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連加網路商業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4941093 | 丁雄注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LINE Pay冲刺上市櫃,蓝新年底冲刺公开募股》|連加網路商業
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再掀波瀾,知名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近期已正式發表上市櫃規畫的消息,這對於台灣金融科技市場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LINE Pay自2015年成立以來,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並在短短幾年間累積了超過千萬的使用者,支付據點也超過50萬個,交易金額更是驚人地達到4,342億元,總交易筆數則是5.4億筆。 根據最新的財報,LINE Pay在2022年的營收達到了36.19億元,年增長率達73%,稅後純益更是翻倍至4.39億元,年增長率達200%。每股稅後純益高達8.04元,顯示其良好的經營狀況。到了2023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雖然有所增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利保持在2.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3.94元。 值得注意的是,LINE Pay目前只能經營代收付款項,其他進階金融服務則與一卡通合作。過去曾經入股一卡通的LINE Pay,雖然在2021年撤資,但現今雙方仍維持著業務合作關係。根據法令規定,當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交易額達20億元以上時,就必須申請電支執照。不過,LINE Pay表示,目前日均成交額還未達到這個門檻。 為了未來可能走上電支業務的道路,LINE Pay今年特別挖角前一卡通董事長張修齊擔任執行副總,為申請電支執照做足準備。面對市場的競爭,綠界及藍新等第三方支付業者雖然擁有龐大的企業客戶群,但LINE Pay在實體零售市場上仍擁有相當的優勢。 不僅如此,智冠旗下的藍新科技和紅陽科技也都在積極規畫上市櫃之路。藍新科技在2023年前三季的獲利為0.27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0.6億元,而紅陽科技則在2023年順利由虧轉盈。這些動態都顯示出台灣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潜力,以及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競爭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