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生醫材料(上)公司新聞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泰金-KY公司主要從事櫥櫃、衛浴及窗飾等家飾鑄件之生產及銷售,107年度之合併營業收入為8億9,437萬元,稅後盈餘為7,392萬元,每股盈餘為2.47元。108年第一季之合併營業收入為2億4,114萬元,稅後盈餘為3,931萬元,每股盈餘為1.31元。
台灣生醫材料公司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植入式醫療器材產品之研發;該公司107年之合併營業收入為100萬元,稅後虧損為6,054萬元,每股虧損為2.02元。108年第一季之合併營業收入為零,稅後虧損為1,707萬元,每股虧損為0.57元。
台生材及泰金-KY兩家生力軍,接連在5、6日新上櫃掛牌,台生材掛牌價42元,主辦券商為元大證券,5日股價強勢攻堅收高48.3元,較掛牌價上漲達15%。泰金-KY的6日掛牌價是35.6元,主辦券商為中國信託證券,也看好有新掛牌行情。
台生材上櫃承銷案以競價拍賣進行,最高得標價格為51.51元,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格45.50元,約為競拍底價33.60元的1.35倍;此外,公開申購價為42元,總計吸引超過11萬人參與申購,中籤率為0.66%,顯示市場反應熱烈。
台生材表示,目前三大主要產品線中,泡沫式人工腦膜及其注射槍已分別於107年6月及108年1月通過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查驗登記審查並取得上市許可證,已開始在國內的醫療院所應用;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主要係與國際同業創新醫材公司Incept之關係企業分工合作開發,目前兩家公司合作開發之血栓移除系統已獲得美國FDA510(k)上市核可,並於108年4月開始出貨美國;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將因應政府推動之特管法,同時評估相關自體細胞治療之法規適用性,展望未來產品研發成果已陸續有明確進展。
台生材成立於101年,專精針對手術未被滿足的需求進行創新醫療器材研發。為了鎖定未被滿足的需求,公司長期與醫師與外科醫師合作。台生材擁有來自工研院的研發團隊,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可透過資源整合將產品概念推向商品化。
呂俊德表示,結合精密機械、電子技術的高階創新醫材,在國際將很有競爭力,而台生材是台灣唯一擁有兩端技術的公司,預計上櫃後就要加速啟動併購策略,水平擴大產品線。目前已鎖定先以整合大股東和集團旗下的醫材製造廠為主,由於這些產品都已進入商化,並已行銷國內外,將對台生材的擴大營運有直接助益。
廖俊仁表示,台生材三大主要產品線中,泡沫式人工腦膜及其注射槍已取得台灣上市許可,進入醫材使用中,為了打開知名度,初期先以試用為主,已有成功案例。而美國則將於今年進臨床,收案數為210人。
另外,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是與美國創新醫材公司Incept分工合作開發,已獲得美國FDA510(k)上市核可,今年4月開始出貨美國,貢獻營收。該系統的鎳鈦導絲則預計明年第一季送件FDA申請許可。目前介入性導管手術於美國僅7億美元,市場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呂俊德表示,為因應產品上市生產需求,台生材已在新竹生醫園區興建5,000坪新廠,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後,將把目前委託的代工訂單收回生產。
本次活動將於當日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分別邀請台生材公司、泰金-KY公司,暨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與會共襄盛舉。
台生材公司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植入式醫療器材產品之研發,申請時資本額3億元,董事長為呂俊德,主辦證券承銷商為元大證券。
台生材公司2018年度之合併營收為100萬元,稅後淨損為6,054萬元,每股虧損為2.02元。2019年第1季之合併營收為0元,稅後淨損為1,707萬元,每股虧損為0.57元。
全球家飾鑄件大廠泰金-KY主要從事家飾鑄件之製造及銷售,是專業的合金鑄件大廠,主攻居家裝潢修繕市場。
申請時資本額3億元,董事長為許大進,主辦證券承銷商為中國信託證券。
泰金-KY在2018年度之合併營收約8.94億元,稅後純益約0.7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47元。2918年第1季合併營收達2.41億元,稅後純益約3,900萬元,EPS1.31元,獲利表現創下同期新高。
統計上櫃股票辦理情形,截至5月31日,今年來累計已有十家公司上櫃掛牌,目前上櫃合計有773家,包含34家外國公司。
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有三家,包括本周將掛牌的台生材和泰金-KY,以及台康生技。俟董事會核議的有兩家,包括鑫創電子、富致。待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的則有三家,包括新盛力、乾杯,以及豆府。
工研院孵化的金雞台生材(6649)即將於6月5日以每股42元掛牌上櫃,成為工研院新創醫材掛牌的先例。政務委員龔明鑫對台生材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為市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更多國際競爭力。台生材的「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技轉自工研院,能有效降低手術風險和醫療支出,為台灣神經外科手術創下新里程碑。
龔明鑫強調,在當前中美貿易大戰轉向科技戰的背景下,台商回台投資是個正面現象。台灣政府力推的5+2產業中,生醫產業佔據重要地位,而台生材正是這一產業的典範。該公司運用工研院研發的人工泡沫腦膜技術,並自主設計生產噴槍,產品設計簡單實用,有潛力成為市場領軍者。
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表示,該公司開發的泡沫人工腦膜是全球首創,從研發、臨床實驗到上市,均具獨特性。該產品集「生醫材料」、「氣體填充」、「不鏽鋼瓶」等三項「第一」於一身,開創了醫材新領域,並成為台灣的隐形冠軍。公司經營團隊大多來自工研院,擁有從需求到上市的全套醫材產品開發能力。
台生材預計6月初正式上櫃,未來將積極開發新產品,並整合台灣ICT產業優勢與國際高階醫材製造鏈,以「台灣研發、全球代工」為目標,打造全球第一原創醫材公司,引領台灣成為醫療器材創新之國。目前,該公司已開發的三大利基型產品中,泡沫人工腦膜已在台灣上市,並將在美國20家醫院進行臨床實驗。與美國Incept合作開發的治療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已獲美國FDA上市許可,負壓幫浦系統產品也已開始出貨。此外,台生材還將與台大醫院合作開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產品技術。
台灣生醫材料新創公司創舉!技轉工研院腦部手術材料,預計6月5日掛牌上櫃 記者陳志鴻/台北報導 台灣新創公司台生材(6649)近期在醫材領域發揮創新力量,成功技轉工研院發明的腦部手術材料「泡沫式人工腦膜」,這項創新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與醫療支出,對台灣神經外科手術是一大進步。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表示,公司從研發到上市,整合了生醫材料、氣體填充、不鏽鋼瓶等技術,開創了台灣醫材新篇章。 台生材昨日(21日)舉辦創新成果記者會,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出席並表示,台生材是工研院衍生的新創公司,與美國INCEPT子公司合作,這是龔明鑫參與的第三次工研院新創企業記者會。工研院長劉文雄則強調,台生材是工研院新創醫材公司中第一家上櫃的公司,對工研院和台灣生醫產業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成就。 台生材的技術團隊已經成功將泡沫式人工腦膜從研發、臨床實驗到產品上市,並已取得台灣上市許可,即將向美國FDA申請進入臨床實驗。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台生材在科技專案支持下,成功將工研院的創新技術轉化為市場產品,顯現出台灣的研發實力。 台生材預計將於6月5日掛牌上櫃,參考價42元。這將是台生材在市場上的一大步,也將為台灣生醫產業帶來新的希望。
台生材旗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轉自工研院 ;該產品能有效降低手術風險與醫療支出,建立台灣嶄新神經外科手 術里程碑,21日工研院特舉辦記者會發表該技術。
龔明鑫表示,中美貿易大戰即將轉向科技戰,現在是20多年來國際 情勢變化最大的時刻,不少台商因此回台投資,這是很好現象。政府 力推的5+2產業,生醫產業就占有重要地位,事實上很多生醫醫材跟 美國矽谷合作緊密,台生材就是典型案例!該公司使用工研院研發的 人工泡沫腦膜技術,在使用的噴槍也是自己設計生產,由於設計簡單 、方便使用,產品非常接地氣,期待台生材能快速成為1Billion獨角 獸。
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表示,該公司開發全球首創泡沫人工腦膜,從 創新研發、臨床實驗到產品上市,異質整合達成產品技術之獨特性, 具備「生醫材料」、「氣體填充」、「不鏽鋼瓶」等「三個第一」, 開創醫材新頁,也成為台灣隱形冠軍。
該公司經營團隊幾乎為工研院背景出身,為台灣少數具備從需求到 上市完整醫材產品開發團隊,將於6月初正式上櫃,未來除了瞄準臨 床需求,也整合台灣ICT產業優勢與國際高階醫材製造鏈,在掌握關 鍵技術下,成功以「台灣研發、全球代工」為目標,打造全球第一原 創醫材公司,引領台灣成為醫療器材創新之國!
台生材目前已開發的三大利基型產品中,泡沫式人工腦膜,已在台 上市並進入醫院外, 也將在美國20家醫院進行臨床,預計收案210名 ,力拚二年三個月完成。
另外,與美國Incept合作開發治療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已獲美國 FDA上市許可,台生材負責的負壓幫浦系統產品,4月已開始出貨。
至於開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產品技術,則是全球首創透過酵素 組織處理使軟骨修復再生,該療法將與台大醫院合作進行人體試驗。
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說,台生材從創新研發、臨床實驗到產品上市,整合達成產品技術之獨特性,已具備「生醫材料」、「氣體填充」、「不鏽鋼瓶」等三個第一,開創台灣醫材新頁。
台生材昨(21)日舉辦創新成果記者會,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指出,台生材是工研院衍生的新創公司,他參與三次工研院新創企業的記者會,第一次就是台生材跟美國INCEPT子公司合作。
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生材是工研院新創醫材公司中第一家上櫃公司,對工研院是很大的鼓勵,也是台灣生醫產業、生醫研發很大的成就。台生材能夠掛牌上櫃,代表經營團隊的技術已經成熟,顯現出台灣的研發能量,但要走入市場、進入量產,仍要藉助生醫材產業鏈,把台灣的研發能量帶到國外。
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指出,台生材在科技專案支持下,自工研院技轉獨創的泡沫式人工腦膜,從創新研發、臨床實驗到產品上市,更已取得台灣上市許可,並將向美國FDA申請進入臨床實驗。
【新聞稿】 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649)今宣布,公司將於6月5日掛牌上櫃,並將採用競價拍賣的方式進行。這家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研發的公司,將以現金增資的方式進行上櫃,並針對股數進行分配,其中80%將透過競價拍賣,底價定於33.60元,另外20%則採用公開申購,承銷價格上限為最低承銷價格的1.25倍,暫定為42元。 競價拍賣將於5月16日至20日進行,總競拍量達2,040張。底價的設定基於5月13日前興櫃的30個營業日成交均價的七成。台生材將競拍底價定為每股33.60元,並採用投標價格高者得標的原則。 台生材的產品開發聚焦於醫療手術過程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並定位為創新或優化市場需求的高階醫療器材。目前,公司三大主要產品線已取得相關許可證並開始應用,包括泡沫式人工腦膜及其注射槍,以及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這些產品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進入美國市場。 泡沫式人工腦膜及其注射槍已於近年通過台灣衛福部食藥署的查驗登記,並取得上市許可證,目前已在台灣地區的醫療院所應用。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則與國際同業Incept的合作產品,已獲得美國FDA的510(k)上市核可。此外,腦部血管專用之鎳鈦導絲也將於明年向美國FDA申請上市許可。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則將進入台灣的人體臨床驗證,並評估自體細胞治療之法規適用性。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哇塞,大家聽說沒?台灣新冒出一家高階醫療器材研發的明星公司,他們叫做台生材,股票代號6649,最近可是熱鬧得不得了呢!公司就要在6月5日上櫃啦,而且他們選擇的掛牌方式好特別,竟然是競價拍賣,這可是讓許多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啊! 這次的新股現金增資,台生材也是動作了,他們打算以溢價的方式進行,股數分配上,80%要靠競價拍賣決定,底價是33.60元,另一個20%則是公開申購,承銷價格上限設定在最低承銷價格的1.25倍,也就是42元。 競價拍賣的時間從5月16日到20日,總共要競拍2,040張,這個底價可是有根據的,是基於5月13日前興櫃的30個營業日成交均價的七成。台生材的競拍底價定得實在是低,每股只要33.60元,這可是讓投資人們興奮不已,都想趕快投標呢! 台生材這家公司的產品開發可是很有心機的,他們專注於醫療手術過程中還沒有被滿足的需求,而且還很會創新,定位是做世界第一原創或者市場有需求的那種創新高階醫療器材。目前他們的三大產品線,泡沫式人工腦膜和注射槍已經在台灣開始使用了,還要向美國FDA申請臨床許可呢! 這家公司的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也是與國際大廠Incept合作開發的,已經獲得美國FDA的510(k)上市核可,估計很快就要搶佔美國市場了。還有腦部血管專用的鎳
競價拍賣自5月16日起至20日止,競拍總量為2,040張,底價係以5 月13日前興櫃有成交之30個營業日其成交均價簡單算術平均數之七成 為其上限,而台生材將競拍底價敲定為每股33.60元,並依投標價格 高者優先得標,每一得標人應依其得標價格認購。
台生材之產品開發構想均以目前醫療手術過程中,仍尚未被滿足的 需求且具備經濟價值作為產品開發的出發點,並定位為Me only(世 界第一原創)或Me-too/Me-better(市場有需求)之創新高階醫療器 材。目前三大主要產品線中,泡沫式人工腦膜及其注射槍已分別於1 07年6月及108年1月通過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查驗登記審查並取得上市 許可證,已開始在國內的醫療院所應用,預計將於今年向美國FDA申 請美國臨床許可;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主要係與國際同業創新醫材公 司Incept之關係企業分工合作開發,目前兩家公司合作開發之血栓移 除系統已獲得美國FDA510(k)上市核可,近期可望以最快速度搶佔 美國市場,腦部血管專用之鎳鈦導絲則將於明年初向美國FDA申請51 0(k)上市許可;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則預計於今年進入 台灣地區之人體臨床驗證,亦將因應政府推動之特管法,同時評估相 關自體細胞治療之法規適用性。
台生材成立於民國101年11月12日,經營團隊主要為工研院出身,且具10年以上豐富產業輔導及互動經驗高階人才所組成,為台灣少數具備從需求到上市完整醫材產品開發整合的團隊。台生材係一創新高階醫療器材研發型公司,其產品研發構想均以目前醫療手術過程中,仍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且具備經濟價值作為產品開發出發點,整合台灣特殊的製造工藝及國際高階醫材製造鏈。
台生材自創立以來即專注於創新高階醫療器材之研發,目前已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創醫療器材:泡沫式人工腦膜Foamagen,其材質係由人體安全且可被吸收取代之膠原蛋白,配合高壓氣體充填技術,製備出不需添加有人體安全疑慮的化學添加劑,以更具安全性之物理變化方式成膠的創新泡沫式人工腦膜,接觸到人體體溫時可短時間內凝固成為固態膠體,應用於腦神經外科術後之腦膜缺損修補,此產品技術較現行手術方法為更具經濟效益之替代方案,可望大幅降低整體醫療支出,Foamagen目前已獲得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許可,已開始在國內的醫療院所應用,造福國人。
台生材另一獨創產品為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由於關節軟骨為自行修補與癒合能力較差的組織,如有嚴重損傷或退化之情形,目前除了最後一道防線以置換人工關節之方法外,在各國不同的法規有限度的開放允許下以細胞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該治療方式需進行兩次手術,開刀取出患者組織於體外放大培養細胞後,再開一次刀植入細胞修補進行治療。台生材之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目前此技術將進入台灣地區之人體臨床驗證,由於此係自體組織細胞治療方式,日前政府推動之自體細胞特管法亦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或關節軟骨缺損,開放用自體細胞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台生材亦將評估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與特管法之適用性。
台生材自行開發之兩項獨創醫療器材,透過海外參展方式展示其對創新醫療器材之獨特發想及成功商品化之技術能力,成功吸引國際同業創新醫材公司Incept洽談策略合作計劃,並與Incept之關係企業分工合作開發腦中風血栓移除裝置之系列產品。
此外,台生材亦正開發腦部血管專用的導引導絲,其開發需掌握腦血管專用特殊的導絲設計及精細切割製造技術,該設計與製造技術的困難導致拉高競爭者進入門檻,此腦血管專用導絲產品未來如申請成功取得美國FDA核可,除了腦中風治療外亦可應用於不同的腦部血管之介入性手術,台生材之腦血管專用導絲將可望成為全球前三大產品。
台灣生醫材料(台生材,股票代號:6649)即將於6月5日上櫃,成為市場上的一匹「獨角獸」。總經理廖俊仁透露,公司旗下三大產品線:泡沫式人工腦膜、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以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均已取得重大進展,市場潛在價值超過10億美元。 自2012年創立以來,台生材作為工研院首批衍生新創醫材開發廠商,不僅在產品開發上持續進步,更在增資上取得新里程碑。公司已完成三輪增資,大股東除了廖俊仁帶領的創業團隊外,還有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三陽機車柯孝雄家族等重量級投資者加入。此次現金增資3,000張,預計將使掛牌股本提升至3.3億元。 廖俊仁強調,台生材的產品開發策略是聚焦於具有高市場規模、創新且可量化的產品。目前開發的泡沫式人工腦膜已獲全球專利,並在台灣上市,同時進入美國20家醫院進行臨床試驗。與美國Incept合作開發的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也獲得美國FDA上市許可,負壓幫浦系統產品已開始出貨。 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領域,台生材的技術更是全球首創,透過酵素組織處理使軟骨修復再生。該療法將與台大醫院合作進行人體試驗,尋求在再生療法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
台生材創立於2012年,是工研院第一批衍生新創醫材開發廠商,經過三輪增資後,目前大股東除廖俊仁帶領的創業團隊外,還有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三陽機車柯孝雄家族、振曜科技、中小企業基金和台日基金等。該公司是以科技事業類別申請上櫃,此次辦理現金增資3,000張,預計掛牌股本將提升至3.3億元。
廖俊仁表示,台生材產品開發策略是鎖定Meonly(世界第一原創)、Me-too/Me-better(美國市場有需求)的產品,選擇的目標產品為:市場規模至少幾億美元、讓人眼睛一亮的巧妙方法、可以量化的產品。
目前已開發的三大利基型產品中,進度最快也最受關注的泡沫式人工腦膜,不僅獲得全球性專利,也對國外競爭者樹立起高牆,被認為有利後續爭取高額國際授權。該產品除已在台上市,並進入醫院外,也將在美國20家醫院進行臨床,預計收案210名,力拚二年三個月完成。
另外,與美國Incept合作開發治療腦中風血栓移除系統,已獲美國FDA上市許可,台生材負責的負壓幫浦系統產品,4月已開始出貨。
至於開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產品技術,則是全球首創透過酵素組織處理使軟骨修復再生,該療法將與台大醫院合作進行人體試驗,卡位再生療法商機。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各類股價上漲,讓市場熱絡起來。特別是準掛牌股的興櫃價格,像勤崴、雍智、禾聯碩等,都達到了三位數,顯示出市場對這些公司的期待。這其中,<台灣生醫材料>領域的台生材也受到關注,預計將在近期內新上櫃掛牌。半導體測試載板廠雍智將在周二新上櫃掛牌,興櫃成交均價高達132.35元,溢價幅度達7成,市場預期蜜月行情將會看俏。勤崴則是中華電信轉投資公司,專注於電子地圖、導航軟體及車聯網雲端服務,將於4月23日至25日以138元價格公開申購,預定5月6日新上櫃掛牌。鈺太科技和禾聯碩、萬年清等準上市櫃公司也將在近期內進行掛牌前業績發表會,市場對這些公司的第二季及全年營運展望相當關注。
台股今年以來強勢攻堅行情,不僅首季連三個月指數都上揚,4月以來震盪攻堅走勢,到上周五(19日)指數累計上漲幅度達3.08%,距離月底剩下7個營業日,月線有機會連四紅。櫃買指數表現也不遑多讓,在中小型股維持強勢輪動,4月以來指數累計漲幅2.86%,也挑戰月線連四紅。
受惠於台股漲升行情,今年以來已掛牌新上市櫃股表現亮眼,6檔新上櫃股中,M31目前股價348元較掛牌價198元累計上漲75.76%最強勢,其餘漲幅依序為:易發(56.33%)、大詠城(37.5%)、勤凱(30.53%)、詠昇(23.19%)、樂斯科(21.47%)。
至於七檔新上市股中,除柏文及牧德兩檔為上櫃轉上市外,也都有亮眼漲勢,尤以元翎目前股價60.9元較25元掛牌價漲幅達143.6%,其餘漲幅分別為:騰輝電子-KY(55.18%)、緯穎(37.9%)、錸寶(25.83%)、十銓(25.23%),騰輝電子-KY剛在4月17日新上市掛牌,還在首五個交易日無漲跌幅限制期間。
接續第二季準掛牌股受市場注目,其中準上市有禾聯碩,準上櫃有泰金-KY、勤崴、台生材、鈺太、雍智、萬年清,以及台康等。
半導體測試載板廠雍智即將在周二(23日)新上櫃掛牌,目前興櫃成交均價132.35元,較75元掛牌價溢價幅度達7成,蜜月行情看俏。
勤崴為中華電信轉投資公司,專注在電子地圖、導航軟體及提供車聯網雲端服務等,上周剛完成上櫃前競價拍賣,將以138元價格在4月23至25日公開申購,但目前興櫃均價也達220.77元,勤崴預定5月6日新上櫃掛牌。
另,鈺太科技在自4月18日到22日進行上櫃前競價拍賣,將於4月24日開標;而禾聯碩及萬年清等兩家準上市櫃公司本周都有掛牌前業績發表會行程,智慧家電廠禾聯碩在4月25日,環境工程廠萬年清在4月23日,相關公司對於第二季及全年營運展望,也受到市場關注。
台灣生醫材料業再創佳績,市場熱絡程度不減!近期,台灣生技醫療業在興櫃市場表現亮眼,成交量不斷攀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雖然上周台灣櫃買指數小幅下跌0.4%,終止了連續四周的漲勢,但興櫃市場的成交量卻有顯著增加,未來發展可期。 在興櫃市場成交量方面,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相互(6407)、神通電腦,以及惠特。其中,光電業股票佔據了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的三檔,其次是半導體業和生技醫療業各佔兩檔。成交量冠軍的相互,上周成交量達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至31.65元;神通電腦亞軍,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至24.20元;第三名的惠特,成交量3,223張,股價從63.29元上漲至66.61元,唯一一檔價漲量增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惠特、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從股價來看,除了泰宗外,其他三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碩鑽材料上周漲幅高達69.0%,表現亮眼。 本周興櫃市場沒有公司登錄,但已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這些公司均具有潛在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今年來,興櫃市場已有六家公司登錄,截至4月12日,共有247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其中還包含八家外國公司。在台灣生醫材料業的帶動下,興櫃市場的熱絡程度不斷攀升,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富致科技公司成立於民國88年12月間,董事長 兼總經理為陳繼聖,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7,899萬元。該公司主要經營 業務是高分子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去(107)年業績,營收4億2,3 35萬元,稅前盈餘9,479萬元,稅後盈餘7,40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2 .65元。
鑫創電子成立於民國98年3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許育瑞,送件 時資本額為1億4,960萬元。該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是智能車載電腦系統 及嵌入式電腦等產品之研發、製造與銷售,去(107)年業績,營收 3億3,955萬元,稅前盈餘6,579萬元,稅後盈餘5,309萬元,每股稅後 盈餘3.55元。
櫃買中心今年以來已有大詠城、易發、M31、詠昇、勤凱科技、樂 斯科等6家新上櫃掛牌,另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有泰金-K Y、勤崴、台生材、鈺太科技、雍智科技、萬年清、台康生技等7家公 司。櫃買中心截至12日,上櫃家數769家、興櫃家數247家、創櫃板家 數91家,合計上櫃、興櫃、創櫃板總家數為1,107家。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有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至31.65元;亞軍神通電腦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至24.20元;第三名的惠特成交量3,223張,股價從63.29元上漲至66.61元,前三名僅惠特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惠特、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從股價來看,除了泰宗,其他三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碩鑽材料上周漲幅69.0%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不過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已經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都是可持續留意的準上櫃新兵。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六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4月12日,有247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八家)。
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今年一月份剛通過上櫃審查的公司,可是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新星。前陣子,他們在這邊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舉辦了新廠動土典禮,為未來的產能擴增和研發新產品線鋪路。當天,台生材的呂俊德董事長帶領著經營團隊,還有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的王永壯局長、生醫創新執行中心菅野俊夫投資長等產官學研的貴賓們都來了,一起見證了這個重要的時刻。
呂俊德董事長提到,從公司創立開始,他就和這群從工研院出來的創新醫材研發團隊合作無間。他對廖總經理帶領的團隊充滿信心,認為台生材有機會成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創新典範。公司的發展策略是以創新研發為核心,透過與子公司的策略合作,建立研發與製造分工的集團模式。未來新廠落成後,將有效整合研發與製造,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並帶動高階醫材產業技術留在台灣。
科管局的王永壯局長也對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的發展充滿期待。他提到,園區積極引進新藥開發和高階醫療器材產業,目前已有56家公司進駐。台生材的投資自建新廠將成為園區首家高階植入性醫療器材廠,未來隨著生技大樓的完工,將帶動大新竹地區的經濟和就業機會,成為台灣生技產業的推動力。
廖俊仁總經理則表示,新廠的導入將提升醫療器材開發的工藝能量,並順利整合創新研發到量產的空缺。他強調,將建立完整的製程開發和品管方法,確保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及可靠品質。
台生材從工研院衍生的創新醫材產品開發廠商,已取得臺灣上市許可的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以及美國FDA510(k)上市許可的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產品。未來他們將持續開發具有差異化高附加價值的創新醫療器材,創造公司累積價值和持續獲利。
台生材(6649)董事長呂俊德表示,從公司一開始創立階段,其本人就與這群勇於從工研院出來創業的創新醫材研發團隊長期地互動與合作,深刻地發覺廖總經理所率領的經營團隊勇於接受挑戰的發展潛力及可塑性,讓其有信心讓台生材成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創新典範。公司長期發展策略是以創新研發之營運模式為主軸,透過與子公司台灣快速醫材製造公司進行策略合作,建立研發與製造分工之集團模式,公司於明年新廠落成後,將可有效整合前端創新研發與後端製造技術,以創造創新醫材產品更高的附加價值,帶動高階醫材產業技術根留台灣。
科管局王永壯局長致詞中也提到,新竹生物醫學園區配合行政院五加二科技旗艦方案生技醫療產業政策下,積極引進新藥開發及高階醫療器材產業廠商,截至108年3月已核准進駐56家公司,台生材公司投資自建新廠,將成為新竹生物醫學園區首家高階植入性醫療器材廠,屆時隨著109年初本局第二生技大樓陸續完工後,以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為首的生醫產業聚落將可逐步壯大,同時並帶動大新竹地區經濟及就業機會,可望成為台灣生技產業向上攀升之最大動能。
廖俊仁總經理進一步說明,公司因應中長期營運發展之產能需求,預計將透過新廠的導入可有效提升醫療器材開發的工藝能量,並順利銜接整合創新研發端到量產端的空缺,透過完整地建立創新醫材產品進入量產所需之製程開發及品管方法,以確保本公司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及可靠品質。
台生材公司是從工研院所衍生的創新醫材產品開發廠商,目前已順利取得臺灣上市許可之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及已取得美國FDA510(k)上市許可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之負壓幫浦系統產品,未來仍持續開發具差異化高附加價值創新醫療器材產品,以創造公司之累積價值及持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