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嘉新國際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948,605,87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4401230 | 張剛綸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9年03月06日
星期五
星期五
REAT明年到期 土銀標售中山大樓 |嘉新國際
土地銀行承作原新光人壽持有的「中山大樓」不動產資產信託
(REAT)發行案,由於5年期的發行案將在明年1月到期,為支付
投資人投資本金,土銀將以底價32億9,291萬元公開標售中山大樓
。
土銀表示,中山大樓標售底價約為市價的九折,預計3月30日開標
。
這件REAT受託機構為土銀,不動產管理機構為嘉新國際。
土銀指出,法令規定壽險公司無法以持有的大樓直接向銀行融資
,業者因而必須透過這類證券化方式籌資。新光人壽是在民國94
年,把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長春路交叉口的中山大樓主要部分
(除一樓至三樓及地下一樓外之全棟大樓),透過不動產資產信
託賣斷給投資人,並發行共28.3億元的受益憑證。
投資人當時是拿到包裝成各種不同條件的受益證券,包括A系列
受益證券、B系列受益證券、C系列受益證券,以及給付順位屬次
順位的受益證券,投資人大多為大型金融機構等法人,也有少部
分是自然人。該案94年發行以來,各系列受益證券投資人靠著中
山大樓的辦公室租金,每年大約有2%投資收益。土銀表示,會出
售大樓主要是考量該發行案明年1月將到期結束,土銀必須用賣樓
所得來支付投資人當初的投資本金。
土銀與嘉新國際參考目前台北市商辦行情,把標售價訂在市價的
九折,約32.9億元,比當初發行金額28.3億元多4.6億元,這部分
未來將分給投資人做為賺取的資本利得。如果第一次公開標售不
成功,土銀將再辦理公開標售,直到賣出去為止。
土銀為國內不動產信託業務量承作龍頭,除了即將標售的中山大
樓,手上還有兩筆賣斷型的REAT,包括遠雄人壽大都市國際中心
的資產信託和新光人壽敦南大樓的資產信託,發行金額各為5.3億
元和30.8億元,將分別在民國100年和明年中到期。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去年一整
年金管會核准國內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量掛零,發行量同樣是零,
發行餘額也一併縮水。由於景氣未見明確復甦訊號,銀行業預估
,今年不動產證券化市場不容易出現新案件。
根據金管會對不動產證券化市場統計,不動產證券市場的核准量
、發行量都在民國94年達到最高峰,分別為341.4億元、375.4億元
,之後便開始下滑,96年跌破百億元,去年一整年市場更呈現「
急凍」狀態,沒有人提出申請,金管會核准案件量掛零。
不動產證券化發行餘額也明顯縮水,96年還有720.9億元,今年1
月已萎縮至716.3億元。
(REAT)發行案,由於5年期的發行案將在明年1月到期,為支付
投資人投資本金,土銀將以底價32億9,291萬元公開標售中山大樓
。
土銀表示,中山大樓標售底價約為市價的九折,預計3月30日開標
。
這件REAT受託機構為土銀,不動產管理機構為嘉新國際。
土銀指出,法令規定壽險公司無法以持有的大樓直接向銀行融資
,業者因而必須透過這類證券化方式籌資。新光人壽是在民國94
年,把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長春路交叉口的中山大樓主要部分
(除一樓至三樓及地下一樓外之全棟大樓),透過不動產資產信
託賣斷給投資人,並發行共28.3億元的受益憑證。
投資人當時是拿到包裝成各種不同條件的受益證券,包括A系列
受益證券、B系列受益證券、C系列受益證券,以及給付順位屬次
順位的受益證券,投資人大多為大型金融機構等法人,也有少部
分是自然人。該案94年發行以來,各系列受益證券投資人靠著中
山大樓的辦公室租金,每年大約有2%投資收益。土銀表示,會出
售大樓主要是考量該發行案明年1月將到期結束,土銀必須用賣樓
所得來支付投資人當初的投資本金。
土銀與嘉新國際參考目前台北市商辦行情,把標售價訂在市價的
九折,約32.9億元,比當初發行金額28.3億元多4.6億元,這部分
未來將分給投資人做為賺取的資本利得。如果第一次公開標售不
成功,土銀將再辦理公開標售,直到賣出去為止。
土銀為國內不動產信託業務量承作龍頭,除了即將標售的中山大
樓,手上還有兩筆賣斷型的REAT,包括遠雄人壽大都市國際中心
的資產信託和新光人壽敦南大樓的資產信託,發行金額各為5.3億
元和30.8億元,將分別在民國100年和明年中到期。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去年一整
年金管會核准國內不動產證券化商品量掛零,發行量同樣是零,
發行餘額也一併縮水。由於景氣未見明確復甦訊號,銀行業預估
,今年不動產證券化市場不容易出現新案件。
根據金管會對不動產證券化市場統計,不動產證券市場的核准量
、發行量都在民國94年達到最高峰,分別為341.4億元、375.4億元
,之後便開始下滑,96年跌破百億元,去年一整年市場更呈現「
急凍」狀態,沒有人提出申請,金管會核准案件量掛零。
不動產證券化發行餘額也明顯縮水,96年還有720.9億元,今年1
月已萎縮至716.3億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