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相光電(未)公司新聞
剛完成出售的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簡稱精機園區)一期住宅社區用地興建案,及二期產業用地(一)設廠案,將帶動營建與廠辦工程的龐大商機。
據調查,各個建築師事務所,忙著卡位,就連曾承包精機一期廠辦工程的麗明營造,及瑞助營造等多家營造廠,也暗中部署,試圖搶食新一波的營建商機。
中科園區后里園區(含七星與后里基地)共有17家進駐廠商,目前只剩下長泓能源,及怡聚的廠辦工程,還沒有完工,其餘包括瑞晶電子、友達光電、友達晶材、宸鴻旗下達鴻先進科技、千附實業,及聯相光電等15家廠商的廠辦工程,均已完工。
隨著中科后里園區廠辦工程,已接近尾聲之際,各家營建大廠的承攬商機,改轉移至精機一期住宅社區興建案,及二期產業用地(一) 設廠案。其中,住宅社區營建案,剛准購地的廠商,可找建商合作推出,或委由營造廠承造。
至於精機二期產業用地(一)設廠案,剛准的設廠業者,則可委由營造廠興建。
大股東包括龍邦集團與美利達等重量級企業的瑞助營造,已承攬完成精機一期的廠辦工程,包括海德威電子、慶鴻機電營運總部,及大東樹脂的研發大樓等多家業者廠辦工程,為擴大營運,瑞助已喑中部署精機二期的廠辦工程案。
另一家中部營建大廠麗明營造也表示,已分別承接精機一期的台灣勁越、上銀、鐿鈦科技,及彰濱台玻等多家業者的廠辦工程;至於精機二期的廠辦工程商機,公司已悄悄地拜訪核准的購地業者。
台中精機一期住宅社區用地出售案,包括慶鴻機電、台灣勁越、立穩機電技術、太星電業、金暘實業、大頌實業、龍浦興業、中元自動控制、于欣機械、僑光鐵工廠、弘達儀器、三夏精機、三發自行車工業、泰新系統科技、台華精技、東林科技、和和機械、徠通科技、昇岱實業,及上銀科技等21家業者,剛獲准購地,總銷售總面積2.85公頃,土地總銷售金額約達11.7億元,業者將規畫興建員工宿舍。
另精機二期產業用地(一)設廠案,共計42個坵塊,包括慶鴻機電 、北鉅及大銀微等42家購地,土地總銷金額約28.15億元。
據調查,各個建築師事務所,忙著卡位,就連曾承包精機一期廠辦工程的麗明營造,及瑞助營造等多家營造廠,也暗中部署,試圖搶食新一波的營建商機。
中科園區后里園區(含七星與后里基地)共有17家進駐廠商,目前只剩下長泓能源,及怡聚的廠辦工程,還沒有完工,其餘包括瑞晶電子、友達光電、友達晶材、宸鴻旗下達鴻先進科技、千附實業,及聯相光電等15家廠商的廠辦工程,均已完工。
隨著中科后里園區廠辦工程,已接近尾聲之際,各家營建大廠的承攬商機,改轉移至精機一期住宅社區興建案,及二期產業用地(一) 設廠案。其中,住宅社區營建案,剛准購地的廠商,可找建商合作推出,或委由營造廠承造。
至於精機二期產業用地(一)設廠案,剛准的設廠業者,則可委由營造廠興建。
大股東包括龍邦集團與美利達等重量級企業的瑞助營造,已承攬完成精機一期的廠辦工程,包括海德威電子、慶鴻機電營運總部,及大東樹脂的研發大樓等多家業者廠辦工程,為擴大營運,瑞助已喑中部署精機二期的廠辦工程案。
另一家中部營建大廠麗明營造也表示,已分別承接精機一期的台灣勁越、上銀、鐿鈦科技,及彰濱台玻等多家業者的廠辦工程;至於精機二期的廠辦工程商機,公司已悄悄地拜訪核准的購地業者。
台中精機一期住宅社區用地出售案,包括慶鴻機電、台灣勁越、立穩機電技術、太星電業、金暘實業、大頌實業、龍浦興業、中元自動控制、于欣機械、僑光鐵工廠、弘達儀器、三夏精機、三發自行車工業、泰新系統科技、台華精技、東林科技、和和機械、徠通科技、昇岱實業,及上銀科技等21家業者,剛獲准購地,總銷售總面積2.85公頃,土地總銷售金額約達11.7億元,業者將規畫興建員工宿舍。
另精機二期產業用地(一)設廠案,共計42個坵塊,包括慶鴻機電 、北鉅及大銀微等42家購地,土地總銷金額約28.15億元。
台灣太陽能產業在歷經2009年、2011年2大環境震盪後,並沒有凸顯本身的競爭力,反而愈挫愈沒自信。受環境壓迫,愈來愈多業者被迫依賴大陸廠的委外單或合作來求存活,但也被認為疑似有自掘墳墓的危機。走過2011年踏入2012年,台系太陽能廠仍需解決當下發展的困頓,否則仍難逃邊緣化的危機。
2009年的太陽光電產業受到金融風暴及西班牙太陽能補助政策變動的影響,太陽能產業出現自2004年崛起以來,前所未有的供需不平衡震盪期,使得產品價格由原本的「天價」回歸到高價,其中最明顯的案例即是2008年第3季晶矽現貨市場每公斤報價一度突破500美元的天價交易,但2009年跌至100元左右,即使有諸多業者仍是批評該價格對每公斤成本約在30美元左右的料源廠來說仍是暴利。
2波不景氣先後來襲 太陽產能產業汰弱留強
對台系太陽能廠來說,2009年的金融危機其實也被業者視為轉機之一,但在此次的挑戰中,台廠的高品質生產技術並未因而脫穎而出,尤其隨著大陸廠的壯大及成本競爭力的優勢,全球太陽能產品報價一路被下砍,不管是歐美業者或台廠都被迫跟進,而台廠在模組及系統端布局相對弱勢,無法像歐洲廠以品牌模組區隔市場,其實早已為未來難以有效跳脫供過於求問題留下伏筆。
2010年太陽光電產業快速反彈,使得供不應求的情況再度發生,業者積極擴產以因應市場需求,2011年卻因為歐洲補助政策的異動,需求急凍,使得太陽光電產業第2季快速面臨供過於求的壓力,多數業者認為,這次挑戰來真的。
2011年除了產品售價約有50%的年降幅外,兩岸相當大比例的太陽產業者面臨減產、停產甚至關廠的命運,市場到處可以耳聞二線或三線廠出場的訊息,而歐美廠也一路傳出破產倒閉的消息。
台廠在如此嚴荷的市場環境下,憑藉著2010年的盈餘及在財務支出上相對保守,在一片虧損中勉強挨過2011年。相較之下,大陸市場從2011年初就有中、小廠因為市場需求結構的改變,尤其垂直整合整補足了產能、不再委外,以致於這些廠訂單難籌,第2季又受到終端需求急凍的影響,更多中、小廠一路面臨停產、歇業,在市場上也時有耳聞代表性的垂直整合廠同樣面臨減產及資金籌措問題。
2011年這波的市場挑戰,對台廠來說,出海口的布局弱勢更為明顯,尤其在歐美廠因不敵大陸廠的低價競爭下,生存受到威脅,過往與歐美廠合作甚密的台廠在訂單上也間接受到影響。2011年包括德國Solon申請破產,BP宣布退出太陽能市場,這2家業者過往與台廠都有相當密切的代工合作。
在這2波危機中,不難看出諸多台系廠在面對市況挑戰時多數是一籌莫展,顯示本身在面對挑戰的警覺性仍不足。2011年一線太陽能廠高階主管形容,太陽能已跳脫過往供不應求的時期,不再是連豬都會飛、隨便做都會賺的時代。口袋不夠深、競爭力不足,尤其是不懂得有效管理者,出場是可預見的。
以大陸廠在構建系統出海口為例,2010年大陸政府透過中共所屬相關建設銀行,大量釋出資金讓諸多大陸廠得以有效在國際市場構建系統,若如市場傳言,歐洲2011年出乎意料的系統高安裝量,有相當比例來自於大陸廠的「貢獻」,其實也間接證實了大陸廠在國際系統市場的布局。
布局出海口並非萬靈丹 稍有不慎反成營運包袱
不過,若仔細審視大陸業者的出海口布局策略,就可發現當中也不乏病患亂投醫者。例如部分大陸業者採行「免費」供應模組以作為投資成本,與當地系統廠合作擁有電廠的策略,或部分業者本身自行擁有系統或電廠,藉此消耗本身的產能。但些做法其實不無問題,早在2011年第2季末,市場即傳出部分大陸廠對此運作模式深感吃不消,因為隨著景氣不如預期的時間拉長,供過於求及價格狂降的問題已讓業者在資金運轉上大喊吃不消,但公司卻有大筆營運資金深陷在系統端布局,難以靈活週轉,令業者難以喘氣。
2009年的太陽光電產業受到金融風暴及西班牙太陽能補助政策變動的影響,太陽能產業出現自2004年崛起以來,前所未有的供需不平衡震盪期,使得產品價格由原本的「天價」回歸到高價,其中最明顯的案例即是2008年第3季晶矽現貨市場每公斤報價一度突破500美元的天價交易,但2009年跌至100元左右,即使有諸多業者仍是批評該價格對每公斤成本約在30美元左右的料源廠來說仍是暴利。
2波不景氣先後來襲 太陽產能產業汰弱留強
對台系太陽能廠來說,2009年的金融危機其實也被業者視為轉機之一,但在此次的挑戰中,台廠的高品質生產技術並未因而脫穎而出,尤其隨著大陸廠的壯大及成本競爭力的優勢,全球太陽能產品報價一路被下砍,不管是歐美業者或台廠都被迫跟進,而台廠在模組及系統端布局相對弱勢,無法像歐洲廠以品牌模組區隔市場,其實早已為未來難以有效跳脫供過於求問題留下伏筆。
2010年太陽光電產業快速反彈,使得供不應求的情況再度發生,業者積極擴產以因應市場需求,2011年卻因為歐洲補助政策的異動,需求急凍,使得太陽光電產業第2季快速面臨供過於求的壓力,多數業者認為,這次挑戰來真的。
2011年除了產品售價約有50%的年降幅外,兩岸相當大比例的太陽產業者面臨減產、停產甚至關廠的命運,市場到處可以耳聞二線或三線廠出場的訊息,而歐美廠也一路傳出破產倒閉的消息。
台廠在如此嚴荷的市場環境下,憑藉著2010年的盈餘及在財務支出上相對保守,在一片虧損中勉強挨過2011年。相較之下,大陸市場從2011年初就有中、小廠因為市場需求結構的改變,尤其垂直整合整補足了產能、不再委外,以致於這些廠訂單難籌,第2季又受到終端需求急凍的影響,更多中、小廠一路面臨停產、歇業,在市場上也時有耳聞代表性的垂直整合廠同樣面臨減產及資金籌措問題。
2011年這波的市場挑戰,對台廠來說,出海口的布局弱勢更為明顯,尤其在歐美廠因不敵大陸廠的低價競爭下,生存受到威脅,過往與歐美廠合作甚密的台廠在訂單上也間接受到影響。2011年包括德國Solon申請破產,BP宣布退出太陽能市場,這2家業者過往與台廠都有相當密切的代工合作。
在這2波危機中,不難看出諸多台系廠在面對市況挑戰時多數是一籌莫展,顯示本身在面對挑戰的警覺性仍不足。2011年一線太陽能廠高階主管形容,太陽能已跳脫過往供不應求的時期,不再是連豬都會飛、隨便做都會賺的時代。口袋不夠深、競爭力不足,尤其是不懂得有效管理者,出場是可預見的。
以大陸廠在構建系統出海口為例,2010年大陸政府透過中共所屬相關建設銀行,大量釋出資金讓諸多大陸廠得以有效在國際市場構建系統,若如市場傳言,歐洲2011年出乎意料的系統高安裝量,有相當比例來自於大陸廠的「貢獻」,其實也間接證實了大陸廠在國際系統市場的布局。
布局出海口並非萬靈丹 稍有不慎反成營運包袱
不過,若仔細審視大陸業者的出海口布局策略,就可發現當中也不乏病患亂投醫者。例如部分大陸業者採行「免費」供應模組以作為投資成本,與當地系統廠合作擁有電廠的策略,或部分業者本身自行擁有系統或電廠,藉此消耗本身的產能。但些做法其實不無問題,早在2011年第2季末,市場即傳出部分大陸廠對此運作模式深感吃不消,因為隨著景氣不如預期的時間拉長,供過於求及價格狂降的問題已讓業者在資金運轉上大喊吃不消,但公司卻有大筆營運資金深陷在系統端布局,難以靈活週轉,令業者難以喘氣。
聯相光電表示,結算2011年上半年成績,薄膜太陽能模組總出貨量達43.16百萬瓦(MWp),創下自家歷史新高,相較於2010年同期的34.75MWpp,成長24%。
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表示,出貨成長主因為聯相積極於全球市場布局,期許下半年再接再厲。
聯相德國慕尼黑太陽能光電展光電公開發表,將於2011年第3季量產發電效率高達10%的矽薄膜太陽能模組,同時有鑑於全球市場動態,聯相光電即提早部署及開發國際市場,才能於上半年贏得印度36MWp年度大單。
目前歐美等成熟市場仍佔聯相光電最大主流,緊接著為2011年相當活耀的印度市場,而東南亞,及北非等新興市場亦有持續成長的跡象。
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表示,出貨成長主因為聯相積極於全球市場布局,期許下半年再接再厲。
聯相德國慕尼黑太陽能光電展光電公開發表,將於2011年第3季量產發電效率高達10%的矽薄膜太陽能模組,同時有鑑於全球市場動態,聯相光電即提早部署及開發國際市場,才能於上半年贏得印度36MWp年度大單。
目前歐美等成熟市場仍佔聯相光電最大主流,緊接著為2011年相當活耀的印度市場,而東南亞,及北非等新興市場亦有持續成長的跡象。
聯電集團旗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光電上半年出貨量43.16MW(百萬瓦),比去年同期的34.75MW成長24%,在太陽能市場低潮之際,表現誠屬不易。
友達光電旗下友達晶材公司,共斥資約12.5億元,標購彰濱工業區鹿港西二區19.555公頃土地,計畫投下巨資,分3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及長晶產品,上周剛通過工業局土地或建築物租售審查小組審查。
這是友達晶材繼在中科后里及中港園區的太陽能晶圓廠興建案之後,又一處的太陽能上游材料的生產布局。其中,友達晶材的中科后里廠,將以生產單晶矽、長晶為主;中港園區與彰濱廠,均以多晶矽、長晶或晶圓、晶錠產品為主。
彰濱工業區開發單位之一的榮工處,以公告土地價格的5.2至5.8折,做為彰濱鹿港西二區的標售底價,友達一口氣花了12.5億元,在當地標下5塊土地,總面積19.555公頃,將分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與長晶產品。
為擴大布局,友達晶材上月7日,已完成增資的變更登記,股本已增至57.5億元。友達晶材彰濱廠,目前正在規畫設廠作業,未來將分三期開發。其中,第一期最快明年初動工,明年底完工;之後,以每年一期進度,推動後續建廠案。
友達光電的中科台中基地,已出貨太陽能電池模組,旗下友達晶材正在中科后里建廠,生產單晶矽的長晶產品,因設廠用地不足,友達晶材又在中港園區,興建太陽能晶圓廠,總占地面積8.5公頃。
其中,友達晶材中港園區一期占地3公頃,投資30億元,預估8月以後可安裝機台設備,最快第四季開始量產,一期產能達300MW(百萬瓦)的多晶晶錠,及多晶晶圓。
在此一布局,讓友達晶材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鏈中,少數擁有M.Setek高品質的單晶矽晶圓製造技術;同時也可提供客戶多晶矽、晶錠,及晶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業者。
包括友達光電、友達晶材、聯相光電、台積電、干布太陽能、旭能光電、旭晶元,及太陽光電能源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中部布局太陽能產業。其中,友達光電中科台中廠、聯相光電、旭能光電,及太陽光電等業者已完工量產;另友達晶材、台積電及干布等業者,均在興建中或準備量產事宜。
這是友達晶材繼在中科后里及中港園區的太陽能晶圓廠興建案之後,又一處的太陽能上游材料的生產布局。其中,友達晶材的中科后里廠,將以生產單晶矽、長晶為主;中港園區與彰濱廠,均以多晶矽、長晶或晶圓、晶錠產品為主。
彰濱工業區開發單位之一的榮工處,以公告土地價格的5.2至5.8折,做為彰濱鹿港西二區的標售底價,友達一口氣花了12.5億元,在當地標下5塊土地,總面積19.555公頃,將分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與長晶產品。
為擴大布局,友達晶材上月7日,已完成增資的變更登記,股本已增至57.5億元。友達晶材彰濱廠,目前正在規畫設廠作業,未來將分三期開發。其中,第一期最快明年初動工,明年底完工;之後,以每年一期進度,推動後續建廠案。
友達光電的中科台中基地,已出貨太陽能電池模組,旗下友達晶材正在中科后里建廠,生產單晶矽的長晶產品,因設廠用地不足,友達晶材又在中港園區,興建太陽能晶圓廠,總占地面積8.5公頃。
其中,友達晶材中港園區一期占地3公頃,投資30億元,預估8月以後可安裝機台設備,最快第四季開始量產,一期產能達300MW(百萬瓦)的多晶晶錠,及多晶晶圓。
在此一布局,讓友達晶材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鏈中,少數擁有M.Setek高品質的單晶矽晶圓製造技術;同時也可提供客戶多晶矽、晶錠,及晶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業者。
包括友達光電、友達晶材、聯相光電、台積電、干布太陽能、旭能光電、旭晶元,及太陽光電能源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中部布局太陽能產業。其中,友達光電中科台中廠、聯相光電、旭能光電,及太陽光電等業者已完工量產;另友達晶材、台積電及干布等業者,均在興建中或準備量產事宜。
聯電旗下聯相光電昨(18)日證實,擬總投資2.7億美元,在山東濟寧,分期籌設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因建地變更案,當地政府與中央發改委的意見不同調,旗下聯相(山東)能源公司在開挖地下工程後,已被迫暫緩推動建廠事宜。
聯相才於去年10月13日在山東濟寧,舉行聯相(山東)能源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動土典禮,其中,第一期擬先砸下9,000萬美元,建置年產量35MW(百萬瓦),未來計畫進一步擴充到年產量70MW。
據了解,聯相計畫在山東興建4座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未來總投資額上看新台幣百億元以上。
不過,廠區的建地變更案,因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見解不同,讓聯相旗下山東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只挖了地基與地下室後,就被迫暫緩推動。
上述濟寧廠區的總面積約20公頃,其中,約一半土地,是聯相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用地;另一半是聯電的LED封裝與測試廠用地,目前聯電LED廠建廠用地,已完成變更,仍在建廠中。
身為中科第一家量產太陽能業者,聯相光電也加速中科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廠的產能規模。聯相表示,透過研發與製程改變,以每片160W(轉換效率10.4%)模組量產計算,聯相7月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年產能,已由原120MW,再提高至140MW,最快今年底的年產能,可擴充至160MW。
至於聯相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產品轉換效率,也由去年的9.1%,再提高至9.7%,主要外銷澳洲、德國、印度及大陸等地。
聯相透露,正評估擴大海外太陽能的布局,評估地點包括東南亞與大陸,希望明年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產能,能一舉超過200MW,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最重要供應商之一。
聯相才於去年10月13日在山東濟寧,舉行聯相(山東)能源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動土典禮,其中,第一期擬先砸下9,000萬美元,建置年產量35MW(百萬瓦),未來計畫進一步擴充到年產量70MW。
據了解,聯相計畫在山東興建4座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未來總投資額上看新台幣百億元以上。
不過,廠區的建地變更案,因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見解不同,讓聯相旗下山東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只挖了地基與地下室後,就被迫暫緩推動。
上述濟寧廠區的總面積約20公頃,其中,約一半土地,是聯相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用地;另一半是聯電的LED封裝與測試廠用地,目前聯電LED廠建廠用地,已完成變更,仍在建廠中。
身為中科第一家量產太陽能業者,聯相光電也加速中科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廠的產能規模。聯相表示,透過研發與製程改變,以每片160W(轉換效率10.4%)模組量產計算,聯相7月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年產能,已由原120MW,再提高至140MW,最快今年底的年產能,可擴充至160MW。
至於聯相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產品轉換效率,也由去年的9.1%,再提高至9.7%,主要外銷澳洲、德國、印度及大陸等地。
聯相透露,正評估擴大海外太陽能的布局,評估地點包括東南亞與大陸,希望明年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產能,能一舉超過200MW,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最重要供應商之一。
聯電集團旗下聯相2011年第1季除宣布取得印度30百萬瓦(MWp)大單,且2010年出貨達73.8MWp外,亦通過PAS 2050及ISO/CD 14067-1 2項標準查證之薄膜太陽能模組產品碳足跡。
聯相宣布其多結薄膜太陽能模組通過DNV(Det Norske Veritas) 的產品碳足跡查證,成為首家同時通過PAS 2050及ISO/CD 14067-1標準查證產品碳足跡的薄膜太陽能模組廠商。聯相說,其主要銷售市場以歐美地區客戶為主,以不到4個月的時間通過產品碳足跡的查證。
聯相2009年7月加入國際環保組織PV Cycle協會會員,又在2010年7月完成全廠區之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工作。
聯相選擇由IEC首批認可HSPM(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 驗證機構及CDM(清潔發展機制) 計畫最大稽核組織的DNV進行第3者獨立查證。
聯相宣布其多結薄膜太陽能模組通過DNV(Det Norske Veritas) 的產品碳足跡查證,成為首家同時通過PAS 2050及ISO/CD 14067-1標準查證產品碳足跡的薄膜太陽能模組廠商。聯相說,其主要銷售市場以歐美地區客戶為主,以不到4個月的時間通過產品碳足跡的查證。
聯相2009年7月加入國際環保組織PV Cycle協會會員,又在2010年7月完成全廠區之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工作。
聯相選擇由IEC首批認可HSPM(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 驗證機構及CDM(清潔發展機制) 計畫最大稽核組織的DNV進行第3者獨立查證。
聯電集團旗下薄膜太陽能廠聯相光電(NexPower)指出,取得印度客戶30百萬瓦(MWp)年度大單,將於3月開始出貨,主要應用在印度太陽能電廠。聯相2010年總出貨達73.8MWp、年增率超出6倍。
聯相指出,取得印度單一客戶30MWp訂單,將在2011年3月開始供貨,主要用於印度太陽能電廠興建。聯相說,因為矽晶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在高溫環境下,擁有比一般主流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擁有更高的發電量,並適合氣候炎熱的地區使用,也讓許多東南亞的客戶樂於選用薄膜產品。
相提供5萬片堆疊式非晶矽薄膜(Tandem)給德國系統商solar GmbH,建置位於德國Lu"ptitz及Lauta 2個地區,分別4MWp和3MWp的太陽能電廠,亦已於2010年底完成併網。
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表示,2010年聯相銷售瓦數較2009年成長6.17倍,從2009年的10.3MWp(即103,000片模組),增加至2010年的73.8MWp(60.4萬片)。
2010年底聯相全廠月產出量已達7萬片,產線也已全面轉換為發電效率更高的Tandem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目前聯相量產的Tandem產品效率已達每片145瓦,預計2011年底可達每片160瓦(全面積轉換效率達10.4%)。
聯相光電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優異的品質,連續3年獲得中科創新產品獎的肯定,在技術研發方面,其全球專利申請案件已達百件,並在效率的提升之外,致力於高毛利的建築一體化太陽能電池模組(BIPV)的研發,並成功開發出彩色的 BIPV(Color BIPV) 以及與 LED 結合的太陽能產品,兼具潔能、美觀、室內照明以及廣告效果。
若依近日國際專業太陽能研究機構PHOTON所列出全球前10大薄膜太陽能廠中,第1名為年產能14億瓦的美國First Solar、第2名為200MWp的日本夏普、第3名為150MWp的美國United Solar、第4名145.8MWp的大陸Trony、第5名為75MWp德國Q-Cells、第6名為74MWp的日本Solar Frontier、第7名68MWp的Solydra、第8名為58MWp的Global Solar、第9名為58MWp的日本Kaneka、第10名為50MWp的MHI;但卻未見年產能100MWp、產出超過70MWp的聯相入榜。
聯相指出,取得印度單一客戶30MWp訂單,將在2011年3月開始供貨,主要用於印度太陽能電廠興建。聯相說,因為矽晶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在高溫環境下,擁有比一般主流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擁有更高的發電量,並適合氣候炎熱的地區使用,也讓許多東南亞的客戶樂於選用薄膜產品。
相提供5萬片堆疊式非晶矽薄膜(Tandem)給德國系統商solar GmbH,建置位於德國Lu"ptitz及Lauta 2個地區,分別4MWp和3MWp的太陽能電廠,亦已於2010年底完成併網。
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表示,2010年聯相銷售瓦數較2009年成長6.17倍,從2009年的10.3MWp(即103,000片模組),增加至2010年的73.8MWp(60.4萬片)。
2010年底聯相全廠月產出量已達7萬片,產線也已全面轉換為發電效率更高的Tandem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目前聯相量產的Tandem產品效率已達每片145瓦,預計2011年底可達每片160瓦(全面積轉換效率達10.4%)。
聯相光電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優異的品質,連續3年獲得中科創新產品獎的肯定,在技術研發方面,其全球專利申請案件已達百件,並在效率的提升之外,致力於高毛利的建築一體化太陽能電池模組(BIPV)的研發,並成功開發出彩色的 BIPV(Color BIPV) 以及與 LED 結合的太陽能產品,兼具潔能、美觀、室內照明以及廣告效果。
若依近日國際專業太陽能研究機構PHOTON所列出全球前10大薄膜太陽能廠中,第1名為年產能14億瓦的美國First Solar、第2名為200MWp的日本夏普、第3名為150MWp的美國United Solar、第4名145.8MWp的大陸Trony、第5名為75MWp德國Q-Cells、第6名為74MWp的日本Solar Frontier、第7名68MWp的Solydra、第8名為58MWp的Global Solar、第9名為58MWp的日本Kaneka、第10名為50MWp的MHI;但卻未見年產能100MWp、產出超過70MWp的聯相入榜。
專攻薄膜太陽能領域的八陽光電(4963),將於明(8)日登錄興櫃,成為國內首家興櫃的薄膜太陽能股。由於薄膜製程具備透光的性質,適合應用在建築物一體化(BIPV),八陽也獲得陽明山上某大知名豪宅主人的青睞而大量採用,等於是替八陽的產品做出口碑。
八陽為面板零組件廠迎輝的轉投資公司,成立於96年元月,目前股本為11.17億元,由寶來證負責IPO業務。薄膜太陽能和傳統的結晶矽太陽能廠有別,簡單來說,就是把能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材料,塗在玻璃等材質之上,製程和TFT面板類似,國內的相關廠商,還包括宇通、富陽光電、聯相和綠能。
從產業來看,薄膜太陽能業者在過去兩年都相當辛苦,尤其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降價速度過快,大幅壓縮了薄膜的成長機會。不過,薄膜太陽能「最壞的時間」確實已經過去,業界表示,薄膜的耐熱度高、太陽能光譜的吸收範圍廣,因此可以從一早發電到傍晚,比起結晶矽電池只集中在中午,而且會因為太熱而影響發電效率來看,單日的「總發電量」未必會少,加上具備透光的特質,市場需求也開始提升。
從業績表現來看,包括八陽、宇通、富陽等都是從第3季起快速增溫。八陽總經理呂英誠表示,該公司從7月起營收開始放大,目前單月約2,000萬元,今年營收約1.1億元,但明年在完成擴產後,換算營收可達3-3.5億元,比今年大幅成長2倍以上。
八陽為面板零組件廠迎輝的轉投資公司,成立於96年元月,目前股本為11.17億元,由寶來證負責IPO業務。薄膜太陽能和傳統的結晶矽太陽能廠有別,簡單來說,就是把能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材料,塗在玻璃等材質之上,製程和TFT面板類似,國內的相關廠商,還包括宇通、富陽光電、聯相和綠能。
從產業來看,薄膜太陽能業者在過去兩年都相當辛苦,尤其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降價速度過快,大幅壓縮了薄膜的成長機會。不過,薄膜太陽能「最壞的時間」確實已經過去,業界表示,薄膜的耐熱度高、太陽能光譜的吸收範圍廣,因此可以從一早發電到傍晚,比起結晶矽電池只集中在中午,而且會因為太熱而影響發電效率來看,單日的「總發電量」未必會少,加上具備透光的特質,市場需求也開始提升。
從業績表現來看,包括八陽、宇通、富陽等都是從第3季起快速增溫。八陽總經理呂英誠表示,該公司從7月起營收開始放大,目前單月約2,000萬元,今年營收約1.1億元,但明年在完成擴產後,換算營收可達3-3.5億元,比今年大幅成長2倍以上。
2010年10月,聯電集團旗下矽薄膜廠聯相宣布,其位在山東濟寧舉行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房動土典禮,預計2011年第2季完工裝機量產,達到先期年產量35百萬瓦(MWp),並進一步擴充到年產量70MWp,2010年兩岸產能超過150MWp。
同時,聯電也宣布,聯電集團投資的首座薄膜太陽能光伏電站亦於同日,在山東濟寧的華瀚舉行電站並網典禮及送電啟用,其裝置容量為17.6MWp,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224萬度,足以供應4,500~5,000戶民生用電。
該電站全部採用旗下聯相光電生產的非晶及微晶矽薄膜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為目前亞洲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光伏電站,同時,也舉行第2電站的動土典禮,預計第2電站裝置容量可達20MWp。
聯相光電擁有IEC 61646、IEC 61730以及UL 1703 認證。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的轉換效率從2008年的7%,提升到2010年10%。目前台灣廠年產能已經達到120MWp。
同時,聯電也宣布,聯電集團投資的首座薄膜太陽能光伏電站亦於同日,在山東濟寧的華瀚舉行電站並網典禮及送電啟用,其裝置容量為17.6MWp,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224萬度,足以供應4,500~5,000戶民生用電。
該電站全部採用旗下聯相光電生產的非晶及微晶矽薄膜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為目前亞洲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光伏電站,同時,也舉行第2電站的動土典禮,預計第2電站裝置容量可達20MWp。
聯相光電擁有IEC 61646、IEC 61730以及UL 1703 認證。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的轉換效率從2008年的7%,提升到2010年10%。目前台灣廠年產能已經達到120MWp。
晶圓雙雄紛紛轉戰太陽能產業,由聯電(2303)持股六成的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廠聯景光電,16日舉行新廠落成及開幕典禮,聯電資深副總賴俊麟、聯景總經理郭俊華偕來賓共同剪綵。
聯電投入太陽能,始於矽薄膜廠聯相光電。去年10月成立新事業投資公司後,積極規劃綠能事業的佈局,除了在中國有密集的太陽能與LED投資動作,台灣部份,則投資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廠聯景光電及模組廠茂鑫能源,完成上下游整合。
聯景光電的前身為泓昌光電,董事長洪嘉聰延攬益通前總經理郭俊華主導,目前規劃第一期產能120MW,2011年將擴大至400MW,2012 年的產能目標是10億瓦。聯景6月已開始投產,多、單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分別超過16.4%及17.8%。
據了解,除增加對聯景光電投資,聯電也成立聯穎光電,總投資金額達8.4億元。聯電子公司宏誠創投也投資LED 基板兆遠科技,搶進太陽能及LED綠能產業。
聯電投入太陽能,始於矽薄膜廠聯相光電。去年10月成立新事業投資公司後,積極規劃綠能事業的佈局,除了在中國有密集的太陽能與LED投資動作,台灣部份,則投資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廠聯景光電及模組廠茂鑫能源,完成上下游整合。
聯景光電的前身為泓昌光電,董事長洪嘉聰延攬益通前總經理郭俊華主導,目前規劃第一期產能120MW,2011年將擴大至400MW,2012 年的產能目標是10億瓦。聯景6月已開始投產,多、單晶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分別超過16.4%及17.8%。
據了解,除增加對聯景光電投資,聯電也成立聯穎光電,總投資金額達8.4億元。聯電子公司宏誠創投也投資LED 基板兆遠科技,搶進太陽能及LED綠能產業。
聯電在山東濟寧轉投資發光二極體(LED)材料子公司元鴻光電
材料,已於7 月成功完成第一座藍寶石長晶爐,並拉出第一根重達
89.5公斤的藍寶石晶棒,顯示聯電集團在山東濟寧建置的LED生產
鏈已經趨於完整。而為了整合更全面性的LED及太陽能電池生產
鏈,聯電也擴大與中釉、晶電等針對關鍵材料研發及生產進行合
作,全力搶攻大陸龐大綠能產業市場商機。
聯電在山東濟寧的綠能事業投資持續擴大佈局,除了「聯電濟寧
科技園」在去年底動土,包括冠銓光電、聯盛光電、聯相光電、
寶霖科技、永盛能源等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均已陸續入
駐該園區,共有11項投資案進入建設。市場預期聯電今、明兩年
總投資金額將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且在今年第3季後,LED磊晶
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就會陸續開出。
而根據大陸業者透露,聯電透過創投公司轉投資的元鴻光電材料
,已於日前完成藍寶石長晶爐建置,並於7月初成功拉出第一根
重達89.5公斤的藍寶石晶棒。這顯示聯電在LED生產鏈的佈局,
已由中下游的LED照明組裝、晶粒生產等,延伸到上游的LED關
鍵材料市場,且整個生產鏈已接近完全串連的階段,年底前就可
開始投產。
當地業者表示,聯電在大陸的綠能產業佈局,不再只是單純著手
於LED晶粒或太陽能電池的製造生產,而是透過與兩岸企業的合
作,將投資觸角延伸到更上游的關鍵材料。如藍寶石晶棒是聯電
及晶電合作下的成果,而聯電也與中釉合作投資致嘉科技,以提
高LED及太陽能電池導電膠等關鍵材料自給率,且中釉投入多年
的LED螢光粉,也可望成為聯電未來擴展大陸LED市場時的重要
合作夥伴。
聯電當地子公司已拿下山東濟寧等地的LED照明路燈標案訂單,
另一子公司聯相也拿下發電規模達70MW(百萬瓦)的濟寧華瀚
電站、鄒城華瀚電站等太陽能電廠標案。法人表示,隨著聯電集
團的LED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在年底正式開出,對藍寶石晶棒、
LED螢光粉、導電膠等材料需求也會同步大增,所以聯電與中釉
、晶電等業者合作,對於搶攻大陸龐大綠能市場商機將有十分正
面幫助。
材料,已於7 月成功完成第一座藍寶石長晶爐,並拉出第一根重達
89.5公斤的藍寶石晶棒,顯示聯電集團在山東濟寧建置的LED生產
鏈已經趨於完整。而為了整合更全面性的LED及太陽能電池生產
鏈,聯電也擴大與中釉、晶電等針對關鍵材料研發及生產進行合
作,全力搶攻大陸龐大綠能產業市場商機。
聯電在山東濟寧的綠能事業投資持續擴大佈局,除了「聯電濟寧
科技園」在去年底動土,包括冠銓光電、聯盛光電、聯相光電、
寶霖科技、永盛能源等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均已陸續入
駐該園區,共有11項投資案進入建設。市場預期聯電今、明兩年
總投資金額將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且在今年第3季後,LED磊晶
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就會陸續開出。
而根據大陸業者透露,聯電透過創投公司轉投資的元鴻光電材料
,已於日前完成藍寶石長晶爐建置,並於7月初成功拉出第一根
重達89.5公斤的藍寶石晶棒。這顯示聯電在LED生產鏈的佈局,
已由中下游的LED照明組裝、晶粒生產等,延伸到上游的LED關
鍵材料市場,且整個生產鏈已接近完全串連的階段,年底前就可
開始投產。
當地業者表示,聯電在大陸的綠能產業佈局,不再只是單純著手
於LED晶粒或太陽能電池的製造生產,而是透過與兩岸企業的合
作,將投資觸角延伸到更上游的關鍵材料。如藍寶石晶棒是聯電
及晶電合作下的成果,而聯電也與中釉合作投資致嘉科技,以提
高LED及太陽能電池導電膠等關鍵材料自給率,且中釉投入多年
的LED螢光粉,也可望成為聯電未來擴展大陸LED市場時的重要
合作夥伴。
聯電當地子公司已拿下山東濟寧等地的LED照明路燈標案訂單,
另一子公司聯相也拿下發電規模達70MW(百萬瓦)的濟寧華瀚
電站、鄒城華瀚電站等太陽能電廠標案。法人表示,隨著聯電集
團的LED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在年底正式開出,對藍寶石晶棒、
LED螢光粉、導電膠等材料需求也會同步大增,所以聯電與中釉
、晶電等業者合作,對於搶攻大陸龐大綠能市場商機將有十分正
面幫助。
欣興電子(3037)集團旗下興櫃聯致科技(3585)昨(24)日股
東會,通過上櫃等相關議案,但將俟營運更耀眼再提出申請。欣
興董事長曾子章透露,聯致與集團旗下積體電路(IC)基板廠旭
德科技(8179)營運都已轉趨正面,但不急於上市櫃,希望等營
運更好時,規劃在2012年。
聯致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基材銅箔基板(CCL),去年轉
虧為盈,昨天股東常會承認財報,每股稅後純益0.57元,明顯優
於前年的每股稅後純損0.9元,也承認每股配發去年現金股利0.4
元。
旭德去年財報每股稅後純益1.12元,也較前年每股稅後純損0.73元
轉虧為盈,定今日召開股東常會,擬承認每股配發去年現金股
利0.8元。
聯致、旭德本來就有上市櫃計畫,受金融海嘯衝擊而拖延,前年
同步虧損,去年又連袂轉虧為盈,也規劃重新啟動上市櫃計畫。
尤其PCB產業今年已確實擺脫金融海嘯,IC基板產業也淡季不淡
;CCL除下游PCB景氣復甦帶動需求,更因反映國際銅價上揚數度
調漲售價,營運也多大幅成長。
聯致昨天股東會,通過股票上櫃案,及上櫃後首次公開承銷、原
股東放棄認股案。聯致昨天也全面改選董事、監察人,仍由欣興
、聯華電子(2303)掌握多數席次。
欣興近幾年積極擴大產品多元化及PCB產業鍊,除轉投資聯致、
旭德,近來也加碼成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同泰電子科技
(3321)最大股東,5月營收並已回升到1.18億元,曾子章預期未
來可以有所表現。
曾子章並指出,除聯致、旭德俟營運更佳時上市櫃,先前轉投資
CCL上游的油墨事業,出貨量也已攀上全球最大。在PCB產業外,
曾子章為追求挹注欣興更佳的獲利能力,近幾年也大舉投資觸控
面板、太陽能電池等光電事業,除剛在5月27日上櫃掛牌的卓韋
光電(3629),還有5月初剛擴產啟用的明興光電,先前也投資
聯相。
東會,通過上櫃等相關議案,但將俟營運更耀眼再提出申請。欣
興董事長曾子章透露,聯致與集團旗下積體電路(IC)基板廠旭
德科技(8179)營運都已轉趨正面,但不急於上市櫃,希望等營
運更好時,規劃在2012年。
聯致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基材銅箔基板(CCL),去年轉
虧為盈,昨天股東常會承認財報,每股稅後純益0.57元,明顯優
於前年的每股稅後純損0.9元,也承認每股配發去年現金股利0.4
元。
旭德去年財報每股稅後純益1.12元,也較前年每股稅後純損0.73元
轉虧為盈,定今日召開股東常會,擬承認每股配發去年現金股
利0.8元。
聯致、旭德本來就有上市櫃計畫,受金融海嘯衝擊而拖延,前年
同步虧損,去年又連袂轉虧為盈,也規劃重新啟動上市櫃計畫。
尤其PCB產業今年已確實擺脫金融海嘯,IC基板產業也淡季不淡
;CCL除下游PCB景氣復甦帶動需求,更因反映國際銅價上揚數度
調漲售價,營運也多大幅成長。
聯致昨天股東會,通過股票上櫃案,及上櫃後首次公開承銷、原
股東放棄認股案。聯致昨天也全面改選董事、監察人,仍由欣興
、聯華電子(2303)掌握多數席次。
欣興近幾年積極擴大產品多元化及PCB產業鍊,除轉投資聯致、
旭德,近來也加碼成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同泰電子科技
(3321)最大股東,5月營收並已回升到1.18億元,曾子章預期未
來可以有所表現。
曾子章並指出,除聯致、旭德俟營運更佳時上市櫃,先前轉投資
CCL上游的油墨事業,出貨量也已攀上全球最大。在PCB產業外,
曾子章為追求挹注欣興更佳的獲利能力,近幾年也大舉投資觸控
面板、太陽能電池等光電事業,除剛在5月27日上櫃掛牌的卓韋
光電(3629),還有5月初剛擴產啟用的明興光電,先前也投資
聯相。
雖然2010年下半薄膜太陽能廠可望開始受惠於技術提升而與主流
結晶矽拉近距離,進而提升銷售競爭力,在出海口浮現下,不擔
心貨品出廠後銷不出去的情況,但薄膜太陽能廠坦言,最重要是
達到轉虧為盈才有生存實力,否則,下半年德國下砍補助使需求
產生波動,同樣又是一波淘汰賽。
雖然薄膜太陽能廠可望在下半年陸續規劃提升轉換效率,拉近與
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的距離,使市場需求提升、出海
口浮現,不過,亦有薄膜太陽能廠坦言,無福消受這個新商機的
業者大有人在。
薄膜太陽能廠指出,薄膜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提升後,面臨最大
的問題是來自於生產良率的提升,這波的考驗極可能導致薄膜廠
間的競爭距離再拉開,若沒有相當的生產良率,則代表成本無競
爭力,而不同薄膜廠所產出的模組,發電瓦數也有極大的差異。
轉換效率7%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技術,升級至轉換效率達
8~10%以上的堆疊式(Tandem)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後,因為轉換
效率上調,使模組發電瓦數提升,進而也拉高市場對薄膜太陽能
模組的接受度。
不過,因為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的報價同樣必須參考主流結晶
矽太陽能模組的價格水準,所以價格挑戰高,若產出良率無法提
升導致於生產成本無法下降,同樣會面臨賣1片賠1片的命運,更
可能因為產能的擴充使虧損跟著放大。所以,下半年對薄膜太陽
能廠而言,不單只有轉換效率的提升,還有生產成本具競爭力達
到轉虧為盈的目標。
薄膜太陽能廠表示,曾遇到客戶是由同業介紹過來訂貨的,主要
就是同業無力承接訂單,因為不堪虧損又不好得罪客戶,所以介
紹給其他同業接單,所以,有能力接單且達到獲利,恐怕是薄膜
同業更重要課題。
太陽能業者表示,下半年德國將下砍太陽光電補助再加上匯率變
動,市場需求勢必跟著震動,對薄膜廠而言,環境挑戰也拉升,
必須快速達到上述的生存條件,否則預估產業淘汰賽仍會跟著再
啟動。
目前台系太陽能業者中,包括宇通、聯相及迎輝轉投資八陽已投
入微晶矽薄膜太陽能組外,其餘亦積極尋找資金以購入新設備提
升轉換效率。
結晶矽拉近距離,進而提升銷售競爭力,在出海口浮現下,不擔
心貨品出廠後銷不出去的情況,但薄膜太陽能廠坦言,最重要是
達到轉虧為盈才有生存實力,否則,下半年德國下砍補助使需求
產生波動,同樣又是一波淘汰賽。
雖然薄膜太陽能廠可望在下半年陸續規劃提升轉換效率,拉近與
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的距離,使市場需求提升、出海
口浮現,不過,亦有薄膜太陽能廠坦言,無福消受這個新商機的
業者大有人在。
薄膜太陽能廠指出,薄膜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提升後,面臨最大
的問題是來自於生產良率的提升,這波的考驗極可能導致薄膜廠
間的競爭距離再拉開,若沒有相當的生產良率,則代表成本無競
爭力,而不同薄膜廠所產出的模組,發電瓦數也有極大的差異。
轉換效率7%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技術,升級至轉換效率達
8~10%以上的堆疊式(Tandem)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後,因為轉換
效率上調,使模組發電瓦數提升,進而也拉高市場對薄膜太陽能
模組的接受度。
不過,因為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的報價同樣必須參考主流結晶
矽太陽能模組的價格水準,所以價格挑戰高,若產出良率無法提
升導致於生產成本無法下降,同樣會面臨賣1片賠1片的命運,更
可能因為產能的擴充使虧損跟著放大。所以,下半年對薄膜太陽
能廠而言,不單只有轉換效率的提升,還有生產成本具競爭力達
到轉虧為盈的目標。
薄膜太陽能廠表示,曾遇到客戶是由同業介紹過來訂貨的,主要
就是同業無力承接訂單,因為不堪虧損又不好得罪客戶,所以介
紹給其他同業接單,所以,有能力接單且達到獲利,恐怕是薄膜
同業更重要課題。
太陽能業者表示,下半年德國將下砍太陽光電補助再加上匯率變
動,市場需求勢必跟著震動,對薄膜廠而言,環境挑戰也拉升,
必須快速達到上述的生存條件,否則預估產業淘汰賽仍會跟著再
啟動。
目前台系太陽能業者中,包括宇通、聯相及迎輝轉投資八陽已投
入微晶矽薄膜太陽能組外,其餘亦積極尋找資金以購入新設備提
升轉換效率。
台系薄膜太陽能廠自2008年陸續投入量產以來,2919年部分業者已
被同業認定為退出市場,但其它的薄膜廠則積極讓生產成本降至最
低,再歷經上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數家薄膜太陽能廠私下表示,
2010年有機會拼到損益兩平,與2009年虧很大及被比喻沈船相差甚
大,市場正睜大眼睛等著看薄膜廠的表現。
2008年台系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包括聯相、宇通、富陽、旭能、
奇美能、綠能、大億光等陸續投入量產,若再加上原本即已經營
的大豐、鑫笙等,2009年金融風暴使得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大
跌價,也壓抑初成長的薄膜太陽能產業。
包括大億科決議不再投資大億光,並將過往的投資做1次的認賠,
主要即是不看好薄膜太陽能在短期內會有很大的轉機,而群創購
併奇美電,挾帶著奇美能也跟著進入鴻海集團,但是市場谷卻傳
出奇美能可能面臨被轉售的命運。另外,仍有數家薄膜廠其實異
主多次或停工多時,只是未透過公告來證實。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可以說被一路喊打,但是不是代表沒未來,
許多人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他們會苦盡甘來,尤其當初薄膜
不被市場所接受的主要原因包括實戰經驗值不足,銀行因金融風
暴提高系統業者借貸審核標準,包括系統廠所採用的模組、零件
等,進而使諸多初涉市場、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非晶矽薄膜廠被系
統業者拒在門外,這些情況都會逐漸改觀。
歷經2年多的實戰經驗累積極,市場對薄膜太陽能的接受度漸增,
尤其在應用的廣度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使薄膜廠 積極跨足不同應
用領域,而銀行的接度也有提升的趨勢,愿意借貸採用薄膜膜組
的系統廠,讓薄膜廠得以從谷底翻身。
薄膜廠表示,2008年受到多晶矽料源缺乏的影響,薄膜太陽能模
組所採用的諸多材料也呈現飆賈、高價簽長期合約等現象,讓薄
膜廠成本難以調降,但歷經2009年金融風暴後,料源耗材供應商
或設備供應商不但隨著環境變動而降價,當地供應商也一一崛起
,讓薄膜廠的成本逐步下降。
材料成本下降及轉換效率與生產良率的提升,再加上全球諸多業
者退出薄膜太陽能市場,讓仍存活的薄膜太陽能業者有更多的機
會爭取未來,尤其在相同轉換效率下,薄膜太陽能模組年度總發
電量優於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包括電廠及部分特殊運用領域紛紛
招手試用,使需求逐步升溫。
已有數家薄膜太陽能私下透露,2010年在提列設備折舊的前提下
,可望力拼到單月損益兩平,甚至是獲利,年底就待市場驗收這
個預測。
被同業認定為退出市場,但其它的薄膜廠則積極讓生產成本降至最
低,再歷經上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數家薄膜太陽能廠私下表示,
2010年有機會拼到損益兩平,與2009年虧很大及被比喻沈船相差甚
大,市場正睜大眼睛等著看薄膜廠的表現。
2008年台系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包括聯相、宇通、富陽、旭能、
奇美能、綠能、大億光等陸續投入量產,若再加上原本即已經營
的大豐、鑫笙等,2009年金融風暴使得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大
跌價,也壓抑初成長的薄膜太陽能產業。
包括大億科決議不再投資大億光,並將過往的投資做1次的認賠,
主要即是不看好薄膜太陽能在短期內會有很大的轉機,而群創購
併奇美電,挾帶著奇美能也跟著進入鴻海集團,但是市場谷卻傳
出奇美能可能面臨被轉售的命運。另外,仍有數家薄膜廠其實異
主多次或停工多時,只是未透過公告來證實。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可以說被一路喊打,但是不是代表沒未來,
許多人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他們會苦盡甘來,尤其當初薄膜
不被市場所接受的主要原因包括實戰經驗值不足,銀行因金融風
暴提高系統業者借貸審核標準,包括系統廠所採用的模組、零件
等,進而使諸多初涉市場、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非晶矽薄膜廠被系
統業者拒在門外,這些情況都會逐漸改觀。
歷經2年多的實戰經驗累積極,市場對薄膜太陽能的接受度漸增,
尤其在應用的廣度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使薄膜廠 積極跨足不同應
用領域,而銀行的接度也有提升的趨勢,愿意借貸採用薄膜膜組
的系統廠,讓薄膜廠得以從谷底翻身。
薄膜廠表示,2008年受到多晶矽料源缺乏的影響,薄膜太陽能模
組所採用的諸多材料也呈現飆賈、高價簽長期合約等現象,讓薄
膜廠成本難以調降,但歷經2009年金融風暴後,料源耗材供應商
或設備供應商不但隨著環境變動而降價,當地供應商也一一崛起
,讓薄膜廠的成本逐步下降。
材料成本下降及轉換效率與生產良率的提升,再加上全球諸多業
者退出薄膜太陽能市場,讓仍存活的薄膜太陽能業者有更多的機
會爭取未來,尤其在相同轉換效率下,薄膜太陽能模組年度總發
電量優於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包括電廠及部分特殊運用領域紛紛
招手試用,使需求逐步升溫。
已有數家薄膜太陽能私下透露,2010年在提列設備折舊的前提下
,可望力拼到單月損益兩平,甚至是獲利,年底就待市場驗收這
個預測。
太陽能市場今年以來的「急單效應」,終於使得沈寂已久的
薄膜太陽能市場快速加溫!聯電旗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光
電從春節過後訂單就持續湧入。為進一步擴增產能並搶進大陸市
場,聯相昨(12)日也宣布和山東濟寧市簽約,將先期投資9,000
萬美元(合新台幣28億元)建置35MW(百萬瓦)的生產線,預
定明年年中量產。
聯相總經理周國輝表示,今年以來已於山東地區,取得3個電
廠、總計約70MW大訂單,即將於本月起陸續出貨。他指出,聯
相會選擇在山東濟寧設廠,主要就是感受到從當地從書記、書記
到招商局官員的魄力和執行力,相信這也會是相當正確的選擇。
聯相目前股本為30億元,此次赴山東設廠的申請案已經送投
審會,通過之後不排除辦理增資。周國輝表示,建廠加上訂單的
注入,將建立起聯相在山東發展及搶功大陸市場的絕佳契機。
聯相目前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約60MW,目前正積極建置
「堆疊式微晶矽(Tandem)」生產線,目前已擁有3條Tandem製
程所需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設備,
計劃到第三季末再增加2台,年底時將產能拉高到100MW,全年的
產出則達60-70MW,至於年度的銷售目標則為 90MW(含去年庫
存在內)。
周國輝表示,傳統結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在這1-2年內跌價凶猛
,對於薄膜的空間確實產生壓縮效果,不過,薄膜的優勢仍在於
便宜,加上總發電量高於傳統太陽能電池,在不考量土地成本之
下,薄膜極具競爭力。
其次,周國輝指出,金融海嘯期間,金融機構並不願意給予
採購薄膜產品的業者融資,但經過過去1年的奔走溝通,今後使用
聯相光電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投資者將可以獲得歐洲主要銀行
的充分的貸款,降低其自籌款項比例,甚至連世界知名的慕尼黑
再保險公司都認可,承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保證保險,也等於
是替客戶解決掉最大的問題,對於聯相未來在歐洲地區的業務擴
展,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再者,聯相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由2008年
首批量產品的7%,迅速提升到目前Tandem產品的9%,在實驗室
中更已完成11.4%的unit cell及10%的模組開發。
薄膜太陽能市場快速加溫!聯電旗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光
電從春節過後訂單就持續湧入。為進一步擴增產能並搶進大陸市
場,聯相昨(12)日也宣布和山東濟寧市簽約,將先期投資9,000
萬美元(合新台幣28億元)建置35MW(百萬瓦)的生產線,預
定明年年中量產。
聯相總經理周國輝表示,今年以來已於山東地區,取得3個電
廠、總計約70MW大訂單,即將於本月起陸續出貨。他指出,聯
相會選擇在山東濟寧設廠,主要就是感受到從當地從書記、書記
到招商局官員的魄力和執行力,相信這也會是相當正確的選擇。
聯相目前股本為30億元,此次赴山東設廠的申請案已經送投
審會,通過之後不排除辦理增資。周國輝表示,建廠加上訂單的
注入,將建立起聯相在山東發展及搶功大陸市場的絕佳契機。
聯相目前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約60MW,目前正積極建置
「堆疊式微晶矽(Tandem)」生產線,目前已擁有3條Tandem製
程所需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設備,
計劃到第三季末再增加2台,年底時將產能拉高到100MW,全年的
產出則達60-70MW,至於年度的銷售目標則為 90MW(含去年庫
存在內)。
周國輝表示,傳統結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在這1-2年內跌價凶猛
,對於薄膜的空間確實產生壓縮效果,不過,薄膜的優勢仍在於
便宜,加上總發電量高於傳統太陽能電池,在不考量土地成本之
下,薄膜極具競爭力。
其次,周國輝指出,金融海嘯期間,金融機構並不願意給予
採購薄膜產品的業者融資,但經過過去1年的奔走溝通,今後使用
聯相光電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投資者將可以獲得歐洲主要銀行
的充分的貸款,降低其自籌款項比例,甚至連世界知名的慕尼黑
再保險公司都認可,承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保證保險,也等於
是替客戶解決掉最大的問題,對於聯相未來在歐洲地區的業務擴
展,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再者,聯相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由2008年
首批量產品的7%,迅速提升到目前Tandem產品的9%,在實驗室
中更已完成11.4%的unit cell及10%的模組開發。
聯電(2303)前進山東濟寧投資綠能產業,已建置固態照明
(LED)及太陽能電池兩大區塊,但聯電近日又再山東濟寧投資
聯太電子科技,將投入電子書或電子白板等市場。
據業者表示,聯電結合旗下宏誠創投轉投資的太瀚科技
(Waltop)所研發的電磁式手寫觸控關鍵技術,在山東濟寧成立
聯太電子科技,除爭取ODM/OEM廠訂單,也有意自行推出電子白
板、手寫板等產品。
山東省濟寧市長張振川近期招商積極,上周五赴聯電集團旗下
的聯相光電參訪,並與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共同簽署投資建廠
合約。
聯電看好綠能市場前景,但與台積電自行興建LED廠、投資入
股太陽能電池廠茂迪的策略不同,聯電透過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
中心,及投資30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公司,將整個綠能生產
基地移至山東濟寧進行投資。除了「聯電濟寧科技園」去年底動
土,包括冠銓光電、聯盛光電、聯相光電、寶霖科技、永盛能源
等共9 家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已入駐該園區。
(LED)及太陽能電池兩大區塊,但聯電近日又再山東濟寧投資
聯太電子科技,將投入電子書或電子白板等市場。
據業者表示,聯電結合旗下宏誠創投轉投資的太瀚科技
(Waltop)所研發的電磁式手寫觸控關鍵技術,在山東濟寧成立
聯太電子科技,除爭取ODM/OEM廠訂單,也有意自行推出電子白
板、手寫板等產品。
山東省濟寧市長張振川近期招商積極,上周五赴聯電集團旗下
的聯相光電參訪,並與聯相光電總經理周國輝共同簽署投資建廠
合約。
聯電看好綠能市場前景,但與台積電自行興建LED廠、投資入
股太陽能電池廠茂迪的策略不同,聯電透過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
中心,及投資30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公司,將整個綠能生產
基地移至山東濟寧進行投資。除了「聯電濟寧科技園」去年底動
土,包括冠銓光電、聯盛光電、聯相光電、寶霖科技、永盛能源
等共9 家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已入駐該園區。
聯電(2303)集團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廠聯相昨(12)日宣布,將
在山東濟寧市投資9,000萬美元,建制35MW(百萬瓦)產線,明
年中量產,象徵聯電大陸太陽能布局更進一步。
聯電與山東濟寧合作,在新能源、新光源目前共有九大項目相繼
落腳濟寧高新區。大陸媒體報導,九大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總
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尤其太陽能部分,聯電已在山東投資系統段廠商永盛能源;聯相
產能落腳濟寧後,將與永盛能源行程垂直整合,攜手闖進大陸市
場。
根據了解,聯電迎接綠能商機,LED、太陽能產能下半年大量開
出,以快速達到五年內成為大陸最大太陽能與LED基地。
在台積電(2330)透過茂迪(6244)昆山廠切入大陸市場之際,
聯電藉由串連聯相與永盛能源,將與台積電在大陸太陽能市場互
別苗頭。
聯相昨天表示,目前已在山東取得多項太陽能電廠訂單,今年已
掌握約70MW的量,陸續出貨中。
這次在山東設廠,將投資9,000萬美元建制35MW產線,生產非晶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已開始申請並送投審會審核,預估可在
2011年落實興建。
聯相目前主要產能在台灣中科,目標今年產能可達100MW,產出
量約60MW。聯相在山東建制產線,也是繼綠能(3519)之後,
又一家在山東落腳的台灣太陽能相關廠商。
聯相透露,目前台灣產線已達滿載,訂單能見度至本季末無虞,
九成出貨量以歐洲市場為主。隨山東產線架設,將有助後續拓展
大陸市場。
聯相指出,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已有顯著突破,光電轉換效
率由2008年量產初期的7%,提升到目前Tandem產品的9%,實驗
室中更已完成11.4%的unit cell及10%的模組開發。
除產能布局外,聯相也是全球少數取得世界知名的慕尼黑再保險
公司(Munich Re)的認可,承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保證保險
的業者。
聯相指出,相關承保除了是對公司產品的肯定外,後續更有利聯
相取得銀行較高額的放款額度,這使聯相模組布局歐洲市場更為
如虎添翼。
在山東濟寧市投資9,000萬美元,建制35MW(百萬瓦)產線,明
年中量產,象徵聯電大陸太陽能布局更進一步。
聯電與山東濟寧合作,在新能源、新光源目前共有九大項目相繼
落腳濟寧高新區。大陸媒體報導,九大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總
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尤其太陽能部分,聯電已在山東投資系統段廠商永盛能源;聯相
產能落腳濟寧後,將與永盛能源行程垂直整合,攜手闖進大陸市
場。
根據了解,聯電迎接綠能商機,LED、太陽能產能下半年大量開
出,以快速達到五年內成為大陸最大太陽能與LED基地。
在台積電(2330)透過茂迪(6244)昆山廠切入大陸市場之際,
聯電藉由串連聯相與永盛能源,將與台積電在大陸太陽能市場互
別苗頭。
聯相昨天表示,目前已在山東取得多項太陽能電廠訂單,今年已
掌握約70MW的量,陸續出貨中。
這次在山東設廠,將投資9,000萬美元建制35MW產線,生產非晶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已開始申請並送投審會審核,預估可在
2011年落實興建。
聯相目前主要產能在台灣中科,目標今年產能可達100MW,產出
量約60MW。聯相在山東建制產線,也是繼綠能(3519)之後,
又一家在山東落腳的台灣太陽能相關廠商。
聯相透露,目前台灣產線已達滿載,訂單能見度至本季末無虞,
九成出貨量以歐洲市場為主。隨山東產線架設,將有助後續拓展
大陸市場。
聯相指出,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已有顯著突破,光電轉換效
率由2008年量產初期的7%,提升到目前Tandem產品的9%,實驗
室中更已完成11.4%的unit cell及10%的模組開發。
除產能布局外,聯相也是全球少數取得世界知名的慕尼黑再保險
公司(Munich Re)的認可,承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保證保險
的業者。
聯相指出,相關承保除了是對公司產品的肯定外,後續更有利聯
相取得銀行較高額的放款額度,這使聯相模組布局歐洲市場更為
如虎添翼。
聯電(2303)在山東濟寧的綠能事業投資持續擴大佈局,除
了「聯電濟寧科技園」去年底動土,子公司寶霖科技LED燈具生
產線已於農曆年前後開始量產。設備業者透露,包括冠銓光電、
聯盛光電、聯相光電、寶霖科技、永盛能源等共9家聯電直接或間
接投資的企業已入駐該園區,今、明兩年總投資金額將超過新台
幣100億元,且今年第3季後,LED磊晶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就會
陸續開出。
台積電透過轉投資茂迪方式,正式進軍太陽能電池市場,日
前還指派副總經理張秉衡出任茂迪總經理暨執行長,但台積電在
LED市場佈局仍未有具體結果,市場僅傳出年底前台積電將會設
立LED磊晶廠消息。
相較於台積電步步為營,聯電投資動作就積極許多,且投資
規模也不斷擴大中。聯電去年決定在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中心,
並投資15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公司後,就選定在榮譽董事長
曹興誠祖籍所在地山東濟寧,進行大動作的投資,包括成立「聯
電濟寧科技園」,也針對LED及太陽能電池等生產鏈各環節進行
投資,已有9家由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入駐該園區。
在LED投資部份,除了與晶電合資LED磊晶及外延片廠冠銓光
電,也轉投資LED後段廠聯盛光電及成品組裝廠寶霖科技。其中
寶霖科技已於農曆年前後正式量產LED燈具等產品,並將直接應
用在山東濟寧的基礎建設上,而冠銓光電總投資金額達8,000萬美
元,目標是要建立月產能達4萬片的 LED磊晶廠。
在太陽能電池投資部份,旗下聯相光電已赴山東濟寧設點,
聯電也轉投資設立電池機電系統廠永盛能源及華盛新能源,日前
也宣佈投資多晶矽(polysilicon)電池廠泓昌光電。據了解,聯電
正在與大陸的多晶矽材料業者洽談合作或合資計劃,以穩固未來
的多晶矽料源,並開始評估砷化鎵電池的投資項目。
聯電現在在山東濟寧的投資金額已超過1,000萬美元,隨著今
年各轉投資公司的擴產及增資,今明兩年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00
億元。設備業者指出,聯電在LED及太陽能電池的佈局,不僅進
行上中下游的生產鏈垂直整合,也會進行業務銷售、光通訊、節
能解決方案等水平整合。
業者指出,山東濟寧只是聯電第一個綠能事業標竿(
bechmark),未來將會以此投資模式,直接複製輸出到大陸各地
,達到遍地開花的目的,只要大陸各地方政府有意進行綠能投資
,都可與聯電洽談合作事宜。聯電擴大綠能佈局
了「聯電濟寧科技園」去年底動土,子公司寶霖科技LED燈具生
產線已於農曆年前後開始量產。設備業者透露,包括冠銓光電、
聯盛光電、聯相光電、寶霖科技、永盛能源等共9家聯電直接或間
接投資的企業已入駐該園區,今、明兩年總投資金額將超過新台
幣100億元,且今年第3季後,LED磊晶及太陽能電池等產能就會
陸續開出。
台積電透過轉投資茂迪方式,正式進軍太陽能電池市場,日
前還指派副總經理張秉衡出任茂迪總經理暨執行長,但台積電在
LED市場佈局仍未有具體結果,市場僅傳出年底前台積電將會設
立LED磊晶廠消息。
相較於台積電步步為營,聯電投資動作就積極許多,且投資
規模也不斷擴大中。聯電去年決定在內部成立新事業發展中心,
並投資15億元成立聯電新投資事業公司後,就選定在榮譽董事長
曹興誠祖籍所在地山東濟寧,進行大動作的投資,包括成立「聯
電濟寧科技園」,也針對LED及太陽能電池等生產鏈各環節進行
投資,已有9家由聯電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入駐該園區。
在LED投資部份,除了與晶電合資LED磊晶及外延片廠冠銓光
電,也轉投資LED後段廠聯盛光電及成品組裝廠寶霖科技。其中
寶霖科技已於農曆年前後正式量產LED燈具等產品,並將直接應
用在山東濟寧的基礎建設上,而冠銓光電總投資金額達8,000萬美
元,目標是要建立月產能達4萬片的 LED磊晶廠。
在太陽能電池投資部份,旗下聯相光電已赴山東濟寧設點,
聯電也轉投資設立電池機電系統廠永盛能源及華盛新能源,日前
也宣佈投資多晶矽(polysilicon)電池廠泓昌光電。據了解,聯電
正在與大陸的多晶矽材料業者洽談合作或合資計劃,以穩固未來
的多晶矽料源,並開始評估砷化鎵電池的投資項目。
聯電現在在山東濟寧的投資金額已超過1,000萬美元,隨著今
年各轉投資公司的擴產及增資,今明兩年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00
億元。設備業者指出,聯電在LED及太陽能電池的佈局,不僅進
行上中下游的生產鏈垂直整合,也會進行業務銷售、光通訊、節
能解決方案等水平整合。
業者指出,山東濟寧只是聯電第一個綠能事業標竿(
bechmark),未來將會以此投資模式,直接複製輸出到大陸各地
,達到遍地開花的目的,只要大陸各地方政府有意進行綠能投資
,都可與聯電洽談合作事宜。聯電擴大綠能佈局
大億科技於2007年轉投資成立薄膜太陽能廠大億光能,大億光能
當初是與美國設備與通路廠商NANOPV合作,主要股東包括有大
億科技與大億集團在內。大億科董事長為吳俊億,大億光能董事
長為吳俊億的兒子吳育賢,當初大億科轉投資太陽能產業,一來
是考量到背光模組產業經營艱辛,二來是看好太陽能產業未來發
展,遂採用多角化經營策略。
目前台灣非晶矽薄膜廠包括有鑫笙能源、聯電旗下聯相光電、大
同集團旗下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大億光能、光寶科與
益通合資成立宇通光能、奇美能源等。
然非晶矽薄膜的投入成本高,從設備加建廠的資本支出約需新台
幣30億~50億元,比起結晶矽太陽能3億~5億元的設備支出及相關
廠房設備高出許多,進場門票昂貴,且進場後,還必須面對產出
良率及銷售問題,資本及技術密集特性讓許多資本不夠雄厚及技
術人才缺乏的組織望之卻步,當然,也出現不少萌生退意的業者
,2008年新進場的非晶矽投入者就比2007年少很多。
大億科及其子公司茂伯投資,未來不再增資大億光能,且也將退
出大億光能的經營,意指大億科將退出太陽能產業布局,固守背
光模組本業。由於大億科與大億光能董事長互為父子關係,大億
科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吳俊億將公司與股東利益置於父子親情
之上。
大億科在專注本業後,主要客戶奇美電與群創光電合併在即,且
群創原本也是大億科的客戶,市場預期未來大億科背光模組訂單
成長動能可期。
當初是與美國設備與通路廠商NANOPV合作,主要股東包括有大
億科技與大億集團在內。大億科董事長為吳俊億,大億光能董事
長為吳俊億的兒子吳育賢,當初大億科轉投資太陽能產業,一來
是考量到背光模組產業經營艱辛,二來是看好太陽能產業未來發
展,遂採用多角化經營策略。
目前台灣非晶矽薄膜廠包括有鑫笙能源、聯電旗下聯相光電、大
同集團旗下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大億光能、光寶科與
益通合資成立宇通光能、奇美能源等。
然非晶矽薄膜的投入成本高,從設備加建廠的資本支出約需新台
幣30億~50億元,比起結晶矽太陽能3億~5億元的設備支出及相關
廠房設備高出許多,進場門票昂貴,且進場後,還必須面對產出
良率及銷售問題,資本及技術密集特性讓許多資本不夠雄厚及技
術人才缺乏的組織望之卻步,當然,也出現不少萌生退意的業者
,2008年新進場的非晶矽投入者就比2007年少很多。
大億科及其子公司茂伯投資,未來不再增資大億光能,且也將退
出大億光能的經營,意指大億科將退出太陽能產業布局,固守背
光模組本業。由於大億科與大億光能董事長互為父子關係,大億
科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吳俊億將公司與股東利益置於父子親情
之上。
大億科在專注本業後,主要客戶奇美電與群創光電合併在即,且
群創原本也是大億科的客戶,市場預期未來大億科背光模組訂單
成長動能可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