了解外,也與
才剛收購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的山東華芯半導體高層會面,討論
未來在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合作的可能性。
聯電8月份時才宣佈,要在公司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中心,由資深
副總經理陳文洋領軍,另外再投資15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
公司」,開始評估跨足LED及太陽能電池市場。短短不到半年時
間,聯電不僅已經調撥20%的6吋廠產能,投入LED磊晶技術研發
,在山東濟寧的投資及建廠案也已正式進行,並在當地成立太陽
能電池系統廠永盛能源,山東儼然成為聯電在大陸佈局綠能產業
的大本營。
近期業界傳出某家頗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來台探路,有意進
行跨國購併,以快速 增加產能,因應日本即將開啟的補助需求,
其中,台系非晶矽薄膜廠成為日系廠造訪重點,主因係目前諸多
台系薄膜廠受困於資金缺乏窘境,但量產及品質已達到相當水準
,日此,業界認為日系業者迎低買進機率不低,跨海購併成局機
會大。
由於日本最快在11月推動太陽光電電價買回補助策略,需求可望
大幅提升,日系業者紛摩拳擦掌要搶食市坦大餅,近期市場傳出
某家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積極來台探路,不排除跨國購併,
以加速搶搭日本補助新商機,並達到本身所預設產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被點名造訪的數家台系太陽能廠,均以非晶
矽薄膜為主,太陽能業者表示,主要是日系業者看好矽晶薄膜未
來發展潛力,尤其在量產上滿較其它薄膜技術具有優勢,而該日
系太陽能廠因為本身在矽晶薄膜領域已有多年研發技術,一旦購
併完成,就可快速將產品升級、步入量產。
2009年受到金風暴影響,使得主流結晶矽產品價格快速下滑,打
壓非晶矽薄膜產品,台灣多數非晶矽薄膜廠均受困在資金缺乏窘
境中,即使第3季底數家薄膜廠有明顯訂單回流現象,但面對2010
年走勢,多數薄膜廠仍不敢過度樂觀看待。
太陽能業者指出,對日系廠而言,目前正是跨海購併最佳時機,
可迎低切入議價,而且日本地區製造成本相對較其他亞洲地區高
,長期來看,日系業者前往海外布局產能是必經之路,台廠在諸
多生產條件下都是最佳選擇。
太陽能業者透露,目前日系廠造訪的薄膜廠中,包括採用日本
優貝克(Ulvac)及瑞士商歐瑞康(Oerlikon)全製程技術轉移設備的業
者在內,但仍未到購併的最終階段,仍無法探知最終購併或切入
方式。
太陽能業者表示,雖然日系廠技術基礎高,但從過往諸多產業發
展來看,日系廠進駐台廠,短期內對台廠技術不見得有直接刺激
或帶動提升產業技術效果,主要是日系廠的技術維護度佳,台廠
不容易效法。不過,對現階段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而言,苦等不
到政府支持,反吸引日系廠購併,也算是另類的解套方式,只是
受惠的家數可能僅有1家。
目前台系矽晶薄膜太陽能廠包括大豐能源,鑫笙能源,聯電旗下
聯相光電、大同集團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奇美能源、
宇通及八陽等。
行跨國購併,以快速 增加產能,因應日本即將開啟的補助需求,
其中,台系非晶矽薄膜廠成為日系廠造訪重點,主因係目前諸多
台系薄膜廠受困於資金缺乏窘境,但量產及品質已達到相當水準
,日此,業界認為日系業者迎低買進機率不低,跨海購併成局機
會大。
由於日本最快在11月推動太陽光電電價買回補助策略,需求可望
大幅提升,日系業者紛摩拳擦掌要搶食市坦大餅,近期市場傳出
某家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積極來台探路,不排除跨國購併,
以加速搶搭日本補助新商機,並達到本身所預設產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被點名造訪的數家台系太陽能廠,均以非晶
矽薄膜為主,太陽能業者表示,主要是日系業者看好矽晶薄膜未
來發展潛力,尤其在量產上滿較其它薄膜技術具有優勢,而該日
系太陽能廠因為本身在矽晶薄膜領域已有多年研發技術,一旦購
併完成,就可快速將產品升級、步入量產。
2009年受到金風暴影響,使得主流結晶矽產品價格快速下滑,打
壓非晶矽薄膜產品,台灣多數非晶矽薄膜廠均受困在資金缺乏窘
境中,即使第3季底數家薄膜廠有明顯訂單回流現象,但面對2010
年走勢,多數薄膜廠仍不敢過度樂觀看待。
太陽能業者指出,對日系廠而言,目前正是跨海購併最佳時機,
可迎低切入議價,而且日本地區製造成本相對較其他亞洲地區高
,長期來看,日系業者前往海外布局產能是必經之路,台廠在諸
多生產條件下都是最佳選擇。
太陽能業者透露,目前日系廠造訪的薄膜廠中,包括採用日本
優貝克(Ulvac)及瑞士商歐瑞康(Oerlikon)全製程技術轉移設備的業
者在內,但仍未到購併的最終階段,仍無法探知最終購併或切入
方式。
太陽能業者表示,雖然日系廠技術基礎高,但從過往諸多產業發
展來看,日系廠進駐台廠,短期內對台廠技術不見得有直接刺激
或帶動提升產業技術效果,主要是日系廠的技術維護度佳,台廠
不容易效法。不過,對現階段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而言,苦等不
到政府支持,反吸引日系廠購併,也算是另類的解套方式,只是
受惠的家數可能僅有1家。
目前台系矽晶薄膜太陽能廠包括大豐能源,鑫笙能源,聯電旗下
聯相光電、大同集團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奇美能源、
宇通及八陽等。
晶圓雙雄太陽能競賽日益白熱化,繼台積電(2330)董事會通過設
置5,000 萬美元專款發展節能事業後,聯電(2303)搶先一步規劃
進軍大陸,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光電日前前往山東考察,評
估在當地設廠事宜。
業界認為,在台積電尚未明確出手投資太陽能標的或興建產能下
,聯電集團在太陽能領域企圖心強烈,考量大陸太陽能內需市場
龐大,若能透過聯相插旗大陸,將可享地利之便,趁機搶食大陸
太陽能的商機,並拉大與台積電之間的距離。
聯電在太陽能事業布局領先台積電,早在2005年11月便成立聯相
(原名晶能),作為進軍太陽能的試金石。聯相現階段資本額約
30億元,聯電集團持股超過七成,聯電前財務長洪嘉聰與現任財
務長劉啟東分別出任聯相董事長與監察人,突顯出聯電集團對聯
相的重視。
聯相主管昨(18)日證實,內部確實積極評估前往大陸設廠的可
行性,日前也前往山東考察,為進軍大陸預作準備。
不過,考量薄膜太陽能電池投資額龐大,目前並沒有任何實質決
定,對於赴大陸設廠仍僅止於「評估」階段。
聯相目前廠房位於中科,年底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可達87.5MW(
百萬瓦),現階段已在中科后里園區投資110億元,規劃興建三座
薄膜太陽能電池廠。
置5,000 萬美元專款發展節能事業後,聯電(2303)搶先一步規劃
進軍大陸,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光電日前前往山東考察,評
估在當地設廠事宜。
業界認為,在台積電尚未明確出手投資太陽能標的或興建產能下
,聯電集團在太陽能領域企圖心強烈,考量大陸太陽能內需市場
龐大,若能透過聯相插旗大陸,將可享地利之便,趁機搶食大陸
太陽能的商機,並拉大與台積電之間的距離。
聯電在太陽能事業布局領先台積電,早在2005年11月便成立聯相
(原名晶能),作為進軍太陽能的試金石。聯相現階段資本額約
30億元,聯電集團持股超過七成,聯電前財務長洪嘉聰與現任財
務長劉啟東分別出任聯相董事長與監察人,突顯出聯電集團對聯
相的重視。
聯相主管昨(18)日證實,內部確實積極評估前往大陸設廠的可
行性,日前也前往山東考察,為進軍大陸預作準備。
不過,考量薄膜太陽能電池投資額龐大,目前並沒有任何實質決
定,對於赴大陸設廠仍僅止於「評估」階段。
聯相目前廠房位於中科,年底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可達87.5MW(
百萬瓦),現階段已在中科后里園區投資110億元,規劃興建三座
薄膜太陽能電池廠。
大陸官方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應用,內需商機大開,台灣業者也
陸續前往當地設點,繼龍頭茂迪(6244)、綠能(3519 )等之後
,聯電轉投資的聯相也對赴大陸投資躍躍欲試,更讓台灣太陽能
廠進軍大陸受到矚目。
大陸為了吸引外資進駐,提供租稅、土地及油電氣等優惠方案,
不少省分甚至打出「土地不要錢」的招牌,這對業者來說頗具吸
引力,尤其當下產業面臨景氣修正,若能藉由各項優惠降低生產
與建廠成本,也有助競爭力的提升。
比較讓人憂心的是,對岸提供誘因的拉力強大,後續勢必會有更
多台灣業者跟進,產業外移的狀況恐難避免,政府應趕緊想出應
對之道,尤其再生能源電價買回的補助價格制訂,將關係這波出
走潮發生與否的關鍵。
陸續前往當地設點,繼龍頭茂迪(6244)、綠能(3519 )等之後
,聯電轉投資的聯相也對赴大陸投資躍躍欲試,更讓台灣太陽能
廠進軍大陸受到矚目。
大陸為了吸引外資進駐,提供租稅、土地及油電氣等優惠方案,
不少省分甚至打出「土地不要錢」的招牌,這對業者來說頗具吸
引力,尤其當下產業面臨景氣修正,若能藉由各項優惠降低生產
與建廠成本,也有助競爭力的提升。
比較讓人憂心的是,對岸提供誘因的拉力強大,後續勢必會有更
多台灣業者跟進,產業外移的狀況恐難避免,政府應趕緊想出應
對之道,尤其再生能源電價買回的補助價格制訂,將關係這波出
走潮發生與否的關鍵。
聯電集團投資成立的聯相光電(股)公司,日前(7月24日)
獲得國際環保組織PV CYCLE協會審核通過正式成為該協會之會員
,為台灣第1個加入該組織之企業。
聯相光電設址於中部科學園區后里基地,去年5月正式量產以
來,產品的性能與安全可靠度已通過IEC-61646/61730及UL-1703等
歐美法規的認證,主要客戶遍佈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
澳洲等地區。
為減少太陽能電池模組對環境的影響,聯相光電採取生命週
期影響評估觀念,從產品設計、原料選用、生產製造等,都選擇
對環境影響最低的方式進行。
聯相加入PV CYCLE協會後,針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回收和回
收再利用之部份,將遵循該協會之處理方式,減少資源之浪費與
提高原材料之使用率。PV CYCLE協會成立宗旨為推動歐盟地區對
報廢太陽能電池系統的回收和回收再利用,為歐盟議會制定
WEEE(電子及電氣設備廢棄物處理法)指令過程的正式諮詢對
象機構。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有40餘家企業加入該協會,涵蓋範圍超
過85%的歐洲太陽能電池模組市場,聯相為台灣第1家加入該組
織之企業,將與協會成員共同參與制定回收和回收再利用之目標
與方案,PV CYCLE預計將目標與方案今年底交給歐盟議會審議。
獲得國際環保組織PV CYCLE協會審核通過正式成為該協會之會員
,為台灣第1個加入該組織之企業。
聯相光電設址於中部科學園區后里基地,去年5月正式量產以
來,產品的性能與安全可靠度已通過IEC-61646/61730及UL-1703等
歐美法規的認證,主要客戶遍佈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
澳洲等地區。
為減少太陽能電池模組對環境的影響,聯相光電採取生命週
期影響評估觀念,從產品設計、原料選用、生產製造等,都選擇
對環境影響最低的方式進行。
聯相加入PV CYCLE協會後,針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回收和回
收再利用之部份,將遵循該協會之處理方式,減少資源之浪費與
提高原材料之使用率。PV CYCLE協會成立宗旨為推動歐盟地區對
報廢太陽能電池系統的回收和回收再利用,為歐盟議會制定
WEEE(電子及電氣設備廢棄物處理法)指令過程的正式諮詢對
象機構。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有40餘家企業加入該協會,涵蓋範圍超
過85%的歐洲太陽能電池模組市場,聯相為台灣第1家加入該組
織之企業,將與協會成員共同參與制定回收和回收再利用之目標
與方案,PV CYCLE預計將目標與方案今年底交給歐盟議會審議。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6日將舉行第2屆第1次會員會會及理監事改選,
由於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是目前登記有案的財團法人機構,是再生
能源條例中規定可以進入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電價買回的單位,
讓這次理監事改選空前激烈,共有26家公司報名競選,將選出15
位理事,再從中選出1位理事長。
台灣再生能源條例中規定,再生能源電價買回是由委員會的委員
審定,而具有審定資格的除了學者還包括財團法人,其中太陽能
方面目前登記有案的財團法人就屬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最具代表性
。
由於可參與再生能源電價買回審定,所以太陽光電產業協會6日舉
行的第2屆第1次會員大會理監事改選,就有26家業者報名參戰理
事選舉,且事前即紛紛前往各會員處拜票,凸顯此次選戰的激烈
度。
參與競選的包括茂迪、益通、新日光、退能、茂矽、綠能、中美
晶、台達電、友達、聯相、旭能、頂晶科、福聚、SEMI、茂暘、
工研院太電中心及機械所等26個代表,將行中選出15位理事,再
從當選中選出1位理事長。而監事方面則有8家報名將從中選出5位
,包括太陽能電池廠長生能源,模組廠景懋、清雲大學、高效率
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HCPV)的華旭環能及瀚昱等。
目前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為工研院太電中心主任藍崇文,在
此次選舉中呼聲同樣最高,不過由於理事長代表協會參與再生能
源定價的機率最高,所以,市場也傳出其他太兩能業者亦有意角
逐理事長,檯面積極拉票,爭取擔任新任理事長的機會。
參與選舉理事的太陽能業者表示,再生能源定價委員會中,明定
廠商不得為定價委員,主要就是擔心有圖利廠商之嫌,但實際上
包括歐美日及甚至大陸,都是政府、廠商、研究學者等一同制定
。
政府將在產業中的廠商拒絕在定價過程門外,難免有矯枉過正之
嫌,其實只要公開化、透明化流程,就不需擔心圖利之嫌,更何
況政府也可從廠商處取得稅收,現在只能透過委員會的方式與政
府溝通,期能制定有效的價格,讓再生能源條例得以有效發揮。
由於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是目前登記有案的財團法人機構,是再生
能源條例中規定可以進入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電價買回的單位,
讓這次理監事改選空前激烈,共有26家公司報名競選,將選出15
位理事,再從中選出1位理事長。
台灣再生能源條例中規定,再生能源電價買回是由委員會的委員
審定,而具有審定資格的除了學者還包括財團法人,其中太陽能
方面目前登記有案的財團法人就屬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最具代表性
。
由於可參與再生能源電價買回審定,所以太陽光電產業協會6日舉
行的第2屆第1次會員大會理監事改選,就有26家業者報名參戰理
事選舉,且事前即紛紛前往各會員處拜票,凸顯此次選戰的激烈
度。
參與競選的包括茂迪、益通、新日光、退能、茂矽、綠能、中美
晶、台達電、友達、聯相、旭能、頂晶科、福聚、SEMI、茂暘、
工研院太電中心及機械所等26個代表,將行中選出15位理事,再
從當選中選出1位理事長。而監事方面則有8家報名將從中選出5位
,包括太陽能電池廠長生能源,模組廠景懋、清雲大學、高效率
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HCPV)的華旭環能及瀚昱等。
目前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為工研院太電中心主任藍崇文,在
此次選舉中呼聲同樣最高,不過由於理事長代表協會參與再生能
源定價的機率最高,所以,市場也傳出其他太兩能業者亦有意角
逐理事長,檯面積極拉票,爭取擔任新任理事長的機會。
參與選舉理事的太陽能業者表示,再生能源定價委員會中,明定
廠商不得為定價委員,主要就是擔心有圖利廠商之嫌,但實際上
包括歐美日及甚至大陸,都是政府、廠商、研究學者等一同制定
。
政府將在產業中的廠商拒絕在定價過程門外,難免有矯枉過正之
嫌,其實只要公開化、透明化流程,就不需擔心圖利之嫌,更何
況政府也可從廠商處取得稅收,現在只能透過委員會的方式與政
府溝通,期能制定有效的價格,讓再生能源條例得以有效發揮。
大同集團轉投資的太陽能廠綠能意外出現虧損,其它非晶矽薄膜
太陽能業者的經營困難度在多晶矽跌價壓力下,更顯得生存困難
。業界形容次世代非晶矽薄膜生有空間受擠壓,就如同大船剛出
航即擱淺,亟待政府伸出援手。工業局官員表示,薄膜業太陽能
轉換效率雖僅6%,但薄膜材料的特性仍有其優勢,政府不認為這
個產業已陷入困境。
業界指出,結晶矽太兩能模組每瓦報價2~2.4美元,使得非晶矽薄
膜太能能和富分、聯相、旭能、宇通、奇美電、綠能、大億光等
業者的壓力大增,每瓦報比多晶矽低的競爭優勢不再。
工業局官員表示,薄膜業者雖太陽能轉換效率僅6%,但薄膜太能
電池可摺疊、用在窗戶,因此薄膜太陽能並非一無是處。而台南
科技工業區已有八陽光電成功試產,譴單供不應求,已達年產能
3、4倍,並獲得德國認證通過。
工業局表示,台灣薄膜太陽能業者有人採用德國萊寶光電(Leyold
Optics GmbH)製程及日本封裝設備,一開始便採雙層薄膜太陽能
電池,使轉換效率8.5%。以八分光電產能雖僅15MWp,但訂單已
達40MWp,高出產能1.6倍,預期2009年營收可達新台幣5億~6億
元。因此薄薄膜太陽能的產業仍有可為之處。
太陽能業者的經營困難度在多晶矽跌價壓力下,更顯得生存困難
。業界形容次世代非晶矽薄膜生有空間受擠壓,就如同大船剛出
航即擱淺,亟待政府伸出援手。工業局官員表示,薄膜業太陽能
轉換效率雖僅6%,但薄膜材料的特性仍有其優勢,政府不認為這
個產業已陷入困境。
業界指出,結晶矽太兩能模組每瓦報價2~2.4美元,使得非晶矽薄
膜太能能和富分、聯相、旭能、宇通、奇美電、綠能、大億光等
業者的壓力大增,每瓦報比多晶矽低的競爭優勢不再。
工業局官員表示,薄膜業者雖太陽能轉換效率僅6%,但薄膜太能
電池可摺疊、用在窗戶,因此薄膜太陽能並非一無是處。而台南
科技工業區已有八陽光電成功試產,譴單供不應求,已達年產能
3、4倍,並獲得德國認證通過。
工業局表示,台灣薄膜太陽能業者有人採用德國萊寶光電(Leyold
Optics GmbH)製程及日本封裝設備,一開始便採雙層薄膜太陽能
電池,使轉換效率8.5%。以八分光電產能雖僅15MWp,但訂單已
達40MWp,高出產能1.6倍,預期2009年營收可達新台幣5億~6億
元。因此薄薄膜太陽能的產業仍有可為之處。
聯華電子轉投資的聯相光電,共砸下50多億元,在中科后里園區
,增建第二個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廠,目前新廠正式試車,預定7
月量產,屆時,聯相旗下一、二廠的年產能,可由原一廠37.5MW
再提高至87.5MW,準備搶攻歐美發電廠與居家屋頂的太陽能電池
市場。
聯華電子榮譽董事長宣明智昨(25)日應邀出席中科產學訓
協會主辦的活動,並以「給年輕朋友們就業的建議」為題,發表
專題演講時,當場為聯相光電昨日徵才活動作推銷。
至於聯電有意投資大陸和艦案,宣明智說,將提交股東常會
通過後,再向政府提出申請,全案目前沒有加快的準備。
聯相光電表示,旗下一、二個工廠投資總額,累計高達90多
億元,若上述兩廠都做非晶矽的電池,年產能可達再提高至87.5
MW,但若加上微晶矽電池,年產能可達125MW。
目前聯相中科廠太陽能產品約1至2種,產品轉換效率約7%,
等旗下二廠7月投產之後,今年底的產品,就可擴充至3、4種,且
產品轉換效率約9%,聯相預估明年的產品轉換效率還上看10%以
上。
身為台灣記憶體公司(TMC)籌備召集人的宣明智,昨日對
於TMC籌設進度不願多談,但對國內DRAM業者的前景,他呼籲
業者要把基本面顧好,殺價競爭,是不智之舉。
宣明智說,DRAM每顆平均現貨價格已回升至1.3美元,但成
本價是2美元,讓業者目前營運不虧也難。
,增建第二個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廠,目前新廠正式試車,預定7
月量產,屆時,聯相旗下一、二廠的年產能,可由原一廠37.5MW
再提高至87.5MW,準備搶攻歐美發電廠與居家屋頂的太陽能電池
市場。
聯華電子榮譽董事長宣明智昨(25)日應邀出席中科產學訓
協會主辦的活動,並以「給年輕朋友們就業的建議」為題,發表
專題演講時,當場為聯相光電昨日徵才活動作推銷。
至於聯電有意投資大陸和艦案,宣明智說,將提交股東常會
通過後,再向政府提出申請,全案目前沒有加快的準備。
聯相光電表示,旗下一、二個工廠投資總額,累計高達90多
億元,若上述兩廠都做非晶矽的電池,年產能可達再提高至87.5
MW,但若加上微晶矽電池,年產能可達125MW。
目前聯相中科廠太陽能產品約1至2種,產品轉換效率約7%,
等旗下二廠7月投產之後,今年底的產品,就可擴充至3、4種,且
產品轉換效率約9%,聯相預估明年的產品轉換效率還上看10%以
上。
身為台灣記憶體公司(TMC)籌備召集人的宣明智,昨日對
於TMC籌設進度不願多談,但對國內DRAM業者的前景,他呼籲
業者要把基本面顧好,殺價競爭,是不智之舉。
宣明智說,DRAM每顆平均現貨價格已回升至1.3美元,但成
本價是2美元,讓業者目前營運不虧也難。
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昨(14)日宣布成立太陽光電公共政策
推動小組,下周串連茂迪、益通、新日光等會員,在立委陪同下
拜會行政與立法相關部會首長,希望能在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
修訂並通過再生能源條例。
這是台灣太陽能業界首度聯合立法委員與產業協會共同發聲,為
再生能源條例請命。業界預期,在業者積極推波助瀾下,再生能
源條例通過指日可待。
根據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的規劃,這次除茂迪、益通、新日
光等上市櫃太陽能業者外,奇美能源、友達、聯相等新興業者也
將加入,共同為再生能源條例催生。
能源局方面也積極規劃相關配套措施。由於台電目前購電方案每
度僅2元,能源局規劃在再生能源條例通過後,透過徵收基金方式
增加購電補助。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建置大型電廠,培養台灣
系統商承接國外大型電廠建置的能力。
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太
陽能業者期待政府能提供零組件與原物料進口關稅減免、資金籌
募、認證、補助等協助,讓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能發展的更蓬勃。
SEMI台灣總裁曹世綸指出,太陽光電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也
是台灣在全球市場的驕傲。一年多來,SEMI積極與政府及相關單
位溝通,扮演產業發聲筒的角色,希望這次能夠透過SEMI平台,
共同推動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健全發展。
推動小組,下周串連茂迪、益通、新日光等會員,在立委陪同下
拜會行政與立法相關部會首長,希望能在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
修訂並通過再生能源條例。
這是台灣太陽能業界首度聯合立法委員與產業協會共同發聲,為
再生能源條例請命。業界預期,在業者積極推波助瀾下,再生能
源條例通過指日可待。
根據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的規劃,這次除茂迪、益通、新日
光等上市櫃太陽能業者外,奇美能源、友達、聯相等新興業者也
將加入,共同為再生能源條例催生。
能源局方面也積極規劃相關配套措施。由於台電目前購電方案每
度僅2元,能源局規劃在再生能源條例通過後,透過徵收基金方式
增加購電補助。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建置大型電廠,培養台灣
系統商承接國外大型電廠建置的能力。
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太
陽能業者期待政府能提供零組件與原物料進口關稅減免、資金籌
募、認證、補助等協助,讓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能發展的更蓬勃。
SEMI台灣總裁曹世綸指出,太陽光電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也
是台灣在全球市場的驕傲。一年多來,SEMI積極與政府及相關單
位溝通,扮演產業發聲筒的角色,希望這次能夠透過SEMI平台,
共同推動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健全發展。
金融海嘯的發生,讓太陽光電產業頓時蒙上烏雲,但大環境考驗
,正是有實力者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危機中見得到轉機
2009年對太陽光電產業而這是十分具挑戰的1年,除了金融風暴的
延續外,最具成長潛力的西班牙市場也因為2008年9月底開始,政
府更改補助策略而使需求急凍,2009年歐洲市場在西班牙市場的
影響下,恐不如2008年來得樂觀,除了西班牙外,主力的德國市
場受到氣候因素影響大,尤其以目前仍屬冬季氣候來看,需求十
分緩和。
雖然歐洲主力市場受到波及,不過金融風暴帶來的危機也讓各國
政府積極的擬定各種補助、紓困等策略想一挽頹勢,包括美國、
日本、歐洲等國家也積極擬定相關再生能源補助策略,美國市場
在總統歐巴馬(Obama)當選後的積極運作,更被視為是重要的潛力
市場。
而大陸市場方面,雖然仍在等待再生能源法補助費率的再提升以
有效刺激內需外,包括內蒙、甘肅等省,除了獲得大陸當局電價
買回的策略補助外,財力雄厚的地方政府也都積極?釀大規模的太
陽能發電廠,其中也不乏有10億瓦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足見它
的需求潛力。雖然西班牙市場及金融風暴的侵蝕使得市場危機重
重,但其實也可以看到諸多轉機正在?釀中。
就諸多分析文獻及業者實地到各國進行了解,2008年整體太陽光
電市場約有51億瓦的產出,預估2009年整體市場也有48億~55億
瓦的產出水準,2009年算是持平的走勢。
其實對有實力的業者而言,在當下不景氣的環境中,更是大力布
局大展身手的好機會,所以聯相評估過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後,選
擇持續擴產布局,相信許多有實力的業者在檯面下早已積極在運
作了。當然,隨時了解整個環境的動態,做適度的調整是必然的
。
讓台灣製造業發光亮 再生能源法需催生
2009年新興的補助案中,不難發現各國政府正積極巧設法案以保
障本身自有的產業,期能藉此創造本身的就業機會及經濟繁榮,
更期能讓本身的再生能源產業供應鏈更加完備,包括日本及南韓
等,都設立許多障礙以防阻外國供應商大舉銷貨侵入,包括2國都
設有自己的模組檢驗系統,而日本更在補助辦法中設立非晶矽薄
膜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7%以下不予以補助,這些門檻都將使其國
內業者在政府自創的內需中快速成長,加速市場產業供應鏈的壯
大,國外業者除非透過特殊的通路才能有效打通這些市場。
台灣方面,立法院開始審議的再生能源法,1次就提出了8個立法
的版本,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都難以取得共識,立法進度看似遙遙
無期。個人認為,現況下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力,快速取得共識
,將其整合成1個再生能源的版本,加速的落實立法;再生能源法
的落實,可以強化台灣再生能源產業供應鏈的發展,不過時間久
了慢了反而易失去商機。
新產業的投入是讓整體經濟繼續成長的動力,過去聯相集團評估
過諸多潛力的產業,包括太陽能、LED、WiMAX及生技產業等,
經過1年多進行各個產業的多方了解後,才投入太陽光電產業,認
為這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很清楚,替代能源未來必然會在整個
能源環境中佔一席重要之地,他一定有非常大的需求量等著我們
邁進,這是1個可以攜手打拼創造未來新產業。
太陽光電產業的未來發展是確定的,市場產值及潛力也夠大,即
使金融海嘯的侵襲使整個產業發生重整性的變動,市場開始更仔
細的評估各類太陽能產品的適用性,也因此從以往對薄膜太陽能
的不了解到現在的接受及採用。
台灣的薄膜太陽能潛力高
初投入非晶矽太陽能產業時,我前往日本向在該產業投入許久的
薄膜太陽能業者請教他們投入的經驗,日本薄膜業者表示,薄膜
的投入不容易,他們約有5年的時間都是在原地打轉,未見有進一
步的進展。日本薄膜業者認為,投入薄膜量產後,產出良率達到
7成就是很好的狀況了。
但就台灣業者這1、2年初投入的經驗來看,表現其實超乎日系業
者的預估,我們從2008年投入後就可以達到9成的產出良率,目
前更是99%的良率水準,轉換效率維持在平均7%的高檔水準,最
主要的即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紮根,這個平檯培育出許多優良
的人才,所以即使是新興的薄膜太陽能產業,仍激起相當亮麗的
火花。
台灣半導體的平檯優勢衍伸到薄膜太陽能領域,不單只會在初期
創造出乎人意料外的佳績,後續仍有相當多的爆發點,太陽能系
統與一般的電子產品不同,它必須保固約25年的壽命,依薄膜太
陽能模組來看,轉換效率提升1%,成本約下降16%,效率的提升
有主導競爭優勢的重要性,意謂著技術提升的重要性,也凸顯台
灣半導體產業厚實技術基礎對該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也因此
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其實十分有競爭潛力,投入再生能源產業的
方向是對的,更需要把握良機快速發揮。
此次太陽光電產業因受到需求急凍的壓力,使得結晶矽價格快速
下滑,也波及正在起步的薄膜太陽能產業,薄膜價格確實也因為
環境波及約有10%降幅,但不及結晶矽動輒近30%以上的降幅,主
要來目於薄膜太陽能產出仍不易,產出數量仍有
,正是有實力者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危機中見得到轉機
2009年對太陽光電產業而這是十分具挑戰的1年,除了金融風暴的
延續外,最具成長潛力的西班牙市場也因為2008年9月底開始,政
府更改補助策略而使需求急凍,2009年歐洲市場在西班牙市場的
影響下,恐不如2008年來得樂觀,除了西班牙外,主力的德國市
場受到氣候因素影響大,尤其以目前仍屬冬季氣候來看,需求十
分緩和。
雖然歐洲主力市場受到波及,不過金融風暴帶來的危機也讓各國
政府積極的擬定各種補助、紓困等策略想一挽頹勢,包括美國、
日本、歐洲等國家也積極擬定相關再生能源補助策略,美國市場
在總統歐巴馬(Obama)當選後的積極運作,更被視為是重要的潛力
市場。
而大陸市場方面,雖然仍在等待再生能源法補助費率的再提升以
有效刺激內需外,包括內蒙、甘肅等省,除了獲得大陸當局電價
買回的策略補助外,財力雄厚的地方政府也都積極?釀大規模的太
陽能發電廠,其中也不乏有10億瓦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足見它
的需求潛力。雖然西班牙市場及金融風暴的侵蝕使得市場危機重
重,但其實也可以看到諸多轉機正在?釀中。
就諸多分析文獻及業者實地到各國進行了解,2008年整體太陽光
電市場約有51億瓦的產出,預估2009年整體市場也有48億~55億
瓦的產出水準,2009年算是持平的走勢。
其實對有實力的業者而言,在當下不景氣的環境中,更是大力布
局大展身手的好機會,所以聯相評估過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後,選
擇持續擴產布局,相信許多有實力的業者在檯面下早已積極在運
作了。當然,隨時了解整個環境的動態,做適度的調整是必然的
。
讓台灣製造業發光亮 再生能源法需催生
2009年新興的補助案中,不難發現各國政府正積極巧設法案以保
障本身自有的產業,期能藉此創造本身的就業機會及經濟繁榮,
更期能讓本身的再生能源產業供應鏈更加完備,包括日本及南韓
等,都設立許多障礙以防阻外國供應商大舉銷貨侵入,包括2國都
設有自己的模組檢驗系統,而日本更在補助辦法中設立非晶矽薄
膜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7%以下不予以補助,這些門檻都將使其國
內業者在政府自創的內需中快速成長,加速市場產業供應鏈的壯
大,國外業者除非透過特殊的通路才能有效打通這些市場。
台灣方面,立法院開始審議的再生能源法,1次就提出了8個立法
的版本,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都難以取得共識,立法進度看似遙遙
無期。個人認為,現況下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力,快速取得共識
,將其整合成1個再生能源的版本,加速的落實立法;再生能源法
的落實,可以強化台灣再生能源產業供應鏈的發展,不過時間久
了慢了反而易失去商機。
新產業的投入是讓整體經濟繼續成長的動力,過去聯相集團評估
過諸多潛力的產業,包括太陽能、LED、WiMAX及生技產業等,
經過1年多進行各個產業的多方了解後,才投入太陽光電產業,認
為這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很清楚,替代能源未來必然會在整個
能源環境中佔一席重要之地,他一定有非常大的需求量等著我們
邁進,這是1個可以攜手打拼創造未來新產業。
太陽光電產業的未來發展是確定的,市場產值及潛力也夠大,即
使金融海嘯的侵襲使整個產業發生重整性的變動,市場開始更仔
細的評估各類太陽能產品的適用性,也因此從以往對薄膜太陽能
的不了解到現在的接受及採用。
台灣的薄膜太陽能潛力高
初投入非晶矽太陽能產業時,我前往日本向在該產業投入許久的
薄膜太陽能業者請教他們投入的經驗,日本薄膜業者表示,薄膜
的投入不容易,他們約有5年的時間都是在原地打轉,未見有進一
步的進展。日本薄膜業者認為,投入薄膜量產後,產出良率達到
7成就是很好的狀況了。
但就台灣業者這1、2年初投入的經驗來看,表現其實超乎日系業
者的預估,我們從2008年投入後就可以達到9成的產出良率,目
前更是99%的良率水準,轉換效率維持在平均7%的高檔水準,最
主要的即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紮根,這個平檯培育出許多優良
的人才,所以即使是新興的薄膜太陽能產業,仍激起相當亮麗的
火花。
台灣半導體的平檯優勢衍伸到薄膜太陽能領域,不單只會在初期
創造出乎人意料外的佳績,後續仍有相當多的爆發點,太陽能系
統與一般的電子產品不同,它必須保固約25年的壽命,依薄膜太
陽能模組來看,轉換效率提升1%,成本約下降16%,效率的提升
有主導競爭優勢的重要性,意謂著技術提升的重要性,也凸顯台
灣半導體產業厚實技術基礎對該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也因此
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其實十分有競爭潛力,投入再生能源產業的
方向是對的,更需要把握良機快速發揮。
此次太陽光電產業因受到需求急凍的壓力,使得結晶矽價格快速
下滑,也波及正在起步的薄膜太陽能產業,薄膜價格確實也因為
環境波及約有10%降幅,但不及結晶矽動輒近30%以上的降幅,主
要來目於薄膜太陽能產出仍不易,產出數量仍有
上周由工研院主辦的「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合作及交流會義」,轟
動太陽能業界,兩岸之間合作氣氛融洽。不過,分屬傳統「結晶
矽太陽能電池」和新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兩大陣營,反倒是
激起一陣火花。尤其國內的薄膜業者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以
一檔百」,跳出來全力為薄膜辯護,也為議程增添不少話題。
其實,不管是採用結晶矽或薄膜技術的太陽能電池,都已經有數
十年的時間,但以往因能源價格低廉,加上環保意識仍嫌不足,
因此還無法躍居主流,直到3-4年前原油價格開始一路攀升,配合
地球暖化凝聚危機感,終於造就太陽能產業的發光發熱。
然而,太陽能市場需求急速增加,導致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的
原料「多晶矽」太缺貨,行情也由每公斤30-40美元一路衝破450
美元,「有料最美」也成為業界的獲利關鍵。
在此狀況,造就了對多晶矽需求不高的薄膜太陽能勢力快速興起
,瑯中又以美吳的First Sloar最具代表性。對於薄膜陣營,傳統結
晶矽業者這兩天倒是火方全開,其中,全球第三大、中國第一大
的無鍚尚德董事長施正榮則直言,由於多晶矽價格快速下跌,除
非薄膜的成本可以降低50%,否則短期薄膜面對的挑戰將非常巨
大;至於國內的龍頭廠茂迪董事長左元淮評估,薄膜要降至每瓦
1美元、轉換率達10%,才能機會。
國內投身薄膜的業者,已有宇通、富陽、聯相、綠能、八陽和奇
美等多家,鎮於另一陣營的抨擊,曾任益通總經理、現任宇通董
事長的蔡進耀反擊力道最強。他表示,美國First Sloar可說是全球
第一家達到「每瓦1美元「成本的業者,已經建立起「First Solar
障礙」,而該公司採用的就是薄膜技術,競爭力反而更勝一籌。
蔡進耀說,First Solar的股價高達128美元,不儺是所有太陽能股
的股王,而總市值106億美元,比起所有結晶矽太能股的總和還
要高,「怎麼能說薄膜不行?」。他強調,宇通不是First Solar,
但也不代表做不到,宇通就是希望能在2010年能達到轉換率10%
的目標。
蔡進耀指出,據IBM所發布的未來5項最看好的產業,薄膜高居第
一,顯示前景看好。對於外界指稱宇通的薄膜售價太貴,他則以
「每瓦報價不到1.8歐元、遠低於傳統太陽能模組價格」作為回應
,他進一步強調,「宇通已經開始賺錢了」,而傳統太陽能廠手
上的高庫存,今年第一季面臨壓力才叫大。
動太陽能業界,兩岸之間合作氣氛融洽。不過,分屬傳統「結晶
矽太陽能電池」和新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兩大陣營,反倒是
激起一陣火花。尤其國內的薄膜業者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以
一檔百」,跳出來全力為薄膜辯護,也為議程增添不少話題。
其實,不管是採用結晶矽或薄膜技術的太陽能電池,都已經有數
十年的時間,但以往因能源價格低廉,加上環保意識仍嫌不足,
因此還無法躍居主流,直到3-4年前原油價格開始一路攀升,配合
地球暖化凝聚危機感,終於造就太陽能產業的發光發熱。
然而,太陽能市場需求急速增加,導致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的
原料「多晶矽」太缺貨,行情也由每公斤30-40美元一路衝破450
美元,「有料最美」也成為業界的獲利關鍵。
在此狀況,造就了對多晶矽需求不高的薄膜太陽能勢力快速興起
,瑯中又以美吳的First Sloar最具代表性。對於薄膜陣營,傳統結
晶矽業者這兩天倒是火方全開,其中,全球第三大、中國第一大
的無鍚尚德董事長施正榮則直言,由於多晶矽價格快速下跌,除
非薄膜的成本可以降低50%,否則短期薄膜面對的挑戰將非常巨
大;至於國內的龍頭廠茂迪董事長左元淮評估,薄膜要降至每瓦
1美元、轉換率達10%,才能機會。
國內投身薄膜的業者,已有宇通、富陽、聯相、綠能、八陽和奇
美等多家,鎮於另一陣營的抨擊,曾任益通總經理、現任宇通董
事長的蔡進耀反擊力道最強。他表示,美國First Sloar可說是全球
第一家達到「每瓦1美元「成本的業者,已經建立起「First Solar
障礙」,而該公司採用的就是薄膜技術,競爭力反而更勝一籌。
蔡進耀說,First Solar的股價高達128美元,不儺是所有太陽能股
的股王,而總市值106億美元,比起所有結晶矽太能股的總和還
要高,「怎麼能說薄膜不行?」。他強調,宇通不是First Solar,
但也不代表做不到,宇通就是希望能在2010年能達到轉換率10%
的目標。
蔡進耀指出,據IBM所發布的未來5項最看好的產業,薄膜高居第
一,顯示前景看好。對於外界指稱宇通的薄膜售價太貴,他則以
「每瓦報價不到1.8歐元、遠低於傳統太陽能模組價格」作為回應
,他進一步強調,「宇通已經開始賺錢了」,而傳統太陽能廠手
上的高庫存,今年第一季面臨壓力才叫大。
聯相光電切入薄膜太陽能電池獲具體進展,短期可望將產能倍
增至87.5MW(百萬瓦),成為台灣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尤
其與UL合作建置國內首家太陽能電池模組實驗室落成,加速產品
研發與出貨速度,較同業搶先一步前進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
聯相自去年5月量產後,去年10月達到單月損益平衡,現階段每月
營收約在1億元左右。目前聯相量產初期良率為95%,現在已接近
99%,已通過TUV與UL 兩大機構認證,並逐步轉進微晶矽技術。
協助聯相光電建立UL WTDP實驗室的UL台灣指出,時間在太陽能
競爭市場裡就好比金錢般重要,如何快速取得產品驗證將是業者
脫穎而出的關鍵。
目前UL台灣積極協助業者建立專屬太陽能實驗室,提供技術人
員訓練及相關設備規格資料,包含最複雜的太陽光模擬器與冷熱
濕變循環箱的能力評估,讓廠商在經濟效益的前提下,迅速在九
個月內擁有完整軟硬體檢測能力。
增至87.5MW(百萬瓦),成為台灣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尤
其與UL合作建置國內首家太陽能電池模組實驗室落成,加速產品
研發與出貨速度,較同業搶先一步前進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
聯相自去年5月量產後,去年10月達到單月損益平衡,現階段每月
營收約在1億元左右。目前聯相量產初期良率為95%,現在已接近
99%,已通過TUV與UL 兩大機構認證,並逐步轉進微晶矽技術。
協助聯相光電建立UL WTDP實驗室的UL台灣指出,時間在太陽能
競爭市場裡就好比金錢般重要,如何快速取得產品驗證將是業者
脫穎而出的關鍵。
目前UL台灣積極協助業者建立專屬太陽能實驗室,提供技術人
員訓練及相關設備規格資料,包含最複雜的太陽光模擬器與冷熱
濕變循環箱的能力評估,讓廠商在經濟效益的前提下,迅速在九
個月內擁有完整軟硬體檢測能力。
太陽能產業持續發燒,總部設在中科后里園區的旭能光電昨(25
)日落成啟用,並發表第一塊量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董事長
謝漢金宣布,旭能今年第二季將申請股票上興櫃,明年第三季掛
牌上市。
旭能光電資本額23億元,主要大股東包括台灣人壽保險(2833)
、浩瀚數位、吉祥全球實業及日資。旭能后里園區占地13公頃,
將分三期規劃建廠,預計五年內投資金額合計200億元,總產能可
推升至300MW(百萬瓦)。
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表示,中科后里園區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薄
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重鎮,除了旭能光電之外,聯電(2303)集團
轉投資的聯相光電,目前產能為37.5MW,並規劃二廠再增加兩條
25MW生產線,預計擴充至87.5MW。
據了解,聯相光電預計未來五年內,將在中科投資900餘億元,陸
續興建七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民國103年總產能可達1GW(10
億瓦),成為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
旭能是在96年10月進駐中科后里園區建廠,昨天啟用的第一座薄
膜太陽能電池廠,投資金額約40億元,第一條生產線今年產能約
25MW,光電轉換率約7%,預估全年營業額可達20億元。
謝漢金表示,目前旭能的產量逾七成被客戶訂走,第二座廠房預
計第二季規劃建廠,旭能計畫在明年第一季進行微晶升級,屆時
轉換率可達9%至10%。
謝漢金指出,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上游原材料TCO導電玻璃,主
要掌握在日本NSG、ASG兩家大廠手中,旭能搶進上游的導電玻
璃市場,並設立研發中心,希望一舉建構完整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生產製程與供應鏈。
旭能主要透過日本伊藤忠商事以整廠技術輸出方式,購置薄膜太
陽能電池機器設備,設備技術提供者為日本優貝克(Ulvac)。另
外,伊藤忠商事為電廠投資經營者及太陽能發電系統商,未來也
將成為旭能的重要客戶。
)日落成啟用,並發表第一塊量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董事長
謝漢金宣布,旭能今年第二季將申請股票上興櫃,明年第三季掛
牌上市。
旭能光電資本額23億元,主要大股東包括台灣人壽保險(2833)
、浩瀚數位、吉祥全球實業及日資。旭能后里園區占地13公頃,
將分三期規劃建廠,預計五年內投資金額合計200億元,總產能可
推升至300MW(百萬瓦)。
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表示,中科后里園區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薄
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重鎮,除了旭能光電之外,聯電(2303)集團
轉投資的聯相光電,目前產能為37.5MW,並規劃二廠再增加兩條
25MW生產線,預計擴充至87.5MW。
據了解,聯相光電預計未來五年內,將在中科投資900餘億元,陸
續興建七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民國103年總產能可達1GW(10
億瓦),成為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廠。
旭能是在96年10月進駐中科后里園區建廠,昨天啟用的第一座薄
膜太陽能電池廠,投資金額約40億元,第一條生產線今年產能約
25MW,光電轉換率約7%,預估全年營業額可達20億元。
謝漢金表示,目前旭能的產量逾七成被客戶訂走,第二座廠房預
計第二季規劃建廠,旭能計畫在明年第一季進行微晶升級,屆時
轉換率可達9%至10%。
謝漢金指出,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上游原材料TCO導電玻璃,主
要掌握在日本NSG、ASG兩家大廠手中,旭能搶進上游的導電玻
璃市場,並設立研發中心,希望一舉建構完整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生產製程與供應鏈。
旭能主要透過日本伊藤忠商事以整廠技術輸出方式,購置薄膜太
陽能電池機器設備,設備技術提供者為日本優貝克(Ulvac)。另
外,伊藤忠商事為電廠投資經營者及太陽能發電系統商,未來也
將成為旭能的重要客戶。
王修銘:國內8種版本可再生能源法應快速整合為一並加緊通過,
如此一來才能實際留住更多人才與資金,經過長年發展,台灣目
前已經是全球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的生產重鎮,近幾年台灣也培育
出很多半導體以及面板產業的優秀人才,因此台灣絕對有能力在
太陽能產業和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業者對抗。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太陽能產業發展相當快速,而台灣也面臨有大
陸貨在市場用低價銷售的方式搶單,但因為太陽能模組產品需要
20到25年的保固,這不僅是台灣業者的強項,無形中也造成一種
門檻,倘若相關單位能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法案通過,不僅可協
助台灣廠商在全球太陽能產業爭得一席之地卡,也可使台廠在國
際上取得領先的機會。
如此一來才能實際留住更多人才與資金,經過長年發展,台灣目
前已經是全球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的生產重鎮,近幾年台灣也培育
出很多半導體以及面板產業的優秀人才,因此台灣絕對有能力在
太陽能產業和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業者對抗。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太陽能產業發展相當快速,而台灣也面臨有大
陸貨在市場用低價銷售的方式搶單,但因為太陽能模組產品需要
20到25年的保固,這不僅是台灣業者的強項,無形中也造成一種
門檻,倘若相關單位能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法案通過,不僅可協
助台灣廠商在全球太陽能產業爭得一席之地卡,也可使台廠在國
際上取得領先的機會。
儘管受到金融危疾波及,全球產業景氣低迷,然而再生能源仍是
各國政府積極投入與關注的重點產業。展望新的一年,太陽光電
熱力仍舊可期。然而,薄膜與多晶矽太陽能的下一步該如何佈局
?在各國政府政的鼓勵下,哪些是台灣的利基市場?
日前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舉行「SEMI台高太陽光
電委員會」例行會議與媒體茶敘中,包括宇通光能執行長蔡進耀
、聯相光電執行長王修銘、合鑫光電太陽能事業處總經理胡劭德
、干布太陽能執行長林江財等業界領袖,分別從不同的觀點展望
2009年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隨著太陽能模組發電的效率提升,以及太陽光電產業供應鏈的合
作效率提升,過去20年來太陽能模組及口單位發電成本已經下滑
超過50%,太陽光電市場一片看好。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預估,
2009年的38億瓦(3.8GW)成長9.6%至42億瓦。然而,iSuppli同時也
指出,太陽能市場經過8年連續成長期之後,2009年由於太陽能
電池供過於求情況嚴重,造成平均價格下跌,2009年太能市場銷
售額將比2008年呈現19.1%的下跌。
宇通光電董事長蔡進耀表示,2009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在各主要國
家需求互有增減的情形之下,推估市場規模動不大,與2008年相
較呈現持平;對於台灣市場而言,蔡進耀表示,政府一直針對搶
救經濟提出各種措施,但他認為如果能夠讓再生能源法案儘速通
過,才是當前提振經濟的重要良方之一。
蔡進耀建議政府不要一直陷入「救」產業、「救」經濟的迷思,
而是要「創造」新的產業機會與市場商機,才能有效創造新產業
、新技術與新的就業機會。他豐出,如果政府積極補助太陽能系
統發電,對於帶動民間投資,將可產生倍數加乘的效果,進而大
幅增加產業產值的經濟效益。
聯媽光電總經理王修銘對於2009年太陽能市場的看法亦表示將於
2008年相差不大。他表示,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快速,未來等能源
政策具體之後,市場才會較明朗化。而日、韓的太陽能業市場設
有產業障礙,國外業者不易切入。至於台灣部分,王修銘亦希望
再生能源法能夠快速通過立法「同時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
干布太陽能總經理林江財表示,太陽能產業在尚未成熟自主之前
,目前仍然靠著各國政府政策推動,但政府不會一直補助,所以
未來要靠經濟規模及價格競爭力來發展市場。林江財強調,目前
業界焦點議題大多集中在太陽能料源及電池,而忽略了更重要的
模組及系統端整體發電效率,這點值得提醒政府及產業界重視。
各國政府積極投入與關注的重點產業。展望新的一年,太陽光電
熱力仍舊可期。然而,薄膜與多晶矽太陽能的下一步該如何佈局
?在各國政府政的鼓勵下,哪些是台灣的利基市場?
日前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舉行「SEMI台高太陽光
電委員會」例行會議與媒體茶敘中,包括宇通光能執行長蔡進耀
、聯相光電執行長王修銘、合鑫光電太陽能事業處總經理胡劭德
、干布太陽能執行長林江財等業界領袖,分別從不同的觀點展望
2009年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隨著太陽能模組發電的效率提升,以及太陽光電產業供應鏈的合
作效率提升,過去20年來太陽能模組及口單位發電成本已經下滑
超過50%,太陽光電市場一片看好。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預估,
2009年的38億瓦(3.8GW)成長9.6%至42億瓦。然而,iSuppli同時也
指出,太陽能市場經過8年連續成長期之後,2009年由於太陽能
電池供過於求情況嚴重,造成平均價格下跌,2009年太能市場銷
售額將比2008年呈現19.1%的下跌。
宇通光電董事長蔡進耀表示,2009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在各主要國
家需求互有增減的情形之下,推估市場規模動不大,與2008年相
較呈現持平;對於台灣市場而言,蔡進耀表示,政府一直針對搶
救經濟提出各種措施,但他認為如果能夠讓再生能源法案儘速通
過,才是當前提振經濟的重要良方之一。
蔡進耀建議政府不要一直陷入「救」產業、「救」經濟的迷思,
而是要「創造」新的產業機會與市場商機,才能有效創造新產業
、新技術與新的就業機會。他豐出,如果政府積極補助太陽能系
統發電,對於帶動民間投資,將可產生倍數加乘的效果,進而大
幅增加產業產值的經濟效益。
聯媽光電總經理王修銘對於2009年太陽能市場的看法亦表示將於
2008年相差不大。他表示,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快速,未來等能源
政策具體之後,市場才會較明朗化。而日、韓的太陽能業市場設
有產業障礙,國外業者不易切入。至於台灣部分,王修銘亦希望
再生能源法能夠快速通過立法「同時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
干布太陽能總經理林江財表示,太陽能產業在尚未成熟自主之前
,目前仍然靠著各國政府政策推動,但政府不會一直補助,所以
未來要靠經濟規模及價格競爭力來發展市場。林江財強調,目前
業界焦點議題大多集中在太陽能料源及電池,而忽略了更重要的
模組及系統端整體發電效率,這點值得提醒政府及產業界重視。
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積材促進台灣太陽光電產業
的發展,於日前再邀集宇通光能、聯相光電、和鑫光電、益通光
能、干布太陽能、工研院太電中心,綠能科技、友達光電、致茂
電子等20多位「SEMI台灣太兩光電委員會」代表成員舉辦例行會
議。
SEMI並於會中宣布,將從5月份開始提供全球第一份太陽光電設
備訂單出貨報告,而今年10月7~9日更將和外貿協會聯手,運用
方資源擴大「PV Tawian 2009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
規模,目標在成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太陽光電展。由於設備訂單
出貨報告(Book-to-Bill Report)是產業景氣的光行指標之一,為了擴
大服務太陽光電產業,SEMI從今年初就開始與Yole Development合
作蒐集資料,預計從今年5月份起,每季公布全球太陽光電設備的
訂單出貨報告。此報告中的設備將包含太陽能電池和模組廠商所
使用的相關設備,以及生產晶矽(ingot)、晶圓(wafer)和多晶矽(
polysilicon)的相關製程設備。
SEMI會議中邀請到許多太兩能產業重要級來賓,會中一致表示希
望政府能盡速通過「可再生能源法」法案。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即表示,先進國家因自覺而發展太兩能產業,
並由政府在旁大力補貼,反觀台灣連法條都未通過,而鄰近的韓
國與大陸,則在今年已經準備妥善,如韓商的LG與三星先前是準
備狀態,據了解現在已經有完整的入境規格並開始施行,就連大
陸中央雖在準備階段尚未起跑,然地方政府積極的態度已在蠢蠢
欲動。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則表示,8種版本的可再生能源法需快速整合為
一並通過,才能實際的留住人才與資金。另台灣近年來培養了許
多半導體與TFT人才,對於發展太陽能產業,台灣是相當有機會
的。
干布太陽能董事執行長林江財也指出,台灣近5年太陽能發展雖快
,但大陸更快,這是一個需長期經營發展的產業,台灣能源有
98%靠進口,雖電價與油價現今相對便宜,但如能朝更遠的方向
來看,以及對於環境潔淨的熱愛,則應如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般來
發展此產業。
的發展,於日前再邀集宇通光能、聯相光電、和鑫光電、益通光
能、干布太陽能、工研院太電中心,綠能科技、友達光電、致茂
電子等20多位「SEMI台灣太兩光電委員會」代表成員舉辦例行會
議。
SEMI並於會中宣布,將從5月份開始提供全球第一份太陽光電設
備訂單出貨報告,而今年10月7~9日更將和外貿協會聯手,運用
方資源擴大「PV Tawian 2009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
規模,目標在成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太陽光電展。由於設備訂單
出貨報告(Book-to-Bill Report)是產業景氣的光行指標之一,為了擴
大服務太陽光電產業,SEMI從今年初就開始與Yole Development合
作蒐集資料,預計從今年5月份起,每季公布全球太陽光電設備的
訂單出貨報告。此報告中的設備將包含太陽能電池和模組廠商所
使用的相關設備,以及生產晶矽(ingot)、晶圓(wafer)和多晶矽(
polysilicon)的相關製程設備。
SEMI會議中邀請到許多太兩能產業重要級來賓,會中一致表示希
望政府能盡速通過「可再生能源法」法案。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即表示,先進國家因自覺而發展太兩能產業,
並由政府在旁大力補貼,反觀台灣連法條都未通過,而鄰近的韓
國與大陸,則在今年已經準備妥善,如韓商的LG與三星先前是準
備狀態,據了解現在已經有完整的入境規格並開始施行,就連大
陸中央雖在準備階段尚未起跑,然地方政府積極的態度已在蠢蠢
欲動。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則表示,8種版本的可再生能源法需快速整合為
一並通過,才能實際的留住人才與資金。另台灣近年來培養了許
多半導體與TFT人才,對於發展太陽能產業,台灣是相當有機會
的。
干布太陽能董事執行長林江財也指出,台灣近5年太陽能發展雖快
,但大陸更快,這是一個需長期經營發展的產業,台灣能源有
98%靠進口,雖電價與油價現今相對便宜,但如能朝更遠的方向
來看,以及對於環境潔淨的熱愛,則應如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般來
發展此產業。
聯電(2303)集團布局太兩能業報喜,轉投資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
光電去第四季順利達到單月損平。聯相現正積極擴產,短期可望
將產能倍增至87.5MW(百萬瓦),成為台灣最大薄膜太兩能電池廠。
聯相是聯電集團局太兩能業的試金石,原名晶能。聯電集團原本
規劃朝傳統矽晶太兩能電池發展,後來轉進薄膜領域,並將晶能
改名為聯相,以非晶矽薄膜太兩能技術生產。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表示,聯相去年5月量產後,在去年10月達到單
月損益平衡,現階段每月營收約在1億元左右。他透露,聯相在國
內的薄膜太兩能市場算是跑在最前面,量產初期良率為95%,現
在已接近99%,已通過TUV與UL兩大機構認證,並逐步轉進微晶
矽技術。
聯相目前廠房位於中科后里園區,年產能37.5MW。王修銘說,聯
相目前產品轉換效率約7%,已完成中科二廠建制,預計再增加共
條25MW 產線,最快5月開始量產,總產能升至87.5MW,估計聯
相兩座廠房總投資金額約為120億元。
王修銘透露,聯電認為未來可投資的產業愈來愈少,認為有潛力
的產業包括太能、LED、WIMAX以及生技產業,花了一年多的時
間評估後才正式投入太陽能業。聯相發展有成,也將逐步朝資本
市場邁進,最快明年底轉上市。
至於薄膜太陽能近期市況,王修銘指出,薄膜產品於去年第四季
到目前,價格跌幅約在10%,相對於矽晶太兩能跌幅較輕,預期
第二季時能見度會較高,聯相也會推出新世代產品。
他認為,此波金融海嘯的局勢下,對薄膜太陽能市場是個好機會
,過去許多客啟仍不了解薄膜領域,但今年已有不少客戶轉到採
購薄膜太陽能。根據統計,2008年時薄膜太能占太陽能發電不到
5%,預計今年可達近27%,2010年時更可提升至25的水準。
光電去第四季順利達到單月損平。聯相現正積極擴產,短期可望
將產能倍增至87.5MW(百萬瓦),成為台灣最大薄膜太兩能電池廠。
聯相是聯電集團局太兩能業的試金石,原名晶能。聯電集團原本
規劃朝傳統矽晶太兩能電池發展,後來轉進薄膜領域,並將晶能
改名為聯相,以非晶矽薄膜太兩能技術生產。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表示,聯相去年5月量產後,在去年10月達到單
月損益平衡,現階段每月營收約在1億元左右。他透露,聯相在國
內的薄膜太兩能市場算是跑在最前面,量產初期良率為95%,現
在已接近99%,已通過TUV與UL兩大機構認證,並逐步轉進微晶
矽技術。
聯相目前廠房位於中科后里園區,年產能37.5MW。王修銘說,聯
相目前產品轉換效率約7%,已完成中科二廠建制,預計再增加共
條25MW 產線,最快5月開始量產,總產能升至87.5MW,估計聯
相兩座廠房總投資金額約為120億元。
王修銘透露,聯電認為未來可投資的產業愈來愈少,認為有潛力
的產業包括太能、LED、WIMAX以及生技產業,花了一年多的時
間評估後才正式投入太陽能業。聯相發展有成,也將逐步朝資本
市場邁進,最快明年底轉上市。
至於薄膜太陽能近期市況,王修銘指出,薄膜產品於去年第四季
到目前,價格跌幅約在10%,相對於矽晶太兩能跌幅較輕,預期
第二季時能見度會較高,聯相也會推出新世代產品。
他認為,此波金融海嘯的局勢下,對薄膜太陽能市場是個好機會
,過去許多客啟仍不了解薄膜領域,但今年已有不少客戶轉到採
購薄膜太陽能。根據統計,2008年時薄膜太能占太陽能發電不到
5%,預計今年可達近27%,2010年時更可提升至25的水準。
國際半導體 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昨(12)日舉行例會,與會的太
兩能業者一致表示,政府應全力協助通過「可再生能源法」的立
法,透過對太陽能產業的補助,除了可帶動就業率之外,更可「
創造」商機,而不是像「救DRAM」一樣只是燒錢。
全球太陽能產業受到金融海嘯衝擊,今(2009)年可能會中斷連續8
年的成長態勢。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的估計,今年的全球太陽能
發電安裝量,可望由去年的38億瓦(3.8GW)成長9.6%至42億瓦,叼
因為單價(ASP)大幅下,所以產值可能反而衰退19.1%。
不過,國內太陽能業者的預估,顯然比iSuppli要悲觀,宇通光能
董事長蔡進耀認為,全球太陽能市場今年的安裝量應該與去年度
「持平」。他說,西班牙市場因為去年的補助申請遠超過預期,
所以今年的需求可能是「零」,而傳出有大量補助的希臘則是財
政不佳,至於義大利市場財不需要期待。
至於美國雖有紐澤西州率先實施電價買回策略,預估將剌激聯邦
政府及其它州跟進,但「今年內仍看不到效應」。
蔡進耀認為,太陽能產業的競爭,最後將走向「有策略和技術的
人才能生存,而非大者恆大」的趨勢。他表示,政府應儘速推動
可再生能源法的通過,政府若補助10億灣的太陽能系統發電,預
估約要投入80億元,但可帶動民間投資約200~300億元效益,還
可解決就業問題。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表示,台灣近年培養很多半導體和面板人才,
因此有能力去和其他國家的廠商對抗。而太陽能產品儘管有大陸
貨殺價搶單,但因為產品需要25年保固,這就形成門檻,是台灣
廠商的機會,政府落能推動可再生能源法案能通過,可助台廠爭
得一席之地。
兩能業者一致表示,政府應全力協助通過「可再生能源法」的立
法,透過對太陽能產業的補助,除了可帶動就業率之外,更可「
創造」商機,而不是像「救DRAM」一樣只是燒錢。
全球太陽能產業受到金融海嘯衝擊,今(2009)年可能會中斷連續8
年的成長態勢。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的估計,今年的全球太陽能
發電安裝量,可望由去年的38億瓦(3.8GW)成長9.6%至42億瓦,叼
因為單價(ASP)大幅下,所以產值可能反而衰退19.1%。
不過,國內太陽能業者的預估,顯然比iSuppli要悲觀,宇通光能
董事長蔡進耀認為,全球太陽能市場今年的安裝量應該與去年度
「持平」。他說,西班牙市場因為去年的補助申請遠超過預期,
所以今年的需求可能是「零」,而傳出有大量補助的希臘則是財
政不佳,至於義大利市場財不需要期待。
至於美國雖有紐澤西州率先實施電價買回策略,預估將剌激聯邦
政府及其它州跟進,但「今年內仍看不到效應」。
蔡進耀認為,太陽能產業的競爭,最後將走向「有策略和技術的
人才能生存,而非大者恆大」的趨勢。他表示,政府應儘速推動
可再生能源法的通過,政府若補助10億灣的太陽能系統發電,預
估約要投入80億元,但可帶動民間投資約200~300億元效益,還
可解決就業問題。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表示,台灣近年培養很多半導體和面板人才,
因此有能力去和其他國家的廠商對抗。而太陽能產品儘管有大陸
貨殺價搶單,但因為產品需要25年保固,這就形成門檻,是台灣
廠商的機會,政府落能推動可再生能源法案能通過,可助台廠爭
得一席之地。
由於薄膜太陽能穩定產出的門檻高,所以薄膜太陽能廠與客戶簽
定多數是無冷加違約條款的「開放式合約」(Open Contract),雙方
任何一方不覆行合約受法律約束也小,在當下不景氣的情況下,
客戶直接取消進貨的機率其實不低,相對而言,危戶若願意回頭
來議價反而是好事。
由於薄膜太陽能模組穩定產出的門檻高,諸多薄膜廠擔心無法交
出客戶所需的產品數量,所以多數偏向於簽定無附加違約條款「
開放式合約」,以免受違約條款的約束,但同理,客戶端同樣可
以不覆行合約,一樣不受約束,這使得在市場高峰期,薄膜太能
市場被質疑客戶端有重複下單的情況,市場需求有被高估的可能
。
太陽能業者表示,薄膜太能的主要潛力市場仍為太陽能電廠(
Solar Power plant)為主,主因多數電廠會設在地價相對便宜的地區
,但因這波金融風暴的影響,使諸多金融機構均受重挫,使得太
陽能電廠最好要的資金供應端頓短缺,導致諸多案子都受到延宕
甚致被懷疑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太陽能業者指出,所以在金融風暴的侵襲下,更難估計的是開放
式合約中,客戶實際落實的履約率到底有多高,而現在環境下,
客戶端回頭要求重新議價,表示仍有買的意願,比直接違約好的
多。
目前台灣薄膜廠仍是以非晶矽太陽能模組主,其轉換效率為8~7%
,包括聯電轉投資聯相、綠能、富陽光電、大億、奇美能源等,
而投入轉換效率8~10%堆疊薄膜太陽能者包括光寶及益通合資的
宇通及迎輝轉投資的八陽,但其它非晶矽業者也積極計劃投入轉
換效率較高的堆疊式微晶矽薄膜領域。
定多數是無冷加違約條款的「開放式合約」(Open Contract),雙方
任何一方不覆行合約受法律約束也小,在當下不景氣的情況下,
客戶直接取消進貨的機率其實不低,相對而言,危戶若願意回頭
來議價反而是好事。
由於薄膜太陽能模組穩定產出的門檻高,諸多薄膜廠擔心無法交
出客戶所需的產品數量,所以多數偏向於簽定無附加違約條款「
開放式合約」,以免受違約條款的約束,但同理,客戶端同樣可
以不覆行合約,一樣不受約束,這使得在市場高峰期,薄膜太能
市場被質疑客戶端有重複下單的情況,市場需求有被高估的可能
。
太陽能業者表示,薄膜太能的主要潛力市場仍為太陽能電廠(
Solar Power plant)為主,主因多數電廠會設在地價相對便宜的地區
,但因這波金融風暴的影響,使諸多金融機構均受重挫,使得太
陽能電廠最好要的資金供應端頓短缺,導致諸多案子都受到延宕
甚致被懷疑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太陽能業者指出,所以在金融風暴的侵襲下,更難估計的是開放
式合約中,客戶實際落實的履約率到底有多高,而現在環境下,
客戶端回頭要求重新議價,表示仍有買的意願,比直接違約好的
多。
目前台灣薄膜廠仍是以非晶矽太陽能模組主,其轉換效率為8~7%
,包括聯電轉投資聯相、綠能、富陽光電、大億、奇美能源等,
而投入轉換效率8~10%堆疊薄膜太陽能者包括光寶及益通合資的
宇通及迎輝轉投資的八陽,但其它非晶矽業者也積極計劃投入轉
換效率較高的堆疊式微晶矽薄膜領域。
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為國內主要的薄膜太陽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