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貫企業(上)公司新聞
八貫擬於11月底掛牌,15日法說會中八貫副總經理李宏毅指出,今 年上半年因疫情關係,戶外用品訂單不如預期,但第三季陸續恢復疫 情前水準,加上部分產品訂單雖往後遞延,但並未收到客戶減單要求 ,全年業績仍然審慎樂觀。
八貫專注開發環保材料TPU機能性布料及成品組件兩大產品,應用 領域涵蓋醫療、戶外用品、航太救生及工業運用等領域,除通過美國 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認證,提供美國醫院醫療用床外,目前也 已小量出貨機用逃生滑梯。前三季營收11.77億元,年增6.04%,其 中醫療與戶外類別占整體營收各43%,相較往年,醫療產品因疫情需 求顯著增長。
此外,八貫的宜蘭新廠預計在11底前完工,明年初產線將陸續進駐 ,八貫董事長劉宗熹表示,公司進入資本市場除擴大營運規模,也將 積極創造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提升整體業績表現。以八貫資本額6 .2億元而言,現增588萬股後,股本將達6.79億元,預計將在11月初 辦理競拍。
耀登14日也宣布初上市前現增550萬股,暫定每股45元,增資後實 收資本額將達4.62億元。耀登積極投入5G技術相關事業,近來在桃園 總部設立5G毫米波實驗室,鞏固5G市場地位,逐步搶占市場份額,同 時公司9月營收雖跌破億元水準,仍寫下歷年同期新高。
除耀登與八貫外,威鋒電子、安普新及長榮鋼也皆通過上市審議委 員會,直得與穎崴也相繼遞件申請上市。
八貫表示,未來醫療應用將由醫療床延伸到器材,並開發擔架床替代PVC環保TPU(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及高階居家醫療床。另為充實營運資金,決議現增發行普通股588萬股,發行價格暫定每股55元。
受疫情影響,八貫目前戶外休閒第二季出貨僅達正常水準二成,營收比重降至41%,惟醫療客戶追單,營收占比超越戶外休閒,拉升至43%。
八貫指出,不少新產品陸續開發中,如從現有醫院等級的醫療床延伸到醫療器材領域,其中擔架床現在還是PVC材質,八貫擬用TPU材質來取代,明年將有具體成果落實;醫院的高端醫療床部分則可延伸到居家照護領域,明年將會進入成長期。
此外,八貫耕耘已久的飛機「逃生滑梯(7盎司規格)」,已確定與波音跟空巴兩大公司合作,年底可望量產出貨,對後續營運挹注不小。戶外產品也推出露營用泡棉充氣睡墊,預期明年開始會落實出貨,可增加未來三年營收表現。
八貫企業在疫後的醫療與戶外市場表現亮眼,8月份營收達1.49億元,月增達18.49%,創今年單月新高。截至前八月,公司營收為9.97億元,年增率2.66%。展望下半年,八貫認為受惠於疫情帶動的產業訂單將持續成長,加上遞延訂單的恢復,全年表現可期。該公司還斥資近4億元在宜蘭龍德工業區興建新廠區,預計明年第第二季量產,將為中長期營運帶來更多動能。八貫作為全球少數擁有TPU研發及二次、三次加工技術的企業,專注於醫療、救生、戶外等高階產品,客戶群體為歐美知名品牌。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美市場對醫療產品的需求持續強勁,同時戶外產品訂單也逐漸回溫。此外,八貫研發的逃生滑梯布料已通過原廠嚴格驗證,並於8月獲得正式訂單,預計第四季陸續出貨,將對下半年業績產生顯著影響。
進入後疫情時代,股市復甦同步帶動IPO市場熱度回溫,加上全球 IPO利多頻傳,包含螞蟻科技、Airbnb等產業巨頭紛紛遞交申請外, 大陸瓶裝水龍頭農夫山泉,8日掛牌首日股價狂飆85%,皆為下半年 IPO市場帶來反轉曙光。
日系迴轉壽司品牌亞洲藏壽司去年年底遞交上櫃申請後,雖上半年 業績受害疫情不如預期,但挾帶今年首家IPO餐飲業者題材,以及下 半年國內消費復甦及展店效益發酵,仍舊吸引股民積極參與新股申購 。
適逢美股部分估值過高的科技股遭到拋售,拖累台股,資金減碼離 場,轉而瞄準風險較低的新股掛牌利得機會,加上今年包括昇佳電子 、ABC-KY等個股蜜月行情強滾滾,熱錢一手申購一手轉往現股,促使 亞洲藏壽司9日股價大漲31.82%,收在145元,均價則以130.34元作 收,創今年以來IPO及觀光類股IPO溢價差最高的紀錄,前高紀錄是A BC-KY最後申購當日的1.27倍。
主辦亞洲藏壽司上櫃案的元大證券表示,7月起整體IPO市場已見復 甦跡象,加上今年以來年輕人積極投入房地產與股市,以及盤面資金 充沛,都使得下半年的IPO行情值得期待。
下半年除汎德永業延到第四季上市外,包括八貫、耀登、威鋒電子 、安普新及長榮鋼皆已遞出轉上市申請,八貫最快年底前可望掛牌外 ,耀登也通過審議委員會,成為今年第二家由國票主辦通過上市櫃審 議會的公司。
國票證券表示,整體IPO上市櫃送件數目前共計24件,除凱基遞件 3件位列第一外,國票、台新、富邦、元大、元富分別遞件2件,併列 第二。
轉上櫃方面,軒郁、康全電訊、陞達科技、意德士科技皆通過櫃買 核准掛牌,上洋、全訊、揚秦、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叡揚資訊、常 廣、亨泰光、長聖、達亞、博晟生醫及台微醫等個股則已遞交申請。
因應市場規模及應用領域持續成長,八貫斥資近4億元在宜蘭龍德 工業區興建占地3千坪新廠區,並已取得經濟部「根留臺灣企業」資 格核定及ISO 14001認證,規劃導入智慧化高周波產線,預計明年第 二季量產,將為中長期營運再添動能。
八貫為全球少數擁有TPU研發、並具有二次/三次加工的技術能力 ,專攻與醫療、救生、戶外有關之高階產品,客戶多為歐美知名一線 品牌大廠。
今年因新冠疫情肆虐,歐美醫療資源需求持續強勁,推升公司醫療 產品(各式醫療等級氣墊床及組件等)出貨向上成長。
另外,隨各國疫情解封對戶外休閒管制開放,歐美民眾崇尚戶外休 閒活動而逐漸回復常態,亦帶動戶外產品訂單逐步回溫。
八貫指出,研發之逃生滑梯(Silde)布料歷經兩年通過原廠嚴格 驗證,8月已接獲正式訂單,將於第四季陸續出貨,對下半年業績將 有明顯挹注。
八貫企業,這家在TPU(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二次及三次加工領域的台灣大廠,最近又有新動作了!他們成功闖進了航太市場,不僅為法國航太設備大廠SAFRAN提供航太救生衣的機能性布料,現在還將目光轉向飛機逃生滑梯的布料供應。從第四季開始,八貫將正式出貨這款逃生滑梯布料,為公司營運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雖然今年全球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但八貫在醫療產品線上卻逆勢成長。上半年,醫療產品占公司營收比重從去年的30%大增至43%,超越戶外、救生及工業產品,成為公司最亮眼的產品線。這主要得益於八貫在TPU塗佈貼合技術上的優勢,讓他們能夠為歐美一線品牌大廠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救生產品。 不僅如此,八貫還在醫療氣墊床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根據OECD的數據,美國的病床數量遠低於其他國家,疫情嚴重時,美國各地緊急增加病床,仍有很大缺口。這為八貫的醫療級病床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在財務方面,八貫上半年營收達7.22億元,年增11.1%;稅後純益8,854萬元,每股純益1.44元。而公司申請上市案也剛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將由富邦證券主辦承銷,預計最快今年底掛牌。這一切,都讓人對八貫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八貫主要從事TPU(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二次及三次加工,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八貫的醫療氣墊床出貨火熱,上半年醫療產品占公司營收比重從去年的30%大增至43%,超越戶外41%、救生12%及工業4%,成為頭號產品線。
不過,八貫的多角化布局未因此停歇,八貫原本已打入航太市場,提供航太救生衣的特殊布料,重要客戶包括法國航太設備大廠SAFRAN。另外,八貫去年底曾透露,正切入飛機疏散滑梯供應鏈,已送樣客戶小量試產,預計今年出貨放量,但因疫情關係,全球航空市場大停擺,航太市場受到牽連,八貫的飛機疏散滑梯布料出貨也延宕。根據最新消息,八貫的逃生滑梯布料將於第4季正式出貨,為營運再添新動能。
在醫療氣墊床方面,全球疫情並未完全獲得控制,八貫對於醫療相關產品出貨樂觀。公司分析,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僅有100萬張病床,換算每千人平均擁有病床數僅2.8床,遠低於南韓的12床、俄羅斯和德國八床,甚至比歐洲疫情最慘重的義大利3.2床還低。
疫情爆發後,各國緊急增加病床收治病人,美國疫情嚴重如紐約、加州、華盛頓州等部署緊急醫療站,共增加逾萬張病床,仍有很大缺口,以美國為例,疫情尚未趨緩,醫療級病床需求可預見。八貫憑藉TPU塗佈貼合的核心技術,主攻醫療救生市場,主要客戶為歐美一線品牌大廠,今年也與客戶洽談救護車醫療搬運床,看好醫療產品出貨持續向上。
八貫上半年營收7.22億元,年增11.1%;稅後純益8,854萬元,每股純益1.44元。八貫申請上市案剛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主辦承銷商為富邦證券,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案將採競拍作業,力拚最快今年底掛牌。
【台灣股市新聞】 哇塞,大家聽說沒?八貫企業(1342)的上市案終於過關斬將啦!證交所董事會給它開了緘封,預計年底前就能掛牌上市了。這真的是個大好消息,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這次八貫的初次上市承銷將採用競拍作業,這種方式看起來相當刺激呢!公司也說,因為疫情影響,之前延遲的戶外產品訂單現在開始回溫了,年底前相關產能都會滿載運轉。下半年,醫療、戶外、救生這些領域的訂單將會明顯增加,這對公司來說可是個大加分項。產品組合變得更好,平均毛利率也看漲,全年營運表現有望再創新高。 回顧過去,八貫的表現也相當亮眼。2017年EPS有3.49元,2018年則是3.79元。2019年營收達14.43億元,稅後淨利1.81億元,這可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EPS也達到3.08元。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帶動,醫療等級氣墊床和醫療管材等產品出貨量增加,營收7.12億元,年增長10.89%,淨利0.89億元,年增長2.13%,EPS則是1.44元。 八貫企業的資本額有6.2億元,它專注於開發和生產環保材料TPU(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功能性布料應用產品。從開發設計到終端產品生產製造,它都能提供一站式服務。這些產品應用於醫療、救生、戶外及工業領域,真的是多功能又實用。 總之,八貫企業的上市之路走得穩穩的,未來的發展也值得期待。我們將繼續關注它的最新動態,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八貫2017年EPS3.49、2018年EPS3.79元;2019年營收14.43億元、稅後淨利1.81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EPS3.08元。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帶動醫療等級氣墊床及醫療管材等產品出貨,營收7.12億元,年增10.89%,淨利0.89億元,年增2.13%,EPS1.44元。
八貫資本額6.2億元,專精於開發及生產環保材料TPU(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機能性布料應用產品領域,可提供客戶從開發設計至終端產品生產製造的一站式服務,產品應用包括醫療、救生、戶外及工業領域。
台灣知名TPU機能性布料大廠八貫企業(1342)在疫情陰霾下,逆勢突圍,展現強大生命力。根據最新消息,八貫已於6月底向主管機關遞件申請上市,並在本周獲得證交所審議通過,預計將在第四季掛牌,展開新篇章。
台灣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於周二召開會議,結果宣布通過八貫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目前,八貫企業的資本額為6.2億元,按照既定計劃,預計第四季將順利實現掛牌目標。
作為少數擁有TPU二次加工、三次加工技術及相關產能的機能性布料大廠,八貫企業生產的產品涵蓋航太、救生等特殊機能性布料,以及醫療床、露營睡墊、醫療管材等成品組件。其客戶群包括法國航太設備大廠賽峰集團(SAFRAN)、歐洲潛水設備商VIKING、美國最大戶外用品商CASCADE等知名企業。八貫企業橫跨航太與醫療兩大專業領域,九成以上營收來自外銷出口,是國內少見的跨領域供應商。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八貫企業的醫療類產品訂單不斷增加,其中醫療級氣墊床等產品需求特別旺盛。根據數據,八貫企業今年上半年營收達7.22億元,比去年同期逆勢成長11.1%,展現出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台灣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周二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通過八貫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公司目前資本額為6.2億元,按照進度,預計第4季可望順利掛牌。
八貫是少數同時擁有TPU二次加工、三次加工技術及產能的機能性布料大廠,生產包括航太、救生等特殊的機能性布料,以及醫療床、露營睡墊、醫療管材等成品組件,主要客戶包括法國航太設備大廠賽峰集團(SAFRAN)、歐洲潛水設備商VIKING、美國最大戶外用品商CASCADE等歐美大廠,為國內少數橫跨航太與醫療等兩大專業領域的供應商,公司九成以上營收都是外銷出口。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八貫像是醫療級氣墊床等醫療類產品訂單大增,八貫今年上半年營收7.22億元,比去年同期逆勢成長11.1%。
台灣股市即將迎來一個重要事件,證交所將於4日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將審議一家台灣知名企業——八貫企業(1342)的股票上市案。這家由劉宗熹董事長領軍的公司,不僅在台灣本土受到矚目,也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市場。 八貫企業,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堅實與創新的氣息。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約為6.19億元,從事於醫療、救生、航太及戶外用機能性布料及成品的研發與生產。這些產品不僅在台灣有廣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出口至多個國際市場,顯示了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過去,八貫企業在108年度的表現可圈可點,當時的稅前純益達到2.2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更是高達3.08元,這個數字對於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而到了109年首季,公司的稅前純益也達到了7,413萬元,EPS則為0.97元,這一季度的表現也讓市場對八貫企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如今,八貫企業即將迎來上市的重要一步,這對於公司來說,不僅是品牌形象的提升,也是業務拓展的關鍵時刻。無論上市結果如何,八貫企業都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
八貫企業董事長為劉宗熹,公司實收資本額約6.19億元,主要產品 為醫療、救生、航太及戶外用機能性布料及成品,108年度稅前純益 2.2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3.08元;109年首季稅前純益7,413 萬元,EPS 0.97元。
台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為應對新冠肺炎對企業營運的衝擊,近日宣布放寬上市櫃申請條件,給予受影響的公司更多時間準備。這項措施預計將幫助包括汎德、亞洲藏壽司、軒郁等多家企業順利掛牌。其中,已於今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只要完成契約簽訂,可申請展延掛牌時限兩次,每次三個月。此外,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獲利能力條件也將放寬,未來是否恢復原有條件將視疫情發展而定。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今年IPO目標為18家,櫃買中心則為25家。目前已有汎德永業、匯僑設計和艾姆勒車電三家企業送上市並獲董事會通過,與證交所簽訂了上市契約。而亞洲藏壽司、軒郁則已與櫃買中心簽訂櫃檯買賣契約,康全電訊、陞達科技等企業也將進入審議階段。
為了因應疫情,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特別放寬了申請掛牌條件。今年已送件的公司,得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簽約,申請展延上市掛牌時限二次,每次三個月,最遲至通知簽訂上市契約之日起算的九個月內應掛牌。這將讓17家公司受惠於掛牌時限的放寬。
對於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證交所表示,本國公司獲利條件將從原先審查最近兩個會計年度,調整為近三個會計年度可任擇二個年度。外國發行人則從近三個年度稅前累積淨利應達新台幣2.5億元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達1.2億元,分別調整為1.5億及滿足盈利,即可申請掛牌。
證交所強調,即使獲利能力調降,但仍會多面考量,綜合評估未來營運發展穩定性和成長性,兼顧企業籌資目標與投資人利益。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林瑛珪也指出,若今年度營運確受疫情影響,並經推薦證券商出具合理性評估意見後,即得豁免2020年會計年度獲利能力須較2019年會計年度為佳的條件限制。
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也放寬獲利能力條件,未來是否改回原有掛牌條件,則視新冠肺炎發展而定。
證交所今年IPO目標為18家,櫃買中心25家。目前已送上市並獲董事會通過案件,包括汎德永業、匯僑設計和艾姆勒車電三家,都已和證交所簽約,八貫則待審議;上櫃則有亞洲藏壽司、軒郁已與櫃買中心簽訂櫃檯買賣契約,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則是康全電訊,待董事會核議為陞達科技,待審議則有九家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常廣與叡揚。
為因應新冠肺炎衝擊企業營運,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宣布放寬公司申請掛牌條件,包括申請上市櫃公司中,今年已送件者,得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簽約,申請展延上市掛牌時限二次,每次三個月,最遲至通知簽訂上市契約之日起算的九個月內應掛牌,因此上述共17家公司將可望受惠掛牌時限放寬。
至於明年起放寬上市櫃條件,證交所表示,本國公司獲利條件,從原先審查最近二個會計年度,調整為近三個會計年度可任擇二個年度。外國發行人則從近三個年度稅前累積淨利應達新台幣2.5億元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達1.2億元,分別調整為1.5億及滿足盈利,即可申請掛牌。
證交所表示,明年申請上市公司應於送件前,說明疫情影響程度、期間營運恢復狀態等事項,由主辦承銷商出具合理性意見。此次雖將獲利能力調降,但證交所審查仍會多面考量,綜合評估未來營運發展穩定性和成長性,兼顧企業籌資目標與投資人利益。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林瑛珪則解釋,現行上櫃申請案的獲利條件,包括「最近二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占股本(外國發行人為歸屬母公司業主權益金額)之比率平均達3%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獲利能力較前一個會計年度為佳者」之規定。
就明年度申請上櫃案而言,若今年度營運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並經推薦證券商出具合理性評估意見後,即得豁免2020年會計年度獲利能力須較2019年會計年度為佳的條件限制,如此一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有一定獲利能力之發行公司,即可避免疫情影響並如期於2021年度申請上櫃,至於該放寬條件的時間,與證交所相同,會視明年度疫情的影響與送件狀況決定是否延長。
台灣興櫃市場近期遭遇波折,生技指標股大幅回檔,資金外流,加上疫情對營運的衝擊,使得興櫃股填息路上崎嶇難行。在已除息的65檔個股中,高達34檔陷入貼息困境,比重達52.31%。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急速縮水,較前周減半,成交值前20大個股總額占整體比重近七成,全為生技防疫股。其中,亞洲教育、全訊、華懋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但穎崴、綠界科技等16檔個股填息後再度走弱。八貫企業等部分較具代表性的股票也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困境。展望後市,市場仍將面對多檔個股進行除權息,並將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登錄興櫃。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急速萎縮,不但較前周428.59億元天量對半砍,僅繳出213.56億元,其中成交值前20大個股總額占整體比重近七成,當中去除穎崴及億而得外,卻清一色全為生技防疫股,一夕間本夢比破裂,引發賣壓的大舉出籠。
生技族群的恐慌賣壓也向外蔓延,在進入除權息高峰後,進一步衝擊興櫃股的填息表現。截至17日止,已有65檔個股除完息,當中卻僅有亞洲教育、全訊、華懋、南俊國際、秀育、威健生技、愛爾達、維格餅家、廣化及旭德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
至於穎崴、綠界科技、亨泰光、三商家購、斯其大、陞達科技、康全電訊、鼎基、瑩碩生技、振躍精密、雷虎生、精拓科、久舜、華信科、通用及瑞興銀等16檔個股,卻在完成填息後再度走弱,17日收盤均價皆低於除息前均價。統計全數已填息個股,目前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
此外,有高達34檔個股卻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窘境,其中更不乏威鋒電子、洋基工程、沅聖、錢櫃、瑞鼎、長亨及八貫等較具代表性的股票。
展望後市,包括準備轉上市櫃的汎德永業、軒郁、上洋在內均尚未公布除息時間外,本周起依序有傑智環境、建德工業、華立捷、百聿數碼、豐技生技、進能服、穎台科技、正瀚、春日及富味鄉等個股進行除權息。
同時間23日興櫃也將再度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瞄準數位教育的商機,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去年每股盈餘達到3.25元,同時配發0.3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
八貫企業(1342)這家專注於熱可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製造的廠商,近期來了大動作!它正式向證券交易所以申請股票上市交易,預計年底前就能掛牌上市。八貫企業的資本額已經達到6.2億元,而今年第一季的數據也看得出它們的產品組合正在優化,毛利率更是攀升到了26%,EPS也達到了0.97元。 這波疫情帶來的影響讓八貫企業的醫療產品訂單大增,特別是那種醫療級氣墊床,歐美客戶的訂單需求相當強烈。從5月份開始,成品組件的產能就已經滿載了。此外,八貫還投資了近4億元在宜蘭龍德工業區興建了一個占地三千坪的新廠區,並導入了智慧化高周波產線,預計2021年下半年就能正式量產,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TPU這種材料因為其100%環保的特性,逐漸取代了PVC塑料,近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應用範圍也從工業擴展到醫藥、航太、環保等領域。八貫企業憑藉塗佈貼合的核心技術,專注於與生命安全相關的醫療、戶外及救生等高階利基型市場。從2017年到2019年,它的EPS分別為3.49元、3.79元和3.08元,營收和稅後淨利也創下了新高紀錄。 面對疫情帶來的醫療產品需求大增,八貫企業在這前五個月的營收已經達到了5.93億元,年增長率為8.87%。目前,歐美客戶的訂單需求仍然強勁,醫療產品的營收預計還會有更大的提升。在醫療訂單增溫和復工商機的加持下,八貫企業對今年的營運持審慎正向的態度。
八貫表示,今年因疫情帶動醫療產品訂單,其中醫療級氣墊床最為 明顯,歐美客戶拉貨力道強勁,5月起成品組件產能已滿載。另斥資 近4億元在宜蘭龍德工業區動工興建占地三千坪新廠區,並導入智慧 化高周波產線,預計2021下半年可正式量產,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TPU具備100%環保的特性,逐漸替代PVC塑料,近年受惠TPU價格下 滑,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型材料,應用範圍自工業拓展至醫藥、航太 、環保等領域。
八貫憑藉塗佈貼合的核心技術,主攻與生命安全相關的醫療、戶外 及救生等高階利基型市場;2017、2018年EPS分別為3.49及3.79元; 2019年營收14.43億元、稅後淨利1.81億元,齊創成立以來新高紀錄 ,EPS 3.08元。
八貫指出,疫情帶動醫療產品需求大幅成長,前五月營收5.93億元 ,年增8.87%,目前歐美客戶拉貨力道強勁,醫療產品營收可望大幅 提升;今年在醫療訂單增溫與復工的商機加持下,營運抱持審慎正向 看法。
八貫企業(1342)近期動作不斷,24日正式向證券交易所以及大眾揭露,他們已經申請股票上市。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場關注,因為這是今年台灣股市的第四家申請上市的企業。雖然今年第一家申請上市的科技事業長亨精密(4546)已經撤回了上市申請,但八貫企業的這一舉動仍然顯示出對股市的信心。 對於八貫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作為一家深耕台灣本土市場多年的企業,他們的上市將不僅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選擇。在這個時刻,八貫企業的決策層顯示出對未來的充滿期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市申請的步伐似乎比往年要緩慢。在過去,台灣股市每年都有不少企業申請上市,但今年截至目前,只有三家公司提出了上市申請。這其中,除了長亨精密撤回申請外,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上市申請較少。無論如何,八貫企業的上市申請仍然給市場帶來了一絲新鮮空氣。 對於投資者來說,八貫企業的上市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作為一家具有實力與潛力的企業,其上市後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而對於台灣股市來說,八貫企業的加入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將促進股市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