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得生物科技(上)公司新聞
由元富證券主辦承銷的益得生技(6461 ),7月14日在元富證券總公司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7月15日掛牌興櫃,歡迎有興趣的法人、投資人前往。
元富證券表示,益得生技從2007年成立研發中心,2010 年正式自母公司健喬信元獨立,深耕研發成果卓越,該公司建置獨特的MDI吸入劑技術平台,以治療氣喘及慢性肺阻塞為主要目標,獲經濟部審定為生技新藥公司,產品已於2013年陸續上市,嘉惠國內病患。同時也獲得衛福部食藥署「102年藥物科技研發獎勵藥品類銀質獎」,已進行大陸藥證申請;預計原廠Advair的複方學名藥2015年在台上市。
為拓展國際市場,益得生技今年擴充資本額至5.5 億元,並積極布局國際藥證申請與建置符合FDA查核標準的製造廠。(蔡穎青)
元富證券表示,益得生技從2007年成立研發中心,2010 年正式自母公司健喬信元獨立,深耕研發成果卓越,該公司建置獨特的MDI吸入劑技術平台,以治療氣喘及慢性肺阻塞為主要目標,獲經濟部審定為生技新藥公司,產品已於2013年陸續上市,嘉惠國內病患。同時也獲得衛福部食藥署「102年藥物科技研發獎勵藥品類銀質獎」,已進行大陸藥證申請;預計原廠Advair的複方學名藥2015年在台上市。
為拓展國際市場,益得生技今年擴充資本額至5.5 億元,並積極布局國際藥證申請與建置符合FDA查核標準的製造廠。(蔡穎青)
生技中心(簡稱DCB)主導,國內四藥廠生達(1720)、永信、中化、益得昨(22)日共同宣布,共同開發的抗癌新藥DCBCI0901,同時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將進入臨床一期,這也是生技中心主導的新藥聯合開發第二案。
DCB所主導的首個國內聯合開發案,是糖尿病新藥DBPR108,由健亞、中化、永信、東洋、南光、信東等六家製藥公司組成,而此次抗癌藥開發聯盟,則是鎖定抗癌標靶藥物,法人估計,未來藥物銷售高峰有機會達到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生達昨日收盤40.2元,上漲0.2元。
DCB表示,此次四公司聯合開發的DCBCI0901,該藥物主要成分mTOR抑制劑應用在抗癌藥物已非首例,目前有輝瑞的Temsirolimus及諾華的Everolimus,但已問世的產品缺點是部分患者有抗藥性問題。
對此,生技中心昨日表示,DCBCI0901是屬於「mTOR抑制劑」抗癌標靶新藥,是由DCB前計畫主持人陳寶年博士團隊,在經濟部科專支持下自行研發,也是新一代的mTOR標靶新藥,優於第一代藥物,也少有抗藥性問題。
據悉,DCBCI0901對肺癌、乳癌、攝護腺癌、人類肺腺癌,都能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效率,DCB先前的研發成果已由該中心提出台灣、美國、日本及歐洲等16國專利申請,陸續完成全球專利布局。
DCB指出,在該中心主導授權下,生達、永信、中化及益得四公司,於2011年共組新藥開發聯盟,透過授權方式與DCB共組專業團隊開發,而在進入臨床之前,已經投入四年努力。
近期獲美國FDA及國內TFDA核准人體臨床試驗,試驗將委由國際CRO大廠昆泰執行,並於台大醫院、成大醫院及台北榮民總院等醫學中心展開一期臨床試驗的收案,收案數約30到40人。
DCB所主導的首個國內聯合開發案,是糖尿病新藥DBPR108,由健亞、中化、永信、東洋、南光、信東等六家製藥公司組成,而此次抗癌藥開發聯盟,則是鎖定抗癌標靶藥物,法人估計,未來藥物銷售高峰有機會達到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生達昨日收盤40.2元,上漲0.2元。
DCB表示,此次四公司聯合開發的DCBCI0901,該藥物主要成分mTOR抑制劑應用在抗癌藥物已非首例,目前有輝瑞的Temsirolimus及諾華的Everolimus,但已問世的產品缺點是部分患者有抗藥性問題。
對此,生技中心昨日表示,DCBCI0901是屬於「mTOR抑制劑」抗癌標靶新藥,是由DCB前計畫主持人陳寶年博士團隊,在經濟部科專支持下自行研發,也是新一代的mTOR標靶新藥,優於第一代藥物,也少有抗藥性問題。
據悉,DCBCI0901對肺癌、乳癌、攝護腺癌、人類肺腺癌,都能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效率,DCB先前的研發成果已由該中心提出台灣、美國、日本及歐洲等16國專利申請,陸續完成全球專利布局。
DCB指出,在該中心主導授權下,生達、永信、中化及益得四公司,於2011年共組新藥開發聯盟,透過授權方式與DCB共組專業團隊開發,而在進入臨床之前,已經投入四年努力。
近期獲美國FDA及國內TFDA核准人體臨床試驗,試驗將委由國際CRO大廠昆泰執行,並於台大醫院、成大醫院及台北榮民總院等醫學中心展開一期臨床試驗的收案,收案數約30到40人。
藥廠聯盟開發新藥再報佳音!由生達(1720)、永信(3705)、中化(1701)及益得生四家藥廠結合生技中心研發的抗癌標靶新藥DCB CI0901,將在台灣和美國進行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初估該藥若順利上市,年產值將以3億美元起跳,且不排除在一、二期臨床中,即授權國際藥廠。
受該利多面激勵,昨日生達、永信股價上揚,益得生也積極規劃趕在年底登錄興櫃,該股最近也完成現增案,每股溢價60元,吸引中嘉、台安和聯訊加碼,而來於海外的互厚基金也成為新股東。
為分攤研發成本,並能和新藥開發接軌,本土藥廠正吹起大聯盟風,繼健亞、東洋、中化、神隆等7大藥廠即合作研發糖尿病新藥DBPR 108,順利進入台灣與美國一期臨床試驗,並於2012年12月將大陸市場授權石藥集團後,生達、永信、中化及益得生,也共同投入抗癌藥領域,預計今年將在台大、成大及榮民總院等醫學中心展開一期臨床試驗的收案。
醫藥聯盟指出,該一期臨床試驗的資金需求約1億元,四家藥廠將共同負擔費用,另外,部分費用則來自於科專計畫,未來上市將共同銷售,原料藥部分,可望與台耀合作開發,凍晶則是東洋支援,而C RO臨床由昌達生化負負,是一個跨領域的大結盟。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DCBCI0901為mTOR抑制劑抗癌標靶新藥,是生技中心(DCB)在經濟部科專支持下自行研發。mTOR抑制劑應用於抗癌藥物已非首例,不過,第一代的抑制劑有部分患者出現抗藥性;而DCBCI0901算是第二代,能同時抑制mTOR C1、mTOR C2及PI 3K等多靶點,解決第一代藥物的抗藥性問題,該藥對肺癌、乳癌、攝護腺癌、人類肺腺癌,都能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活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2年全球癌症病患已達1,400萬人,未來20年將上升至2,200萬人,2015年抗癌標靶治療市場將達360億美元。而mTOR抗癌藥物DCBCI0901將以治療肺癌及攝護腺癌為主,一旦開發成功上市,預期二至三年內年銷售高峰有機會超過3億美元。
受該利多面激勵,昨日生達、永信股價上揚,益得生也積極規劃趕在年底登錄興櫃,該股最近也完成現增案,每股溢價60元,吸引中嘉、台安和聯訊加碼,而來於海外的互厚基金也成為新股東。
為分攤研發成本,並能和新藥開發接軌,本土藥廠正吹起大聯盟風,繼健亞、東洋、中化、神隆等7大藥廠即合作研發糖尿病新藥DBPR 108,順利進入台灣與美國一期臨床試驗,並於2012年12月將大陸市場授權石藥集團後,生達、永信、中化及益得生,也共同投入抗癌藥領域,預計今年將在台大、成大及榮民總院等醫學中心展開一期臨床試驗的收案。
醫藥聯盟指出,該一期臨床試驗的資金需求約1億元,四家藥廠將共同負擔費用,另外,部分費用則來自於科專計畫,未來上市將共同銷售,原料藥部分,可望與台耀合作開發,凍晶則是東洋支援,而C RO臨床由昌達生化負負,是一個跨領域的大結盟。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DCBCI0901為mTOR抑制劑抗癌標靶新藥,是生技中心(DCB)在經濟部科專支持下自行研發。mTOR抑制劑應用於抗癌藥物已非首例,不過,第一代的抑制劑有部分患者出現抗藥性;而DCBCI0901算是第二代,能同時抑制mTOR C1、mTOR C2及PI 3K等多靶點,解決第一代藥物的抗藥性問題,該藥對肺癌、乳癌、攝護腺癌、人類肺腺癌,都能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活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2年全球癌症病患已達1,400萬人,未來20年將上升至2,200萬人,2015年抗癌標靶治療市場將達360億美元。而mTOR抗癌藥物DCBCI0901將以治療肺癌及攝護腺癌為主,一旦開發成功上市,預期二至三年內年銷售高峰有機會超過3億美元。
健喬(4114)子公司益得生全面搶進大陸市場,該公司宣布,用於哮喘的吸入性複方組合物,取得大陸專利;而布地奈德氣霧劑(Dua sma,台名帝舒滿)200ug,去年10月也正式接獲大陸當局通知,適用綠色通道,預計明年有機會取得藥證,貢獻營收。
益得生目前資本額約3億元,健喬持股近9成,該公司由於藥證逐步傳捷報,目前也規畫在第二、三季登錄興櫃。
專注於HFA MDI(定量噴霧吸入劑)技術平台的益得生,由於能解決舊有可能影響環境的CFC技術,且是全球第七家、亞洲第一家擁有此技術平台的藥廠,而備受關注。
根據BCC Research資料顯示,全球吸入劑市場於2016年將達440億美金,MDI約占330億美金市場值。依IMS 2013年調查資訊推估,全球主要75國吸入劑市場值約達311億美元(9,655億台幣),其中MDI類藥品,全球量約3.87億支;DPI類藥品,全球量約3.3億支。
益得生表示,該公司已積極布建兩岸市場,在台灣部分,已取得帝舒滿(Duasma)與欣泛(Synvent)2張分別用於一般氣喘保養預防及急性氣喘的單方藥證,而第一張複方藥證的相似性試驗(BE)已通過,目標是今年底、明年初取得核准,第2張複方藥證則期許今年送出申請,明年獲准。
另外,大陸部分,益得生用於哮喘的吸入性複方組合物,已取得大陸專利,而布地奈德氣霧劑(Duasma,台名帝舒滿)200ug,則適用綠色通道送出申請,盼明年取得。另張單方藥證目標也將在今年送件。
益得生目前資本額約3億元,健喬持股近9成,該公司由於藥證逐步傳捷報,目前也規畫在第二、三季登錄興櫃。
專注於HFA MDI(定量噴霧吸入劑)技術平台的益得生,由於能解決舊有可能影響環境的CFC技術,且是全球第七家、亞洲第一家擁有此技術平台的藥廠,而備受關注。
根據BCC Research資料顯示,全球吸入劑市場於2016年將達440億美金,MDI約占330億美金市場值。依IMS 2013年調查資訊推估,全球主要75國吸入劑市場值約達311億美元(9,655億台幣),其中MDI類藥品,全球量約3.87億支;DPI類藥品,全球量約3.3億支。
益得生表示,該公司已積極布建兩岸市場,在台灣部分,已取得帝舒滿(Duasma)與欣泛(Synvent)2張分別用於一般氣喘保養預防及急性氣喘的單方藥證,而第一張複方藥證的相似性試驗(BE)已通過,目標是今年底、明年初取得核准,第2張複方藥證則期許今年送出申請,明年獲准。
另外,大陸部分,益得生用於哮喘的吸入性複方組合物,已取得大陸專利,而布地奈德氣霧劑(Duasma,台名帝舒滿)200ug,則適用綠色通道送出申請,盼明年取得。另張單方藥證目標也將在今年送件。
健喬(4114)轉投資事業藥證獲捷報!子公司益得生技近日取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布地奈德(Duasma)氣霧劑2 00ug受理通知書,將循綠色通道,預計2年內取得藥證,成為登陸的首個藥品。目前益得生已規劃,在明年第2、3季登錄興櫃。
益得生資本額3億元,健喬持股近9成,該公司預計第4季辦理增資,將資本額擴大至4.5億元,不過,健喬持股將不低於8成,仍是主導的大股東,由於子公司釋利多,健喬近日股價走勢穩健,昨日呈現小漲,以45.7元坐收。
專注於HFA MDI(定量噴霧吸入劑)技術平台的益得生,今年已取得兩張國內單方的藥證-帝舒滿(Duasma)與欣泛(Synvent),分別用於一般氣喘保養預防及急性氣喘。目前帝舒滿已獲健保核價,開始出貨,在取代舊式CFC技術的趨勢下,全年出貨量有機會上看6∼8萬支;而欣泛近期也可望取得健保價,預計第4季末開始進藥醫療院所,主要業績貢獻將落在明年。
健喬表示,大陸一般藥證審件期至少需耗時4年,但因HFA MDI屬中國大陸指標需求品項,採綠色通道審件期預估可縮至1∼2年,有機會 2年內進入中國市場。
就統計,Duasma目前在中國市場需求約1,200萬支,預估2020年將成長到2,600萬支。
益得生在複方產品方面,已鎖定Advair/Seretide、Sybicort二項專利藥品,適應症為急性氣喘及一般氣喘保養,該複方藥證,計畫將於2014年第4季及2015年第1季取得國內藥證,2015年取得美國藥證,搶美國第一個上市學名藥商機。
益得生資本額3億元,健喬持股近9成,該公司預計第4季辦理增資,將資本額擴大至4.5億元,不過,健喬持股將不低於8成,仍是主導的大股東,由於子公司釋利多,健喬近日股價走勢穩健,昨日呈現小漲,以45.7元坐收。
專注於HFA MDI(定量噴霧吸入劑)技術平台的益得生,今年已取得兩張國內單方的藥證-帝舒滿(Duasma)與欣泛(Synvent),分別用於一般氣喘保養預防及急性氣喘。目前帝舒滿已獲健保核價,開始出貨,在取代舊式CFC技術的趨勢下,全年出貨量有機會上看6∼8萬支;而欣泛近期也可望取得健保價,預計第4季末開始進藥醫療院所,主要業績貢獻將落在明年。
健喬表示,大陸一般藥證審件期至少需耗時4年,但因HFA MDI屬中國大陸指標需求品項,採綠色通道審件期預估可縮至1∼2年,有機會 2年內進入中國市場。
就統計,Duasma目前在中國市場需求約1,200萬支,預估2020年將成長到2,600萬支。
益得生在複方產品方面,已鎖定Advair/Seretide、Sybicort二項專利藥品,適應症為急性氣喘及一般氣喘保養,該複方藥證,計畫將於2014年第4季及2015年第1季取得國內藥證,2015年取得美國藥證,搶美國第一個上市學名藥商機。
健喬(4114)搶呼吸道用藥市場每年逾7,500億元的龐大商機,公司董事長林智暉表示,子公司益得生發展的MDI(定量噴霧吸入劑) 技術平台,已有6支MDI新藥2016年前陸續發酵,其中帝舒滿(Duasm a)與欣泛(Synvent)單方產品已取得國內藥證,預計今年8月和年底,將循綠色通道,申請大陸藥證。
益得生是全球第7家,亞洲第1家有能力生產MDI的廠商,該6支新藥已成集團秘密武器,2016年全球銷量達300萬∼400萬支,營運將呈現損平,2017年起營運將三級跳,初估2020年整體業績將占全球吸入劑市場值1.5%,營業規模上看257億元。益得生預計明年登興櫃。
益得生副總經理吳維修表示,目前已取得國內2張藥證,預計明年底取得2張複方藥許可證,目標2015年在美上市搶得第1家學名藥商機,搶攻115億美元商機;另2個新藥則規畫2016∼2017年在台灣、美國上市,搶下10%∼20%的市場。
就2011年IMS資料顯示,全球吸入劑市場值約7,500億元,市場需求量達12.8億支以上(不含新藥、非呼吸道藥品)。根據BBC Researc h資料,全球吸入劑2010年達225億美元,2016將成長至440億美元,其中MDI約占330億美元。
除了帝舒滿與欣泛外,益得生也積極投入新藥開發。吳維修表示,目前發展中有新複方新藥SY097006及新劑型新藥SY101007,前者是用於氣喘的急救治療及常態控制,全球相關用藥潛在市場可達4億支。另個新藥則為505b(2)的劑型改良新藥,屬治療慢性肺阻塞的單方新藥,該藥原大廠為乾粉吸入劑的產品,一年全球銷售約5,200萬支,銷售額約44億美元。
益得生是全球第7家,亞洲第1家有能力生產MDI的廠商,該6支新藥已成集團秘密武器,2016年全球銷量達300萬∼400萬支,營運將呈現損平,2017年起營運將三級跳,初估2020年整體業績將占全球吸入劑市場值1.5%,營業規模上看257億元。益得生預計明年登興櫃。
益得生副總經理吳維修表示,目前已取得國內2張藥證,預計明年底取得2張複方藥許可證,目標2015年在美上市搶得第1家學名藥商機,搶攻115億美元商機;另2個新藥則規畫2016∼2017年在台灣、美國上市,搶下10%∼20%的市場。
就2011年IMS資料顯示,全球吸入劑市場值約7,500億元,市場需求量達12.8億支以上(不含新藥、非呼吸道藥品)。根據BBC Researc h資料,全球吸入劑2010年達225億美元,2016將成長至440億美元,其中MDI約占330億美元。
除了帝舒滿與欣泛外,益得生也積極投入新藥開發。吳維修表示,目前發展中有新複方新藥SY097006及新劑型新藥SY101007,前者是用於氣喘的急救治療及常態控制,全球相關用藥潛在市場可達4億支。另個新藥則為505b(2)的劑型改良新藥,屬治療慢性肺阻塞的單方新藥,該藥原大廠為乾粉吸入劑的產品,一年全球銷售約5,200萬支,銷售額約44億美元。
健喬信元(4114)董事長林智暉昨(24)日表示,新藥開發子公司益得旗下多項新藥將拚2017年在美國、大陸上市,三年內搶攻全球百億元「MDI」技術商機。法人估計,健喬今年營運將躍進兩成以上,全年拚12億元新高紀錄。
益得是健喬分割成立專責發展「定量噴霧劑」(HFA MDI)技術平台的新藥公司,目前資本額1.5億元,健喬持股100%;根據BCC Research顯示,全球治療用吸入劑市場2016年將達440億美元,定量噴霧劑將占其中330億美元。健喬昨日股價收38.9元,上漲0.5元。
在新藥方面,健喬表示,益得旗下有兩項藥品包括新複方新藥SYN097006及新劑型新藥SYN101007,前者是用於氣喘的急救治療及常態控制,全球相關用藥潛在市場可達4億支。
SYN097006是屬於嚴格意義的新藥,預計明年第3季完成二期臨床試驗,2016年第4季前完成三期,將在2017年尋求在美國上市;在前期投資方面,公司估計將需投資7億到8億元,。
SYN101007則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範下的新劑型新藥,其法規即為產業界熟知的「505b(2)」,藥品則屬治療慢性肺阻塞(COPD)的單方新藥,目前全球銷售約5,200萬支,銷售額約44億美元。
健喬把該藥品改良成MDI劑型的新藥,更具競爭力,預計最快2017年也將拚在美上市。
益得是健喬分割成立專責發展「定量噴霧劑」(HFA MDI)技術平台的新藥公司,目前資本額1.5億元,健喬持股100%;根據BCC Research顯示,全球治療用吸入劑市場2016年將達440億美元,定量噴霧劑將占其中330億美元。健喬昨日股價收38.9元,上漲0.5元。
在新藥方面,健喬表示,益得旗下有兩項藥品包括新複方新藥SYN097006及新劑型新藥SYN101007,前者是用於氣喘的急救治療及常態控制,全球相關用藥潛在市場可達4億支。
SYN097006是屬於嚴格意義的新藥,預計明年第3季完成二期臨床試驗,2016年第4季前完成三期,將在2017年尋求在美國上市;在前期投資方面,公司估計將需投資7億到8億元,。
SYN101007則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範下的新劑型新藥,其法規即為產業界熟知的「505b(2)」,藥品則屬治療慢性肺阻塞(COPD)的單方新藥,目前全球銷售約5,200萬支,銷售額約44億美元。
健喬把該藥品改良成MDI劑型的新藥,更具競爭力,預計最快2017年也將拚在美上市。
個人化醫療時代來臨!醫材、檢驗試劑配合藥品銷售提高治病率,降低醫療支出已成趨勢,繼賽亞、世基打響知名度,合世開發的藥物霧化器接單暢旺,法人預估,合世今年EPS低標為5元,而健喬子公司 益得生的HFA MDI(氫氟烷定量噴霧吸入劑)則吸引國際藥廠洽談授權。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為避免用藥錯誤,浪費資源,美國F DA近年積極推動「伴隨式診斷(Companion Diagnostics)」,這也讓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規模成長動能強勁。
根據Business Insight統計,2008年全球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規模約347億美元,年增率約5∼6%,2012年預估達500億美元,其中分子檢測(基因檢測)每年成長率更高達20%,該分子檢測市場,目前規模約200億美元,吸引廠商爭相卡位。
例如,賽亞研發成功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基因定序晶片,搭配S chering-Plough藥廠上市之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用藥Ezetimib e,達成成個人化治療遺傳性高膽固醇症;至於世基的檢測試劑,已結合中風抗凝血藥物Warfarin、癲癇藥Carbamazepine一起在全球行銷。
其中,Carbamazepine更因解決了台灣最常見(占20∼25%)的嚴重藥物過敏症─會引發皮膚黏膜潰爛,甚至導致死亡的「史帝文生強森症候」而獲國際矚目。
另外,合世開發的藥物霧化器,是繼日本歐姆龍後,第二家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廠商,去年下半年推出後,激勵營運三級跳。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為避免用藥錯誤,浪費資源,美國F DA近年積極推動「伴隨式診斷(Companion Diagnostics)」,這也讓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規模成長動能強勁。
根據Business Insight統計,2008年全球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規模約347億美元,年增率約5∼6%,2012年預估達500億美元,其中分子檢測(基因檢測)每年成長率更高達20%,該分子檢測市場,目前規模約200億美元,吸引廠商爭相卡位。
例如,賽亞研發成功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基因定序晶片,搭配S chering-Plough藥廠上市之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用藥Ezetimib e,達成成個人化治療遺傳性高膽固醇症;至於世基的檢測試劑,已結合中風抗凝血藥物Warfarin、癲癇藥Carbamazepine一起在全球行銷。
其中,Carbamazepine更因解決了台灣最常見(占20∼25%)的嚴重藥物過敏症─會引發皮膚黏膜潰爛,甚至導致死亡的「史帝文生強森症候」而獲國際矚目。
另外,合世開發的藥物霧化器,是繼日本歐姆龍後,第二家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廠商,去年下半年推出後,激勵營運三級跳。
健喬(4114)養金雞母,轉投資益得生獲生技新藥公司核准函,最快年底登興櫃。由於益得生已取得國產第一張HFA MDI(氫氟烷定量噴霧吸入劑)藥證,產品預計3月上市,4月取得健保藥價。
HFA MDI首年銷量,估至少上看10萬支,未來營運展望樂觀。
益得生是健喬為專注發展HFA MDI技術而分割成立的子公司,是全球第七家擁有MDI技術能力的廠商,目前尚由健喬100%持有。
法人表示,HFA MDI技術的出現,主要為了解決以往CFC MDI(氟氣碳吸入推進劑)破壞大氣層的疑慮。
目前主要國家皆訂有CFC MDI的落日條款,預計2015年全面轉換為 HFA MDI,因此,益得生的技術能力也備受關注,預計將吸引國際藥廠洽談授權。
健喬表示,益得生除首張單方取得國內藥證外,二年內該藥品目標也將拿到中國藥證,今年上半年還可望有第二張單方取得藥證,明年尚有兩張複方跟進。
另外,全新專利新複方的「Synbitide HFA MDI」,也已通過台灣 TFDA第二期藥物臨床申請,並正執行中,2014年完成二期臨床後也將尋求對外授權。
健喬表示,看好HFA MDI技術發展,益得生將規劃總計將投入10億元興建廠房,預估今年將啟動增資計畫,而且因已取得經濟部生技新藥公司核准函,未來可望適用生技新藥發展條例及其他相關法規的研發及股東投資抵減下,目前也規畫,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登錄興櫃。
HFA MDI首年銷量,估至少上看10萬支,未來營運展望樂觀。
益得生是健喬為專注發展HFA MDI技術而分割成立的子公司,是全球第七家擁有MDI技術能力的廠商,目前尚由健喬100%持有。
法人表示,HFA MDI技術的出現,主要為了解決以往CFC MDI(氟氣碳吸入推進劑)破壞大氣層的疑慮。
目前主要國家皆訂有CFC MDI的落日條款,預計2015年全面轉換為 HFA MDI,因此,益得生的技術能力也備受關注,預計將吸引國際藥廠洽談授權。
健喬表示,益得生除首張單方取得國內藥證外,二年內該藥品目標也將拿到中國藥證,今年上半年還可望有第二張單方取得藥證,明年尚有兩張複方跟進。
另外,全新專利新複方的「Synbitide HFA MDI」,也已通過台灣 TFDA第二期藥物臨床申請,並正執行中,2014年完成二期臨床後也將尋求對外授權。
健喬表示,看好HFA MDI技術發展,益得生將規劃總計將投入10億元興建廠房,預估今年將啟動增資計畫,而且因已取得經濟部生技新藥公司核准函,未來可望適用生技新藥發展條例及其他相關法規的研發及股東投資抵減下,目前也規畫,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登錄興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