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通光能(未)公司新聞
能源局日前召開第3次聽證會,針對再生能源收購電價與公式做說
明。包括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奇美能源總經理何玄政、綠能副總
經理李宇琦、旭能副董事長歐政豪,以及益通、友達、華旭環能
等國內主要太陽能業者都到場提出質詢。
聽證會開始,能源局先針對上次公聽會內容提出回應。針對被質
疑公式過於簡化,能源局表示,該公式是將公共政策的投入成本
與國內的經濟狀況納入評估,和一般企業的財務觀點不同,使用
的參考數據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已經發生的數據,無法保障所有業
者獲利。而關於回收年限過長會降低投資意願,能源局表示,電
力設備是長期投資,回收年現與折現率相關,已將稅、物價上漲
、利息等因子納入考慮,折現率定為3~5%。在躉購費率方面,各
國購電條件和收購期間都不同,部分國家僅收購餘電,台灣除
500KW以上再生能源自用設備外,全數躉購,因此在價格上較為
保守。
本次業者提出的主要建議包括:躉購費率應從優惠民眾的角度來
考慮,投資回收年限應該在10年以內,並應鼓勵屋頂型應用。台
灣太陽能電池產出全球第4,補助費率也應該比照德國。與其他國
家相較,國內的標案價格顯得不合理,尤其台灣颱風多,維護成
本也相對高,在計算時都應納入考量。
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能源局公佈的購電補助價格讓業者
覺得好心沒好報,政府和民眾也都受委屈。台灣太陽能業者的製
造能力強,現在是全球第4大太陽能電池產地,99%的訂單來自國
外,台灣市場相對小,對於業者來說,爭取提高購電補助是為了
提高消費者裝機的誘因,刺激台灣太陽能的內需市場,同時讓台
灣人民成為潔淨能源最大受惠者。
蔡進耀進一步澄清,之前提議不低於8元的購電價格是基於設施
補助在50%的前提下,假如設施補助降低,就應該要提高購電價
格,才是對消費者有誘因的做法。他建議行政單位應該從消費者
的角度來思考,提出最具誘因的配套方案,才能真正帶動國內裝
置太陽能設施,達到政府的綠能目標,讓台灣後代子孫享受潔淨
能源。
奇美能源總經理何玄政指出,台灣地小人稠,BIPV是最適合台灣
發展的太陽能裝置,但其成本相對高,應該針對BIPV另行訂定補
助電價方案。
明。包括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奇美能源總經理何玄政、綠能副總
經理李宇琦、旭能副董事長歐政豪,以及益通、友達、華旭環能
等國內主要太陽能業者都到場提出質詢。
聽證會開始,能源局先針對上次公聽會內容提出回應。針對被質
疑公式過於簡化,能源局表示,該公式是將公共政策的投入成本
與國內的經濟狀況納入評估,和一般企業的財務觀點不同,使用
的參考數據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已經發生的數據,無法保障所有業
者獲利。而關於回收年限過長會降低投資意願,能源局表示,電
力設備是長期投資,回收年現與折現率相關,已將稅、物價上漲
、利息等因子納入考慮,折現率定為3~5%。在躉購費率方面,各
國購電條件和收購期間都不同,部分國家僅收購餘電,台灣除
500KW以上再生能源自用設備外,全數躉購,因此在價格上較為
保守。
本次業者提出的主要建議包括:躉購費率應從優惠民眾的角度來
考慮,投資回收年限應該在10年以內,並應鼓勵屋頂型應用。台
灣太陽能電池產出全球第4,補助費率也應該比照德國。與其他國
家相較,國內的標案價格顯得不合理,尤其台灣颱風多,維護成
本也相對高,在計算時都應納入考量。
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能源局公佈的購電補助價格讓業者
覺得好心沒好報,政府和民眾也都受委屈。台灣太陽能業者的製
造能力強,現在是全球第4大太陽能電池產地,99%的訂單來自國
外,台灣市場相對小,對於業者來說,爭取提高購電補助是為了
提高消費者裝機的誘因,刺激台灣太陽能的內需市場,同時讓台
灣人民成為潔淨能源最大受惠者。
蔡進耀進一步澄清,之前提議不低於8元的購電價格是基於設施
補助在50%的前提下,假如設施補助降低,就應該要提高購電價
格,才是對消費者有誘因的做法。他建議行政單位應該從消費者
的角度來思考,提出最具誘因的配套方案,才能真正帶動國內裝
置太陽能設施,達到政府的綠能目標,讓台灣後代子孫享受潔淨
能源。
奇美能源總經理何玄政指出,台灣地小人稠,BIPV是最適合台灣
發展的太陽能裝置,但其成本相對高,應該針對BIPV另行訂定補
助電價方案。
外貿協會與SEMI首度合作舉辦「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
」,7至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共有來自德、美、日及中
國大陸等12國重量級製造商及台灣業者等236家,展出500個攤位
,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太陽光電產業展。
貿協表示,2008年台灣太陽光電總產值已達新台幣1,065億元,占
全球12%,排名第四大,為全球太陽光電產品生產重鎮。經濟部
未來五年內計畫再投入新台幣250億元補助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
設置,預估到2015年,台灣太陽光電整體產值可推升到新台幣
4,500億元,成為全球前三大太陽電池生產國。
在一致看好台灣台灣太陽光電市場發展潛力,包括國外來台參展
廠商如美國Dupont、SPIRE Solar、EDWARDS、Despatch ,日本
NISSHINBO、奧地利ISOVOLTA AG、德國GP SOLAR、
CENTROTHERM及BURKLE、新加坡ASYS GROUP、中國江西賽維
(LDK)、江西瑞晶等;以及國內大廠如茂迪、昱晶、新日光、
中美矽晶、宇通、富陽、景懋光電、崇越、錸德、矽菱、成、昇
陽、科風、奇美等都傾力參展。
展出項目包括:太陽能電池材料、矽晶片、單/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晶棒/晶圓、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模板
、HCPV、太陽能發電系統、BIPV、電力轉換系統及相關應用產品
等。呈現產業垂直整合綜效,為歷年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
採購平台。
主辦單位將今年展會主軸聚焦在聚光型太陽能系統,規劃「HCPV
專區」及論壇議題,深入介紹HCPV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包括億
芳、瀚昱、華旭環能、華宇光能、禧通、晃益、普詮、能邁、綠
源、汎宇、住商、BERGQUIST、核能研究所等12家國內外HCPV
重量級廠商和研究單位,展示HCPV模組與最新的研發技術。
展覽為期三天,搭配7、8兩日太陽光電論壇四大主題,邀請到西
班牙ISFOC處長Dr. Pedro Banda及美國SolFocus副總經理Ms. Nancy
Hartsoch等國際級產業專家,剖析全球HCPV產業發展現況與應用
趨勢。相關展覽與論壇訊息請上網:www.pvtaiwan.com。
」,7至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共有來自德、美、日及中
國大陸等12國重量級製造商及台灣業者等236家,展出500個攤位
,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太陽光電產業展。
貿協表示,2008年台灣太陽光電總產值已達新台幣1,065億元,占
全球12%,排名第四大,為全球太陽光電產品生產重鎮。經濟部
未來五年內計畫再投入新台幣250億元補助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
設置,預估到2015年,台灣太陽光電整體產值可推升到新台幣
4,500億元,成為全球前三大太陽電池生產國。
在一致看好台灣台灣太陽光電市場發展潛力,包括國外來台參展
廠商如美國Dupont、SPIRE Solar、EDWARDS、Despatch ,日本
NISSHINBO、奧地利ISOVOLTA AG、德國GP SOLAR、
CENTROTHERM及BURKLE、新加坡ASYS GROUP、中國江西賽維
(LDK)、江西瑞晶等;以及國內大廠如茂迪、昱晶、新日光、
中美矽晶、宇通、富陽、景懋光電、崇越、錸德、矽菱、成、昇
陽、科風、奇美等都傾力參展。
展出項目包括:太陽能電池材料、矽晶片、單/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晶棒/晶圓、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模板
、HCPV、太陽能發電系統、BIPV、電力轉換系統及相關應用產品
等。呈現產業垂直整合綜效,為歷年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
採購平台。
主辦單位將今年展會主軸聚焦在聚光型太陽能系統,規劃「HCPV
專區」及論壇議題,深入介紹HCPV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包括億
芳、瀚昱、華旭環能、華宇光能、禧通、晃益、普詮、能邁、綠
源、汎宇、住商、BERGQUIST、核能研究所等12家國內外HCPV
重量級廠商和研究單位,展示HCPV模組與最新的研發技術。
展覽為期三天,搭配7、8兩日太陽光電論壇四大主題,邀請到西
班牙ISFOC處長Dr. Pedro Banda及美國SolFocus副總經理Ms. Nancy
Hartsoch等國際級產業專家,剖析全球HCPV產業發展現況與應用
趨勢。相關展覽與論壇訊息請上網:www.pvtaiwan.com。
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宇通昨(24)日宣布,完成全球單一廠址最大
產能、轉換效率最高的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線架設,最快明
年轉換效率可挑戰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龍頭美商First Solar,開啟
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業新里程碑。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引進瑞士太陽能設備大廠歐瑞康(
Oerlikon)生產線,完成60MW(百萬瓦)產能架設,轉換效率達
可9%。
宇通已獲得TUV等國際認證大廠認證,由於轉換效率高,上月在
德國INTERSOLAR展中,獲得德國Sinosol公司三年、總量34MW的
訂單,陸續出貨中,約可挹注營收25億元。
蔡進耀透露,預計今年出貨量至少20MW,並達到損益平衡點以
上。宇通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以年底衝上10%為目標,明年
朝11%邁進,挑戰全球薄膜龍頭廠First Solar。宇通並規劃,年底前
總產能倍增至120MW。
產能、轉換效率最高的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線架設,最快明
年轉換效率可挑戰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龍頭美商First Solar,開啟
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業新里程碑。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引進瑞士太陽能設備大廠歐瑞康(
Oerlikon)生產線,完成60MW(百萬瓦)產能架設,轉換效率達
可9%。
宇通已獲得TUV等國際認證大廠認證,由於轉換效率高,上月在
德國INTERSOLAR展中,獲得德國Sinosol公司三年、總量34MW的
訂單,陸續出貨中,約可挹注營收25億元。
蔡進耀透露,預計今年出貨量至少20MW,並達到損益平衡點以
上。宇通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以年底衝上10%為目標,明年
朝11%邁進,挑戰全球薄膜龍頭廠First Solar。宇通並規劃,年底前
總產能倍增至120MW。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通過後,近日內即將由總統公告實施
。而經濟部也將獲得該法授權,組織再生能源收購價格訂價委員
會。對於太陽能業者提出「收購價格委員會應有1/3席次為業者代
表」訴求,經濟部長尹啟銘強硬地表示,業者的訴求顯不合理,
政府不會讓業者代表進入收購價格訂價委員會。
以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為首的代表團曾於5月22日拜會立法院長
王金平和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人。當時業者代表就向王金平和劉兆
玄面呈「台灣太陽光電公共政策白皮書」,其中就明確表達業者
希望進入收購價格訂價員會的訴求。以帶動廠商與民間投資,加
速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發展。
蔡進耀指出,為避免價波動過大影響經濟發展,讓業者加入價格
收購委員會,可定期向政府回報全球各國實際的收購電價狀況,
可作為政府制定再生能源收購價格的參考。
不過對於太陽能業者執意入政府價格收購委員對的訴求,經濟部
長尹啟銘認為,太陽能業者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對象,政府拿老百
性的錢補貼業者,難道補貼價格還要由業者參與決定?尹啟銘說
,業者這樣的訴求明顯不合理,經濟部可能同意嗎?
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有關收購價格委員會的組成,
是由經濟部邀各部會(如財政部、環停署等官方代表)、學者專家、
團體成立委員會審定,必要時再辦聽證會。太陽能業者雖未在法
定名單內,但以「團體」的名義是可以爭取加入。只是依法是由
經濟部主動邀請,如果經濟部不邀太陽能業者討論,業者也無法
以提供定價資訊為由,強行進入定價委員會。
。而經濟部也將獲得該法授權,組織再生能源收購價格訂價委員
會。對於太陽能業者提出「收購價格委員會應有1/3席次為業者代
表」訴求,經濟部長尹啟銘強硬地表示,業者的訴求顯不合理,
政府不會讓業者代表進入收購價格訂價委員會。
以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為首的代表團曾於5月22日拜會立法院長
王金平和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人。當時業者代表就向王金平和劉兆
玄面呈「台灣太陽光電公共政策白皮書」,其中就明確表達業者
希望進入收購價格訂價員會的訴求。以帶動廠商與民間投資,加
速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發展。
蔡進耀指出,為避免價波動過大影響經濟發展,讓業者加入價格
收購委員會,可定期向政府回報全球各國實際的收購電價狀況,
可作為政府制定再生能源收購價格的參考。
不過對於太陽能業者執意入政府價格收購委員對的訴求,經濟部
長尹啟銘認為,太陽能業者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對象,政府拿老百
性的錢補貼業者,難道補貼價格還要由業者參與決定?尹啟銘說
,業者這樣的訴求明顯不合理,經濟部可能同意嗎?
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有關收購價格委員會的組成,
是由經濟部邀各部會(如財政部、環停署等官方代表)、學者專家、
團體成立委員會審定,必要時再辦聽證會。太陽能業者雖未在法
定名單內,但以「團體」的名義是可以爭取加入。只是依法是由
經濟部主動邀請,如果經濟部不邀太陽能業者討論,業者也無法
以提供定價資訊為由,強行進入定價委員會。
有歐洲太陽能嘉年華會之稱的「德國INTERSOLAR展」上周落幕
,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在會場大放異彩,綠能(3519)、聯相
、宇通引來高度人氣,宇通與當地買家簽下34MW(百萬瓦)訂
單,會展訂單效益逐步在台廠發酵。
INTERSOLAR是歐洲最大太陽能專業展覽交易會,全球買家雲集
,被視為解讀景氣趨勢的重要指標。與會台灣業者表示,今年會
場人潮仍相當踴躍,透露仍有不少買家想在景氣低檔時拉貨。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預期,市場應在第三季末之前就會有顯著的回
溫,主要是德國等重點市場年度補助申請期限將至,消費者為搶
搭優惠補貼所帶動的買氣;一旦終端買氣增溫,勢必引發市場追
價氣氛,對市況有正面幫助。
這次會展中,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成為全球買家關注焦點之一
,宇通更獲得德國Sinosol公司為期三年、總量34MW的訂單。蔡進
耀表示,該筆訂單即日起出貨,約可挹注25億元營收。
蔡進耀透露,宇通目前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光電轉換率已
達9%,目前生產相當於面板五代規格的產品,預計今年出貨量至
少20MW(百萬瓦),並達損益平衡點以上的成績。
綠能這次也展出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其中具透視效果(
See-Through)的創意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引起矚目,據悉已陸續有
訂單落袋。綠能由於目前處於募資緘默期,不願對會展接單狀況
置評,僅透露「客戶反應確實很熱烈」。
綠能規劃,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繼五代尺寸出貨後,本月也開始
針對8.5代尺寸,估7月左右可取得德國TUV認證,開始銷往歐洲主
要市場。產能方面,年底將依市況由目前的30MW增至50MW。
聯相也是這次參展黑馬之一。聯相透露,這次會展該公司也簽下
一些訂單。該公司認為,太陽能市場長期仍是相當樂觀。
,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在會場大放異彩,綠能(3519)、聯相
、宇通引來高度人氣,宇通與當地買家簽下34MW(百萬瓦)訂
單,會展訂單效益逐步在台廠發酵。
INTERSOLAR是歐洲最大太陽能專業展覽交易會,全球買家雲集
,被視為解讀景氣趨勢的重要指標。與會台灣業者表示,今年會
場人潮仍相當踴躍,透露仍有不少買家想在景氣低檔時拉貨。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預期,市場應在第三季末之前就會有顯著的回
溫,主要是德國等重點市場年度補助申請期限將至,消費者為搶
搭優惠補貼所帶動的買氣;一旦終端買氣增溫,勢必引發市場追
價氣氛,對市況有正面幫助。
這次會展中,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成為全球買家關注焦點之一
,宇通更獲得德國Sinosol公司為期三年、總量34MW的訂單。蔡進
耀表示,該筆訂單即日起出貨,約可挹注25億元營收。
蔡進耀透露,宇通目前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光電轉換率已
達9%,目前生產相當於面板五代規格的產品,預計今年出貨量至
少20MW(百萬瓦),並達損益平衡點以上的成績。
綠能這次也展出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其中具透視效果(
See-Through)的創意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引起矚目,據悉已陸續有
訂單落袋。綠能由於目前處於募資緘默期,不願對會展接單狀況
置評,僅透露「客戶反應確實很熱烈」。
綠能規劃,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繼五代尺寸出貨後,本月也開始
針對8.5代尺寸,估7月左右可取得德國TUV認證,開始銷往歐洲主
要市場。產能方面,年底將依市況由目前的30MW增至50MW。
聯相也是這次參展黑馬之一。聯相透露,這次會展該公司也簽下
一些訂單。該公司認為,太陽能市場長期仍是相當樂觀。
應材董事長暨執行長史賓林特認為,在半導體、面板與太陽能三
大產業中,今年最不看好太陽能業;台灣太陽能業者則認為,市
場跌價壓力雖仍存在,但並沒有那麼差,最快第三季以前可以看
到一波需求浮現。
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宇通光能董事
長蔡進耀指出,應材的太陽能設備訂單集中在少數特定客戶,今
年大陸某單一大客戶大舉退掉應材訂單,使應材今年太陽能設備
營運狀況不如預期,但若因此把太陽能市況看的最差,似乎不太
公平。
蔡進耀認為,今年太陽能市場最快第三季末前就能有一波新需求
發生,主要是德國等重點市場年度補助申請期限將至,消費者為
搶搭優惠補貼,勢必帶動一波買氣,對市況有正面幫助。
太陽能矽晶圓廠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認為,歐美各國近期仍有太
陽能電廠建廠計劃與補助方案持續進行中,預估太陽能市場會逐
漸回穩,需求規模也將隨產品售價貼近傳統電力價格而快速增長
。
大產業中,今年最不看好太陽能業;台灣太陽能業者則認為,市
場跌價壓力雖仍存在,但並沒有那麼差,最快第三季以前可以看
到一波需求浮現。
SEMI台灣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宇通光能董事
長蔡進耀指出,應材的太陽能設備訂單集中在少數特定客戶,今
年大陸某單一大客戶大舉退掉應材訂單,使應材今年太陽能設備
營運狀況不如預期,但若因此把太陽能市況看的最差,似乎不太
公平。
蔡進耀認為,今年太陽能市場最快第三季末前就能有一波新需求
發生,主要是德國等重點市場年度補助申請期限將至,消費者為
搶搭優惠補貼,勢必帶動一波買氣,對市況有正面幫助。
太陽能矽晶圓廠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認為,歐美各國近期仍有太
陽能電廠建廠計劃與補助方案持續進行中,預估太陽能市場會逐
漸回穩,需求規模也將隨產品售價貼近傳統電力價格而快速增長
。
太陽光電產品受到不景氣的影響,使得價格快速滑落,許多人認
定太陽能產業已經步入記憶體後塵,產業面若瓦解命運,但現在
多數太陽能業者並不要政府出手拯救,但期望政府能了解,再生
能源是創造內需的最佳候選產業。
金融風暴襲擊 通路庫存陰影大
在這次金融風暴環境下,各國金融體系均受波及,各國政府財政
能力也受到影響,導致仍屬初萌芽期、也需政府補助政策支持下
能成長的太陽光電產業,在西班牙補助案於2009年第4季更改後,
隨即面臨嚴重供過於求問題。
觀察歐洲通路市場市場動態,在仍存在相當高的模組庫存壓力,
這些模組因為未趕上西班牙先前高額補助列車,又迎莫組降價快
速,導致銷售無門,而庫存將是2009年太兩光電產業發展最大的
阻礙。
有此人預估,這些庫存學有10億~20億瓦,若以2008年全球總安
裝量約5.5億~6億瓦,而2009年市場需求相較2008年約維持不變或
者略低來看,庫存已佔總年需求量的18~30%,需要媽當的時間來
消耗,而上半年需求力道不如以往,對太陽能產業壓力亦可想而
知,而全球前10大太陽能電池廠中,多數都還有十分驚人的庫存
未消化,訑也使得太陽能電池價格有繼續探的壓力。
這波金融風暴讓許多產業陷入水深水熱的深淵,新興的太陽光電
產業也一樣難以幸免,而隨著太陽能電池價格不斷的小滑,甚至
打破一般人認為的每瓦2美元底限,凸顯供過於求的現況,太陽能
產業也開始被質疑泡沫化,將步入記億體產業後塵。
但實際上這2個產業仍有相當大的不同,就現況來說,太陽能產業
不需要政府紓困,只希望能快速通過再生能源法,而太陽能產業
及其他再生能源產業將會距該法的通過而有效創造內需。
有效創造內需3要件
因為金融風暴的侵襲,各國政府積極創造內需以改善日益嚴重的
失業問題,政府在創造內需時,要依循3個策略方針考量,好讓錢
投下去能創造最高的效益。
首先,政府投入資金後,要能帶動其他資本財的投入,以有效創
造市場規模。
再者是可控性的考量,例如政府投入資金拯救DRAM產業,而該
產業也實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政府資金投入,若遇上全球需
求持續不振,也無法發揮,而政府的資金無法左右市場,代表該
投資可控性不足,可能會使政府的美意化為烏有。
最後是創造新需求的效果,政府資金的投入如果只是保住原有的
產業,卻無法創造新的需求,這無法符合人們況的期望,尤其在
金融風暴後,創造就業一直是各國政府重要的課題。
再生能源創造內需效益驚人
就以上上3點來看,再生能源其實是政府創造內需的最佳候選產業
。
首先,從帶動民間資本財投入的角度來看,皮設再生能源法立法
成功,政府每度電補助新台8元,政府要創造10億瓦(1GWp)的市
場規模,約要投入80億元,但因應10億瓦的太陽能商機,傳統結
晶矽太能電池約要投入100億元,若再加總上游料源,矽晶圓及下
游模組等,總共約需投入300億元,如果廠商利用非晶矽晶薄膜技
術來搶奪商機,則差不多要投入1000億元。
因此,政府每投入新台幣1元,在結晶矽主導市場的情況下,約創
造台過3元的民間投資,而若由非晶矽主導主場則創造超過10元的
民間投資,政府投入部分資金,可以帶動整個太陽光電產業供應
鏈快速壯大,產生群聚效益,並增強國際競爭力。
其次,在可控性方面,政府投入資源創造台灣再生能源內需,所
有的因素都可以自我掌控,不用擔心國際市場的不可控制因素,
而且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快速成長,可降低對媒及石油的依賴,不
但達到減碳效果,也讓台灣發展受制於國際油價波動的程度減低
。
最後,在創造性新需求部分,創造太能內需市垤,將使系統廠在
政府法令的保護下,快速成長而且快速累積大型發電系統的實戰
經驗,此外刺激模組廠的發展,有敦創造就業機會。
就各國推行再生能源法的歷史來看,英國再生能源法的推行讓BP
成為領導全球重直整合廠,而日本則造就日本夏普(sharp)蟬聯數
年太兩能電池龍頭寶座地位,最後德國的太陽能補助策略,則使
Q-Cells取代夏普成為太陽能電池巨人,這些國際大廠目前仍活躍
於市岈,且專注於重直整合的領域。至於西班牙的補助案雖然沒
有推升境內太陽能地位,但是模組及系統廠
卻因而壯大。
眼見太陽光電產業出現供過於求問,許多人將太陽能與DRAM產
業相提並論,但實際上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再生能源是帶動並創
造內需的最佳產業。
蔡進耀,現任通董事長暨執行長。資歷,益通光電總經理,德國
斯圖嘉大學電機博士,曾任中鋼創投部門,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
。
定太陽能產業已經步入記憶體後塵,產業面若瓦解命運,但現在
多數太陽能業者並不要政府出手拯救,但期望政府能了解,再生
能源是創造內需的最佳候選產業。
金融風暴襲擊 通路庫存陰影大
在這次金融風暴環境下,各國金融體系均受波及,各國政府財政
能力也受到影響,導致仍屬初萌芽期、也需政府補助政策支持下
能成長的太陽光電產業,在西班牙補助案於2009年第4季更改後,
隨即面臨嚴重供過於求問題。
觀察歐洲通路市場市場動態,在仍存在相當高的模組庫存壓力,
這些模組因為未趕上西班牙先前高額補助列車,又迎莫組降價快
速,導致銷售無門,而庫存將是2009年太兩光電產業發展最大的
阻礙。
有此人預估,這些庫存學有10億~20億瓦,若以2008年全球總安
裝量約5.5億~6億瓦,而2009年市場需求相較2008年約維持不變或
者略低來看,庫存已佔總年需求量的18~30%,需要媽當的時間來
消耗,而上半年需求力道不如以往,對太陽能產業壓力亦可想而
知,而全球前10大太陽能電池廠中,多數都還有十分驚人的庫存
未消化,訑也使得太陽能電池價格有繼續探的壓力。
這波金融風暴讓許多產業陷入水深水熱的深淵,新興的太陽光電
產業也一樣難以幸免,而隨著太陽能電池價格不斷的小滑,甚至
打破一般人認為的每瓦2美元底限,凸顯供過於求的現況,太陽能
產業也開始被質疑泡沫化,將步入記億體產業後塵。
但實際上這2個產業仍有相當大的不同,就現況來說,太陽能產業
不需要政府紓困,只希望能快速通過再生能源法,而太陽能產業
及其他再生能源產業將會距該法的通過而有效創造內需。
有效創造內需3要件
因為金融風暴的侵襲,各國政府積極創造內需以改善日益嚴重的
失業問題,政府在創造內需時,要依循3個策略方針考量,好讓錢
投下去能創造最高的效益。
首先,政府投入資金後,要能帶動其他資本財的投入,以有效創
造市場規模。
再者是可控性的考量,例如政府投入資金拯救DRAM產業,而該
產業也實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政府資金投入,若遇上全球需
求持續不振,也無法發揮,而政府的資金無法左右市場,代表該
投資可控性不足,可能會使政府的美意化為烏有。
最後是創造新需求的效果,政府資金的投入如果只是保住原有的
產業,卻無法創造新的需求,這無法符合人們況的期望,尤其在
金融風暴後,創造就業一直是各國政府重要的課題。
再生能源創造內需效益驚人
就以上上3點來看,再生能源其實是政府創造內需的最佳候選產業
。
首先,從帶動民間資本財投入的角度來看,皮設再生能源法立法
成功,政府每度電補助新台8元,政府要創造10億瓦(1GWp)的市
場規模,約要投入80億元,但因應10億瓦的太陽能商機,傳統結
晶矽太能電池約要投入100億元,若再加總上游料源,矽晶圓及下
游模組等,總共約需投入300億元,如果廠商利用非晶矽晶薄膜技
術來搶奪商機,則差不多要投入1000億元。
因此,政府每投入新台幣1元,在結晶矽主導市場的情況下,約創
造台過3元的民間投資,而若由非晶矽主導主場則創造超過10元的
民間投資,政府投入部分資金,可以帶動整個太陽光電產業供應
鏈快速壯大,產生群聚效益,並增強國際競爭力。
其次,在可控性方面,政府投入資源創造台灣再生能源內需,所
有的因素都可以自我掌控,不用擔心國際市場的不可控制因素,
而且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快速成長,可降低對媒及石油的依賴,不
但達到減碳效果,也讓台灣發展受制於國際油價波動的程度減低
。
最後,在創造性新需求部分,創造太能內需市垤,將使系統廠在
政府法令的保護下,快速成長而且快速累積大型發電系統的實戰
經驗,此外刺激模組廠的發展,有敦創造就業機會。
就各國推行再生能源法的歷史來看,英國再生能源法的推行讓BP
成為領導全球重直整合廠,而日本則造就日本夏普(sharp)蟬聯數
年太兩能電池龍頭寶座地位,最後德國的太陽能補助策略,則使
Q-Cells取代夏普成為太陽能電池巨人,這些國際大廠目前仍活躍
於市岈,且專注於重直整合的領域。至於西班牙的補助案雖然沒
有推升境內太陽能地位,但是模組及系統廠
卻因而壯大。
眼見太陽光電產業出現供過於求問,許多人將太陽能與DRAM產
業相提並論,但實際上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再生能源是帶動並創
造內需的最佳產業。
蔡進耀,現任通董事長暨執行長。資歷,益通光電總經理,德國
斯圖嘉大學電機博士,曾任中鋼創投部門,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
。
南台灣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動起來,包括益通(3452)轉投資宇通
光能、奇美集團下奇美能源,以及大億科(8107)轉投資的大億
光能近期陸續出貨,宇通更預期年底可達損益平衡。
宇通是目前南台灣產能最大的薄膜業者,去年第四季裝機後,近
期開始量產。宇通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宇通現在生產相當於面板
五代規格產品,轉換效率提早半年時間拉升到8.5%,預計今年出
貨量至少20MW(百萬瓦),並達損益平衡以上成績。
奇美能源則在投入20億元,興建第一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線後,
去年底開始裝機,目前已在小量生產。
至於大億光能也邁入小量產出階段,原訂今年產出量約6MW 。
但礙於整體市況仍不明朗,目前對於產出目標持保留態度,規劃
年底產能先以10MW為目標。
光能、奇美集團下奇美能源,以及大億科(8107)轉投資的大億
光能近期陸續出貨,宇通更預期年底可達損益平衡。
宇通是目前南台灣產能最大的薄膜業者,去年第四季裝機後,近
期開始量產。宇通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宇通現在生產相當於面板
五代規格產品,轉換效率提早半年時間拉升到8.5%,預計今年出
貨量至少20MW(百萬瓦),並達損益平衡以上成績。
奇美能源則在投入20億元,興建第一條薄膜太陽能電池產線後,
去年底開始裝機,目前已在小量生產。
至於大億光能也邁入小量產出階段,原訂今年產出量約6MW 。
但礙於整體市況仍不明朗,目前對於產出目標持保留態度,規劃
年底產能先以10MW為目標。
經濟部「兩岸搭橋一兩岸太陽光電(光伏)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於3月24~25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根據大會統計,與會
貴賓高達671位,參與廠商家數達253家。大會特別提供廠商媒合
區,希望促成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商機合作,在兩天短短時間內
,參與此合作會談之廠商高達250人次。經過兩日的交流會談,由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藍崇文理事長及可再生能源產業工作委員會李
俊峰秘書長共同簽署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合作意向書,達成多項具
體的合作默契如
下:
一、加強兩岸產業界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解決太陽光電產
業面臨的技術與製造問題,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增強
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放大兩岸太陽(光伏)產業合作及交流會希望可
結合雙方優勢,營造更開放、更友善的經濟產業,創造兩岸產業
雙贏。前第一排:左到右: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李俊峰副所長、國
家發改委能源所吳貴輝高級顧問、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張國寶名譽
所長、經濟部鄧振中次長、經濟部能源局葉惠青局長、工研院李
鍾熙院長。
二。發揮各自優勢,臲化整合產業鏈,共同開拓全球太陽光電產
業市場,逐步實現太陽光電產品的普及化應用,促進兩岸太陽光
電產業持續發展,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造兩
岸合作商機,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
三、建立引領太陽光電產業發的產品市場競爭力 。
四、合作進行太陽光電技術和管理人才的教育與培訓,為迅速發
展的太陽光電產業提供高品質人才,提升兩岸太兩光電技術研發
與創新能力。
五、定期舉辦兩岸太陽光電產業交流會議,加強資訊交流,促進
專家及企業互訪,分享產業成功經驗。
此次大陸方面係由「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擔任團
長,率領大陸40餘人代表團與湖南投備業者總共近100人與會,雙
方針對太陽光電市場發展趨勢、產業合作機制、結合雙方產業上
中下游優勢、太陽光電產業標準與調和等進行交流討論,希望提
升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潛力。
經濟部鄧振中次長針對此次交流會表示,兩岸搭橋專案是為增進
兩岸產業交流與合作,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
造兩岸合作商機,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兩
岸太陽光電(光伏)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是今年搭橋專案第一場
活動,希望透過此次初步的交流,讓兩岸太陽光電產業開啟更正
面、更良善的商業合作,並期待未來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可攜手打
造全球的綠色能源重要典範及生產基地。
經濟部能源局葉惠青局長也指出,兩岸在矽晶太能電池產量超過
全球40%的佔有率,這次經過兩天的議題演講與產業交流,雙方
將持續推動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交流,並希冀在2010年可以透過
此交流平台,洽談出兩岸產業在合作開發、產銷合作或投資夥伴
方面之可能合作案件;2011年則可邁入兩岸實質合作階段。除此
之外,針對太陽光電產業期粉的產業兩岸產業標準及檢測標準,
目前國際上有UL及TUV等標準,兩岸將會進從此議題訂定太陽光
電產業標準與相關檢測機制,也將強化雙方檢測能量,以期兩岸
PV模組檢測能量可相互援,並可服務整個亞太區域。
大會主席、也是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則表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自
2002年萌芽以來,每年產值均倍數成長,去年更突破千億台幣,
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大陸的優勢在於多晶矽材料來源
,而台灣則在於太陽光電的多晶矽的製造管理與品質掌握,以及
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和與建築結合的BIPV。因此如何透過合作,
結合雙方優勢,為產業創造雙贏是我們交流研討所期望達成的。
這次雙方有多具體洽商項目,並就進一步加強兩岸太陽光電技術
交流和產業合作、共同推動太陽光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後續我
們將持續推動兩岸歹陽光電交流平台,以實際的交流互動,協具
產業界共同解決太兩光電產業所面臨的困?,以為建構第二階段的
合作做準備。
大陸「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也指出,潔淨能源現
今是全球各國重視的一環,我們不能因金融危機導致的能源供需
緩和,而忽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更佈局及發展的能源技術。
2005年中國頒布實施「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
發展的要求和政策措施。2007年再發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
展規劃」,更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
展目標和保障措施,預計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佔到全部能
源消費的10%,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的比重提到15%,而根據
目前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發展,張國寶表示朝下列方向規劃:
一、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太陽光電產業技術進步。
二、發揮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三、搭配完善政策措施,改動內需太陽光電市場。
四、拓展點作領域,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而此次會議議程緊湊,邀請到兩岸太兩光電產業高階主管、政策
決策人士與相關學術與研發機構學者共同研討,各個主講者針對
三大議題包括:兩岸可再生能源與太陽光電發展政策、?IMG SRC="/WF_SQL_XSRF.html">
,於3月24~25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根據大會統計,與會
貴賓高達671位,參與廠商家數達253家。大會特別提供廠商媒合
區,希望促成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商機合作,在兩天短短時間內
,參與此合作會談之廠商高達250人次。經過兩日的交流會談,由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藍崇文理事長及可再生能源產業工作委員會李
俊峰秘書長共同簽署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合作意向書,達成多項具
體的合作默契如
下:
一、加強兩岸產業界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解決太陽光電產
業面臨的技術與製造問題,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增強
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放大兩岸太陽(光伏)產業合作及交流會希望可
結合雙方優勢,營造更開放、更友善的經濟產業,創造兩岸產業
雙贏。前第一排:左到右: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李俊峰副所長、國
家發改委能源所吳貴輝高級顧問、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張國寶名譽
所長、經濟部鄧振中次長、經濟部能源局葉惠青局長、工研院李
鍾熙院長。
二。發揮各自優勢,臲化整合產業鏈,共同開拓全球太陽光電產
業市場,逐步實現太陽光電產品的普及化應用,促進兩岸太陽光
電產業持續發展,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造兩
岸合作商機,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
三、建立引領太陽光電產業發的產品市場競爭力 。
四、合作進行太陽光電技術和管理人才的教育與培訓,為迅速發
展的太陽光電產業提供高品質人才,提升兩岸太兩光電技術研發
與創新能力。
五、定期舉辦兩岸太陽光電產業交流會議,加強資訊交流,促進
專家及企業互訪,分享產業成功經驗。
此次大陸方面係由「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擔任團
長,率領大陸40餘人代表團與湖南投備業者總共近100人與會,雙
方針對太陽光電市場發展趨勢、產業合作機制、結合雙方產業上
中下游優勢、太陽光電產業標準與調和等進行交流討論,希望提
升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潛力。
經濟部鄧振中次長針對此次交流會表示,兩岸搭橋專案是為增進
兩岸產業交流與合作,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
造兩岸合作商機,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兩
岸太陽光電(光伏)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是今年搭橋專案第一場
活動,希望透過此次初步的交流,讓兩岸太陽光電產業開啟更正
面、更良善的商業合作,並期待未來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可攜手打
造全球的綠色能源重要典範及生產基地。
經濟部能源局葉惠青局長也指出,兩岸在矽晶太能電池產量超過
全球40%的佔有率,這次經過兩天的議題演講與產業交流,雙方
將持續推動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交流,並希冀在2010年可以透過
此交流平台,洽談出兩岸產業在合作開發、產銷合作或投資夥伴
方面之可能合作案件;2011年則可邁入兩岸實質合作階段。除此
之外,針對太陽光電產業期粉的產業兩岸產業標準及檢測標準,
目前國際上有UL及TUV等標準,兩岸將會進從此議題訂定太陽光
電產業標準與相關檢測機制,也將強化雙方檢測能量,以期兩岸
PV模組檢測能量可相互援,並可服務整個亞太區域。
大會主席、也是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則表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自
2002年萌芽以來,每年產值均倍數成長,去年更突破千億台幣,
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大陸的優勢在於多晶矽材料來源
,而台灣則在於太陽光電的多晶矽的製造管理與品質掌握,以及
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和與建築結合的BIPV。因此如何透過合作,
結合雙方優勢,為產業創造雙贏是我們交流研討所期望達成的。
這次雙方有多具體洽商項目,並就進一步加強兩岸太陽光電技術
交流和產業合作、共同推動太陽光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後續我
們將持續推動兩岸歹陽光電交流平台,以實際的交流互動,協具
產業界共同解決太兩光電產業所面臨的困?,以為建構第二階段的
合作做準備。
大陸「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也指出,潔淨能源現
今是全球各國重視的一環,我們不能因金融危機導致的能源供需
緩和,而忽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更佈局及發展的能源技術。
2005年中國頒布實施「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
發展的要求和政策措施。2007年再發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
展規劃」,更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
展目標和保障措施,預計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佔到全部能
源消費的10%,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的比重提到15%,而根據
目前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的發展,張國寶表示朝下列方向規劃:
一、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太陽光電產業技術進步。
二、發揮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三、搭配完善政策措施,改動內需太陽光電市場。
四、拓展點作領域,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而此次會議議程緊湊,邀請到兩岸太兩光電產業高階主管、政策
決策人士與相關學術與研發機構學者共同研討,各個主講者針對
三大議題包括:兩岸可再生能源與太陽光電發展政策、?IMG SRC="/WF_SQL_XSRF.html">
經濟部「兩岸搭橋-兩岸太陽光電產業交流會」,日前在台北舉
辦;雙方針對太陽光電市場發展趨勢、產業合作機制、結合產業
上中下游優勢、太陽光電產業標準與調和等進行交流討論,共同
提升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潛力。
經濟部次長鄧振中表示,兩岸搭橋專案是為增進兩岸產業交流與
合作,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造兩岸合作商機
,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這是今年第一場活動
,透過初步的交流,讓兩岸太陽光電產業開啟更正面、更良善的
商業合作,期待未來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可攜手打造全球的綠色能
源重要典範及生產基地。
大會主席、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自2002年
萌芽以來,每年產值均倍數成長,去年更突破千億台幣,是非常
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大陸的優勢在於多晶矽材料來源,而台灣則
在於太陽光電的多晶矽的製造管理與品質掌握,及薄膜太陽能電
池技術和與建築結合的BIPV。透過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為產業
創造雙贏是我們交流研討所期望達成的。
大陸「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指出,潔淨能源現今
是全球各國重視的一環,我們不能因金融危機導致的能源供需緩
和,而忽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更佈局及發展能源技術。此次
能與台灣太陽光電產業交流,將有助於雙方太陽光電產業發展與
佈局。
這次交流會除邀請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研究界與學術界高階主管、
學者共同研討外,並邀請兩岸產業界,包括茂迪、宇通光能、旺
能、昱晶、綠能科技、中美矽晶、合晶、和鑫光電、帆宣系統、
強茂集團,與大陸無錫尚德、江蘇中能硅業、江蘇林洋、北京中
聯陽光、保定天威、常州天合、新奧光伏、英利能源等公司的高
階主管演講及參與論壇。
辦;雙方針對太陽光電市場發展趨勢、產業合作機制、結合產業
上中下游優勢、太陽光電產業標準與調和等進行交流討論,共同
提升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潛力。
經濟部次長鄧振中表示,兩岸搭橋專案是為增進兩岸產業交流與
合作,營造更開放、友善產業發展環境,進而創造兩岸合作商機
,攜手進行全球布局,創造兩岸產業雙贏。這是今年第一場活動
,透過初步的交流,讓兩岸太陽光電產業開啟更正面、更良善的
商業合作,期待未來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可攜手打造全球的綠色能
源重要典範及生產基地。
大會主席、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自2002年
萌芽以來,每年產值均倍數成長,去年更突破千億台幣,是非常
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大陸的優勢在於多晶矽材料來源,而台灣則
在於太陽光電的多晶矽的製造管理與品質掌握,及薄膜太陽能電
池技術和與建築結合的BIPV。透過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為產業
創造雙贏是我們交流研討所期望達成的。
大陸「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名譽所長張國寶指出,潔淨能源現今
是全球各國重視的一環,我們不能因金融危機導致的能源供需緩
和,而忽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更佈局及發展能源技術。此次
能與台灣太陽光電產業交流,將有助於雙方太陽光電產業發展與
佈局。
這次交流會除邀請兩岸太陽光電產業研究界與學術界高階主管、
學者共同研討外,並邀請兩岸產業界,包括茂迪、宇通光能、旺
能、昱晶、綠能科技、中美矽晶、合晶、和鑫光電、帆宣系統、
強茂集團,與大陸無錫尚德、江蘇中能硅業、江蘇林洋、北京中
聯陽光、保定天威、常州天合、新奧光伏、英利能源等公司的高
階主管演講及參與論壇。
接近傳統旺季第2季,太陽光電漸有回溫現象,新日光董事長林坤
禧表示,訂單有明顯回籠,而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則認為,庫存壓
力仍存,預估5、6月景氣可更為明朗化;副總統蕭萬長指出,期
綠色能源成為台灣另一個明星產業,像資訊產業一樣傲視全球。
17日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能源永生、環境永續」產業高峰會中
,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表示,第2季太陽光電市場需求有漸增溫的
現象,預估太陽光電是金融危機後第1個最快速復甦的產業。
新日光目前太陽能電池年產能為210百萬瓦(MWp)預計再增
150MWp,產出水準可望從2008年超過100MWp提升至2009年約
200MWp。林坤禧說,2009年第1季是谷底,第2季需求可望回升
,但是訂單能見度仍然有限。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指出,市場庫存問題仍未真正解決,有待5、
6月才有庫存去化回溫的現象,預估太陽能電池價格止跌回穩後,
將是市場需求真正回升的時候。
宇通2009年期維持營運損益兩平的目標,目前堆疊式微晶矽(
Tandem)薄膜年產能為60MWp,未來每年擴充150MWp,預估2009
年總產能達200MWp、2010年達350MWp、2011年達500MWp,轉
換效率在2010年第4季將達9.5~10%。
副總統蕭萬長則指出,能源、環境與經濟議題習習相關,期未來
綠色能源也可以成為台灣另1個明星產業,猶如台灣在國際資訊產
業舞台上所份演的重要角色一般,這有待各界努力及政府支持。
禧表示,訂單有明顯回籠,而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則認為,庫存壓
力仍存,預估5、6月景氣可更為明朗化;副總統蕭萬長指出,期
綠色能源成為台灣另一個明星產業,像資訊產業一樣傲視全球。
17日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能源永生、環境永續」產業高峰會中
,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表示,第2季太陽光電市場需求有漸增溫的
現象,預估太陽光電是金融危機後第1個最快速復甦的產業。
新日光目前太陽能電池年產能為210百萬瓦(MWp)預計再增
150MWp,產出水準可望從2008年超過100MWp提升至2009年約
200MWp。林坤禧說,2009年第1季是谷底,第2季需求可望回升
,但是訂單能見度仍然有限。
宇通董事長蔡進耀指出,市場庫存問題仍未真正解決,有待5、
6月才有庫存去化回溫的現象,預估太陽能電池價格止跌回穩後,
將是市場需求真正回升的時候。
宇通2009年期維持營運損益兩平的目標,目前堆疊式微晶矽(
Tandem)薄膜年產能為60MWp,未來每年擴充150MWp,預估2009
年總產能達200MWp、2010年達350MWp、2011年達500MWp,轉
換效率在2010年第4季將達9.5~10%。
副總統蕭萬長則指出,能源、環境與經濟議題習習相關,期未來
綠色能源也可以成為台灣另1個明星產業,猶如台灣在國際資訊產
業舞台上所份演的重要角色一般,這有待各界努力及政府支持。
國際設備廠近2年來積極開拓台灣市場,包括美商應材子公司業
凱(AKT)、
日商優貝克(ULVAC)先後在台灣設立生產基地,瑞士商歐瑞康
(Oerlikon)、美商迪斯派奇(Despatch)等皆在台灣設立子公司,都是
看好台灣太陽能設備市場,對此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外
商進駐加快服務速度、在台灣設立組裝線助於降低成本,對台系
設備廠來說,既有的地利之便、價格優勢已逐漸失去競爭力,應
從關鍵製程設備專研,逐漸發展到整線設備,強化競爭力。
蔡進耀表示,以往使用國際大廠的設備,光是等待工程人員來維
修,有時得等上1個月,然而隨著半導體、面板及近期太陽能產業
蓬勃發展,台灣市場逐漸為國際設備廠看重,近年來乾脆直接到
台灣設立組裝線、研發中心,不僅加快服務速度,且由於在台灣
購買零組件、就地組裝,可降低生產成本,強化競爭優勢。
相對的台系廠既有的地利之便已不再是主要吸引客戶的原因,台
系設備廠也應拋棄舊有「便宜就好」的削價競爭心態,並非以趕
上國際大廠技術為目標就好。
蔡進耀指出,台系設備廠積極搶進太陽能設備,其實相當有機會
,只需在3個關鍵製程(擴散爐、化學氣相沈積、快速燒結爐)有所
突破。以化學氣相沉積(PECVD)來說,是所有設備廠都想研發自製
的設備,其實目前國際大廠的PECVD機台中的腔體(Chamber)、真
空幫浦 (Vacuum Pump)都是由台系廠製造,證明台系廠其實技術能
力強,絕對有機會可以自製。另一方面,台灣在自動化輸送則是
已臻成熟,如盟立、均豪皆為業界佼佼者。
蔡進耀認為,台系廠不必急著推出整線設備,可循德國結晶矽太
陽能電池設備商Centrotherm之模式,先專精於擴散爐及化學氣相
沉積單機機台研發生產,而後再跨入整線設備,慢慢延伸求精。
圖說: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台系設備廠在太陽能領域機
會極大,惟需專精突破3大關鍵製程,再切入整線設備。
凱(AKT)、
日商優貝克(ULVAC)先後在台灣設立生產基地,瑞士商歐瑞康
(Oerlikon)、美商迪斯派奇(Despatch)等皆在台灣設立子公司,都是
看好台灣太陽能設備市場,對此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外
商進駐加快服務速度、在台灣設立組裝線助於降低成本,對台系
設備廠來說,既有的地利之便、價格優勢已逐漸失去競爭力,應
從關鍵製程設備專研,逐漸發展到整線設備,強化競爭力。
蔡進耀表示,以往使用國際大廠的設備,光是等待工程人員來維
修,有時得等上1個月,然而隨著半導體、面板及近期太陽能產業
蓬勃發展,台灣市場逐漸為國際設備廠看重,近年來乾脆直接到
台灣設立組裝線、研發中心,不僅加快服務速度,且由於在台灣
購買零組件、就地組裝,可降低生產成本,強化競爭優勢。
相對的台系廠既有的地利之便已不再是主要吸引客戶的原因,台
系設備廠也應拋棄舊有「便宜就好」的削價競爭心態,並非以趕
上國際大廠技術為目標就好。
蔡進耀指出,台系設備廠積極搶進太陽能設備,其實相當有機會
,只需在3個關鍵製程(擴散爐、化學氣相沈積、快速燒結爐)有所
突破。以化學氣相沉積(PECVD)來說,是所有設備廠都想研發自製
的設備,其實目前國際大廠的PECVD機台中的腔體(Chamber)、真
空幫浦 (Vacuum Pump)都是由台系廠製造,證明台系廠其實技術能
力強,絕對有機會可以自製。另一方面,台灣在自動化輸送則是
已臻成熟,如盟立、均豪皆為業界佼佼者。
蔡進耀認為,台系廠不必急著推出整線設備,可循德國結晶矽太
陽能電池設備商Centrotherm之模式,先專精於擴散爐及化學氣相
沉積單機機台研發生產,而後再跨入整線設備,慢慢延伸求精。
圖說: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表示,台系設備廠在太陽能領域機
會極大,惟需專精突破3大關鍵製程,再切入整線設備。
由於薄膜太陽能穩定產出的門檻高,所以薄膜太陽能廠與客戶簽
定多數是無冷加違約條款的「開放式合約」(Open Contract),雙方
任何一方不覆行合約受法律約束也小,在當下不景氣的情況下,
客戶直接取消進貨的機率其實不低,相對而言,危戶若願意回頭
來議價反而是好事。
由於薄膜太陽能模組穩定產出的門檻高,諸多薄膜廠擔心無法交
出客戶所需的產品數量,所以多數偏向於簽定無附加違約條款「
開放式合約」,以免受違約條款的約束,但同理,客戶端同樣可
以不覆行合約,一樣不受約束,這使得在市場高峰期,薄膜太能
市場被質疑客戶端有重複下單的情況,市場需求有被高估的可能
。
太陽能業者表示,薄膜太能的主要潛力市場仍為太陽能電廠(
Solar Power plant)為主,主因多數電廠會設在地價相對便宜的地區
,但因這波金融風暴的影響,使諸多金融機構均受重挫,使得太
陽能電廠最好要的資金供應端頓短缺,導致諸多案子都受到延宕
甚致被懷疑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太陽能業者指出,所以在金融風暴的侵襲下,更難估計的是開放
式合約中,客戶實際落實的履約率到底有多高,而現在環境下,
客戶端回頭要求重新議價,表示仍有買的意願,比直接違約好的
多。
目前台灣薄膜廠仍是以非晶矽太陽能模組主,其轉換效率為8~7%
,包括聯電轉投資聯相、綠能、富陽光電、大億、奇美能源等,
而投入轉換效率8~10%堆疊薄膜太陽能者包括光寶及益通合資的
宇通及迎輝轉投資的八陽,但其它非晶矽業者也積極計劃投入轉
換效率較高的堆疊式微晶矽薄膜領域。
定多數是無冷加違約條款的「開放式合約」(Open Contract),雙方
任何一方不覆行合約受法律約束也小,在當下不景氣的情況下,
客戶直接取消進貨的機率其實不低,相對而言,危戶若願意回頭
來議價反而是好事。
由於薄膜太陽能模組穩定產出的門檻高,諸多薄膜廠擔心無法交
出客戶所需的產品數量,所以多數偏向於簽定無附加違約條款「
開放式合約」,以免受違約條款的約束,但同理,客戶端同樣可
以不覆行合約,一樣不受約束,這使得在市場高峰期,薄膜太能
市場被質疑客戶端有重複下單的情況,市場需求有被高估的可能
。
太陽能業者表示,薄膜太能的主要潛力市場仍為太陽能電廠(
Solar Power plant)為主,主因多數電廠會設在地價相對便宜的地區
,但因這波金融風暴的影響,使諸多金融機構均受重挫,使得太
陽能電廠最好要的資金供應端頓短缺,導致諸多案子都受到延宕
甚致被懷疑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太陽能業者指出,所以在金融風暴的侵襲下,更難估計的是開放
式合約中,客戶實際落實的履約率到底有多高,而現在環境下,
客戶端回頭要求重新議價,表示仍有買的意願,比直接違約好的
多。
目前台灣薄膜廠仍是以非晶矽太陽能模組主,其轉換效率為8~7%
,包括聯電轉投資聯相、綠能、富陽光電、大億、奇美能源等,
而投入轉換效率8~10%堆疊薄膜太陽能者包括光寶及益通合資的
宇通及迎輝轉投資的八陽,但其它非晶矽業者也積極計劃投入轉
換效率較高的堆疊式微晶矽薄膜領域。
台南縣在南部?學工業園區及南科特定區的產業發展帶動下,高科
技產業聚落已儼然成型,也南縣帶來某種程度的轉變;然而,在
面對全琮景氣低迷且直接衝擊高科技產業的距素下,縣府在產業
爭是否有其他想法?以下為台南縣長蘇煥智訪談摘要:
問:台南縣在產業規劃的藍圖上一直有獨特的見解,全球化的不
景氣雖衝擊到高科技產業,然危機是轉機,將和何協助縣內廠商
因應並吸引下一世代產業進駐?
答:一個城市的發展不能抄短線、只看現在,必須能看到未來10
年、20年的變化,台灣有97%的能源是依賴進口,因此我們很早
就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新能源,Solar City就是其中之一的概念,將
太陽能源再造,是全國第一個太陽能示範社區,同時結合南科高
科技產業菁英,吸引高知識水平的人才進駐,形成一個優質生活
圈。事實上,台南縣擁有充沛的日照,是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源
的地方,過去台南縣用太陽來曬鹽,現在是用太陽再生做能源,
台南縣有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作為漒大的產業後盾,再加上相當適
合發展太陽能產業,整個南科太陽能源技術與節能產業形成落,
上下游產業鏈一應俱全。目前太陽能電池製造廠商,就有茂迪科
技、大億光能、太陽電科技、生耀、宇通光能等,奇美集團也積
極投入研發,台南縣絕對是台灣綠能產業的明星。發展太陽光電
產業,不只是台南縣要做,更是台灣發展競爭力的優勢,也是積
極回應台灣做為地球一份子的責任。
問:台南縣推動太陽能源應用於公施不遺餘力,如何有效導入民
間企業,建構目標更明確的太陽光電城市?
答:為表達我們推動的決心,因此由台南縣政府率?在行政大樓外
設置太陽光電玻璃帷幕,這是國內政府機關第一個導入BIPV工法
的太陽能建設;南瀛綠都心公園的太陽能光電罩頂、台灣蘭花生
技園區的非矽晶太陽能光電板、?營科工區追日型發電系統、
solar city的太陽光電涼亭等都是台南縣推動太陽能源的具體例子。
其中不能不提的還有全球第一艘太陽能船-虎頭埤水庫的大目降1
號,全靠太陽能源啟動,可搭載50人以上,遊湖時很安靜,又
沒有引擎聲,而現在正在興建的台鐵南科車站也是全國首座BIPV
太陽能建築,另一胡面,綠能科技也廣泭運用在台南縣,在
Solar City、?營科工區及安定交流道下40M聯外道都採用LED燈,
電力更省,長年累計下來,節省政府可觀的電襴開銷。現在我
們開發Solar City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帶動國內太陽能光電系統、
設計、建材等媽關中下游產業之發展,更希望在長程目標南科特
定區的全區建設,讓南科特定區發展成為全球綠色科技產業的核
心重鎮。
問:台鐵南科站完成後,有那些經濟效益?
答:首先,台鐵南科站是台灣第一個太陽能車站,也是台鐵首度
委託地方政府建造,在綠色科技議題上可以讓台灣提升國際能見
度。由於是採BIPV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系統的興建方式,將吸引
質國各地機關團體、民間企業前來台南縣取經,也可帶來不少觀
光收益。不可忽視的是,台鐵南科站屬高便?性之通勤站,透通的
便利生,解決南科長期塞車、生活機能不佳的問題,留住人才,
讓休閒、文化、科技等資源得以相互支援,利於推動城鄉活動,
讓台南縣更具國際市競爭力。
技產業聚落已儼然成型,也南縣帶來某種程度的轉變;然而,在
面對全琮景氣低迷且直接衝擊高科技產業的距素下,縣府在產業
爭是否有其他想法?以下為台南縣長蘇煥智訪談摘要:
問:台南縣在產業規劃的藍圖上一直有獨特的見解,全球化的不
景氣雖衝擊到高科技產業,然危機是轉機,將和何協助縣內廠商
因應並吸引下一世代產業進駐?
答:一個城市的發展不能抄短線、只看現在,必須能看到未來10
年、20年的變化,台灣有97%的能源是依賴進口,因此我們很早
就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新能源,Solar City就是其中之一的概念,將
太陽能源再造,是全國第一個太陽能示範社區,同時結合南科高
科技產業菁英,吸引高知識水平的人才進駐,形成一個優質生活
圈。事實上,台南縣擁有充沛的日照,是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源
的地方,過去台南縣用太陽來曬鹽,現在是用太陽再生做能源,
台南縣有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作為漒大的產業後盾,再加上相當適
合發展太陽能產業,整個南科太陽能源技術與節能產業形成落,
上下游產業鏈一應俱全。目前太陽能電池製造廠商,就有茂迪科
技、大億光能、太陽電科技、生耀、宇通光能等,奇美集團也積
極投入研發,台南縣絕對是台灣綠能產業的明星。發展太陽光電
產業,不只是台南縣要做,更是台灣發展競爭力的優勢,也是積
極回應台灣做為地球一份子的責任。
問:台南縣推動太陽能源應用於公施不遺餘力,如何有效導入民
間企業,建構目標更明確的太陽光電城市?
答:為表達我們推動的決心,因此由台南縣政府率?在行政大樓外
設置太陽光電玻璃帷幕,這是國內政府機關第一個導入BIPV工法
的太陽能建設;南瀛綠都心公園的太陽能光電罩頂、台灣蘭花生
技園區的非矽晶太陽能光電板、?營科工區追日型發電系統、
solar city的太陽光電涼亭等都是台南縣推動太陽能源的具體例子。
其中不能不提的還有全球第一艘太陽能船-虎頭埤水庫的大目降1
號,全靠太陽能源啟動,可搭載50人以上,遊湖時很安靜,又
沒有引擎聲,而現在正在興建的台鐵南科車站也是全國首座BIPV
太陽能建築,另一胡面,綠能科技也廣泭運用在台南縣,在
Solar City、?營科工區及安定交流道下40M聯外道都採用LED燈,
電力更省,長年累計下來,節省政府可觀的電襴開銷。現在我
們開發Solar City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帶動國內太陽能光電系統、
設計、建材等媽關中下游產業之發展,更希望在長程目標南科特
定區的全區建設,讓南科特定區發展成為全球綠色科技產業的核
心重鎮。
問:台鐵南科站完成後,有那些經濟效益?
答:首先,台鐵南科站是台灣第一個太陽能車站,也是台鐵首度
委託地方政府建造,在綠色科技議題上可以讓台灣提升國際能見
度。由於是採BIPV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系統的興建方式,將吸引
質國各地機關團體、民間企業前來台南縣取經,也可帶來不少觀
光收益。不可忽視的是,台鐵南科站屬高便?性之通勤站,透通的
便利生,解決南科長期塞車、生活機能不佳的問題,留住人才,
讓休閒、文化、科技等資源得以相互支援,利於推動城鄉活動,
讓台南縣更具國際市競爭力。
全球能源長期趨緊,加上節能減排的訴求,替代能源是少數能抵
抗金融風暴的產業,而風力發電又挾成本可與市電相抗衡的競爭
力,成為中國和美國兩大強權全力投入的領域。其中,中國去年
新增風電裝機300萬千兆、累計至今已達1000萬千瓦,而未來更有
挑戰「世界第一」的雄心,國內相關公司如上緯(4733)將是最大受
益者。
近年來,全球替代能源產業欣欣向榮,如太陽能、風能、生質能
、地熱與潮汐等,都曾引領風騷。不過,生質能在「與人爭糧」
的道德考量下,已先敗下陣來;太陽能從去年底開檯面臨諸多波
折,除了金融海嘯導致銀行抽企業銀根之外,殺價搶單清庫存等
訊息頻傳,短時間內仍須等3月份西班牙補助案底定、大陸太能廠
殺價告一段落,以及國內實施10號公報造成的影響釐清之後,產
業透明度才會逐步提升。
相較之下,風電產業的發展潛力略勝一籌,除了風電本身發電成
本較低、足以和一般市電相抗衡之外,風電的介入門檻極高,主
要是風電必須併入市電的供電網路,多於政府標案性質,加上一
支風電電塔就需1億元左右,都不是一般中小型企業所能介入。
另方面,風電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度,絲毫不亞於太陽能產業。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元月中就透露
,中國至去(2008)年底的風電裝機總量已超過1000萬千法,排行世
界第五。按照目前的進度,不出年年就可達2000~3000萬千瓦,
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中國媒體資訊,光是甘肅酒迫就有一個500萬千瓦的風電案正
在推動,至於內蒙古、河北、吉林、江蘇等地也有數個百萬千瓦
以上的大型風電基地。這些龐大的需求,對國內的葉片材料上緯
來說,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經歷長時間的認證之後,上緯從前年第四季開始出貨給中國的
電葉片廠,該公司強調,中國目前10家可量產的葉片廠當中,已
有7家使用上緯的樹脂原料,而正在積極投入的20~30家葉片廠當
中,也有60~80%將會使用該公司的樹魯。法人評估,上緯今年的
風電葉片用樹脂產值有機會成長250~300%之多。
事實上,中國的風電股龍頭金風科技,近期股價去年11月的15元
左右,到春節前封關價的31.76元,大漲1倍之多,完全無視於限
制股「小非」的解禁出籠賣壓,反而是趁機吃貨,而主要買入者
則是包括泰達荷銀等多家法人機構,凸顯風電產業的發展潛力受
到法人的高度肯定。
抗金融風暴的產業,而風力發電又挾成本可與市電相抗衡的競爭
力,成為中國和美國兩大強權全力投入的領域。其中,中國去年
新增風電裝機300萬千兆、累計至今已達1000萬千瓦,而未來更有
挑戰「世界第一」的雄心,國內相關公司如上緯(4733)將是最大受
益者。
近年來,全球替代能源產業欣欣向榮,如太陽能、風能、生質能
、地熱與潮汐等,都曾引領風騷。不過,生質能在「與人爭糧」
的道德考量下,已先敗下陣來;太陽能從去年底開檯面臨諸多波
折,除了金融海嘯導致銀行抽企業銀根之外,殺價搶單清庫存等
訊息頻傳,短時間內仍須等3月份西班牙補助案底定、大陸太能廠
殺價告一段落,以及國內實施10號公報造成的影響釐清之後,產
業透明度才會逐步提升。
相較之下,風電產業的發展潛力略勝一籌,除了風電本身發電成
本較低、足以和一般市電相抗衡之外,風電的介入門檻極高,主
要是風電必須併入市電的供電網路,多於政府標案性質,加上一
支風電電塔就需1億元左右,都不是一般中小型企業所能介入。
另方面,風電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度,絲毫不亞於太陽能產業。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元月中就透露
,中國至去(2008)年底的風電裝機總量已超過1000萬千法,排行世
界第五。按照目前的進度,不出年年就可達2000~3000萬千瓦,
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中國媒體資訊,光是甘肅酒迫就有一個500萬千瓦的風電案正
在推動,至於內蒙古、河北、吉林、江蘇等地也有數個百萬千瓦
以上的大型風電基地。這些龐大的需求,對國內的葉片材料上緯
來說,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經歷長時間的認證之後,上緯從前年第四季開始出貨給中國的
電葉片廠,該公司強調,中國目前10家可量產的葉片廠當中,已
有7家使用上緯的樹脂原料,而正在積極投入的20~30家葉片廠當
中,也有60~80%將會使用該公司的樹魯。法人評估,上緯今年的
風電葉片用樹脂產值有機會成長250~300%之多。
事實上,中國的風電股龍頭金風科技,近期股價去年11月的15元
左右,到春節前封關價的31.76元,大漲1倍之多,完全無視於限
制股「小非」的解禁出籠賣壓,反而是趁機吃貨,而主要買入者
則是包括泰達荷銀等多家法人機構,凸顯風電產業的發展潛力受
到法人的高度肯定。
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為國內主要的薄膜太陽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CIGS高轉換效率掀薄膜旋風? 太陽能業者:關鍵在產出良率及
尺寸大小
銅銦矽化鎵(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 CIGS)薄膜太能近期在薄
膜領域掀起一陣高轉換效率的旋風,投入的業者對該產品轉換效
率目標,從10~19%都有,讓市場驚豔掀起CIGS熱潮,不過,太能
表示,單評估CIGS的轉換效率是一種迷思,必需將其是否能有效
控制順利量產及尺寸大小等關鍵因素納入考量。
全球薄膜太陽能龍頭廠美First Sloar投入鍗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
電池,10%的轉換效率及步入規模量產,2007年1排名全球第5大
太陽能電池,比茂迪還前1席。
放大台灣薄膜太能原以投入多晶矽(a-Si)系列的業者為多,包括聯
相、宇通、綠能、奇美等共約9家廠商投入,2007~2008年投入
CIGS的業者也漸增,包括日前公布轉換效率17%的錸德、昇陽科
轉投資的新能、川飛、亞化等,大陸投入的業者亦眾。
由於a-Si轉換效率從5~7%要進階到轉換效率8~10%堆疊式微晶矽
(Tandem)有相當的門檻,而CIGS的效率從台系業者宣稱的10~19%
目標均有人設定。轉換效辛相對高,又具有薄膜成本競爭優勢的
特性,在整個薄膜領域急起直追之勢強。
不過,太陽能業者表示,不論是a-Si、Tandem或CIGS等薄膜,都
有量產門檻,也就是在100片模組中選1片轉換效率特高、品質特
好的電池模組其實不是難事,最難的就是進入大量量產的控制。
另外,尺寸規模在任何薄膜太陽能都是個極關鍵的議題,一般
a-Si仍以5代(1.1x1.4平方公尺)為主,包括聯相、奇美等,而綠能挑
8.5代 (2.5x2.2平方公尺)雖然量產成本較具競爭力,但量產的技術
難度相對也高。
若以CIGS來看,尺寸大小則又比a-Si更難突破,以2006年文獻,
美國再生能源發展研究所(NREL)19.5%的轉換效率高紀錄來看,
面積是0.4平方公分,具代表性的Wurth Solar當時做出轉換效率
11%面積則為7230平方公分,目前CIGS轉換效率保持者仍以NREL
為主達19.9%,但尺寸大小仍是難突破到與a-Si的基本相當,若問
台系部分CIGS廠,創高轉換效率下到底是多大尺寸?答案是:目
前不打算公布。
尺寸大小
銅銦矽化鎵(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 CIGS)薄膜太能近期在薄
膜領域掀起一陣高轉換效率的旋風,投入的業者對該產品轉換效
率目標,從10~19%都有,讓市場驚豔掀起CIGS熱潮,不過,太能
表示,單評估CIGS的轉換效率是一種迷思,必需將其是否能有效
控制順利量產及尺寸大小等關鍵因素納入考量。
全球薄膜太陽能龍頭廠美First Sloar投入鍗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
電池,10%的轉換效率及步入規模量產,2007年1排名全球第5大
太陽能電池,比茂迪還前1席。
放大台灣薄膜太能原以投入多晶矽(a-Si)系列的業者為多,包括聯
相、宇通、綠能、奇美等共約9家廠商投入,2007~2008年投入
CIGS的業者也漸增,包括日前公布轉換效率17%的錸德、昇陽科
轉投資的新能、川飛、亞化等,大陸投入的業者亦眾。
由於a-Si轉換效率從5~7%要進階到轉換效率8~10%堆疊式微晶矽
(Tandem)有相當的門檻,而CIGS的效率從台系業者宣稱的10~19%
目標均有人設定。轉換效辛相對高,又具有薄膜成本競爭優勢的
特性,在整個薄膜領域急起直追之勢強。
不過,太陽能業者表示,不論是a-Si、Tandem或CIGS等薄膜,都
有量產門檻,也就是在100片模組中選1片轉換效率特高、品質特
好的電池模組其實不是難事,最難的就是進入大量量產的控制。
另外,尺寸規模在任何薄膜太陽能都是個極關鍵的議題,一般
a-Si仍以5代(1.1x1.4平方公尺)為主,包括聯相、奇美等,而綠能挑
8.5代 (2.5x2.2平方公尺)雖然量產成本較具競爭力,但量產的技術
難度相對也高。
若以CIGS來看,尺寸大小則又比a-Si更難突破,以2006年文獻,
美國再生能源發展研究所(NREL)19.5%的轉換效率高紀錄來看,
面積是0.4平方公分,具代表性的Wurth Solar當時做出轉換效率
11%面積則為7230平方公分,目前CIGS轉換效率保持者仍以NREL
為主達19.9%,但尺寸大小仍是難突破到與a-Si的基本相當,若問
台系部分CIGS廠,創高轉換效率下到底是多大尺寸?答案是:目
前不打算公布。
新出爐的元月歐、美太陽能模組報價持續滑落,最大市場歐洲每
瓦更暴跌7歐分,單月跌幅創近年新高,甚至比去年整年還大,寫
下近年來最低紀錄。隨著終端模組價格大跌,也讓昱晶(3514)
、茂迪(6244)、益通(3452)等業者營運增添壓力。
模組報價暴跌,反應當下太陽能市場正受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台
灣太陽能電池廠去年12月營收便已陸續反應市場轉弱狀況,除昱
晶、新日光單月營收逆勢成長外,益通、旺能(3599)等都比前
年衰退五成以上。
台灣最大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昨天也公布去年12月台灣營收為13.89
億元,創去年9月來新低,比去年11月衰退約22%,年減10%;去
年總營收為230.15億元,年增率47.75%。
業界保守看景氣
業者對於短期營運也多保守看待,益通預期,本月營收仍將平平
,預期要到2月後才會明顯反彈。
昱晶則表示,短期市場確實能見度不高,該公司仍然以降低成本
、保持獲利為營運方針。
益通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更直言,目前
產業面臨庫存快速升高壓力,傳統矽晶電池價格驟降,嚴重衝擊
相關業者毛利,甚至已有面臨虧損的風險,也讓傳統矽晶太陽能
業者「高毛利時代」受到威脅。
大陸最大矽晶圓廠江西賽維(LDK)日前更宣布,調降今年營收
與毛利率預估,同時也延後旗下多晶矽產能配置,以抵抗市場突
然降溫衝擊。
根據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統計,元月歐、美地區太陽能模組
報價同步走跌,美國地區終結前四月持平走勢,每瓦下滑1美分
,自4.85美元來到4.84美元;歐洲地區每瓦更重挫7歐分,自4.68
歐元來到4.61歐元,觸及該機構報價記錄新低。
零售價將有波動
過去歐、美地區每瓦報價浮動約在1至2歐分或美分之間,本月歐
洲報價竟然重挫7歐分,並向近年新低叩關。
由於歐洲是目前太陽能最大消費市場,元月模組報價重挫,市場
關注。
Solarbuzz指出,價格的變動,起因於去年第四季太陽能供應鏈的
變化,但並未完全反應在零售價格上面,而歐洲更因為有歐元對
英鎊之間的匯率波動變因,導致價格大幅滑落。
Solarbuzz預測,從去年第四季起的12個月內,在上游產能相對市
場需求的變動下,這樣的供需平衡將重新調整,包括零售價也將
明顯變動。
瓦更暴跌7歐分,單月跌幅創近年新高,甚至比去年整年還大,寫
下近年來最低紀錄。隨著終端模組價格大跌,也讓昱晶(3514)
、茂迪(6244)、益通(3452)等業者營運增添壓力。
模組報價暴跌,反應當下太陽能市場正受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台
灣太陽能電池廠去年12月營收便已陸續反應市場轉弱狀況,除昱
晶、新日光單月營收逆勢成長外,益通、旺能(3599)等都比前
年衰退五成以上。
台灣最大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昨天也公布去年12月台灣營收為13.89
億元,創去年9月來新低,比去年11月衰退約22%,年減10%;去
年總營收為230.15億元,年增率47.75%。
業界保守看景氣
業者對於短期營運也多保守看待,益通預期,本月營收仍將平平
,預期要到2月後才會明顯反彈。
昱晶則表示,短期市場確實能見度不高,該公司仍然以降低成本
、保持獲利為營運方針。
益通旗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更直言,目前
產業面臨庫存快速升高壓力,傳統矽晶電池價格驟降,嚴重衝擊
相關業者毛利,甚至已有面臨虧損的風險,也讓傳統矽晶太陽能
業者「高毛利時代」受到威脅。
大陸最大矽晶圓廠江西賽維(LDK)日前更宣布,調降今年營收
與毛利率預估,同時也延後旗下多晶矽產能配置,以抵抗市場突
然降溫衝擊。
根據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統計,元月歐、美地區太陽能模組
報價同步走跌,美國地區終結前四月持平走勢,每瓦下滑1美分
,自4.85美元來到4.84美元;歐洲地區每瓦更重挫7歐分,自4.68
歐元來到4.61歐元,觸及該機構報價記錄新低。
零售價將有波動
過去歐、美地區每瓦報價浮動約在1至2歐分或美分之間,本月歐
洲報價竟然重挫7歐分,並向近年新低叩關。
由於歐洲是目前太陽能最大消費市場,元月模組報價重挫,市場
關注。
Solarbuzz指出,價格的變動,起因於去年第四季太陽能供應鏈的
變化,但並未完全反應在零售價格上面,而歐洲更因為有歐元對
英鎊之間的匯率波動變因,導致價格大幅滑落。
Solarbuzz預測,從去年第四季起的12個月內,在上游產能相對市
場需求的變動下,這樣的供需平衡將重新調整,包括零售價也將
明顯變動。
名人講堂-宇通董事長蔡進耀 太陽光電高毛利率 將從結晶矽轉
至薄膜
2008年第4季太陽光電景氣情況,較原本預期更為悲觀,而2009年
走勢會從原本預估的成長30%調整至在零成長附近,結晶矽太陽
能高毛利率時代也隨著這波不景氣而退去,接下高毛利率接力棒
的是達到高轉換效率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庫存問題比想像中嚴重 再下修2009年景氣
前陣子前往歐洲拜訪客戶,與歐洲市場各個模組、系統業者溝通
,也對歐洲市場作了一番了解,發現庫存問題不單只在電池及模
組端,連最終端系統端也存在模組庫存問題,足見市場整體庫存
量比想像中嚴重,不單只有電池及模組業者的存貨要消耗,連系
統端手中的模組也要消耗完,景氣才有機會反轉。
所以,在2008年第3季時預估2009年可望有30%的年成長,但就目
前看來,2009年不是零成長,就是小幅的正、負成長。但長期來
看再生能源勢必是成長的,不會因為1~2年短期的大環境不景氣
而影響到發展,環保、地球暖化及傳統石油能源的耗竭問題,不
是只在景氣時才會發生。
西班牙市場在2008年第4季因補助案的更改,導致市場需求的急縮
、再加上金融風暴的影響造成景氣快速結凍,尤其西班牙新立的
補助案中,500百萬瓦裏有一半是補助住戶屋頂,有一半是補助太
陽能電廠,電廠的發展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借貸難度提升
,發展的困難度也跟著增加,反倒是住戶屋頂的市場較為穩健。
這波的不景氣來得突然讓市場措手不及,除了庫存的問題外,以
往太陽能電池用的網印設備,受到一堆大陸廠緊縮擴產的影響,
銷售無門,乾脆8折出售,大陸廠也傳出受到這波不景氣的打擊,
因而召集所有設備商共同開會,期望設備商能共體時艱。
2009年除了大環境受金融風暴影響導致不景氣外,最大的問題來
自於沒有1個新的補助案可以承接西班牙先前補助案所產生的需求
,補助案最能有效達到刺激消費效果的在於電價買回,目前各界
關注的幾個具發展潛力的國家,看來都沒有推出具刺激性的補助
政策,當然,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也可能因為各國新補助案的推行
而快速反轉。
結晶矽高毛利率時代一去不返
過往多晶矽因為原料的擴產速度不及需求成長速度,導致嚴重的
供不應求,但這波不景氣反轉了過往缺料的現象,出現嚴重的價
格下滑,可以說整個產業供應價格都因為需求的下滑而向下調整
。
雖然目前市況如此,但各個新多晶矽廠籌資計畫並未因而停歇,
而多晶矽的踏入門檻其實亦已漸漸被克服,從南韓DC Chemical及
日本M.Setek已成功加入料源供給行列就可以證實,還是有很多新
多晶矽廠積極找尋資源繼續建廠。
此外,大陸多晶矽廠量產多晶矽是遲早的事,所以在不景氣情況
下,新多晶矽的成長或許受影響但未停歇,而未來再發生嚴重供
不應求、快速炒高現貨市場價格的機率不高。
沒有多晶矽缺乏問題,創造產業供應鏈部分環節高毛利率的機率
就減少,整個產業鏈供給走向正常化,足見多晶矽缺乏所創造的
高毛利率時代即使在需求回溫後,恐怕也復見。
以大陸切入山寨手機發展的動態來看,過往僅有幾家國際品牌產
得出手機,一旦到大陸廠開始投入生產,雖然沒有國際品牌業者
所創造的品牌光環,但在區域性市場不斷成長壯大,品質、耐用
性也不斷在進步,國際大廠及其他品牌要再奪回江山的可能性就
不高。
整個結晶矽產業高毛利率時代過去了,但不見得這個產業會像其
它電子產業一樣走向大者愈大的局面,因為包括模組及系統端都
有傾向於區域化的情況,由當地供應商來供應,不見的依附國際
品牌大廠。
但可以確定的是,不景氣期間反而凸顯有技術、有策略業者的生
存空間。
薄膜有機會爭取高毛利率
結晶矽太陽能雖然走過高毛利率時代,但是薄膜可望接棒,主要
即是薄膜的溫度系數低,總發電量比結晶矽高,由主打碲化鍻(
CdTe)薄膜太陽能的美國First Solar打頭陣,本身進入規模產量所以
成本相對降低,約每瓦1.1美元,毛利率維持在50%。
不論是碲化鍻或銅銦鎵晒(CIGS)雖然轉換效率已達到需求,但是
本身有鍻污染問題,在美國有些地區的屋頂傳出禁止安裝這類產
品,而另外也有稀有金屬短缺問題,未來面臨規模化將產生瓶頸
。
堆疊式微晶矽(Tandem)薄膜同樣具有高轉換效率的優勢,而且沒
有上述潛在污染及礦料稀少的特性,未來的發展相對較有優勢。
堆疊式微晶矽薄膜因轉換效率已達8~10%,所以,有能力與結晶
矽太陽能電池競爭屋頂發電系統市場,再加上未來規模化生產後
,成本下降的能力比結晶矽太陽能電池來得強,又不像轉換效率
在5~7%的非晶矽薄膜只能專攻太陽能電廠,發展的潛力相對來得
具優勢,搶攻30%轉換效率也絕非問題。
蔡進耀,宇通董事長暨執行長,德國斯圖嘉大學電機博士,曾任
中鋼創投部門、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
至薄膜
2008年第4季太陽光電景氣情況,較原本預期更為悲觀,而2009年
走勢會從原本預估的成長30%調整至在零成長附近,結晶矽太陽
能高毛利率時代也隨著這波不景氣而退去,接下高毛利率接力棒
的是達到高轉換效率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庫存問題比想像中嚴重 再下修2009年景氣
前陣子前往歐洲拜訪客戶,與歐洲市場各個模組、系統業者溝通
,也對歐洲市場作了一番了解,發現庫存問題不單只在電池及模
組端,連最終端系統端也存在模組庫存問題,足見市場整體庫存
量比想像中嚴重,不單只有電池及模組業者的存貨要消耗,連系
統端手中的模組也要消耗完,景氣才有機會反轉。
所以,在2008年第3季時預估2009年可望有30%的年成長,但就目
前看來,2009年不是零成長,就是小幅的正、負成長。但長期來
看再生能源勢必是成長的,不會因為1~2年短期的大環境不景氣
而影響到發展,環保、地球暖化及傳統石油能源的耗竭問題,不
是只在景氣時才會發生。
西班牙市場在2008年第4季因補助案的更改,導致市場需求的急縮
、再加上金融風暴的影響造成景氣快速結凍,尤其西班牙新立的
補助案中,500百萬瓦裏有一半是補助住戶屋頂,有一半是補助太
陽能電廠,電廠的發展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借貸難度提升
,發展的困難度也跟著增加,反倒是住戶屋頂的市場較為穩健。
這波的不景氣來得突然讓市場措手不及,除了庫存的問題外,以
往太陽能電池用的網印設備,受到一堆大陸廠緊縮擴產的影響,
銷售無門,乾脆8折出售,大陸廠也傳出受到這波不景氣的打擊,
因而召集所有設備商共同開會,期望設備商能共體時艱。
2009年除了大環境受金融風暴影響導致不景氣外,最大的問題來
自於沒有1個新的補助案可以承接西班牙先前補助案所產生的需求
,補助案最能有效達到刺激消費效果的在於電價買回,目前各界
關注的幾個具發展潛力的國家,看來都沒有推出具刺激性的補助
政策,當然,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也可能因為各國新補助案的推行
而快速反轉。
結晶矽高毛利率時代一去不返
過往多晶矽因為原料的擴產速度不及需求成長速度,導致嚴重的
供不應求,但這波不景氣反轉了過往缺料的現象,出現嚴重的價
格下滑,可以說整個產業供應價格都因為需求的下滑而向下調整
。
雖然目前市況如此,但各個新多晶矽廠籌資計畫並未因而停歇,
而多晶矽的踏入門檻其實亦已漸漸被克服,從南韓DC Chemical及
日本M.Setek已成功加入料源供給行列就可以證實,還是有很多新
多晶矽廠積極找尋資源繼續建廠。
此外,大陸多晶矽廠量產多晶矽是遲早的事,所以在不景氣情況
下,新多晶矽的成長或許受影響但未停歇,而未來再發生嚴重供
不應求、快速炒高現貨市場價格的機率不高。
沒有多晶矽缺乏問題,創造產業供應鏈部分環節高毛利率的機率
就減少,整個產業鏈供給走向正常化,足見多晶矽缺乏所創造的
高毛利率時代即使在需求回溫後,恐怕也復見。
以大陸切入山寨手機發展的動態來看,過往僅有幾家國際品牌產
得出手機,一旦到大陸廠開始投入生產,雖然沒有國際品牌業者
所創造的品牌光環,但在區域性市場不斷成長壯大,品質、耐用
性也不斷在進步,國際大廠及其他品牌要再奪回江山的可能性就
不高。
整個結晶矽產業高毛利率時代過去了,但不見得這個產業會像其
它電子產業一樣走向大者愈大的局面,因為包括模組及系統端都
有傾向於區域化的情況,由當地供應商來供應,不見的依附國際
品牌大廠。
但可以確定的是,不景氣期間反而凸顯有技術、有策略業者的生
存空間。
薄膜有機會爭取高毛利率
結晶矽太陽能雖然走過高毛利率時代,但是薄膜可望接棒,主要
即是薄膜的溫度系數低,總發電量比結晶矽高,由主打碲化鍻(
CdTe)薄膜太陽能的美國First Solar打頭陣,本身進入規模產量所以
成本相對降低,約每瓦1.1美元,毛利率維持在50%。
不論是碲化鍻或銅銦鎵晒(CIGS)雖然轉換效率已達到需求,但是
本身有鍻污染問題,在美國有些地區的屋頂傳出禁止安裝這類產
品,而另外也有稀有金屬短缺問題,未來面臨規模化將產生瓶頸
。
堆疊式微晶矽(Tandem)薄膜同樣具有高轉換效率的優勢,而且沒
有上述潛在污染及礦料稀少的特性,未來的發展相對較有優勢。
堆疊式微晶矽薄膜因轉換效率已達8~10%,所以,有能力與結晶
矽太陽能電池競爭屋頂發電系統市場,再加上未來規模化生產後
,成本下降的能力比結晶矽太陽能電池來得強,又不像轉換效率
在5~7%的非晶矽薄膜只能專攻太陽能電廠,發展的潛力相對來得
具優勢,搶攻30%轉換效率也絕非問題。
蔡進耀,宇通董事長暨執行長,德國斯圖嘉大學電機博士,曾任
中鋼創投部門、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
2007年末一度被質疑將受半導體、LCD面板及非晶矽薄膜太陽能3
大產業需求而面臨缺貨的矽鉀烷(SiH4;俗稱Mono Silane),在這波
半導體及LCD面板產能利用不佳及薄膜太陽能需求遲未出現的壓
力下,傳出開始面臨降價壓力,薄膜太陽能業者表示,價格確實
開始鬆動,期望有機會降至2008年未漲價前的水位。
矽鉀烷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LCD面板產業,由於非晶矽薄膜太
陽能也需要用到矽鉀烷,因薄膜大張齊鼓的布局,2007年開始3個
產業業者都擔心,因為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的興起將導致矽鉀烷的
缺料,再次上演結晶矽太陽能多晶矽般的缺料戲碼。
2008年矽鉀烷傳出漲價風聲,有些漲幅高達2~3成,高峰期間具高
議價能力的半導體大廠每公斤採購矽鉀烷氣體高達新台幣4,000~
4,300元,預估2009年全球非晶矽太陽能產能開出後,加計兩岸龐
大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產能,矽鉀烷必將大缺料,代理商多數要
求薄膜太陽能業者簽約訂料。
但因2008年下半出現的不景氣,嚴重波及全球各個產業,包括半
導體及LCD面板大幅減產因應,導致對矽鉀烷的需求大大下滑,
更有甚者,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的產出比預期慢再加上金融風暴的
影響,原喊出以10億瓦(GWp)為產能布建單位的業者,現在多數
放緩擴產腳步,導致非晶矽薄膜對矽鉀烷的需求也大不如原先想
像。
綠能總經理林和龍證實,目前矽甲烷缺貨的警報確實已經解除,
主要即是非晶矽薄膜擴充的速度及規模不如原本想像快。宇通則
因為聯華氣體的支持,簽到比市價低許多的氣體合約。
薄膜太陽能業者指出,現在與矽鉀烷業者談判時,也感受不到缺
貨時的強勢,而且價格空間也比以往好協議,期望能降價2008年
漲價前的水位。
矽甲烷主要供應商為挪威REC,全球市佔率高達80%以上,另外還
有日本三井化學(Mitsui Chemicals)、法國Airliquide投資的日本Denal
、美國MEMC等,而台灣主要代理商為聯華神通集團的聯華氣體
、遠東集團的亞東工業,以及三福化工代理的Airproduct。氣體向
來自用的REC也宣布開始外賣。
大產業需求而面臨缺貨的矽鉀烷(SiH4;俗稱Mono Silane),在這波
半導體及LCD面板產能利用不佳及薄膜太陽能需求遲未出現的壓
力下,傳出開始面臨降價壓力,薄膜太陽能業者表示,價格確實
開始鬆動,期望有機會降至2008年未漲價前的水位。
矽鉀烷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LCD面板產業,由於非晶矽薄膜太
陽能也需要用到矽鉀烷,因薄膜大張齊鼓的布局,2007年開始3個
產業業者都擔心,因為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的興起將導致矽鉀烷的
缺料,再次上演結晶矽太陽能多晶矽般的缺料戲碼。
2008年矽鉀烷傳出漲價風聲,有些漲幅高達2~3成,高峰期間具高
議價能力的半導體大廠每公斤採購矽鉀烷氣體高達新台幣4,000~
4,300元,預估2009年全球非晶矽太陽能產能開出後,加計兩岸龐
大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產能,矽鉀烷必將大缺料,代理商多數要
求薄膜太陽能業者簽約訂料。
但因2008年下半出現的不景氣,嚴重波及全球各個產業,包括半
導體及LCD面板大幅減產因應,導致對矽鉀烷的需求大大下滑,
更有甚者,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的產出比預期慢再加上金融風暴的
影響,原喊出以10億瓦(GWp)為產能布建單位的業者,現在多數
放緩擴產腳步,導致非晶矽薄膜對矽鉀烷的需求也大不如原先想
像。
綠能總經理林和龍證實,目前矽甲烷缺貨的警報確實已經解除,
主要即是非晶矽薄膜擴充的速度及規模不如原本想像快。宇通則
因為聯華氣體的支持,簽到比市價低許多的氣體合約。
薄膜太陽能業者指出,現在與矽鉀烷業者談判時,也感受不到缺
貨時的強勢,而且價格空間也比以往好協議,期望能降價2008年
漲價前的水位。
矽甲烷主要供應商為挪威REC,全球市佔率高達80%以上,另外還
有日本三井化學(Mitsui Chemicals)、法國Airliquide投資的日本Denal
、美國MEMC等,而台灣主要代理商為聯華神通集團的聯華氣體
、遠東集團的亞東工業,以及三福化工代理的Airproduct。氣體向
來自用的REC也宣布開始外賣。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