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未)公司新聞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金屬中心、工研院及中科研四大財團法人研
究機構籌組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基於協助車輛產業發展,昨日
正式將主導裕隆集團自創LUXGEN品牌汽車走向的華創車電技術
中心公司、大葉大學納入其中,建構涵蓋產官學上中下游一條鞭
的汽車研發團隊。
身為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任委員的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
經理黃隆洲指出,四大財團法人在2005年共同合組台灣車輛研發
聯盟,開發停車輔助系統、低速域前車跟隨系統、汽車防撞雷達
系統、輕型電動概念車、電子式駐煞車系統、鋁複合材煞車碟片
等先進車輛產業關鍵技術。
黃隆洲表示,業界常感嘆人很多,人才卻不多,於是研發聯盟就
從執行學界科專十所大專院校中選中大葉大學,藉助大葉大學的
加入,讓人才供應庫可與業界及研究單位做結合,建構涵蓋產官
學上中下游一條鞭。
究機構籌組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基於協助車輛產業發展,昨日
正式將主導裕隆集團自創LUXGEN品牌汽車走向的華創車電技術
中心公司、大葉大學納入其中,建構涵蓋產官學上中下游一條鞭
的汽車研發團隊。
身為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任委員的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
經理黃隆洲指出,四大財團法人在2005年共同合組台灣車輛研發
聯盟,開發停車輔助系統、低速域前車跟隨系統、汽車防撞雷達
系統、輕型電動概念車、電子式駐煞車系統、鋁複合材煞車碟片
等先進車輛產業關鍵技術。
黃隆洲表示,業界常感嘆人很多,人才卻不多,於是研發聯盟就
從執行學界科專十所大專院校中選中大葉大學,藉助大葉大學的
加入,讓人才供應庫可與業界及研究單位做結合,建構涵蓋產官
學上中下游一條鞭。
位於台北縣新店裕隆汽車城樓上,有一個國內車用電子發展的重
鎮--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儘管行事低調,卻是我國再造一個兆元產
業的重要平台。
車界人士熟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始終想圓一個「打造汽車
自主品牌」的夢,這個夢可望在今年內成真,而近年低調研發的
華創車電,正是嚴凱泰築夢踏實的推手。
目前國內投入車用電子產品研發的知名廠商有30多家,但與國際
相較,規模顯得不足,競爭力也因而受限,但這個現象,隨著有
裕隆集團背景的華創車電投入而有了改變,華創車電已與台達電
、敦陽、友達、同致電子等跨界合作,期掌握全球版塊正往亞洲
移動的契機,共同打造車用電子產業躍居我國另一個兆元產業。
鎮--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儘管行事低調,卻是我國再造一個兆元產
業的重要平台。
車界人士熟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始終想圓一個「打造汽車
自主品牌」的夢,這個夢可望在今年內成真,而近年低調研發的
華創車電,正是嚴凱泰築夢踏實的推手。
目前國內投入車用電子產品研發的知名廠商有30多家,但與國際
相較,規模顯得不足,競爭力也因而受限,但這個現象,隨著有
裕隆集團背景的華創車電投入而有了改變,華創車電已與台達電
、敦陽、友達、同致電子等跨界合作,期掌握全球版塊正往亞洲
移動的契機,共同打造車用電子產業躍居我國另一個兆元產業。
「汽車電子加上整車發展,可以為我國再打造一個兆元產業。」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總經理、也是車輛公會理事長劉一震,對國內
車用電子產業有高度期許。
車界人士熟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有一個夢,就是打造一個
汽車自主品牌;這個夢可望在今年築夢踏實。而近年低調研發的
華創車電,所扮演的角色,猶如為這個夢的成真推波助瀾的發動
機。
借鏡韓國 政府介入帶動發展
劉一震在兩年多前卸下裕隆日產汽車總經理要職,投身接掌華創
車電技術中心,以他在裕隆集團的位階,不難想見嚴凱泰對車用
電子這個區塊及其延伸產業的重視程度,加上劉一震身兼車輛公
會理事長,由他來談國內車用電子產業的發展前景,再恰當不過
。
劉一震認為,受限於經濟規模不足,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缺乏優
勢,但台灣車輛零組件及ICT(資通訊)產業卻有驚人的活力
,如果能好好結合汽車電子與整車發展,我們有很好的機會打造
另一個兆元產業。
他以韓國為例,各重點產業就是在政府科專的大力支持下,靠著
政府力量的帶動有效開展,且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汽車業的
飛速成長就是一例,他們政府甚至可以大手筆投入2、30億元
去研發節能車。韓國的例子與發展軌跡,值得我們借鏡。
近十年,我國的3C產業在政府打造兆元產業的政策導引下,固
然在國際間已扮演重要角色,但政府公部門也發現到,3C產業
已走入微利時代,適時轉型、以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提高附加價
值,是接下來要發展的方向。
ICT轉型車電 再造產業春天
「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很好,但他們對汽車業卻是陌生的。這
點很可惜。」如果ICT產業與汽車業緊密合作,將會有一番新
氣象。
劉一震指出,電子產品的獲利快、車用電子回收較慢,這是多數
ICT廠商對投入車用電子產品有疑慮之處,但3C產品的生命
周期短、車用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卻可以很長,所以就長線發展
來看,要擴大產值規模,ICT產業轉型車用電子產業有其必要
性。
目前國內投入車用電子產品研發的知名廠商約有30多家,但與
國際相較,規模都顯不足,競爭力也相對降低,政府希望見到千
億元以上的廠商投入。所幸,這個現象已有所改變,像鴻海買下
安泰電業就是一例,而有裕隆集團背景的華創車電與台達電、敦
陽、友達、同致電子等合作,也是國內業界意識到跨界合作重要
性的例子。
建構成熟車電平台 引領汽車業發展
劉一震分析,全球版塊正往亞洲的印度、中國甚至東南亞移動,
車輛零組件產業也逐漸移往亞洲,很多國際大廠都來亞洲採購,
這是台灣的發展利基。
如今,台灣已培養相當大的設計能量,加上零組件產業的優勢,
如果善用並結合這些創新能量,以創新的規格、配備發展高附加
價值的車用電子產品,一定比別人有競爭力。
此外,中國大陸方汽車市場正飛速成長,去年已達到年銷900
萬台的規模,預估今年可以上探1,000萬台,一直有面向國
際雄心的裕隆集團,看到這個趨勢與對外發展的機會,積極推動
自主品牌。一如裕隆創辦人「發電機報國」的精神,現在的華創
車電,就是一個匯聚車用電子能量的平台,扮演為裕隆集團建構
汽車自主品牌推波助瀾的角色。
劉一震強調,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已經成熟,甚至如宏碁、
BenQ等都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自主品牌,只要有效串連成
熟的ICT產業、活躍的零組件產業、與汽車產業,形成一個平
台,加上政府資源的支持,台灣車用電子產業未來的發展很有機
會。
屆時,台灣將不只是全球車用電子產品的供應者,也不只是另一
個兆元產業,它甚至可以回過頭來帶動國內汽車產業發展。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總經理、也是車輛公會理事長劉一震,對國內
車用電子產業有高度期許。
車界人士熟知,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有一個夢,就是打造一個
汽車自主品牌;這個夢可望在今年築夢踏實。而近年低調研發的
華創車電,所扮演的角色,猶如為這個夢的成真推波助瀾的發動
機。
借鏡韓國 政府介入帶動發展
劉一震在兩年多前卸下裕隆日產汽車總經理要職,投身接掌華創
車電技術中心,以他在裕隆集團的位階,不難想見嚴凱泰對車用
電子這個區塊及其延伸產業的重視程度,加上劉一震身兼車輛公
會理事長,由他來談國內車用電子產業的發展前景,再恰當不過
。
劉一震認為,受限於經濟規模不足,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缺乏優
勢,但台灣車輛零組件及ICT(資通訊)產業卻有驚人的活力
,如果能好好結合汽車電子與整車發展,我們有很好的機會打造
另一個兆元產業。
他以韓國為例,各重點產業就是在政府科專的大力支持下,靠著
政府力量的帶動有效開展,且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汽車業的
飛速成長就是一例,他們政府甚至可以大手筆投入2、30億元
去研發節能車。韓國的例子與發展軌跡,值得我們借鏡。
近十年,我國的3C產業在政府打造兆元產業的政策導引下,固
然在國際間已扮演重要角色,但政府公部門也發現到,3C產業
已走入微利時代,適時轉型、以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提高附加價
值,是接下來要發展的方向。
ICT轉型車電 再造產業春天
「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很好,但他們對汽車業卻是陌生的。這
點很可惜。」如果ICT產業與汽車業緊密合作,將會有一番新
氣象。
劉一震指出,電子產品的獲利快、車用電子回收較慢,這是多數
ICT廠商對投入車用電子產品有疑慮之處,但3C產品的生命
周期短、車用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卻可以很長,所以就長線發展
來看,要擴大產值規模,ICT產業轉型車用電子產業有其必要
性。
目前國內投入車用電子產品研發的知名廠商約有30多家,但與
國際相較,規模都顯不足,競爭力也相對降低,政府希望見到千
億元以上的廠商投入。所幸,這個現象已有所改變,像鴻海買下
安泰電業就是一例,而有裕隆集團背景的華創車電與台達電、敦
陽、友達、同致電子等合作,也是國內業界意識到跨界合作重要
性的例子。
建構成熟車電平台 引領汽車業發展
劉一震分析,全球版塊正往亞洲的印度、中國甚至東南亞移動,
車輛零組件產業也逐漸移往亞洲,很多國際大廠都來亞洲採購,
這是台灣的發展利基。
如今,台灣已培養相當大的設計能量,加上零組件產業的優勢,
如果善用並結合這些創新能量,以創新的規格、配備發展高附加
價值的車用電子產品,一定比別人有競爭力。
此外,中國大陸方汽車市場正飛速成長,去年已達到年銷900
萬台的規模,預估今年可以上探1,000萬台,一直有面向國
際雄心的裕隆集團,看到這個趨勢與對外發展的機會,積極推動
自主品牌。一如裕隆創辦人「發電機報國」的精神,現在的華創
車電,就是一個匯聚車用電子能量的平台,扮演為裕隆集團建構
汽車自主品牌推波助瀾的角色。
劉一震強調,台灣的ICT產業發展已經成熟,甚至如宏碁、
BenQ等都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自主品牌,只要有效串連成
熟的ICT產業、活躍的零組件產業、與汽車產業,形成一個平
台,加上政府資源的支持,台灣車用電子產業未來的發展很有機
會。
屆時,台灣將不只是全球車用電子產品的供應者,也不只是另一
個兆元產業,它甚至可以回過頭來帶動國內汽車產業發展。
中華電信將跨足車用電子市場!據透露,中華電信研究所已開發
完成一套車用電子設備,並獲國內知名汽車大廠三、四萬台訂單
,雙方最快四月宣佈合作。中華電也正在和裕隆、宏達電、華創
車電洽談合作,還準備推出自有品牌CHT車用裝置大動作進軍車
用汽車電子市場。
中華電鴨子滑水佈局車用電子市場一段時間,近期可望浮上檯面
。除了由中華電信研究所開發的車用電子設備順利取得三、四萬
台訂單外,也正與裕隆、宏達電及雙方所投資成立的華創車電洽
談合作。由華創車電提供汽車電子關鍵硬體設備,中華電信提供
無線通訊技術、行車資訊及汽車客服坐席服務。儘管合作細節還
未完全定案,但由於裕隆之前已把中華電SIM卡、導入裕隆汽車的
TOBE車載設備、提供行動e化服務,早有成功合作的前例,而宏
達電一直是中華電信主要手機供貨商,因此,對於再度攜手合作、
三方都相當期待。
除了透過異業結盟方式、迅速擴大在車用電子市場地位之外,中
華電也決定推出自有品牌CHT車用裝置,目前正和多家GPS車用
設備開發商與智慧型手機大廠接觸,擬從中挑選一家,為中華電
代工生產第一款CHT自有品牌車用電子產品。
中華電信表示,裕隆、宏達電、億光等大廠所合資成立的華創車
電主要以開發衛星導航車用設備等產品為主。但畢竟車子要在行
進中提供包括搜尋、定位、上網、找店家,或是提供路況甚至上
網功能,就得靠行動通訊的技術支援,目前只有電信業者可以提
供這方面技術。而中華黃頁六十八萬筆店家資料,加上中華電剛
透過與勤崴科技合資新公司,擁有PaPaGo全省圖資軟體、架構完
整的車用電子導航系統,更是未來進軍汽車電子市場最大籌碼。
完成一套車用電子設備,並獲國內知名汽車大廠三、四萬台訂單
,雙方最快四月宣佈合作。中華電也正在和裕隆、宏達電、華創
車電洽談合作,還準備推出自有品牌CHT車用裝置大動作進軍車
用汽車電子市場。
中華電鴨子滑水佈局車用電子市場一段時間,近期可望浮上檯面
。除了由中華電信研究所開發的車用電子設備順利取得三、四萬
台訂單外,也正與裕隆、宏達電及雙方所投資成立的華創車電洽
談合作。由華創車電提供汽車電子關鍵硬體設備,中華電信提供
無線通訊技術、行車資訊及汽車客服坐席服務。儘管合作細節還
未完全定案,但由於裕隆之前已把中華電SIM卡、導入裕隆汽車的
TOBE車載設備、提供行動e化服務,早有成功合作的前例,而宏
達電一直是中華電信主要手機供貨商,因此,對於再度攜手合作、
三方都相當期待。
除了透過異業結盟方式、迅速擴大在車用電子市場地位之外,中
華電也決定推出自有品牌CHT車用裝置,目前正和多家GPS車用
設備開發商與智慧型手機大廠接觸,擬從中挑選一家,為中華電
代工生產第一款CHT自有品牌車用電子產品。
中華電信表示,裕隆、宏達電、億光等大廠所合資成立的華創車
電主要以開發衛星導航車用設備等產品為主。但畢竟車子要在行
進中提供包括搜尋、定位、上網、找店家,或是提供路況甚至上
網功能,就得靠行動通訊的技術支援,目前只有電信業者可以提
供這方面技術。而中華黃頁六十八萬筆店家資料,加上中華電剛
透過與勤崴科技合資新公司,擁有PaPaGo全省圖資軟體、架構完
整的車用電子導航系統,更是未來進軍汽車電子市場最大籌碼。
國際油價飆漲屢創新高,和泰汽車公司因應油電混合電動車(
HYBRID)將是車市明日之星而提前卡位佈局,昨(十一)
日宣布,以六百萬元起跳的LEXUS LS600H長軸版油
電混合電動車打頭陣,下半年再推GS450H油電混合電動車
應戰,加計PRIUS及LEXUS RX400H兩款油電混
合電動車,全年預計販售一千輛。
裕隆集團旗下華創車電擬以ESPACE為藍本,開發國內首輛
插電式油電混合電動車,預計三年內正式上路。華創車電總經理
劉一震表示,華創內部正研擬今年內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科技計
劃經費補助等相關事宜。
和泰汽車主管指出,油電混合電動車係利用汽車起步或是中低轉
速行駛時,在引擎效率不佳時,利用電動馬達為動力且由電池提
供所需的動力來源。煞車或減速時的動能轉換為電能回收使用。
加速狀態係由電動馬達傳輸補助驅動力,也可以純電動行使模式
行駛,高效率化轉速控制引擎及馬達,可發揮最大效率。
紅燈停車或處於怠速狀態,自動將汽車引擎停止而減少能源浪費
,車行速度逐漸提高,在一般行駛狀況,系統可透過駕駛踩煞踏
油門的力道,綜合協調使用電動馬達與汽車引擎來驅動汽車,以
達到最佳運作效率,保持最低油耗。遇到急加速或高速行駛時,
系統偵測到駕駛者踩油門踏板的力道加強,此時HYBRID電
池會提供額外的電力給電動馬達,並促使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同
時發揮最大性能。
油電混合電動車雖比搭載相同排氣量引擎的汽油車貴五成至一倍
不等,但依工研院測試報告顯示,豐田PRIUS 油電混合電
動車為例,市區行駛每公升可跑二四.一公里,平均每公升可跑
二四.七公里;遠比搭載同樣一千五百西西汽油引擎的豐田
VIOS車款市區每公升汽油跑一五.一公里、平均每公升汽油
跑一七.公里來得省油。
LEXUS RX400H油電混合車搭載三千三百西西引擎,
市區每公升跑一四.三公里、平均每公升跑一四.八公里,而搭
載三千五百西西引擎引擎的豐田CMARY 房車市區每公升可
跑九.四公里,平均每公升可跑一一.四公里,以台灣城市間距
離不像歐美動輒四、五百公里,相當適合使用油電混合電動車,
只要新政府願意提高高額補助金,油電混合電動車有機會成為汽
車市場主流。
HYBRID)將是車市明日之星而提前卡位佈局,昨(十一)
日宣布,以六百萬元起跳的LEXUS LS600H長軸版油
電混合電動車打頭陣,下半年再推GS450H油電混合電動車
應戰,加計PRIUS及LEXUS RX400H兩款油電混
合電動車,全年預計販售一千輛。
裕隆集團旗下華創車電擬以ESPACE為藍本,開發國內首輛
插電式油電混合電動車,預計三年內正式上路。華創車電總經理
劉一震表示,華創內部正研擬今年內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科技計
劃經費補助等相關事宜。
和泰汽車主管指出,油電混合電動車係利用汽車起步或是中低轉
速行駛時,在引擎效率不佳時,利用電動馬達為動力且由電池提
供所需的動力來源。煞車或減速時的動能轉換為電能回收使用。
加速狀態係由電動馬達傳輸補助驅動力,也可以純電動行使模式
行駛,高效率化轉速控制引擎及馬達,可發揮最大效率。
紅燈停車或處於怠速狀態,自動將汽車引擎停止而減少能源浪費
,車行速度逐漸提高,在一般行駛狀況,系統可透過駕駛踩煞踏
油門的力道,綜合協調使用電動馬達與汽車引擎來驅動汽車,以
達到最佳運作效率,保持最低油耗。遇到急加速或高速行駛時,
系統偵測到駕駛者踩油門踏板的力道加強,此時HYBRID電
池會提供額外的電力給電動馬達,並促使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同
時發揮最大性能。
油電混合電動車雖比搭載相同排氣量引擎的汽油車貴五成至一倍
不等,但依工研院測試報告顯示,豐田PRIUS 油電混合電
動車為例,市區行駛每公升可跑二四.一公里,平均每公升可跑
二四.七公里;遠比搭載同樣一千五百西西汽油引擎的豐田
VIOS車款市區每公升汽油跑一五.一公里、平均每公升汽油
跑一七.公里來得省油。
LEXUS RX400H油電混合車搭載三千三百西西引擎,
市區每公升跑一四.三公里、平均每公升跑一四.八公里,而搭
載三千五百西西引擎引擎的豐田CMARY 房車市區每公升可
跑九.四公里,平均每公升可跑一一.四公里,以台灣城市間距
離不像歐美動輒四、五百公里,相當適合使用油電混合電動車,
只要新政府願意提高高額補助金,油電混合電動車有機會成為汽
車市場主流。
油價極速狂飆 電動車商機 來電 台灣具備世界級研發生產實力,
自創品牌、拓展內外銷市場大有可為。
原油期貨報價突破100美元大關,後勢持續看漲,用車人的負
擔愈來愈重,在兼顧環保的需求下,以電力取代汽油,以電動馬
達取代內燃機引擎,已成為下一世代車輛的動力主流,未來車子
跑不動時,車主要從「加油」,變成「充電」。
國內外各大車廠,最近都紛紛投入電動車的開發,台塑集團創辦
人王永慶就發動集團內各事業,投入電池等相關領域開發,並因
此介入汽車製造領域;國內最大的汽車製造業者裕隆集團,更結
合國內IT、機電產業業者的產業優勢條件,以及成熟的汽車零
組件產業上下游族群,投入新世代電動車開發。
台塑集團甫於農曆年前宣布,透過旗下台塑生醫出資,與長園科
技合組新公司,取得最新的鋰鐵電池技術,並規劃搭配南亞電路
板公司發展的甲醇式燃料電池(Fuel Cell)技術,建
構新世代電動車最關鍵的動能與電能儲存供應,想在新興的電動
車領域建立領導地位。
在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的牽線下,機電大廠東元集團、台全電機,
也與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合作,計畫在三年內開發出插電式
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透露
,看好電動車未來將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裕隆除了投入電動車
的研發,未來更可能從專業汽車代工廠,跨足生產電動車。
陳國榮認為,電動車不僅只有歐美日先進國家有市場,台灣更具
有發展電動車產業的絕佳環境與條件。
台灣現在要發展汽車產業,若繼續走傳統內燃機(汽柴油引擎)
汽車的路線,光在引擎、變速箱上的發展,就落後先進國家多年
,追趕不易,投資金額也相當驚人,況且台灣的內需市場有限,
不利於這些技術、產品的開發。
電動車構造較傳統汽車簡單,就連變速箱構造也不像傳統汽車複
雜,進入門檻與投資研發所需資金相對較低;只要在控制IC、
電動馬達與電池技術發展有所突破,台灣就有機會站上電動車的
世界先驅位置。
舉例來說,傳統汽車搭配的內燃機引擎,輸出馬力要從40匹變
成400匹,可能需要從四缸引擎大幅擴充至12缸,為提升馬
力付出的成本相當高;但電動馬達輸出馬力要提升十倍,簡單來
說就是線圈多纏幾圈、提高功率即可。
陳國榮認為,台灣在IT、機電產業具有全球競爭力,研發電動
車需要的控制IC、電動馬達上,具有優勢,搭配台灣現有世界
級的汽車與零組件研發生產實力,無論作為電動車的全球代工要
角,或是自創品牌、發展內外需市場,都大有可為。
事實上,設在美國加州的純電動車製造商Tesla
Motors,即將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商品化電動車Tesla
Roadster跑車,電動馬達等動力系統關鍵組件,都在
台灣採購,證明台灣產業環境在發展電動車上,已具備全球競爭
力。
業者深信,只要政府給予業者充分的獎勵投資優惠,必能吸引國
內汽車業者,甚至其他領域的業者投入開發。
陳國榮建議,台灣全島電力建設完善,政府應該善加利用遍布全
台的電線桿,透過簡單的電源控制器裝置,達到廣設充電站的目
的;有了便利的充電環境,自然能吸引民眾使用電動車。
尤其台灣在離峰時間估計有超過三成的電力被浪費棄置,待未來
核四完工發電後,台灣的電力供應更將面臨嚴重過剩的問題,政
府若可透過夜間、離峰時段充電減價、甚至免費讓電動車充電的
做法,不僅不會浪費資源,又可達到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的環保
功效,一舉數得。
自創品牌、拓展內外銷市場大有可為。
原油期貨報價突破100美元大關,後勢持續看漲,用車人的負
擔愈來愈重,在兼顧環保的需求下,以電力取代汽油,以電動馬
達取代內燃機引擎,已成為下一世代車輛的動力主流,未來車子
跑不動時,車主要從「加油」,變成「充電」。
國內外各大車廠,最近都紛紛投入電動車的開發,台塑集團創辦
人王永慶就發動集團內各事業,投入電池等相關領域開發,並因
此介入汽車製造領域;國內最大的汽車製造業者裕隆集團,更結
合國內IT、機電產業業者的產業優勢條件,以及成熟的汽車零
組件產業上下游族群,投入新世代電動車開發。
台塑集團甫於農曆年前宣布,透過旗下台塑生醫出資,與長園科
技合組新公司,取得最新的鋰鐵電池技術,並規劃搭配南亞電路
板公司發展的甲醇式燃料電池(Fuel Cell)技術,建
構新世代電動車最關鍵的動能與電能儲存供應,想在新興的電動
車領域建立領導地位。
在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的牽線下,機電大廠東元集團、台全電機,
也與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合作,計畫在三年內開發出插電式
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透露
,看好電動車未來將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裕隆除了投入電動車
的研發,未來更可能從專業汽車代工廠,跨足生產電動車。
陳國榮認為,電動車不僅只有歐美日先進國家有市場,台灣更具
有發展電動車產業的絕佳環境與條件。
台灣現在要發展汽車產業,若繼續走傳統內燃機(汽柴油引擎)
汽車的路線,光在引擎、變速箱上的發展,就落後先進國家多年
,追趕不易,投資金額也相當驚人,況且台灣的內需市場有限,
不利於這些技術、產品的開發。
電動車構造較傳統汽車簡單,就連變速箱構造也不像傳統汽車複
雜,進入門檻與投資研發所需資金相對較低;只要在控制IC、
電動馬達與電池技術發展有所突破,台灣就有機會站上電動車的
世界先驅位置。
舉例來說,傳統汽車搭配的內燃機引擎,輸出馬力要從40匹變
成400匹,可能需要從四缸引擎大幅擴充至12缸,為提升馬
力付出的成本相當高;但電動馬達輸出馬力要提升十倍,簡單來
說就是線圈多纏幾圈、提高功率即可。
陳國榮認為,台灣在IT、機電產業具有全球競爭力,研發電動
車需要的控制IC、電動馬達上,具有優勢,搭配台灣現有世界
級的汽車與零組件研發生產實力,無論作為電動車的全球代工要
角,或是自創品牌、發展內外需市場,都大有可為。
事實上,設在美國加州的純電動車製造商Tesla
Motors,即將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商品化電動車Tesla
Roadster跑車,電動馬達等動力系統關鍵組件,都在
台灣採購,證明台灣產業環境在發展電動車上,已具備全球競爭
力。
業者深信,只要政府給予業者充分的獎勵投資優惠,必能吸引國
內汽車業者,甚至其他領域的業者投入開發。
陳國榮建議,台灣全島電力建設完善,政府應該善加利用遍布全
台的電線桿,透過簡單的電源控制器裝置,達到廣設充電站的目
的;有了便利的充電環境,自然能吸引民眾使用電動車。
尤其台灣在離峰時間估計有超過三成的電力被浪費棄置,待未來
核四完工發電後,台灣的電力供應更將面臨嚴重過剩的問題,政
府若可透過夜間、離峰時段充電減價、甚至免費讓電動車充電的
做法,不僅不會浪費資源,又可達到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的環保
功效,一舉數得。
2011年車用LED光源全球產值將上看 12億美元 億光、佰鴻、福華
電子積極布局車用LED市場
LED車用市場過去一向被認為是最難突破的應用領域,由於產
品認證期長,LED車用產品毛利率最高,但也耗時最久,不過
2008年台廠LED在汽車LED應用上各有斬獲,億光最快
將在2008年第3季完成LED車頭燈認證並實際進入量產階
段,將優先切入大陸東風汽車,佰鴻有5款車用模組認證獲得通
過,穩定出貨給大陸奇瑞汽車。
由於汽車應用區域以歐美為主導發展的產業,近幾年全球車用
LED產值難有爆炸性成長動能,據指出,即將在2008年推
出的Audi R8與Cadillac Escalade等
新車款,可望將搭載LED頭燈,其中Audi的LED車頭燈
是由歐司朗(Osram)和飛利浦(Philips
Lumileds)提供,業界預估,2007∼2011年全
球車用LED光源市場規模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3%,相較於
2007年的6.7億美元,2011年車用LED光源全球產
值將上看12億美元,滲透率可望將提升至8∼9%。
LED頭燈受到成本和發光效能無法與目前的HID頭燈媲美,
滲透率提升的難度最高,目前Lexus LS 600h已導
入LED頭燈,但據指出,產品單價超過台幣20萬元,因此只
能鎖定高階車種,據指出,目前有部份車廠開始導入AFS(可
調式轉向頭燈),若結合LED光源發展出差異化產品,可望提
前打開LED頭燈的發展利基。
目前在車外用LED光源應用項目中,以煞車燈是最主要的應用
產品,主要與行車安全考量息息相關,據IEK調查,2007
年市場滲透率已達43%,預估到了2011年,LED滲透率
將持續增至55%。至於LED尾燈在2007年滲透率逼近
15%,預計2011年將可達28%;業者指出,LED車燈
除了成本過高之外,電控、光學和散熱等LED搭配技術都還有
改善空間,同時也必須配合法規應用。目前億光進度最快,除了
車頭燈之外,其他如方向燈、煞車燈等車載應用均順利打入市場
,由於億光與裕隆集團合作研發,首款台灣研發的車頭燈可望在
3Q進入商品化。
此外,佰鴻表示,2008年將有8款起車採用LED產品,預
計從2Q之後逐步成長,預估單月營收貢獻為1千多萬。而福華
電子日前宣布投資麗清公司,也是看重該公司長期在LED車用
產品獲得認證的基礎,可望在2008年展開積極佈局。
電子積極布局車用LED市場
LED車用市場過去一向被認為是最難突破的應用領域,由於產
品認證期長,LED車用產品毛利率最高,但也耗時最久,不過
2008年台廠LED在汽車LED應用上各有斬獲,億光最快
將在2008年第3季完成LED車頭燈認證並實際進入量產階
段,將優先切入大陸東風汽車,佰鴻有5款車用模組認證獲得通
過,穩定出貨給大陸奇瑞汽車。
由於汽車應用區域以歐美為主導發展的產業,近幾年全球車用
LED產值難有爆炸性成長動能,據指出,即將在2008年推
出的Audi R8與Cadillac Escalade等
新車款,可望將搭載LED頭燈,其中Audi的LED車頭燈
是由歐司朗(Osram)和飛利浦(Philips
Lumileds)提供,業界預估,2007∼2011年全
球車用LED光源市場規模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3%,相較於
2007年的6.7億美元,2011年車用LED光源全球產
值將上看12億美元,滲透率可望將提升至8∼9%。
LED頭燈受到成本和發光效能無法與目前的HID頭燈媲美,
滲透率提升的難度最高,目前Lexus LS 600h已導
入LED頭燈,但據指出,產品單價超過台幣20萬元,因此只
能鎖定高階車種,據指出,目前有部份車廠開始導入AFS(可
調式轉向頭燈),若結合LED光源發展出差異化產品,可望提
前打開LED頭燈的發展利基。
目前在車外用LED光源應用項目中,以煞車燈是最主要的應用
產品,主要與行車安全考量息息相關,據IEK調查,2007
年市場滲透率已達43%,預估到了2011年,LED滲透率
將持續增至55%。至於LED尾燈在2007年滲透率逼近
15%,預計2011年將可達28%;業者指出,LED車燈
除了成本過高之外,電控、光學和散熱等LED搭配技術都還有
改善空間,同時也必須配合法規應用。目前億光進度最快,除了
車頭燈之外,其他如方向燈、煞車燈等車載應用均順利打入市場
,由於億光與裕隆集團合作研發,首款台灣研發的車頭燈可望在
3Q進入商品化。
此外,佰鴻表示,2008年將有8款起車採用LED產品,預
計從2Q之後逐步成長,預估單月營收貢獻為1千多萬。而福華
電子日前宣布投資麗清公司,也是看重該公司長期在LED車用
產品獲得認證的基礎,可望在2008年展開積極佈局。
有LED(發光二極體)教父稱號的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昨(30)
日重申,今年LED產業「滿樂觀」,億光首季淡季不淡,並首度
勾勒億光多角化投資版圖,將從LED出發,布局太陽能、面板背
光、汽車電子和照明散熱領域。
億光電子去年第四季的毛利率上揚到33%,加上認列轉投資收益
,葉寅夫說,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約6.5元,元月營收的年增率至少
在四成以上,群益證券預估億光今年每股稅後將達8元。
葉寅夫昨晚應中國知識經濟管理協會邀請,在「與成功者有約知
識管理講座」分享其投資經營LED的策略與經驗,葉寅夫證實,
億光接獲筆記型電腦(NB)大廠的背光源訂單,並導入今年新
NB機種,LED 在7 吋面板的滲透率今年可以提升到62%,雖然今
年在NB的滲透率約15%,但未來會快速提升,明年可倍增到33%
,2011年則再倍增到71%,趨勢相當明顯。
在全球陷入美國次級房貸的愁雲慘霧中,葉寅夫卻認為產業前景
「看不到悲觀的理由」,上半年他仍對LED保持樂觀的看法。
葉寅夫強調,今年對LED 產業展望樂觀,主要是來自手機、PDA
、GPS、NB等面板背光源的成長。由於新的應用展開,億光預估
新的產能會在農曆春節過後到位,目前6.8億顆的SMD型LED產能
,有機會擴大到10億顆,從3月起開始起飛。
葉寅夫透露,隨著LED應用面廣,加上具有節能的功用,億光也
開始進行多角化的經營,除了投資LED上游磊晶廠晶電化,與瑞
儀光電共同開發背光源的應用、與裕隆集團合作汽車的LED應用
;也跨入照明應用的散熱;並轉投資昱晶和福聚,跨入太陽能產
業。
日重申,今年LED產業「滿樂觀」,億光首季淡季不淡,並首度
勾勒億光多角化投資版圖,將從LED出發,布局太陽能、面板背
光、汽車電子和照明散熱領域。
億光電子去年第四季的毛利率上揚到33%,加上認列轉投資收益
,葉寅夫說,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約6.5元,元月營收的年增率至少
在四成以上,群益證券預估億光今年每股稅後將達8元。
葉寅夫昨晚應中國知識經濟管理協會邀請,在「與成功者有約知
識管理講座」分享其投資經營LED的策略與經驗,葉寅夫證實,
億光接獲筆記型電腦(NB)大廠的背光源訂單,並導入今年新
NB機種,LED 在7 吋面板的滲透率今年可以提升到62%,雖然今
年在NB的滲透率約15%,但未來會快速提升,明年可倍增到33%
,2011年則再倍增到71%,趨勢相當明顯。
在全球陷入美國次級房貸的愁雲慘霧中,葉寅夫卻認為產業前景
「看不到悲觀的理由」,上半年他仍對LED保持樂觀的看法。
葉寅夫強調,今年對LED 產業展望樂觀,主要是來自手機、PDA
、GPS、NB等面板背光源的成長。由於新的應用展開,億光預估
新的產能會在農曆春節過後到位,目前6.8億顆的SMD型LED產能
,有機會擴大到10億顆,從3月起開始起飛。
葉寅夫透露,隨著LED應用面廣,加上具有節能的功用,億光也
開始進行多角化的經營,除了投資LED上游磊晶廠晶電化,與瑞
儀光電共同開發背光源的應用、與裕隆集團合作汽車的LED應用
;也跨入照明應用的散熱;並轉投資昱晶和福聚,跨入太陽能產
業。
台灣研發首款LED車頭燈放光明 億光突破散熱瓶頸 可望第三季商
品化
在業界競相投入研發資源下,LED應用領域呈現百花齊放的榮
景,但汽車頭燈卻是遲遲無法打入龐大市場。LED封裝龍頭廠
億光在2006年底宣布投資並加入華創車電的汽車電子研發計
畫,據悉,目前研究團隊以順利解決LED車頭燈的散熱問題,
預計最快將在2008年第3季完成認證並進入商品化階段。
LED在汽車領域應用可區分為車外光源及車內光源二類,過去
車載LED配備主要應用於車內裝置,如閱讀燈、面板背光等,
近年來LED光源正逐漸擴大應用範圍,延伸到外部剎車指示燈
、方向燈及車頭燈等領域。據悉,即時發佈的奧迪R8機配備
LED車頭燈,其中LED是由歐司朗和飛利浦提供,將是繼
Lexus LS600h之後,第2款採用LED車頭燈的車
型。
業者指出,LED在車用頭燈應用更加困難,LED受限於熱能
導致光衰特性,在車頭燈高溫使用條件下,必須在有限車用空間
下解決LED散熱問題,且散熱組件及電子控制等必須符合高成
本的考量,堪稱是LED技術研發最為艱難的應用領域。
由裕隆集團主導的華創車電預定2008年底將推出首款國人自
主技術和品牌的轎車產品,其中LED頭燈由億光研發,採用鴻
準精密的散熱專利技術,透過裕隆將首款LED頭燈搭載於大陸
前三大汽車集團的東風汽車,搶進大陸汽車市場,據悉,億光首
款LED頭燈在解決散熱技術後,將展開認證程序,預計
2008年3Q開始商品化,開闢LED車用頭燈的應用市場。
品化
在業界競相投入研發資源下,LED應用領域呈現百花齊放的榮
景,但汽車頭燈卻是遲遲無法打入龐大市場。LED封裝龍頭廠
億光在2006年底宣布投資並加入華創車電的汽車電子研發計
畫,據悉,目前研究團隊以順利解決LED車頭燈的散熱問題,
預計最快將在2008年第3季完成認證並進入商品化階段。
LED在汽車領域應用可區分為車外光源及車內光源二類,過去
車載LED配備主要應用於車內裝置,如閱讀燈、面板背光等,
近年來LED光源正逐漸擴大應用範圍,延伸到外部剎車指示燈
、方向燈及車頭燈等領域。據悉,即時發佈的奧迪R8機配備
LED車頭燈,其中LED是由歐司朗和飛利浦提供,將是繼
Lexus LS600h之後,第2款採用LED車頭燈的車
型。
業者指出,LED在車用頭燈應用更加困難,LED受限於熱能
導致光衰特性,在車頭燈高溫使用條件下,必須在有限車用空間
下解決LED散熱問題,且散熱組件及電子控制等必須符合高成
本的考量,堪稱是LED技術研發最為艱難的應用領域。
由裕隆集團主導的華創車電預定2008年底將推出首款國人自
主技術和品牌的轎車產品,其中LED頭燈由億光研發,採用鴻
準精密的散熱專利技術,透過裕隆將首款LED頭燈搭載於大陸
前三大汽車集團的東風汽車,搶進大陸汽車市場,據悉,億光首
款LED頭燈在解決散熱技術後,將展開認證程序,預計
2008年3Q開始商品化,開闢LED車用頭燈的應用市場。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