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相光電(上)公司新聞
台股資金行情暢旺,連帶興櫃市場也受到激勵。根據統計,興櫃過去一周漲幅前十強個股,如力群、樂揚、晶相光等,單周績效都在二成以上,其中,前三名的瑞耘、相互、隆中網路漲幅都在三成左右,最為亮眼。
興櫃設備廠瑞耘科技是全球先進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與零組件主要供應商,提供國內外半導體 、先進封裝、微機電、電子科技產業等客戶先進技術整合方案。
瑞耘主力產品化學機械研磨(CMP)晶圓夾持環站穩市場龍頭寶座後,今年衝刺另一高毛利產品靜電吸盤(ESC)市占率,法人看好可望帶動獲利成長。瑞耘也預計於第3季上櫃掛牌。
相互股價從去年8月沉寂以來,上周端出興櫃漲幅第二名表現。相互2月營收1.6億元,雖是過去12個月新低,較元月減少26.8%;然今年前二月營收3.9億元,仍年增9.49%。同時,相互去年第4季營收6.7億元,是近五季新高,股價是否開始反映利空出盡,有待進一步觀察。
遊戲族群隆中為手機遊戲代理商,去年成功登興櫃,資本額約2.2億元,為台灣遊戲代理發行前三大業者。
隆中去年在台、港、澳與海外市場共發行17款遊戲。年初舉辦的「AppWorks Ecosystem聯合大徵才」,是半年一度、台灣最具規模的網路業聯合徵才活動,集結全體Internet企業未來半年職缺,向有軟體研發、數據分析等能力的人才招手。
興櫃設備廠瑞耘科技是全球先進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與零組件主要供應商,提供國內外半導體 、先進封裝、微機電、電子科技產業等客戶先進技術整合方案。
瑞耘主力產品化學機械研磨(CMP)晶圓夾持環站穩市場龍頭寶座後,今年衝刺另一高毛利產品靜電吸盤(ESC)市占率,法人看好可望帶動獲利成長。瑞耘也預計於第3季上櫃掛牌。
相互股價從去年8月沉寂以來,上周端出興櫃漲幅第二名表現。相互2月營收1.6億元,雖是過去12個月新低,較元月減少26.8%;然今年前二月營收3.9億元,仍年增9.49%。同時,相互去年第4季營收6.7億元,是近五季新高,股價是否開始反映利空出盡,有待進一步觀察。
遊戲族群隆中為手機遊戲代理商,去年成功登興櫃,資本額約2.2億元,為台灣遊戲代理發行前三大業者。
隆中去年在台、港、澳與海外市場共發行17款遊戲。年初舉辦的「AppWorks Ecosystem聯合大徵才」,是半年一度、台灣最具規模的網路業聯合徵才活動,集結全體Internet企業未來半年職缺,向有軟體研發、數據分析等能力的人才招手。
CMOS感測器進入物聯網時代成為熱門元件,尤其是車載市場更是帶動CMOS感測器應用的新主流市場,目前除了全球手機用CMOS感測器前三大日本SONY、韓國三星,以及美國OmniVision開始切入車載市場之外,新加入的美系On Semi(安森美)以及台系原相、恆景、晶相光等IC設計公司,亦已陸續展開長期布局的研發階段。
CMOS感測器的應用已經無所不在,舉凡筆記型電腦、保全系統、數位相機、手機等應用,都持續在推升市場量、估計將上看50億個,且受到車聯網風潮、自動駕駛的開發、各國訂定倒車影像為標準配備之情況下,CMOS感測器的使用量將日益擴大。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最新統計,2014年全球CMOS感測器的總出貨量約有46.5億個,各廠商市占率(以銷售數量統計)由大陸廠商Galaxycore的21%奪得冠,至於日本Sony、以及美OmniVision則同列第二,主要是VGA等較低畫素的產品在過去幾年的動能最為強勁。
但是若從應用在較中高階的智慧手機市場的CMOS感測器來看,前三大廠商則依序為日本SONY、韓國三星,以及美國OmniVision,該三大廠也是車載CMOS感測元件最具實力的領導廠商,此外,類比、感測器大廠安森美收購先前專精於智慧手機市場的Aptina,則是明顯藉此機會提高在車載市場的占有率。
至於台灣廠商,由於台灣在IC設計方面有原相、恆景、晶相光等幾家廠商之外,亦有台積電、精材等具備CMOS感測器的晶圓代工、封測技術,因此,著眼於未來物聯網、車聯網仍需要影像感測器等光電科技作為解決方案,PIDA指出,台灣相關上下游的業者皆具備跨入車載市場的基礎實力,後續市場的分進合擊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與機會。
CMOS感測器的應用已經無所不在,舉凡筆記型電腦、保全系統、數位相機、手機等應用,都持續在推升市場量、估計將上看50億個,且受到車聯網風潮、自動駕駛的開發、各國訂定倒車影像為標準配備之情況下,CMOS感測器的使用量將日益擴大。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最新統計,2014年全球CMOS感測器的總出貨量約有46.5億個,各廠商市占率(以銷售數量統計)由大陸廠商Galaxycore的21%奪得冠,至於日本Sony、以及美OmniVision則同列第二,主要是VGA等較低畫素的產品在過去幾年的動能最為強勁。
但是若從應用在較中高階的智慧手機市場的CMOS感測器來看,前三大廠商則依序為日本SONY、韓國三星,以及美國OmniVision,該三大廠也是車載CMOS感測元件最具實力的領導廠商,此外,類比、感測器大廠安森美收購先前專精於智慧手機市場的Aptina,則是明顯藉此機會提高在車載市場的占有率。
至於台灣廠商,由於台灣在IC設計方面有原相、恆景、晶相光等幾家廠商之外,亦有台積電、精材等具備CMOS感測器的晶圓代工、封測技術,因此,著眼於未來物聯網、車聯網仍需要影像感測器等光電科技作為解決方案,PIDA指出,台灣相關上下游的業者皆具備跨入車載市場的基礎實力,後續市場的分進合擊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與機會。
從智慧手機至車用攝像頭,影像感測應用遍地開花,不僅陸資併購OmniVision要取得技術,國內通路商勝麗(6238)也合併勝開科技搶進,挹注勝麗第3季營收出現高達222%年增率,興櫃公司晶相光(3530)也受惠登上營收新高。
因合併專注影像感測業務的勝麗表示,今年1月起合併影像感測業務,也是推升前9月營收年增120.47%的主因,公司同樣專注在行動裝置、車用影像感測應用,受惠汽車零組件下半年出貨旺季,讓公司下半年有持續較高年成長表現。
影像感測車用業務爆發,帶旺勝麗第3季營收有222%年增,依照公司公布7、8月自結EPS1.9元,9月營收高於7、8月來看,公司認為第3季單季EPS要再創高不難。
興櫃影像感測公司晶相光,也受惠影像感測在監控市場獲得新客戶放量,今年8、9月營收連2月創新高,並指此新客戶屬於長線訂單,未來貢獻仍有成長空間。
晶相光第3季營收1.7億元,季增97.7%,年增79.89%,創新高,晶相光表示,公司專注影像感測市場,儘管去年營收基期尚低,不過影像感測於監視系統應用,去年就大幅成長562%,今年搭配公司新開發行車紀錄器,帶領公司第3季跨入新里程碑,後勢可期。
因合併專注影像感測業務的勝麗表示,今年1月起合併影像感測業務,也是推升前9月營收年增120.47%的主因,公司同樣專注在行動裝置、車用影像感測應用,受惠汽車零組件下半年出貨旺季,讓公司下半年有持續較高年成長表現。
影像感測車用業務爆發,帶旺勝麗第3季營收有222%年增,依照公司公布7、8月自結EPS1.9元,9月營收高於7、8月來看,公司認為第3季單季EPS要再創高不難。
興櫃影像感測公司晶相光,也受惠影像感測在監控市場獲得新客戶放量,今年8、9月營收連2月創新高,並指此新客戶屬於長線訂單,未來貢獻仍有成長空間。
晶相光第3季營收1.7億元,季增97.7%,年增79.89%,創新高,晶相光表示,公司專注影像感測市場,儘管去年營收基期尚低,不過影像感測於監視系統應用,去年就大幅成長562%,今年搭配公司新開發行車紀錄器,帶領公司第3季跨入新里程碑,後勢可期。
晶相光(3530)今年開春搶下好彩頭!1、2月營收分別較去年同期
成長 263.78%、37.24%的成績,力挺新任董座蔡國智的意味濃厚,
也替晶相光今年營運表現打下穩健基礎。
事實上,晶相光去年攜手全球重量級光學觸控模組廠X iroku,搶
進大尺寸光學觸控領域,營運已逐漸出現轉機。X iroku為日本具
份量的光學觸控模組廠,在全球光學觸控領域有相當不錯的市占
率,而目前國內除晶相光,投入該領域業者有限。
由於光學觸控在大尺寸的應用上占有相當的成本優勢,對晶相光
本身所擅長的影像感測器 CMOS來說,投入光學觸控的門檻其實
並不高。
從市場應用面來看,光學觸控技術主要應用在觸控電子白板、互
動式公眾顯示器、外掛式大型PDP背投觸控顯示器等領域,對晶
相光來說可謂佔有先天上的優勢。
晶相光表示,藉由X iroku公司在光學觸控產品的系統技術優勢,
搭配晶相光本身擅長的CMOS Sensor開發與量產經驗。由晶相光
負責設計製造Sensor IC,在搭配和X iroku共同開發的模組,能快
速在PC市場的應用上搶佔先機。
此外,在光學觸控面板應用的CMOS光學感測器及相關模組部分
,晶相光也等同獲得Xiroku長期的訂單,對未來營運展望確實有
加分效果。
晶相光目前資本額為2.18億元,美商Cayman OmniV持股43.75%為
最大法人股東,另外,力晶、力元、力信以及世仁投資也分別持
有10.84%、1.5%、3.19%和3.96%。
該公司即將在6月份舉行股東會,會中除了將對去(98)年的營業
情況作報告之外,同時也將進行董事及監察人改選。
成長 263.78%、37.24%的成績,力挺新任董座蔡國智的意味濃厚,
也替晶相光今年營運表現打下穩健基礎。
事實上,晶相光去年攜手全球重量級光學觸控模組廠X iroku,搶
進大尺寸光學觸控領域,營運已逐漸出現轉機。X iroku為日本具
份量的光學觸控模組廠,在全球光學觸控領域有相當不錯的市占
率,而目前國內除晶相光,投入該領域業者有限。
由於光學觸控在大尺寸的應用上占有相當的成本優勢,對晶相光
本身所擅長的影像感測器 CMOS來說,投入光學觸控的門檻其實
並不高。
從市場應用面來看,光學觸控技術主要應用在觸控電子白板、互
動式公眾顯示器、外掛式大型PDP背投觸控顯示器等領域,對晶
相光來說可謂佔有先天上的優勢。
晶相光表示,藉由X iroku公司在光學觸控產品的系統技術優勢,
搭配晶相光本身擅長的CMOS Sensor開發與量產經驗。由晶相光
負責設計製造Sensor IC,在搭配和X iroku共同開發的模組,能快
速在PC市場的應用上搶佔先機。
此外,在光學觸控面板應用的CMOS光學感測器及相關模組部分
,晶相光也等同獲得Xiroku長期的訂單,對未來營運展望確實有
加分效果。
晶相光目前資本額為2.18億元,美商Cayman OmniV持股43.75%為
最大法人股東,另外,力晶、力元、力信以及世仁投資也分別持
有10.84%、1.5%、3.19%和3.96%。
該公司即將在6月份舉行股東會,會中除了將對去(98)年的營業
情況作報告之外,同時也將進行董事及監察人改選。
搶搭觸控熱潮!晶相光(3530)攜手日商X iroku公司搶進光
學觸控領域,據了解,X iroku為日本重量級光學觸控模組廠,在
光學觸控領域有不錯市占率,不過相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包含
原相、劍揚、松瀚等業者也積極搶進光學觸控領域,微軟的新作
業系統Windows 7新觸控應用商機可說「未演先轟動」。
晶相光電總經理林世勳日前表示,相較於現有競爭者,日商
Xiroku公司本身除了具有觸控產品多年產品開發與應用經驗外,手
上也掌握多項關鍵的專利技術,藉由和日商Xiroku公司在光學觸控
產品的系統技術和優勢,搭配本身擅長的CMOS Sensor開發與量產
經驗,未來晶相光將負責設計製造Sensor IC,然後搭配和Xiroku共
同開發的模組,以便在PC市場應用產品上快速推出量產商品。
林世勳強調,目前光學式觸控技術主要應用在觸控電子白板
、互動式公眾顯示器、外掛式大型PDP背投觸控顯示器等領域,
晶相光將來開發的產品也會包括這些目前光學觸控技術的主要相
關應用市場。
據林世勳表示,必須要選擇「對」的策略夥伴,才能成功跨
入光學觸控領域,這也是晶相光選擇與日商Xiroku合作的原因。另
外,晶相光本身大股東美商OmniVision及力晶集團在產品開發、
Foundry製造及光學機構上的協助,因此較其它競爭者更具競爭優
勢。
學觸控領域,據了解,X iroku為日本重量級光學觸控模組廠,在
光學觸控領域有不錯市占率,不過相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包含
原相、劍揚、松瀚等業者也積極搶進光學觸控領域,微軟的新作
業系統Windows 7新觸控應用商機可說「未演先轟動」。
晶相光電總經理林世勳日前表示,相較於現有競爭者,日商
Xiroku公司本身除了具有觸控產品多年產品開發與應用經驗外,手
上也掌握多項關鍵的專利技術,藉由和日商Xiroku公司在光學觸控
產品的系統技術和優勢,搭配本身擅長的CMOS Sensor開發與量產
經驗,未來晶相光將負責設計製造Sensor IC,然後搭配和Xiroku共
同開發的模組,以便在PC市場應用產品上快速推出量產商品。
林世勳強調,目前光學式觸控技術主要應用在觸控電子白板
、互動式公眾顯示器、外掛式大型PDP背投觸控顯示器等領域,
晶相光將來開發的產品也會包括這些目前光學觸控技術的主要相
關應用市場。
據林世勳表示,必須要選擇「對」的策略夥伴,才能成功跨
入光學觸控領域,這也是晶相光選擇與日商Xiroku合作的原因。另
外,晶相光本身大股東美商OmniVision及力晶集團在產品開發、
Foundry製造及光學機構上的協助,因此較其它競爭者更具競爭優
勢。
Windows 7即將於10日正式面市,在20吋以上的大尺寸多點觸控
技術方面,以光學式觸控最受看好,繼廣達與原相的合作之後,
力晶旗下的晶相也與日廠時樂(Xiroku)配合切入市場,產品已陸續
送面板廠以及OEM廠進行認證,其中支援Windows 7多點觸控的產
品,也預計可望於8月取得微軟(Microsoft)標籤認證(Logo test)。
力晶與OmniVision合資成立的晶相,主要供應CMOS感測器,並
自2008年開始與時樂合作,為時樂主要的CMOS感測器以及鏡頭
模組供應商。時樂成立於2001年,是日本主要的光學式觸控供應
商之一,也是最早將光學式觸控商品化的業者。
過去時樂的觸控技術應用鎖定數位看板;電子白板等產品,以
32~150吋為主,因應Windows 7推出之後,未來觸控人機介面將
成為PC產品的標準配備之一,瞄準此一商機,時樂也與晶相合作
,切入PC市場,將事出32吋以下包括All In One PC(AIO PC)以及監
視器用觸控模組。
時樂表示,支援Windows 7的多點觸控模組正與微軟配合進行認
證過程中,預計最快可望8月通過取得認證資格,送樣認證的產
品包括21.5、23.6及24吋等。此外目前時樂也已對多家面板廠、
OEM廠商進行產品送樣,正在導入設計(design in)中。
時樂指出,由於過去時樂在數位看板、電子白板、遊戲機等產品
,擁有豐富的經驗,並擅長直覺式的操作介面,加上自行開發的
多點觸控專利,因此在光學式觸控面方面,是目前少數可供應光
學式觸控的業者之一。
相較電組式及電容式技術有愈大尺寸、成本越高的限制,由於光
學式觸控技術不需要使用ITO薄膜或ITO玻璃,且無論多大尺寸,
均僅需使用兩組CMOS攝影機,因此尺寸越大、成本越低,在20
吋以上的俞用優勢,1~2年內電容及電組式技術難以企及。
市場上的光學式觸控模組供應商,除了在PC市場導入最快的廣
達以及Next Window之外,時樂也是市場上少數技術成熟的供應商
之一。時樂為了搶攻Windows 7商機,2009年2月成立在台分公司
,並與其CMOS感測器供應商晶相密切合作,目前已開始出貨的
產品包括21.5、23.6、24及27吋。另外在輕薄化方面,目前觸控模
組邊框高度約在3.6mm,正在開發2.2的產品,可應用於15.6吋NB
面板上。
技術方面,以光學式觸控最受看好,繼廣達與原相的合作之後,
力晶旗下的晶相也與日廠時樂(Xiroku)配合切入市場,產品已陸續
送面板廠以及OEM廠進行認證,其中支援Windows 7多點觸控的產
品,也預計可望於8月取得微軟(Microsoft)標籤認證(Logo test)。
力晶與OmniVision合資成立的晶相,主要供應CMOS感測器,並
自2008年開始與時樂合作,為時樂主要的CMOS感測器以及鏡頭
模組供應商。時樂成立於2001年,是日本主要的光學式觸控供應
商之一,也是最早將光學式觸控商品化的業者。
過去時樂的觸控技術應用鎖定數位看板;電子白板等產品,以
32~150吋為主,因應Windows 7推出之後,未來觸控人機介面將
成為PC產品的標準配備之一,瞄準此一商機,時樂也與晶相合作
,切入PC市場,將事出32吋以下包括All In One PC(AIO PC)以及監
視器用觸控模組。
時樂表示,支援Windows 7的多點觸控模組正與微軟配合進行認
證過程中,預計最快可望8月通過取得認證資格,送樣認證的產
品包括21.5、23.6及24吋等。此外目前時樂也已對多家面板廠、
OEM廠商進行產品送樣,正在導入設計(design in)中。
時樂指出,由於過去時樂在數位看板、電子白板、遊戲機等產品
,擁有豐富的經驗,並擅長直覺式的操作介面,加上自行開發的
多點觸控專利,因此在光學式觸控面方面,是目前少數可供應光
學式觸控的業者之一。
相較電組式及電容式技術有愈大尺寸、成本越高的限制,由於光
學式觸控技術不需要使用ITO薄膜或ITO玻璃,且無論多大尺寸,
均僅需使用兩組CMOS攝影機,因此尺寸越大、成本越低,在20
吋以上的俞用優勢,1~2年內電容及電組式技術難以企及。
市場上的光學式觸控模組供應商,除了在PC市場導入最快的廣
達以及Next Window之外,時樂也是市場上少數技術成熟的供應商
之一。時樂為了搶攻Windows 7商機,2009年2月成立在台分公司
,並與其CMOS感測器供應商晶相密切合作,目前已開始出貨的
產品包括21.5、23.6、24及27吋。另外在輕薄化方面,目前觸控模
組邊框高度約在3.6mm,正在開發2.2的產品,可應用於15.6吋NB
面板上。
大股東力晶(5346)獲得金援後,力晶與美商OmniVision
Technologies轉投資的晶相光電(3530)昨(9)日也傳出好消息
,晶相光昨(9)日對外宣佈與日商公司簽訂大尺寸觸控模組合作
開發備忘錄,業界傳出,晶相光合作的廠商,不排除是日本的光
學觸控模組廠 Xiroku 。
晶相光昨(9)日對外宣佈與日商公司簽訂Touch Panel Module
Designfor Large Display(大尺寸觸控模組)合作開發備忘錄(
MOU),由於搭配微軟新一代Windows 7作業系統,正掀起觸控應
用熱潮,繼先前原相與廣達宣佈將共同合作開發光學觸控產品之
後,現階段包括晶相光及松翰,都積極想要跨入光學觸控領域,
搶佔Windows 7所帶來的觸控市場新商機。
業者表示,只要是影像感測器相關CMOS廠商,都會選擇跨
入光學觸控領域,因為在大尺寸的應用上,光學式觸控的技術及
成本優勢,大幅領先目前正夯的電容式觸控產品。且對於影像感
測器CMOS廠商來說,跨入這一塊領域的門檻並不高。
晶相光電成立於2004年5月,目前資本額為2.18億元,美商
O mni Vision Technologies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46.55%,力晶持
股11.53%,其餘包括力晶旗下力仁持股7.46%,世仁投資與力立
企業分別持股6.11%,力建投資持股3.39%,力元投資持股2.71%
。
當時成立第二年,晶相光就順利的出現獲利,不過隨著近年
來影像感測器ASP快速滑落,導致整體市場價格大幅下跌,晶相
光前(96)年營收僅剩下3.81億元、EPS(每股盈餘)小賺0.44元
,去(97)年營收更下滑到僅剩下1.86億元,每股則出現1.51元的
虧損,今年開年以來,晶相光的月營收表現,除了2月份突然暴增
至5千4百多萬外,其餘大約維持在1千5百萬元左右。
由於營收獲利未見到明顯的提升,晶相光目前在興櫃市場的
成交價,已經從2007年4月登錄興櫃交易時的每股88元,跌落至昨
日收盤的13.68元。不過昨日在興櫃市場,晶相光最後一盤則是呈
現從13元盤下急拉翻紅至13.68元、大漲超過5%的情況。
Technologies轉投資的晶相光電(3530)昨(9)日也傳出好消息
,晶相光昨(9)日對外宣佈與日商公司簽訂大尺寸觸控模組合作
開發備忘錄,業界傳出,晶相光合作的廠商,不排除是日本的光
學觸控模組廠 Xiroku 。
晶相光昨(9)日對外宣佈與日商公司簽訂Touch Panel Module
Designfor Large Display(大尺寸觸控模組)合作開發備忘錄(
MOU),由於搭配微軟新一代Windows 7作業系統,正掀起觸控應
用熱潮,繼先前原相與廣達宣佈將共同合作開發光學觸控產品之
後,現階段包括晶相光及松翰,都積極想要跨入光學觸控領域,
搶佔Windows 7所帶來的觸控市場新商機。
業者表示,只要是影像感測器相關CMOS廠商,都會選擇跨
入光學觸控領域,因為在大尺寸的應用上,光學式觸控的技術及
成本優勢,大幅領先目前正夯的電容式觸控產品。且對於影像感
測器CMOS廠商來說,跨入這一塊領域的門檻並不高。
晶相光電成立於2004年5月,目前資本額為2.18億元,美商
O mni Vision Technologies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46.55%,力晶持
股11.53%,其餘包括力晶旗下力仁持股7.46%,世仁投資與力立
企業分別持股6.11%,力建投資持股3.39%,力元投資持股2.71%
。
當時成立第二年,晶相光就順利的出現獲利,不過隨著近年
來影像感測器ASP快速滑落,導致整體市場價格大幅下跌,晶相
光前(96)年營收僅剩下3.81億元、EPS(每股盈餘)小賺0.44元
,去(97)年營收更下滑到僅剩下1.86億元,每股則出現1.51元的
虧損,今年開年以來,晶相光的月營收表現,除了2月份突然暴增
至5千4百多萬外,其餘大約維持在1千5百萬元左右。
由於營收獲利未見到明顯的提升,晶相光目前在興櫃市場的
成交價,已經從2007年4月登錄興櫃交易時的每股88元,跌落至昨
日收盤的13.68元。不過昨日在興櫃市場,晶相光最後一盤則是呈
現從13元盤下急拉翻紅至13.68元、大漲超過5%的情況。
力晶轉投資的CMOS影像感測元件廠晶相光電昨(8)日宣布高階
人事異動,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專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由
同為力晶集團下的慧相科技總經理林世勳接任。業界解讀力晶將
更專注投入相關領域,與茂德、美光等同業一較長短。
晶相光電同時擁有美商豪威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實收資本額1.8億
元。豪威科技是全球CMOS影像感測元件大廠、美國股票上市公司
,持有晶相股權達45.41%,是晶相光電最大股東;力晶集團包括力
晶占11.25%、力仁7.28%、力建3.31%等,合計持股則超過三成。
力晶表示,晶相光電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同時也是豪威科技
營運長,此次卸去兼任晶相光電總經理,職缺由力晶人馬出任,力
晶與豪威的人馬分別出任晶相光電公司高層,對於晶相光電往後公
司治理與內部溝通將有正面效果。
人事異動,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專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由
同為力晶集團下的慧相科技總經理林世勳接任。業界解讀力晶將
更專注投入相關領域,與茂德、美光等同業一較長短。
晶相光電同時擁有美商豪威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實收資本額1.8億
元。豪威科技是全球CMOS影像感測元件大廠、美國股票上市公司
,持有晶相股權達45.41%,是晶相光電最大股東;力晶集團包括力
晶占11.25%、力仁7.28%、力建3.31%等,合計持股則超過三成。
力晶表示,晶相光電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同時也是豪威科技
營運長,此次卸去兼任晶相光電總經理,職缺由力晶人馬出任,力
晶與豪威的人馬分別出任晶相光電公司高層,對於晶相光電往後公
司治理與內部溝通將有正面效果。
今年以來,聯發科旗下IC設計公司曜鵬科技、力晶旗下的晶相光電、力
積電子等陸續在興櫃市場掛牌,其中曜鵬、力積等均站上百元,躋身高
價股,具有「富爸爸」效應的集團轉投資股,受到投資大眾青睞。
曜鵬科技6月29日在興櫃掛牌,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逼近10元,掛牌首日即
躋身200元俱樂部,上周五成交價高達270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目前
也兼任曜鵬董事長,曜鵬股本約3.53億元,聯發科透過旗下翔發投資公
司持有曜鵬約18.21%股權。
曜鵬主要產品為手機多媒體IC,功能包括影像彩色處理、MPEG4等,產
品應用在明基、摩托羅拉、飛利甫、NEC等手機廠商,今年新增一家韓
國客戶,曜鵬將持續開發手機行動電視、3D遊戲引擎等相關技術。
力積去年由於消費性及標準型DRAM產品量產銷售,力積去年營收17.81
億元,年成長率905%,使用90奈米12吋晶圓製程,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約
3.78元。力積規劃明年推動上櫃,低耗電ADRAM產品等第四季量產,並
導入70奈米製程。力積上周五興櫃成交價最高171元。
力晶旗下互補金氧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CIS)供應商晶相光電今年4月
登錄興櫃交易,美商豪威(OmniVision)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重達
46.55%,力晶持股11.53%,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95元。上周五興櫃成交
價最高66元。
積電子等陸續在興櫃市場掛牌,其中曜鵬、力積等均站上百元,躋身高
價股,具有「富爸爸」效應的集團轉投資股,受到投資大眾青睞。
曜鵬科技6月29日在興櫃掛牌,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逼近10元,掛牌首日即
躋身200元俱樂部,上周五成交價高達270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目前
也兼任曜鵬董事長,曜鵬股本約3.53億元,聯發科透過旗下翔發投資公
司持有曜鵬約18.21%股權。
曜鵬主要產品為手機多媒體IC,功能包括影像彩色處理、MPEG4等,產
品應用在明基、摩托羅拉、飛利甫、NEC等手機廠商,今年新增一家韓
國客戶,曜鵬將持續開發手機行動電視、3D遊戲引擎等相關技術。
力積去年由於消費性及標準型DRAM產品量產銷售,力積去年營收17.81
億元,年成長率905%,使用90奈米12吋晶圓製程,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約
3.78元。力積規劃明年推動上櫃,低耗電ADRAM產品等第四季量產,並
導入70奈米製程。力積上周五興櫃成交價最高171元。
力晶旗下互補金氧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CIS)供應商晶相光電今年4月
登錄興櫃交易,美商豪威(OmniVision)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重達
46.55%,力晶持股11.53%,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95元。上周五興櫃成交
價最高66元。
力晶(5346)與美商豪威科技(Omni Vision)轉投資的晶相光電(
3530)昨(26)日舉行股東會,晶相董事長、也是豪威營運長的何
新平表示,晶相的CMOS影像感測元件將專注於利基型消費電子的
應用,避開大廠競爭的手機市場,並採取與策略夥伴合作模式。
晶相光電同時擁有有美商豪威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實收資本額1.8
億元。全球CMOS影像感測元件大廠豪威科技、美國股票上市公司
,是晶相最大法人股東占45.41%股權,其次是力晶集團包括力晶
占11.25%、力仁7.28%、力建3.31%等共計超過三成。
晶相今年4月登錄興櫃後,股價曾經從88元漲到96元的高點,昨天
興櫃成交參考價為66元。
晶相去年營收5.4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95元,昨天通過盈餘分配
案,計股票股利約1.51元、現金股利0.74元,合計約2.25元。今年
上半年業績表現不如去年,第一季每股純益為0.13元。
3530)昨(26)日舉行股東會,晶相董事長、也是豪威營運長的何
新平表示,晶相的CMOS影像感測元件將專注於利基型消費電子的
應用,避開大廠競爭的手機市場,並採取與策略夥伴合作模式。
晶相光電同時擁有有美商豪威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實收資本額1.8
億元。全球CMOS影像感測元件大廠豪威科技、美國股票上市公司
,是晶相最大法人股東占45.41%股權,其次是力晶集團包括力晶
占11.25%、力仁7.28%、力建3.31%等共計超過三成。
晶相今年4月登錄興櫃後,股價曾經從88元漲到96元的高點,昨天
興櫃成交參考價為66元。
晶相去年營收5.4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95元,昨天通過盈餘分配
案,計股票股利約1.51元、現金股利0.74元,合計約2.25元。今年
上半年業績表現不如去年,第一季每股純益為0.13元。
力晶(5346)與美商OmniVision Technolo
gies轉投資的晶相光電(3530)昨(十八)日登錄興櫃交易
,以每股八八元開出,盤中最高達九六元。晶相主要產品為互補金氧
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 (CIS)為原相競爭對手之一,去年每股稅
後盈餘達二.九五元。
晶相光電成立於二○○四年五月,資本額為一億八千萬元,美商Om
ni Vision Technologies為最大法人股東,
持股四六.五五%,力晶持股一一.五三%,其餘包括力晶旗下力仁
持股七.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分別持股六.一一%,力建投
資持股三.三九%,力元投資持股二.七一%。
由於晶相有美商Omni Vision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加持,公
司成立第二年已順利轉盈,每股獲利達六.四元,去年營收則為五億
四千一百萬元,稅後淨利五千三百餘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九五元
,另今年首季營收為七千二百餘萬元,比去年同期衰退約四成,稅後
盈餘二千三百餘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展望今年營運表現,晶相表示,礙於母公司為美商Omni Vis
ion及相關法令規定無法預測。惟晶相有富爸爸加持,加上產品與
原相類似,以登錄興櫃首日開盤價與去年度獲利表現,本益比高達近
三十倍。
gies轉投資的晶相光電(3530)昨(十八)日登錄興櫃交易
,以每股八八元開出,盤中最高達九六元。晶相主要產品為互補金氧
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 (CIS)為原相競爭對手之一,去年每股稅
後盈餘達二.九五元。
晶相光電成立於二○○四年五月,資本額為一億八千萬元,美商Om
ni Vision Technologies為最大法人股東,
持股四六.五五%,力晶持股一一.五三%,其餘包括力晶旗下力仁
持股七.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分別持股六.一一%,力建投
資持股三.三九%,力元投資持股二.七一%。
由於晶相有美商Omni Vision及力晶兩位富爸爸加持,公
司成立第二年已順利轉盈,每股獲利達六.四元,去年營收則為五億
四千一百萬元,稅後淨利五千三百餘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九五元
,另今年首季營收為七千二百餘萬元,比去年同期衰退約四成,稅後
盈餘二千三百餘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三元。
展望今年營運表現,晶相表示,礙於母公司為美商Omni Vis
ion及相關法令規定無法預測。惟晶相有富爸爸加持,加上產品與
原相類似,以登錄興櫃首日開盤價與去年度獲利表現,本益比高達近
三十倍。
近期興櫃股市又將添增四生力軍,禾瑞亞、嘉威、晶相及利機將從十
六日起陸續掛牌興櫃交易。
十六日將掛牌興櫃交易的禾瑞亞,公司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資本額
三.二三億元,該公司是以生產影音晶片起家,去年轉進觸控式控制
晶片,不過,目前仍以影音晶片為主要營收源。
禾瑞亞在九十三年即轉虧為盈,當年度營收一.七八億元,稅後盈餘
○.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三二元,九十四年度營收及獲利進
一步成長至二.三四億元和○.七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五二元。
去年度禾瑞亞營收近三.六億元,稅後盈餘○.八七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達到三.八三元;依據公司自行結算,今年前二月營收○.七八
億元,稅後盈餘○.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元。
十七日掛牌興櫃交易的嘉威是在民國九十四年才新設立的光學膜片(
聚光片)設計製造公司,聚光片主要是應用在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板,
為重要的零組件之一。過去全球聚光片市場大多由美國3M所掌握,
這兩年來國內也慢慢出現競爭者,其中目前在興櫃股市中成交價高達
二百多元的迎輝,即是國內第一家投入聚光片生產的本土廠商。
而嘉威的主要團隊中主要成員大多出身迎輝,公司雖然是九十四年四
月才成立,但去年公司即轉虧為盈,全年營收一.九一億元,稅後盈
餘○.五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六一元;依據公司自行結算,今
年前二月營收已達○.八五億元,稅後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六元。
十八日則有晶相及利機兩家公司掛牌,其中屬於力晶集團成員的晶相
,力晶集團持股約三成,另美商OMNI VISION持股超過四
五%,該公司設立於民國九十三年,目前資本額一.八億元,公司主
要是從事CMOS影像感測元件的設計生產,與原相類似。
晶相在九十四年轉虧為盈,當年度營收近六.一七億元,稅後盈餘一
.一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四元;但去年營收則衰退至五.四
一億元,稅後盈餘○.五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降為二.九五元。
今年第一季公司自結營收○.七二億元,稅後盈餘二三六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利機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一五億元,該公司主
要從事國外半導體及光電設備的代理銷售,另也從事部分的代工服務。
近幾年來利機營運一直維持平穩的表現,九十一年至九十四年公司營
收從四.二六億元至七億元不等,各年度每股稅後盈餘也在一.三四
元到三.八四元起伏。
去年度利機營收成長到八.九一億元,稅後盈餘○.五八億元,每股
稅後盈餘二.七一億元,公司自結前二月營收一.二八億元,稅後盈
餘八四○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九元。
六日起陸續掛牌興櫃交易。
十六日將掛牌興櫃交易的禾瑞亞,公司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資本額
三.二三億元,該公司是以生產影音晶片起家,去年轉進觸控式控制
晶片,不過,目前仍以影音晶片為主要營收源。
禾瑞亞在九十三年即轉虧為盈,當年度營收一.七八億元,稅後盈餘
○.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三二元,九十四年度營收及獲利進
一步成長至二.三四億元和○.七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五二元。
去年度禾瑞亞營收近三.六億元,稅後盈餘○.八七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達到三.八三元;依據公司自行結算,今年前二月營收○.七八
億元,稅後盈餘○.一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元。
十七日掛牌興櫃交易的嘉威是在民國九十四年才新設立的光學膜片(
聚光片)設計製造公司,聚光片主要是應用在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板,
為重要的零組件之一。過去全球聚光片市場大多由美國3M所掌握,
這兩年來國內也慢慢出現競爭者,其中目前在興櫃股市中成交價高達
二百多元的迎輝,即是國內第一家投入聚光片生產的本土廠商。
而嘉威的主要團隊中主要成員大多出身迎輝,公司雖然是九十四年四
月才成立,但去年公司即轉虧為盈,全年營收一.九一億元,稅後盈
餘○.五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六一元;依據公司自行結算,今
年前二月營收已達○.八五億元,稅後盈餘○.二七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六元。
十八日則有晶相及利機兩家公司掛牌,其中屬於力晶集團成員的晶相
,力晶集團持股約三成,另美商OMNI VISION持股超過四
五%,該公司設立於民國九十三年,目前資本額一.八億元,公司主
要是從事CMOS影像感測元件的設計生產,與原相類似。
晶相在九十四年轉虧為盈,當年度營收近六.一七億元,稅後盈餘一
.一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四元;但去年營收則衰退至五.四
一億元,稅後盈餘○.五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降為二.九五元。
今年第一季公司自結營收○.七二億元,稅後盈餘二三六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一三元。
至於利機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目前資本額二.一五億元,該公司主
要從事國外半導體及光電設備的代理銷售,另也從事部分的代工服務。
近幾年來利機營運一直維持平穩的表現,九十一年至九十四年公司營
收從四.二六億元至七億元不等,各年度每股稅後盈餘也在一.三四
元到三.八四元起伏。
去年度利機營收成長到八.九一億元,稅後盈餘○.五八億元,每股
稅後盈餘二.七一億元,公司自結前二月營收一.二八億元,稅後盈
餘八四○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九元。
隸屬於力晶集團旗下的晶相光電,致力於COMS Image S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今年前十一月營收五億六百餘
萬元,衰退八.八六%,晶相表示,今年COMS IC市場陷入價
格戰,雖然出貨量增加,但價格下跌,在相互消長下,營收出現小幅
衰退,不過,COMS IC未來應用層面將愈來愈廣泛,不再侷限
於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未來將普及在玩具等應用,在三至五年內的
成長性相當可期。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去年美商Omni Vision加入營運陣容占四六.五
五%,成為最大的法人股東,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
.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加持,與該公司
新產品獲得市場認同下,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
利一億一千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MO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去年該公
司產品應用在數位攝影機占大宗,畫素為二百萬,今年則大量出貨應
用在電腦視訊。
晶相指出,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
像品質上逐年追上CCD(電荷耦合元件),CMOS的應用範圍愈
來愈廣泛,目前市場多認為CMOS IC均應用在數位相機與手機
相機為兩大主流市場,然隨著CMOS IC價格持續下滑,將其變
成Toy Camera與Camera Phone後,COMS
IC的需求量將會倍數成長,相當於幾年前旺宏推出電子雞,當產
品應用到禮品或玩具上,市場的胃納量即相對可觀。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目前
該產業的競爭對手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
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今年前十一月營收五億六百餘
萬元,衰退八.八六%,晶相表示,今年COMS IC市場陷入價
格戰,雖然出貨量增加,但價格下跌,在相互消長下,營收出現小幅
衰退,不過,COMS IC未來應用層面將愈來愈廣泛,不再侷限
於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未來將普及在玩具等應用,在三至五年內的
成長性相當可期。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去年美商Omni Vision加入營運陣容占四六.五
五%,成為最大的法人股東,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
.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加持,與該公司
新產品獲得市場認同下,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
利一億一千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MO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去年該公
司產品應用在數位攝影機占大宗,畫素為二百萬,今年則大量出貨應
用在電腦視訊。
晶相指出,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
像品質上逐年追上CCD(電荷耦合元件),CMOS的應用範圍愈
來愈廣泛,目前市場多認為CMOS IC均應用在數位相機與手機
相機為兩大主流市場,然隨著CMOS IC價格持續下滑,將其變
成Toy Camera與Camera Phone後,COMS
IC的需求量將會倍數成長,相當於幾年前旺宏推出電子雞,當產
品應用到禮品或玩具上,市場的胃納量即相對可觀。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目前
該產業的競爭對手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
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隸屬於力晶集團旗下的晶相光電,致力於COMS Image S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今年九月營收五千三百萬元,
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八.二五%,累計前三季營收四億一千萬元,衰
退八.三三%,晶相表示,今年COMS IC市場陷入價格戰,導
致出貨量明顯增加,但營收則出現小幅衰退,不過,第四季是傳統銷
售旺季,預期出貨量仍將進一步推升,相對營收也能同步加溫。
法人股東 占83%股權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去年美商Omni Vision加入營運陣容占四六.五
五%,成為最大的法人股東,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
.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加持,與該公司
新產品獲得市場認同下,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
利一億一千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OM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去年該公
司產品應用在數位攝影機占大宗,畫素為二百萬,今年則大量出貨應
用在電腦視訊。
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像品質上逐
年追上CCD(電荷耦合元件),CMOS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
市場成長率愈來愈迅速,無論數位相機、網路相機、影像手機及各種
新興應用產品皆成為CMOS大展身手的主要市場。
CMOS成長 將勝過CCD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加上
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幾乎可確定的是CMOS在未來
幾年中,出貨成長率將高於CCD影像感測器。而目前主要競爭對手
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Hynix)、
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今年九月營收五千三百萬元,
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八.二五%,累計前三季營收四億一千萬元,衰
退八.三三%,晶相表示,今年COMS IC市場陷入價格戰,導
致出貨量明顯增加,但營收則出現小幅衰退,不過,第四季是傳統銷
售旺季,預期出貨量仍將進一步推升,相對營收也能同步加溫。
法人股東 占83%股權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去年美商Omni Vision加入營運陣容占四六.五
五%,成為最大的法人股東,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
.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加持,與該公司
新產品獲得市場認同下,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
利一億一千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OM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去年該公
司產品應用在數位攝影機占大宗,畫素為二百萬,今年則大量出貨應
用在電腦視訊。
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像品質上逐
年追上CCD(電荷耦合元件),CMOS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
市場成長率愈來愈迅速,無論數位相機、網路相機、影像手機及各種
新興應用產品皆成為CMOS大展身手的主要市場。
CMOS成長 將勝過CCD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加上
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幾乎可確定的是CMOS在未來
幾年中,出貨成長率將高於CCD影像感測器。而目前主要競爭對手
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Hynix)、
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美商豪威科技(Omnvision)創辦人暨執行副總吳日正,繼
八月初辭去豪威執行副總裁後,Omnivision子公司晶相光
電二十日公告,吳日正辭去董事長職位,兩個遺缺均由豪威營運長何
新平接任。
豪威是CMOS影像感測器老招牌,二○○五年由吳日正與在摩托羅
拉的上司洪筱英於矽谷共同創辦,二○○二年來由於成功打開CMO
S影像感測器在數位相機與手機的應用,股價此後一路長紅。
八月初辭去豪威執行副總裁後,Omnivision子公司晶相光
電二十日公告,吳日正辭去董事長職位,兩個遺缺均由豪威營運長何
新平接任。
豪威是CMOS影像感測器老招牌,二○○五年由吳日正與在摩托羅
拉的上司洪筱英於矽谷共同創辦,二○○二年來由於成功打開CMO
S影像感測器在數位相機與手機的應用,股價此後一路長紅。
隸屬於力晶集團旗下的晶相光電,致力於COMS Image S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去年在美商Omni Vis
ion的入股加持下,去年營運轉虧為盈,每股純益達八.二三元,
隨著產品應用在數位相機及手機等消費性產品持續成長帶動下,預估
今年業績有機會再創高點。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英屬蓋曼群島商Omni Vision占四六.五五%,
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
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該公司後,產品
銷售量倍增,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一億一千
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OM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
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零組件是面型影像感測元件,電荷耦合元件(C
CD)及CMOS。CMOS在二○○三年的產值已達一億六千五百
美元,預計使用量在明年將有可能超過CCD,若以長時間角度來分
析成長率,從二○○三年至二○○七年的產值年複成長率將達三五%
,預估在明年CMOS的產值將會上看五億五千萬美元。
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像品質上逐
年追上CCD,CMOS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市場成長率愈來愈
迅速,無論數位相機、網路相機、影像手機及各種新興應用產品皆成
為CMOS大展身手的主要市場。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加上
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幾乎可確定的是CMOS在未來
幾年中,出貨成長率將高於CCD影像感測器。
目前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
(Hynix)、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ensor(半導體影像感測元件),去年在美商Omni Vis
ion的入股加持下,去年營運轉虧為盈,每股純益達八.二三元,
隨著產品應用在數位相機及手機等消費性產品持續成長帶動下,預估
今年業績有機會再創高點。
晶相九十三年五月成立,目前股本一億八千萬元,法人股東占八三.
八七%,英屬蓋曼群島商Omni Vision占四六.五五%,
力晶半導體一一.五三%,力仁電子七.四六%,世仁投資與力立企
業均各占六.一一%。
晶相九十三年營收僅八千一百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三百餘萬元,每
股虧損一.三七元,由於甫成立不到一年,加上新產品開發銷售需要
時間,在去年四月美商Omni Vision入股該公司後,產品
銷售量倍增,營收急速拉升到六億一千六百萬元,稅後淨利一億一千
三百萬元,每股純益八.二三元。
晶相COMS主要應用在2.1M、1.3M及VGA的彩色Ima
ge Sensor,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電腦視訊等3C產品,
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市場的明星級主流產品,市場需求性逐年提高,不
僅產品本身銷售成績亮眼,也帶動周邊產品龐大邊際效應。
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零組件是面型影像感測元件,電荷耦合元件(C
CD)及CMOS。CMOS在二○○三年的產值已達一億六千五百
美元,預計使用量在明年將有可能超過CCD,若以長時間角度來分
析成長率,從二○○三年至二○○七年的產值年複成長率將達三五%
,預估在明年CMOS的產值將會上看五億五千萬美元。
CMOS挾著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並在影像品質上逐
年追上CCD,CMOS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市場成長率愈來愈
迅速,無論數位相機、網路相機、影像手機及各種新興應用產品皆成
為CMOS大展身手的主要市場。
CMOS的技術與製程近年來加速成長,已可與CCD相抗衡,加上
低成本,低耗電及高整合度等優勢,幾乎可確定的是CMOS在未來
幾年中,出貨成長率將高於CCD影像感測器。
目前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商Micron、韓商MagnaChip
(Hynix)、台灣地區的原相、泰視、宜霖及上海格科微電子等。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