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加網路商業(上)公司新聞
交流資服股份目前主要服務為第三方支付、無現金支付及刷卡機等 。受惠於無人經濟的蓬勃發展,加速台灣線下實體通路導入多元支付 工具,目前該公司旗下ACPay無線刷卡機、客製化金流等業務,2024 年均穩定成長中。
交流資服董事長陳彥甫表示,近日再攻下兩大客戶。第一家為台灣 連鎖鞋業通路品牌「DK呼吸空氣鞋」,全台60家門市將導入ACPay客 製化金流解決方案。此外,專攻智慧化無人商店金流整合的業者阿法 碼科技,也成為交流資服的客戶。阿法碼科技已協助全台超過1000家 無人商店,整合手機支付平台、電子票證與信用卡等金流服務。
該公司表示,由於每筆交易,交流資服皆可獲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將為交流資服2024年營運注入成長動能。
交流資服表示,此次與「DK呼吸空氣鞋」合作,除了在其60家門市 提供ACPay無線刷卡機,亦讓消費者使用多元支付。此外,還會導入 ACpass會員卡系統,協助DK維護全台超過40萬位會員。
阿法碼科技目前在全台已與1,200家自助洗衣店、加水站、娃娃機 、自助洗車站、販賣機等投幣式無人自助商店業者合作,全台已安裝 超過7,000台機器設備,營運至今已累積4,000萬筆交易次數,阿法碼 科技與交流資服合作後,除原有已經整合的信用卡、LINE Pay、街口 支付、悠遊卡、一卡通外,更加入icash pay、全盈支付、全支付等 ,未來,阿法碼科技可以專注於無人自助商店品牌業者於OMO(線上 與線下)商業模式發展。接下來第二階段將導入跨平台點數交換機制 (例如,亞洲萬里通、便利超商點數),讓無人自助商店經營者能夠 積極的經營熟客提高客單價,並進行異業導流找到潛在新客戶。第三 階段則是與交流資服協合作導入跨平台線上分銷,亦可望為無人商店 業者找到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台灣股市動態:興櫃市場再迎新軍,資訊服務與行動支付龍頭將登場
這週興櫃市場的個股表現實在有些「高低起伏」啊!總共有333檔股票,結果跌的比漲的多,平均跌幅還有0.36%。但看起來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這麼衰,比如說廣化半導體(5297)就特別亮眼,股價一路狂飆,這周的均價竟然上涨了33.07%,創下新高,最終收在29元。這可真是興櫃的「漲幅王」呢!
不僅如此,昨天(23日)興櫃市場還有新兵加入,就是那家資訊服務的藍新資訊,結果昨日收盤價還有112元呢!而大家耳熟能詳的行動支付龍頭——連加網路LINE Pay,也將在今天(26日)以每股348元的价格正式登錄興櫃市場,這可是個大事件啊!
根據櫃買中心25日提供的數據,這週興櫃市場的總成交金額有121.63億元,成交股數達1.76億股,成交筆數則有10.55萬筆。而這週有12檔股票的漲幅超過了一成,漲幅最大的竟然有33.07%。在領漲的股票中,電子股有四檔,生技醫療股有三檔,剩下的則分別來自金融、綠能環保和鋼鐵工業。
科技股依然是市場的焦點,比如廣化半導體的周漲幅達到了33.07%,通信網路股達運光電的周漲幅有23.33%,光電業久禾光的周漲幅則是16.17%,而半導體股久昌的周漲幅也有11.27%。
23日興櫃市場中資訊服務類股再添新兵,資服廠藍新資訊掛牌,昨日收上112元。至於行動支付業者連加網路LINE Pay則將於今(26)日以每股348元登錄興櫃。
根據櫃買中心25日資料顯示,興櫃股票本周總成交金額為121.63億元、成交股數達1.76億股、成交筆數為10.55萬筆。
興櫃個股本周漲幅超過一成檔數增加至12檔,漲幅前十強介於10.59%至33.07%。在領漲股部分,本周資金點火電子股四檔、生技醫療股三檔、其餘三檔為金融、綠能環保、鋼鐵工業。
盤面上科技股持續成為資金著墨重點,半導體股廣化周漲33.07%、通信網路股達運光電周漲23.33%、光電業久禾光周漲16.17%、半導體股久昌周漲11.27%。
第三大方支付業者LINE Pay的台灣子公司連加網路(7722)即將於1月26日登錄興櫃,每股發行價定在348元。連加網路董事長丁雄注表示,公司未來將透過提升用戶使用頻率和交易量,來實現成長目標。
根據公司公布的數據,連加網路2023年全年營收達47.79億元,年增長率達32%。截至前11月,公司累計稅後純益為4.71億元,已超過2022年全年的4.39億元。前11月的每股稅後純益為7.92元,也超越2022年全年的7.23元。
連加網路透露,未來將著眼於多元事業發展,包括建立多元行銷資源平台,推動觀光客使用,並拓展海外支付據點。
目前,LINE Pay用戶數已達1,200萬,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使用。活躍用戶數為700萬,並已在50萬個支付場景中占有一席之地。與LINE Point點數合作的信用卡發卡量已超過700萬張。2023年,LINE Pay總交易金額達6,440億元,一年內交易筆數達9.2億筆,平均每0.03秒就有一筆交易發生。
丁雄注強調,台灣18至65歲的人口約有1,500萬,意味著LINE Pay仍有300萬用戶的成長空間。雖然外界對1,200萬用戶數是否已經飽和有所質疑,但LINE Pay希望未來能透過增加使用頻率和交易量來推動成長。
與其他第三方支付業者不同,如綠界及藍新以B2B為主,LINE Pay的策略則傾向於B2C。丁雄注表示,目前線上消費市場僅佔總消費的10%,而有90%的消費還是在線下進行。因此,公司希望擴展商店用戶數,與信用卡公司合作,並積極滿足台灣消費者海外支付及外籍人士來台時的支付和消費導覽服務需求。
LINE Pay連加網路2023全年營收47.79億元,年增32%,累計前11 月稅後純益為4.71億元,已超過2022年全年的4.39億元,前11月的每 股稅後純益為7.92元,超越2022年全年7.23元。
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朝多元事業發展。包括建構多元行銷資源平台 ,促進觀光客使用,拓展海外支付據點。
LINE Pay用戶數達1,200萬,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使用,活躍用戶 數為700萬,目前擁有50萬個支付場景。而LINE Point點數合作的信 用卡,發卡量已逾700萬張。2023年LINE Pay的總交易金額達6,440億 元,目前一年交易筆數達9.2億筆,平均0.03秒有一筆交易。
LINE Pay董事長丁雄注表示,台灣18∼65歲的人口達1,500萬人, 表示LINE Pay還有300萬用戶的成長空間。外界雖質疑1,200萬用戶是 否已飽和,但LINE Pay希望未來透過使用頻率及交易量的增加,來帶 動成長。
有別於綠界及藍新等第三方支付同業以B2B為主,LINE Pay的策略 偏向B2C,丁雄注表示,目前線上消費市場只占10%,有9成消費仍是 線下場景,因此希望再擴展商店用戶數,與信用卡公司合作,並積極 擴展台灣消費者赴海外使用及外籍人士來台時,支付及吃喝玩樂地圖 指引等相關服務需求。
台灣知名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股票代號:7722)即將在1月26日登錄興櫃,這是該公司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一步。在23日舉行的興櫃前法說會中,公司詳細介紹了未來發展策略,並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亮點。 根據公開資料,連加網路自2018年每股淨損7.81元,到2022年每股稅後純益達到8.04元,實現了虧轉盈的轉變。這主要得益於新冠疫情帶動的零接觸支付普及,讓行動支付的接受度和滲透率快速成長。2022年,手續費營收較前一年大幅成長8成,遠超過金融推廣合作業務的年增率。 截至2023年上半年,連加網路營收達21.98億元,稅後純益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94元。該公司目前擁有1,200萬用戶,市占率47%,主要營收來源為手續費(81.8%)和金融推廣(15.03%)。 展望未來,連加網路將著力發展跨境服務、商店導客和票券平台,其中跨境服務在韓國市場已取得具體進展。公司已與韓國新羅免稅店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與韓國最大發卡公司新韓卡簽定合約,為台灣旅客和韓國旅客提供便利的消費付款選擇。 此外,連加網路也將持續發展金融產品平台,提供保險、信用卡申辦和貸款服務資訊,以創造支付以外的附加價值服務。公司目標擴大合作店家至50萬家,並提供中小企業有效的行銷解決方案。 23日的興櫃前法說會上,連加網路經營團隊,包括董事長暨總經理丁雄注、執行副總張修齊等人出席,與投資人深入交流,展現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7722)預計1月26日登錄興櫃 ,23日舉辦
興櫃前法說會。根據該公司興櫃公開說明書指出,未來將 持續發展金融產品平
台,提供保險、信用卡申辦以及貸款服務資訊, 創造支付以外的附加價值服
務。
LINE Pay獲利能力轉佳,年報顯示,該公司從2018年每股淨損7.8 1元,至
2022年每股稅後純益高達8.04元,虧轉盈最重要的關鍵時間 點為2020∼2021
年,該公司指出,受惠於新冠疫情帶動零接觸支付快 速普及,一年間行動支付
的接受度和滲透率快速成長。接下來的一年 ,則是迎來用戶大成長,2022年手
續費營收,較前一年(2021)大幅 成長8成,成長幅度遠高於金融推廣合作業
務(年增率12.93%)。
以2023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連加網路(LINE Pay)營收為21.98 億元,稅
後純益為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3.94元。
連加網路(LINE Pay)的用戶數為1,200萬,市占47%,主要營收 來源為手
續費(81.8%),其次為金融推廣(LINE Point與銀行聯名 卡的合作拆帳),占
比為15.03%
展望未來,該公司表示,未來將開發跨境服務(國外旅客來台可使 用,台
灣消費者出國旅遊亦可用),商店導客(行銷平台)及票券平 台。跨境服務以
韓國市場有具體進展。目前已與韓國新羅免稅店簽署 合作備忘錄,台灣旅客未
來可以在免稅店使用LINE Pay購物。另外, 也與擁有3000萬用戶、韓國最大發
卡公司新韓卡簽定合約,未來新韓 卡持卡人來台灣旅遊,在台灣合作商家也適
用LINE Pay消費付款。
因應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LINE Pay也將持續發展金融產品平台, 提供保
險、信用卡申辦以及貸款服務資訊,創造支付以外的附加價值 服務。
目前連加網路的合作店家約有50萬家,未來將努力推廣支付使用場 景,同
時將提供中小企業有效的行銷解決方案。
連加網路23日將舉辦興櫃前法說會,經營團隊將出席,包括董事長 暨總經
理丁雄注、執行副總張修齊等人。
【台灣股市新兵入列!三檔新兵躍上櫃場】 本周台灣櫃買市場將熱鬧非凡,有三檔新兵躍上場,其中最受矚目的要數昱展新藥(6785)將在24日上櫃掛牌,成為今年第一家上櫃的公司。另外,興櫃市場則將迎接藍新資訊和LINEPAY兩大新兵,分別於23日和26日登錄。 昱展新藥將於24日上午9時舉行上櫃敲鑼儀式,承銷價定在150元,而興櫃成交均價已經來到251.52元。這家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的公司,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開發,雖然目前營運狀況尚在虧損,但未來發展潛力看漲。 藍新資訊則是興櫃市場的其中一員,這家系統整合服務廠商,專業於大型核心系統的規劃及建置,並重視資訊安全防護。興櫃認購價為41元,由國票、第一金證券共同推薦。 而金融科技圈的重量級新兵LINEPAY也將於26日登錄興櫃,提供第三方支付、電子資訊供應服務等,並在台灣擁有超過1,200萬用戶。興櫃認購價定在348元,由凱基、元大證券共同推薦。 本週櫃買市場的這三檔新兵,將為市場帶來新活力,也讓投資者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昱展新藥預計24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舉辦「昱展新藥生技(股)上櫃掛牌典禮」,於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昱展新藥承銷價150元,19日興櫃成交均價已經來到251.52元。
昱展新藥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2022年度營業收入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1,987萬元,每股虧損為0.35元;2023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萬元,每股虧損為0.44元。
興櫃市場方面,藍新資訊將於23日登錄興櫃,為系統整合服務廠商,專精於大型核心系統之規劃及建置,提供企業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硬體基礎建設,在軟硬體整合上深具實力,且重視資訊安全防護下,提供客戶卓越的基礎資源規劃和應用支援;其服務項目包括全方位顧問諮詢和專業整合技術服務,為企業量身訂製應用架構和資源配置方案,致力於為客戶打造穩固且高效的核心系統架構。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國票、第一金證券,興櫃認購價為41元。
LINEPAY將於26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第三方支付、電子資訊供應服務及資料處理服務等業務,致力於推動無現金支付與電子錢包服務,在台灣擁有超過1,200萬用戶及50萬處線上線下支付據點。LINEPAY開發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時與國內銀行合作,發行以LINE POINTS作為消費回饋的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且針對合作商店推出LINEPAY好行銷服務,串連支付、金融、行銷發展完整的LINEPAY生態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凱基、元大證券,興櫃認購價為348元。
市場矚目,台灣第一大行動支付業者LINE Pay即將登上興櫃舞台!根據最新消息,這家由LINE母公司帶頭,台北富邦與聯邦銀行共同入股的公司,已向興櫃市場提交申請,並將在23日舉辦法人說明會,正式登錄為興櫃股票。這次登錄,不僅是LINE Pay的重要里程碑,也將為投資人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LINE Pay作為台灣行動支付領域的領頭羊,擁有超過1,200萬用戶,並與50萬個線上線下支付據點合作,成為人手一機的便利工具。隨著台灣非現金支付比例的逐年攀升,去年全年的非現金支付額預估將突破7兆元,LINE Pay的市場潛力無窮。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台北富邦與聯邦銀行入股LINE Pay時,每股價格就達到了288元,市場對LINE Pay的興櫃股價預期不低於300元,這也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使用LINE Pay,這一點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LINE Pay在台灣的普及度。 儘管競爭對手紛紛湧入市場,但LINE Pay依然保持領先地位,去年上半年已經實現淨利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94元,表現亮眼。未來,隨著興櫃登錄的完成,LINE Pay將繼續拓展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的支付服務。
LINE Pay主要股東除LINE母公司外,還有台北富邦、聯邦銀行,2018年兩家銀行入股LINE Pay,每股價格達288元,市場預期LINE Pay興櫃股價不低於300元。
根據LINE Pay提供資料,LINE Pay為行動支付領導品牌,擁有超過1,200萬用戶和50萬處線上線下支付據點。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非現金支付比例逐年提高,去年全年預估突破7兆元,也有各種行動支付服務提供商紛紛進入市場,LINE Pay目前是台灣市占率最高的支付公司,平均每二人就有一個人使用LINE Pay。
LINE Pay去年上半年淨利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94元。
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又迎來新的動態!近日,知名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7722)舉行臨時股東會,董事長丁注雄連任,並積極朝IPO目標邁進。同時,智冠(5478)子公司藍新科技也將於年底前完成公開發行申請,兩家公司均鎖定興櫃目標。目前,台灣第三方支付市場僅綠界科技及歐付寶成功掛牌,這讓更多業者對IPO充滿期待。
LINE Pay連加網路目前擁有超過1300萬終端用戶,合作商家據點約50萬。公司表示,2024年將著重發展跨境支付、商店導客及票券服務。臨時股東會中,連加網路進行董事改選,九席董事中包含四席獨董,並由全體董事組成審計委員取代監察人。
智冠子公司藍新科技則已向主管機關遞交公開發行申請書,並由智冠董事長王俊博擔任董事長。法人推估,藍新科技2023年線上及線下交易額將逾千億元,並於2023年前三季獲得0.27億元稅後純益。公司積極加碼研發,並將投入超過0.2億元於核心系統、雲端資訊中心等升級。未來,藍新科技將擴展收付服務、系統整合、加值應用等業務,並推出新型態服務和商品。
隨著台灣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LINE Pay連加網路和藍新科技的IPO進展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兩家公司的成功上市,將為台灣第三方支付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格局。
目前第三方支付業者僅綠界科技於2022年上櫃,掛牌後市值一破突 破百億元,歐付寶亦於興櫃掛牌,因而吸引第三方支付業者朝IPO方 向邁進。
LINE Pay連加網路目前擁有1,300萬的終端用戶,合作的商家據點 約50萬。該公司表示,2024年的推展重點在於跨境支付、商店導客及 票券服務。
連加網路臨時股東會改選董事九席,其中含四席獨董。五席董事成 員,包括有LINE Pay連加網路董事長丁雄注,連加網路的三位董事, 包括張修齊、張希雯、權五臨等人,以及代表台北富邦銀行的張弘儒 。而四席獨董則是由前理律法律事務所特約顧問彭運鵾、益思 科技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劉承遇、達盈管理總經理林桂光、詮識數位 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陸子鈞出任。而全體董事組成審計委員取代監察 人。
此外,智冠子公司藍新科技也已向主管機關遞交公開發行申請書, 目前正由主管機關審核中。根據現有的公開說明書,藍新科技主要股 東為智冠(持股50.44%)、全達國際(持股32.63%)。董事長由智 冠董事長王俊博擔任,智冠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鍾興博任總經理。
法人推估,藍新科技2023年線上及線下的交易額逾千億元。公開說 明書則是揭露藍新科技2023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為0.27億元。2022年 營收11.66億元,年增8.54%,獲利0.57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76元 。2021年的營收為10.6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73元。
藍新科技每年的研發經費約占營收的6%,2023年則是加碼投資, 升級核心系統、雲端資訊中心、客服中心系統(包括大數據與智能服 務)、整合風險分析系統,初估投入金額逾0.2億元。
藍新科技目前主要的業務為收付服務、系統整合、加值應用。未來 還會有新型態服務和商品。新服務包括企業上下游(B2B)收付服務 ,數據分析服務,協助商家防範偽冒詐欺,並與金融機構合作拓展商 家融資及其他金融產品服務。多元刷卡設備及管理服務方面,將擴大 多樣化的終端設備型態,包含智能販賣機、無人商店等。
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即將迎來新的動盪。智冠旗下的藍新科技正在積極準備,預計年底掛牌上市,而連加網路(LINE Pay)也將在明年1月2日召開股東會,進行初次上市前的現金增資及新股公開承銷。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將使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從目前的綠界和交流資服,增加到四家。 藍新科技近日因主管機關要求,對2022年的財報進行了重編。重編後的獲利為0.57億元,EPS為0.76元,與2021年相當。公司預計在12月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議案包括通過110年度及111年度決算表,以及因應公開發行所重編的財報。 連加網路則在近期公開發行,其股東包括海外母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及聯邦銀行。公司表示,2023年上半年營收21.98億元,年增34.2%,淨利達2.32億元,EPS為3.94元。公司預計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上看8元。 這兩家公司的上市,將為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帶來新的競爭力和發展機遇。藍新科技在網路商家用戶方面具有優勢,2023年線上及線下的交易額可突破千億元。而連加網路則以其LINE Pay APP用戶數已達1,200萬人,市場滲透率達5成而受到關注。
而剛公開發行的連加網路(LINE Pay),預計2024年1月2日召開股 東會,屆時將討論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暨新股公開承銷原股東放棄認 購案。
目前已掛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包括綠界及已於興櫃掛牌的交流資服 。未來加上連加網路(LINE Pay)及藍新科技,將有四家第三方支付 業者掛牌。
藍新科技日前應主管機關要求,重編財報。2022年原本公告獲利0 .76億元,EPS 1.1元,重編之後,獲利為0.57億元,EPS為0.76元, 獲利與2021年相當。2023年前三季累計獲利為0.27億元。
智冠表示,由於合約認列時間點的問題,主管機關要求藍新科技需 重編財報。
藍新科技預計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議案包括通過110年度及111年 度決算表。另外,還將通過因應藍新擬申請辦理公開發行所重編的1 10年度及111年度財報,以及修正111年度盈餘分配案。
而剛公開發行的連加網路預計明年1月2日召開股東會,將全面改選 董事及設置審計委員會。另一重要議案為,將辦理初次上市前現金增 資暨新股公開承銷原股東放棄認購案。
兩大第三方支付公司上市櫃在即,原股東將有釋股利益。以藍新而 言,大股東智冠持股50.44%、全達國際持股3成左右,全達已表達將 在此次公開發行之際,配合智冠科技共同釋股,也不排除洽特定人認 購。
而連加網路股東包括海外母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及聯邦銀行,上市 櫃之前擬再引進新股東,由於連加網路LINE Pay目前APP用戶數已達 1,200萬人,市場滲透率達5成,其釋股案也引起業界關注。
藍新科技最主要優勢在於擁有網路商家用戶,2023年線上及線下的 交易額可突破千億元。
LINE Pay於2022年10月交易金額已達4,342億元,最新公布的支付 據點逾50萬。
連加網路公開說明書揭露,2023年上半年營收21.98億元,年增34 .2%,淨利達2.32億元,EPS為3.94元,與2022年同期表現相當。法 人表示,2023年連加網路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上看8元。
連加網路目前營收仍以手續費為大宗,接下來要力推跨境支付、商 店導客及票券等加值服務業務。
LINE台灣母公司LY Corporation近期爆出44萬筆個資外洩事件,其中超過百筆與台灣用戶相關。面對這起個資外洩風波,數位部迅速採取四路防堵措施,並積極配合行政調查。事件起因於關係企業NAVER Cloud Corporation的韓國外包廠商員工電腦感染惡意軟體,導致資料外洩。LINE台灣已經通知受影響用戶,並強調台灣受害者不到百名,已陸續採取防範措施。數位部要求LINE台灣提供相關資料,並強調將依個資法進行相關處理。資安專家也提醒用戶,要避免個資外洩,應該最小化權限設定、避免提供機密資料、定期更新軟體等。
LINE台灣表示,此次事件是由於關係企業NAVER Cloud Corporati on 與LY Corporation的韓國外包廠商,某一職員的電腦感染惡意軟 體因而導致此次事件。10月9日有第三方透過 NAVER Cloud Corpora tion系統未經授權的存取。至11月27日為止,超過40萬筆資料受到影 響。
受到影響的族群有三,分別是員工的姓名編號、用戶端函數及使用 服務行為紀錄,還有合作夥伴。外洩資料中,沒有任何與財務相關或 是聊天室的訊息。而第一時間事件發生時,LINE台灣已通報數位部。 LINE台灣強調,台灣受害者不到百名,已陸續通知用戶採取防範措施 ,對於可能出現的網路詐騙及釣魚訊息,需提高警覺。
數位部指出,目前除了要求LINE台灣提供相關資料外,該公司也已 到數位部進行說明並提供改善作為。根據LINE台灣回報,LY Corpor ation已強制重設員工內部系統密碼以及二階段認證機制,並透過用 戶註冊的電子郵件或官方LINE帳號通知相關當事人。
另外,數產署也要求台灣連線公司配合行政檢查,並持續強化資訊 安全防護。由於日本LY Corporation 仍在調查事件及處理中,數位 部同步要求LINE台灣隨時說明事件調查及改善情形。
國內先前曾發生蝦皮、誠品等個資外洩情形,數位部都有依個資法 開罰。據了解,此次事件因牽涉國外業務,數位部還在討論開罰的適 法性。數位部官員強調,目前先請LINE台灣依個資法通報並通知當事 人,後續再視情況處理。
資安專家表示,LINE已是台灣最普及的即時通訊軟體,要避免個資 外洩的方法包括:最小化權限設定、避免提供機密資料、定期更新即 時通訊軟體、封鎖不明使用者訊息及不隨意開啟連結等。
台灣第三方支付業界再掀新波潮!綠界(6763)即將在年底前推出個人用戶端的支付APP「綠界Pay」,預計合作店家將達40萬家,展現對市場的堅定信心。隨著LINE Pay(連加網路)的崛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綠界不僅不氣餒,反而將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以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
綠界科技表示,將在2023年12月推出「綠界Pay」服務,並預計年底前合作店家數量將達40萬家。這一策略旨在將綠界從原本的中小型電商市場擴展至大型電商和線下零售領域。綠界定位為「電商軍火庫」,提供金流、物流、電子商務及流量服務,並計劃為客戶提供更多加值型服務,如後台加購專區、下載搜尋目標客戶,以及利用AI技術提供產業趨勢報告。
綠界科技還將推出自有品牌的付款APP「綠界Pay」,預計在2023年聖誕節上架,進一步擴大對終端用戶的服務。雖然9月及10月業績略下滑,但綠界對11月的業績持樂觀態度,因為雙11和黑色星期五的消費高峰將帶來銷售增長。
展望2024年,綠界對無卡分期、電子發票和網路店家的加值服務等業務持审慎樂觀的態度。截至2023年10月,綠界營收達12.74億元,年增長4.55%,稅後純益1.01億元,年增長8.6%。綠界表示,將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並繼續擴大服務範圍,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更完善的支付解決方案。
第三方支付產業近來因LINE Pay(連加網路)公開發行,形成更緊 張的競爭態勢。LINE Pay的支付應用程式用戶達1,100萬,使用據點 約50萬。已上櫃的綠界科技日前法說會時坦言「網路電商是大家競逐 的市場,競爭壓力一直都有」。
綠界投入第三方支付時間較早,客戶多半是中小型的電商業者,預 計合作商家到2023年底時會超過40萬。綠界定位為「電商軍火庫」, 提供網路電商業者相關金流、物流、電子商務及流量服務為主。
該公司表示,希望將業務擴大至大型電商業者及線下零售據點。以 大型電商來看,綠界主推產品為電子支付閘道,線下的部分則是力推 刷卡機。
至於既有的40萬電商客戶,綠界則規畫提供加值型服務。例如,提 供後台加購專區、下載搜尋目標客戶。同時使用AI來做大數據的應用 ,提供網路電商客戶更多的產業趨勢報告,初期是免費提供,未來不 排除收費。
而終端客戶方面,綠界也將推出自有品牌的付款APP「綠界Pay」, 預計2023年聖誕節上架。
綠界表示,9月及10月業績較去年同期略下滑,主要因為疫情過後 ,消費者規畫海外旅遊及實體購物。但11月因有雙11及黑色星期五的 活動,對於11月業績仍相當看好。
展望2024年,有不少競爭對手加入,但整體而言仍是審慎樂觀。較 看好的業務為無卡分期、電子發票,以及網路店家的加值服務。
綠界1∼10月營收12.74億元,年增4.55%,第三季營收3.88億元, 年增3.4%,稅後純益1.01億元,年增8.6%,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為5 .5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5.23元。
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為2.88億元,年增12.5%,每股稅後純益15. 77元,優於去年同期14.77元。法人表示,綠界平均一季賺半個股本 ,因費用增加,第三季毛利率41.7%,較去年同期44.1%下滑,但2 023年整體而言,仍有賺二個股本的實力。
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再掀波瀾,知名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近期已正式發表上市櫃規畫的消息,這對於台灣金融科技市場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LINE Pay自2015年成立以來,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並在短短幾年間累積了超過千萬的使用者,支付據點也超過50萬個,交易金額更是驚人地達到4,342億元,總交易筆數則是5.4億筆。 根據最新的財報,LINE Pay在2022年的營收達到了36.19億元,年增長率達73%,稅後純益更是翻倍至4.39億元,年增長率達200%。每股稅後純益高達8.04元,顯示其良好的經營狀況。到了2023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雖然有所增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利保持在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3.94元。 值得注意的是,LINE Pay目前只能經營代收付款項,其他進階金融服務則與一卡通合作。過去曾經入股一卡通的LINE Pay,雖然在2021年撤資,但現今雙方仍維持著業務合作關係。根據法令規定,當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交易額達20億元以上時,就必須申請電支執照。不過,LINE Pay表示,目前日均成交額還未達到這個門檻。 為了未來可能走上電支業務的道路,LINE Pay今年特別挖角前一卡通董事長張修齊擔任執行副總,為申請電支執照做足準備。面對市場的競爭,綠界及藍新等第三方支付業者雖然擁有龐大的企業客戶群,但LINE Pay在實體零售市場上仍擁有相當的優勢。 不僅如此,智冠旗下的藍新科技和紅陽科技也都在積極規畫上市櫃之路。藍新科技在2023年前三季的獲利為0.27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0.6億元,而紅陽科技則在2023年順利由虧轉盈。這些動態都顯示出台灣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潜力,以及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競爭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