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司特科技(上)公司新聞
台灣公司衛司特科技(股票代號:6894)昨(29)日掛牌上櫃,股價一開始就狂飆,終場收盤漲幅高達70.3%,讓不少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這家專注於高性能金屬廢液再生服務的公司,透過先進的「電解法」技術,為客戶提供高純度金屬銅管,並與產業上游供應鏈合作,推動綠色循環經濟。 衛司特董事長林世民表示,隨著電子業的發展,傳統的混凝法已經不敷使用,而電解法不僅能減少汙泥產量,還能降低成本,並提高金屬的經濟價值。這種技術可以將金屬再次用於製造電子產品和化學製品,達到零碳排和循環經濟的環保目標。 衛司特已經為超過60家工廠提供BOO服務,並與20多家工廠展開銷售和維護合作,顯示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而這次的上櫃,更是讓市場看到了衛司特科技未來的發展潛力。 同時,另一家台灣公司竣邦-KY(股票代號:4442)也於昨日掛牌上櫃,股價一開始就衝上33元,終場收盤漲幅達39%。竣邦董事長高振芳強調,公司並非傳統紡織公司,而是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創新、高端布料供應商。竣邦擁有超過20年的研究和開發經驗,能夠為國際服飾品牌提供高功能性貼合布料,並在越南設立數位印花及功能性貼合產線,讓產品和供應鏈更加完整。 這兩家公司的成功掛牌,不僅是市場對其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肯定,也顯示了台灣公司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的發展潛力。
衛司特專精於以銅為主的高性能金屬廢液再生服務完整解決方案,透過「電解法」,衛司特協助客戶析出純度99%以上的金屬銅管,再售予相關產業上游供應鏈,形成綠色循環經濟。
衛司特董事長林世民指出,隨著電子業廠房設備產能逐漸擴大,原先設置的混凝池不敷使用,且由於混凝池占地較廣,不易擴增,導致電子業開始陸續接受採用電解法來逐漸取代混凝法。
相比混凝法,電解法能顯著減少汙泥產量,降低相關的費用支出,提煉出的金屬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再次用於製造電子產品和化學製品,從而達到零碳排和循環經濟的環保目標,成為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衛司特已經為超過60家工廠提供BOO,並與20多家工廠開展銷售和維護合作。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竣邦-KY(4442)昨(29)日以每股22元掛牌上櫃,早盤股價一度衝上33元,終場收30.65元、大漲8.65元,漲幅逾39%,啟動蜜月行情。
竣邦董事長高振芳表示,竣邦是一家服務型的公司,不是紡織公司。他強調,紡織只是一個工具,竣邦賣給客人的不只是布,更是一條龍的完整服務,和傳統紡織廠不同,竣邦專注於為品牌大廠開發創新、高端布料。
竣邦具備完整設計開發能力加上紗、織、染及後加工的技術能力,提供國際服飾品牌廠商高功能性貼合布料,產品銷售50餘國,並於越南設立數位印花及功能性貼合產線,期讓產品及供應鏈變得更完整;包括Nike、Canada Goose、Burton、Gap、UNDER ARMOUR等全球知名品牌皆為其長期合作夥伴。
竣邦強調,該公司擁有超過20年研究和開發經驗,對功能性和高科技紡織品布料的特性有深入了解,並且掌握原料和製程設定、織造組織設計和織機參數設定、染整參數和配方設定等關鍵技術。
【台北訊】近日來,台灣的股市再掀一波轉投資熱潮,其中一家名為衛司特科技的興櫃廠(股票代號:6894)將於明日(29日)以承銷價106元正式轉上櫃掛牌。這家公司在再生金屬服務領域具有獨特地位,不僅為PCB製造業提供銅廢液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解決方案,更是業界唯一具備實績的廠商。 衛司特科技在公告中透露,將辦理股票初次上櫃過額配售,這一举措也顯示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再生金屬服務收入、電解設備與耗材,其中再生金屬服務部分,特別是其所創新的「廠中廠BOO」模式,受到PCB製造業的廣泛青睞。這種模式能夠幫助PCB製造業有效回收和再利用銅廢液,對於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來說,更可以實現銅廢液的零排放。 衛司特科技董事長林世民在最近的一次發言中表示,公司自今年第3季開始,營運狀況已逐漸回溫,對於第4季的展望,林董表示审慎樂觀。他預計,在面板產業的帶動和新業務的開展下,明年上半年公司的景氣將會持續向上。此外,公司目前正在洽談中的新客戶,在東南亞新廠投產後,將對東南亞市場的業績成長起到重要作用。 在財務方面,衛司特科技今年第3季的合併營收達到1.94億元,季增25.2%,年減1.2%,創下一年來的單季新高。而在10月份,公司的合併營收為0.86億元,月增29.3%,年增22.9%,這也是近19季來的新高。這些數據都反映了衛司特科技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衛司特主要業務為再生金屬服務收入、電解設備與耗材,再生金屬服務部分,衛司特獨創的「廠中廠BOO」模式,可協助PCB製造業銅廢液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已供應大部分台資PCB業者,更可為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銅廢液做到零排放,是業界唯一具備實績廠商。
衛司特董事長林世民日前表示,營運自今年第3季起逐步回溫,展望第4季審慎樂觀。明年在面板產業及新業務開展下,上半年景氣將正向看待。目前洽談中的客戶東南亞新廠投產後,將大幅挹注東南亞業績成長。
衛司特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1.94億元,季增25.2%,年減1.2%,寫一年來的單季新高。今年10月合併營收0.86億元,月增29.3%,年增22.9%,寫近19季新高。
【台灣新聞】興櫃市場本周表現亮眼,華鉬(6990)以25.82%的漲幅奪得冠軍寶座,億而得(6423)則以18.82%的漲幅緊追在後,電腦及周邊設備的邁科(6831)也以18.09%的漲幅摘下季軍。整體來看,興櫃市場的整體表現比上周更加出色。 在興櫃322檔股票中,本周有161檔維持平盤以上,占比50%。隨著加權指數的天天收紅,興櫃市場的表現逐漸向上拉抬。不過,周交易金額為89.34億元,相比上周的兩個月新高106.83億元,有所減少。 本周興櫃市場漲幅前十強的個股中,華鉬、億而得、邁科等電子族群和綠能環保相關的股票表現亮眼。其中,華鉬於今年9月登錄興櫃戰略新版,主要發展循環經濟,業務涉及石化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技術,以及產製稀有金屬精密化工等產品。 億而得微電子則是嵌入式非揮發性矽智財供應商,專門開發與邏輯製程相容的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並將專有技術授權給全球半導體代工廠等。邁科則樂觀看待全年營收年增趨勢,並持續擴增車用產品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漲幅前十強中還有衛司特科技,這家公司在電子族群中表現突出,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6423)則漲18.82%拿下亞軍,電腦及周邊設備的邁科(6831 )上漲18.09%
摘下季軍,本周興櫃市場整體漲幅表現較上周佳。
據統計興櫃322檔股票,本周有161檔維持平盤以上,占比剛好達到 50%,
興櫃市場隨著加權指數這一周天天收紅驚驚漲,表現跟著向上 拉抬;周交易金
額為89.34億元,相較上周的兩個月新高106.83億元 ,則稍微減少了17.49億元。
盤面上興櫃本周漲幅前十強分別為華鉬、億而得、邁科、天虹、鈺 寶、景
凱、源大環能、欣新網、衛司特、鋒魁科技,周漲幅從12.38 %∼25.82%不
等,成交量則介於53∼3,412張之間;在產業分類上, 漲幅前十名的個股以電子
族群的半導體業4檔、綠能環保2檔為主。
華鉬於今年9月登錄興櫃戰略新版,11月16日轉至興櫃一般版買賣 ,主要
發展領域在循環經濟,業務為石化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技術 ,產製稀有金屬
精密化工以及鉬釩鎢特殊合金鐵等製品,經營綠能電 池材料及特殊合金鐵的製
品。
由於在提煉石油的過程中會產生的大量廢觸媒,多數以掩埋的方式 處理,
長期掩埋將導致金屬物質使地下水、環境生態遭污染與破壞, 但失效觸媒的
釩、鉬等金屬物質在鋼鐵業中有極大的作用,衍生出石 化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回
收的相關技術,以求減少廢棄物。
華鉬在彰濱工廠具生產設備以及環保設施,目標為發展本土精密化 工材料
能源科技的高附加價值產品;產品包括高純氧化鉬、觸媒級鉬 酸銨、五氧化二
釩、釩酸銨等特用化學品,以及電池電解液等,營收 占比上釩鐵9%、鉬鐵
54%、氧化鉬29%、氧化釩7%。
億而得微電子是嵌入式非揮發性矽智財供應商,專門開發與邏輯製 程相容
並可多次性讀寫的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並以ymtp為矽智財 核心技術。億而
得將專有技術授權給全球半導體代工廠、整合元件製 造公司(IDM)和無晶圓
廠設計公司。
億而得的MTP SIP產品,可用於LED驅動IC、電源IC、MCU、車用IC 及IoT
晶片等領域,替非揮發性記憶體與數位類比功能在單一晶片之 整合提供關鍵性
的解決方案。億而得產品營收比重上,技術服務占3 4%、權利金占66%。
散熱廠邁科表示,全年營收年增趨勢樂觀看待,消費性產品已開始 有感回
溫,持續擴增車用產品產能,為營運成長提前布局。
年底IPO進度狂飆,櫃買中心上周上演三連發上櫃大戲!佑全、國邑、昱展新藥三家新興公司順利通過審議,與生技領域緊密相關,上櫃生技小尖兵聲勢浩大,預計將吸引更多資金湧入。這三家公司分別在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至17檔通過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目標是上櫃家數達24家,興櫃加戰略新板共45家,目前申請登錄興櫃的公司已達56家,已經提前達標。在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還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等3檔,而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公司則有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加上今年已掛牌上櫃的11檔,全年上櫃掛牌家數有望逼近20家。
其中,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之經營,今年前三季營收達23.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國邑則專注於新劑型新藥之研發,前三季營收3.15億元,稅後純益9,980.6萬元,EPS 0.89元。而昱展新藥則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開發,雖然前三季營收只有80萬元,但稅後淨損達2,481.7萬元,每股虧損為0.44元。
值得一提的是,衛司特科技也在等待掛牌的清單中,這家公司在科技領域具有亮麗前景,預計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
【台北訊】近期,台灣櫃買中心不斷推動企業進軍多層次資本市場,成效顯著。截至10月,上櫃、興櫃、創櫃板的家數已達1,242家,其中上櫃新增12家,興櫃新增56家,創櫃板新增17家。在這波進軍潮中,衛司特科技等新兵積極準備掛牌,展現出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熱情與期待。 上櫃市場方面,目前已有813家公司股票上市,今年新增12家。值得注意的是,櫃買中心已同意六家公司的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這些公司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寶陞、欣新網,他們都是上櫃市場的新兵。其中,衛司特科技已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的審議,只待董事會核議,可望成為上櫃市場的新力軍。 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10日剛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這四家公司也將進入上櫃市場。昱展新藥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新藥開發,董事長林東和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該公司申請時資本額達5.70億元,10日興櫃均價收在206.32元。 興櫃市場方面,今年來已有56家公司掛牌,其中13家為戰略新板。興櫃市場目前共有322家公司股票上市。 創櫃板則有107家公司登錄,今年來新增17家。這些數字不僅顯示出台灣資本市場的活力,也反映了企業對於進軍多層次市場的熱情。隨著更多企業加入,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上櫃股票部分,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3家(包含外國公司29家),今年來上櫃掛牌公司有12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寶陞、欣新網,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有四家,包括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10日甫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待審議則有三家,包括諾貝兒、安倉,以及米斯特。
昱展新藥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是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0億元,10日興櫃均價收在206.32元。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22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掛牌有56家(包含13家戰略新板)。目前登錄創櫃板有107家,今年來登錄家數有17家。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 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 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 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 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 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 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 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 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 .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
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 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 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 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 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 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 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 44元。
台灣環保節能廠商衛司特科技(6894)即將在11月上櫃,董事長林世民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全球淨零排碳趨勢的加劇,電子製造業對再生金屬銅的需求不斷攀升。衛司特在全球市場的布局已經取得成效,公司第二季業績已經見底,對第四季的營運前景保持樂觀態度,並預計明年將迎來正向發展。 衛司特的主要收入來源包括廢液電解再生回收金屬、電解設備與耗材銷售等。今年前九個月,公司合併營收為5.26億元,年減14.68%。林世民強調,衛司特引進的「廠中廠BOO」模式,能夠幫助PCB製造業進行銅廢液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該模式已經為大多數台資業者提供服務,並能夠實現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銅廢液的零排放,成為業界唯一具有實績的廠商。 林世民還提到,台資PCB業在全球市場佔有超過3成的份額,其中衛司特的客戶佔台資企業前20大業者的絕大多數。雖然今年上半年PCB產業因去化庫存而產生衰退,但預計第四季將逐漸恢復成長,對衛司特的營運將帶來正面影響。 衛司特在越南及中國大陸昆山設有據點,上市PCB廠欣興、華通均為公司的重要客戶。隨著國內PCB廠商大量赴越南、泰國投資新廠,這也為衛司特帶來新的營運商機。 面向未來,林世民認為,隨著全球ESG議題的發酵,國際品牌大廠已經要求PCB廠使用再生銅,預計未來高階電子製造業對高純度再生銅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此外,衛司特已經在多個海外市場進行布局,包括大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可以就近提供服務。在淨零排碳的趨勢下,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被看好。
衛司特科技(6894)董事長林世民最近在記者會上表示,公司營運已經在今年第二季達到低點,預計從第三季開始逐漸回升,對第四季則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預計,2024年隨著面板產業的穩定和新業務的拓展,上半年將會看到正面的經濟成長。此外,公司正在洽談中的東南亞新廠投產後,將對該地區的業績成長產生顯著影響。衛司特將在11月下旬轉上櫃掛牌,並將於今天舉行上櫃前的業績發表會。
衛司特的主要業務包括再生金屬服務、電解設備與耗材。其中,再生金屬服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透過獨特的「廠中廠BOO」模式,幫助PCB製造業進行銅廢液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這項服務已經供應了大部分台資PCB業者,並能夠為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實現銅廢液的零排放,在業界中是唯一具有實績的廠商。
衛司特今年第三季的合併營收達到了1.94億元,季增25.2%,年減1.2%,創下一年來單季新高。累計今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收為5.26億元,年減14.7%。去年公司每股純益為9.32元,但今年上半年因客戶產能稼動率下降,導致廢液回收減少,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32億元,年減21%。毛利率為39.42%,年減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為7,084.5萬元,年減33.8%,每股純益為3.47元。
在營收結構上,再生金屬服務占比為58%,電解設備與耗材占比40.5%,其他業務占比1.5%。按客戶產業別來分,PCB業占比約70%,半導體業占比15%至20%,面板業占比10%至15%。林世民強調,台資PCB業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0%,而衛司特是這些台資企業前20大中的主要客戶。
儘管今年上半年PCB產業因去化庫存而導致年複合成長率衰退,但下半年已逐漸恢復成長,對公司營運帶來正面影響。林世民提到,去年面板產業衰退迅速,但相對來說,也較早達到谷底,今年上半年市況已有改善。他對PCB產業的下半年持樂觀態度,並對半導體產業保持正面預期。
衛司特隨著客戶的南向布局,也開始尋求將台灣的成功模式複製到東南亞,預計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將看到較明顯的成效。目前公司的半導體客戶主要集中於台灣晶圓代工廠,隨著客戶在馬來西亞等地的廠區擴張,林世民透露,已有美系半導體製造商的訂單將在馬來西亞設廠,預計設備運轉後將在2024年下半年對營收做出貢獻,並期望未來能夠將這種模式複製到全球其他廠區。
衛司特將於11月下旬轉上櫃掛牌,將於今天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衛司特主要業務為再生金屬服務收入、電解設備與耗材,其中再生金屬服務部分,衛司特以獨創的「廠中廠BOO」模式,可協助PCB製造業銅廢液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已供應大部分台資PCB業者,更可為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銅廢液做到零排放,是業界唯一具備實績廠商。
衛司特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1.94億元,季增25.2%,年減1.2%,是一年來單季新高。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5.26億元,年減14.7%。
衛司特去年每股純益9.32元,今年上半年受到客戶產能稼動率下降,導致廢液回收相對減少。上半年合併營收3.32億元,年減21%。毛利率39.42%,年減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7,084.5萬元,年減33.8%,每股純益3.47元。
衛司特上半年營收當中,再生金屬服務占比為58%、電解設備與耗材占比40.5%、其他1.5%。目前營收比重以客戶產業別區分,PCB約占70%,半導體業占15%至20%,面板業占10%至15%。
林世民指出,台資PCB業在全球有逾30%的市占率,其中台資企業前20大中,大部分是該公司的客戶。雖然今年上半年PCB產業因去化庫存導致年複合成長率衰退,但下半年已漸恢復成長,對營運有正面助益。
他說,去年面板產業衰退快,但相對也較早落底,今年上半年市況有起色。
PCB部分客戶第2季已落底,盼下半年回溫;至於半導體產業則一直是正向看待。衛司特追隨客戶南向布局,也開始洽談將台灣相同的合作模式複製到東南亞,預期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會有較明顯挹注。
目前半導體客戶主要以台灣晶代工圓廠為主,隨著客戶擴新廠成長,林世民透露,已有美系半導體製造商訂單會落腳馬來西亞,估計設備運轉後會在2024年下半年貢獻營收,期盼日後可複製到全球廠區。
衛司特主要收入來源為廢液電解再生回收金屬、電解設備與耗材銷 售等,今年前九月合併營收5.26億元、年減14.68%。
林世民指出,衛司特再生金屬服務獨創「廠中廠BOO」模式,可協 助PCB製造業銅廢液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供應大部分台資業者,更 可為半導體與LCD光電面板製造業銅廢液做到零排放,是業界唯一具 備實績廠商。
林世民指出,台資PCB業在全球有超過3成的市占率,其中台資企業 前20大業者中,大部分是衛司特的客戶。雖然今年上半年PCB產業因 去化庫存導致衰退,不過第四季可望逐漸恢復成長,對衛司特將有正 面的助益。
衛司特在越南及大陸昆山設立據點,而上市PCB廠欣興、華通均為 衛司特重要客戶。國內PCB廠商大量赴越南、泰國投資新廠,也可望 為衛司特帶來新營運商機。
展望未來,林世民指出,全球ESG議題逐漸發酵中,國際品牌大廠 已要求PCB廠使用再生銅,預期未來高階電子製造業對高純度的再生 銅需求會大幅增加。另衛司特也早已布局大陸、越南、泰國、馬來西 亞、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可在地就近提供服務,在全球淨零排碳的趨 勢下,公司未來前景看好。
衛司特科技(6894)這家以環保綠能及ESG概念聞名的台灣公司,近期在市場上可是頗受矚目。由於客戶產能稼動率的回溫,衛司特科技的營運表現也是一路走升。不僅如此,公司即將在10月24日舉行上櫃前的業績發表會,並且宣布了初次上櫃前的現金增資作業,每股將以102元的溢價發行。 從業績數據來看,衛司特科技第3季合併營收達到了1.94億元,比前季增長了25.2%,年比則微減1.2%,創下一年來單季新高。而累計今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收為5.26億元,年減幅為14.7%。雖然去年每股純益有9.32元,但由於今年客戶產能稼動率下降,廢液回收相對減少,導致上半年合併營收年減21%。 在毛利率方面,衛司特科技目前為39.42%,年減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則為7,084.5萬元,年減33.8%,每股純益為3.47元。這些數據反映了公司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適應與應對。 公司實收資本額為2.04億元,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再生金屬服務」與「電解設備與耗材」,主要服務領域則涵蓋印刷電路板、半導體及光電面板等三大產業。衛司特科技特有的「廠中廠BOO(Build-Operate-Own)」模式,讓它在客戶廠內建置金屬廢水處理與再生系統,提供設備並派員駐廠操作,將含銅廢液以電解法析出純度達99.5%以上的銅金屬,再售予相關產業的上游供應鏈。 這次的業績發表會,無疑將會為市場帶來衛司特科技未來發展的更多期待。對於這家台灣的環保綠能明星企業,我們將保持關注。
衛司特第3季合併營收1.94億元,季增25.2%,年減1.2%,是一年來單季新高。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5.26億元,年減14.7%。
衛司特去年每股純益9.32元,今年受客戶產能稼動率下降,導致廢液回收相對減少。上半年合併營收3.32億元,年減21%。毛利率39.42%,年減4.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7,084.5萬元,年減33.8%,每股純益3.47元。
衛司特實收資本額2.04億元,業務兩大收入來源為「再生金屬服務」與「電解設備與耗材」,主要服務領域為印刷電路板、半導體及光電面板等三大產業。衛司特是以獨創「廠中廠BOO(Build-Operate-Own)」模式,於客戶廠內建置金屬廢水處理與再生系統,提供設備並派員駐廠操作,將含銅廢液以電解法析出純度達99.5%以上銅金屬,再售予相關產業上游供應鏈。
台灣股市新軍來襲!櫃買家族再添新兵,騰雲科技服務公司(6870)即將於今(14)日上櫃掛牌,這是今年來第十家上櫃的公司。櫃買中心也在昨日審議通過寶陞國際公司上櫃案,市場熱鬧非凡。 騰雲科技服務公司將於14日上午9時舉行上櫃敲鑼儀式,由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參與。這家公司的承銷價訂在128元,而13日的興櫃均價則是159.55元,兩者之間的價差相當可觀。騰雲科技主要從事零售雲客、商、金流整合性產品及平台的銷售,以及雲端數據分析及平台維運服務。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4.64億元,稅後淨利為6,38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45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2.48億元,稅後淨利為3,088萬元,EPS為1.58元。 另一方面,寶陞國際公司的上櫃案也獲得櫃買中心批准。寶陞專注於實木複合地板、塑料地板、超耐磨地板及其他室內裝修建材的銷售,董事長為黃楷倫。該公司的推薦證券商包括兆豐證券、國票證券、台新證券及富邦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2.48億元。寶陞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22.71億元,稅後淨利為1.46億元,EPS為6.20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10.90億元,稅後淨利為6,997萬元,EPS為2.81元。 截至13日,台灣櫃買市場上櫃家數已達813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九家。目前尚有七家公司等待掛牌,包括宸曜、鑫傳、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此外,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待審議的公司有三家,分別是昱展新藥、欣新網以及諾貝兒。
騰雲14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當日舉辦上櫃掛牌典禮,於上午9時整進行騰雲「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騰雲承銷價訂在128元,13日興櫃均價收在159.55元,兩者之間有不小的價差。
騰雲主要是從事零售雲客、商、金流整合性產品及平台之銷售,暨雲端數據分析及平台維運服務,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4.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6,38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45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2.4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3,088萬元,EPS為1.58元。
此外,櫃買中心於13日審議通過寶陞上櫃案。寶陞業務主要是實木複合地板、塑料地板、超耐磨地板及其他室內裝修建材的銷售,董事長為黃楷倫,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國票證券、台新證券及富邦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48億元。
寶陞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22.71億元,稅後淨利為1.46億元,EPS為6.20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10.90億元,稅後淨利為6,997萬元,EPS為2.81元。
截至13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3家(包含外國公司30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九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七家,除了14日掛牌的騰雲,其他還有宸曜、鑫傳、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審議通過,俟董事會核議有一家寶陞;待審議有三家,包括昱展新藥、欣新網,以及諾貝兒。
宏碩系統主要是從事軍用與商用真空微波管、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及微波應用系統設備等製造及銷售,2022年度營收為4.37億元,稅後淨利為1.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64元。2023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16億元,稅後淨利為4,809萬元,EPS為1.55元。
宏碩系統掛牌後,其他上櫃準新兵還有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三家包括騰雲、宸曜、鑫傳。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則有四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以及竣邦-KY。
據CMoney統計,興櫃上半年獲利前十名的個股為:巨漢、正瀚、華懋、伯鑫、富世達、諾貝兒、衛司特、欣新網、寶陞、達發,EPS介於2.7元至8.97元間不等。相關個股涵蓋產業廣泛,包含:半導體、生物科技、綠能環保、工業、藥妝通路、軸承廠、PCB製程應用電解設備及耗材廠等。
巨漢為無塵室統包工程廠,去年7月登錄興櫃市場,去年便以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95元稱冠興櫃,今年再度蟬聯上半年興櫃市場獲利冠軍寶座,今年7月底已向證交所遞件申請股票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