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醣聯生技醫藥(上)公司新聞
金可國際、東生華、智擎將挾高股價氣勢於第2、3季上櫃掛牌,激勵母公司寶島科、東洋潛在收益水漲船高,隨著生醫股的本益比持續拉高,生醫公司在旗下金雞母紛紛搶搭資本市場列車下,未來將掀起的掛牌熱潮和事業體分割將成趨勢。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儘管產值不大,不過,生醫公司由於營運項目不同,很容易就將事業體分割或成立子公司,像中天生技就有以植物新藥為主的合一、抗體新藥的泉盛、有機產品通路的棉花田,而美吾華集團則有開發植物新藥的懷特、幹細胞的芽堡、高階醫材軟體的安克。
另外,像東洋轉投資或分割出來的公司至少就有十家,若加上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晟德集團綿密的投資事業,東洋和晟德孵出來的金雞母,已在上市、上櫃和興櫃市場掛牌就有5家,其中,東洋、智擎和東生華的股價都躋身百元俱樂部,而以蛋白質抗體藥產程為主的永昕,股價亦是節節高漲,該個股的漲勢,不僅推波東洋集團市值約達400億元,晟德潛在股票業外效益,可望挹注每股高達10元以上。
因此,生技公司即使營業額不大,卻是產業中最多的集團,大概也是集團最多掛牌的公司,各家公司所養的金雞母,也隨著生醫股的主流氣勢,而備受青睞。
就題材面來看,近期生醫公司除了第1季因股價上揚,金融評價利益回沖,單季可望交出亮麗成績單外,東生華、智擎和金可國際的高股價掛牌,近年已帶動了類股的比價空間,其中,更以隱形眼鏡的精華光和創新藥族群最受矚目。
在目前興櫃股價前10名排行榜中,智擎、台微體、醣聯和東生華都名列其中,另外還有癌症醫材代理龍頭的承業生(4164),股價也超過90元,這使得預計於5月登錄興櫃的台灣浩鼎,挾著乳癌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的氣勢,股價也深具想像空間。
而下半年時,則有進入公開發行的因華、友霖、久裕、尖端、ABH和杏國,也規畫趕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其中,由健喬轉投資的因華,由於是以新劑型藥為主,且公司代理的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已拿到藥證,今年將可開始貢獻營收,預計興櫃價將是未演先轟動。
另外,佳醫則是一口氣推波以藥品通路為主的久裕和長期照護的ABH上興櫃,友華則在友霖新建的虎尾廠今年可望獲美國FDA和歐盟查廠過關,未來承接國際藥廠代工訂單,營運看好,該公司都將成為下半年生醫公司金雞母的代表作。
東洋生技積極進軍蛋白藥市場,鎖定策略是以專利過期後的「蛋白質相似藥(Biosimiliar)」為發展項目,隨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月公布蛋白質相似藥具體規範,市場預期,國內生技廠商進軍蛋白質藥物國際市場,已經有明確的方向。
近年來國內多家生技業陸續投入蛋白質藥物發展,已表態公司包括東洋、中天、台灣醣聯、天福及亞諾法等。
目前蛋白質藥物市場約8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元),未來將以每年9%速度成長。
但各家公司中,僅有東洋與天福鎖定專利已過期的蛋白質相似藥為重點。
據了解,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年2月9日發布三項決議草案,即是針對蛋白質相似藥具體規範(Guide Line),以協助生技產業界在美國發展該類藥物。
美國FDA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這些規範草案,主要在幫助生技產業發展更好的藥物,並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療效。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該草案通過,對業界確實具有指標性意義。
業界即指出,由於化學藥物面臨疾病治療瓶頸,可藉由蛋白質藥物突破;其中,蛋白質相似藥更是高技術門檻的學名藥,未來都具有強勢的市場潛力。
不過,由於亞洲各國際大廠也頗為關注此領域,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即表示,韓國的蛋白質藥廠Celltrion未來將成為台灣生技製藥廠的野蠻對手,甚至被喻為是生技廠的「三星」,實力不容小覷。
近年來國內多家生技業陸續投入蛋白質藥物發展,已表態公司包括東洋、中天、台灣醣聯、天福及亞諾法等。
目前蛋白質藥物市場約8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元),未來將以每年9%速度成長。
但各家公司中,僅有東洋與天福鎖定專利已過期的蛋白質相似藥為重點。
據了解,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年2月9日發布三項決議草案,即是針對蛋白質相似藥具體規範(Guide Line),以協助生技產業界在美國發展該類藥物。
美國FDA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這些規範草案,主要在幫助生技產業發展更好的藥物,並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療效。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該草案通過,對業界確實具有指標性意義。
業界即指出,由於化學藥物面臨疾病治療瓶頸,可藉由蛋白質藥物突破;其中,蛋白質相似藥更是高技術門檻的學名藥,未來都具有強勢的市場潛力。
不過,由於亞洲各國際大廠也頗為關注此領域,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即表示,韓國的蛋白質藥廠Celltrion未來將成為台灣生技製藥廠的野蠻對手,甚至被喻為是生技廠的「三星」,實力不容小覷。
台灣醣聯(4168)興櫃股價直逼百元價位,昨日董事會也敲定配發每股0.2元股利,其中0.02元現金股利、0.18元股票,是少數有實力配發股利的新藥公司。
醣聯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與國際藥廠,工目前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以及國際藥廠,搶占全球高達400億美元的單株抗體藥物商機。
目前在興櫃價格約94元的醣聯,2009年將有研發中還在動物實驗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以2億美元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另外,去年該公司又與日本三菱集團簽約宣佈興建蛋白質藥廠,搶攻全球正掀起的蛋白藥廠荒,該投資案醣聯將受委託研發設計和人員訓練,三菱5年內計劃斥資逾3億美元架構2萬公升的產能,醣聯未來可望以技術入股參與。
醣聯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與國際藥廠,工目前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以及國際藥廠,搶占全球高達400億美元的單株抗體藥物商機。
目前在興櫃價格約94元的醣聯,2009年將有研發中還在動物實驗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以2億美元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另外,去年該公司又與日本三菱集團簽約宣佈興建蛋白質藥廠,搶攻全球正掀起的蛋白藥廠荒,該投資案醣聯將受委託研發設計和人員訓練,三菱5年內計劃斥資逾3億美元架構2萬公升的產能,醣聯未來可望以技術入股參與。
F-金可(8406)可望於四月底回台掛牌,激勵精華光(1565)以371元坐穩股王寶座,而東洋(4105)、曜亞 (4138) 東生華 (8432) 、F-康聯 (4144) 等高獲利股重返百元榮耀,法人預期,生醫族群的比價行情可期,不僅新藥授權股將成沾光,相關集團股更因投資收益成為大贏家。
就基本面看,F-金可(8406)挾著轉投資海昌隱型眼鏡在大陸市佔率第一,創去年EPS高達9.9元的氣勢回台掛牌,推波精華光連日大漲,而金可母公司寶島科股價也備受青睞。
另外,成為生技多頭指標的東洋,則挾著東生華和智擎都可望在第二季掛牌上櫃,而智擎在治療胰臟癌新藥PEP02進入三期臨床,近日再獲美國Merrimack藥廠500萬授權金下,讓該股有機會在近期與東洋、東生華一樣躋身百元俱樂部,法人認為,除東洋母公司受惠外,晟德也因持有該三家公司股票成為大贏家,今年獲利成長可期。
通路股中,F-康聯去年EPS法人推估約5.5元,其中概獲利股效應,也讓曜亞、佳醫頗有想像空間,而今年大舉佈軍高階醫材的承業控股也挾著高獲利題材和下半年將由興櫃掛牌上櫃的氣勢備受矚目。
醫材股中,已率先公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約5.4元,擬配發每股3元現金及1元股票股利的太醫,在產業訂單明朗下,太醫今年將興建銅鑼二廠二期工程,延續高成長動能,而太醫本業的耗材成長力道,而讓杏昌、佳醫都有機會跟進上揚。
另外,血糖機族群中,華廣和GE策盟最受關注,該公司主打雙品牌策略,將在2012年底前進入美國藥品及處方零售通路,目前GE將參與華廣募資案,估計將取得華廣約5%股權。法人圈預估,以GE在全球高端醫材市占率約一成來看,GE光環將加速華廣營運三級跳。
就基本面看,F-金可(8406)挾著轉投資海昌隱型眼鏡在大陸市佔率第一,創去年EPS高達9.9元的氣勢回台掛牌,推波精華光連日大漲,而金可母公司寶島科股價也備受青睞。
另外,成為生技多頭指標的東洋,則挾著東生華和智擎都可望在第二季掛牌上櫃,而智擎在治療胰臟癌新藥PEP02進入三期臨床,近日再獲美國Merrimack藥廠500萬授權金下,讓該股有機會在近期與東洋、東生華一樣躋身百元俱樂部,法人認為,除東洋母公司受惠外,晟德也因持有該三家公司股票成為大贏家,今年獲利成長可期。
通路股中,F-康聯去年EPS法人推估約5.5元,其中概獲利股效應,也讓曜亞、佳醫頗有想像空間,而今年大舉佈軍高階醫材的承業控股也挾著高獲利題材和下半年將由興櫃掛牌上櫃的氣勢備受矚目。
醫材股中,已率先公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約5.4元,擬配發每股3元現金及1元股票股利的太醫,在產業訂單明朗下,太醫今年將興建銅鑼二廠二期工程,延續高成長動能,而太醫本業的耗材成長力道,而讓杏昌、佳醫都有機會跟進上揚。
另外,血糖機族群中,華廣和GE策盟最受關注,該公司主打雙品牌策略,將在2012年底前進入美國藥品及處方零售通路,目前GE將參與華廣募資案,估計將取得華廣約5%股權。法人圈預估,以GE在全球高端醫材市占率約一成來看,GE光環將加速華廣營運三級跳。
鳳飛飛肺癌過世,市場聞癌色變下,激勵癌症藥股成為市場新主流,東洋(4105)打造的專業癌藥王國;健喬(4114)五項代理的標靶藥今年將大舉貢獻營收;而有授權題材的醣聯(4168)、智擎(4162)、台微體(4152);以及拿藥證的中天生技(4128)、懷特(4108)等個股,後市營運備受矚目。
另外,基亞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除了已在台灣和韓國進行三期臨床外,最近也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兩岸新藥合作的優先指標。
而國鼎、德英癌藥分別進入美國FDA和台灣TFDA臨床,神隆也是癌原料藥大供應商,都深具國際競爭力。
法人表示,國內創新藥股聚落已成形,上市、櫃股中至少有10家公司都投入癌藥的研發,除了東洋已打造專業癌藥王國外,健喬代理五項標靶藥,未來年營收貢獻將高達10億元,另外,醣聯的大腸癌用藥和智擎的胰臟癌藥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顯示國內新藥公司有不錯的競爭力道。
植物新藥方面,懷特的懷特血寶和和中天生技的化療漾都已取得藥證,中天的化療漾已在積極布軍,預計將以「成藥」上市,搶占兩岸每年高達2,000億元的銷售商機。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世界只會剩下兩種疾病,就是癌症和精神病。集團目前是鎖定在兩岸布建癌藥王國,台灣東洋今年將擴大外銷市場,抗癌用的Lipo-Dox將與全球策略夥伴循代工結盟及共同品牌雙線合作。
另外,基亞治療肝癌的新藥PI-88,除了已在台灣和韓國進行三期臨床外,最近也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通過,取得直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兩岸新藥合作的優先指標。
而國鼎、德英癌藥分別進入美國FDA和台灣TFDA臨床,神隆也是癌原料藥大供應商,都深具國際競爭力。
法人表示,國內創新藥股聚落已成形,上市、櫃股中至少有10家公司都投入癌藥的研發,除了東洋已打造專業癌藥王國外,健喬代理五項標靶藥,未來年營收貢獻將高達10億元,另外,醣聯的大腸癌用藥和智擎的胰臟癌藥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顯示國內新藥公司有不錯的競爭力道。
植物新藥方面,懷特的懷特血寶和和中天生技的化療漾都已取得藥證,中天的化療漾已在積極布軍,預計將以「成藥」上市,搶占兩岸每年高達2,000億元的銷售商機。
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未來世界只會剩下兩種疾病,就是癌症和精神病。集團目前是鎖定在兩岸布建癌藥王國,台灣東洋今年將擴大外銷市場,抗癌用的Lipo-Dox將與全球策略夥伴循代工結盟及共同品牌雙線合作。
國內創新藥股聚落成形,加上中橡、台灣醣聯和智擎都已陸續授權國際藥廠,而近期中裕和台灣微脂體都有機會傳出好消息下,激勵股價上揚,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創新藥的本夢比概念在逐步醞釀下,承銷價格確實很難定價,今年生技股的行情走勢應該很有看頭。
就統計來看,屬於原汁雞湯的蛋白質新藥、新劑或小分子新藥等,目前除了中橡因藥品已上市,每股有銷售權利金可挹注,而醣聯有日本大塚藥廠授權金和來自於為日本三菱設計蛋白質藥廠的權利金收入,近2年都有獲利外,其餘公司都還是屬於虧損狀態。
但以近期股價來看,在基亞、健亞上市蜜月高潮迭起的氣勢帶動下,醣聯上周五股價已以97元直逼百元大關。
而智擎和台灣微脂體的股價,也站上了80元的價位,今年創新藥族群躋身百元俱樂部應該是可以想像的。
陳俊宏表示,生技是最不會受到景氣衝擊的產業,在各國政府都極力扶持,且國內生技公司也都各自找到發展的利基,配合資本市場的活絡,今年生技股將有機會成為主流。
看好蛋白質新藥的台新證券認為,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是由化學合成而來的,為達到治療效果,必須維持它在血液中一定的濃度,對正常細胞有一定的傷害性,因此,在療效與毒性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化學合成藥物,其發展性將逐漸被標靶性Marker(只傷害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藥物取代,在蛋白質(單株抗體)抗體藥物的標靶性比傳統的化學合成藥物要高下,蛋白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藥物發展的核心,該族群應該可以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
利多題材不斷的創新藥股,目前至少已有20項新藥進入人體一期臨床,40個新藥在二期,而有15個新藥已三期,其中更有7個是在美國FDA的三期臨床。
而基亞的PI-88最近獲中國SFDA通過,直接進入三期臨床,智擎則是去年授權美國Merrimack藥廠後,預估第一季即可望有第二筆的授權金可以入帳,這對該公司和東洋營運將可大大進補。
另外,最受矚目的則是中裕新藥,用於治療愛滋病的TMB-355已完成靜脈注射二期臨床,而屬於第二代的TMB-355融和技術,則專攻皮下注射,在今年將進入二期臨床下,法人圈推估最快第一季即可授權國際大藥廠,而在所挹注的權利金將可拉高該公司淨值下,也推波中裕今年將由興櫃市場轉至店頭市場交易。
至於以新劑型開發為主的台微體,近期也可望有授權的大利多,而且台微體也積極投入創新藥的開發,在已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情況之下,台微體今年將有機會轉虧為盈。
就統計來看,屬於原汁雞湯的蛋白質新藥、新劑或小分子新藥等,目前除了中橡因藥品已上市,每股有銷售權利金可挹注,而醣聯有日本大塚藥廠授權金和來自於為日本三菱設計蛋白質藥廠的權利金收入,近2年都有獲利外,其餘公司都還是屬於虧損狀態。
但以近期股價來看,在基亞、健亞上市蜜月高潮迭起的氣勢帶動下,醣聯上周五股價已以97元直逼百元大關。
而智擎和台灣微脂體的股價,也站上了80元的價位,今年創新藥族群躋身百元俱樂部應該是可以想像的。
陳俊宏表示,生技是最不會受到景氣衝擊的產業,在各國政府都極力扶持,且國內生技公司也都各自找到發展的利基,配合資本市場的活絡,今年生技股將有機會成為主流。
看好蛋白質新藥的台新證券認為,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是由化學合成而來的,為達到治療效果,必須維持它在血液中一定的濃度,對正常細胞有一定的傷害性,因此,在療效與毒性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化學合成藥物,其發展性將逐漸被標靶性Marker(只傷害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藥物取代,在蛋白質(單株抗體)抗體藥物的標靶性比傳統的化學合成藥物要高下,蛋白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藥物發展的核心,該族群應該可以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
利多題材不斷的創新藥股,目前至少已有20項新藥進入人體一期臨床,40個新藥在二期,而有15個新藥已三期,其中更有7個是在美國FDA的三期臨床。
而基亞的PI-88最近獲中國SFDA通過,直接進入三期臨床,智擎則是去年授權美國Merrimack藥廠後,預估第一季即可望有第二筆的授權金可以入帳,這對該公司和東洋營運將可大大進補。
另外,最受矚目的則是中裕新藥,用於治療愛滋病的TMB-355已完成靜脈注射二期臨床,而屬於第二代的TMB-355融和技術,則專攻皮下注射,在今年將進入二期臨床下,法人圈推估最快第一季即可授權國際大藥廠,而在所挹注的權利金將可拉高該公司淨值下,也推波中裕今年將由興櫃市場轉至店頭市場交易。
至於以新劑型開發為主的台微體,近期也可望有授權的大利多,而且台微體也積極投入創新藥的開發,在已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情況之下,台微體今年將有機會轉虧為盈。
新藥股聚落成形!在中裕、智擎、台灣微脂體、基亞、健亞、醣聯等新藥公司陸續掛牌,而屬於植物新藥的杏輝、懷特分別在中國和台灣取得藥證,另外,中橡、醣聯和智擎研發中的新藥亦陸續授權國際大藥廠下,將有機會提升新藥股的本益比。
KY宜佰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生技產業雖然是高風險,但它的高獲利也讓很多的新藥公司充滿本夢比,1994年人類基因公司在美國上市掛牌,僅僅因為發表找到一個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靶,即使連臨床都還未啟動,該股即可在三個月內,讓股價狂飆,創造一百億美元的市值,而後因研發過程不順,股價也迅速跌落至一億美元的市值,最近則又因該藥靶已成功開發出新藥,股價回升,市值已達40億美元,可見新藥公司是充滿了想像空間。
以國內掛牌的生醫股來看,新藥股的本益比也是明顯高於醫材、通路和一般製藥股,甫登錄興櫃的醣聯價格是60元,以23元上櫃的基亞,目前股價也在35元左右,另外,以新劑型藥物為主的智擎和台灣微脂體股價約70元,近期成為政治口水戰的中裕新藥,股價約在31~34元間。
雖然新藥股的營運和股價都充滿想像空間,但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表示,隨著新藥開發難度增加,加上FDA心態保守,以目前新藥研發通常要耗費12~15年,花費的金額要10億美元以上,在全球景氣低迷下,新藥耗費時間太長,前期新藥研發公司已較難吸引創投界投資。
健亞總經理陳正認為,隨著投資機構投資期的縮短,新藥公司被青睞的程度,已從最早時期的本夢比,到2000年以後,要求新藥公司要有產品進入人體臨床,才會受到關注,而進入2011年以後,新藥公司若沒有營收支撐,可能很難被垂愛,這將是新藥研發公司將面臨的挑戰,未來新藥公司除了投入新藥開發外,可能還要尋求新的利基,創造營收並維持現金流。
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認為,新藥公司也有很多「王路仙(詐騙者)」,要如何慎選新藥公司,有幾個指標可以觀察:一、經營者的誠信和成功經驗。二、團隊的實力。三、產品的專利期有多長?四、開發的新藥在市場的競爭力。五、公司的現金部位時間。六、獲利模式?是自行銷售?策盟或技轉。七、退場機制。
生醫業者認為,由於國內對生技產業領域尚不熟悉,財團和投資機構,對於需要長時間投資的新藥廠商沒有興趣,導致新藥廠商大都導入其它產品線的開發,例如保健食品、學名藥開發、醫美保養品或者利用科專補助,而以營收來增加公司附加價值,相較於國外的新藥公司,國內新藥業相對辛苦,但也符合了台灣的投資型態。
KY宜佰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生技產業雖然是高風險,但它的高獲利也讓很多的新藥公司充滿本夢比,1994年人類基因公司在美國上市掛牌,僅僅因為發表找到一個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靶,即使連臨床都還未啟動,該股即可在三個月內,讓股價狂飆,創造一百億美元的市值,而後因研發過程不順,股價也迅速跌落至一億美元的市值,最近則又因該藥靶已成功開發出新藥,股價回升,市值已達40億美元,可見新藥公司是充滿了想像空間。
以國內掛牌的生醫股來看,新藥股的本益比也是明顯高於醫材、通路和一般製藥股,甫登錄興櫃的醣聯價格是60元,以23元上櫃的基亞,目前股價也在35元左右,另外,以新劑型藥物為主的智擎和台灣微脂體股價約70元,近期成為政治口水戰的中裕新藥,股價約在31~34元間。
雖然新藥股的營運和股價都充滿想像空間,但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表示,隨著新藥開發難度增加,加上FDA心態保守,以目前新藥研發通常要耗費12~15年,花費的金額要10億美元以上,在全球景氣低迷下,新藥耗費時間太長,前期新藥研發公司已較難吸引創投界投資。
健亞總經理陳正認為,隨著投資機構投資期的縮短,新藥公司被青睞的程度,已從最早時期的本夢比,到2000年以後,要求新藥公司要有產品進入人體臨床,才會受到關注,而進入2011年以後,新藥公司若沒有營收支撐,可能很難被垂愛,這將是新藥研發公司將面臨的挑戰,未來新藥公司除了投入新藥開發外,可能還要尋求新的利基,創造營收並維持現金流。
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認為,新藥公司也有很多「王路仙(詐騙者)」,要如何慎選新藥公司,有幾個指標可以觀察:一、經營者的誠信和成功經驗。二、團隊的實力。三、產品的專利期有多長?四、開發的新藥在市場的競爭力。五、公司的現金部位時間。六、獲利模式?是自行銷售?策盟或技轉。七、退場機制。
生醫業者認為,由於國內對生技產業領域尚不熟悉,財團和投資機構,對於需要長時間投資的新藥廠商沒有興趣,導致新藥廠商大都導入其它產品線的開發,例如保健食品、學名藥開發、醫美保養品或者利用科專補助,而以營收來增加公司附加價值,相較於國外的新藥公司,國內新藥業相對辛苦,但也符合了台灣的投資型態。
中天生技(4128)董事長路孔明表示,蛋白質藥物將成為世界新藥主流,每年以9%的成長率躍進,抗體藥物市場開發進入「黃金十年」。
據了解,目前代表全球新藥市場龍頭的美國,其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所核准的新藥中,有至少六成是蛋白質藥物。國內目前有多家生技廠,包括東洋、中天、瑞華、醣聯等都搶進蛋白質藥物開發領域。
以台灣東洋為例,該公司即積極尋找購併蛋白質藥廠,希望兩年內能完成投產,為發展蛋白質藥物做準備。
日前,經濟部生技中心也表示,要分割旗下蛋白質藥品先導工廠,引進民間資金,共同發展蛋白質藥物,並在三年內進行投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三菱瓦斯日前也找上台灣醣聯,預估投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攜手建2萬公升的蛋白質藥廠,預估在2016年可望投產。
據了解,目前代表全球新藥市場龍頭的美國,其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所核准的新藥中,有至少六成是蛋白質藥物。國內目前有多家生技廠,包括東洋、中天、瑞華、醣聯等都搶進蛋白質藥物開發領域。
以台灣東洋為例,該公司即積極尋找購併蛋白質藥廠,希望兩年內能完成投產,為發展蛋白質藥物做準備。
日前,經濟部生技中心也表示,要分割旗下蛋白質藥品先導工廠,引進民間資金,共同發展蛋白質藥物,並在三年內進行投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三菱瓦斯日前也找上台灣醣聯,預估投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攜手建2萬公升的蛋白質藥廠,預估在2016年可望投產。
生技股台灣醣聯(4168)今(16)日登錄興櫃,公司表示,未來將與日本三菱瓦斯合作發展蛋白質藥物,搶攻全球抗體藥物千億美元市場;醣聯表示,明年三菱瓦斯也將入股,投資規模上看5億元。
台灣醣聯目前資本額為4.25億元,今年前11月稅後純益約4,0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96元。法人表示,醣聯此次以60元的價格登錄興櫃,將激勵抗體新藥族群。
法人表示,日本三菱瓦斯和台灣醣聯,才在今年8月底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就是為了建大型蛋白質藥廠。據了解,目前三菱瓦斯看好蛋白質藥物市場,並想借重醣聯在醣蛋白領域的技術,切入高難度抗體領域,以搶攻每年上千億美元的全球蛋白質藥物市場。
三菱瓦斯是日本化工大廠,早期產品主力為尿素及雙氧水,目前除了生產世界多數醫美保健品Q10原料,也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化工材料重要供應商,影響著台灣四成以上的智慧型手機製程。
至於醣聯在蛋白質新藥開發進展,因2009年授權日本大塚製藥簽「大腸癌抗體新藥GNX-8」,未來將有2億美元的授權金陸續進帳;此外,該藥物預期數年內可望上市,並有50到100億美元市場(約新台幣1,500到3,000億元),而醣聯也將獲取銷售額12%的權利金。
三菱瓦斯為了朝蛋白質新藥領域發展,除了和醣聯約定製藥技術合作外,也從今年起連續三年以180萬美元的代價,讓醣聯代訓練人才。
醣聯也指出,將在明年啟動大規模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約6億元;其中,日本三菱瓦斯可望成為主要的投資法人之一,預估投資金額約3到5億元。法人指出,醣聯還是會保有公司主導權力,但將和日本方面擴大合作。
三菱瓦斯與醣聯合作後,預估在2016年三菱將開始銷售自行生產的蛋白質新藥,銷售額也上看百億日圓。
台灣醣聯目前資本額為4.25億元,今年前11月稅後純益約4,0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96元。法人表示,醣聯此次以60元的價格登錄興櫃,將激勵抗體新藥族群。
法人表示,日本三菱瓦斯和台灣醣聯,才在今年8月底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就是為了建大型蛋白質藥廠。據了解,目前三菱瓦斯看好蛋白質藥物市場,並想借重醣聯在醣蛋白領域的技術,切入高難度抗體領域,以搶攻每年上千億美元的全球蛋白質藥物市場。
三菱瓦斯是日本化工大廠,早期產品主力為尿素及雙氧水,目前除了生產世界多數醫美保健品Q10原料,也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化工材料重要供應商,影響著台灣四成以上的智慧型手機製程。
至於醣聯在蛋白質新藥開發進展,因2009年授權日本大塚製藥簽「大腸癌抗體新藥GNX-8」,未來將有2億美元的授權金陸續進帳;此外,該藥物預期數年內可望上市,並有50到100億美元市場(約新台幣1,500到3,000億元),而醣聯也將獲取銷售額12%的權利金。
三菱瓦斯為了朝蛋白質新藥領域發展,除了和醣聯約定製藥技術合作外,也從今年起連續三年以180萬美元的代價,讓醣聯代訓練人才。
醣聯也指出,將在明年啟動大規模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約6億元;其中,日本三菱瓦斯可望成為主要的投資法人之一,預估投資金額約3到5億元。法人指出,醣聯還是會保有公司主導權力,但將和日本方面擴大合作。
三菱瓦斯與醣聯合作後,預估在2016年三菱將開始銷售自行生產的蛋白質新藥,銷售額也上看百億日圓。
生醫新藥股再添生力軍!臺灣少數具新藥開發與量產單株抗體能力的台灣醣聯(4168),今(16)日將以每股60元登錄興櫃。
台灣醣聯目前資本額4.25億元,截至10月份毛利率97.4%,稅前淨利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淨利約0.96元。
台灣醣聯成立於2001年,由曾擔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代執行長張東玄博士領軍,並擔任董事長,結合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醣質權威實驗室TBI研發團隊共同投資成立。台灣醣聯在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屬於創新者,具有原創性,是第一家結合癌症相關醣質抗原與人源單株抗體開發癌症蛋白質抗體藥物的生技公司。
台灣醣聯主要客戶,包括日本及台灣產官學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與大塚製藥合作。三菱瓦斯化學(4182,JP)隸屬三菱集團,是全球最大的BT樹脂廠,產品包括醫美保健品Q10原料及甲醛等。
台灣醣聯與三菱瓦斯化學簽訂建廠合作協定,打破過去台灣企業依賴日商技術模式,且是台灣醣聯技術受到三菱瓦斯化學青睞,這項合作案將可為台灣醣聯挹注540萬美元收益,開拓全新專業服務型態。
此外,台灣醣聯在2009年,以2億美元階段授權金,和新藥上市後12%銷售額回餽金條件,授權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抗體GNX-8給大塚製藥,以目前大腸癌蛋白質抗體藥物市場規模達到50至100億美元估算,未來新藥開發成功將為公司帶來數億美元獲利。
台灣醣聯目前資本額4.25億元,截至10月份毛利率97.4%,稅前淨利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淨利約0.96元。
台灣醣聯成立於2001年,由曾擔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代執行長張東玄博士領軍,並擔任董事長,結合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醣質權威實驗室TBI研發團隊共同投資成立。台灣醣聯在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屬於創新者,具有原創性,是第一家結合癌症相關醣質抗原與人源單株抗體開發癌症蛋白質抗體藥物的生技公司。
台灣醣聯主要客戶,包括日本及台灣產官學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與大塚製藥合作。三菱瓦斯化學(4182,JP)隸屬三菱集團,是全球最大的BT樹脂廠,產品包括醫美保健品Q10原料及甲醛等。
台灣醣聯與三菱瓦斯化學簽訂建廠合作協定,打破過去台灣企業依賴日商技術模式,且是台灣醣聯技術受到三菱瓦斯化學青睞,這項合作案將可為台灣醣聯挹注540萬美元收益,開拓全新專業服務型態。
此外,台灣醣聯在2009年,以2億美元階段授權金,和新藥上市後12%銷售額回餽金條件,授權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抗體GNX-8給大塚製藥,以目前大腸癌蛋白質抗體藥物市場規模達到50至100億美元估算,未來新藥開發成功將為公司帶來數億美元獲利。
生醫新藥股再添生力軍!由台新證券負責輔導上櫃的台灣醣聯(4168)今(16)日將以60元登錄興櫃,若不含新劑型股,醣聯的掛牌價將躍居新藥族群之冠。
醣聯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去年在進入動物臨床實驗時,即獲日本大塚藥廠青睞,簽訂了2億美元的授權金和未來新藥上市後每年12%的銷售利益,該授權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抗體GNX-8,以目前上市藥物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0∼50億美金估算,未來新藥開發成功將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
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指出,該公司擁有齊全針對醣抗原的單株抗體庫,以及人類單株抗體庫兩項珍貴的資源,目前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與國際藥廠,將可為公司帶來持續性且可觀的利潤收益。
醣聯是由張東玄結合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醣質權威實驗室TBI研發團隊共同投資成立,目前實收資本額4.25億元,截至10月份毛利率97.4%,稅前淨利約0.42億元,每股稅後淨利約0.96元。
醣聯是國內少數具新藥開發與量產單株抗體兩大優勢的生技公司。目前除了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已授權日本大塚藥廠外,該公司在2009年也與三菱瓦斯化學簽訂興建蛋白質藥廠的技術合作契約,為三菱生產單株抗體細胞、設計生產線和人員的訓練。
醣聯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去年在進入動物臨床實驗時,即獲日本大塚藥廠青睞,簽訂了2億美元的授權金和未來新藥上市後每年12%的銷售利益,該授權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抗體GNX-8,以目前上市藥物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0∼50億美金估算,未來新藥開發成功將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
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指出,該公司擁有齊全針對醣抗原的單株抗體庫,以及人類單株抗體庫兩項珍貴的資源,目前手上握有4株已完整開發的人類免疫球蛋白G單株抗體(治療乳癌等癌症),預期未來1-2年內將陸續授權與國際藥廠,將可為公司帶來持續性且可觀的利潤收益。
醣聯是由張東玄結合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醣質權威實驗室TBI研發團隊共同投資成立,目前實收資本額4.25億元,截至10月份毛利率97.4%,稅前淨利約0.42億元,每股稅後淨利約0.96元。
醣聯是國內少數具新藥開發與量產單株抗體兩大優勢的生技公司。目前除了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已授權日本大塚藥廠外,該公司在2009年也與三菱瓦斯化學簽訂興建蛋白質藥廠的技術合作契約,為三菱生產單株抗體細胞、設計生產線和人員的訓練。
新醫改政策推動日本政府積極拓展學名藥應用,預計在2012年使用率將提高至30%,預期國內藥廠前進日本,亦將由過去代工的領域延伸至進口,搶賺千億商機。
而為分食該千億商機的醫藥大餅,至少已有南光、中化、杏輝等17家生醫公司接受日本厚生勞?省(MHLW)實地查核,而台灣醣聯則是授權大塚製藥,並和三菱集團結盟興建蛋白質藥廠。
據了解,為降低醫療支出,美國、中國合計在5年內將創造高達30兆醫改商機,美國更在今年1月1日加入PIC/S GMP組織後,採用PIC/S GMP的標準,希望能與歐盟接軌,而日本也有跟進動作,目前台灣也積極申請加入PIC/S會員國行列,因此,國內已獲PIC/S認證的藥廠,將是未來美、日釋單的大贏家。
10月間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材機構和(PMDA)和日本醫藥食品保證醫療機構也與國內藥廠進行研討,藥技中心分析,日本對「高致敏性」需求較強勁,高致敏性藥品包括:荷爾蒙、抗生素、頭孢子菌素及抗癌用藥。
由於該類藥品容易造成交叉汙染,因此需設立獨立廠房,而PIC/S 就符合該規定,目前台灣高致敏性藥品在國內市場一年銷售額在400億元以上,而日本則高達好幾倍。
曾參加研討會的健亞湖口廠廠長張世恆表示,隨著日本在2011~2013年也有不少主要專利過期的藥品將到期,未來將帶給學名藥廠不錯的商機。
另外,口崩錠(ODT)更是老人化嚴重的日本歡迎的藥物劑型技術。張世恆說,ODT是少量用在OTC和處方用藥的藥物劑型技術。使用ODT可將傳統藥物在不用再喝水情況下於嘴中利用唾液迅速崩解後被咽下,就不用再喝水,將是未來的趨勢。
積極進軍日本的國內藥廠,目前還是以代工為主,中化、杏輝都分別與日本小野、味之素藥品(AJP)、武田製藥、鹽野義製藥、第一三共、藤澤、大東等藥廠維持不錯的關係,而蘇州中化和台灣微脂體則打進日本最大通路商調劑製藥的行列,國鼎則是切入保健食品領域,永信是與WAKAMOTO合資搶進學名藥市場。
至於相當被看好的針劑市場,南光董事長陳立賢表示,該公司預充式針筒食鹽水注劑已獲日本客戶下單,而注射膝蓋潤滑用的玻尿酸針劑也成功打進日本前3大玻尿酸廠商,明年將有機會取得代工訂單。
健亞總經理陳正則表示,該公司將與第一三共策盟,開發C肝用藥,並將進軍眼藥水市場。
而為分食該千億商機的醫藥大餅,至少已有南光、中化、杏輝等17家生醫公司接受日本厚生勞?省(MHLW)實地查核,而台灣醣聯則是授權大塚製藥,並和三菱集團結盟興建蛋白質藥廠。
據了解,為降低醫療支出,美國、中國合計在5年內將創造高達30兆醫改商機,美國更在今年1月1日加入PIC/S GMP組織後,採用PIC/S GMP的標準,希望能與歐盟接軌,而日本也有跟進動作,目前台灣也積極申請加入PIC/S會員國行列,因此,國內已獲PIC/S認證的藥廠,將是未來美、日釋單的大贏家。
10月間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材機構和(PMDA)和日本醫藥食品保證醫療機構也與國內藥廠進行研討,藥技中心分析,日本對「高致敏性」需求較強勁,高致敏性藥品包括:荷爾蒙、抗生素、頭孢子菌素及抗癌用藥。
由於該類藥品容易造成交叉汙染,因此需設立獨立廠房,而PIC/S 就符合該規定,目前台灣高致敏性藥品在國內市場一年銷售額在400億元以上,而日本則高達好幾倍。
曾參加研討會的健亞湖口廠廠長張世恆表示,隨著日本在2011~2013年也有不少主要專利過期的藥品將到期,未來將帶給學名藥廠不錯的商機。
另外,口崩錠(ODT)更是老人化嚴重的日本歡迎的藥物劑型技術。張世恆說,ODT是少量用在OTC和處方用藥的藥物劑型技術。使用ODT可將傳統藥物在不用再喝水情況下於嘴中利用唾液迅速崩解後被咽下,就不用再喝水,將是未來的趨勢。
積極進軍日本的國內藥廠,目前還是以代工為主,中化、杏輝都分別與日本小野、味之素藥品(AJP)、武田製藥、鹽野義製藥、第一三共、藤澤、大東等藥廠維持不錯的關係,而蘇州中化和台灣微脂體則打進日本最大通路商調劑製藥的行列,國鼎則是切入保健食品領域,永信是與WAKAMOTO合資搶進學名藥市場。
至於相當被看好的針劑市場,南光董事長陳立賢表示,該公司預充式針筒食鹽水注劑已獲日本客戶下單,而注射膝蓋潤滑用的玻尿酸針劑也成功打進日本前3大玻尿酸廠商,明年將有機會取得代工訂單。
健亞總經理陳正則表示,該公司將與第一三共策盟,開發C肝用藥,並將進軍眼藥水市場。
蛋白質藥物呈生技產業的熱門發展項目,多家生技業均有蛋白質藥新廠投資計畫,除了瑞華之外,台灣醣聯、台灣東洋及藥華醫藥等,未來都將投資數億元到60億元不等,取得量產的機會。
業界表示,以往新藥多為化學藥物,但面對人類愈來愈複雜的疾病,化學藥物發展技術面臨瓶頸,相較之下,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技術門檻較高的蛋白質藥漸成為製藥界主流。
台灣東洋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目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所核准上市的新藥,已超過六成產品為蛋白質新藥。
以台灣東洋為例,該公司即積極尋找購併蛋白質藥廠,希望兩年內能完成投產,為未來發展蛋白質藥物做準備。
日前,經濟部生技中心也表示,要分割旗下蛋白質藥品先導工廠,引進民間資金,共同發展蛋白質藥物,並在三年內進行投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三菱瓦斯日前也找上台灣醣聯,攜手建2萬公升的蛋白質藥廠,預估在2016年可望投產。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經建會官員昨(19)日指出,根據國外報告,許多原開發藥廠的品牌藥專利將在2015年前到期,屆時學名藥(專利過期藥)市占率會大幅提高。上市公司中國化學、台灣東洋、永信、杏輝等多屬學名藥廠,品牌藥專利到期對台灣製藥界是項利多。
業界表示,以往新藥多為化學藥物,但面對人類愈來愈複雜的疾病,化學藥物發展技術面臨瓶頸,相較之下,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技術門檻較高的蛋白質藥漸成為製藥界主流。
台灣東洋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目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所核准上市的新藥,已超過六成產品為蛋白質新藥。
以台灣東洋為例,該公司即積極尋找購併蛋白質藥廠,希望兩年內能完成投產,為未來發展蛋白質藥物做準備。
日前,經濟部生技中心也表示,要分割旗下蛋白質藥品先導工廠,引進民間資金,共同發展蛋白質藥物,並在三年內進行投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三菱瓦斯日前也找上台灣醣聯,攜手建2萬公升的蛋白質藥廠,預估在2016年可望投產。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經建會官員昨(19)日指出,根據國外報告,許多原開發藥廠的品牌藥專利將在2015年前到期,屆時學名藥(專利過期藥)市占率會大幅提高。上市公司中國化學、台灣東洋、永信、杏輝等多屬學名藥廠,品牌藥專利到期對台灣製藥界是項利多。
健保砍價,加上國內市場規模太小,生醫業為搶進國際舞台,近年掀起跨國結盟熱潮。中化、中化生、東洋積極與國際藥廠結盟開發新藥或學名藥,永信、台灣微脂體則布建海外通路市場,智擎和台灣醣聯則是透過授權卡位。
中化生總經理張祥漢表示,透過共同合作研發新藥,不僅可讓生醫廠商技術提升,若品質獲肯定,未來更有機會加入國際藥廠的衛星廠商行列,創造更大的商機。
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則以該公司歐洲紫杉醇為例,雖然由於該原料和銷售端都是由合作的德國藥廠掌控,東洋的「代工」角色,可以創造的毛利並不高,但這是一個練兵的機會,該公司為此有符合歐盟法規的藥廠,並可熟悉市場狀況,對未來海外布局有利。
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從人體臨床端就開始和國際藥廠合作的首推中化和中化生,他們與美國Endo合作的免疫制劑已在申請藥證許可中,中化未來亦將為該製劑代工。
至於中化生與全球製藥大廠默克(Merck)攜手開發RAPA系列,在默克藥廠已於6月底、7月初已向FDA送件,以60天內FDA確認收件估算,最慢6個月內可望獲得准駁。
就醫藥界評估,由於骨癌在美國屬於罕見疾病,確定適用快速通道、藥證最快年底前有望獲准下,明年將可讓中化生的營運三級跳,未來也有機會成為默克的原料藥供應商。
另外,由於國內藥廠較欠缺海外行銷經驗,有不少藥廠與國際藥廠的合作,則是將銷售端委由國際藥廠負責,像台灣微脂體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已拿到國內藥證下,目前也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5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搶攻海外。
而永信則是與日本WAKAMOTO藥廠合資,搶進日本學名藥市場。另外,佳醫集團則是卡位中國市場,透過與大陸最大的醫藥集團國藥控股合資成立御佳,布建醫美、洗腎和牙科市場,未來並將大陸三甲醫院合作進駐長期照護市場。
至於已成為政府樣板案例的台灣醣聯和智擎,則都因研發中的新藥潛力看漲,而分別被日本大塚藥廠和美國Merrimack藥廠相中,醣聯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獲2億美元授權金,智擎治療癌症的新劑型更以2.2億美元創下國內最高紀錄,至於該授權金能否全額拿足和後續新藥上市後每年可分享的權利金,則要看藥廠的研發速度和成功率。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醣聯由於董事長張東玄對蛋白質新藥的研究已超過30年,而吸引日本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來取經,預計在日本興建的蛋白質藥廠,則由醣聯規畫設計,醣聯為此可望技術入股,算是本土藥廠與國際藥廠結盟的最佳模式。此外,29日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將率團到日本招商,醣聯和日本大廠的結盟案,成為政府宣導的焦點,一般認為將可望帶動台、日在生技等產業的合作熱潮。
中化生總經理張祥漢表示,透過共同合作研發新藥,不僅可讓生醫廠商技術提升,若品質獲肯定,未來更有機會加入國際藥廠的衛星廠商行列,創造更大的商機。
東洋副董事長曾天賜則以該公司歐洲紫杉醇為例,雖然由於該原料和銷售端都是由合作的德國藥廠掌控,東洋的「代工」角色,可以創造的毛利並不高,但這是一個練兵的機會,該公司為此有符合歐盟法規的藥廠,並可熟悉市場狀況,對未來海外布局有利。
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從人體臨床端就開始和國際藥廠合作的首推中化和中化生,他們與美國Endo合作的免疫制劑已在申請藥證許可中,中化未來亦將為該製劑代工。
至於中化生與全球製藥大廠默克(Merck)攜手開發RAPA系列,在默克藥廠已於6月底、7月初已向FDA送件,以60天內FDA確認收件估算,最慢6個月內可望獲得准駁。
就醫藥界評估,由於骨癌在美國屬於罕見疾病,確定適用快速通道、藥證最快年底前有望獲准下,明年將可讓中化生的營運三級跳,未來也有機會成為默克的原料藥供應商。
另外,由於國內藥廠較欠缺海外行銷經驗,有不少藥廠與國際藥廠的合作,則是將銷售端委由國際藥廠負責,像台灣微脂體一款運用奈米乳化製劑技術平台所製成的週邊血管疾病用藥「普絡易」,已拿到國內藥證下,目前也與日本最大的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跟韓國排名前5大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藥廠簽訂合作契約,搶攻海外。
而永信則是與日本WAKAMOTO藥廠合資,搶進日本學名藥市場。另外,佳醫集團則是卡位中國市場,透過與大陸最大的醫藥集團國藥控股合資成立御佳,布建醫美、洗腎和牙科市場,未來並將大陸三甲醫院合作進駐長期照護市場。
至於已成為政府樣板案例的台灣醣聯和智擎,則都因研發中的新藥潛力看漲,而分別被日本大塚藥廠和美國Merrimack藥廠相中,醣聯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獲2億美元授權金,智擎治療癌症的新劑型更以2.2億美元創下國內最高紀錄,至於該授權金能否全額拿足和後續新藥上市後每年可分享的權利金,則要看藥廠的研發速度和成功率。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醣聯由於董事長張東玄對蛋白質新藥的研究已超過30年,而吸引日本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來取經,預計在日本興建的蛋白質藥廠,則由醣聯規畫設計,醣聯為此可望技術入股,算是本土藥廠與國際藥廠結盟的最佳模式。此外,29日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將率團到日本招商,醣聯和日本大廠的結盟案,成為政府宣導的焦點,一般認為將可望帶動台、日在生技等產業的合作熱潮。
新藥開發公司台灣醣聯昨(7)日表示,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將投資台灣醣聯,雙方將於9月底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建立大型蛋白質藥廠。這顯示台灣生技業者的技術能量已獲得日本大廠的肯定,吸引外資投入。
台灣醣聯資金來源是以董事長張東玄為主,張東玄在25年前由當時經濟部長李國鼎延攬回台的專業人才,之後成立台灣醣聯,至今已十年,是國內極少數投入蛋白質新藥的生技公司。該公司三年前先與日商大塚製藥合作,將其抗癌新藥全球市場授權授權給大塚,自今年起台灣醣聯與三菱瓦斯化工合作,透過台灣醣聯的技術,要協助三菱建立大型蛋白質藥廠。
三菱瓦斯化工是日本化工大廠,早期產品主力為尿素及雙氧水,目前除了生產世界多數醫美保健品Q10原料,也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化工材料重要供應商,影響著台灣四成以上的智慧型手機製程。
張東玄表示,年底前將完成興櫃登錄案,並在明年再增資到10億元。法人推估,這也意味著,三菱瓦斯可望投資醣聯2億到5億元規模。
張東玄表示,三菱瓦斯化工為了朝蛋白質新藥領域發展,由台灣醣聯提供三菱建立蛋白質藥廠的相關技術,醣聯提供蛋白質的培養技術,從今年起連續三年以150萬美元的代價,代訓練人才。此外,雙方更將在本月底在日本簽署MOU,三菱明年將入股台灣醣聯。
張東玄指出,台灣醣聯預計在年底前登錄興櫃,並在明年展開6億元的增資計畫,資本額將增加到10億元。他表示,三菱瓦斯可望成為主要的投資法人之一,但最終醣聯還是會保有公司主導權。
三菱瓦斯已在日本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100億日圓(約新台幣33億元),在日本新潟縣建立抗體藥工廠。此外,日本媒體也披露,三菱瓦斯未來在抗體藥開發上,將與醣聯策略聯盟,由醣聯負責前端臨床試驗,與後端的治療試驗的實施及業務拓展,而三菱瓦斯負責臨床試驗及抗體藥的量產。三菱瓦斯與醣聯合作後,預估在2016年三菱將開始銷售自行生產的蛋白質新藥,銷售額也上看百億日圓。
台灣醣聯資金來源是以董事長張東玄為主,張東玄在25年前由當時經濟部長李國鼎延攬回台的專業人才,之後成立台灣醣聯,至今已十年,是國內極少數投入蛋白質新藥的生技公司。該公司三年前先與日商大塚製藥合作,將其抗癌新藥全球市場授權授權給大塚,自今年起台灣醣聯與三菱瓦斯化工合作,透過台灣醣聯的技術,要協助三菱建立大型蛋白質藥廠。
三菱瓦斯化工是日本化工大廠,早期產品主力為尿素及雙氧水,目前除了生產世界多數醫美保健品Q10原料,也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化工材料重要供應商,影響著台灣四成以上的智慧型手機製程。
張東玄表示,年底前將完成興櫃登錄案,並在明年再增資到10億元。法人推估,這也意味著,三菱瓦斯可望投資醣聯2億到5億元規模。
張東玄表示,三菱瓦斯化工為了朝蛋白質新藥領域發展,由台灣醣聯提供三菱建立蛋白質藥廠的相關技術,醣聯提供蛋白質的培養技術,從今年起連續三年以150萬美元的代價,代訓練人才。此外,雙方更將在本月底在日本簽署MOU,三菱明年將入股台灣醣聯。
張東玄指出,台灣醣聯預計在年底前登錄興櫃,並在明年展開6億元的增資計畫,資本額將增加到10億元。他表示,三菱瓦斯可望成為主要的投資法人之一,但最終醣聯還是會保有公司主導權。
三菱瓦斯已在日本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100億日圓(約新台幣33億元),在日本新潟縣建立抗體藥工廠。此外,日本媒體也披露,三菱瓦斯未來在抗體藥開發上,將與醣聯策略聯盟,由醣聯負責前端臨床試驗,與後端的治療試驗的實施及業務拓展,而三菱瓦斯負責臨床試驗及抗體藥的量產。三菱瓦斯與醣聯合作後,預估在2016年三菱將開始銷售自行生產的蛋白質新藥,銷售額也上看百億日圓。
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表示,該公司授權給日本大塚製藥的抗大腸癌新藥GNX-8,將於明年第二季在美日兩地申請人體試驗,台灣醣聯將可獲得上億元的階段授權金。總計台灣醣聯將在新藥上市前,共可獲得2億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的授權金。
台灣醣聯在2009年9月與日本大塚製藥合作,將台灣醣聯的抗大腸癌新藥授權給日方,張東玄表示,新藥估計七年後上市,每年市場銷售潛力達90億美元。
台灣醣聯在2009年9月與日本大塚製藥合作,將台灣醣聯的抗大腸癌新藥授權給日方,張東玄表示,新藥估計七年後上市,每年市場銷售潛力達90億美元。
經濟部舉辦「生醫科專聯合成果展」,蛋白質藥出風頭,不僅東洋(4105)、瑞華新藥和台灣醣聯都將興建蛋白質藥廠,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未來每年將可挑選上游研發機構3至10項最適化候選藥物,開發至臨床前試驗(IND)階段。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經過2年多推動及整合,經濟部科技專案已有效運用各科專所累積的研發能量,持續協助企業開創新藍海,跨越技術瓶頸,強化企業創新研發能量,促使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
吳明機表示,2010年蛋白質藥品已完成7項臨床試驗的藥物代謝動力學(Pre-IND DMPK)技術測試平台的確效,未來每年將可挑選上游研發機構3至10項最適化候選藥物,開發至臨床前試驗(IND)階段。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經過2年多推動及整合,經濟部科技專案已有效運用各科專所累積的研發能量,持續協助企業開創新藍海,跨越技術瓶頸,強化企業創新研發能量,促使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
吳明機表示,2010年蛋白質藥品已完成7項臨床試驗的藥物代謝動力學(Pre-IND DMPK)技術測試平台的確效,未來每年將可挑選上游研發機構3至10項最適化候選藥物,開發至臨床前試驗(IND)階段。
生醫產業熱度夯,推波股價本益比向上攀揚下,台灣股市交投熱絡,也吸引生醫公司趕搭掛牌列車,年底更有一波重量級生醫股將以第一上市或上興櫃掛牌,其中不乏從海外來台上市的公司,使生醫股持續扮演多頭主流族群。
就初步統計,至少有10家公司將趕在年底前登錄興櫃或第一上市,其中Epitomics(宜百康)為全球最大兔子抗體試劑公司,該公司近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EPS有3元的水準,而大陸前3大肝炎藥品通路商康聯藥業,去年營收約15億台幣,EPS約5.5至6元。
本土公司中承銷商搶得最兇的是台灣醣聯和台灣浩鼎,台灣浩鼎是由Optimer製藥公司董事長張念慈創辦,由於Optimer研發的Fidaxomicin新型抗生素,最近才拿到FDA上市許可,而該公司在今年2月7日以2.24億美元(約新台幣64億元)的高價授權日商安斯泰來(Astellas)藥廠,取得銷售歐洲市場權利。市場預期,未來美洲、亞洲等地區亦將開放授權下,Fidaxomicin的潛在授權金將逾百億元台幣,浩鼎因進入研發乳癌的新藥亦被認為有利基,而吸引承銷商積極搶拉主辦權。
至於醣聯則2年前因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在動物臨床實驗中,即以2億美元和新藥上市後可享有10%銷售額回饋金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去年又開始為三菱設計蛋白藥廠,這使得醣聯已連續2年本業出現獲利,該公司已計畫在今年進行公開發行,年底或明年初在興櫃掛牌。
除了新股熱外,台灣神隆、KY馬光、慕德、科研、合一則將陸續轉上市和上櫃,由於年底這一波掛牌股都是獲利耀眼,且營運相當具有特色的公司,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宜百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台灣股市相當活絡,相較於美國股市的低迷,中國又未開放外資前進掛牌,而一個成熟的公司應該設有退場機制,讓股東可自由設立目標價進出。
預計來台發行TDR的澳洲知名生技公司CBio,董事兼CEO Jason Richard Yeates表示,台灣股市熱絡,加上生醫產業逐步成熟,是吸引他們想來掛牌的原因。
以新藥開發為主的CBio,目前的市值逾1千2百萬美元,該公司研發中的新藥XTOLL,用來平衡免疫失衡所造成的發炎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紅斑性狼瘡等,該項發現除已在歐、美、日本等地登記專利權外,也與荷蘭Novo Nordisk大藥廠、輝瑞等全球各大藥廠開始談判商業化合約,目前XTOLL已完成FDA二期臨床,正準備向第三期的研發及商業化邁進,XTOLL新藥預計在2016年經美國FDA核准、正式全球上市。
就初步統計,至少有10家公司將趕在年底前登錄興櫃或第一上市,其中Epitomics(宜百康)為全球最大兔子抗體試劑公司,該公司近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EPS有3元的水準,而大陸前3大肝炎藥品通路商康聯藥業,去年營收約15億台幣,EPS約5.5至6元。
本土公司中承銷商搶得最兇的是台灣醣聯和台灣浩鼎,台灣浩鼎是由Optimer製藥公司董事長張念慈創辦,由於Optimer研發的Fidaxomicin新型抗生素,最近才拿到FDA上市許可,而該公司在今年2月7日以2.24億美元(約新台幣64億元)的高價授權日商安斯泰來(Astellas)藥廠,取得銷售歐洲市場權利。市場預期,未來美洲、亞洲等地區亦將開放授權下,Fidaxomicin的潛在授權金將逾百億元台幣,浩鼎因進入研發乳癌的新藥亦被認為有利基,而吸引承銷商積極搶拉主辦權。
至於醣聯則2年前因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在動物臨床實驗中,即以2億美元和新藥上市後可享有10%銷售額回饋金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去年又開始為三菱設計蛋白藥廠,這使得醣聯已連續2年本業出現獲利,該公司已計畫在今年進行公開發行,年底或明年初在興櫃掛牌。
除了新股熱外,台灣神隆、KY馬光、慕德、科研、合一則將陸續轉上市和上櫃,由於年底這一波掛牌股都是獲利耀眼,且營運相當具有特色的公司,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宜百康執行長余國良表示,台灣股市相當活絡,相較於美國股市的低迷,中國又未開放外資前進掛牌,而一個成熟的公司應該設有退場機制,讓股東可自由設立目標價進出。
預計來台發行TDR的澳洲知名生技公司CBio,董事兼CEO Jason Richard Yeates表示,台灣股市熱絡,加上生醫產業逐步成熟,是吸引他們想來掛牌的原因。
以新藥開發為主的CBio,目前的市值逾1千2百萬美元,該公司研發中的新藥XTOLL,用來平衡免疫失衡所造成的發炎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紅斑性狼瘡等,該項發現除已在歐、美、日本等地登記專利權外,也與荷蘭Novo Nordisk大藥廠、輝瑞等全球各大藥廠開始談判商業化合約,目前XTOLL已完成FDA二期臨床,正準備向第三期的研發及商業化邁進,XTOLL新藥預計在2016年經美國FDA核准、正式全球上市。
台灣醣聯今(8)日將與日本三菱集團簽約宣佈興建蛋白質藥廠,搶攻全球正掀起的蛋白藥廠荒,該投資案醣聯將受委託研發設計和人員訓練,三菱5年內計劃斥資逾3億美元架構2萬公升的產能,醣聯將以技術入股參與。
這是日本在311關東大地震後最大的投資案,三菱集團是委由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與醣聯簽署合作案。
三菱瓦斯常務執行董事織作正美表示,該合作案將委託醣聯生產單株抗體細胞、設計生產線和人員訓練,三菱則興建符合國際法規的抗體蛋白藥廠,未來將接受藥廠委託代工生產,初期鎖定以癌症和免疫系統用藥為主。
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表示,全球蛋白質新藥在2014年將進入強勁需求期,在目前產能缺口超過2倍下,全球目前並沒有幾家藥廠有能力生產,亞洲的廠家更是十分稀少。
張東玄指出,以要供應藥廠需求,產能基本設備需要2萬公升來看,目前各廠家設備幾乎都只能供應臨床實驗用,日本的TBI藥廠產能也僅500公升左右,而國內的生技中心和永昕提供的產能,也只是支應臨床實驗之用,因此,醣聯將透過與日本三菱的合作,未來再複製成功經驗,在台灣成立蛋白藥廠。
據了解,醣聯在去年即與三菱瓦斯簽訂合作備忘錄,三菱以三年合計約4、5千萬元金額委託醣聯設計蛋白藥廠,也讓醣聯享有技術入股權利,雙方共同在日本興建最大產能的抗體藥廠。織作正美表示,三菱瓦斯之前已投資100億日幣投入生技產業領域,而興建蛋白藥廠則是第一次正式跨足醫藥領域,初期將先投資100-500億日幣,興建小產能的生產線,從20、100到500公升產能,5年內加碼投資放大至2萬公升以上的產能。
近年營運相當矚目的醣聯,2年前因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在動物臨床實驗中,即以2億美元和新藥上後可享有10%銷售額回饋金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去年又開始為三菱設計蛋白藥廠,這使得醣聯已連續2年本業出現獲利,該公司已計劃在今年進行公開發行,年底或明年初在興櫃掛牌。
至於三菱瓦斯,年營業額約9,000億日幣,該公司近年積極投入生技和保健食品的發展,其生產的CoQ10原料在全球市佔第二,雙氧水則佔有日本一半的市場。
這是日本在311關東大地震後最大的投資案,三菱集團是委由旗下的三菱瓦斯化學與醣聯簽署合作案。
三菱瓦斯常務執行董事織作正美表示,該合作案將委託醣聯生產單株抗體細胞、設計生產線和人員訓練,三菱則興建符合國際法規的抗體蛋白藥廠,未來將接受藥廠委託代工生產,初期鎖定以癌症和免疫系統用藥為主。
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表示,全球蛋白質新藥在2014年將進入強勁需求期,在目前產能缺口超過2倍下,全球目前並沒有幾家藥廠有能力生產,亞洲的廠家更是十分稀少。
張東玄指出,以要供應藥廠需求,產能基本設備需要2萬公升來看,目前各廠家設備幾乎都只能供應臨床實驗用,日本的TBI藥廠產能也僅500公升左右,而國內的生技中心和永昕提供的產能,也只是支應臨床實驗之用,因此,醣聯將透過與日本三菱的合作,未來再複製成功經驗,在台灣成立蛋白藥廠。
據了解,醣聯在去年即與三菱瓦斯簽訂合作備忘錄,三菱以三年合計約4、5千萬元金額委託醣聯設計蛋白藥廠,也讓醣聯享有技術入股權利,雙方共同在日本興建最大產能的抗體藥廠。織作正美表示,三菱瓦斯之前已投資100億日幣投入生技產業領域,而興建蛋白藥廠則是第一次正式跨足醫藥領域,初期將先投資100-500億日幣,興建小產能的生產線,從20、100到500公升產能,5年內加碼投資放大至2萬公升以上的產能。
近年營運相當矚目的醣聯,2年前因研發治療大腸癌的蛋白質新藥,在動物臨床實驗中,即以2億美元和新藥上後可享有10%銷售額回饋金授權給日本大塚藥廠,去年又開始為三菱設計蛋白藥廠,這使得醣聯已連續2年本業出現獲利,該公司已計劃在今年進行公開發行,年底或明年初在興櫃掛牌。
至於三菱瓦斯,年營業額約9,000億日幣,該公司近年積極投入生技和保健食品的發展,其生產的CoQ10原料在全球市佔第二,雙氧水則佔有日本一半的市場。
台灣生技業營運逐步找出生存利基,並陸續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繼中橡、寶齡、台灣醣聯等公司已成功授權下,最近又啟動另一波新技轉授權熱潮,最受矚目的是基亞生技重新拿回PI88第三期臨床,而太景的奈諾沙星則可望在十月中旬與國際前五大藥廠簽訂授權,另外,友華將打進中東市場,都使未來營運備受矚目。
至於國內產、官學的策盟亦十分積極,聯合骨科去年取得金屬中心鈦合金關節的技術授權,在聯骨已是生醫公司中ECFA最佳受惠股下,目前又因有鈦合金骨科器材鍛造技術的加持,董事長林延生預估,5年後聯合產能將從目前3萬件成長到12萬件以上,並搶下全球1%的市占率。
未來聯合還要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發骨科器材的精密鑄造技術,藉此創造雙贏局面。
投入B肝和C肝檢測已逾20年的普生,則自今年營運正式虧轉盈後,又獲工研院技轉肝纖維化檢測生物標記ITRI Score,董事長林宗慶表示,ITRIScore檢測已拿到全球專利,普生將兵分三路,同步搶攻台灣、大陸和美國市場,初估ITRI Score檢測明年至少可貢獻普生1,000萬元以上營收。
另外,申請興櫃掛牌的國光生技,在合作夥伴荷蘭Crucell生技公司協助下,8月底已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查廠認證,預計明年取得歐洲藥證,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
目前國光也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腸病毒疫苗,預計明年展開人體試驗,也是產、官、學合作的佳例。
積極搶進國際市場的生醫公司,除了醫療器材廠已出現國際大廠轉單效應,近年太醫、五鼎、精華光學和邦特營運耀眼外,製藥類股亦不落人後,東洋紫杉醇拿到歐洲第一張學名藥證後,第4季將開始出貨,明年在客戶訂單明朗下,營運十分樂觀。
至於在技轉部分,太景的奈諾沙星經過在美國、南非、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二期臨床實驗證明,病人僅需每天口服一次,在治療社區型肺炎上,即可獲得不亞於左旋沙星的效果,還可有效治癒抗藥性高、嚴重威脅感染社區型肺炎及糖尿病足部感染病人健康的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
由於奈諾沙星效果顯著,在國際大藥廠近年又掀起研發抗生素熱潮中,據了解,奈諾沙星也引起國際藥廠關注,除了太景原授權公司寶鹼可望重談歐美市場的技術授權合約外,國際藥廠亦有意拿下亞洲銷售權,推波太景的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將加速進行,亦有機會讓太景營運正式虧轉盈。
多方位布建醫藥美容市場的友華生技,今年也是漂亮出擊,該公司自行研發用於治療失眠症及糖尿病的二項藥品,已與摩洛哥第二大藥廠 Cooper Pharm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這是友華第一次技轉授權國外藥廠,未來該藥將在摩洛哥等北非國家、西非法語系國家,及沙烏地阿拉伯獨家製造、銷售,也是國內藥廠進軍國際的成功案例。
至於國內產、官學的策盟亦十分積極,聯合骨科去年取得金屬中心鈦合金關節的技術授權,在聯骨已是生醫公司中ECFA最佳受惠股下,目前又因有鈦合金骨科器材鍛造技術的加持,董事長林延生預估,5年後聯合產能將從目前3萬件成長到12萬件以上,並搶下全球1%的市占率。
未來聯合還要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發骨科器材的精密鑄造技術,藉此創造雙贏局面。
投入B肝和C肝檢測已逾20年的普生,則自今年營運正式虧轉盈後,又獲工研院技轉肝纖維化檢測生物標記ITRI Score,董事長林宗慶表示,ITRIScore檢測已拿到全球專利,普生將兵分三路,同步搶攻台灣、大陸和美國市場,初估ITRI Score檢測明年至少可貢獻普生1,000萬元以上營收。
另外,申請興櫃掛牌的國光生技,在合作夥伴荷蘭Crucell生技公司協助下,8月底已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查廠認證,預計明年取得歐洲藥證,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
目前國光也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腸病毒疫苗,預計明年展開人體試驗,也是產、官、學合作的佳例。
積極搶進國際市場的生醫公司,除了醫療器材廠已出現國際大廠轉單效應,近年太醫、五鼎、精華光學和邦特營運耀眼外,製藥類股亦不落人後,東洋紫杉醇拿到歐洲第一張學名藥證後,第4季將開始出貨,明年在客戶訂單明朗下,營運十分樂觀。
至於在技轉部分,太景的奈諾沙星經過在美國、南非、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二期臨床實驗證明,病人僅需每天口服一次,在治療社區型肺炎上,即可獲得不亞於左旋沙星的效果,還可有效治癒抗藥性高、嚴重威脅感染社區型肺炎及糖尿病足部感染病人健康的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
由於奈諾沙星效果顯著,在國際大藥廠近年又掀起研發抗生素熱潮中,據了解,奈諾沙星也引起國際藥廠關注,除了太景原授權公司寶鹼可望重談歐美市場的技術授權合約外,國際藥廠亦有意拿下亞洲銷售權,推波太景的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將加速進行,亦有機會讓太景營運正式虧轉盈。
多方位布建醫藥美容市場的友華生技,今年也是漂亮出擊,該公司自行研發用於治療失眠症及糖尿病的二項藥品,已與摩洛哥第二大藥廠 Cooper Pharm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這是友華第一次技轉授權國外藥廠,未來該藥將在摩洛哥等北非國家、西非法語系國家,及沙烏地阿拉伯獨家製造、銷售,也是國內藥廠進軍國際的成功案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