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銀綜合證券(未)公司新聞
利率愈降愈低,表示保費會愈來愈貴,各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
因而不斷攀高。依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底第25個月的保單繼續率
最高者為中華郵政公司,顯示郵局保單客戶最忠心。
所謂保單繼續率,是指保險公司銷售保單後,到了第13個月(一
年後)以及第25個月(兩年後),保戶是否繼續繳錢、讓保單持
續有效。繼續率愈高,表示當初保險公司招攬保單的品質愈好,
客戶不會輕易解約。
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今年第三季底的第13個月保單繼續
率最高者為幸福人壽,達98.43%。若以第25個月的保單繼續率來
看,中華郵政公司擊敗所有民營保險業者奪下冠軍,繼續率為
93.54%。
壽險業者表示,保發中心統計的保單繼續率是第13個月與第25個
月,顯示是去年、前年銷售的保單,由於當時的利率比現在高,
保費相對便宜,保戶當然不會輕易解約或讓保單失效。
由於市場利率不斷往下降,保費也愈來愈貴,使得保戶更珍惜手
上的保單,各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都在「比高」。
國內27家壽險公司,有16家保單第13個月繼續率超過九成。表示
保險公司賣出保單後,過了一年,只有一成的保戶解約未繼續繳
款。
再來看第25個月的數字,27家保險公司中,包括台銀人壽、中國
人壽、三商美邦人壽、中華郵政等四家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仍
高於九成。
不過,業者表示,景氣愈來愈差,可能有保戶今年買了保單,明
年無力或不願意繼續繳保費,而讓保單失效,擔心明年保單繼續
率可能反轉下降。
因而不斷攀高。依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底第25個月的保單繼續率
最高者為中華郵政公司,顯示郵局保單客戶最忠心。
所謂保單繼續率,是指保險公司銷售保單後,到了第13個月(一
年後)以及第25個月(兩年後),保戶是否繼續繳錢、讓保單持
續有效。繼續率愈高,表示當初保險公司招攬保單的品質愈好,
客戶不會輕易解約。
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今年第三季底的第13個月保單繼續
率最高者為幸福人壽,達98.43%。若以第25個月的保單繼續率來
看,中華郵政公司擊敗所有民營保險業者奪下冠軍,繼續率為
93.54%。
壽險業者表示,保發中心統計的保單繼續率是第13個月與第25個
月,顯示是去年、前年銷售的保單,由於當時的利率比現在高,
保費相對便宜,保戶當然不會輕易解約或讓保單失效。
由於市場利率不斷往下降,保費也愈來愈貴,使得保戶更珍惜手
上的保單,各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都在「比高」。
國內27家壽險公司,有16家保單第13個月繼續率超過九成。表示
保險公司賣出保單後,過了一年,只有一成的保戶解約未繼續繳
款。
再來看第25個月的數字,27家保險公司中,包括台銀人壽、中國
人壽、三商美邦人壽、中華郵政等四家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仍
高於九成。
不過,業者表示,景氣愈來愈差,可能有保戶今年買了保單,明
年無力或不願意繼續繳保費,而讓保單失效,擔心明年保單繼續
率可能反轉下降。
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昨(21)日提出台灣金與外資合作的三部
曲,除了先與日系瑞穗金控業務合作,再來不排除引進外籍獨立
董事,最後則是與外資進行股權上的策略聯盟。張秀蓮並透露,
除了與日系瑞穗金控持續洽談合作,有外商投資銀行也希望替大
陸金融機構和台灣金牽線。
對於外商投銀主動接觸台灣金,表示要帶大陸銀行團來拜訪,張
秀蓮表示,並不排斥,可以找時間再談。
張秀蓮說,今年初台灣金前董事長蔡哲雄曾率高階幹部拜訪瑞穗
金控,目前台灣金的同仁也仍和對方洽談,暫時會先以資訊交流
、法務人員諮詢或提升外匯交易等業務合作為主,不會涉及股權
交換。
至於獨立董事因為不一定要持有公司股權,只要有適合的對象,
不排除先讓外籍董事加入台灣金的董事會參與經營;未來等台灣
金控組織條例通過,再進行與外資在股權上的策略聯盟。
張秀蓮指出,目前正在辦理輸銀退出台灣金的程序,希望能在明
年1月1日順利切割完畢。與土銀的合併上,張秀蓮說,明年也還
不可能完成,要再找時間協商這部分進度,原本希望土銀證券部
門可以在明年6月併入台銀證券,但這要視立法院下會期能否順利
通過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而定。
由於台灣金控組織條例未通過,台銀人壽和台銀證券的增資案也
都無法進行。
輸銀董事長李勝彥昨天也指出,未來輸銀不會再與其他金融機構
談合併,且將恢復放款、保證和輸出保證三大業務並重的經營方
向,並希望擴大現有的營運規模,與國外的輸出入銀行合作金融
業務。
曲,除了先與日系瑞穗金控業務合作,再來不排除引進外籍獨立
董事,最後則是與外資進行股權上的策略聯盟。張秀蓮並透露,
除了與日系瑞穗金控持續洽談合作,有外商投資銀行也希望替大
陸金融機構和台灣金牽線。
對於外商投銀主動接觸台灣金,表示要帶大陸銀行團來拜訪,張
秀蓮表示,並不排斥,可以找時間再談。
張秀蓮說,今年初台灣金前董事長蔡哲雄曾率高階幹部拜訪瑞穗
金控,目前台灣金的同仁也仍和對方洽談,暫時會先以資訊交流
、法務人員諮詢或提升外匯交易等業務合作為主,不會涉及股權
交換。
至於獨立董事因為不一定要持有公司股權,只要有適合的對象,
不排除先讓外籍董事加入台灣金的董事會參與經營;未來等台灣
金控組織條例通過,再進行與外資在股權上的策略聯盟。
張秀蓮指出,目前正在辦理輸銀退出台灣金的程序,希望能在明
年1月1日順利切割完畢。與土銀的合併上,張秀蓮說,明年也還
不可能完成,要再找時間協商這部分進度,原本希望土銀證券部
門可以在明年6月併入台銀證券,但這要視立法院下會期能否順利
通過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而定。
由於台灣金控組織條例未通過,台銀人壽和台銀證券的增資案也
都無法進行。
輸銀董事長李勝彥昨天也指出,未來輸銀不會再與其他金融機構
談合併,且將恢復放款、保證和輸出保證三大業務並重的經營方
向,並希望擴大現有的營運規模,與國外的輸出入銀行合作金融
業務。
行政院內定由復興航空董事長范志強接任集保公司董事長,原董
事長朱富春轉任台灣金控旗下台銀證券董事長。此外,金管會主
祕一職,金管會高層規劃由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朱潤逢出任。
多年前從證券界轉戰航空業的范志強,昨(14)日傳出將由他接
掌集保董座,讓不少人跌破眼鏡。范志強昨天對此表示:「到現
在為止,還沒有人告知。」
據了解,有關集保、台銀證券高層人事案,行政院已核定,集保
部分預計下周三召開董事會,通過新的董事長人事案。
新政府上任後,陸續著手調整證券周邊單位高層人事案,繼證交
所高層人事案底定後,第二波人事鎖定集保,並內定由范志強接
掌;證交所出身的朱富春,則借重其在證券界的豐富資歷,轉任
台銀證券,接下原董事長許仁壽回鍋證交所總經理後的遺缺。
范志強從航空界轉戰證券界,讓不少人詫異,有關人士指出,范
志強其實也來自證券界,與國民黨相當有淵源,早期曾任證交所
電腦顧問,後來到復華證金,復華證券成立時,由當時復華證金
董事長殷文俊,指派接掌復華證首任董座兼總經理。
2000年政黨輪替,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可說「需缺孔急」,雖然當
時的國民黨高層沒有人要范志強讓出位子,但他決定不讓長官為
難,加上當時亞旭也找他,於是決定離開復華證券。
沒多久,當時擔任中華開發董事長的劉泰英,找他到開發轉投資
的復興航空,幫忙解決財務問題,范志強才一腳踏進航空界。
國民黨拿回政權後,一度傳出范志強可能接掌華航董事長,但沒
想到,最後還是回到證券界。
事長朱富春轉任台灣金控旗下台銀證券董事長。此外,金管會主
祕一職,金管會高層規劃由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朱潤逢出任。
多年前從證券界轉戰航空業的范志強,昨(14)日傳出將由他接
掌集保董座,讓不少人跌破眼鏡。范志強昨天對此表示:「到現
在為止,還沒有人告知。」
據了解,有關集保、台銀證券高層人事案,行政院已核定,集保
部分預計下周三召開董事會,通過新的董事長人事案。
新政府上任後,陸續著手調整證券周邊單位高層人事案,繼證交
所高層人事案底定後,第二波人事鎖定集保,並內定由范志強接
掌;證交所出身的朱富春,則借重其在證券界的豐富資歷,轉任
台銀證券,接下原董事長許仁壽回鍋證交所總經理後的遺缺。
范志強從航空界轉戰證券界,讓不少人詫異,有關人士指出,范
志強其實也來自證券界,與國民黨相當有淵源,早期曾任證交所
電腦顧問,後來到復華證金,復華證券成立時,由當時復華證金
董事長殷文俊,指派接掌復華證首任董座兼總經理。
2000年政黨輪替,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可說「需缺孔急」,雖然當
時的國民黨高層沒有人要范志強讓出位子,但他決定不讓長官為
難,加上當時亞旭也找他,於是決定離開復華證券。
沒多久,當時擔任中華開發董事長的劉泰英,找他到開發轉投資
的復興航空,幫忙解決財務問題,范志強才一腳踏進航空界。
國民黨拿回政權後,一度傳出范志強可能接掌華航董事長,但沒
想到,最後還是回到證券界。
台灣金控 架構確立 政院通過組織條例草案,包括台銀、土銀、台
銀人壽及台銀證券;未來不排除再併購。
台灣金控應該不會解散了,行政院昨(24)日開會敲定台灣金控
組織條例草案,將提報明(26)日行政院院會討論後送立法院審
查,為了跟民營金控競爭,台灣金未來也不排除再併購其他子公
司,以提升競爭力。
民進黨政府時期推動成立的台灣金控,一直無法獲得立法院支持
,至今沒有預算,讓旗下五家子公司面臨拆夥命運。行政院昨天
審查通過財政部提報的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也代表行政院支
持這項政策,讓台灣金控解除解散危機,不過,台灣金控將改由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組成。
換言之,台灣金控旗下五家子公司,將從台銀、土銀、輸銀、台
銀人壽及台銀證券,變成只剩四家,輸銀將退出單獨營運。
據了解,行政院高層昨天指示財政部,台灣金控的組織架構及經
營方向,細節由財政部規劃。官員表示,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
中的業務項目有一項其他業務,將為台灣金控併購其他子公司,
預留空間。
由於立委堅持要財政部提出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才願意審查
台灣金控預算案,行政院將加快腳步在本周通過這項草案並送立
法院審議,希望趕在7月18日立法院休會前完成立法,並讓台灣金
控取得預算,可以順利運作。
銀人壽及台銀證券;未來不排除再併購。
台灣金控應該不會解散了,行政院昨(24)日開會敲定台灣金控
組織條例草案,將提報明(26)日行政院院會討論後送立法院審
查,為了跟民營金控競爭,台灣金未來也不排除再併購其他子公
司,以提升競爭力。
民進黨政府時期推動成立的台灣金控,一直無法獲得立法院支持
,至今沒有預算,讓旗下五家子公司面臨拆夥命運。行政院昨天
審查通過財政部提報的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也代表行政院支
持這項政策,讓台灣金控解除解散危機,不過,台灣金控將改由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組成。
換言之,台灣金控旗下五家子公司,將從台銀、土銀、輸銀、台
銀人壽及台銀證券,變成只剩四家,輸銀將退出單獨營運。
據了解,行政院高層昨天指示財政部,台灣金控的組織架構及經
營方向,細節由財政部規劃。官員表示,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
中的業務項目有一項其他業務,將為台灣金控併購其他子公司,
預留空間。
由於立委堅持要財政部提出台灣金控組織條例草案,才願意審查
台灣金控預算案,行政院將加快腳步在本周通過這項草案並送立
法院審議,希望趕在7月18日立法院休會前完成立法,並讓台灣金
控取得預算,可以順利運作。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決議罷審台灣金控預算,並要求台灣金控直接
解散!不過提案立委賴士葆指出,不排除五二○之後,重新評估
設置台灣金控的可行性,但「必須有法源依據」,亦即先訂出類
似於「輸銀組織條例」的法源依據,再提案設置台灣金控。
對此,財委會也要求在兩個月內,輸銀須退出台灣金控。至於預
算凍結之後,另兩家金控子公司台銀人壽、台銀證券,是否也會
有營運上,甚至高階主管人事經費支出方面的問題?賴士葆指出
,目前只是把金控的大帽子拿掉,「台銀證券與台銀人壽,只要
轉化為台灣銀行的轉投資公司,營運及經費動支上仍沒問題!」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進行台銀、土銀、輸銀的預算審查,藍營立委
高度質疑台灣金控成立的合法性,僅同意通過台銀、土銀、輸銀
三家銀行本身的預算,對一併提出的台灣金控補辦預算,則以罷
審進行封殺。
相對於財政部以「國營事業管理法」第八條援引主管機關行政裁
量權來主張台灣金控合法性,提案罷審金控預算的立委賴士葆則
以同法第十條反擊指出,「須要先立台灣金控組織法,才能成立
台灣金控。」
其實這樣的結局,也在三銀行預期內;據悉,立委選後台灣金控
就沒有再開會,推動三行局共組金控、合併事宜,預料與立院藍
營立委意見有關。
解散!不過提案立委賴士葆指出,不排除五二○之後,重新評估
設置台灣金控的可行性,但「必須有法源依據」,亦即先訂出類
似於「輸銀組織條例」的法源依據,再提案設置台灣金控。
對此,財委會也要求在兩個月內,輸銀須退出台灣金控。至於預
算凍結之後,另兩家金控子公司台銀人壽、台銀證券,是否也會
有營運上,甚至高階主管人事經費支出方面的問題?賴士葆指出
,目前只是把金控的大帽子拿掉,「台銀證券與台銀人壽,只要
轉化為台灣銀行的轉投資公司,營運及經費動支上仍沒問題!」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進行台銀、土銀、輸銀的預算審查,藍營立委
高度質疑台灣金控成立的合法性,僅同意通過台銀、土銀、輸銀
三家銀行本身的預算,對一併提出的台灣金控補辦預算,則以罷
審進行封殺。
相對於財政部以「國營事業管理法」第八條援引主管機關行政裁
量權來主張台灣金控合法性,提案罷審金控預算的立委賴士葆則
以同法第十條反擊指出,「須要先立台灣金控組織法,才能成立
台灣金控。」
其實這樣的結局,也在三銀行預期內;據悉,立委選後台灣金控
就沒有再開會,推動三行局共組金控、合併事宜,預料與立院藍
營立委意見有關。
台灣金控適法性有爭議,立院財委會昨(7)日決議,不審台灣
金控預算,只審台銀、土銀及輸銀預算,台灣金控未來是否解散
,有待新政府上任後決定。但這段期間,在沒有預算情況下,台
灣金控業務推動將受影響。
財委會去年已多次反對輸銀併入台灣金控,並要求重新評估成立
台灣金控的綜效,但行政院不顧立法院反對,趕在今年1月成立
台灣金控,使得台灣金控如今面臨沒有預算、可能「斷炊」的窘
境。
財政部官員表示,行政部門會再與立法院溝通,希望能審台灣金
控預算,如果未來協調結果仍決定不審,台灣金控須解散時,就
會依相關法律程序執行。在此之前,台灣金控及新設的台銀人壽
、台銀證券兩家子公司,還是會繼續運作。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也表示,台銀人壽及台銀證券的業務和人
員薪水不致受影響,不過兩家公司將無法推展新業務。
財委會昨天決議,不審台灣金控預算,並決議輸銀應在兩個月內
退出台灣金控。
台銀表示,台灣金控預算未過關前,可以依預算法第54條及第
88條先辦理動支,子公司員工薪資不會有問題,金控母公司的
員工因為在原屬公司領薪,也不會有影響。
至於業務發展上,台銀人壽今年原本計劃招募150位新人,因
預算未過,必須暫緩。
台銀人壽目前有91位正式人員、284位約聘人員,台銀證券
則有170位員工。其中從台銀、土銀借調的有五、六位,其他
大部分員工過去雖然在台銀、土銀或中信局任職,都是由人壽和
證券重新聘任。
在客戶權益上,台銀人壽1月2日成立後,到3月底已有80億
元保費收入,都是以台銀人壽名義銷售,未來若預算真有問題,
最糟的情況是台銀人壽又併回台銀壽險部,不過保單都有延續性
,且都是國營企業,客戶權益不會有任何影響;台銀證券客戶也
不受影響。
金控預算,只審台銀、土銀及輸銀預算,台灣金控未來是否解散
,有待新政府上任後決定。但這段期間,在沒有預算情況下,台
灣金控業務推動將受影響。
財委會去年已多次反對輸銀併入台灣金控,並要求重新評估成立
台灣金控的綜效,但行政院不顧立法院反對,趕在今年1月成立
台灣金控,使得台灣金控如今面臨沒有預算、可能「斷炊」的窘
境。
財政部官員表示,行政部門會再與立法院溝通,希望能審台灣金
控預算,如果未來協調結果仍決定不審,台灣金控須解散時,就
會依相關法律程序執行。在此之前,台灣金控及新設的台銀人壽
、台銀證券兩家子公司,還是會繼續運作。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也表示,台銀人壽及台銀證券的業務和人
員薪水不致受影響,不過兩家公司將無法推展新業務。
財委會昨天決議,不審台灣金控預算,並決議輸銀應在兩個月內
退出台灣金控。
台銀表示,台灣金控預算未過關前,可以依預算法第54條及第
88條先辦理動支,子公司員工薪資不會有問題,金控母公司的
員工因為在原屬公司領薪,也不會有影響。
至於業務發展上,台銀人壽今年原本計劃招募150位新人,因
預算未過,必須暫緩。
台銀人壽目前有91位正式人員、284位約聘人員,台銀證券
則有170位員工。其中從台銀、土銀借調的有五、六位,其他
大部分員工過去雖然在台銀、土銀或中信局任職,都是由人壽和
證券重新聘任。
在客戶權益上,台銀人壽1月2日成立後,到3月底已有80億
元保費收入,都是以台銀人壽名義銷售,未來若預算真有問題,
最糟的情況是台銀人壽又併回台銀壽險部,不過保單都有延續性
,且都是國營企業,客戶權益不會有任何影響;台銀證券客戶也
不受影響。
五二○前國營事業董總座自肥?立委盧秀燕昨(二)日指出,行
政院於本週一(卅一日)核定調整國營事業董事長與總經理薪資
,由現行每月十六萬元,提高至三十萬元,由於趕在新政府上任
前核准該案,有自肥疑慮。
對此,財政部代理部長李瑞倉坦言,確實有加薪規劃,但他指出
,在國營事業擔任董總座者,「都是抱著使命感在做,他們去民
間企業,薪水拿比這個高很多的!」而且,薪資調整有其行政流
程,五二○之前不可能完成,新政府若認為不妥,仍可以調整。
財政部官員進一步解釋,此次規劃方案有兩點改變:一、刪除現
行國營事業董總的待遇不得比財政部長還高的限制;二、每月待
遇以三十萬元為上限;對象是以國營事業的董總座兩個職務,至
於公股代表是否調整,這次一併檢視。
財政部指出,近期將籌組設立獨立薪酬委員會,由專家學者組成
,預估委員人數約五到七人,屆時將以各家國營事業的績效、規
模,並參考民營金融機構水準,訂定程式;國營事業的董總日後
即根據該公式和每個人的貢獻度給薪。
根據規範,國營事業是指公股持股在五成以上者,財政部管轄可
適用者,包括台灣金控、台灣銀行、台銀人壽、台銀證券、土地
銀行、輸出入銀行、台灣菸酒、印刷廠等八個單位的董總座,最
多達十六人。
政院於本週一(卅一日)核定調整國營事業董事長與總經理薪資
,由現行每月十六萬元,提高至三十萬元,由於趕在新政府上任
前核准該案,有自肥疑慮。
對此,財政部代理部長李瑞倉坦言,確實有加薪規劃,但他指出
,在國營事業擔任董總座者,「都是抱著使命感在做,他們去民
間企業,薪水拿比這個高很多的!」而且,薪資調整有其行政流
程,五二○之前不可能完成,新政府若認為不妥,仍可以調整。
財政部官員進一步解釋,此次規劃方案有兩點改變:一、刪除現
行國營事業董總的待遇不得比財政部長還高的限制;二、每月待
遇以三十萬元為上限;對象是以國營事業的董總座兩個職務,至
於公股代表是否調整,這次一併檢視。
財政部指出,近期將籌組設立獨立薪酬委員會,由專家學者組成
,預估委員人數約五到七人,屆時將以各家國營事業的績效、規
模,並參考民營金融機構水準,訂定程式;國營事業的董總日後
即根據該公式和每個人的貢獻度給薪。
根據規範,國營事業是指公股持股在五成以上者,財政部管轄可
適用者,包括台灣金控、台灣銀行、台銀人壽、台銀證券、土地
銀行、輸出入銀行、台灣菸酒、印刷廠等八個單位的董總座,最
多達十六人。
台灣金控「實力雄厚」!根據台灣金控統計,其轉投資公司多達
三十五家,國內十五家金控當中,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元大金
控,全是其投資標的,另還握有台壽、台產、台企銀、證交所等
股份;同時台銀手中還有七七○多億元的不動產,加上台銀及土
銀的眾多據點,實力不輸前幾大民營金控。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十二日在立法院表示,台銀與中信局合併
後,台銀人壽的保單新契約保費從一年三千萬元,急速增加到
一四六.六億元;基金銷售也從一九二億元增加到六○二億元,
蔡哲雄認為,台灣金控的整併的確產生綜效。
台銀轉投資企業多達三十五家,其中持股逾五%者有十七家,除
了中興紙業、高雄硫酸亞已清算外,如證交所、第一金、華南金
、台企銀、台壽、台產等,台銀都持有七%到二四.九%不等的
股份,具有舉重輕重的影響力;另外如台灣聯合銀行、台開、中
影、台灣外匯經紀公司等台銀都有持股,且早年投資成本都極低
,許多公司都有極大的未實現獲利。
在不動產方面,以帳面淨值計算,尚不包含台銀證券和台銀人壽
,僅僅台灣銀行,就高達七七○億元,不動產規模緊追國內第二
大壽險公司新光人壽,台灣金堪稱是超級控股公司,往年台銀若
出售一小部分不動產,就足以使當年獲利創新高。
蔡哲雄指出,今年台銀並未規劃出售大型的不動產,主要是以過
去應出售卻流標,或是與縣市政府相關的文化資產等後續處理為
主,因此,規模會非常少。按台灣金向立法院提報的預算編列,
九十七年度約三十億元。
國內兩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不動產約一一八○億元,新光人壽約
八六八.八億元,台銀的不動產也能稱的上資產潛力股;同時台
銀人壽希望新契約保費能擠上前三名,以台銀及土銀的行銷據點
,屆時在壽險業務上也可能威脅前幾大壽險公司。
在有價證券的轉投資事業方面,包括台灣產險、華南金控、台灣
人壽、唐榮,皆逾二成,分別為二七%、二四.九%、二四%,
和二一%。
合計三十五家轉投資公司,若以買進成本推估,也有上百億元的
規模。
三十五家,國內十五家金控當中,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元大金
控,全是其投資標的,另還握有台壽、台產、台企銀、證交所等
股份;同時台銀手中還有七七○多億元的不動產,加上台銀及土
銀的眾多據點,實力不輸前幾大民營金控。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十二日在立法院表示,台銀與中信局合併
後,台銀人壽的保單新契約保費從一年三千萬元,急速增加到
一四六.六億元;基金銷售也從一九二億元增加到六○二億元,
蔡哲雄認為,台灣金控的整併的確產生綜效。
台銀轉投資企業多達三十五家,其中持股逾五%者有十七家,除
了中興紙業、高雄硫酸亞已清算外,如證交所、第一金、華南金
、台企銀、台壽、台產等,台銀都持有七%到二四.九%不等的
股份,具有舉重輕重的影響力;另外如台灣聯合銀行、台開、中
影、台灣外匯經紀公司等台銀都有持股,且早年投資成本都極低
,許多公司都有極大的未實現獲利。
在不動產方面,以帳面淨值計算,尚不包含台銀證券和台銀人壽
,僅僅台灣銀行,就高達七七○億元,不動產規模緊追國內第二
大壽險公司新光人壽,台灣金堪稱是超級控股公司,往年台銀若
出售一小部分不動產,就足以使當年獲利創新高。
蔡哲雄指出,今年台銀並未規劃出售大型的不動產,主要是以過
去應出售卻流標,或是與縣市政府相關的文化資產等後續處理為
主,因此,規模會非常少。按台灣金向立法院提報的預算編列,
九十七年度約三十億元。
國內兩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不動產約一一八○億元,新光人壽約
八六八.八億元,台銀的不動產也能稱的上資產潛力股;同時台
銀人壽希望新契約保費能擠上前三名,以台銀及土銀的行銷據點
,屆時在壽險業務上也可能威脅前幾大壽險公司。
在有價證券的轉投資事業方面,包括台灣產險、華南金控、台灣
人壽、唐榮,皆逾二成,分別為二七%、二四.九%、二四%,
和二一%。
合計三十五家轉投資公司,若以買進成本推估,也有上百億元的
規模。
台灣金控找外資策略聯盟,首站赴新加坡。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
雄昨率領一級主管前往新加坡考察、視察海外分行,並與可能的
國際合作夥伴接觸,午後旋即轉往泰國、香港等地;市場人士指
出,蔡哲雄曾說要走向國際,並已和幾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洽談
,以強化服務海外台商,此舉透露台灣金控也想藉外資進軍台商
市場,亞系外資可能是首選。
這是繼第一金控引入日商三井住友銀行,做為進軍台商市場的跳
板後,第2家公股金控有意引入外資,借外資登陸。
蔡哲雄在台灣金控成立酒會時說,台灣金控要和外資策略聯盟,
聯手開發基金、各項新金融商品等業務外,還要強化服務海外台
商企業,提供台商在海外布局時的融資需求,市場揣測,蔡哲雄
動作積極,主因還是不想失去台商龐大的市場商機,想比照第一
金控迂迴「借外資登陸」。
蔡哲雄在新加坡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說,希望3年內整合台灣金控
旗下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台銀人壽、台銀
證券等5家子公司,並透過在職訓練與人力重分配方式,達成不
裁掉共1.5萬名行員的企業整合目標。
蔡哲雄並計劃新設海外分行據點,他認為泰國金融市場很具發展
潛力,這次前往泰國就是要探尋合作與發展的可能性。目前台銀
已提出越南河內申設分行。
雄昨率領一級主管前往新加坡考察、視察海外分行,並與可能的
國際合作夥伴接觸,午後旋即轉往泰國、香港等地;市場人士指
出,蔡哲雄曾說要走向國際,並已和幾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洽談
,以強化服務海外台商,此舉透露台灣金控也想藉外資進軍台商
市場,亞系外資可能是首選。
這是繼第一金控引入日商三井住友銀行,做為進軍台商市場的跳
板後,第2家公股金控有意引入外資,借外資登陸。
蔡哲雄在台灣金控成立酒會時說,台灣金控要和外資策略聯盟,
聯手開發基金、各項新金融商品等業務外,還要強化服務海外台
商企業,提供台商在海外布局時的融資需求,市場揣測,蔡哲雄
動作積極,主因還是不想失去台商龐大的市場商機,想比照第一
金控迂迴「借外資登陸」。
蔡哲雄在新加坡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說,希望3年內整合台灣金控
旗下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台銀人壽、台銀
證券等5家子公司,並透過在職訓練與人力重分配方式,達成不
裁掉共1.5萬名行員的企業整合目標。
蔡哲雄並計劃新設海外分行據點,他認為泰國金融市場很具發展
潛力,這次前往泰國就是要探尋合作與發展的可能性。目前台銀
已提出越南河內申設分行。
臺銀人壽日前舉行揭牌儀式,由董事長丁偉豪、總經理謝福燈共
同主持,同時邀請財政部政務次 長李瑞倉、保險局局長黃天牧、
臺灣金控 董事長蔡哲雄及總經理吳繁治蒞臨,見證新公司的誕生
。
蔡哲雄表示,臺灣金控從一月二日起新設立兩個子公司,分別為
臺銀人壽及臺銀證券。從此,臺灣金控涵蓋銀行、保險、證券三
個行業 ,業務範疇已大致完備。過去的一年,台銀壽險部業務充
分發揮銀行 通道的優勢,業績大幅成長,初年保費超過二○三億
,成長率更高達 十二倍以上,領先全體壽險業界。金控成立後,
有超過三百個以上的 營業據點,可以讓臺銀人壽有更廣闊的舞台
,更廣大的空間去發揮。
丁偉豪表示,身為金控的一份子,將配合金控公司的發展策略,
展現規模經濟、發揮業務綜效,並充分利用銀行通路,共同行銷
。同時 配合臺灣金控從國家級領導金融機構推向國際級大型金融
機構之際, 將加快腳步,充實能力,發揮優勢,期許自己有能力
成為金控之銀行 、壽險雙核心及雙引擎。
同主持,同時邀請財政部政務次 長李瑞倉、保險局局長黃天牧、
臺灣金控 董事長蔡哲雄及總經理吳繁治蒞臨,見證新公司的誕生
。
蔡哲雄表示,臺灣金控從一月二日起新設立兩個子公司,分別為
臺銀人壽及臺銀證券。從此,臺灣金控涵蓋銀行、保險、證券三
個行業 ,業務範疇已大致完備。過去的一年,台銀壽險部業務充
分發揮銀行 通道的優勢,業績大幅成長,初年保費超過二○三億
,成長率更高達 十二倍以上,領先全體壽險業界。金控成立後,
有超過三百個以上的 營業據點,可以讓臺銀人壽有更廣闊的舞台
,更廣大的空間去發揮。
丁偉豪表示,身為金控的一份子,將配合金控公司的發展策略,
展現規模經濟、發揮業務綜效,並充分利用銀行通路,共同行銷
。同時 配合臺灣金控從國家級領導金融機構推向國際級大型金融
機構之際, 將加快腳步,充實能力,發揮優勢,期許自己有能力
成為金控之銀行 、壽險雙核心及雙引擎。
台灣金控向國壽、新壽挑戰!國內最大的公股金控、台灣金控昨
(二)日掛牌開張,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蔡哲雄發下宏願:「
金控壽險業務要晉身市場前三大!」意即將以國泰金、新光金兩
大壽險金控的市佔率作為努力標竿。
台銀與中信局合併之後,因為有台銀眾多分行的加持,台銀人壽
(原中央人壽)保費收入大幅成長,從原本全年保費收入只有三
千多萬元,一年之內大增至一五○億元。
台銀人壽去年一至十一月的保費收入為一三二.三九億元,再計
入十二月份的保費收入,去年全年的保費收入接近一五○億元,
年成長率增加高達五百倍,成長力非常驚人,對此蔡哲雄指出,
去年台銀人壽的保費收入,「已可晉級壽險市場前五大!」
台灣金控成立後,旗下三○三家銀行通路將只賣台銀人壽的保單
,未來除非有外資策略聯盟者,否則不會代售其他壽險公司的保
單,以台銀的通路優勢及形象,蔡哲雄認為台銀人壽有能力擠進
壽險市場前三大。
台灣金控旗下台銀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仁壽,也為台銀證券底
定未來發展藍圖,比起經紀業務,許仁壽認為:「台銀證券有台
灣金控龐大的資源挹注,應該可以好好發展投資銀行業務!」許
仁壽指出,台銀有許多的法金客戶,不論是爭取客戶承銷、或是
擔任財務顧問,資源都非常豐富。
許仁壽進一步指出,證券與銀行可以一起整合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特別是證券端的客戶非常希望短暫停泊在活存帳戶的資金,未
來則可以看是否有更多商品為證券端客戶作暫時性理財,朝發展
出合併帳戶方式來努力。
(二)日掛牌開張,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蔡哲雄發下宏願:「
金控壽險業務要晉身市場前三大!」意即將以國泰金、新光金兩
大壽險金控的市佔率作為努力標竿。
台銀與中信局合併之後,因為有台銀眾多分行的加持,台銀人壽
(原中央人壽)保費收入大幅成長,從原本全年保費收入只有三
千多萬元,一年之內大增至一五○億元。
台銀人壽去年一至十一月的保費收入為一三二.三九億元,再計
入十二月份的保費收入,去年全年的保費收入接近一五○億元,
年成長率增加高達五百倍,成長力非常驚人,對此蔡哲雄指出,
去年台銀人壽的保費收入,「已可晉級壽險市場前五大!」
台灣金控成立後,旗下三○三家銀行通路將只賣台銀人壽的保單
,未來除非有外資策略聯盟者,否則不會代售其他壽險公司的保
單,以台銀的通路優勢及形象,蔡哲雄認為台銀人壽有能力擠進
壽險市場前三大。
台灣金控旗下台銀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仁壽,也為台銀證券底
定未來發展藍圖,比起經紀業務,許仁壽認為:「台銀證券有台
灣金控龐大的資源挹注,應該可以好好發展投資銀行業務!」許
仁壽指出,台銀有許多的法金客戶,不論是爭取客戶承銷、或是
擔任財務顧問,資源都非常豐富。
許仁壽進一步指出,證券與銀行可以一起整合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特別是證券端的客戶非常希望短暫停泊在活存帳戶的資金,未
來則可以看是否有更多商品為證券端客戶作暫時性理財,朝發展
出合併帳戶方式來努力。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昨日指出,台灣金控將走向國際化,不排
除與外國銀行進行策略聯盟,並有海外併購的準備;台銀證券董
事長許仁壽也表示,台銀證券的長期目標是以從事直接金融為主
,要仿效淡馬錫控股做投資銀行。
許仁壽指出,台銀證券資本額僅30億元、員工約186人,與
一般綜合券商資本額動輒300、500億元、員工至少
500∼1000人相較,規模仍然偏小,初期將以法金、財富
管理業務為主,並全力衝刺直接金融業務,依照政府預算法編制
,短期內應可擴編23名員工,使台銀證券員工人數正式衝破
200人。
蔡哲雄指出,在金控交叉銷售部分,將先從壽險業務開始,雖然
目前台銀、土銀合計只有202億元收入,但他還是定下全年保
費收入500億元的目標,已晉升前5大保險公司,未來目標將
與前兩大壽險公司競爭。
另一方面,為符合金控法非子公司持股不可高於25%規定,台
灣金控子公司台銀近期積極處分旗下轉投資事業,昨日申報將
26萬8659張華南金與1萬7975張台灣人壽股權,給台
灣金控子公司台銀人壽。
除與外國銀行進行策略聯盟,並有海外併購的準備;台銀證券董
事長許仁壽也表示,台銀證券的長期目標是以從事直接金融為主
,要仿效淡馬錫控股做投資銀行。
許仁壽指出,台銀證券資本額僅30億元、員工約186人,與
一般綜合券商資本額動輒300、500億元、員工至少
500∼1000人相較,規模仍然偏小,初期將以法金、財富
管理業務為主,並全力衝刺直接金融業務,依照政府預算法編制
,短期內應可擴編23名員工,使台銀證券員工人數正式衝破
200人。
蔡哲雄指出,在金控交叉銷售部分,將先從壽險業務開始,雖然
目前台銀、土銀合計只有202億元收入,但他還是定下全年保
費收入500億元的目標,已晉升前5大保險公司,未來目標將
與前兩大壽險公司競爭。
另一方面,為符合金控法非子公司持股不可高於25%規定,台
灣金控子公司台銀近期積極處分旗下轉投資事業,昨日申報將
26萬8659張華南金與1萬7975張台灣人壽股權,給台
灣金控子公司台銀人壽。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