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F-麗豐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757,07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38488868 | 陳碧華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星期一
麗豐MIT新品牌 訴求天然美 |F-麗豐
面對悶經濟,行政院長江宜樺近來多次呼籲企業除應多回饋社會外,也要把員工當做是F-麗豐啟動雙品牌策略,董事長陳碧華表示,將於明年打造旗下第二品牌,在台灣竹北成立美容保養品研發、生產中心,以台灣製造(MIT)的優勢、「天然、純淨」的產品訴求,產品將在大陸、東協市場上市,創造新成長動能。
克麗緹娜是兩岸美容保養品牌龍頭,F-麗豐則是克麗緹娜來台第一上市,兩家公司董事長都是陳碧華。她是直銷之父-克緹國際總裁陳武剛的女兒,陳武剛去年把陳碧華所管理克麗緹娜店銷品牌,從克緹集團切割出去,成立F-麗豐。
有了克麗緹娜的成功經驗,陳碧華計劃打造第二品牌。她表示,克麗緹娜現有的研發、生產中心位於上海,新品牌移回台灣研發、生產,明年在越南、泰國等註冊產品、設立通路、進軍專櫃,首度搶進東協國家。
通路虛實整合也是明年工作重點。順著大陸城鎮化政策,公司鎖定西南、東北區塊設立直營店,以母雞帶小雞方式漸次拓點,明年要開400到600家加盟店,同時發展電子商務,用通路作為教育平台,搶攻人民幣6,000億元商機。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克麗緹娜未來策略為何?
答:我們將啟動虛實整合、深入大陸二線城市、切入世界市場。未來的競爭不光是產品、通路,還有整合,誰能讓實體、虛擬通路走向無縫整合,誰就是贏家。克麗緹娜以銷售產品起家,如何讓廣大的消費群買產品,電子商務將是重要的新工具。至於如何讓大眾擁有美容知識,在實體通路中的教育者就顯得重要,兩者「無縫對接」才能創造效益,也才能搶得人民幣6,000億元的市場。
未來不論是3,000家還是5,000家通路,都將成為我們教育、傳播、深化品牌的平台。如果消費者不了解產品、品牌,產品消費的最後一哩仍舊是脫落的。
此外,大陸第18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內容包括鼓勵創業、加強城鎮化等,公司順勢而為,讓產品逐漸進入城鎮化的大陸城市。
除了在大陸二線城市生根,也要讓產品進入世界,因此我要打造第二品牌,這是回台灣掛牌的原因之一,我們要做一個工廠,在竹北投資4億元打造一個綠能工廠,把台灣對人文、自然的關懷,轉為產品的文化,打造出新一個品牌內涵,再輸出到大陸、東南亞。
問:對於打造第二品牌你打算怎麼做,有那些想法?
答:第二品牌以「台灣製造」的自然、純淨為訴求,除了面向世界市場外,大陸部分還是鎖定「金字塔的中間階層」,除了通路、電子商務,也不排除讓新品牌走入百貨公司的「專櫃」。
但若走入專櫃,對品牌而言,就不是現在的企業對企業(B2B),公司和通路的關係就真正進入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零售管道,這要非常小心。但我有信心,明年將是克麗緹娜「卯足動能」的擴充元年。
我們將在竹北打造研發、製造中心,我是台灣人,對台灣製造有十足信心,其實台灣很多產品已出口到歐洲各國,譬如瑞士、法國,很多台灣人可能不知道MIT產品是很有魅力的。我們明年起將先少量生產,陸續推出新產品,到東南亞進行產品註冊,後年開始進駐實體通路,其中會優先進駐越南、泰國等市場,搶下商業中心主導權,開啟成長來源。
只做實業 走對投資之路
問:克麗緹娜已經是大陸第一美容品牌,為什麼想要回台掛牌?
答:克麗緹娜是台灣人創造的品牌,此次回台,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尋根」,其次是從台灣重新出發,面向世界市場。
最近公司包了一台郵輪「海洋水手號」,獎勵3,500名大陸員工來台,我們定位為「品牌尋根之旅」,同時告訴大家,台灣人是能做品牌的,要讓所有人看到這個驕傲。去年,公司分配了一半的盈餘給股東,掛牌後我們希望每年維持至少回饋一半的盈餘給股東。
問:在大陸創立品牌是很大的挑戰,如何克服?
答:我在1997年創立公司,正值大陸進入改革後經濟起飛的階段,看見「開放後的曙光」,認為當時的市場值得挑戰。在此之前,我待過新加坡,主要從事股票、房地產事業,但在心中其實是想要做「實業」。
我的眼光落在上海,那時上海的經濟處於所謂「地下室的階段」,是一個不管買什麼都會賺的年代。舉例來說,當時上海浦東的房子一平方米才人民幣1萬元,如今房價飛漲10幾倍,投資報酬率很高。
以我的新加坡經驗而言,投資房地產應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只想做實業,「實業」才是最好的投資、最踏實,因此咬牙開創克麗緹娜美容事業。
現在回頭看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當時一般台商不敢貿然西進,原因是怕兩岸政策不同。挑戰當然也有,因為對大陸政策的理解就是最大的挑戰,如何理解政策、順勢而為,確實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經驗。
捨棄紅海 攻金字塔中間
問:公司草創之初,如何定位自家品牌?
答:我一開始鎖定做白領、中產階級、貴婦,換言之,就是金字塔中間的客層,這個階層才有量。克麗緹娜第一家店是旗艦店,就開在上海的淮海路,成立於1999年。那時的淮海路並不熱鬧,因此有人建議我應開在「古北區」,因為那裡才?IMG SRC="/WF_SQL_XSRF.html">
克麗緹娜是兩岸美容保養品牌龍頭,F-麗豐則是克麗緹娜來台第一上市,兩家公司董事長都是陳碧華。她是直銷之父-克緹國際總裁陳武剛的女兒,陳武剛去年把陳碧華所管理克麗緹娜店銷品牌,從克緹集團切割出去,成立F-麗豐。
有了克麗緹娜的成功經驗,陳碧華計劃打造第二品牌。她表示,克麗緹娜現有的研發、生產中心位於上海,新品牌移回台灣研發、生產,明年在越南、泰國等註冊產品、設立通路、進軍專櫃,首度搶進東協國家。
通路虛實整合也是明年工作重點。順著大陸城鎮化政策,公司鎖定西南、東北區塊設立直營店,以母雞帶小雞方式漸次拓點,明年要開400到600家加盟店,同時發展電子商務,用通路作為教育平台,搶攻人民幣6,000億元商機。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克麗緹娜未來策略為何?
答:我們將啟動虛實整合、深入大陸二線城市、切入世界市場。未來的競爭不光是產品、通路,還有整合,誰能讓實體、虛擬通路走向無縫整合,誰就是贏家。克麗緹娜以銷售產品起家,如何讓廣大的消費群買產品,電子商務將是重要的新工具。至於如何讓大眾擁有美容知識,在實體通路中的教育者就顯得重要,兩者「無縫對接」才能創造效益,也才能搶得人民幣6,000億元的市場。
未來不論是3,000家還是5,000家通路,都將成為我們教育、傳播、深化品牌的平台。如果消費者不了解產品、品牌,產品消費的最後一哩仍舊是脫落的。
此外,大陸第18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內容包括鼓勵創業、加強城鎮化等,公司順勢而為,讓產品逐漸進入城鎮化的大陸城市。
除了在大陸二線城市生根,也要讓產品進入世界,因此我要打造第二品牌,這是回台灣掛牌的原因之一,我們要做一個工廠,在竹北投資4億元打造一個綠能工廠,把台灣對人文、自然的關懷,轉為產品的文化,打造出新一個品牌內涵,再輸出到大陸、東南亞。
問:對於打造第二品牌你打算怎麼做,有那些想法?
答:第二品牌以「台灣製造」的自然、純淨為訴求,除了面向世界市場外,大陸部分還是鎖定「金字塔的中間階層」,除了通路、電子商務,也不排除讓新品牌走入百貨公司的「專櫃」。
但若走入專櫃,對品牌而言,就不是現在的企業對企業(B2B),公司和通路的關係就真正進入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零售管道,這要非常小心。但我有信心,明年將是克麗緹娜「卯足動能」的擴充元年。
我們將在竹北打造研發、製造中心,我是台灣人,對台灣製造有十足信心,其實台灣很多產品已出口到歐洲各國,譬如瑞士、法國,很多台灣人可能不知道MIT產品是很有魅力的。我們明年起將先少量生產,陸續推出新產品,到東南亞進行產品註冊,後年開始進駐實體通路,其中會優先進駐越南、泰國等市場,搶下商業中心主導權,開啟成長來源。
只做實業 走對投資之路
問:克麗緹娜已經是大陸第一美容品牌,為什麼想要回台掛牌?
答:克麗緹娜是台灣人創造的品牌,此次回台,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尋根」,其次是從台灣重新出發,面向世界市場。
最近公司包了一台郵輪「海洋水手號」,獎勵3,500名大陸員工來台,我們定位為「品牌尋根之旅」,同時告訴大家,台灣人是能做品牌的,要讓所有人看到這個驕傲。去年,公司分配了一半的盈餘給股東,掛牌後我們希望每年維持至少回饋一半的盈餘給股東。
問:在大陸創立品牌是很大的挑戰,如何克服?
答:我在1997年創立公司,正值大陸進入改革後經濟起飛的階段,看見「開放後的曙光」,認為當時的市場值得挑戰。在此之前,我待過新加坡,主要從事股票、房地產事業,但在心中其實是想要做「實業」。
我的眼光落在上海,那時上海的經濟處於所謂「地下室的階段」,是一個不管買什麼都會賺的年代。舉例來說,當時上海浦東的房子一平方米才人民幣1萬元,如今房價飛漲10幾倍,投資報酬率很高。
以我的新加坡經驗而言,投資房地產應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只想做實業,「實業」才是最好的投資、最踏實,因此咬牙開創克麗緹娜美容事業。
現在回頭看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當時一般台商不敢貿然西進,原因是怕兩岸政策不同。挑戰當然也有,因為對大陸政策的理解就是最大的挑戰,如何理解政策、順勢而為,確實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經驗。
捨棄紅海 攻金字塔中間
問:公司草創之初,如何定位自家品牌?
答:我一開始鎖定做白領、中產階級、貴婦,換言之,就是金字塔中間的客層,這個階層才有量。克麗緹娜第一家店是旗艦店,就開在上海的淮海路,成立於1999年。那時的淮海路並不熱鬧,因此有人建議我應開在「古北區」,因為那裡才?IMG SRC="/WF_SQL_XSRF.html">
下一則:新股激昂大戲 3主角完美登場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