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爾膚生醫科技(上)公司新聞
2003年創立的DR.WU達爾膚生技(6523)4月30日登錄興櫃,因業績表現不俗加上後勢展望佳,立馬登上興櫃股王寶座。
該公司董事長吳奕叡表示,下半年將力推明星產品,瞄準電子商務並拓展大陸和國際布局;法人指出,該公司正處於擴張期,今年營收成長上看兩位數,並具拚賺一個股本潛力。
DR.WU達爾膚資本額2.81億元,主營自有品牌醫美保養產品研發及銷售,旗下逾1,200個銷售據點,國內藥妝及百貨通路占營收比重七成,電子商務占15%,另15%來自海外地區。去年第3季正式進軍大陸,隨聚美優品、天貓旗艦店陸續上線,業績貢獻達總體海外銷售的一半以上。
吳奕叡表示,近期延攬前克蘭詩總經理許靜媛接掌總經理,負責公司整體策略發展與營運管理,未來除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同時將積極開拓海外布局,重心首要放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有機會將觸角延伸至印尼與泰國。
針對極具發展潛力的大陸市場,吳奕叡指出,初期瞄準線上購物、加速擴充電子商務版圖,下一步則強化O2O模式並計畫開設實體通路,朝虛實整合邁進,屆時效益可期。
在產品研發方面,吳奕叡指出,目前在市場推出十大系列,計70項醫美保養品,每年以15%的更新率汰舊,並積極創新開發有效成分,確保產品動能維持最佳狀態,繼上半年推出市場熱銷的膠囊面膜後,第4季將以新配方推出玻尿酸系列新品搶市。
DR.WU達爾膚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8.68元,今年大舉拓展海外市場擴大資本支出,但法人認為整體營運動能仍強,營收上看雙位數成長,獲利上看10元,有機會賺到一個股本。
該公司董事長吳奕叡表示,下半年將力推明星產品,瞄準電子商務並拓展大陸和國際布局;法人指出,該公司正處於擴張期,今年營收成長上看兩位數,並具拚賺一個股本潛力。
DR.WU達爾膚資本額2.81億元,主營自有品牌醫美保養產品研發及銷售,旗下逾1,200個銷售據點,國內藥妝及百貨通路占營收比重七成,電子商務占15%,另15%來自海外地區。去年第3季正式進軍大陸,隨聚美優品、天貓旗艦店陸續上線,業績貢獻達總體海外銷售的一半以上。
吳奕叡表示,近期延攬前克蘭詩總經理許靜媛接掌總經理,負責公司整體策略發展與營運管理,未來除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同時將積極開拓海外布局,重心首要放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有機會將觸角延伸至印尼與泰國。
針對極具發展潛力的大陸市場,吳奕叡指出,初期瞄準線上購物、加速擴充電子商務版圖,下一步則強化O2O模式並計畫開設實體通路,朝虛實整合邁進,屆時效益可期。
在產品研發方面,吳奕叡指出,目前在市場推出十大系列,計70項醫美保養品,每年以15%的更新率汰舊,並積極創新開發有效成分,確保產品動能維持最佳狀態,繼上半年推出市場熱銷的膠囊面膜後,第4季將以新配方推出玻尿酸系列新品搶市。
DR.WU達爾膚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8.68元,今年大舉拓展海外市場擴大資本支出,但法人認為整體營運動能仍強,營收上看雙位數成長,獲利上看10元,有機會賺到一個股本。
台灣知名醫美保養品牌DR.WU達爾膚生醫,近日宣布自7月1日起總經理一職將由專業經理人克蘭詩前總經理許靜媛接掌,負責公司整體策略發展與營運管理。達爾膚看重其美妝資歷完整且實戰豐富,由董座兼執行長吳奕叡親自出馬延攬成功,未來兩人將攜手帶領DR.WU達爾膚生醫。
生技興櫃新尖兵-達爾膚生醫科技(6523),主要從事自有品牌DR.WU達爾膚醫美保養系列產品之研發及運營,截至民國104年3月底止,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81億元。
達爾膚生醫公司擁有優秀的研發技術及經營團隊,首創發展出革命性微導傳輸科技,秉著「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創造最完美無瑕肌膚」的速效醫美保養理念,針對亞洲肌膚優弱特性與需求,研發「高效能」、「低敏感」的專業保養系列,並和全球實驗室技術合作,運用先進科技、嚴選百餘種國際專利活性成分,堅持「無添加、不含酒精、高濃度、高等成分、高安全性」5大研發標準,並與通過ISO國際品質認證的台灣化妝品大廠攜手製造,全系列產品皆100%通過低敏、安定性與非致痘臨床測試,品質安全有保障。
達爾膚生醫科技目前積極開拓中國大陸市場,看好中國大陸美容護膚品產業具有相當可觀的發展潛力。短期內該公司將以耕耘多年、既有的「微整保養專家」形象及專業醫學美容背景之姿,透過多面向行銷策略及媒體經營操作,積極發展線上、線下等多元銷售管道,大舉開拓中國大陸市場。另外也將提升通路單店業績,同時也積極促進通路店數成長。
達爾膚生醫公司擁有優秀的研發技術及經營團隊,首創發展出革命性微導傳輸科技,秉著「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創造最完美無瑕肌膚」的速效醫美保養理念,針對亞洲肌膚優弱特性與需求,研發「高效能」、「低敏感」的專業保養系列,並和全球實驗室技術合作,運用先進科技、嚴選百餘種國際專利活性成分,堅持「無添加、不含酒精、高濃度、高等成分、高安全性」5大研發標準,並與通過ISO國際品質認證的台灣化妝品大廠攜手製造,全系列產品皆100%通過低敏、安定性與非致痘臨床測試,品質安全有保障。
達爾膚生醫科技目前積極開拓中國大陸市場,看好中國大陸美容護膚品產業具有相當可觀的發展潛力。短期內該公司將以耕耘多年、既有的「微整保養專家」形象及專業醫學美容背景之姿,透過多面向行銷策略及媒體經營操作,積極發展線上、線下等多元銷售管道,大舉開拓中國大陸市場。另外也將提升通路單店業績,同時也積極促進通路店數成長。
國內第一醫美保養品牌DR.WU達爾膚30日登興櫃,一舉坐上生醫興櫃股王寶座。
台灣市占率第一的醫美品牌DR.WU,成立於2003年,由知名皮膚科醫師吳英俊創辦,為國內醫美保養領導品牌。達爾膚4月30日以每股130元掛上興櫃,因股權集中、投資人惜售,讓達爾膚一開盤就衝上200元的高點,不久隨即上攻,雖後有零星賣壓出現,但仍有買盤承接,終收275元,大漲145元,均價則落在236.59元。
台灣市占率第一的醫美品牌DR.WU,成立於2003年,由知名皮膚科醫師吳英俊創辦,為國內醫美保養領導品牌。達爾膚4月30日以每股130元掛上興櫃,因股權集中、投資人惜售,讓達爾膚一開盤就衝上200元的高點,不久隨即上攻,雖後有零星賣壓出現,但仍有買盤承接,終收275元,大漲145元,均價則落在236.59元。
生技公司相繼切入醫美保養市場,繼曜亞、達爾膚等陸續推出新的醫美保養品,訊聯幹細胞生技公司董事長蔡政憲宣布,旗下高階醫美保養品牌ANIKINE下季將正式進軍百貨專櫃通路,宣示生技公司掀起投入醫美事業風潮,另外,訊聯年底繼續推出外敷型毛髮再生的保養產品。
蔡政憲說,該產品是一種幹細胞有關技術,能從真皮層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外敷保養品,品牌定位將鎖定海洋拉娜(LA MER)等國際高階品牌作為對象,目前已經在台灣電商系統先開賣,也同步打入醫美診所等通路,推出針對雷射等治療過後的術後保養品,下半年也將隨市場布局同步啟動大型的行銷計畫。
近期,國內醫美保養品牌龍頭達爾膚(DR.WU),在LVMH集團注資的加持下,正式登錄興櫃而引起一陣旋風、備受市場矚目。達爾膚董事長吳奕叡表示,公司每年至少推出15%的新產品,以因應消費市場需求。另外,曜亞近期也結合韓國生技廠商Caregen,推出高階生髮保養品牌,搶攻醫美保養市場,也引發一陣市場話題。
據悉,ANIKINE從十年前開始開發,來源是以幹細胞治療傷口愈合的有關技術,原本七年前已經預備推出產品,但因為當初市場並未成熟而喊停,蔡政憲認為,今年公司發現高階醫美保養的風潮已經起來,才全力投入。
至於毛髮保養新產品,蔡政憲說,該產品原初的技術是在國內大型醫院進行傷口愈合試驗,但在做了動物毛髮試驗模式發現效果不錯,因此才想進一步推出毛髮保養的產品,最快年底前就會推出。
他強調,傷口愈合目前仍持續進行試驗中,未來希望開發出藥物。
幹細胞切入保養領域已經成為業界風潮,蔡政憲指出,除了疾病領域應用、軟骨組織及傷口癒合商品化,更延伸擴大投入保養品領域,如全球首項獲批准使用幹細胞治劑的韓國生技大廠MEDIPOST跨足化妝品、美國Fibrocell Science以自體纖維母細胞應用於美容改善笑紋。
訊聯表示,ANIKINE的幹細胞保養技術,是非人體來源之間質幹細胞所分泌的生長因子,能使傷口癒合速度快兩倍,可直接送達人體皮膚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大本營的「真皮層」,以達到撫平細紋的目的。
蔡政憲說,該產品是一種幹細胞有關技術,能從真皮層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外敷保養品,品牌定位將鎖定海洋拉娜(LA MER)等國際高階品牌作為對象,目前已經在台灣電商系統先開賣,也同步打入醫美診所等通路,推出針對雷射等治療過後的術後保養品,下半年也將隨市場布局同步啟動大型的行銷計畫。
近期,國內醫美保養品牌龍頭達爾膚(DR.WU),在LVMH集團注資的加持下,正式登錄興櫃而引起一陣旋風、備受市場矚目。達爾膚董事長吳奕叡表示,公司每年至少推出15%的新產品,以因應消費市場需求。另外,曜亞近期也結合韓國生技廠商Caregen,推出高階生髮保養品牌,搶攻醫美保養市場,也引發一陣市場話題。
據悉,ANIKINE從十年前開始開發,來源是以幹細胞治療傷口愈合的有關技術,原本七年前已經預備推出產品,但因為當初市場並未成熟而喊停,蔡政憲認為,今年公司發現高階醫美保養的風潮已經起來,才全力投入。
至於毛髮保養新產品,蔡政憲說,該產品原初的技術是在國內大型醫院進行傷口愈合試驗,但在做了動物毛髮試驗模式發現效果不錯,因此才想進一步推出毛髮保養的產品,最快年底前就會推出。
他強調,傷口愈合目前仍持續進行試驗中,未來希望開發出藥物。
幹細胞切入保養領域已經成為業界風潮,蔡政憲指出,除了疾病領域應用、軟骨組織及傷口癒合商品化,更延伸擴大投入保養品領域,如全球首項獲批准使用幹細胞治劑的韓國生技大廠MEDIPOST跨足化妝品、美國Fibrocell Science以自體纖維母細胞應用於美容改善笑紋。
訊聯表示,ANIKINE的幹細胞保養技術,是非人體來源之間質幹細胞所分泌的生長因子,能使傷口癒合速度快兩倍,可直接送達人體皮膚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大本營的「真皮層」,以達到撫平細紋的目的。
興櫃市場上周喜迎生技高價新兵,也帶動興櫃高價股交易熱度,在新登錄即登上興櫃股后寶座的達爾膚激勵下,包括中裕、巧新、聯亞等多檔百元級以上個股,成交量均有所表現。
達爾膚4月30日以參考價130元登錄興櫃,憑藉DR.WU知名品牌效應,並挾帶獲得法國LVMH集團投資7.5億元的利多題材,股價甫登錄即展開飆漲,終場收當日最高價275元,登上興櫃股后位置,離興櫃股王聯亞的300元僅一步之遙。
除達爾膚外,高價股交投熱度同步提升,股價百元以上者如中裕、巧新、神盾、寶齡、台數科、聯亞,30日成交張數都在180張以上。
不讓生技股專美於前,鍛造鋁合金輪圈領導大廠巧新近期股價相對強勢。凱基投顧指出,巧新客戶涵蓋全球一線知名車廠,產品定位為豪華房車市場,產業門檻高,競爭對手少,且訂單能見度亦高,持續看好股價表現反映獲利成長性。
資本市場熱鬧非凡,櫃買中心近期也忙著加速推動上櫃公司治理,並完成第一屆上櫃公司公司治理評鑑。國外大型基金在挑選投資標的時,對企業的股本、市值、獲利能力等量化指標,均有一定要求,事實上,也有愈來愈多的基金公司、法人將企業治理當作輔助參考的質化依據,因此,台灣資本市場目前積極提升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水平,將有助與國際接軌,並進一步吸引資金進駐。
達爾膚4月30日以參考價130元登錄興櫃,憑藉DR.WU知名品牌效應,並挾帶獲得法國LVMH集團投資7.5億元的利多題材,股價甫登錄即展開飆漲,終場收當日最高價275元,登上興櫃股后位置,離興櫃股王聯亞的300元僅一步之遙。
除達爾膚外,高價股交投熱度同步提升,股價百元以上者如中裕、巧新、神盾、寶齡、台數科、聯亞,30日成交張數都在180張以上。
不讓生技股專美於前,鍛造鋁合金輪圈領導大廠巧新近期股價相對強勢。凱基投顧指出,巧新客戶涵蓋全球一線知名車廠,產品定位為豪華房車市場,產業門檻高,競爭對手少,且訂單能見度亦高,持續看好股價表現反映獲利成長性。
資本市場熱鬧非凡,櫃買中心近期也忙著加速推動上櫃公司治理,並完成第一屆上櫃公司公司治理評鑑。國外大型基金在挑選投資標的時,對企業的股本、市值、獲利能力等量化指標,均有一定要求,事實上,也有愈來愈多的基金公司、法人將企業治理當作輔助參考的質化依據,因此,台灣資本市場目前積極提升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水平,將有助與國際接軌,並進一步吸引資金進駐。
打響DR.WU品牌,並在去年吸引全球精品LVMH集團投資的達爾膚(6523)生醫,預計明(30)日以參考價130元登錄興櫃。董事長吳奕叡表示,今年在中國大陸與東協市場火力全開,且進軍大陸實體通路,配合品牌代言人昆凌的話題性,預期營收、獲利都將延續成長力道。
營運耀眼的達爾膚2014年營收6.62億元、年成長16.5%,每股盈餘8.68元,將配發每股6元現金股息。
法人預期,達爾膚今年營收有力拚2成機會,獲利也將逼近一個股本,由於先前LVMH的參股價格約150元,預期因品牌加持,達爾膚興櫃價格有機會挑戰泛醫美族群股王麗豐的179元價位。
吳奕叡表示,該公司定位在「醫生品牌」的「醫美保養品」,主打的DR.WU品牌創始人是他的父親吳英俊。DR.WU品牌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加等地7個國家設1,200個銷售據點。
2014年達爾膚除獲LVMH集團LCA投資7.5億元,取得22%股權及一席董事外,也開始進軍中國電商通路,去年10月已進駐聚美油品,今年4月7日天貓旗艦店也正式開幕。
根據統計,2015年台灣藥妝保養品市場預估86億元,近五年年複合成長為3∼5%。吳奕叡表示,台灣市場已經相對穩定,產品會維持每年15%的更新率,每年可望維持一成以上成長。
而中國大陸、東協是下階段的營運重點,中國大陸護膚保養品市場達6,570億台幣,為台灣的12倍數,東協六國護膚品市場也高達1,500億元,為台灣的2.8倍,市場潛力驚人。
吳奕叡表示,線上銷售已是中國大陸市場的主流,預估未來三年中國大陸線上保養品的銷售,將占整體保養品的五成以上,而該公司除了強化O2O(Onlinetooffline)模式外,實體通路也規劃下半年正式佈點。
至於東協國家則著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去年香港、新加坡營收都雙位數成長,希望今年業績更好。
吳奕叡表示,達爾膚目前營收版圖中,國內醫美百貨通路占比7成,15%來自電子商務,另有15%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及紐西蘭等海外市場,而以今年首季來看,中國大陸已佔海外銷售的一半。
營運耀眼的達爾膚2014年營收6.62億元、年成長16.5%,每股盈餘8.68元,將配發每股6元現金股息。
法人預期,達爾膚今年營收有力拚2成機會,獲利也將逼近一個股本,由於先前LVMH的參股價格約150元,預期因品牌加持,達爾膚興櫃價格有機會挑戰泛醫美族群股王麗豐的179元價位。
吳奕叡表示,該公司定位在「醫生品牌」的「醫美保養品」,主打的DR.WU品牌創始人是他的父親吳英俊。DR.WU品牌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加等地7個國家設1,200個銷售據點。
2014年達爾膚除獲LVMH集團LCA投資7.5億元,取得22%股權及一席董事外,也開始進軍中國電商通路,去年10月已進駐聚美油品,今年4月7日天貓旗艦店也正式開幕。
根據統計,2015年台灣藥妝保養品市場預估86億元,近五年年複合成長為3∼5%。吳奕叡表示,台灣市場已經相對穩定,產品會維持每年15%的更新率,每年可望維持一成以上成長。
而中國大陸、東協是下階段的營運重點,中國大陸護膚保養品市場達6,570億台幣,為台灣的12倍數,東協六國護膚品市場也高達1,500億元,為台灣的2.8倍,市場潛力驚人。
吳奕叡表示,線上銷售已是中國大陸市場的主流,預估未來三年中國大陸線上保養品的銷售,將占整體保養品的五成以上,而該公司除了強化O2O(Onlinetooffline)模式外,實體通路也規劃下半年正式佈點。
至於東協國家則著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去年香港、新加坡營收都雙位數成長,希望今年業績更好。
吳奕叡表示,達爾膚目前營收版圖中,國內醫美百貨通路占比7成,15%來自電子商務,另有15%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及紐西蘭等海外市場,而以今年首季來看,中國大陸已佔海外銷售的一半。
生技家族再添生力軍!達爾膚(6523)、明達醫學(6527)搶搭4月底掛牌列車!率先登場的明達今(29)日以參考價40元登錄興櫃。該公司除了已連續2年獲利外,去年更因自行研發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機,以及高解析度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技術(OCT),可達到即時造影的功能,抱走生醫選秀大賽的金牌獎。
明達生醫主要產品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設備(OCT)及眼底照相機,是國內少數幾家從事高階醫療影像儀器研發及製造的公司。
由於明達開發的眼底照相機、數位顯微鏡及眼壓計等產品已商品化,去年營收衝上3.98億,稅後利益為0.42億,EPS2元,先前董事會已決議配發每股0.35元現金股利。今年則隨著知名度打開,客戶群增加,預計營運仍將延續成長力道,而自結1∼3月營收已達1.02億元。
明達表示,該公司營收包含國際品牌代工及自有產品銷售。代工主要客戶是美國眼科診斷設備大廠;自有產品部分,則已成功開發眼底照相機、數位顯微鏡及眼壓計等產品。
眼底照相機部已取得歐盟CE、美國FDA、台灣TFDA及大陸CFDA許可證,採取ODM及自有品牌並行策略,歐洲與美國市場,以代工方式進行銷售,台灣及亞洲新興市場大陸、印度、東南亞、中東等地,透過代理商代為銷售。
明達生醫主要產品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設備(OCT)及眼底照相機,是國內少數幾家從事高階醫療影像儀器研發及製造的公司。
由於明達開發的眼底照相機、數位顯微鏡及眼壓計等產品已商品化,去年營收衝上3.98億,稅後利益為0.42億,EPS2元,先前董事會已決議配發每股0.35元現金股利。今年則隨著知名度打開,客戶群增加,預計營運仍將延續成長力道,而自結1∼3月營收已達1.02億元。
明達表示,該公司營收包含國際品牌代工及自有產品銷售。代工主要客戶是美國眼科診斷設備大廠;自有產品部分,則已成功開發眼底照相機、數位顯微鏡及眼壓計等產品。
眼底照相機部已取得歐盟CE、美國FDA、台灣TFDA及大陸CFDA許可證,採取ODM及自有品牌並行策略,歐洲與美國市場,以代工方式進行銷售,台灣及亞洲新興市場大陸、印度、東南亞、中東等地,透過代理商代為銷售。
國內美妝保養品龍頭達爾膚(DR.WU)董事長吳奕叡昨(28)日表示,今年將加快布局中國大陸的電商、實體通路,打造線上對線下(O2O)銷售系統,加速公司、品牌國際化腳步。
吳奕叡說,目前公司產品線有十大系列、60個產品,並以每年15%的更新率留優汰舊,深化耕耘美妝保養市場,未來三年內,雖然因投資規模擴大而讓獲利成長稍緩,但營收成長繼續有兩位數成長。
達爾膚昨日舉行興櫃前記者會,由董事長吳奕叡主持,公司將於本月底正式登錄興櫃,參考價格為130元;業界認為,以該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8.68元來看,本益比在合理區間,不過,若加上LVMH集團這位大股東的光環,仍有機會挑戰生醫興櫃股王的寶座。
達爾膚以DR.WU的生醫、醫美保養品牌,在華人地區打響名號,產品技術來自醫美名醫吳英俊的多年皮膚科經驗,並由吳英俊兒子吳奕叡在2003年創辦品牌,去年國際知名精品集團LV的母公司LVMH注資7.5億元,拿下22%股權、一席董事,引起業界矚目。
目前達爾膚的地區營收比重,仍以國內醫美百貨通路為大宗,占七成以上,電子商務及海外營收各占15%。海外營收有一半來自大陸,其餘為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及紐西蘭等。
營運方面,去年與前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65億元及6.63億元,稅後純益分別為1.85億元及2.39億元,去年與前年的EPS分別為8.5元及8.68元,今年首季營收1.55億元,年增26%,估計EPS至少1.3元。
達爾膚在國內的市占率約三成,穩居龍頭,目前在七個國家、1,200個據點銷售,去年首度進駐台北101開設醫美旗艦店,並同步跨入大陸電商銷售系統。
,產品陸續在大陸的聚美優品、天貓等網路通路銷售。
從市場概況,吳奕叡表示,近年台灣藥妝保養品的年成長介於3到5%之間,其中,醫美保養品的成長率上看15%,是藥妝市場的三倍,而達爾膚就是聚焦在醫美保養等級的產品。
若以市場版圖來分析,吳奕叡說,中國護膚品市場值達6,570億元,約是台灣的12倍,而預估未來三年大陸電商等現商保養品的銷售額度,將占整體市場的五成以上,而達爾膚今年肯定不會缺席。
吳奕叡說,目前公司產品線有十大系列、60個產品,並以每年15%的更新率留優汰舊,深化耕耘美妝保養市場,未來三年內,雖然因投資規模擴大而讓獲利成長稍緩,但營收成長繼續有兩位數成長。
達爾膚昨日舉行興櫃前記者會,由董事長吳奕叡主持,公司將於本月底正式登錄興櫃,參考價格為130元;業界認為,以該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8.68元來看,本益比在合理區間,不過,若加上LVMH集團這位大股東的光環,仍有機會挑戰生醫興櫃股王的寶座。
達爾膚以DR.WU的生醫、醫美保養品牌,在華人地區打響名號,產品技術來自醫美名醫吳英俊的多年皮膚科經驗,並由吳英俊兒子吳奕叡在2003年創辦品牌,去年國際知名精品集團LV的母公司LVMH注資7.5億元,拿下22%股權、一席董事,引起業界矚目。
目前達爾膚的地區營收比重,仍以國內醫美百貨通路為大宗,占七成以上,電子商務及海外營收各占15%。海外營收有一半來自大陸,其餘為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及紐西蘭等。
營運方面,去年與前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65億元及6.63億元,稅後純益分別為1.85億元及2.39億元,去年與前年的EPS分別為8.5元及8.68元,今年首季營收1.55億元,年增26%,估計EPS至少1.3元。
達爾膚在國內的市占率約三成,穩居龍頭,目前在七個國家、1,200個據點銷售,去年首度進駐台北101開設醫美旗艦店,並同步跨入大陸電商銷售系統。
,產品陸續在大陸的聚美優品、天貓等網路通路銷售。
從市場概況,吳奕叡表示,近年台灣藥妝保養品的年成長介於3到5%之間,其中,醫美保養品的成長率上看15%,是藥妝市場的三倍,而達爾膚就是聚焦在醫美保養等級的產品。
若以市場版圖來分析,吳奕叡說,中國護膚品市場值達6,570億元,約是台灣的12倍,而預估未來三年大陸電商等現商保養品的銷售額度,將占整體市場的五成以上,而達爾膚今年肯定不會缺席。
達爾膚(DR.WU)將登錄興櫃,董事長吳奕叡昨(28)日半開玩笑的說,自己不是富二代,而是1.5代,因為他創立公司的第一筆資本500萬元是自己積攢多年的上班辛苦錢,他創業是希望老爸早一點退休。
達爾膚昨天的記者會上,只見吳奕叡出席卻不見品牌始祖吳英俊。吳奕叡解釋,吳英俊因為仍要在診所看診,所以不克前來,除了表明吳英俊的英爵醫美與達爾膚並無投資關係,也顯示吳奕叡是獨當一面的企業家。
吳英俊於1978年在台北市永康街開出第一家醫美診所,據悉,當年許多國際外交官、大使的家眷都指名要給吳英俊看診,常常診所外面大排長龍,假日更是不得休息。
達爾膚昨天的記者會上,只見吳奕叡出席卻不見品牌始祖吳英俊。吳奕叡解釋,吳英俊因為仍要在診所看診,所以不克前來,除了表明吳英俊的英爵醫美與達爾膚並無投資關係,也顯示吳奕叡是獨當一面的企業家。
吳英俊於1978年在台北市永康街開出第一家醫美診所,據悉,當年許多國際外交官、大使的家眷都指名要給吳英俊看診,常常診所外面大排長龍,假日更是不得休息。
台灣知名醫美保養品牌DR.WU(達爾膚)天昱生技,將於4月30日每股130元登錄興櫃交易,由於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8.68元,董事會決議配發6元現金股利,今年首季稅後淨利3,821萬元,EPS為1.36元。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交出每股逾8元的成績單,毛利率則逼近七成,興櫃前後可望再帶動生醫領域新一波話題。
生技股再掀掛牌熱潮!來勢洶洶的DR.WU達爾膚生醫科技(達爾膚)將於周四(30日)登錄興櫃,該股挾著台灣第一大醫美品牌,去年EPS也高達8.68元氣勢,預計將追價F-麗豐,帶動美容保養品和高獲利股的比價風。
另外,喜康、順天生技和基亞疫苗亦都將在第二季底、第三季初跟進掛牌,而寶齡、益安和敏成也都趕在下半年申請上櫃。新東陽轉投資的北極星在完成美國、台灣肝癌新藥ADI-PEG20三期臨床收案後,也預計回台登錄興櫃。
初步統計,預計今年底以前,至少有12家公司分別登錄興櫃和申請上櫃,晟德集團是大贏家,若加計已登錄興櫃的金樺,今年還可望有順天、豐華生技登錄興櫃,加上益安轉上櫃,今年該集團至少有3-4家公司的掛牌進度將有好消息。
此外,晟德也加碼投資澳優乳業,到上周為止投資39.73億元、持股比率29.6%,已逼近香港證交法持股超過30%將啟動收購的規定。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澳優不僅是香港掛牌的上市公司,且擁有全球20%羊奶乳源,並持有荷蘭澳優海普諾凱(Hyproca)51%股權,未來晟德將以拿下澳優主導權為目標,藉此成為全球性企業並擁有特色品牌。
以鴨子划水方式積極佈局的基亞集團,儘管在新藥開發上跌一跤,但轉投的基亞疫苗,在年底疫苗廠將完工,且目前疫苗開發進度符合預期下,近期將辦理公發,並趕在第三季登錄興櫃。另外,2013年年底併購的溫士頓藥廠,是以眼藥水與荷爾蒙藥品聞名,溫士頓目前也投入新劑型新藥開發,由於營運題材豐富,不排除明年IPO,也讓基亞集團浴火重生力道受矚目。
除了晟德和基亞集團外,新掛牌股中,新藥也多了一些生力軍。
由國際知名的凱鵬華盈、紅杉資本、伯樂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等四大創投共同主導投資的喜康生技,亦可望5月登錄興櫃。喜康以蛋白質新藥、生物相似藥開發為主,有4個500升的發酵槽。
另外,北極星開發的「ADI-PEG20」,2015年2月已完成第三期肝癌臨床試驗病患招募,預計2015年底前完成試驗報告,如結果達到預期目標,將於2016年在美、歐及臺灣取得肝癌之藥證。
另外,喜康、順天生技和基亞疫苗亦都將在第二季底、第三季初跟進掛牌,而寶齡、益安和敏成也都趕在下半年申請上櫃。新東陽轉投資的北極星在完成美國、台灣肝癌新藥ADI-PEG20三期臨床收案後,也預計回台登錄興櫃。
初步統計,預計今年底以前,至少有12家公司分別登錄興櫃和申請上櫃,晟德集團是大贏家,若加計已登錄興櫃的金樺,今年還可望有順天、豐華生技登錄興櫃,加上益安轉上櫃,今年該集團至少有3-4家公司的掛牌進度將有好消息。
此外,晟德也加碼投資澳優乳業,到上周為止投資39.73億元、持股比率29.6%,已逼近香港證交法持股超過30%將啟動收購的規定。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澳優不僅是香港掛牌的上市公司,且擁有全球20%羊奶乳源,並持有荷蘭澳優海普諾凱(Hyproca)51%股權,未來晟德將以拿下澳優主導權為目標,藉此成為全球性企業並擁有特色品牌。
以鴨子划水方式積極佈局的基亞集團,儘管在新藥開發上跌一跤,但轉投的基亞疫苗,在年底疫苗廠將完工,且目前疫苗開發進度符合預期下,近期將辦理公發,並趕在第三季登錄興櫃。另外,2013年年底併購的溫士頓藥廠,是以眼藥水與荷爾蒙藥品聞名,溫士頓目前也投入新劑型新藥開發,由於營運題材豐富,不排除明年IPO,也讓基亞集團浴火重生力道受矚目。
除了晟德和基亞集團外,新掛牌股中,新藥也多了一些生力軍。
由國際知名的凱鵬華盈、紅杉資本、伯樂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等四大創投共同主導投資的喜康生技,亦可望5月登錄興櫃。喜康以蛋白質新藥、生物相似藥開發為主,有4個500升的發酵槽。
另外,北極星開發的「ADI-PEG20」,2015年2月已完成第三期肝癌臨床試驗病患招募,預計2015年底前完成試驗報告,如結果達到預期目標,將於2016年在美、歐及臺灣取得肝癌之藥證。
繼盛弘集團後,DR.WU達爾膚將於4月底成為生技家族!市場預期該股價應有150元以上實力。有趣的是,領軍盛弘、達爾膚的楊弘仁及吳奕叡都是把醫生爸爸的職業翻轉為事業,並創造成為國際創投界青睞的焦點。
吳奕叡的父親是知名皮膚科醫生吳英俊。吳英俊1987年在永康街創立皮膚科診所,後自製化妝保養品,20多年前研發第一款三合一的導入液。
2003年曾任職於AIG(美國國際集團)創投的吳奕叡回到台灣,他嗅到了亞洲醫學美容市場契機,於是協助父親吳英俊創立英爵醫美診所,定位為微整型,成為醫學美容市場的始祖。
他鼓吹吳英俊自創品牌,並創立天昱生技(後更名為DR.WU達爾膚),主打Dr.Wu品牌也成為國內首創直接採醫師姓名為品牌命名。
吳奕叡花了10年時間,不僅讓吳英俊從傳統的皮膚科醫生成為醫學美容大師,DR.WU品牌更是聲名大譟,全球有超過1,200個據點,營運也是三級跳,已連續2年EPS都超過8元。
2014年國際知名LVMH集團私募基金模里西斯商「LCapitalTaiwanBeautyLTD.」,更以7.5億台幣入股達爾膚2成股權,換算每股取得價格為150元,這個價位創造醫美產業的新紀錄,也是法人看好達爾膚有機會挑戰興櫃股王益安的原因。
無獨有偶,楊弘仁也是讓老爸「父以子貴」的成功典型。他父親楊敏盛是知名外科醫生,敏盛醫院一直都是大桃園區的重磅級醫院。楊弘仁就讀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時,專攻醫療經濟學;原本取得公衛碩士後,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教授提醒他,「如果想改變世界,那就應該讀MBA,」因而轉念到波士頓大學,攻讀企管碩士。
後來他進入美國第二大連鎖醫療體系Tenet任職,他見證該體系從80家醫院透過併購和組織整合後的價值,不僅醫院擴大至200多家,營運也是跳躍式成長。
回國後楊弘仁當了短暫的醫生,就棄醫從商,不但成功帶領敏盛醫療體系脫胎換骨,更成為台灣醫界的創新者。他積極拓展盛弘醫療集團版圖,從發展藥材採購物流、健康產業到活化資產的腳步,以醫藥供應鏈的整合,提供服務對象照護的連續性,戰場也從台灣延伸至大陸。
盛弘已打造完整的醫療體系架構,去年哈佛大學還請楊弘仁去做盛弘的專題演講,是國內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生技業者。
吳奕叡的父親是知名皮膚科醫生吳英俊。吳英俊1987年在永康街創立皮膚科診所,後自製化妝保養品,20多年前研發第一款三合一的導入液。
2003年曾任職於AIG(美國國際集團)創投的吳奕叡回到台灣,他嗅到了亞洲醫學美容市場契機,於是協助父親吳英俊創立英爵醫美診所,定位為微整型,成為醫學美容市場的始祖。
他鼓吹吳英俊自創品牌,並創立天昱生技(後更名為DR.WU達爾膚),主打Dr.Wu品牌也成為國內首創直接採醫師姓名為品牌命名。
吳奕叡花了10年時間,不僅讓吳英俊從傳統的皮膚科醫生成為醫學美容大師,DR.WU品牌更是聲名大譟,全球有超過1,200個據點,營運也是三級跳,已連續2年EPS都超過8元。
2014年國際知名LVMH集團私募基金模里西斯商「LCapitalTaiwanBeautyLTD.」,更以7.5億台幣入股達爾膚2成股權,換算每股取得價格為150元,這個價位創造醫美產業的新紀錄,也是法人看好達爾膚有機會挑戰興櫃股王益安的原因。
無獨有偶,楊弘仁也是讓老爸「父以子貴」的成功典型。他父親楊敏盛是知名外科醫生,敏盛醫院一直都是大桃園區的重磅級醫院。楊弘仁就讀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時,專攻醫療經濟學;原本取得公衛碩士後,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教授提醒他,「如果想改變世界,那就應該讀MBA,」因而轉念到波士頓大學,攻讀企管碩士。
後來他進入美國第二大連鎖醫療體系Tenet任職,他見證該體系從80家醫院透過併購和組織整合後的價值,不僅醫院擴大至200多家,營運也是跳躍式成長。
回國後楊弘仁當了短暫的醫生,就棄醫從商,不但成功帶領敏盛醫療體系脫胎換骨,更成為台灣醫界的創新者。他積極拓展盛弘醫療集團版圖,從發展藥材採購物流、健康產業到活化資產的腳步,以醫藥供應鏈的整合,提供服務對象照護的連續性,戰場也從台灣延伸至大陸。
盛弘已打造完整的醫療體系架構,去年哈佛大學還請楊弘仁去做盛弘的專題演講,是國內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生技業者。
提到「DR.WU」,大多數愛美人士都知道它是國內最知名的醫美保養品牌,但是卻鮮少人了解一手打造「DR.WU」品牌背後的推手,正是「台灣醫學美容之父」吳英俊醫師的長子、現任達爾膚生醫科技(股)公司總經理─吳奕叡。
平價大眾化
LVMH集團入股
吳奕叡花了10年的時間,不僅將父親─吳英俊醫師在皮膚科與醫學美容領域的專業,成功打造成「品牌」,從原本傳統皮膚科診所,轉型為嶄新的醫學美容診所,更看準了市場需求推出大眾化的醫美保養品牌,造就今天DR.WU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個銷售據點,吸引全球知名精品龍頭LVMH集團入股投資,這也是此次吳奕叡能夠獲得安永「轉型標竿典範企業家獎」肯定的主要原因。
15歲隻身前往美國念書,吳奕叡2003年返台後,原本還想出國繼續唸MBA,但看到父親在皮膚醫學領域累積30年的成果,他認為有更多發展的可能,加上本身具備金融與創投方面的專業,於是吳奕叡決定留在台灣,與父親一起開創事業。
2003年,吳奕叡協助父親成立了第一家英爵醫美聯合診所,從招募醫師團隊、建立制度等,都是他一手包辦。他強調,英爵在成立之初,就很清楚定位在「微整形」,所謂的微整不是將客人的五官打造成明星臉,而是藉由「些微調整」,讓客人回到年輕或最美時的樣貌。
就這樣,英爵一路從最早「進場」、成為國內醫學美容市場的「始祖」,歷經醫美市場盤整,到目前儼然進入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英爵始終屹立不搖且聲勢扶搖直上,診所從一家拓展為四家!堅持不走加盟,吳英俊醫師至今仍持續看診,始終秉持幾十年來以關懷為本的初衷,加上明確的經營策略,即使面對同業削價競爭,起初的確流失部分客人,但是過了兩、三年,老客人又陸續回頭,這就是英爵用堅持所換來品質的最佳證明。
談到當初打造DR.WU的歷程,吳奕叡表示,「早年除了發展英爵醫美診所,他同時思考應該以吳英俊醫師30年的臨床醫學美容經驗為基礎,因應亞洲肌膚優弱特性與需求,量身打造醫療級保養品,不僅可延續醫學美容療程效果、提供術後保養使用,更能將以往必須前往皮膚科診所才能解決的肌膚問題,透過「類醫學美容保養品」來改善,於是「DR.WU」就此誕生。
醫療級保養
呵護亞洲肌膚
DR.WU成立兩年後,隨即於2005年出現第一個轉捩點!當時國內知名藥妝通路康是美打算主推「醫美櫃」,並邀請DR.WU加入。從一開始只有3支產品、單一層架,如今已擁有完整40~50產品與獨立背櫃,DR.WU訴求精準、針對不同膚質及需求研發的各系列產品大受歡迎,也躍升成為華人市場地位舉足輕重的醫美保養領導品牌。
「DR.WU達爾膚醫美保養系列以膚質分類,針對乾燥、鬆弛、角質肥厚、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皮膚蠟黃、敏感等各種肌膚,研發一系列對應產品;光是玻尿酸保濕系列就有不下10種產品,讓消費者無論身在何方,即使遠至寒冷哈爾濱,都能在DR.WU找到適合的護膚保養品。」吳奕叡進一步表示,如此專注於研發細節,也是DR.WU在醫美保養市場逐漸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原因。
以2014年為例,即使化妝、保養品整體市場成長力道不強,一些國際一線品牌也只有微幅成長,但是DR.WU卻是業績大躍進,在醫美保養品市場占有率逾三分之一。吳奕叡強調,DR.WU從創立之初品牌定位就相當明確,「簡單」、「速效」是不變的核心精神,新品推出速度甚至比歐美品牌更快、產品種類更多元,以每年平均推出10支新品的速度在成長,提供消費者完整的肌膚解決方案。
他指出,DR.WU在國內累積經驗後,5年前開始開拓東南亞市場,目前在東南亞地區已有400多個銷售據點,包括香港約200個、新加坡約80個、馬來西亞約40個,兩年前進軍加拿大,目前也有30個銷售據點,包括在國內870個銷售據點,目前在華人地區已超過1,200個銷售據點,此數字持續往上累積當中。
談到布局中國大陸市場,吳奕叡則表示因為文化、地域、消費習慣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國大陸純粹複製台灣經營模式是行不通的,目前採取主攻虛擬通路策略,充分運用當地蓬勃發展的「行動商務」銷售方式。「下半年正式進軍大陸市場,近兩個月的銷售業績有六成來自手機訂購,今後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載具下單,商品就會送到客戶指定地點,未來也計畫開設旗艦店,以電子商務為主軸全力深耕!」
扮演掌舵者
搶攻全球市場
至於先前傳出世界精品龍頭LVMH集團相中DR.WU在亞洲市場發展潛力,打算入股投資達爾膚,對此吳奕叡也證實了這個消息。他表示LVMH長期以來在亞洲地區尋找與「時尚」有關的潛力投資標的,兩年前找上了達爾膚,希望藉此讓DR.WU從亞洲領導品牌,朝向國際化發展。
經過長時間嚴謹的評估與審核,甚至親自面談多位達爾膚高階主管與協力廠商,並前往六個主要銷售城市實地考察,今年初終於拍板定案投資入股。
即將進入全球化市場,吳奕叡坦言今後的使命與壓力更將重大,「很多人都認為我是企業第二代,其實從成立第一家英爵醫美診所開始
平價大眾化
LVMH集團入股
吳奕叡花了10年的時間,不僅將父親─吳英俊醫師在皮膚科與醫學美容領域的專業,成功打造成「品牌」,從原本傳統皮膚科診所,轉型為嶄新的醫學美容診所,更看準了市場需求推出大眾化的醫美保養品牌,造就今天DR.WU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個銷售據點,吸引全球知名精品龍頭LVMH集團入股投資,這也是此次吳奕叡能夠獲得安永「轉型標竿典範企業家獎」肯定的主要原因。
15歲隻身前往美國念書,吳奕叡2003年返台後,原本還想出國繼續唸MBA,但看到父親在皮膚醫學領域累積30年的成果,他認為有更多發展的可能,加上本身具備金融與創投方面的專業,於是吳奕叡決定留在台灣,與父親一起開創事業。
2003年,吳奕叡協助父親成立了第一家英爵醫美聯合診所,從招募醫師團隊、建立制度等,都是他一手包辦。他強調,英爵在成立之初,就很清楚定位在「微整形」,所謂的微整不是將客人的五官打造成明星臉,而是藉由「些微調整」,讓客人回到年輕或最美時的樣貌。
就這樣,英爵一路從最早「進場」、成為國內醫學美容市場的「始祖」,歷經醫美市場盤整,到目前儼然進入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英爵始終屹立不搖且聲勢扶搖直上,診所從一家拓展為四家!堅持不走加盟,吳英俊醫師至今仍持續看診,始終秉持幾十年來以關懷為本的初衷,加上明確的經營策略,即使面對同業削價競爭,起初的確流失部分客人,但是過了兩、三年,老客人又陸續回頭,這就是英爵用堅持所換來品質的最佳證明。
談到當初打造DR.WU的歷程,吳奕叡表示,「早年除了發展英爵醫美診所,他同時思考應該以吳英俊醫師30年的臨床醫學美容經驗為基礎,因應亞洲肌膚優弱特性與需求,量身打造醫療級保養品,不僅可延續醫學美容療程效果、提供術後保養使用,更能將以往必須前往皮膚科診所才能解決的肌膚問題,透過「類醫學美容保養品」來改善,於是「DR.WU」就此誕生。
醫療級保養
呵護亞洲肌膚
DR.WU成立兩年後,隨即於2005年出現第一個轉捩點!當時國內知名藥妝通路康是美打算主推「醫美櫃」,並邀請DR.WU加入。從一開始只有3支產品、單一層架,如今已擁有完整40~50產品與獨立背櫃,DR.WU訴求精準、針對不同膚質及需求研發的各系列產品大受歡迎,也躍升成為華人市場地位舉足輕重的醫美保養領導品牌。
「DR.WU達爾膚醫美保養系列以膚質分類,針對乾燥、鬆弛、角質肥厚、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皮膚蠟黃、敏感等各種肌膚,研發一系列對應產品;光是玻尿酸保濕系列就有不下10種產品,讓消費者無論身在何方,即使遠至寒冷哈爾濱,都能在DR.WU找到適合的護膚保養品。」吳奕叡進一步表示,如此專注於研發細節,也是DR.WU在醫美保養市場逐漸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原因。
以2014年為例,即使化妝、保養品整體市場成長力道不強,一些國際一線品牌也只有微幅成長,但是DR.WU卻是業績大躍進,在醫美保養品市場占有率逾三分之一。吳奕叡強調,DR.WU從創立之初品牌定位就相當明確,「簡單」、「速效」是不變的核心精神,新品推出速度甚至比歐美品牌更快、產品種類更多元,以每年平均推出10支新品的速度在成長,提供消費者完整的肌膚解決方案。
他指出,DR.WU在國內累積經驗後,5年前開始開拓東南亞市場,目前在東南亞地區已有400多個銷售據點,包括香港約200個、新加坡約80個、馬來西亞約40個,兩年前進軍加拿大,目前也有30個銷售據點,包括在國內870個銷售據點,目前在華人地區已超過1,200個銷售據點,此數字持續往上累積當中。
談到布局中國大陸市場,吳奕叡則表示因為文化、地域、消費習慣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國大陸純粹複製台灣經營模式是行不通的,目前採取主攻虛擬通路策略,充分運用當地蓬勃發展的「行動商務」銷售方式。「下半年正式進軍大陸市場,近兩個月的銷售業績有六成來自手機訂購,今後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載具下單,商品就會送到客戶指定地點,未來也計畫開設旗艦店,以電子商務為主軸全力深耕!」
扮演掌舵者
搶攻全球市場
至於先前傳出世界精品龍頭LVMH集團相中DR.WU在亞洲市場發展潛力,打算入股投資達爾膚,對此吳奕叡也證實了這個消息。他表示LVMH長期以來在亞洲地區尋找與「時尚」有關的潛力投資標的,兩年前找上了達爾膚,希望藉此讓DR.WU從亞洲領導品牌,朝向國際化發展。
經過長時間嚴謹的評估與審核,甚至親自面談多位達爾膚高階主管與協力廠商,並前往六個主要銷售城市實地考察,今年初終於拍板定案投資入股。
即將進入全球化市場,吳奕叡坦言今後的使命與壓力更將重大,「很多人都認為我是企業第二代,其實從成立第一家英爵醫美診所開始
台灣醫美攻華人市場,分進合擊。醫美品牌達爾膚(DR.WU)母公司天昱生技董事長吳奕叡表示,公司近期將與大陸電子商務巨擘天貓合作,進軍B2B電商領域,年底前旗下產品將在天貓上架亮相,誓言兩年內大陸銷售額要超越台灣。
醫美器材代理商曜亞也表示,公司與韓國CAREGEN生髮療程合作,近期將正式發表,將由旗下轉投資的醫美通路「佳醫美人」,在兩岸三地啟動銷售,將先行在台灣、香港開賣。
達爾膚是國內保養品品牌,為知名皮膚科醫師吳英俊所創辦,並進軍康是美等開架通路銷售,由於華人醫美市場看好,該公司因此近期受到LV集團青睞入股,引起一陣話題。據統計,華人目前美容保養市場消費力上看兆元,其中,大陸的市場規模是台灣的20倍以上。
對於華人地區布局規劃,吳奕叡表示,將以「線上先行、線下跟進」的方式進軍大陸,近期,公司已經與大陸第一大美妝電子銷售平台、同時也是紐約上市公司「聚美優品」合作,用B2C的模式,於10月1日正式銷售,一萬套保養組合上線一天就被搶光。
達爾膚近期還會搶進B2B電商領域,年底前將與天貓攜手開設網路「旗艦店」,明年上半年以前,還會陸續滲透到綜合性的電商平台如京東,下半年則搶進「線下」,開設實體通路。吳奕叡說,未來達爾膚在大陸的線上銷售額度占比將有八成以上,線下通路則主要作為「形象推廣」,兩年內公司大陸銷售額將成公司營收大宗,明年首季規劃上興櫃。
至於曜亞,該公司表示,佳醫美人將發表與韓國生技公司CAREGEN合作的生髮療程,本月底前將正式發表,將先在台灣、香港進行銷售。該產品是市場上少有的生髮療程,優於藥物、植髮等方法;過去治療疾病因素掉髮的藥物大多有副作用,而植髮又須透過「移植」的方式,病患必須「挨刀」,而該公司推出的產品,則沒有上述缺點,只要仍有毛囊,就能夠完成健髮工程。
醫美器材代理商曜亞也表示,公司與韓國CAREGEN生髮療程合作,近期將正式發表,將由旗下轉投資的醫美通路「佳醫美人」,在兩岸三地啟動銷售,將先行在台灣、香港開賣。
達爾膚是國內保養品品牌,為知名皮膚科醫師吳英俊所創辦,並進軍康是美等開架通路銷售,由於華人醫美市場看好,該公司因此近期受到LV集團青睞入股,引起一陣話題。據統計,華人目前美容保養市場消費力上看兆元,其中,大陸的市場規模是台灣的20倍以上。
對於華人地區布局規劃,吳奕叡表示,將以「線上先行、線下跟進」的方式進軍大陸,近期,公司已經與大陸第一大美妝電子銷售平台、同時也是紐約上市公司「聚美優品」合作,用B2C的模式,於10月1日正式銷售,一萬套保養組合上線一天就被搶光。
達爾膚近期還會搶進B2B電商領域,年底前將與天貓攜手開設網路「旗艦店」,明年上半年以前,還會陸續滲透到綜合性的電商平台如京東,下半年則搶進「線下」,開設實體通路。吳奕叡說,未來達爾膚在大陸的線上銷售額度占比將有八成以上,線下通路則主要作為「形象推廣」,兩年內公司大陸銷售額將成公司營收大宗,明年首季規劃上興櫃。
至於曜亞,該公司表示,佳醫美人將發表與韓國生技公司CAREGEN合作的生髮療程,本月底前將正式發表,將先在台灣、香港進行銷售。該產品是市場上少有的生髮療程,優於藥物、植髮等方法;過去治療疾病因素掉髮的藥物大多有副作用,而植髮又須透過「移植」的方式,病患必須「挨刀」,而該公司推出的產品,則沒有上述缺點,只要仍有毛囊,就能夠完成健髮工程。
達爾膚(DR.WU)暨天昱生技創辦人吳英俊,30年前從台北市永康街的小皮膚科診所起家,如今躍登年營收逾10億元、賺逾一個股本的生技公司,還獲LV青睞,以每股超過百元入股,問及吳英俊的投資之道,他笑說「兒子是最好的投資」。
DR.WU所屬的生技公司「天昱」,於今年3月間因投審會的一筆公告,與LV集團的合作案提前曝了光,從此「醫美」產業開始成為各大法人圈的話題之一,而DR.WU也成為創投業者爭相追逐的對象。
吳英俊膝下有二子,大兒子吳奕叡接掌天昱任董事長,小兒子則掌管診所業務,各有所司;吳奕叡今年38歲,具備外商財務分析背景,主導過多個國際併購案。
每說到公司布局,吳英俊總謙稱自己是個醫生,不懂生意上的事情,全盤交給「大兒子」吳奕叡。吳奕叡15歲赴美唸書,大學到碩士,從生物工程、工業工程念到財務工程,畢業後進入跨國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分析師,雖然沒有跟著爸爸走向醫科,如今卻成為吳英俊最主要的幫手。
雖然現在有許多法人爭相要入股天昱,吳英俊開玩笑說,由於已經「娶了大老婆」(指與LV集團合作),因此如果要再娶小三就必須經過元配同意(LV集團持有天昱股權超過兩成)。
DR.WU所屬的生技公司「天昱」,於今年3月間因投審會的一筆公告,與LV集團的合作案提前曝了光,從此「醫美」產業開始成為各大法人圈的話題之一,而DR.WU也成為創投業者爭相追逐的對象。
吳英俊膝下有二子,大兒子吳奕叡接掌天昱任董事長,小兒子則掌管診所業務,各有所司;吳奕叡今年38歲,具備外商財務分析背景,主導過多個國際併購案。
每說到公司布局,吳英俊總謙稱自己是個醫生,不懂生意上的事情,全盤交給「大兒子」吳奕叡。吳奕叡15歲赴美唸書,大學到碩士,從生物工程、工業工程念到財務工程,畢業後進入跨國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分析師,雖然沒有跟著爸爸走向醫科,如今卻成為吳英俊最主要的幫手。
雖然現在有許多法人爭相要入股天昱,吳英俊開玩笑說,由於已經「娶了大老婆」(指與LV集團合作),因此如果要再娶小三就必須經過元配同意(LV集團持有天昱股權超過兩成)。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