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信-KY(上)公司新聞
共信-KY表示,脂肪瘤又稱為脂肪增生,是犬隻中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多發於皮下任何部位。形成的原因根據目前臨床上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肥胖、年齡和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這些瘤體雖多無害,但如果脂肪瘤的位置或大小造成犬隻的不適或限制活動,則可能需要手術移除。
對於犬隻的脂肪瘤,飼主需與獸醫合作,進行定期檢查,以監測它們的大小和數量的任何變化,並確保犬隻的整體健康。
臺股市場近期可謂是熱鬧非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放「鴿派」言論,市場預期股市資金熱潮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讓投資者們心花怒放。這股熱潮也點燃了上市櫃IPO行情,讓佑全(6929)、創為精密(6899)、巨漢(6903)等九檔「準上櫃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準備投入資本市場、享受資金巨浪的湧湧湧來。 這波臺股行情嗨翻天,買盤熱絡也帶動新股掛牌,超甜蜜的月行情不斷上演。例如,連鎖藥局通路商諾貝兒8日掛牌上櫃,開盤就衝破200元大關,最高甚至攻上210元,讓投資人們一籌莫展。幸運中籤的投資人,1張就能大賺4萬,終場也大漲16.47%,為後續新掛牌股開出2萬點股市的驚人漲勢。 從2024年來,已經有昱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三檔公司掛牌上櫃。其中,昱展新藥以150元承銷價掛牌後,漲勢強勁,截至8日收盤已衝上327.5元,大漲1.18倍。目前,已有不少公司準備投入資本市場,包括佑全、創為精密、國邑*、安倉、米斯特、醫影、共信-KY、巨漢、潤德等九家,另外漢達、家碩也已通過上櫃審議。 在這些「準上櫃股」中,創為精密尤其引人注目。它是宏碁集團的第12隻「小金虎」,預計4月上旬掛牌,主要提供觸控面板解決方案,產品橫跨醫療設備、車用和工業電腦,毛利率達40%。在母集團帶領下,創為精密有望吸引市場關注。 另一家引人矚目的公司是高科技廠房整合型工程服務商巨漢。它挾績優題材竄出,2023年營收達28.68億元、稅後純益8.2億元,同步締造歷史次高。2月營收逆勢年月雙增,達2.6億元。法人看好巨漢在5G、AI投資及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契機帶動下,2024年營運成長動能無虞,將重返成長軌道。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放「鴿」,市場預期股市資金潮將持續一陣子,臺股行情也隨之熱鬧起來,IPO行情也隨之興起。佑全、創為精密、巨漢等九檔準上櫃股正在積極準備,等待加入資本市場的舞臺,享受這股資金巨浪。
臺股近來可說是嗨翻天,買盤熱絡,新股掛牌更是甜蜜月行情。8日,連鎖藥局通路商諾貝兒掛牌上櫃,一開盤就衝破200元大關,最高甚至達到210元,讓投資人一籌莫展就能大賺4萬元,終場也大漲16.47%,為後續新掛牌股帶來強烈信心,股市漲勢驚人。
自2024年以來,上櫃掛牌的股票有昱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其中昱展新藥以150元承銷價掛牌後,漲勢強勁,截至8日收盤已衝上327.5元,大漲1.18倍。目前已有九家準上櫃股同意櫃檯買賣契約,距離上櫃只剩最後一哩路,這九家包括佑全、創為精密、國邑、安倉、米斯特、醫影、共信-KY、巨漢、潤德,另外漢達、家碩也已通過上櫃審議。
創為精密作為宏碁集團的第12隻「小金虎」,預計4月上旬掛牌,主要提供觸控面板解決方案,產品涵蓋醫療設備、車用和工業電腦,毛利率達40%,在母集團帶領下,有望吸引市場關注。
高科技廠房整合型工程服務商巨漢則擁有績優題材,2023年營收達28.68億元,稅後純益8.2億元,創歷史次高。2月營收逆勢年月雙增,達2.6億元。法人看好南亞科擴廠案挹注,加上5G、AI投資及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契機帶動,2024年營運成長動能強大,將重返成長軌道。
台股嗨翻天,買盤熱絡也催動新股掛牌超甜蜜月行情,連鎖藥局通 路商諾貝兒8日掛牌上櫃,開盤隨即衝破200元大關、最高攻上210元 ,投資人幸運中籤1張就能大賺4萬,終場也大漲16.47%,為後續新 掛牌股示範2萬點股市的驚人漲勢。
2024年來掛牌上櫃目前僅有昱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其中昱展 新藥以150元承銷價掛牌後漲勢強勁,截至8日收盤已衝上327.5元, 大漲1.18倍;據統計目前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距上櫃僅差最後一哩 路的「準上櫃股」,就有佑全、創為精密、國邑*、安倉、米斯特、 醫影、共信-KY、巨漢、潤德等九家排隊中,另有漢達、家碩也已通 過上櫃審議。
其中,創為精密為宏碁集團第12隻「小金虎」,預計4月上旬掛牌 ,主要提供觸控面板解決方案,產品橫跨醫療設備、車用和工業電腦 ,毛利率達40%,在母集團帶領下可望吸引市場關注。
高科技廠房整合型工程服務商巨漢則挾績優題材竄出,2023年營收 仍達28.68億元、稅後純益8.2億元,同步締造歷史次高,且2月營收 逆勢年月雙增、達2.6億元,法人看好除南亞科擴廠案挹注,後續在 5G、AI投資及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契機帶動下,2024年營運成長動能 無虞,將重返成長軌道。
【台北訊】23日下午,櫃買中心舉辦了第10屆第33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議中通過了一項重要的規章修正案,並同時審議了三家公司上櫃申請案,其中共信-KY(6617)的申請案成功通過,預計將為今年上櫃市場帶來新動能。 會議首先對「證券商營業處所債券附條件買賣交易細則」第十一條之二及「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第四十一條之一進行了修正。這項修正旨在加強證券商在營業處所從事交易時的風險管理,以避免利益衝突對證券商及投資者造成的損失。 在申請案部分,櫃買中心批准了潤德(6881)、巨漢(6903)以及共信-KY(6617)三家公司上櫃的申請。這三家公司分別來自潤泰集團、系統工程業界以及共信醫藥,他們的加入預計將為今年上櫃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共信-KY,這家公司的上櫃申請案成功通過,將成為今年第3至5檔掛牌的上櫃股。這不僅是共信-KY公司的重大里程碑,也顯示了櫃買中心對於新上市櫃公司的支持與期待。 隨著這些新公司的加入,市場結構將更加多元,投資者有更多選擇,對於整個市場的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未來,櫃買中心將繼續推動市場改革,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完善和安全的交易環境。
台灣櫃買市場即將迎來新血!近日,櫃買中心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通過潤德(6881)、巨漢等三家公司上櫃申請案後,市場再添新兵。其中,暄達將於2月27日正式登錄興櫃,這三家公司的加入,將為台灣櫃買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在規章修正方面,櫃買中心為強化證券商於營業處所從事交易的風險管理,防範利益衝突,特別對「證券商營業處所債券附條件買賣交易細則」第11條之二及「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第41條之一進行修正。新制將陳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施行。 而共信-KY也成功通過股票上櫃申請案,這三家公司的加入,將為櫃買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暄達公司專注於醫療器材製造及買賣,主要產品包括醫療級氣墊床及負壓傷口治療機,應用於醫療病房、急症病房、照護機構及居家照護等領域。該公司所生產的醫療級氣墊床100%由台灣設計及製造,並外銷到歐美及紐澳等地區,2023年更取得歐盟證書,成為通過DNV歐盟CE MDR交替式氣墊床證書的醫療器材製造商。
章修正案(將陳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施行),以及潤德 (6881)、巨漢
(6903)、共信-KY(6617)3家公司上櫃申請案。
在規章修正案方面,為強化證券商於營業處所從事交易之風險管理 ,防範利
益衝突致損及證券商權益,櫃買中心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 債券附條件買賣交易
細則」第十一條之二及「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 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第
四十一條之一。
此外,本次櫃買中心也通過3家公司上櫃申請案,其中包括潤泰集 團旗下的
潤德、系統工程業者巨漢、共信醫藥股票上櫃申請案,將成 為今年來第3∼5檔掛
牌的上櫃股。
三家公司上櫃申請案後,本周暄達將於27日登錄興櫃,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富邦綜
合、凱基、兆豐證券,興櫃認購價為50元。
櫃買中心近日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通過規章修正案,以及潤德、巨漢、等三家
公司上櫃申請案。
規章修正案方面,櫃買中心表示,為強化證券商於營業處所從事交易的風險管
理,防範利益衝突致損及證券商權益,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債券附條件買賣交
易細則」第11條之二及「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第
41條之一,新制將陳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施行。
此外,櫃買中心董事會也通過潤德、巨漢,以及共信-KY等三家公司股票上櫃申
請案。
本周暄達將於2月27日登錄興櫃,主要營業項目為製造及買賣醫療器材,主要產品
為醫療級氣墊床及負壓傷口治療機。專注傷口預防、照護與管理之解決方案,應
用於醫療病房、急症病房、照護機構及居家照護等領域。醫療級氣墊床100%由台
灣設計及製造,並外銷到歐美及紐澳等地區,並於2023年取得歐盟證書,為通過
DNV歐盟CE MDR交替式氣墊床證書的醫療器材製造商。
兔年來到,台灣生技股市場也迎來了大洗牌!在這波股市動盪中,授權、臨床、高獲利股成為市場焦點,其中晶碩、台康、順藥、昱展等公司股價及市值大漲,打亂了生技股的排名。尤其是新櫃上市的昱展,因為新藥授權營運轉骨,股價直線上升,目前市值已經達到243億元,成為市場上的龍年大黑馬。 根據2月5日的封關市值統計,生技股市值超過200億元的公司已經有22家,其中藥華藥、合一、美時、保瑞、北极星、大樹、鑽石投資、晟德、晶碩等公司市值則穩居外資投組合超過300億元的區域。藥華藥市值更達到1,053億元,穩坐市值王座。 晶碩作為首次躍升生技市值前十強的公司,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7.63元,全年22.83元,創下單季和年度新高紀錄,並再度獲得隐形眼鏡族群獲利王寶座。法人預期,晶碩在兩岸、歐美、日本市場的擴大布局將帶來年增20%~30%的成長力道。此外,晶碩的矽水膠產品銷售預期將逐步提升,今年占營收比重有望從過去的6%提升至10%~15%。 台康生技今年則在治療乳癌新藥和CDMO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預計EG12014下半年可望取得美國藥證,第二代HER2陽性標靶抗體藥EG1206A、ADC藥物EG12043也將分別進入三期和一期臨床。此外,台康生技還新增了日本和美國代工訂單,運營前景看漲。 順藥則在封關日盤中股價創下162.5元的新高,這主要得益于其缺血性中風標準療法新藥LT3001在兩岸、美國進行的多國多中心三個臨床二期試驗。該新藥與動脈器械取栓合併試驗,預計今年底大陸二期臨床試驗將完成,並取得解盲數據。 而昱展作為上櫃生技股王,則是因為其長效注射型戒毒癮類新藥ALA-1000以8.62億美元授權給Indivior,帶動去年EPS達到5.7元,運營正式進入獲利新紀元。
以2月5日封關最新市值統計,若加計興櫃的康霈、漢達、共信-KY ,生技股已有22家市值超過200億元;藥華藥、合一、美時、保瑞、 北極星、大樹、鑽石投資、晟德、晶碩則力守外資投組合市值超過3 00億元的雷達區內,藥華藥市值1,053億元,穩坐生技市值王。
首度躋身生技市值前十強的晶碩,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EPS )達7.63元、全年22.83元,分創單季和年度新高紀錄,並再度拿下 隱形眼鏡族群獲利王寶座;法人預期,晶碩在擴大布局下,兩岸、歐 美、日本市場同步成長,加上去年的低基期,今年營運應有年增20% ∼30%的成長力道。而最受關注的矽水膠產品在銷售將逐步提升中, 今年占營收比重將從過去的6%,翻倍提升至10%∼15%。
台康生今年治乳癌新藥和CDMO齊發,不僅EG12014下半年可望取得 美國藥證,第二代HER2陽性標靶抗體藥EG1206A、ADC藥物EG12043也 將分別進入三期和一期臨床,也新增日本和美國代工訂單,營運看好 。
另順藥不懼關緊閉威脅,封關日盤中股價以162.5元創下歷史新高 。
順藥的缺血性中風標準療法新藥LT3001,正在兩岸、美國進行多國 多中心三個臨床二期試驗;該新藥與動脈器械取栓合併試驗,預期今 年底大陸二期臨床試驗將完成,並取得解盲數據。
已成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挾著長效注射型戒毒癮類新藥ALA-100 0以8.62億美元授權Indivior,其中1,500萬美元簽約金入帳,帶動去 年EPS達5.7元,營運也正式進入獲利新紀元。
【台灣生醫產業新動態】近期台灣生醫產業沸沸湯湯,眾多新創公司紛紛啟動上市掛櫃之路。在眾多新兵中,火星生技今(5)日正式登錄興櫃,同時還有諾貝兒、佑全、國邑、共信-KY、漢達、台新藥、沛爾、向榮及望隼等九家業者也將在上半年陸續掛牌,進入資本市場,為市場帶來新鮮血液。 火星生技以「大健康新零售」為定位,實收資本額達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的參考價為6.5元。而其他將掛牌的公司則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預計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 在藥局連鎖通路方面,諾貝兒與佑全將在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為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而佳世達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則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至於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家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則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其中,共信-KY為全新藥物研發公司,其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細胞治療方面,沛爾與向榮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將於3月上旬掛牌,其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向榮生技則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最後,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成為隱形眼鏡族群的新生力軍。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台北訊】台灣櫃買中心將於近期內對兩家公司的上櫃申請案進行審議,分別是巨漢(6903)和共信-KY。這次審議將是今年以來,櫃買中心召開的第二、第三場審議會議,兩家公司均有望踏上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巨漢(6903)提供高科技產業廠房及無塵室的機電空調系統統包工程服務。該公司由董事長王滄鍊領導,推薦證券商包括富邦證券、玉山證券及第一金證券。巨漢的申請時資本額為6.06億元,在2022年度的合併營收達到47.17億元,稅後淨利為13.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33.64元。至於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1.82億元,稅後淨利為6.24億元,EPS為10.26元。 另一家公司共信-KY則專注於科技事業,從事抗癌消融新藥的研發及銷售。董事長為吳崇漢(Lester John Wu),推薦證券商包括台新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11.33億元。不過,共信-KY的2022年度合併營收僅為11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達到2.54億元,每股虧損為2.29元。到了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026萬元,但稅後淨損仍有5,924萬元,每股虧損為0.52元。 這兩家公司的上櫃申請案將在櫃買中心進行嚴謹的審議,若通過,將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新的動能。觀望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巨漢主要是提供高科技產業廠房及無塵室的機電空調系統統包工程服務,董事長為王滄鍊,推薦證券商為富邦證券、玉山證券及第一金證券,申請時資本額6.06億元。
巨漢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47.17億元,稅後淨利為13.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3.64元;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1.82億元,稅後淨利為6.24億元,EPS為10.26元。
共信-KY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是從事抗癌消融新藥之研發及銷售,董事長為吳崇漢(Lester John Wu),推薦證券商為台新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11.33億元。
共信-KY 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11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2.54億元,每股虧損為2.29元;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026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5,924萬元,每股虧損為0.52元。
台灣櫃買市場將迎來新成員!本周,知名新藥開發公司朗齊生醫*(股票代號:6876)將正式登錄興櫃市場,成為今年第六家興櫃新掛牌公司。隨著朗齊生醫*的加入,興櫃家數將達到334家,顯示台灣資本市場的活絡與發展。 朗齊生醫*專注於新藥開發,特別關注於未被市場所滿足及不易治癒的癌症用藥。該公司營運的业务包括生物技術服務、抗癌新藥開發及老藥新用等專利技術開發。在藥物開發策略上,朗齊生醫*不僅開發505(b)(1)新成分新藥,也進行505(b)(2)新藥研究,並將FDA已核准的藥物進行藥物重定位,以創造市場優勢。 為提升產品價值與市場競爭力,朗齊生醫*啟動了類病毒顆粒、奈米劑型抗癌新藥等專案開發。該公司與華南永昌綜合、永豐金、凱基證券等證券商合作,興櫃認購價定為18元。 在台灣櫃買市場方面,上櫃股票已上櫃家數達816家,其中包含外國公司30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8家,包括進能服、創為精密、佑全、國邑*、昱展新藥、米斯特、安倉,以及諾貝兒,均為上櫃準新兵。 已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的公司中,有1家醫影等待董事會核議。待審議的公司有6家,包括共信-KY、巨漢、路易莎、潤德、漢達,以及家碩。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33家,今年來興櫃新增掛牌公司有5家,包括威力德生醫、創泓科技、榮田、博弘,以及裕山。 創櫃板方面,目前登錄創櫃板家數有111家,顯示台灣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朗齊生醫*將於18日登錄興櫃,主要是從事新藥開發,以未被市場所滿足及不易治癒的癌症用藥為優先;所營業務主要為生物技術服務、從事抗癌新藥開發及老藥新用等之專利技術開發。目前新藥開發策略除開發505(b)(1)新成分新藥外,亦進行505(b)(2)新藥研究。
朗齊公司將FDA已核准的藥物進行藥物重定位,找出藥物抗癌之作用機轉,使開發藥物不僅有新機轉藥物(First in class)的市場優勢,且可縮短開發時程及節省開發費用。另外,為使公司產品更具價值及市場競爭力,目前已啟動類病毒顆粒、奈米劑型抗癌新藥等專案開發。
朗齊生醫*輔導推薦證券商為華南永昌綜合、永豐金、凱基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8元。
上櫃股票部分,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6家(包含外國公司30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八家,包括進能服、創為精密、佑全、國邑*、昱展新藥、米斯特、安倉,以及諾貝兒,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有一家醫影。
待審議則有六家,包括了共信-KY、巨漢、路易莎、潤德、漢達,以及家碩。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33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新增掛牌公司有五家,包括威力德生醫、創泓科技、榮田、博弘,以及裕山。至於創櫃板,目前登錄創櫃板家數有111家。
生技產業再掀IPO熱潮,昱展新藥、藥華藥等20多家公司積極备战轉板掛牌!
近日,台灣生技產業再度掀起轉板掛牌熱潮,其中生技股王保瑞、高獲利的泰博成功轉上市,激勵更多公司積極备战轉板。據初步統計,至少有20家公司正在積極準備轉板掛牌,為2024年新春開出好彩頭。
其中,有望問鼎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新藥預計1月下旬掛牌。該公司因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以8.62億美元新藥授權國際戒毒藥龍頭藥廠Indivior,由於簽約金已於2023年第四季入帳,以目前資本額計算,每股稅後純益(EPS)貢獻超過8元,不僅將讓昱展營運轉盈,2024年並可望分配股利。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下一階段將討論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方向。ALA-1000有三種劑量,正與授權夥伴討論三期臨床的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第一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出申請,第二、三季展開臨床。
此外,生技市值王藥華藥也將在第一季上市。該公司治療紅血球增生症新藥Ropeg已取得歐、美、日等三大市場藥證,旗下PD-1抑制劑單株抗體新藥P1801、創新長效型干擾素P1101,兩者將搭配用於治療末期腫瘤的一期臨床試驗,正式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臨床試驗審查,預計2025年先完成劑量遞增階段。
這波生技IPO熱,是由保瑞、泰博轉上市,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分別在2023年12月中下旬掛牌點火。受惠櫃買中心12月1日通過國邑、昱展和佑全上市案,藥華藥、望隼、諾貝兒和沛爾也分別獲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董事會、審議委員會通過,法人看好今年第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拉出紅包行情。
另外,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已向主管機關申請,等待審議;鑫品和生合則已在登錄興櫃;台新藥、全福、華上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都將成為類股生力軍。
有望問鼎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新藥,預計1月下旬掛牌,該公司因 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以8.62億美元新藥授權國際戒毒癮 藥龍頭藥廠Indivior,由於Indivior支付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4.8億元)簽約金已於2023年第四季入帳,以目前資本額5.7億元計算 ,每股稅後純益(EPS)貢獻超過8元,不僅將讓昱展營運轉盈,202 4年並可望分配股利。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下一階段討 論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方向。ALA-1000有三種劑量,正與授權夥伴討論 三期臨床的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第一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 出申請,第二、三季展開臨床。
另外,有機會在第一季上市的生技市值王藥華藥,2023年封關市值 為1,177億元,該公司治療紅血球增生症新藥Ropeg,已取得歐、美、 日等三大市場藥證外,旗下PD-1抑制劑單株抗體新藥P1801、創新長 效型干擾素P1101,兩者將搭配用於治療末期腫瘤的一期臨床試驗, 正式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臨床試驗審查,預計2025年先完成劑量遞增階 段。
這波生技IPO熱,是由保瑞、泰博轉上市,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 分別在2023年12月中下旬掛牌點火;受惠櫃買中心12月1日通過國邑 *、昱展和佑全上市案,而藥華藥、望隼、諾貝兒和沛爾也分別獲臺 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董事會、審議委員會通過,法人看好今年第 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拉出紅包行情。
另外,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已 向主管機關申請,等待審議;鑫品和生合則已在登錄興櫃;台新藥、 全福、華上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都將成為類股生力軍。
台灣生技公司再創佳績,新藥海外市場報捷!共信-KY(6617)旗下肺癌新藥PTS302自去年11月獲得大陸藥證後,經過半年多精準布局,自7月起將正式在大陸銷售。這款新藥專門用於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未來將鎖定大陸三甲醫院為銷售目標,目標市場規模達百億元。此外,健喬信元旗下呼吸用藥「愛克痰」也將於7月下旬進入大陸市場,該藥品去年在台灣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熱銷,初期銷售目標為5,000萬顆。合一生技的糖尿病足部傷口潰瘍新藥「速必一」(Fespixon)也獲得馬來西亞藥證,成為馬國首個具有治療功效的天然產品。
共信-KY開發的PTS302,為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去年11月透過子公司天津紅日健達康醫藥科技公司取得大陸藥證。PTS302近期就會在大陸正式出貨,且在8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將親自在廣州主持產品上市啟動會。
共信-KY近日公告,天津紅日健達和廣州盈信康醫藥科技公司簽訂「市場推廣服務協議」,將由盈信康公司負責PTS302華南市場代理。
共信-KY總經理林懋元昨(12)日表示,PTS302自7月份就會在大陸正式出貨,且在8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將親自在廣州主持產品上市啟動會。
據了解,共信針對PTS302一共和大陸九家代理商簽約,上月起已有小量藥品在大陸試銷,這項新藥未來將鎖定三甲醫院做為銷售目標,公司已做好長期推廣計畫,以搶攻百億元市場商機。
除了共信之外,健喬信元也表示,該公司的愛克痰600mg發泡錠(乙醯半胱氨酸,NAC),自去年取得中國大陸上市許可後,目前正在進行大陸銷售前的最後檢驗,若一切順利有機會在7月正式在大陸銷售。
健喬的呼吸用藥「愛克痰」去年受惠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台灣熱銷產品,小包裝由單月出貨400萬包一下子暴增至七、八百萬包。
針對這項產品,健喬今年積極向大陸市場推廣,但是由於大陸過去並無同類型藥品,因此大陸官方要求健喬提出更多檢驗數據。健喬強調,目前檢驗流程正在進行,本月份有機會完成作業。依照健喬規劃,「愛克痰」初期銷售目標5,000萬顆,未來並有機會超過台灣的銷量。
此外,合一生技開發的糖尿病足部傷口潰瘍新藥「速必一」(Fespixon),近日也有海外的星洲日報報導,已取得馬來西亞藥證,成為馬國第一個具有治療功效的天然產品。雖然合一生技公告強調,目前尚未接獲馬來西亞衛生部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PRA)官方書面通知Fespixon核准註冊事宜,但國內市場法人多認為,合一這項新藥打入馬來西亞市場的時間已倒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