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冠企業(未)公司新聞
生產餿水油毒害全台的強冠董事長葉文祥,昨(11)日首度出面召開記者會,除了下跪、道歉,也表示不卸責、不逃避、不脫產,全力配合檢方調查。與此同時,由於強冠產品可能已遭污染,因此除了已下架的全統香豬油,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昨日也勒令強冠生產的RL(A) 特製豬油等24項豬油產品,一律下架。
強冠董事長葉文祥昨日由律師陪同召開記者會,他坦言,確實沒有百分之百嚴格把關,致使下游廠商受到牽累,引發一連串退貨、消費糾紛,對此,他非常自責抱歉。
他指出,強冠公司資產總價約7億元,扣除銀行貸款,剩下約3億元,將用以協助下游受害廠商的賠償。至於負責採購的副總經理戴啟川,葉文祥說,因為未盡把關職責,已經予以停職處分。
葉文祥指出,為了擔心還有其他產品被汙染,強冠公司豬油有關的所有品項,昨起全部下架;他還在記者會現場喝油,想要證明無害。
不過,葉文祥很快就被高雄市政府打臉,衛生局科長魏任廷說,強冠從香港輸入的「豬油」等產品有衛生安全疑慮,總共24項予以勒令下架。
魏任廷表示,目前正在清查強冠出售給下游油品名冊,如果下游業者有販售「全統香豬油」等25項豬油相關油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規定,應主動通報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未依規定者,可依食安法第47條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鍰。
強冠董事長葉文祥昨日由律師陪同召開記者會,他坦言,確實沒有百分之百嚴格把關,致使下游廠商受到牽累,引發一連串退貨、消費糾紛,對此,他非常自責抱歉。
他指出,強冠公司資產總價約7億元,扣除銀行貸款,剩下約3億元,將用以協助下游受害廠商的賠償。至於負責採購的副總經理戴啟川,葉文祥說,因為未盡把關職責,已經予以停職處分。
葉文祥指出,為了擔心還有其他產品被汙染,強冠公司豬油有關的所有品項,昨起全部下架;他還在記者會現場喝油,想要證明無害。
不過,葉文祥很快就被高雄市政府打臉,衛生局科長魏任廷說,強冠從香港輸入的「豬油」等產品有衛生安全疑慮,總共24項予以勒令下架。
魏任廷表示,目前正在清查強冠出售給下游油品名冊,如果下游業者有販售「全統香豬油」等25項豬油相關油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規定,應主動通報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未依規定者,可依食安法第47條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鍰。
強冠公司從香港進口的油品出現假造文件,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昨天宣布,衛福部設下三道關卡亡羊補牢,包括即日起一律禁止香港豬油進口,香港、澳門、大陸的油品在海關邊境逐批檢驗,以及港、澳、大陸進口油品一律要提出官方證明文件。
外傳衛福部長邱文達有意調整食衛署長人事「平息食安風暴民怨」,媒體在院會詢問衛福部次長許銘能,食藥署長葉明功是否已請辭下台負責?許銘能表示,當前以處理食安問題至最好為優先,內部並沒有討論究責調整人事問題。
強冠公司進口油品出現文件造假,江揆昨天指示陸委會會同協調法務部、衛福部、經濟部、財政部等,盡速透過與香港間的聯繫管道,共同查明真相,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
許銘能指出,強冠向香港金寶運(GLOBALWAY )貿易公司進口87. 7公噸豬油。衛福部拿到香港民間公正行的證明是可供人體食用的文件,但香港官方調查金寶運提供的卻是工業用豬油,衛福部認為,發生這樣的落差可能因香港檢驗單位或公正行無法檢驗確認究竟是工業油或食用油所致。
因此,衛福部決定,即日起一律暫時停止自香港進口豬油;同時自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輸入之其他食用油品,採取逐批查驗措施,並要求於進口時一律檢附官方衛生證明文件,以確保我國民眾食品衛生安全。
外傳衛福部長邱文達有意調整食衛署長人事「平息食安風暴民怨」,媒體在院會詢問衛福部次長許銘能,食藥署長葉明功是否已請辭下台負責?許銘能表示,當前以處理食安問題至最好為優先,內部並沒有討論究責調整人事問題。
強冠公司進口油品出現文件造假,江揆昨天指示陸委會會同協調法務部、衛福部、經濟部、財政部等,盡速透過與香港間的聯繫管道,共同查明真相,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
許銘能指出,強冠向香港金寶運(GLOBALWAY )貿易公司進口87. 7公噸豬油。衛福部拿到香港民間公正行的證明是可供人體食用的文件,但香港官方調查金寶運提供的卻是工業用豬油,衛福部認為,發生這樣的落差可能因香港檢驗單位或公正行無法檢驗確認究竟是工業油或食用油所致。
因此,衛福部決定,即日起一律暫時停止自香港進口豬油;同時自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輸入之其他食用油品,採取逐批查驗措施,並要求於進口時一律檢附官方衛生證明文件,以確保我國民眾食品衛生安全。
強冠公司長期進口劣質工業油,牴觸食品衛生管理法摻偽及假冒條款,但觸法刑責僅5年以下有期徒刑,外界認太輕。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昨天表示,針對摻偽及假冒刑度5年部分,會進一步檢討是否提高,以嚇阻黑心業者。
今年2月修改的食管法新增致人於死可處無期徒刑,外界要求只要製造或使用非法原料,都應死刑嚇阻黑心業者,對此,許銘能說,衛福部將與法務部共同研商。
國內不斷發生食安問題,外界有提高罰則呼聲,還有人主張對黑心業者處以死刑。許銘能昨天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死刑涉及刑法,這部分須再和法務部進一步討論。
至於刑責部分,食品衛生管理法對摻偽及假冒,最重罰則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應否加重刑責,將進一步研商修法的必要性,現在最重要是落實食管法相關規範。
官員表示,強冠公司涉及使用變質腐敗的原料來源,就是牴觸食管法第15條第1項第7款摻偽及假冒相關條文,直接要移送法辦,最重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至於強冠公司負責人未來會被判多少年刑責,要視未來事證,及觸犯的法律而定,若一罪一罰會加重其刑。
今年2月修改的食管法新增致人於死可處無期徒刑,外界要求只要製造或使用非法原料,都應死刑嚇阻黑心業者,對此,許銘能說,衛福部將與法務部共同研商。
國內不斷發生食安問題,外界有提高罰則呼聲,還有人主張對黑心業者處以死刑。許銘能昨天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死刑涉及刑法,這部分須再和法務部進一步討論。
至於刑責部分,食品衛生管理法對摻偽及假冒,最重罰則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應否加重刑責,將進一步研商修法的必要性,現在最重要是落實食管法相關規範。
官員表示,強冠公司涉及使用變質腐敗的原料來源,就是牴觸食管法第15條第1項第7款摻偽及假冒相關條文,直接要移送法辦,最重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至於強冠公司負責人未來會被判多少年刑責,要視未來事證,及觸犯的法律而定,若一罪一罰會加重其刑。
不可思議的餿水油事件,戳破了台灣「環保、健康、安全」的假象,讓所有國人陷入吃的恐慌,長期則對台灣的食品產業、農業以及觀光產業,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這個事件暴露的不只是食品安全防護網千瘡百孔的問題,也絕對不僅是GMP或縣市政府衛生單位檢驗的疏漏,而是重創政府威信、影響國家發展、摧毀勤懇樸實台灣文化的重大災難。
食品安全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是與所有人民最息息相關,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兩千三百萬人從早上眼睛睜開到晚上入眠之前,分分秒秒密不可分的最重要課題。食品安全雖然沒有寫入憲法,卻是等同於國安問題,當然也是政府必須解決的首要之務。
這次餿水油事件暴露出台灣食品安全的致命危機,一個沒有食品專業的地下工廠,老闆有詐欺與偽造文書的前科,還違法持有槍械,竟然在短短四年內打入食品供應鏈的核心,讓全國消費者吃進噁心無比的地溝油。屏東縣政府稽查多次,對於惡劣髒污的廠房只罰了六萬元,購買餿水油的大廠強冠公司(全統油脂)有12項產品通過政府GMP 認證,生產也符合ISO標準,得過商總主辦的金商獎,還強調「技術誠信」,卻以1:3的比例混調餿水油賺取暴利。還有,購買全統混調餿水油的食品廠,有些是無力稽查的小攤商就罷了,但是上市食品大廠與便利商店,卻成為餿水油食物鏈的幫兇。
更令人遺憾的是,事件爆發後,政府官員毫不遮掩的推諉卸責,讓人民看得心寒不已。這次有一千兩百多家食品廠商受害,幾乎所有消費者都吃到被污染的食品。但是事件爆發至今,我們只看到屏東縣衛生局、以及衛福部所屬的食品藥物管理署手忙腳亂,不斷拿經費短缺、人手不足來搪塞。衛福部長邱文達與食藥署長葉明功在召開專家會議後的記者會,甚至以「綠燈」、「對人體無立即傷害」來定性此次餿水油事件。至於行政院長江宜樺,在9月5日安慰百姓說市面上的劣油產品已經全面下架,但是他的話言猶在耳,涉及餿水油食品的廠商名單卻還繼續蔓延擴大。
毒油事件不是新鮮事,四十年來一再爆發,政府每次都信誓旦旦矢言捍衛食品安全,實際上卻從未杜絕毒油,一再讓人民失望。35年前彰化油品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讓消費者發生皮膚怪病、懷孕婦女生出黑嬰兒;民國74年德泰油行拿養豬的餿水提煉食用油,長達十年才被發現;其後毒油事件每隔幾年就爆發一次,一直到去年大統將可能致癌的銅葉綠素摻入高級橄欖油。幾十年來法規表面上越來越嚴,實際上卻從未徹底根絕不肖業者,噁心的髒油、偽劣食品照樣流進成千上萬民眾的口中。
我們必須指出,許多政府官員與食品業者都存在「吃不死人」的觀念,是造成台灣食安危機的最大根源所在。例如此次食藥署專家所稱,「每人只吃到一滴餿水油」不會造成人體危害,但是「每人一滴」集中起來,就是數百公噸、髒污、比糞水還噁心的餿水油,就是全國、整個食品產業之恥,是任何一個先進國家不可能允許的行為。還有,官員們用「詐欺」來定位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受害者不明確、缺乏損害請求主體、損害難以舉證的問題,大統長基銅葉綠素的問題最後不了了之,就是「吃不死人」、「詐欺」思維的結果。如果官員與業者還抱持這種心態,不肖業者就有僥倖的縫隙可鑽,而堅持品質的食品廠商就還是會繼續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的傷害。
我們認為,政府處理餿水油事件必須提高至行政院、甚至總統府的層級,以「重建人民信心」為核心要務,徹底檢討整個食品產業的生產流程,根本杜絕餿水油、重金屬、塑化劑這些傷害人民健康的老鼠屎。終極目標必須建立「安心、健康、可信任」的食品產銷體系,真正還給人民一個周全的食品安全防護網。
食品業雖然是台灣的庶民行業,但是經過多年的競爭,上游的大宗物資原料、中游的製造廠商,以及下游的便利商店通路,都已整合成為少數幾家龍頭廠商主導的產業結構,以此為軸心來建立全面食品安全防護網,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馬總統與江宜樺院長必須積極研議,在行政院的層級成立食品安全防護小組,整合衛福部、經濟部、地方政府、產業龍頭以及民間的消費者保護團體,追根究柢杜絕食品體系的「老鼠屎」,化餿水油的危機成為追求全面食品安全的轉機。食品安全是國家進步的指標,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都已雷厲風行,對岸的大陸近年來的進步也有目共睹,台灣在食品安全上雖然稍有領先,卻禁不起一再爆發的毒油、塑化劑事件的傷害。我們必須盡全國之力來提升食品安全,這是國民健康與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台灣的命脈之所繫。
食品安全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是與所有人民最息息相關,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兩千三百萬人從早上眼睛睜開到晚上入眠之前,分分秒秒密不可分的最重要課題。食品安全雖然沒有寫入憲法,卻是等同於國安問題,當然也是政府必須解決的首要之務。
這次餿水油事件暴露出台灣食品安全的致命危機,一個沒有食品專業的地下工廠,老闆有詐欺與偽造文書的前科,還違法持有槍械,竟然在短短四年內打入食品供應鏈的核心,讓全國消費者吃進噁心無比的地溝油。屏東縣政府稽查多次,對於惡劣髒污的廠房只罰了六萬元,購買餿水油的大廠強冠公司(全統油脂)有12項產品通過政府GMP 認證,生產也符合ISO標準,得過商總主辦的金商獎,還強調「技術誠信」,卻以1:3的比例混調餿水油賺取暴利。還有,購買全統混調餿水油的食品廠,有些是無力稽查的小攤商就罷了,但是上市食品大廠與便利商店,卻成為餿水油食物鏈的幫兇。
更令人遺憾的是,事件爆發後,政府官員毫不遮掩的推諉卸責,讓人民看得心寒不已。這次有一千兩百多家食品廠商受害,幾乎所有消費者都吃到被污染的食品。但是事件爆發至今,我們只看到屏東縣衛生局、以及衛福部所屬的食品藥物管理署手忙腳亂,不斷拿經費短缺、人手不足來搪塞。衛福部長邱文達與食藥署長葉明功在召開專家會議後的記者會,甚至以「綠燈」、「對人體無立即傷害」來定性此次餿水油事件。至於行政院長江宜樺,在9月5日安慰百姓說市面上的劣油產品已經全面下架,但是他的話言猶在耳,涉及餿水油食品的廠商名單卻還繼續蔓延擴大。
毒油事件不是新鮮事,四十年來一再爆發,政府每次都信誓旦旦矢言捍衛食品安全,實際上卻從未杜絕毒油,一再讓人民失望。35年前彰化油品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讓消費者發生皮膚怪病、懷孕婦女生出黑嬰兒;民國74年德泰油行拿養豬的餿水提煉食用油,長達十年才被發現;其後毒油事件每隔幾年就爆發一次,一直到去年大統將可能致癌的銅葉綠素摻入高級橄欖油。幾十年來法規表面上越來越嚴,實際上卻從未徹底根絕不肖業者,噁心的髒油、偽劣食品照樣流進成千上萬民眾的口中。
我們必須指出,許多政府官員與食品業者都存在「吃不死人」的觀念,是造成台灣食安危機的最大根源所在。例如此次食藥署專家所稱,「每人只吃到一滴餿水油」不會造成人體危害,但是「每人一滴」集中起來,就是數百公噸、髒污、比糞水還噁心的餿水油,就是全國、整個食品產業之恥,是任何一個先進國家不可能允許的行為。還有,官員們用「詐欺」來定位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受害者不明確、缺乏損害請求主體、損害難以舉證的問題,大統長基銅葉綠素的問題最後不了了之,就是「吃不死人」、「詐欺」思維的結果。如果官員與業者還抱持這種心態,不肖業者就有僥倖的縫隙可鑽,而堅持品質的食品廠商就還是會繼續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的傷害。
我們認為,政府處理餿水油事件必須提高至行政院、甚至總統府的層級,以「重建人民信心」為核心要務,徹底檢討整個食品產業的生產流程,根本杜絕餿水油、重金屬、塑化劑這些傷害人民健康的老鼠屎。終極目標必須建立「安心、健康、可信任」的食品產銷體系,真正還給人民一個周全的食品安全防護網。
食品業雖然是台灣的庶民行業,但是經過多年的競爭,上游的大宗物資原料、中游的製造廠商,以及下游的便利商店通路,都已整合成為少數幾家龍頭廠商主導的產業結構,以此為軸心來建立全面食品安全防護網,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馬總統與江宜樺院長必須積極研議,在行政院的層級成立食品安全防護小組,整合衛福部、經濟部、地方政府、產業龍頭以及民間的消費者保護團體,追根究柢杜絕食品體系的「老鼠屎」,化餿水油的危機成為追求全面食品安全的轉機。食品安全是國家進步的指標,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都已雷厲風行,對岸的大陸近年來的進步也有目共睹,台灣在食品安全上雖然稍有領先,卻禁不起一再爆發的毒油、塑化劑事件的傷害。我們必須盡全國之力來提升食品安全,這是國民健康與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台灣的命脈之所繫。
台灣餿水油事件出現最新進展,餿水油的貨源指向香港。香港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證實,台灣強冠曾向香港一間貿易公司「金寶運有限公司」(Globalway)輸入豬油,金寶運公司在向台灣輸出油料時存在虛報,把只能供動物食用的飼料油填報為可供人食用的油。
香港食安中心根據台灣方面提供的資料追蹤調查發現,金寶運於今年3月及5月向強冠合計共輸出87.7公噸豬油,這些豬油由位在香港元朗的寶源油脂公司以有星公司名義提供。
據港方調查,金寶運向有星購入豬油後,並未收取儲存,而是由有星協助直接送上船出口到台灣。
何玉賢指出,有星公司的出售單據註明是飼料油,只供動物使用,但金寶運出示的單據卻註明這些油可作為人造牛油和炒菜油等使用,沒有汙染,可供人類食用。
根據港方初步調查,金寶運這種做法有問題,現在正諮詢律政司的意見,相信將來的調查會按刑事調查方向進行。
綜合香港東方日報等港媒報導,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金寶運其中 1名董事江桂才,名下有7家公司,其中1家名為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餿水油事件的主角強冠公司同名。
香港商業電台引用寶源油脂郭姓負責人稱,食物安全中心9日已派員來巡視和搜集資料,他們亦已向局方提交進出口文件。他承認在新年前後向貿易公司金寶運,售出約87噸成品油。
郭姓負責人表示,寶源運作多年,僱用了二十多人,他們由本地街市收集原料,經簡單製作過程,每月生產300噸成品油,賣給本地的生物柴油廠和化工廠,亦會賣給進出口公司及直銷至台灣。
對於香港金寶運公司將飼料油謊稱食用油賣強冠,高雄地檢署昨稱,金寶運至少涉及偽造文書及詐術逃漏稅捐罪,檢方有管轄權偵辦。
財部關務署高雄關表示,本件貨物虛報通關逃漏稅相關行政罰則,將待檢方釐清案情再行追究,如果檢方查出虛報通關屬實,將向進口商強冠公司究責開罰。
香港食安中心根據台灣方面提供的資料追蹤調查發現,金寶運於今年3月及5月向強冠合計共輸出87.7公噸豬油,這些豬油由位在香港元朗的寶源油脂公司以有星公司名義提供。
據港方調查,金寶運向有星購入豬油後,並未收取儲存,而是由有星協助直接送上船出口到台灣。
何玉賢指出,有星公司的出售單據註明是飼料油,只供動物使用,但金寶運出示的單據卻註明這些油可作為人造牛油和炒菜油等使用,沒有汙染,可供人類食用。
根據港方初步調查,金寶運這種做法有問題,現在正諮詢律政司的意見,相信將來的調查會按刑事調查方向進行。
綜合香港東方日報等港媒報導,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金寶運其中 1名董事江桂才,名下有7家公司,其中1家名為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餿水油事件的主角強冠公司同名。
香港商業電台引用寶源油脂郭姓負責人稱,食物安全中心9日已派員來巡視和搜集資料,他們亦已向局方提交進出口文件。他承認在新年前後向貿易公司金寶運,售出約87噸成品油。
郭姓負責人表示,寶源運作多年,僱用了二十多人,他們由本地街市收集原料,經簡單製作過程,每月生產300噸成品油,賣給本地的生物柴油廠和化工廠,亦會賣給進出口公司及直銷至台灣。
對於香港金寶運公司將飼料油謊稱食用油賣強冠,高雄地檢署昨稱,金寶運至少涉及偽造文書及詐術逃漏稅捐罪,檢方有管轄權偵辦。
財部關務署高雄關表示,本件貨物虛報通關逃漏稅相關行政罰則,將待檢方釐清案情再行追究,如果檢方查出虛報通關屬實,將向進口商強冠公司究責開罰。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晚表示,這次事件打擊人民對GMP信任,請經濟部委託民間單位,針對民眾對GMP的信任與信心進行調查,作為日後檢討GMP制度的基礎。今天經部將在行政院會針對GMP制度進行專案簡報,說明未來政策方向。
江揆昨晚聽取「處理劣質豬油事件第2次專案會議」報告,高度關切後續處理,行政院會今天也安排衛福部及經濟部進行專案報告。
江揆表示,這次事件打擊人民對GMP的信任,請經部委託民間單位,針對民眾對GMP的信任與信心進行調查,作為日後檢討GMP制度的基礎。此外,涉及出口部分,經調查有14家業者有出口到其他國家,江揆指示經濟部國貿局、陸委會對出口的國家或地區,提供這次事件資料,讓對方了解事件始末。
農委會指出,經進一步確認後,生產經濟動物飼料的進威公司下游廠商從7家增為14家,農委會於昨晚公布廠商名單。
政院官員表示,進威的臨時工廠登記,是進口動物飼料的肉骨粉,不能生產飼料油脂,因此無論檢驗結果如何,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不法產品,14家廠商中有5家還有存貨,已全部封存。
衛福部報告,郭烈成賣給強冠公司的劣質豬油,強冠經提煉後賣給 236業者,還有15家業者資料兜不攏,這部分江揆指示法務部協助調查。
江揆昨晚聽取「處理劣質豬油事件第2次專案會議」報告,高度關切後續處理,行政院會今天也安排衛福部及經濟部進行專案報告。
江揆表示,這次事件打擊人民對GMP的信任,請經部委託民間單位,針對民眾對GMP的信任與信心進行調查,作為日後檢討GMP制度的基礎。此外,涉及出口部分,經調查有14家業者有出口到其他國家,江揆指示經濟部國貿局、陸委會對出口的國家或地區,提供這次事件資料,讓對方了解事件始末。
農委會指出,經進一步確認後,生產經濟動物飼料的進威公司下游廠商從7家增為14家,農委會於昨晚公布廠商名單。
政院官員表示,進威的臨時工廠登記,是進口動物飼料的肉骨粉,不能生產飼料油脂,因此無論檢驗結果如何,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不法產品,14家廠商中有5家還有存貨,已全部封存。
衛福部報告,郭烈成賣給強冠公司的劣質豬油,強冠經提煉後賣給 236業者,還有15家業者資料兜不攏,這部分江揆指示法務部協助調查。
強冠公司違法販售由餿水油,製作的「全統香豬油」危害全台,除了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移送地檢署偵辦,並駁回其復工申請之外,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長何啟功昨(9)日也表示,已對強冠開出最高5,000萬元的裁處書。
何啟功指出,強冠公司向屏東餿水油業者郭烈成買進原料240多噸,製成「全統香豬油」約700多噸,剩餘原料約44多噸,已全數查封,並禁止任何生產程序。
他說,強冠產品於高雄有55家廠商使用,已回收3,000多公斤,而由工研整合行銷公司向強冠進貨後製成的「合將香豬油」,高雄地區有67家廠商使用,已回收4,000多公斤。
何啟功指出,衛生局近3日稽查早餐店、夜市攤商等,未發現有任何業者使用劣質豬油。他說,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昨日已對強冠開出最高5,000萬元的裁處書。
何啟功指出,強冠公司向屏東餿水油業者郭烈成買進原料240多噸,製成「全統香豬油」約700多噸,剩餘原料約44多噸,已全數查封,並禁止任何生產程序。
他說,強冠產品於高雄有55家廠商使用,已回收3,000多公斤,而由工研整合行銷公司向強冠進貨後製成的「合將香豬油」,高雄地區有67家廠商使用,已回收4,000多公斤。
何啟功指出,衛生局近3日稽查早餐店、夜市攤商等,未發現有任何業者使用劣質豬油。他說,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昨日已對強冠開出最高5,000萬元的裁處書。
台灣爆發史上最嚴重的餿水油事件,不僅國內小吃攤、連鎖餐飲、老字號糕餅店商譽受損,連外銷都受到極大阻礙,廠商幾乎無法生存了。由於衛福部公布235家遭到黑心廠商強冠企業的波及,卻沒清楚說明那些品項受污染,使得這兩百個廠家的產品全部遭到大陸要求下架回收損毀,且不准進口,廠商權益遭到空前損失。
台灣糖果餅乾公會昨天緊急發函衛福部食藥署,要求儘快公佈235 家業者名單及其有使用到香豬油的產品項目,避免有涉案235家廠商的全系列在大陸流通市埸銷售產品被要求全部下架回收銷毀,將造成我廠商權益受損。
有關國內劣質油事件已延燒至中國大陸,據大陸上海代理台灣多家知名食品公司產品的代理商表示,大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諮詢台灣相關部門,具體公布那些廠家涉及那些產品,台灣方面卻告知不清楚,致使大陸官方昨天發布新聞,按台灣公布的2百多廠商名單,所有廠家暫停進關報檢,另廠家所有產品下架召回。
公會總幹事陳朝陽表示,被公布的廠商生產的食品數百種,而用到全統香豬油的食品也許才一、二種,但,大陸卻要求這些廠商全系列產品全部下架,簡直是斷其生路。
公會表示,此等問題相當嚴重,請衛福部儘速透過「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窗口」協助處理,避免影響層面擴大。台商表示,衛福部只會公布廠商名單,卻沒有清楚交待到底那些商品受到黑心油波及,如今被全部下架,已經造成商譽、業績的損失。
台灣糖果餅乾公會昨天緊急發函衛福部食藥署,要求儘快公佈235 家業者名單及其有使用到香豬油的產品項目,避免有涉案235家廠商的全系列在大陸流通市埸銷售產品被要求全部下架回收銷毀,將造成我廠商權益受損。
有關國內劣質油事件已延燒至中國大陸,據大陸上海代理台灣多家知名食品公司產品的代理商表示,大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諮詢台灣相關部門,具體公布那些廠家涉及那些產品,台灣方面卻告知不清楚,致使大陸官方昨天發布新聞,按台灣公布的2百多廠商名單,所有廠家暫停進關報檢,另廠家所有產品下架召回。
公會總幹事陳朝陽表示,被公布的廠商生產的食品數百種,而用到全統香豬油的食品也許才一、二種,但,大陸卻要求這些廠商全系列產品全部下架,簡直是斷其生路。
公會表示,此等問題相當嚴重,請衛福部儘速透過「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窗口」協助處理,避免影響層面擴大。台商表示,衛福部只會公布廠商名單,卻沒有清楚交待到底那些商品受到黑心油波及,如今被全部下架,已經造成商譽、業績的損失。
針對餿水油食安問題,行政院長江宜樺昨(9)日在台中透露,福衛部已公布5種產業納入「三級品管」範圍,要求業者做自主檢驗,但食用油品還沒納入,他已請衛福部長邱文達,立即著手將食用油品納入自主檢驗範圍,並在最短時間內公告,藉以彌補食安的漏洞。
工業局長吳明機昨日也表示,GMP新制決定縮短緩衝期由1年縮為9 個月,新制提前至12月31日實施,新制要求會更嚴苛,業者需做到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通過,才能發給GMP執照。
估計這次。餿水油事件影響相關產品金額約5億元,但重創台灣產品形象難以估計損失。
行政院昨天召開「處理劣質豬油事件專案會議」,吳明機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並非GMP認證產品,但強冠另有12項產品屬於GMP,發現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事實,已撤銷GMP資格。
吳明機說,去年混油事件後,工業局改進GMP制度,新制提前於年底全面實施。他指出,未來GMP新制要求更嚴苛,希望業者做到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通過,落實源頭管理查核原物料來源,要有誠信條款,認證標章不能隨意使用,獲GMP業者未來每年查核二次,每年重新核照。
工業局長吳明機昨日也表示,GMP新制決定縮短緩衝期由1年縮為9 個月,新制提前至12月31日實施,新制要求會更嚴苛,業者需做到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通過,才能發給GMP執照。
估計這次。餿水油事件影響相關產品金額約5億元,但重創台灣產品形象難以估計損失。
行政院昨天召開「處理劣質豬油事件專案會議」,吳明機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並非GMP認證產品,但強冠另有12項產品屬於GMP,發現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事實,已撤銷GMP資格。
吳明機說,去年混油事件後,工業局改進GMP制度,新制提前於年底全面實施。他指出,未來GMP新制要求更嚴苛,希望業者做到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通過,落實源頭管理查核原物料來源,要有誠信條款,認證標章不能隨意使用,獲GMP業者未來每年查核二次,每年重新核照。
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日前(8日)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次劣質油品事件澄清,強冠企業生產之「全統香豬油」雖並非食品GMP認證產品,但有食品GMP業者5家,計14項產品使用全統香豬油,造成消費者不安,GMP發展協會代表食品GMP業者向社會大眾致歉。
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寶年表示,此次劣質油問題,主因在於源頭管理不當,故食品GMP精進制度增列「原物料管理標準」;為防止廠商以少數認證產品誤導消費者,已積極推動「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經濟部工業局已提出四大精進方向,包括: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落實源頭管理、追蹤管理強化、及國際接軌。
食品GMP協會為食品業者自願加入之非營利的社團法人,食品GMP制度的發展源自於食品業者自發性之自主管理,以提高產品的品質,並非政府督導。現在希望會員配合政府政策,做好原物料及產品進銷存及上下游的追溯追蹤管理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衛生與安全。未來將繼續配合政府實施食品雲的架構,學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達成國際接軌之目的。
孫寶年指出,全國食品相關業者達20至30萬家,有食品工廠登記之業者約6千家,其中有436家業者加入食品GMP認證,未來該協會將持續致力於帶動整體食品產業升級,持續精進以提升食品工廠自主管理體制,並避免類似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寶年表示,此次劣質油問題,主因在於源頭管理不當,故食品GMP精進制度增列「原物料管理標準」;為防止廠商以少數認證產品誤導消費者,已積極推動「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經濟部工業局已提出四大精進方向,包括: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落實源頭管理、追蹤管理強化、及國際接軌。
食品GMP協會為食品業者自願加入之非營利的社團法人,食品GMP制度的發展源自於食品業者自發性之自主管理,以提高產品的品質,並非政府督導。現在希望會員配合政府政策,做好原物料及產品進銷存及上下游的追溯追蹤管理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衛生與安全。未來將繼續配合政府實施食品雲的架構,學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達成國際接軌之目的。
孫寶年指出,全國食品相關業者達20至30萬家,有食品工廠登記之業者約6千家,其中有436家業者加入食品GMP認證,未來該協會將持續致力於帶動整體食品產業升級,持續精進以提升食品工廠自主管理體制,並避免類似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國內油品連續兩年大出包,誰最該負責任?無良的上游油品業者當然不容輕縱,但主管機關衛福部未能記取教訓,以致食安危機一次鬧得比一次大,也當負起政治責任!
過去一年多,油品接二連三出包,搞得民眾人心惶惶,現在連想靠中秋節賺一筆節慶財的下游食品業者亦因誤踩「地雷」,而慘到必須停業處理退貨,但在此同時,卻只見衛福部一方面大打下游品牌廠巴掌,另方面又宣稱上游涉案業者的餿油沒有立即危害,危機處理之粗糙,令人不能茍同。
去年10月爆發大統混油事件,大統長基企業把芥籽油、大豆油、棉籽油混充調製成純橄欖油等各類油品,還以香精調味、以恐有致癌風險的銅葉綠素調色,大賺黑心財超過20億元,今年7月底才被判決12 年徒刑、3,800萬元罰金定讞。沒想到,才隔一個月,混充「植物油」的大統才剛落幕,販售劣質「動物油」的強冠卻接力登場。
強冠「餿水油混充香豬油」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只見衛福部站在民氣之上,砲火猛打主動通報的下游品牌廠味全,斥其為罪大惡極,許多民眾也拍手叫好,但仔細想想,衛福部不才是最該負責的權責單位嗎?
連續兩年發生劣質油品事件,禍延上百、上千家廠商,怎麼第一時間不見反省、不見道歉,卻只見攻訐?衛福部這種轉移焦點的作法,和國內許多只知批評他人,卻不知反省自己的政客有何兩樣?
回到強冠劣油來說,民眾好奇的是,去年爆發大統混油事件,衛福部不是「都應該」、「也已經」把市面上所有油品都清查、檢驗確認合格了?怎麼會查了「植物油」,漏了「動物油」?衛福部或許會趕緊拿出昨日的檢驗報告聲稱,「全統香豬油」的酸價、苯駢芘等都未被檢出或在正常範圍,不是衛福部沒檢驗,而是沒料到產品表現上是檢驗合格,原料卻是如此骯髒。
但這更凸顯我國食品法規的落伍之處與衛福部的思考盲點,衛福部對先前的食安法修正時沒有全盤、通透的檢討,未思及食品科學之進步,即使原料衛生不佳,亦能調製出「表面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油品,只看到大統在食品添加物作手腳,所以趕緊在這項目修法、提高罰則,就以為高枕無憂,簡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典型例子。
更讓民眾寒心的是,衛福部前日請來學者專家親自向媒體說明劣質豬油的危害時,民眾卻從學者口中聽到,吃到問題油品也沒大礙的論調,且在未經過專家會議的討論下,衛福部官員亦以「個人立場」稱本次食安風險燈號為「綠燈」、沒有立即危害。站在民眾的角度來說,真是情何以堪,也因此更不容身為主管機關的衛福部卸責!
過去一年多,油品接二連三出包,搞得民眾人心惶惶,現在連想靠中秋節賺一筆節慶財的下游食品業者亦因誤踩「地雷」,而慘到必須停業處理退貨,但在此同時,卻只見衛福部一方面大打下游品牌廠巴掌,另方面又宣稱上游涉案業者的餿油沒有立即危害,危機處理之粗糙,令人不能茍同。
去年10月爆發大統混油事件,大統長基企業把芥籽油、大豆油、棉籽油混充調製成純橄欖油等各類油品,還以香精調味、以恐有致癌風險的銅葉綠素調色,大賺黑心財超過20億元,今年7月底才被判決12 年徒刑、3,800萬元罰金定讞。沒想到,才隔一個月,混充「植物油」的大統才剛落幕,販售劣質「動物油」的強冠卻接力登場。
強冠「餿水油混充香豬油」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只見衛福部站在民氣之上,砲火猛打主動通報的下游品牌廠味全,斥其為罪大惡極,許多民眾也拍手叫好,但仔細想想,衛福部不才是最該負責的權責單位嗎?
連續兩年發生劣質油品事件,禍延上百、上千家廠商,怎麼第一時間不見反省、不見道歉,卻只見攻訐?衛福部這種轉移焦點的作法,和國內許多只知批評他人,卻不知反省自己的政客有何兩樣?
回到強冠劣油來說,民眾好奇的是,去年爆發大統混油事件,衛福部不是「都應該」、「也已經」把市面上所有油品都清查、檢驗確認合格了?怎麼會查了「植物油」,漏了「動物油」?衛福部或許會趕緊拿出昨日的檢驗報告聲稱,「全統香豬油」的酸價、苯駢芘等都未被檢出或在正常範圍,不是衛福部沒檢驗,而是沒料到產品表現上是檢驗合格,原料卻是如此骯髒。
但這更凸顯我國食品法規的落伍之處與衛福部的思考盲點,衛福部對先前的食安法修正時沒有全盤、通透的檢討,未思及食品科學之進步,即使原料衛生不佳,亦能調製出「表面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油品,只看到大統在食品添加物作手腳,所以趕緊在這項目修法、提高罰則,就以為高枕無憂,簡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典型例子。
更讓民眾寒心的是,衛福部前日請來學者專家親自向媒體說明劣質豬油的危害時,民眾卻從學者口中聽到,吃到問題油品也沒大礙的論調,且在未經過專家會議的討論下,衛福部官員亦以「個人立場」稱本次食安風險燈號為「綠燈」、沒有立即危害。站在民眾的角度來說,真是情何以堪,也因此更不容身為主管機關的衛福部卸責!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日指出,劣質豬油已確認流向下游1,012 家、製成208項產品,而油品檢驗結果顯示,全統香豬油竟「未檢出」酸價、苯駢芘等相關物質,形同油品合格。食藥署說,除了重金屬檢驗尚未完成,全統香豬油各項目均合標準,但原料是法律所不容的廢油,顯示不能只靠檢驗作把關。
食藥署說明,檢方提供的劣質豬油包括:上游回收業者胡信德的廢油3樣、賣給強冠公司的「原料油」,還有衛生局在市面抽樣的強冠 「全統香豬油」,檢驗結果顯示胡信德的回收油,其酸價與苯駢芘的含量偏高,強冠公司的「原料油」僅有酸價的含量偏高,至於「全統香豬油」的酸價、總極性物質、苯駢芘均顯示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說,依據這份檢查結果可以合理懷疑,油品來自回收油炸油,她強調,只要原料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油品品質不能僅依據檢驗結果,對原料端的管控才是關鍵,只要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所製造的產品,依食安法第15條規定即視為不法產品,應沒入銷毀。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酸價、苯駢芘數值偏高意味著油品已經被油炸太多次、該換油了,若是長期食用,酸價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而苯駢芘雖尚未進行人體實驗,但已被視為第一級致癌物質,吃多恐致癌,大陸、香港已訂出10ppb為取締標準,台灣則參考歐盟訂出2ppb的「食用油脂企業指引」,但僅有「參考、建議的性質」,並無強制約束力。
食藥署說明,檢方提供的劣質豬油包括:上游回收業者胡信德的廢油3樣、賣給強冠公司的「原料油」,還有衛生局在市面抽樣的強冠 「全統香豬油」,檢驗結果顯示胡信德的回收油,其酸價與苯駢芘的含量偏高,強冠公司的「原料油」僅有酸價的含量偏高,至於「全統香豬油」的酸價、總極性物質、苯駢芘均顯示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說,依據這份檢查結果可以合理懷疑,油品來自回收油炸油,她強調,只要原料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油品品質不能僅依據檢驗結果,對原料端的管控才是關鍵,只要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所製造的產品,依食安法第15條規定即視為不法產品,應沒入銷毀。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酸價、苯駢芘數值偏高意味著油品已經被油炸太多次、該換油了,若是長期食用,酸價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而苯駢芘雖尚未進行人體實驗,但已被視為第一級致癌物質,吃多恐致癌,大陸、香港已訂出10ppb為取締標準,台灣則參考歐盟訂出2ppb的「食用油脂企業指引」,但僅有「參考、建議的性質」,並無強制約束力。
餿水油事件從上周四延燒至今,食品GMP飽受外界批評,重創形象,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昨(8)日由理事長孫寶年親自率領多位食品業者共同舉行記者會,孫寶年代表出包的業者,造成消費者不安,向社會大眾致歉,也承諾未來會積極落實源頭管理。
昨天出席記者會的食品業者,包括泰山企業董事長詹岳霖、黑松食品董事長張斌堂、GMP協會志工團長張哲朗、副團長李明清、提亞食品董事長尹玉仙、聯夏食品董事長林慧美等人。
GMP協會表示,雖然強冠所生產的「全統香豬油」並非食品GMP認證的產品,但5家食品GMP業者、共14項產品使用全統香豬油。孫寶年指出,此次劣油事件,主因在於源頭管理不當,以前是看檢驗報告,但未來會推動源頭管理,更加謹慎。
孫寶年表示,食品GMP制度的發源是食品業者自發性的自主管理,以提高產品的品質,非政府督導,期望會員做好原物料產品進銷存及上下游的追蹤管理,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衛生與安全。未來也會配合政府實施食品雲的架構,學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以達成與國際接軌的目的。
昨天出席記者會的食品業者,包括泰山企業董事長詹岳霖、黑松食品董事長張斌堂、GMP協會志工團長張哲朗、副團長李明清、提亞食品董事長尹玉仙、聯夏食品董事長林慧美等人。
GMP協會表示,雖然強冠所生產的「全統香豬油」並非食品GMP認證的產品,但5家食品GMP業者、共14項產品使用全統香豬油。孫寶年指出,此次劣油事件,主因在於源頭管理不當,以前是看檢驗報告,但未來會推動源頭管理,更加謹慎。
孫寶年表示,食品GMP制度的發源是食品業者自發性的自主管理,以提高產品的品質,非政府督導,期望會員做好原物料產品進銷存及上下游的追蹤管理,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衛生與安全。未來也會配合政府實施食品雲的架構,學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以達成與國際接軌的目的。
港澳持續清查台灣餿水油流向。昨(8)日,澳門再添一家曾使用問題油的餅店「錦記餅家」,使得使用過問題油的店家增至21家。香港有4家公司進口強冠的各種豬油產品,其中都會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就是出問題的「全統香豬油」,美心西點的菠蘿包用油即來自該公司。美心集團7日晚發表聲明致歉,8日並登報致歉,稱將棄用台灣豬油,改用荷蘭豬油。
美心聲明指,美心由2011年8月至今,自「都會食品」購入34噸強冠公司生產的豬油,作為烤焗菠蘿包的材料,每個菠蘿包用3克豬油,日製約9,000個,八成五菠蘿包於美心西餅及7-11便利店出售,其餘則於東海堂、星巴克特色店、中環CafeExpress、M18等美心旗下食店出售。美心其他產品均未使用強冠生產的豬油,集團在大陸的美心西餅及其他店鋪也沒有使用強冠的展品。
美心聲明指,美心由2011年8月至今,自「都會食品」購入34噸強冠公司生產的豬油,作為烤焗菠蘿包的材料,每個菠蘿包用3克豬油,日製約9,000個,八成五菠蘿包於美心西餅及7-11便利店出售,其餘則於東海堂、星巴克特色店、中環CafeExpress、M18等美心旗下食店出售。美心其他產品均未使用強冠生產的豬油,集團在大陸的美心西餅及其他店鋪也沒有使用強冠的展品。
向屏東進威公司進貨餿水油,再於高雄大寮區生產、銷售「全統香豬油」的強冠企業,在4月份就已遭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勒令停工,環保局昨(4)日表示,強冠違法生產劣質油品,將最高罰款100萬元,並移送法辦。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環境稽查科長楊漢宗昨日表示,該局早在今年4 月間,稽查強冠企業時,即因該事業放流水1年內3次超標,依法處最高罰鍰60萬元,並勒令廢水製程停工,包括食用油精煉程序、廢水處理程序。
楊漢宗說,環保局為了解強冠企業後續停工處分情形,9月1日配合地檢署前往該公司稽查,在現場發現該公司儲油槽A區(成品油)綠色儲槽21只,及成品油區不鏽鋼槽約15只,都有蒸汽冷凝水產生,並藉由廠區溝渠收集後,再抽送至廠區R10槽儲存廢水。
他指出,這些事實已明顯屬於實際操作行為,違反水污法第38條第 1項,不遵行主管機關停工命令的規定,處負責人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的規定,因此,昨日將全案移送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環境稽查科長楊漢宗昨日表示,該局早在今年4 月間,稽查強冠企業時,即因該事業放流水1年內3次超標,依法處最高罰鍰60萬元,並勒令廢水製程停工,包括食用油精煉程序、廢水處理程序。
楊漢宗說,環保局為了解強冠企業後續停工處分情形,9月1日配合地檢署前往該公司稽查,在現場發現該公司儲油槽A區(成品油)綠色儲槽21只,及成品油區不鏽鋼槽約15只,都有蒸汽冷凝水產生,並藉由廠區溝渠收集後,再抽送至廠區R10槽儲存廢水。
他指出,這些事實已明顯屬於實際操作行為,違反水污法第38條第 1項,不遵行主管機關停工命令的規定,處負責人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的規定,因此,昨日將全案移送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全統香豬油疑含餿水油,經部昨(4)晚火速清查,確認全統香豬油並非GMP認證產品。不過,頂新集團味全旗下多項商品製成使用該項餿水油,經濟部預計最快今(5)撤銷味全辣味肉醬等3項產品GMP 資格。
工業局指出,強冠公司旗下商品全統香豬油,並無核發GMP認證,但全統公司有其他12支商品領有GMP標章。考量該公司行為已損害食品GMP認證體系之形象公信力,基於誠信原則及維護消費大眾食品安全,依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第18條,未來將取消該公司生產線食品GMP之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另外,頂新集團味全昨晚主動承認,多項商品製作過程使用全統香豬油,包括肉醬、肉酥產品皆中標。據工業局查證,味全旗下3種領有GMP認證的肉醬罐頭,分別是味全珍味肉醬150g、味全瓜仔肉170g 與味全辣味肉醬150g,官員表示,一旦衛生主管機關依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後,最快今日撤銷此3項產品GMP資格,且撤照後一年內不得再申請。
去年爆發黑心油事件後,經濟部大規模檢討GMP認證制度,並於今年4月啟動GMP標章新制度,已開始實施全廠全產品認證,目前仍在「改制」後的一年緩衝期內,全統香豬油的廠商還未遞出申請,相關單位已派員了解並勘驗。
工業局指出,強冠公司旗下商品全統香豬油,並無核發GMP認證,但全統公司有其他12支商品領有GMP標章。考量該公司行為已損害食品GMP認證體系之形象公信力,基於誠信原則及維護消費大眾食品安全,依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第18條,未來將取消該公司生產線食品GMP之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另外,頂新集團味全昨晚主動承認,多項商品製作過程使用全統香豬油,包括肉醬、肉酥產品皆中標。據工業局查證,味全旗下3種領有GMP認證的肉醬罐頭,分別是味全珍味肉醬150g、味全瓜仔肉170g 與味全辣味肉醬150g,官員表示,一旦衛生主管機關依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後,最快今日撤銷此3項產品GMP資格,且撤照後一年內不得再申請。
去年爆發黑心油事件後,經濟部大規模檢討GMP認證制度,並於今年4月啟動GMP標章新制度,已開始實施全廠全產品認證,目前仍在「改制」後的一年緩衝期內,全統香豬油的廠商還未遞出申請,相關單位已派員了解並勘驗。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昨(4)日晚間表示,除味全主動通報有12項產品使用「全統香豬油」問題油,另查詢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發現,有 1家團膳業者曾使用「強冠耐炸油」、1家夜市攤販使用「全統沙拉油」煎製蚵仔煎。另平台伴手禮專區登錄的鳳梨酥、綠豆椪等都未使用全統(強冠)油品。
此外,衛生局表示,已清查士林夜市32家業者,均未使用問題油品,接著將持續清查其他夜市。
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若有使用或販售全統香豬油(有效期在民國 104年3月1日前)製成的加工產品,應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回收,並通報衛生局清點及流向,違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以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
此外,衛生局表示,已清查士林夜市32家業者,均未使用問題油品,接著將持續清查其他夜市。
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若有使用或販售全統香豬油(有效期在民國 104年3月1日前)製成的加工產品,應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回收,並通報衛生局清點及流向,違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以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
強冠公司以餿水油混製「全統香豬油」,再度引爆國內食安危機,味全昨(4)日第一時間主動通報台北市衛生局,將12支商品全面下架回收。該公司並緊急發布聲明,表示今年4月起才向強冠購買香豬油,如今出此事情,嚴重破壞食品產業的信賴,將循相關法律途徑以維護商譽。
味全表示,已在第一時間主動封存採購自強冠公司有疑慮的原物料及製成之成品,靜待主管機關進一步檢驗。此外,主動預防性下架並回收有疑慮的產品,並提供消費者退貨服務。據業界估算,味全可能因此蒙受上億元損失。
味全使用強冠全統香豬油的商品,包括味小寶豬肉酥、味全辣味肉醬、味全瓜子肉等12支商品。味全表示,凡購買該類產品的消費者,可直接前往各大銷售通路、公司各據點,進行相關產品退貨服務,或聯繫公司客服專線,由專人協助進行退貨服務。
目前全聯、家樂福、愛買等通路,已將問題商品全面進行退貨下架處理,消費者可持商品加發票到賣場退換貨。全聯表示,在即日起兩個月內前往全聯營業所進行退換貨,如不換貨也可退現金。
同時,味全也嚴厲譴責上游原料供應商,嚴重破壞食品產業的信賴,味全將循相關法律途徑以維護公司商譽,確保消費者權益。
市場人士認為,由於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使用豬油的比例已經相當低,據統計,國內油脂市場,以大豆沙拉油的使用量最高,約占市場的60%,棕櫚油占15%左右,芥花油約2%,橄欖油約1%左右,豬油應不到1%。
味全表示,已在第一時間主動封存採購自強冠公司有疑慮的原物料及製成之成品,靜待主管機關進一步檢驗。此外,主動預防性下架並回收有疑慮的產品,並提供消費者退貨服務。據業界估算,味全可能因此蒙受上億元損失。
味全使用強冠全統香豬油的商品,包括味小寶豬肉酥、味全辣味肉醬、味全瓜子肉等12支商品。味全表示,凡購買該類產品的消費者,可直接前往各大銷售通路、公司各據點,進行相關產品退貨服務,或聯繫公司客服專線,由專人協助進行退貨服務。
目前全聯、家樂福、愛買等通路,已將問題商品全面進行退貨下架處理,消費者可持商品加發票到賣場退換貨。全聯表示,在即日起兩個月內前往全聯營業所進行退換貨,如不換貨也可退現金。
同時,味全也嚴厲譴責上游原料供應商,嚴重破壞食品產業的信賴,味全將循相關法律途徑以維護公司商譽,確保消費者權益。
市場人士認為,由於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使用豬油的比例已經相當低,據統計,國內油脂市場,以大豆沙拉油的使用量最高,約占市場的60%,棕櫚油占15%左右,芥花油約2%,橄欖油約1%左右,豬油應不到1%。
大統混油事件翻版?昨(4)日檢警查獲高雄強冠企業涉嫌將餿水油製成782噸劣質油販售,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目前已於工廠查扣129噸油品,但恐有653噸劣質油已流入市面,依新修正的食安法最高可處5,000萬元。
食藥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指出,高雄市大寮區強冠企業於今年2 至8月和收購廢油的郭姓業者合作,取得242噸廢油,以大約一比三的比例與豬油混充,製成782噸「全統香豬油」,以15或16公斤鐵桶包裝進行「業務」販售,並未直接流入大賣場及一般家庭。
馮潤蘭表示,食藥署與高雄市衛生局已赴現場查扣到49噸、共3,2 30桶油品,以及油槽內80噸油品,估計還有653噸油品不排除已經透過原料行、食品加工廠,進一步流入小吃店、夜市等地。
馮潤蘭指出,根據今年修訂的食安法,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有變質、腐敗者,不得作製造、加工等處理,否則可處6萬至5,00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可令其歇業、停業,並廢止公司、商業、工廠登記,目前不排除本案會是食安法修法後裁罰金額最高的案件,同時已徵詢法律顧問意見,不排除以刑法進行查處。
據了解,強冠企業標榜該款香豬油「適合作烹調、油炸、調油包、中式餅品等用途」,恰好時間接近中秋節,是否已被商家作成月餅等中式甜品、被民眾吃下肚,食藥署表示目前正核對出貨清單,將儘速調查產品流向。
馮潤蘭說,強冠企業已於3日發文通知高雄市衛生局,凡是有效日期是在明年3月1日以前的「全統香豬油」產品均可無條件退貨、回收。馮潤蘭澄清,強冠企業是蒐集可製成手工皂、生質柴油的廢油進行混充,不一定是使用水溝中的廢油,故「地溝油」說法有誤。
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指出,今年4月屏東地檢署檢察官已掌握有不法分子專門四處搜集廚餘,製成餿水油轉售牟利,當時即通知南區督察大隊進行蒐證、查扣可疑證物,行動進行至8月底才結束。
南區督察大隊表示,強冠企業及廢油收購的郭姓業者均未被經濟部或農委會認證為合格廠商,且未向地方環保局申請再利用「畜禽屠宰下腳料(亦即畜禽屠宰業在屠宰過程產生之皮、肉、骨、內臟、血液或油脂)」,因此環保局可依照廢棄物清理法開罰6,000元至6萬元罰鍰。
食藥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指出,高雄市大寮區強冠企業於今年2 至8月和收購廢油的郭姓業者合作,取得242噸廢油,以大約一比三的比例與豬油混充,製成782噸「全統香豬油」,以15或16公斤鐵桶包裝進行「業務」販售,並未直接流入大賣場及一般家庭。
馮潤蘭表示,食藥署與高雄市衛生局已赴現場查扣到49噸、共3,2 30桶油品,以及油槽內80噸油品,估計還有653噸油品不排除已經透過原料行、食品加工廠,進一步流入小吃店、夜市等地。
馮潤蘭指出,根據今年修訂的食安法,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有變質、腐敗者,不得作製造、加工等處理,否則可處6萬至5,00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可令其歇業、停業,並廢止公司、商業、工廠登記,目前不排除本案會是食安法修法後裁罰金額最高的案件,同時已徵詢法律顧問意見,不排除以刑法進行查處。
據了解,強冠企業標榜該款香豬油「適合作烹調、油炸、調油包、中式餅品等用途」,恰好時間接近中秋節,是否已被商家作成月餅等中式甜品、被民眾吃下肚,食藥署表示目前正核對出貨清單,將儘速調查產品流向。
馮潤蘭說,強冠企業已於3日發文通知高雄市衛生局,凡是有效日期是在明年3月1日以前的「全統香豬油」產品均可無條件退貨、回收。馮潤蘭澄清,強冠企業是蒐集可製成手工皂、生質柴油的廢油進行混充,不一定是使用水溝中的廢油,故「地溝油」說法有誤。
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指出,今年4月屏東地檢署檢察官已掌握有不法分子專門四處搜集廚餘,製成餿水油轉售牟利,當時即通知南區督察大隊進行蒐證、查扣可疑證物,行動進行至8月底才結束。
南區督察大隊表示,強冠企業及廢油收購的郭姓業者均未被經濟部或農委會認證為合格廠商,且未向地方環保局申請再利用「畜禽屠宰下腳料(亦即畜禽屠宰業在屠宰過程產生之皮、肉、骨、內臟、血液或油脂)」,因此環保局可依照廢棄物清理法開罰6,000元至6萬元罰鍰。
餿水油流向不明,衛生福利部昨(4)日表示,為了民眾食的安全,已全力動員地方衛生單位人力,配合檢調司法單位稽查餿水油流向,該部以先求食安、再論司法方向,讓民眾吃的安心。官員透露,餿水油事件仔細追查恐有「肉粽效應」。
衛福部說,今日將召開記者會說明餿水油可能汙染的食品廠商名單,讓民眾不要買到這些受汙染產品。至於採購、使用餿水油的廠商究竟是「共犯還是受害者」,須交給檢調單位釐清。
衛福部呼籲,若有使用相關油品原料的食品廠商,應立即查看自家採購進貨單據,若發現自己是受害者,應儘速出面自清,以釐清後續責任。衛福部表示,昨日地方衛生單位陸續匯報受汙染廠商名單,汙染範圍似有擴大態勢。
在稽查過程上,衛福部表示,該部目前做為資訊彙整、指揮查驗的角色,若地方人力不足,該部也會主動調度人手幫忙,首要是查出究竟哪些廠商產品受到地溝油汙染,以免民眾誤食。
衛福部將在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稽查進度,官員透露,除了味全等公司主動通報使用餿水油原料外,似有其他大廠也中箭,官員憂若風暴持續擴大,恐有多個廠商將續爆而出現一整批食品廠商受汙染的「肉粽效應」。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昨(4)日破獲黑心餿水油製成劣質食用油的重大食安案件,並逮捕不肖業者郭烈成,同時爆發知名食用油廠商強冠企業購油摻配成「全統香豬油」銷售,已有200多噸流入小吃攤、烘焙業。
衛福部說,今日將召開記者會說明餿水油可能汙染的食品廠商名單,讓民眾不要買到這些受汙染產品。至於採購、使用餿水油的廠商究竟是「共犯還是受害者」,須交給檢調單位釐清。
衛福部呼籲,若有使用相關油品原料的食品廠商,應立即查看自家採購進貨單據,若發現自己是受害者,應儘速出面自清,以釐清後續責任。衛福部表示,昨日地方衛生單位陸續匯報受汙染廠商名單,汙染範圍似有擴大態勢。
在稽查過程上,衛福部表示,該部目前做為資訊彙整、指揮查驗的角色,若地方人力不足,該部也會主動調度人手幫忙,首要是查出究竟哪些廠商產品受到地溝油汙染,以免民眾誤食。
衛福部將在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稽查進度,官員透露,除了味全等公司主動通報使用餿水油原料外,似有其他大廠也中箭,官員憂若風暴持續擴大,恐有多個廠商將續爆而出現一整批食品廠商受汙染的「肉粽效應」。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昨(4)日破獲黑心餿水油製成劣質食用油的重大食安案件,並逮捕不肖業者郭烈成,同時爆發知名食用油廠商強冠企業購油摻配成「全統香豬油」銷售,已有200多噸流入小吃攤、烘焙業。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