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影(上)公司新聞
** med 影上櫃股獨領風騷 共信受阻落後**
台灣生技股近期表現不一。週二上櫃的 醫影 (6637),挾著高獲利優勢,股價開盤後一路飆漲,收盤站上 100 元大關。
醫影成立逾 30 年,持續獲利。去年每股盈餘 (EPS) 5.66 元創新高。今年首季 EPS 已達 2.1 元,法人預估全年獲利將再攀高峰。
醫影三大事業包括醫療設備買賣、租賃和顧問服務。今年前五個月合併營收成長近 40%,獲利也增加 23.91%。
反觀新藥股共信-KY (6617),受新藥進入醫院時程延後影響,掛牌首日跌破承銷價。共信的新藥 PTS302 用於治療肺癌,已取得中國大陸藥證。
共信總經理林懋元表示,PTS302 可跨物種治療癌症,除了肺癌,還能延伸至犬、馬腫瘤。目前 tengah 接受犬類黑色素瘤治療,預計第三季收案完成。
儘管新藥開發潛力龐大,但共信今年營運預估仍難獲利。法人估計,PTS302 今年銷售量可達 3,800 至 5,000 支,僅能讓共信收支平衡。
**醫療影像設備商醫影掛牌上櫃 深耕市場逾30年**
由富邦證券輔導的醫影股份有限公司(6637)於6月18日以每股66元承銷價掛牌上櫃。
醫影專精於影像醫學設備租賃及經銷,深耕市場超過30年。公司提供醫療院所從前期規劃到後期營運的全方位配套服務,在業界享有盛譽。醫影的掛牌上櫃,為醫療類股增添了新的生力軍。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表示,醫影長期致力於影像醫學設備領域,並深知其對預防醫學的重要性。醫影首創了骨質疏鬆防治中心、一站式婦女保健中心,以及全身八大部位癌症篩檢等服務。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民眾的健康意識,也為國人的健康把關。
醫影董事長謝穗徽指出,公司30年前就引入了預防醫學的理念,並積極引進全球最先進的影像醫學設備及服務。隨著設備租賃管理業務的持續成長,以及與醫療設備大廠奇異(GE)的密切合作,醫影建立了20年的影像醫學產品經銷合作關係。公司將持續深化合作,帶動營運表現。
醫影挂牌上櫃是公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司也將致力於為員工、客戶、投資人和社會創造價值。
根據財報,醫影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為1.71億元,年成長29.58%,每股稅後純益達2.1元。受惠於高齡化社會對醫療照護和預防醫學需求的增加,市場看好醫影未來將搶攻高齡社會的健康商機。
**醫影掛牌飆漲38.5元!富邦證:深耕影像醫學30年**
醫療類股生力軍─醫影公司(6637)於昨(18)日以承銷價每股66元掛牌上櫃,首日開盤就衝上104.5元,大漲38.5元。
醫影深耕影像醫學設備租賃和經銷業務逾30年,提供醫療院所從規畫到營運的完整服務。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表示,醫影長年致力推動影像設備對預防醫學的重要性,首創骨質疏鬆防治中心、一站式婦女保健中心等,不僅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也為國人健康把關。
醫影董事長謝穗徽指出,30年前便導入預防醫學觀念,提供先進的影像醫學設備和服務。由於設備租賃管理業務持續成長,加上與全球大廠奇異(GE)密切合作20年,醫影將深化夥伴合作,帶動營運表現。
醫影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達1.71億元,年增29.58%,每股稅後盈餘2.1元,全年成長可期。
醫影創立32年來從未出現虧損,自2022年起每年賺進半個以上的股 本,去年EPS以5.66元改寫新高;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3.3億元、年增 39.4%,第一季稅後純益0.45億元、年增23.91%,EPS達2.1元。
醫影今年三大事業包括醫療儀器設備買賣、醫療設備租賃及醫院專 業整合管理顧問服務等,法人看好今年獲利將再創新高。醫影18日以 每股承銷價66元上櫃,由於本益比偏低,一早股價狂飆,終場收104 .5元、漲幅58.33%。
以每股141.16元上櫃的共信,治療中央型肺癌嚴重氣管阻塞的新藥 PTS302,已取得大陸藥證,並於去年8月正式上市,但遇到大陸反貪 反腐政策,進入醫院時程延後。法人估PTS302今年銷售量挑戰3,800 ∼5,000支,能帶動共信營運達損益兩平。
共信總經理林懋元表示,PTS能從治療人類癌症延伸至犬、馬腫瘤 ,是目前全球唯一可跨物種的癌症藥。該新藥用於治療惡性犬類黑色 素瘤的GWa103目前收案進度約7成,預計今年第三季可望收案完成; 研究團隊目前也投入犬隻脂肪瘤、乳癌和大腸癌等適應症的開發。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今日出席醫影上櫃掛牌典禮時表示,醫影長 年耕耘影像醫學設備領域,也深知影像設備對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因 此首創骨質疏鬆防治中心、一站式婦女保健中心、全身八大部位癌症 篩檢及高階醫學健檢之結構式報告系統等,不僅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 ,也為國人健康把關。在申請上櫃的過程中,富邦證券見證了醫影謝 董事長努力不懈且不斷創新的精神,持續為民眾提供高品質的診斷設 備,帶動整個健康產業鏈,對於擔任醫影上櫃案的主辦券商感到十分 榮幸。
醫影董事長謝穗徽表示,30年前醫影就導入預防醫學的觀念,致力 提供全球最先進的影像醫學設備及服務給民眾,隨著設備租賃管理業 務持續成長,加上與全球高階醫療儀器大廠奇異(GE)合作密切,至 今已建立20年影像醫學產品的經銷合作關係,醫影也會持續深化夥伴 合作關係,期望帶動營運表現。18日掛牌上櫃是公司重要的里程碑, 公司也將致力於為員工、客戶、投資人及社會創造價值。
醫影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1.71億元,年成長率29.58%,每股稅 後純益達2.1元,全年成長可期。展望未來,受惠於高齡化所帶動的 醫療照護與預防醫學的需求成長,市場樂觀看待醫影將搶攻高齡社會 的健康商機。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昨日出席醫影上櫃掛牌典禮表示,醫影長年耕耘影像醫學設備領域,也深知影像設備對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因此首創骨質疏鬆防治中心、一站式婦女保健中心、全身八大部位癌症篩檢及高階醫學健檢的結構式報告系統等,不僅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也為國人健康把關。
醫影董事長謝穗徽表示,30年前醫影就導入預防醫學的觀念,致力提供全球最先進的影像醫學設備及服務,隨著設備租賃管理業務持續成長,加上與全球高階醫療儀器大廠奇異(GE)合作密切,至今已建立20年影像醫學產品的經銷合作關係,醫影將持續深化夥伴合作關係,期望帶動營運表現。昨日掛牌上櫃是公司重要里程碑,公司也將致力於為員工、客戶、投資人及社會創造價值。
醫影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1.71億元,年成長率29.58%,每股稅後盈餘達2.1元,全年成長可期。
**上櫃生技新兵報到!醫影醫材、共信新藥吸睛**
兩家上櫃新兵即將於本月18日亮相,分別是新藥研發公司共信-KY(6617)和醫療儀器設備廠醫影(6637)。
**共信-KY:抗癌新藥研發**
共信-KY主攻抗癌消融新藥研發,2023年前三季營收5444萬元,但仍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23年9月底,每股虧損0.22元。
**醫影:醫療設備出租管理**
醫影則是提供醫療設備出租管理和經銷服務。2023年前三季營收達1.71億元,稅後純益4500萬元,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9元。醫影的表現相對強勁,成為本次上櫃亮點之一。
櫃買中心表示,共信-KY和醫影的掛牌儀式將於18日上午9時舉行,邀請輔導承銷商和簽證會計師共同出席。
記者王英豪/台北報導
醫療影像設備龍頭醫影(6637)、生技新藥公司共信-KY(4155)將於本月18日登錄興櫃,成為今年首批上櫃掛牌的第12、13家公司。此外,新代、世紀樺欣也將分別於18、19日登錄興櫃,使得今年興櫃掛牌公司將達到28家。
醫影主營醫療設備租賃管理和經銷,2023年合併營收達6.82億元,稅後淨利為1.2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64元。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1.71億元,稅後淨利為4,499萬元,EPS為2.09元,承銷價為66元。
共信-KY主攻抗癌消融新藥研發及銷售,2023年合併營收達1,891萬元,但稅後淨損為9,203萬元,每股虧損為0.81元。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544萬元,稅後淨損為2,545萬元,每股虧損為0.22元,承銷價為142元。
興櫃方面,新代將於18日登錄,主打機床CNC控制器、工業AI系統等智慧製造相關產品,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新證券、玉山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53元。
世紀樺欣將於19日登錄,主營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及風機大直徑塔架製造,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中銀、永豐金、宏遠證券,興櫃認購價有60元、80元兩種,60元的認購價由台中銀證券辦理,認購日期為4月30日。
醫影主要提供醫療設備的租賃管理服務及經銷,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6.82億元,稅後淨利為1.2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64元。2024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1.71億元,稅後淨利為4,499萬元,EPS為2.09元。承銷價為66元。
共信-KY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抗癌消融新藥之研發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891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9,203萬元,每股虧損為0.81元;2024第1季合併營收為54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2,545萬元,每股虧損為0.22元。承銷價為142元。
興櫃方面,新代將於18日登錄興櫃,主要產品涵蓋機床CNC控制器、工業AI系統、機械手臂數控軟體、伺服馬達、木工機控制器、自動化專機控制器等;亦持續開發機械手臂單元及工業互聯網軟體,以滿足智慧製造趨勢,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新證券、玉山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53元。
世紀樺欣將於19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主離岸風電各式水下基礎之產品及相關構件,以及離岸風機大直徑塔架的製造。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中銀、永豐金、宏遠證券,興櫃認購價有60元、80元兩種,60元的認購價是稍早由台中銀證券所辦理,其認購日期2024年4月30日。
櫃買中心指出,共信-KY係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抗癌消 融新藥之研發及銷售,112年度營收0.1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 稅後淨損為0.92億元,每股虧損0.81元;113第一季營收為544.4萬元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0.25億元,每股虧損0.22元。
此外,醫影則主要提供醫療設備之租賃管理服務及經銷,112年度 營收為6.82億元,稅後純益1.2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64元 ;113年第一季營收為1.71億元,稅後純益0.45億元,EPS為2.09元。
**醫影即將躍上櫃檯**
櫃買中心預計本月 7 日審議醫影 (未掛牌) 的上櫃申請案。醫影專注於醫療影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董事長由李雨霖擔任,推薦券商分別為中國信託綜合證券、第一金證券和群益金鼎證券。 申請上櫃時,醫影的資本額約為 1.94 億元。去年 (2023 年),該公司合併營收達 6.25 億元,稅後淨利為 1.48 億元,每股純益 (EPS) 為 7.5 元。今年第一季,醫影進一步繳出亮眼成績單,合併營收來到 1.79 億元,稅後淨利為 3,562 萬元,EPS 達 1.78 元。 截至目前,台灣櫃檯買賣市場已掛牌公司數為 822 家 (含 29 家外國公司)。今年以來,共有 10 家公司陸續掛牌上櫃,分別為昱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安倉、米斯特、國邑*、佑全、創為精密、家碩和潤德。 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公司仍有 6 家,除了醫影之外,尚有巨漢、共信-KY、樂意、竹陞科技和萬達寵物等公司都在排隊中。漢田生技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6.2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1.4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50元。2024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1.7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3,562萬元,EPS為1.78元。
截至5日,上櫃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22家(包含外國公司29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10家,包括昱展新藥、進能服、諾貝兒、安倉、米斯特、國邑*、佑全、創為精密、家碩,以及潤德。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包括醫影、巨漢、共信-KY、樂意、竹陞科技、萬達寵物。
<h1>醫影搶攻健康商機,上櫃掛牌在望</h1> 因應民眾健康照護和預防醫學需求大增,專營醫學影像設備租賃和經銷的醫影公司(6637),將於6月3日舉行競價拍賣,底價每股60元,預計6月中旬上櫃掛牌。 醫影公司深耕市場逾30年,協助醫院建立影像醫學科或高級健診中心,提供從營運策略到設備採購的一條龍服務。全球醫材大廠奇異看中醫影對台灣醫療院所需求的掌握,獨家授權經銷骨質密度儀和肝癌超音波顯影劑。 2023年,醫影公司營收達6.82億元,年增40%,每股稅後盈餘5.66元,連續兩年維持每股稅後盈餘5元以上的佳績。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1.71億元,年增29.58%,每股稅後盈餘2.1元,全年成長可期。
富邦證券資深副總經理吳春敏表示,醫影公司協助醫院建置影像醫學科或高階健診中心,從前期營運策略、風險評估到後期施工建造、設備採購、人員培訓等項目,提供客戶整合型醫療採購與管理顧問服務。同時,全球醫材大廠奇異看中醫影對台灣醫療院所影像醫學設備需求掌握度高,因此獨家授權醫影經銷其骨質密度儀及肝癌超音波顯影劑等項目,雙方合作關係穩定。
醫影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6.82億元,年成長率達40.0%,每股稅後盈餘5.66元,已連2年每股稅後盈餘維持在5元以上。2024年第一季營業收入1.71億元,年成長率29.58%,每股稅後盈餘已達2.1元,全年成長可期。
**醫影上櫃有譜 預計6月中轉板**
生技股再添生力軍!成立32年的醫影(6637)預計在6月中旬轉上櫃,董事長謝穗徽今(21)日表示,公司近年營運動能主要來自於醫療影像設備的租賃管理業務,與全球醫療儀器大廠奇異(GE)的密切合作功不可沒。醫影今年將跨足健診、動物和核子醫學三大新市場,力拚營運持續成長。
醫影自創立以來從未出現虧損,以經銷、租賃和管理業務為主力,2022年起年度獲利連連超過半個股本。去年合併營收達6.82億元,年增40%;稅後純益1.21億元,年增8.72%,EPS創新高5.66元。今年前4月,合併營收2.809億元,年增47.61%;第一季稅後純益0.45億元,年增23.91%,EPS達到2.1元。
法人看好醫影今年營運,預估獲利將再攀新高,EPS將從5元起跳,原因之一在於三重地區醫院擴建將引進的設備租賃。
謝穗徽指出,醫影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醫院管理顧問、醫療設備租賃、藥品耗材買賣,以及醫療設備租賃與影像醫學管理軟體管理等多系統整合。目前,醫影與兩岸6家醫院進行整科合作營運,合作的租賃設備也有6家,在大陸也與2家健檢中心合作。
醫影與奇異合作影像醫學產品經銷已長達20年,產品項目多元,包括骨質密度測量儀、超音波掃描儀、血管攝影儀等。醫影自2003年起陸續成為奇異亞洲醫療設備的台灣經銷商,公司從2020年起也陸續成為Coway空氣清淨機、RADIATION CONTROL智能防輻射鉛板和太豪AI超音波全乳影像處理軟體的台灣經銷商。
**生技新兵醫影6月中搶攻上櫃,醫影領域再添新血**
生技股將迎來新成員!醫影(6637)董事長謝穗徽指出,為擴大市場版圖,公司正積極多元化,跨足核子醫學、健檢中心設備租賃合作、寵物影像醫學設備租賃合作等領域。
醫影今日將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6月中下旬正式轉上櫃。
謝穗徽表示,醫影早在30年前便有預防醫學的理念,隨著醫學影像設備租賃管理業務穩定成長,再加上與全球醫療器材大廠GE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為醫影奠定了穩健成長的基石。
醫影的主要收入來自醫療儀器買賣、設備租賃,以及提供醫院整合管理顧問服務。其中,與多家醫療院所簽訂合作契約,共同開發醫療資源和設備租賃經營模式。
20年前起,醫影成為奇異亞洲醫療設備公司的影像醫學類設備及藥品台灣經銷商,涵蓋骨質密度測量儀、超音波掃描儀、血管攝影儀等多項產品,以及顯影劑等醫材。
醫影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71億元,年增29.58%,稅後純益0.45億元,年增23.91%,每股純益2.1元。去年合併營收6.82億元,年增40%,稅後純益1.21億元,每股純益5.66元。
創立32年來從未出現虧損的醫影,是以經銷、租賃與管理業務為主 ,自2022年起每年獲利都超過半個股本,去年合併營收6.82億元、年 增40%,稅後純益1.21億元、年增8.72%,EPS以5.66元改寫新高。 今年前四月合併營收2.809億元、年增47.61%,第一季稅後純益0.4 5億元、年增23.91%,EPS達2.1元。
由於醫影今年還有三重地區醫院擴建將引進的設備租賃,法人看好 全年獲利將再創高峰,EPS將由5元起跳。
謝穗徽表示,醫影的服務包括醫院管理顧問、醫療設備及租賃、藥 品耗材買賣,也進行垂直整合,包括醫療設備租賃與影像醫學管理服 務軟體管理,多系統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在兩岸已與六家醫 院進行整科合作營運,合作的租賃設備也有六家,在大陸也與兩家健 檢中心合作。
謝穗徽表示,醫影30年前就有預防醫學的觀念,與奇異建立20年影 像醫學產品的經銷合作關係,目前已與多家醫療院所簽訂影像醫學設 備租賃管理服務合約,與院方共同整合開發醫療資源及設備租賃經營 模式。
醫影自2003年起陸續成為奇異亞洲醫療設備的台灣經銷商,產品項 目包括骨質密度測量儀、超音波掃描儀、血管攝影儀、數位X光攝影 儀、電腦斷層掃描儀、磁振造影掃描儀、乳房攝影儀、正子放射掃描 儀及顯影劑、Sonazoid立梭影(肝臟病灶顯影劑)等。
另外,醫影2020年也成為Coway空氣清淨機的台灣區醫療院所經銷 商,同年9月起成為新加坡商RADIATION CONTROL智能防輻射鉛板台灣 區經銷商;2022年5月起成為太豪AI超音波全乳影像處理軟體的台灣 區經銷商。
醫影今(22)日將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6月中下旬轉上櫃。醫影董事長謝穗徽表示,醫影30年前就有預防醫學的觀念,隨著醫學影像設備租賃管理業務持續成長,加上與全球高階醫療儀器大廠奇異(GE)合作密切,至今已建立20年影像醫學產品的經銷合作關係,為醫影帶來穩健的成長。
醫影主要營收來源為醫療儀器設備買賣、醫療設備租賃及提供醫院專業整合管理顧問服務,並與多家醫療院所簽訂影像醫學設備租賃管理服務合約,與院方共同整合開發醫療資源及設備租賃經營模式。
醫影20年前起陸續成為奇異亞洲醫療設備公司影像醫學類設備及藥品的臺灣經銷商,包括骨質密度測量儀、超音波掃描儀、血管攝影儀、數位X光攝影儀、電腦斷層掃描儀、磁振造影掃描儀、乳房攝影儀、正子放射掃描儀及顯影劑、Sonazoid立梭影(肝臟病灶顯影劑)。
醫影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1.71億元,年成長29.58%,第1季稅後純益0.45億元,年成長23.91%,每股純益2.1元。去年合併營收6.82億元,年增40%,稅後純益1.21億元,每股純益5.66元。
**醫影強勢崛起 生醫族群營收破十億家數攀升** 生策會公布今年第一季生醫族群業績,上市櫃公司中營收超過 10 億元的公司增加至 23 家,其中,連鎖藥局大樹以 42.02 億元蟬聯營收王座,外銷學名藥廠美時緊追在後,首季營收達 41.98 億元。 儘管上市櫃公司前 20 名營收表現穩定,上櫃公司表現更勝一籌,營收破 10 億元的家數達 12 家,較去年同期增加 1 家。興櫃生技股雖表現較為亮眼,但各家營收均未超過 3.5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表現亮眼的上市生醫公司中,醫影科技異軍突起,營收年增率達 106.36%。此外,藥華藥年增 86.2%,成為營收動能最強的生醫企業,而軒郁則以 58.2% 的年增率位居第二名。 另一方面,保瑞藥業首季營收年減 40.2% 衰退幅度最大,但在營收排名中仍穩居第三,達 28.5 億元。 生策會分析,今年第一季整體生醫產業營收表現良好,上市、上櫃及興櫃共 223 家公司中,有 128 家較去年同期成長,衰退的則有 81 家。
這些公司中,首季營收王是連鎖藥局大樹的42.02億元,其次是外銷學名藥廠美時的41.98億元,其餘上市櫃公司首季營收都低於30億元。今年首季上市櫃(不含興櫃)生醫企業營收成長動能最強的是藥華藥,年成長86.2%,成長表現排名第二的公司是軒郁,首季營收年增58.2%;今年首季業績衰退幅度最大的是保瑞藥業,首季營收年減40.2%,但在整個營收排名中仍居第三、達28.5億元。若把興櫃生技公司納入統計,其中晨暉生技首季營收年增106.36%,表現相對亮眼。
生策會統計2024年首季生醫上市、上櫃及興櫃共223家公司的營收,其中有128家較去年同期成長,衰退的有81家,另有一家公司營收持平,尚未有營收的公司達13家。
生策會分析,今年首季生醫上市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1家,較去年增加四家;生醫上櫃公司營收前20名的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12家,較去年增加一家。凸顯台灣生醫產業營收破10億的家數已愈來愈多,有趣的是上櫃公司表現勝過於上市公司,至於興櫃生技股各家營收都不足3.5億元。
在今年第1季的上市生醫公司中,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共六家,分別為藥華藥、視陽、望隼、神隆、台耀及晶碩;上市公司營收衰退超過15%的公司共四家,包括保瑞,泰博、佐登-KY及承業醫等;上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公司僅有兩家,分別是軒郁、及聯合骨科;上櫃公司營收衰退逾15%的公司僅有大江一家公司。
興櫃公司營收年增逾15%的也有五家,分別為晨暉生技、友霖、醫影、立弘、及優你康;興櫃公司營收年減逾15%的公司則包括漢達、泰宗及麗彤三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