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鑫工具(上)公司新聞
伯鑫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904)近期在台灣櫃買市場上掀起一股熱潮,其上櫃掛牌儀式於5日在櫃買中心辦公大樓盛大舉行。伯鑫工具,這家專注於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在市場上表現亮眼。其承銷價81元,短短幾天內股價就攀升至159.5元,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伯鑫工具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9.04億元,稅後淨利1.8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92元,顯示了其強大的財務實力。而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也達6.71億元,稅後淨利1.27億元,EPS為7.71元,未來發展可期。 同時,群益投信發行的群益ESG 20年期以上BBB投資等級公司債ETF也在櫃買市場上線,發行價15元,連續兩日上漲,6日收在16.08元,顯示市場對此ETF的熱烈反應。該ETF依規定停徵證券交易稅,提供投資者更多選擇。 另一家新軍益芯科也於5日登錄興櫃一般板,主要提供系統單晶片及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之委託設計服務及投片量產等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該公司產品設計為類比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適用於工控、工業自動化及通訊等領域,以高效能、高品質見稱。 這三檔新兵的加入,不僅為櫃買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也讓投資者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若想了解更多關於群益ESG投等債20+ ETF的資訊,可以至櫃買中心網站(www.tpex.org.tw)進行查詢。
伯鑫於5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當日假所在辦公大樓舉辦「伯鑫工具(股)公司上櫃掛牌典禮」,於當日上午9時整進行伯鑫工具(股)公司「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
伯鑫主要從事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之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9.04億元,稅後淨利為1.8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92元。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6.71億元,稅後淨利為1.27億元,EPS為7.71元。
此外,5日再添一檔債券ETF上櫃掛牌,該檔債券ETF是由群益投信所發行的群益ESG 20年期以上BBB投資等級公司債ETF。群益ESG投等債20+ETF依規定停徵證券交易稅。有關群益ESG投等債20+ ETF相關資訊可至櫃買中心網站(www.tpex.org.tw)首頁之「ETF>ETF商品資訊>債券成分ETF」項下查詢。
益芯科於5日登錄興櫃一般板,主要營業項目為提供系統單晶片及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之委託設計服務及投片量產等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Turnkey),產品設計為類比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具有高可靠度、高穩定性、低功耗的特性,主要應用於工控、工業自動化及通訊等領域。
該公司致力於提供客戶高效能、高品質之設計及供應鏈管理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成為客戶最佳的合作夥伴。輔導推薦證券商為福邦、宏遠、永豐金證券,興櫃認購價為200元。
伯鑫工具(6904)今(5)日正式在台灣上櫃掛牌,股價開盤就展現強勁表現,終場大漲90元,漲幅高達111.11%,收盤價為171元。這家專注於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的企業,不僅在台灣市場受到矚目,更在全球市場上展現其實力。 伯鑫工具長期耕耘歐美市場,與多個知名工具品牌及大型零售通路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台灣手工具產值超過1,100億元,伯鑫不僅要拓展國際市場,也在尋求國內市場的整合,以彌補台灣手工具市場缺乏規模中大型企業的狀況,並提升台灣在全球手工具市場的影響力。 為應對通膨、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伯鑫已在越南設廠,利用地緣優勢降低成本,並擴大營運範圍。公司技術實力強大,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研發團隊,平均研發經驗超過20年,開發超過150種優質產品,技術實力超越同業。 伯鑫正積極進軍高毛利的高階產品市場。根據數據,2022年全球非動力手工具市場規模達249.2億美元,美國、德國及法國為主要消費市場。由於勞動成本較高,DIY修繕風氣興盛,帶動家用工具需求。北美、墨西哥與巴西是航太及汽車工業重要生產國,德國也是汽車工業核心國,這些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工業用手工具的需求,進而帶動伯鑫在歐美市場的銷售成長。 隨著美國大廠結束營業,市場需求釋放,加上歐洲競爭對手營運出現縮小趨勢,以及日韓兩國從自主研發轉向外購,伯鑫的優勢不斷增加。公司正逐步採用智慧生產模式,增加產量,未來營收預期將創下新高。
伯鑫工具(6904)昨日正式在台灣上櫃掛牌,成為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工業級扳手專業製造廠。創辦人兼總經理吳傳福在掛牌儀式上表示,隨著新廠智慧自動化產線的啟用,預計產能將提升20%至30%,同時毛利率也將有所提高,對後市前景充滿信心。伯鑫工具在掛牌首日表現亮眼,股價開盤就飆升至149.5元,盤中最高價達178元,最終收盤於171元,較承銷價81元上涨了90元,漲幅高達111.1%,創造出甜蜜的蜜月行情。 伯鑫工具是亞洲唯一擁有全絕緣手工具製造能力的廠商。吳傳福強調,隨著電動車和綠能發電的興起,絕緣手工具的需求將隨之增加,這對伯鑫未來的營運將帶來新的成長動能。伯鑫工具在去年實現營收9.04億元,稅後純益1.81億元,每股純益達到10.96元,營收和獲利均創下新高紀錄。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為1.28億元,每股純益7.73元;前十月營收為7.6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
伯鑫創辦人兼總經理吳傳福表示,隨著新廠智慧自動化產線投產,產能可增加20%至30%,並提升毛利率,樂觀看待後市。
伯鑫掛牌首日股價走勢強勁,早盤以149.5元開出,盤中一度拉升到178元,終場收171元、上漲90元,以承銷價81元計算,漲幅達111.1%,蜜月行情甜。
伯鑫為亞洲唯一具備全絕緣手工具製造能力的廠商。吳傳福說,因應電動車及綠能發電趨勢,有機會帶動絕緣手工具需求,並為伯鑫未來營運挹注新成長動能。
伯鑫去年營收9.04億元,稅後純益1.81億元,每股純益10.96元,營收、獲利雙創新高。
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28億元,每股純益7.73元;前十月營收7.68億元,約與去年同期持平。
根據統計,台灣整體手工具產值超過1,100億元,伯鑫除了持續耕 耘歐美市場外,在國內也欲藉由手工具市場整併,彌補國內沒有較具 規模中大型企業的困境,同時壯大台灣在全球手工具市場的影響力。
除了在台灣的主要生產線之外,考慮到通膨、關稅、地緣政策影響 ,伯鑫已在越南建廠完成,透過地利優勢,降低因東協優惠稅率,帶 來的10%∼20%成本落差,另外,亦能同步拓展潛在客戶,並擴大公 司營運動能。
在競爭激烈的手工具市場,伯鑫透過技術升級及轉型,拉大與同業 之間的距離,伯鑫採用具豐富實務經驗研發人才,在主導新產品、生 產技術、模具設計經驗,平均長達20年,使伯鑫的技術實力超過同業 ,開發超過150種優秀的產品。
伯鑫目前正進軍高毛利的高階產品市場。
根據統計,2022年全球非動力手工具市場規模約為249.2億美元, 以美國、德國及法國為前三大消費市場,因勞動成本偏高,致DIY修 繕風氣盛行,帶動家用需求。
北美、墨西哥與巴西分別為航太及汽車工業重要生產國,德國亦為 汽車工業核心國,因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亦驅動工業用手工具需求, 進而帶動伯鑫在歐美銷售的年年攀升。
隨著美國大廠結束營業,造成原有需求釋出,歐洲競爭對手營運近 年出現縮小的趨勢,日韓兩國由過去的自主研發,改為對外採購,使 伯鑫優勢增加。
伯鑫目前產線逐步採用智慧生產模式,增加的產量,有利於填補競 爭對手釋出的空缺,未來營收有望迎來歷史高峰。
手工具界再掀一波新熱潮!伯鑫工具(6904)即將在5日以每股81元的好價格上櫃掛牌,這個全球工業級板手龍頭廠商的來臨,無疑將為市場帶來一股新鮮氣。櫃買中心將於上午9點整舉行盛大的「新股上櫃敲鑼」儀式,當天將有國泰證券及簽證會計師等貴賓共同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伯鑫工具自從涉足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來,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根據最新數據,111年度該公司營收達9.04億元,稅後純益更是亮麗地達到1.8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高达10.92元,表現超過股本。而112年前三季的數據也相當出色,營收6.75億元,稅後純益1.28億元,EPS 7.71元,顯示其穩定的成長勢頭。
伯鑫從事工業級活動扳手及鉗類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111年度 營收9.04億元,稅後純益為1.8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92元 ,賺逾1股本;112年前三季營收6.75億元,稅後純益1.28億元,EPS 7.71元。
伯鑫工具這家台灣公司,近期在股市上可是大放異彩啊!隨著大型股漲勢多頭,中小型股也扛起了多頭的大旗。根據市場資料,這週興櫃有323檔個股是漲多於跌,平均漲幅還有1.23%,看來投資者們對這些中小型股相當有信心。其中,LED散熱基板廠立誠(6597)這周的漲幅更是驚人,整整漲了28%,成了興櫃的漲幅王。 看起來,櫃買中心這周的數據也是相當亮眼。興櫃股票的總成交額達到了84.71億元,成交股數有1.47億股,成交筆數則是9.39萬筆,這三項數據都比上一周有所增加。在這波漲勢中,領漲股的漲幅介於12.5%至28%之間,其中電子產業的股票占了七檔,生技醫療、農業科技及機械股也各有一檔進入前十強。 不僅如此,立誠、正瀚、智微這三檔股票的漲幅更是亮眼,分別達到了28%、21.6%和21.6%。而伯鑫、驊陞、年程、彥臣、傑霖科技以及立達這些公司的漲幅也都在12.5%至19.5%之間,排行本周漲幅的第四至第十強。看來,這些公司都是市場上的明星股,讓投資者們眼睛為之一亮啊!
伯鑫工具(6904)這家在全球工業級板手市場上赫赫有名的龍頭廠,即將在12月5日於台灣上櫃掛牌。從昨天(23日)開始,至11月27日為止,伯鑫工具開始進行公開申購作業,申購價格設定在81元。以伯鑫昨日興櫃均價146元來計算,若能抽中一張,那可現賺6.5萬元,報酬率高達80.2%啊!這次伯鑫的初次上櫃競拍作業,結果相當亮眼,得標均價為111.32元,投標數量是得標數量的7.9倍,可說是今年度最熱門的新股之一,市場對伯鑫的承銷案相當青睞。 伯鑫工具的創辦人兼總經理吳傳福表示,進入資本市場對他們來說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這次挂牌所籌得的資金將會用於增加智慧產線、研發新產品和進行產業併購,預計這些措施將能提升公司的產品線和市場地位。吳傳福也期待能夠與台灣優秀的手工具同業攜手,共同打造一個國際級的手工具企業。 在這次競拍中,最低得標價格為110元,最高得標價格則是116.1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11.32元,這個價格遠高於承銷價81元,這也顯示了市場對伯鑫工具價值的認同。此外,合格投標數量高達1萬775張,是競拍張數1,360張的7.9倍,這也說明了許多投資人對成為伯鑫股東的熱情,大家都希望能夠與伯鑫一起成長。
櫃買中心昨(23)日資料顯示,興櫃股票本周總成交額84.71億元、成交股數1.47億股、成交筆數9.39萬筆,三項數據均較上一周增加。
在領漲股部分,漲幅前十強介於12.5%至28%,產業集中在電子產業,共七檔衝上前十強,生技醫療、農業科技及機械股則各一檔。
LED散熱基板廠立誠周漲幅達28%、農業科技的正瀚漲21.6%、高速傳輸介面IC廠智微漲21.6%,三檔本周漲幅亮眼。至於相互、驊陞、伯鑫、年程、彥臣、傑霖科技以及立達漲幅介於12.5%至19.5%間,排行本周漲幅的第四至第十強。
伯鑫已順利完成初次上櫃競拍作業,得標均價為111.32元,投標數量高達得標數的7.9倍,成績相當亮眼,為今年度最熱門新股之一,顯示伯鑫承銷案甚受市場青睞。
伯鑫工具創辦人兼總經理吳傳福表示,進入資本市場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掛牌所籌得的資金將用於增加智慧產線、研發新產品和產業併購,預計將可提升公司產品線和市場地位,期待攜手台灣優秀手工具同業,一同打造國際級的手工具企業。
此次伯鑫競拍,最低得標價格為110元,最高得標價格116.1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11.32元,遠高於承銷價81元,展現市場對於伯鑫價值的認同。
此外,合格投標數量高達1萬775張,是競拍張數1,360張的7.9倍,也顯示有眾多投資人想成為伯鑫的股東,與伯鑫一同成長。
伯鑫工具,這個名字在台灣的工業級扳手市場上可是響噹噹的!準備在12月上旬掛牌上櫃的它,最近可是預熱十足。為了這次公開承銷,伯鑫工具推出了1,360張競價拍賣,底價設定在71.05元,而每股承銷價則是暫定在81元。競價拍賣的時間定在11月15日至17日,而開標則是在11月21日。公開申購的時間則從11月23日開始,一直延續到11月27日,之後在11月29日進行公開抽籤。 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對工業級活動扳手的需求量約為1,036萬支,而伯鑫工具在這一年的銷售量達到了250.8萬支,這意味著它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了近24%的份額,無疑是亞洲市場的領頭羊。 伯鑫工具的新廠已經在第一季開始逐步量產,並且透過導入智慧製程、自動化以及智慧化設備,大幅提升了製程效率。隨著產能的提升,供貨貨源也變得更加充裕,這對公司的營收帶來了新的成長動能。公司對今年的整體市占預期是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別小看伯鑫工具,它是亞洲唯一一個擁有全絕緣手工具製造能力的廠商。總經理吳傳福表示,隨著電動車和綠能發電的趨勢,絕緣手工具的需求也將會增加,這對伯鑫來說是一個新的成長機遇。 過去一年,伯鑫工具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去年,公司的營收達到了9.04億元,年增長11.6%,稅後純益更是有1.81億元,年增長44.8%,每股稅後純益高達10.96元,創下了營收和獲利的雙新高。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為1.28億元,年減少7.2%,每股稅後純益則是7.73元。10月份的營收為0.97億元,月增長18.4%,年減少9.2%,這是該月營收的歷史次高紀錄。截至當時,前十個月的營收總計為7.6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持平。
市調指出,2022年全球工業級活動扳手需求量約1,036萬支,而伯鑫2022年活動扳手銷售量達250.8萬支,以此推估占全球近24%的市場占比,位居全亞洲之冠。
此外,伯鑫新廠已於第1季逐步量產,並透過導入智慧製程、自動化及智慧化設備的運用,提升工廠製程效率,隨著產能提升,在供貨貨源上更加充裕,未來也將為營收帶來新成長動能,公司樂觀預期,今年整體市占可望有一定幅度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伯鑫為亞洲唯一具備全絕緣手工具製造能力的廠商。總經理吳傳福說,因應電動車及綠能發電趨勢,將有機會帶動絕緣手工具需求,對伯鑫來說,也為未來營運挹注新的成長動能。
伯鑫去年營收9.04億元、年增11.6%,稅後純益1.81億元、年增44.8%,每股稅後純益10.96元,營收、獲利雙創新高。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28億元、年減7.2%,每股稅後純益7.73元。
伯鑫10月營收0.97億元,月增18.4%、年減9.2%,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累計前十月營收7.68億元,約與去年同期持平。
年底IPO進度加速狂飆,櫃買中心上周上櫃審議三連發,陸續通過了國內知名連鎖藥局佑全(6929)、國邑*(6875)以及昱展新藥(6855)這三家公司的上櫃申請。這三家公司與生技題材攜手,讓上櫃生技小尖兵的聲勢更加浩大,預計將持續吸引資金湧入。 櫃買中心在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了佑全、國邑、昱展新藥的上櫃審議,這三家公司也順利成為今年來第15至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今年櫃買中心提出了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括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的公司已達56家,已經提前達標。而關於上櫃申請狀況,目前還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尚未進行上櫃審議,另外,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公司有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正在排隊中。加上今年來已掛牌上櫃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有望逼近20家。 其中,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4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達23.11億元,稅後純益為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則專注於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5.85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為3.15億元,稅後純益為9,980.6萬元,EPS為0.89元。 昱展新藥則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5.7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為0.44元。 伯鑫工具也在此列中,顯示了台灣企業在IPO市場上的積極參與和發展潛力。
伯鑫工具,這家在台灣金融市場上漸漸成為焦點的公司,最近又有新動態啦!根據最新資料,台灣櫃買中心可說是推動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遺餘力,從今年開始到10月為止,上櫃、興櫃、創櫃板的家數已經達到了1,242家,這個數字還是會不斷增加的。 來看看伯鑫工具的狀況,它可是上櫃準新兵之一。目前,伯鑫工具已經通過了上櫃審議委員會的審議,只待董事會核議。這家公司的股票已經上了櫃,目前還有六家公司正在等待掛牌,伯鑫工具就是其中之一。 伯鑫工具不是唯一一個在資本市場上展開新篇章的公司。像是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10日剛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這些公司都將為台灣的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其中,昱展新藥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藥開發,董事長是林東和,推薦證券商包括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的資本額高達5.70億元,10日的興櫃均價更是收在206.32元。 不僅如此,興櫃股票方面,今年來已經有56家新公司掛牌,其中還包含了13家戰略新板的公司。創櫃板也有新成員加入,今年來已經有17家新公司登錄。 總結來說,伯鑫工具只是這波資本市場活躍潮中的一員,但它的發展動態,無疑是反映了台灣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和企業的積極參與。
上櫃股票部分,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3家(包含外國公司29家),今年來上櫃掛牌公司有12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包括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寶陞、欣新網,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有四家,包括創為精密、佑全、國邑*,以及10日甫通過審議的昱展新藥。待審議則有三家,包括諾貝兒、安倉,以及米斯特。
昱展新藥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是中國信託綜合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0億元,10日興櫃均價收在206.32元。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22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掛牌有56家(包含13家戰略新板)。目前登錄創櫃板有107家,今年來登錄家數有17家。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 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 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 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 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 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 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 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 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 .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
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 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 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 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 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 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 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 44元。
伯鑫工具(6904)這家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工業級扳手專業製造廠,就要在年底前正式掛牌上櫃啦!昨天(31日),他們舉辦了上櫃前的業績發表會,總經理吳傳福在會上表示,現在的訂單能見度已經達到九個月,整個產能都滿載運轉。隨著新廠的稼動率逐漸提升,公司對未來的營運發展相當樂觀。 伯鑫工具可是我們台灣的寶貝,它不僅是亞洲唯一能夠製造全絕緣手工具的廠商,還因應著電動車和綠能發電的趨勢,預計將帶動絕緣手工具的需求增長,這對伯鑫來說,絕對是未來營運的一個新成長動能。以電動車為例,它們的電壓可是高達650伏特,比傳統車輛的電壓要高多了,在乾燥的環境下,一旦意外接觸超過110伏特的直流電帶電零件,那可是致命危險。所以,符合認證標準、加工和材料應用要求更高的絕緣手工具,就顯得格外重要,而且這些產品的價格也比一般手工具高出了一到兩倍,真的是高附加價值產品。 伯鑫工具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經達到了約25%,美國前三大手工具品牌Stanley、Snap-on和Milwaukee都是他們的客戶。而手工具品質的關鍵在於扭力,特別是工業級扳手的扭力要求更是嚴格。伯鑫工具的扳手扭力控制得非常精準,相比於中國大陸產品的間隙約0.5mm,伯鑫能夠將間隙控制在0.2mm之內,這也是他們的主要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伯鑫為亞洲唯一具備全絕緣手工具製造能力的廠商。吳傳福說,因應電動車及綠能發電趨勢,將有機會帶動絕緣手工具需求,對伯鑫來說,也為未來營運挹注新的成長動能。
以電動車為例,其電壓約650伏特,比傳統車輛使用的電壓(直流12/24伏特)高得多,在乾燥條件下,意外接觸超過110伏特的直流電帶電零件,恐帶來致命危險。而絕緣手工具需符合認證標準,且加工及材料應用要求更高,價格較一般手工具高出一至二倍,屬高附加價值產品。
伯鑫全球市占率約25%,美國前三大手工具品牌包括Stanley、Snap-on和Milwaukee皆為其客戶。
由於手工具品質要求關鍵在於扭力,尤其工業級扳手扭力要求更為嚴格,相較於中國大陸產品間隙約0.5mm,伯鑫則可控在0.2mm之內,為其主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