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價速覽 (上)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元晶太陽能科技 2025/05/06 議價 議價 議價 3,153,15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8997300 廖國榮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元晶喜連來 Q3拚轉盈 |元晶太陽能科技

本月底將上市的太陽能電池新兵元晶(6443)董事長廖國榮表示,上半年每股雖小虧0.1元,但隨太陽能電池價格調漲及需求回溫,7月單月轉盈,8月毛利率站上二位數,9月醞釀再漲價,本季可望獲利。

廖國榮強調,元晶在太陽能產業是後進廠商,但將挾設備新穎、自動化和高效電池比率高於同業,加上沒有長約矽晶圓包袱、優越的管理能力等優勢,三年內電池產能將由目前700MW(百萬瓦)倍增到1.5GW(10億瓦),躋身全球前十大太陽能電池廠。

元晶預定8月31日以每股15元至16元掛牌上市,目前是國內第五大太陽能電池廠,全球排名第17名。以下是專訪紀要:

美日荷設點 明年收效

問:元晶首季是少數獲利的太陽能電池廠,但第2季為何陷入虧損?第3季展望及未來的產能規劃?

答:今年上半年各家電池廠都虧錢,主因美國對台灣新雙反及電池價格處於挨打局面。由於第2季太陽能電池價格跌到谷底,元晶單季每股虧損0.22元,上半年稅後虧損3,000多萬元,每股虧損0.1元,但上半年毛利率仍為正數5.66%。

7月隨電池價格回升,元晶單月已轉盈,8月毛利率回到二位數,公司計劃9月調漲電池售價,目前稼動率已逾100%。

整體來看,下半年各家電池比較容易獲利,元晶也是下半年優於上半年,明年會比今年更好。

元晶目前擁有電池700MW、太陽能模組45MW年產能,預計年底電池產能提高到800MW,到2017年產能可達1.5GW 。

元晶去年電池總銷售量535MW,主要是銷往中國大陸與日本,占比約三成,歐洲則占二成。

為打開產品下游市場出海口,元晶今年在日本東京、荷蘭鹿特丹及美國洛杉磯設立銷售據點,明年應可顯現初步成效。

在產品部分,元晶旗下E Cell產品為主力產品,可達PID Free,單晶效率可逾19.3%,多晶可達18.3%;更高效率的產品V Cell目前已出貨,單晶轉換效率可逾21%,多晶效率逾19.3%。

元晶也發展電場事業,元晶及子公司厚聚在國內已有48座運轉售電的太陽能電站,今年在台中、台東、屏東、嘉義標到新案,預估明年售電電站達100座,總設置容量10MW,厚聚未來也會朝Yield Co.方向發展。

陸淘汰產能 訂單回籠

問:為何看好明年太陽能景氣?

答:這個產業10年來像坐雲霄飛車,非常刺激,產業起伏大,關鍵在於供應面問題,10年來除2011和2012年因歐債危機,成長降到很低,其餘每年都維持二位數成長。

今年上半年各家電池廠虧錢,主因美對台新雙反及電池價格處於挨打局面,但下半年隨大陸限制不再對高轉換率電池模組廠提供融資,有助加速大陸近三成無效產能淘汰或退出市場,也讓台廠的高效電池抬頭,訂單明顯回溫。

此外,新建太陽能廠需耗時一年半年,近幾年除南韓及美國少數新建外,未有大幅擴建案,預估2016年底前,供給面增加有限,需求會推升,尤其大陸、日本及美國需求持續成長,各家預估明年太陽能裝置需求將逾50GW,讓明年太陽能產業環境更優於今年。

問:元晶是上市新兵,有何優勢?

答:元晶因為成立較其他同業晚,所以沒有不合理、高價的長期料源合約負擔,目前矽晶圓供貨合約只與大陸矽晶圓龍頭廠保利協鑫(GCL)及國碩簽定合約,主要是確保矽晶圓供貨量,但是價格則是隨提貨時價格而定。

元晶相對於其他太陽能電池廠擁有優勢,在生產部分,元晶新竹廠房是類晶圓廠規格,生產成本低且機台平均使用三年,自動化程度逾97%,以四柵線(4 bus bar)電池可封成的260~265瓦高效太陽能模組看,電池總產能約90%可達到此水準,一般台系電池大廠僅70%至80%。

此外,元晶也與俄商及杜邦合作導入HIT製程實驗機台,研發轉換效率可達22%以上的N Type高效能小面積電池,為國內「唯二」介入HIT電池的廠商;但此新技術處於萌芽階段,短期仍難看到成效。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