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綠能科技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339,853,39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7335280 | 唐遠生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01月24日
星期四
星期四
綠能 今年營收挑戰百億 每股純益將逾13元 |綠能科技
大同集團旗下太陽能長晶廠綠能(3519)總經理林和龍昨(
23)日表示,綠能現階段長晶業務接單暢旺,今年產出量可望
較去年倍數成長。法人預期,綠能今年營收將朝百億元大關靠攏
,每股純益可達13元以上,挑戰營收與獲利年增率同步倍增的
目標。
綠能是目前台灣最大太陽能長晶廠,去年底總產能為200MW
(百萬瓦),並擠進全球前十大廠之林。綠能規劃明(25)日
由興櫃轉上市交易,掛牌價每股165元,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
的太陽能長晶業者,可望帶動中美晶(5483)、合晶(
6182)兩家上櫃同業的比價效應。綠能昨天興櫃交易參考價
下跌16.9元,收149元。
綠能前年底廠房一度因工安意外,影響去年第一季營運表現,但
全年仍繳出營收50.51億元的歷來最佳成績,內部自結稅前
盈餘7.39億元,稅後純益6.35億元,以期末股本
8.64億元計算,每股純益7.5元。
林和龍指出,綠能整體營運已走出工安意外陰霾,去年總產出達
100MW,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高的出貨量,尤其是第四季毛利
率也從上半年的個位數百分比,回復至兩成以上。
林和龍透露,綠能今年長晶業務接單仍以代工為主,比重約在六
成左右,其餘才用自有料源生產,目前看來,客戶端需求相當暢
旺,第一季所有生產線都能達到全產能運作,估計全年產出量可
達200MW,較去年同期倍增;至於薄膜太陽能電池新生產線
,將從5月起陸續裝機,第四季起大量出貨。
富邦證券估計,在產出大幅增加下,綠能今年營收可望朝百億元
大關邁進,達95.32億元,明年則可達138.71億元。
獲利方面也將呈跳躍式成長,估計今年稅後純益為13.26億
元,每股純益13.74元,明年成長至15.56億元,每股
純益16.12元。
林和龍說,綠能目前有80台長晶爐,今年長晶生產線以全產能
稼動為目標,暫無添購新機台計畫,但仍會透過提升製程技術進
行小幅擴產,目標將既有機台產能提升35%,達年產能70M
W的規模,明年起,綠能長晶生產線將新增不少合約料源,屆時
才會考慮添購新生產設備,將有助帶動業績成長。
在資本支出方面,林和龍指出,今年綠能主要資金將用於購入薄
膜太陽能電池新生產線廠房與設備,由於薄膜機台花費較大,估
計全年資本支出約30多億元,較去年的15億元倍增。
23)日表示,綠能現階段長晶業務接單暢旺,今年產出量可望
較去年倍數成長。法人預期,綠能今年營收將朝百億元大關靠攏
,每股純益可達13元以上,挑戰營收與獲利年增率同步倍增的
目標。
綠能是目前台灣最大太陽能長晶廠,去年底總產能為200MW
(百萬瓦),並擠進全球前十大廠之林。綠能規劃明(25)日
由興櫃轉上市交易,掛牌價每股165元,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
的太陽能長晶業者,可望帶動中美晶(5483)、合晶(
6182)兩家上櫃同業的比價效應。綠能昨天興櫃交易參考價
下跌16.9元,收149元。
綠能前年底廠房一度因工安意外,影響去年第一季營運表現,但
全年仍繳出營收50.51億元的歷來最佳成績,內部自結稅前
盈餘7.39億元,稅後純益6.35億元,以期末股本
8.64億元計算,每股純益7.5元。
林和龍指出,綠能整體營運已走出工安意外陰霾,去年總產出達
100MW,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高的出貨量,尤其是第四季毛利
率也從上半年的個位數百分比,回復至兩成以上。
林和龍透露,綠能今年長晶業務接單仍以代工為主,比重約在六
成左右,其餘才用自有料源生產,目前看來,客戶端需求相當暢
旺,第一季所有生產線都能達到全產能運作,估計全年產出量可
達200MW,較去年同期倍增;至於薄膜太陽能電池新生產線
,將從5月起陸續裝機,第四季起大量出貨。
富邦證券估計,在產出大幅增加下,綠能今年營收可望朝百億元
大關邁進,達95.32億元,明年則可達138.71億元。
獲利方面也將呈跳躍式成長,估計今年稅後純益為13.26億
元,每股純益13.74元,明年成長至15.56億元,每股
純益16.12元。
林和龍說,綠能目前有80台長晶爐,今年長晶生產線以全產能
稼動為目標,暫無添購新機台計畫,但仍會透過提升製程技術進
行小幅擴產,目標將既有機台產能提升35%,達年產能70M
W的規模,明年起,綠能長晶生產線將新增不少合約料源,屆時
才會考慮添購新生產設備,將有助帶動業績成長。
在資本支出方面,林和龍指出,今年綠能主要資金將用於購入薄
膜太陽能電池新生產線廠房與設備,由於薄膜機台花費較大,估
計全年資本支出約30多億元,較去年的15億元倍增。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