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映管(未)公司新聞
王金來表示,第3季合併財務報表因子公司華映破產除列而呈現全新樣貌,不論是單季、與今年第2季、去年同期相較,各項獲利數據皆有大幅倍數增長。
大同第3季合併營收71.6億元,季增4.93%,年減11.21%,第3季歸屬母公司淨利為81.06億元,較第2季的4.4億元及去年同期7.4億元,均呈現逾十倍成長,單季每股益約3.47元。
大同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17.08億元,年減1.51%,在財報除列華映之後,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達90.6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67億元增加約78億元,年增逾六倍,累計前三季每股純益達3.88元。大同指出,華映除列對母公司大同的影響為一次性,其損益累積影響數約為84億元,每股純益影響數為3.6元。
對於未來營運展望,王金來強調,在產業控股集團定位下,大同將全力發展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與不動產等四大核心事業,並加強對精英、大世科、福華與尚志精密化學等四大子公司的持股與監管,以加速大同集團升級轉型並提升營運綜效。在策略、組織、人才皆已到位下,將以團隊力量搶攻市場,力拚2023年營運成長。
華映董事會於2019年9月18日依公司法第211條聲請破產,經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認定,華映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於今年8月29日裁定華映破產宣告。經濟部商業司亦於今年9月28日准予華映為破產登記,大同公司經評估,於編製大同公司今年度第3季合併財務報表將華映予以除列。
另外,大同表示,經內部綜合評估,對子公司精英電腦已具實質控制力,自今年10月起,大同合併報表將會一併列入精英。大同甫公布的10月合併營收為44億元,其中,包含併入精英電腦的營收影響數約為20億元。
星宇航空 2022-11-11 華航長榮航星宇躍進
大同因華映破產除列而呈現全新樣貌,前三季合併營收217.08億元 、年減1.5%,稅後純益70.68億元、年增近20倍;歸屬於母公司純益 90.69億元、年增逾6倍,各項財務指皆見大幅倍數成長。
華映因營運不善、長年虧損、資不抵債,在2019年聲請破產,經過 長達三年的程序,今年8月底裁定華映破產宣告,大同在第三季財報 中予以除列。未來除了無須每月再認列華映一億多元的轉投資虧損外 ,過去提列損失的利益回沖,使大同業績大進補。
大同指出,華映除列對大同的影響為一次性,其損益累積影響數約 84億元,每股純益淨影響數為3.6元。
以大股東王光祥為首的新經營團隊在入主大同時許下「儘快發放股 利」的目標,在華映自大同財報除列、利益回沖後,使大同前董事長 林郭文艷時代尚有200億元累虧將快速縮減,若未來在核心本業營運 穩定,以及房地產事業資產活化挹注下,有機會加速達到發放股利的 目標。
大同也自今年10月起對子公司精英電腦已具實質控制力,合併報表 也納入精英,大同10月合併營收44億元,其中包含併入精英的營收影 響數約為20億元。
大同指出,在產業控股集團定位下,全力發展電力、新能源、消費 電子與不動產四大核心事業,並加強對精英、大世科、福華與尚志精 化四大子公司持股與監管,加速集團升級轉型、提升營運綜效。而新 團隊委任嫻熟財務的王金來專任總經理、具產業轉型經營經驗的吳振 隆出任副董,並延攬賴冠伶出任營運長推動綠色經營管理,在策略、 組織、人才到位下,力拚明年營運成長。
吳振隆為西門町大地主、HBO台灣代理商永鑫多媒體董事長,在大 同經營權易後,持續增加持股,名列大同10大股東、進入董事會,此 次亦擔任大同副董事長。
大同表示,未來吳振隆將自參與領導大同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 及不動產等四大事業,與精英、大世科、福華電子及尚志精密化學等 四大子公司,共同發展為產業控股大艦隊。原大同公司副董兼總經理 王金來,將專任總經理。
新任營運長賴冠伶為機械與能源工程博士,將以其綠色管理專才協 助王光祥、吳振隆、王金來對大同經營管理。大同指出,創能、儲能 、節能三大方向是大同永續發展與產品研發的主軸,未來將持續致力 綠色能源相關產品與系統的開發,亦將強化綠色經營管理。
大同自王金來9月接任總經理以來,提出三箭齊發、六項優先工程 ,目前已完成將九大事業部整合成大同母體公司的四大事業,包含電 力、新能源、消費電子以及不動產事業,大同做為產業控股公司,將 加強與四大子公司的溝通管理與控股效益。同時,規劃的華映除列、 精英併表等財務改造工程,已分別於9月及10月陸續完成。
王金來昨天在記者會以簡報闡述為大同擘劃的未來方向,並以「個人榮耀、全力以赴」八個字開場。他強調,未來集團持續以創能、儲能、節能等三能為發展方向,大同事業部中高階專業經理人流動性不大,且有穩定向心力、生產力,將發揮溝通整合功能,成為事業發展、經營的後盾。
王金來指出,大同集團以成為「國家及企業的數位與能源轉型推手」為目標。大同已連續五季獲利,接下來將鞏固優化核心實力,九大事業部也將整合優化成事業群。大同已是產業控股,子公司業務規模在去年大同財報已接近50%,未來除本業外,也將加強控股效益。
王金來表示,旗下包含資產開發業的尚志資產、資通訊產業精英、系統整合商大世科、新能源產業大同智能,將加強對子公司管理與協助。他說,目前首要工作是規劃及評估被裁定破產的華映自合併財報中除列,還有待掌握精英一定控制權後合併報表及智能擴展等。
王金來身兼精英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針對精英併入大同合併報表時程,他未給出明確時間。他強調,大同會持續加碼持股,並適時請會計師評估是否具營運實質控制權。目前大同持有精英約32%股權。
王金來說,大同集團有產業雙星(資源和科技)、科技雙星(製造、整合)、兩大金山(資產和能源)、兩大引擎(創能與儲能)、兩大核心(重電及馬達),更有精英、大世科兩大力腳(有力的腳,指兩大支撐),將運用優勢擴大競爭力,力拚產業領導地位。
大同目前持有華映39.67%股權。華映自台股下市後聲請重整,目前華映負債總金額達418.33億元。大同昨天代華映公告,法院裁定華映宣告破產,並選任會計師馬國柱,律師劉慧君、楊曉邦等三人為破產管理人。
大同指出,申報債權期間自即日起至今年10月21日止。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定10月28日在桃園地方法院召開。
大同指出,華映的資產不足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聲請法院強制執行華映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華映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
華映董事會於2019年9月18日依公司法第211條規定,決議聲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經法院認定華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因此裁定宣告破產。
大同對華映綜合持股約39.67%,華映負債總額418.3億元,由於華 映資產不足抵償負債,法院裁定宣告破產。
台灣金服先前公告顯示,此次華映楊梅廠分二標拍賣,第一標廠區 土地面積約2.2萬坪、建物約4.5萬坪,另有增建1,641坪,不動產部 分金額合計約45.6億,加計生產備設等動產,總底價約59.8億元;第 二標土地約有8,096坪、建物2,025坪,底價約為3.1億元。
台灣房屋工業地產中心執行長陳璟葵表示,台商回流後,對於工業 地廠房需求大增,許多外商、半導體業廠商及物流公司,都指名桃園 萬坪以上廠房,因此這類大廠房極為搶手。而華映楊梅廠區進入法拍 程序,除了土地和廠房,還包括生產設備都一起拍賣,由於相關設備 已有年限,又所費不貲,對於非相關產業的買家而言,一併打包買下 增加額外負擔,成為接手的最大抗性。
法拍業者則認為,以目前台灣工業用地需求強勁,該案未來應該還 是會有業者進場,只是近期土地市場略有降溫,預期後續拍次出脫機 會頗高。
華映曾是面板大廠,母公司大同對其綜合持股約39.67%,因經營 不善宣布向法院聲請破產,2019年下市後、大量解顧員工,其廠房、 設備等資產亦遭法院查封。2020年時,景碩科技也曾以15億元取得部 分華映的廠房,打算作為擴產使用,後因債權糾紛未能完成移轉作業 。
台灣金服公告顯示,此次華映楊梅廠分二標拍賣,第一標廠區土地 面積約2.2萬坪、建物約4.5萬坪,另有增建1,641坪,不動產部分金 額合計約45.6億,加計生產備設等動產,總底價約59.8億元;第二標 土地約有8,096坪、建物2,025坪,底價約為3.1億元。華映曾為面板 大廠,母公司大同對其綜合持股約39.67%,因經營不善宣布向法院 聲請破產,2019年下市後、大量解顧員工,其廠房、設備等資產亦遭 法院查封,2020年時景碩科技也曾以15億元取得部分華映的廠房,打 算作為擴產使用,後來因債權糾紛未能完成移轉作業。
市場人士指出,一旦華映能成功破產,對於母公司大同來說,得以 擺脫財務上仍需認列轉投資虧損的沉重包袱。
華映公告指出,日前獲悉台灣金服受理該廠拍賣事宜,將依未來拍 賣進程,將請律師、會計師研議評估進行後續處理方式,以依法維護 債權人及股東權益。
華映楊梅廠拍賣(加計動產)合計底價近63億元,將是國內拍賣市 場自2016年以來一拍底價第三高的不動產拍賣案,也是近三年來規模 最大的拍賣案件,過去幾年由於房市景氣熱絡,超大型法拍案件釋出 多有人接手,例如如信義計劃區D3土地由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以1 12億元標下、高雄君鴻酒店由海霸王集團旗下的凱德唐公司以54億元 標下等。
法拍業者認為,以目前台灣工業用地需求強勁,該案應該還是會有 人進場,只是目前土地市場有略為降溫,估後續拍次出脫機會頗高。
大同在百慕達法院提告子公司華映,主因大同持與華映的背書保證合約未償還總金額為7,2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95億元),大同向百慕達法院主張行使對華映的債權,即華映在有關抵押中之權益有關的股息、利潤、利息及其他應收款項將被轉予大同,以償還未支付的未償還總額以及任何利息與強制執行費用。
華映應在收在傳票的28日內安排應訴,華映表示,將請律師研議評估進行後續處理方式。
投保中心新春記者會,強調保護投資人權益
投保中心董事長張心悌在昨日舉行的新春記者會上強調,為了保護投資人的權益,中心將積極推動多項措施。他提到,強化證券市場專家責任與管理、落實新修正的投保法規範,以及準備迎接今年7月1日即將實施的商業事件審理法,都是投保中心將會重點關注和推動的項目。
根據投保中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該中心已協助投資人進行268件團體求償案件,總求償金額達609億元,授權人數高達17.38萬人。其中,有59件案件已經法院判決全部或部分勝訴確定,判決賠償金額達252億元。
去年,投保中心受理了多起具有指標性的財報不實案件,包括東貝、大同、華映、康友-KY等公司。對於這些案件,投保中心已受理適格投資人的求償登記,並將進行團體訴訟,以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華映作為去年受注目的一起案件,其財報不實問題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投保中心將繼續密切監控這類事件,並積極配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實,確保市場的公平與透明。
【台灣新聞】台灣保護投資人新篇章,投保中心強化市場監管與求償服務
台灣,2023年1月13日 - 台灣投保中心新任董事長張心悌於今日表示,金管會於2021年啟動的「資本市場藍圖」中,投資人保護是重點目標之一。投保中心將加強對內線交易的宣導,並強化證券市場專家的責任和管理,以應對即將於7月1日實施的「商業事件審理法」,從而更有效保護台灣投資人的權益。
張心悌透露,投保中心自成立以來已經為投資人辦理了268件團體求償案件,總求償金額達609億餘元,授權人數超過17.38萬人。其中,59件案件已經法院判決勝訴,賠償金額達252億餘元。2020年,投保中心受理了多起重要案件,如東貝、大同、華映、康友-KY等公司的財報不實問題,為投資人爭取到4.7億餘元的賠償。
特別是康友-KY案件,已受理超過4,800件投資人求償申請,預計將於3月提起訴訟。投保中心總經理呂淑玲指出,截至2020年底,仍有約1.3萬人、累計2.23億元的賠償金額尚未被提領,呼籲投資人盡快辦理。
張心悌強調,投保中心在辦理太電投資人求償案件時,為了解決長期處理困難,將依循新實施的「商業事件審理法」,透過專庭處理加速訴訟速度。該法規定,新台幣1億元以上或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商業訴訟和非訟事件,將被納入商業事件範圍。
對於未來的發展,張心悌表示,投保中心將在保護投資人制度上不斷努力,運用團體訴訟、代表訴訟與解任訴訟的功能,積極累積民事訴訟案例,實質補償投資人損害,並透過和解及終局執行,讓投資人得到真正的保障。
張心悌表示,投保中心成立18年,截至2020年底替投資人進行268 件團體求償案件,求償609億餘元,授權人數達17.38萬餘人;其中5 9件業經法院判決全部或一部勝訴確定,判決賠償金額252億餘元。
2020年指標性案件有東貝、大同、華映、康友-KY等財報不實等受 理投資人求償登記。2020年單年度即為投資人取得計4.7億餘元賠償 款項,使投資人損害能夠獲得實質的補償。市場矚目的康友-KY已受 理4,800餘件的投資人求償申請,預計3月提起訴訟。
此外,投保中心總經理呂淑玲表示,截至2020年底尚有75件,約1 .3萬人、累計2.23億元的賠償金額尚未被提領,呼籲投資人快速辦理 。
張心悌表示,投保中心辦理的太電投資人求償從受理到一審判決經 歷13年之久,為了解決此困境,僅二級二審制的「商業事件審理法」 將上路,由於該法屬於專庭處理,訴訟速度將加快,投保中心在事證 取得勢必更專精。
「商業事件審理法」是指訴訟標的或價額在新台幣1億元以上,或 涉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而影響交易市場秩序及投資人權益甚鉅的重 大商業訴訟及非訟事件,將納入商業事件範圍。
展望未來,張心悌表示,投保中心將在既有執行保護投資人制度基 礎上繼續努力,發揮團體訴訟、代表訴訟與解任訴訟的功能,持續累 積民事訴訟案件判決案例,落實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明定民事責任, 同時透過和解及終局執行以實質填補投資人損害。
截至2020年底,投保中心總計協助投資人進行268件團體求償案件,求償金額609億元,授權人數達17.38萬人,其中59件業經法院判決全部或一部勝訴確定,判決賠償金額252億元。去年具指標性案件包括東貝、大同、華映、康友-KY等財報不實案件,投保中心受理適格投資人辦理求償登記,將進行團體訴訟。
【台灣新聞】 大同集團的226.8億元聯貸案,最近可是傳來了大好消息!這筆大錢的來源,是來自一個銀行團,台銀擔任管理銀行的角色。這筆錢原本是為了幫助大同集團度過難關,結果一轉眼,已經還了一部分,現在剩下226.8億元啦! 話說回來,這筆錢的還款期限還有一年就要到了,但銀行團和新的經營團隊商量了一下,決定要展延兩年。這還不夠,銀行團還同意了新經營團隊的「二大豁免」請求。第一個豁免是,原本今年底要檢視的財務指標,可以給一年不檢視的寬限期;第二個豁免是,這筆聯貸的第一年可以不用還本。 這些變動,和之前大同集團遇到的華映、綠能倒帳事件有關。銀行團擔心泛大同體系的授信風險升高,所以去年10月間追加大同的擔保品。現在,在大同陸續還本下,擔保率已經超過了100%。而且,尚志資產管理公司還成為了這筆聯貸案的連帶保證人。 這筆5年期聯貸案原本明年就要到期,但因為有「5加2」的選擇權機制,所以如果銀行團全體同意,可以再延長兩年。上周,台銀代表銀行團和新的經營團隊進行談判,結果是銀行團同意了展延。 知情人士透露,原本新經營團隊想要求拿回部分擔保品,但這點被台銀因為擔心引起銀行團疑慮而婉拒了。最後,雙方達成共識,新經營團隊接受了另一個交換條件,就是展延的第一年可以不用還本,以及財務指標條件可以免檢視一年。 這次的結果,對大同集團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希望他們能夠利用這個機會,穩定經營,重振雄風!
台銀出任管理銀行的大同集團聯貸案,已從二年前開始還本,因此 原本252億元的聯貸案,最新聯貸餘額已降至226.8億元。
此外,兩年前大同集團相繼發生華映、綠能倒帳後,銀行團擔心泛 大同體系授信風險升高,因此去年10月間追加大同擔保品,目前大同 聯貸案在陸續還本下,擔保率已超過100%,同時尚志資產管理公司 也在銀行團要求下,成為大同聯貸案連帶保證人。
大同5年期聯貸案將在明年到期,由於該聯貸案有「5加2」的選擇 權機制,即五年期滿之後若全體銀行團同意,可再展延兩年。上周台 銀代表銀行團出面向大同新經營團隊談判聯貸案展延,據指出,聯貸 銀行團所以同意大同集團所提出的「二大豁免」,與上述的擔保條件 有關。
知情人士表示,原本大同新經營團隊要求,由於現在擔保率已超過 100%,應拿回部分擔保品,但這點被台銀因為擔心招致銀行團疑慮 而婉拒,之後大同新經營團隊未再堅持,但提出另一交換條件,亦即 展延的第一年可免還本(原本一年要還本兩次),以及當初聯貸合約 簽訂時銀行團所要求達標的所有財務指標條件可免檢視一年,最後雙 方達成共識。
大同董事暨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近期傳出有意接任大同副董職務,同時也將出任大同旗下尚志資產開發的董座。這一動作意味著大同集團將加速資產開發活化的步伐,預計將帶來龐大收益,並有望結束19年來沒有配息的困境。 本周一,大同召開臨時董事會,市場派董事林文淵被推選為新任董座,成為大同百年來首位市場派董事長。王光祥原本僅表態有意出任副董,但如今傳出他將成為尚志資產的董座,讓他在熟悉的房地產領域發揮專長,迅速帶領大同轉盈,穩固市場派在股東心中的地位。 尚志資產是大同集團的「大掌櫃」,每年為大同帶來可觀的業外收益。2019年,尚志資產因資產開發活化等收益,總計發出82.27億元股利。外界傳聞,尚志資產將召開董事會,原任董事長張益華將卸任,由王光祥接替。對此,王光祥則表示「不知道,不清楚這件事」。 法界人士認為,王光祥作為大同最大股東,在大同董事會擁有多數席次支持優勢,在符合公司法章程、法令規定下,出任副董事長兼尚志資產董座是可預期的。但人事案仍需大同修改公司章程,解除競業禁止條款後才能生效。 大同在全省擁有高達45萬坪土地,市場評估土地資產價值挑戰千億元。林文淵已承諾盡快發放股利,活化大同土地資產是重要的一步。大同旗下土地資產均由尚志資產管理,其中以台北市土地資產最多,其次是新北市、桃園市和基隆市。雖然資產多有固定收益,但並未做到全面資產活化。例如,土城6,000坪大面積精華土地去年以70.78億元賣給茂德機構旗下和碩開發,目前規劃成總銷高達180億元金城舞五的新案。大同旗下華映、綠能手中也有廠房、土地可以活化。
尚志資產掌握大同集團所有土地資產資源,可謂集團「大掌櫃」,王光祥出任董座,意味大同高達千億元的資產開發活化將加速啟動,藉由他在房地產界豐厚人脈與資源,在最短時間為大同帶來龐大收益,終結連19年沒配息的窘境。
大同本周一(2日)甫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市場派董事林文淵出任董座,是大同成立百年來,首位市場派董事長。
原本對外相當積極的王光祥僅表態有意出任大同副董,而非劍指大同董座,一度讓外界相當錯愕,如今傳出王光祥原來是要擔任尚志資產董座,讓自己能在熟稔的地產領域大展身手,快速引領大同轉盈,藉此讓市場派拿下經營權後,在外資與股東心中的地位更為穩固。
尚志資產是大同集團價值最高的金雞母,每年挹注大同可觀的業外收益,以2019年為例,尚志資產因資產開發活化等收益,總計發出82.27億元股利,都由大同收下。外界傳聞,近期尚志資產將召開董事會,原任董事長、公司派老臣張益華將卸任,由王光祥接替,對此,王光祥昨 (3)日相當低調,僅以「不知道,不清楚這件事」回應。
法界人士認為,王光祥是大同最大股東,在大同董事會擁有多數席次支持優勢,在兼顧股東權益、符合公司法章程、法令規定下,由他出任大同副董事長兼尚志資產董座,是可以預期的事。不過,人事案仍需大同修改公司章程,解除競業禁止條款後才能生效。
大同在全省有高達45萬坪土地,市場評估土地資產價值挑戰千億元,林文淵已承諾盡快發放股利,活化大同土地資產是重要的一步棋。大同在新北市土城的大同莊園一期開發案達4,000坪,有400多戶總銷上看百億元,接著推出二期,均是貢獻大同業外的重要來源。
大同旗下土地資產均由尚志資產管理,又以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最多,其後為新北市、桃園市和基隆市。資產多有固定收益,但並未做到全面資產活化動作,例如土城6,000坪大面積精華土地,去年以70.78億元賣給茂德機構旗下和碩開發,該地目前規劃成總銷高達180億元金城舞五的新案。此外,大同旗下華映、綠能手中也有廠房、土地可以活化。
台灣知名電子製造商中華映管近期面臨重大經營困難,但新任大同公司董事長林文淵表態,將全面承擔華映的問題,並積極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林文淵強調,接任大同董事長後,即開始面對這些難題,並表示華映與綠能股票已經無法挽救,但至少綠能還可以進行清算。對於華映的困境,林文淵認為,前任董事長林郭文艷不會輕易賣掉華映的資產,並表示在面對債權人催討時,出售土地資產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他還強調,將全力維護華映員工和股東的權益,並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以確保大同的經營穩定性。林文淵過去在台苯的經驗讓他相信,只要提出明確的營運方針和改善願景,銀行會願意提供支持,共同渡過難關。
林文淵指出,華映、綠能股票下市,已是無法挽救的局面,但綠能至少還可以完成清算,華映就困難重重。既然接手大同經營權,就必須概括承受大同的一切。
林文淵說,他過去接掌國營事業,12家有八家虧損,中船還一度面臨倒閉,虧損的八家後來逐一獲利轉正。面對華映遭到債權人催討債務,必須出售龍潭廠、楊梅廠,他認為,前任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不會笨到賤賣華映資產,價錢能夠賣得愈高愈好;但華映面臨債權人催討而必須出售土地資產,也是迫於無奈。
他強調,上任之後將盡全力維護華映員工、股東的權益,細節仍須進一步協商。
對於大同的債務問題,他將與銀行協商。林文淵過去在台苯的時候,曾以二個月的時間到銀行簡報,請銀行支持,最後銀行的利率由4%以上降至目前正常利率的水準。他說:「銀行最怕企業倒閉收到不到錢,只要給營運方針、改善願景,相信銀行不會抽銀根,願意協助共渡難關。」
林文淵指出,大同舊經營團隊向銀行抵押貸款,是用旗下尚志資產土地抵押,向銀行融通這是應急辦法,大同在銀行的抵押品足夠,有償債能力最重要,大同絕對不會倒,今後他會與銀行好好洽商。
台北地方法院昨(26)日開庭處理華映隱匿財報案,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以被告身份出庭,堅決不認罪。她強調自己雖然是華映董事,但並未參與公司營運,對財報的揭露並不負責。林郭文艷還提到,她未簽署過華映的任何財報,財報的製作是由會計師專業人員負責,她對華映團隊的會計原則充滿信心。 近期,大同股東會召開臨時會議,市場派成功獲得七席董事席位,公司派則僅得兩席。市場派預計將在這周召開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而市場派推舉林文淵接任。這次林郭文艷剛剛失守大同經營權,隨即面臨華映隱匿財報案的起訴。 林郭文艷對檢察官的起訴表示誤會,她強調自己從未隱瞞或隱匿財報,並未簽署過華映的任何財報。她還提到,她在大同時期擔任執行副總,華映的事務由華映團隊負責,她並未涉入其中。對於檢察官起訴書中提到的19項交易承諾,林郭文艷表示未曾參與,並指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曾出會計意見書,認為這些交易承諾並無重大性。 林郭文艷的律師盧筱筠提出三點說明,請法庭考慮後續的強制處分。首先,盧筱筠指出,檢察官對林郭文艷限制出境出海的依據不足以認定她有逃亡之虞。其次,林郭文艷在台灣工作生活,並堅持出庭,顯示對法庭及司法程序的尊重。最後,林郭文艷負責照顧98歲高齡的母親,因此並無逃亡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