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必應創造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56,671,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54663862 | 周佑洋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8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星期五
必應創造 演唱會最強幕後英雄 |必應創造
今年1月,天團五月天在桃園站最終場演唱會時,下起滂沱大雨,擋不住現場鐵粉的熱情,主唱阿信演出結束後在臉書提到:「桃園最終兩場的大雨,唯一的狀況只有左右大螢幕因雨故障,但也在驚人的兩分鐘內排除。請大家給他們最高的肯定!」
阿信口中要給予最高肯定的團隊是誰?廣大「五迷」們必然可以秒回:「必應創造!」。
從2007年開始,必應創造就緊密地與五月天合作,無論是將小巨蛋化身逃生艙的「諾亞方舟」,還是去年開始巡迴「人生無限公司」打造14層樓高「人生的移動城堡」,場場令人驚豔的演唱會內容,皆是由必應創造董事長周佑洋領軍操刀。
但是被「有求必應」的,何止五月天,兩岸三地大咖藝人李宗盛、劉若英、林宥嘉、田馥甄Hebe、李健的演唱會,都曾指名必應創造合作,2017年在必應接下的演唱會就有數百場。
必應原本是五月天所屬相信音樂的其中一個部門,2014年獨立成一家公司,透過擴張與併購,將演唱會相關的軟硬體製作、設備租賃、舞台與視覺設計與節目流程統籌,整合成一條龍的供應鏈,因產業鏈相當完整,台灣幾乎沒有類似公司能提供全方位展演服務,再搭上近年現場演出的興起,若說五月天是演唱會之王,那麼必應就是「演唱會製作之王」。
必應創造將在今年2月從興櫃轉上市,雖被視為「五月天概念股」,但其實承辦五月天演唱會的收入,只占必應營收兩成。除了其他重量級藝人的演唱會外,還有棚內錄影節目、典禮晚會、運動賽事、甚至大型法會。
背後股東 大有來頭
周佑洋說,大家聽到必應就想到「是做演唱會的公司」,但他們也接商業性的案子,只要利潤合理,無論是佛教祈福音樂會、基督教布道會,必應都接,更不排除接競選晚會,其中也許是設備租賃,也可能是協助設計晚會內容,可說軟硬體兼具。
他表示,對必應來說,廠商很容易從演唱會認識他們,可能會因之前必應做的不錯,而有持續的合作,比如去年大陸華潤集團十周年3萬人演出,就因合作愉快,今年再度與必應合作;台灣PChome去年首度舉辦雙11晚會,背後操刀也是必應,今年將有深度合作,不會只有雙11檔期。
不過也因必應的產業鏈完整,當被問到必應的競爭對手是誰,周佑洋說:「台灣沒有公司與必應的營業項目全部重疊,」因此必應與產業體系中的廠商多採合作關係,例如某軟體製作公司若在台有演出業務,必應就將設備租賃給他們。
周佑洋表示,即使有聯盟形式,但絕不會是同一家公司;不過,能蓄積出製作工程一條龍的自製能量,是必應一口氣垂直整合產業鏈中五家公司的結果。他讓必應七個部門都有這五家公司的人,因為他認為,當大家在同個團隊,就能成就同個價值觀,並追求同個利潤,就不會發生硬體技術人員花費很多力氣投入,結果卻是「軟體的創意很棒」的窘境,也因為部門間都知道彼此在做的事,存在著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更能讓公司充滿活力。
攤開必應的股東名單,可發現來頭都不小,除了有長期投資文創產業的中信創投,文化部更是名列必應的三大股東。
一場活動 一個故事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會投資必應,是因為看好流行音樂產業周邊擁有極大市場,以台灣大咖歌手如周杰倫、蔡依林等藝人來說,都有一年半辦100場演唱會的實力;「演唱會周邊能產生的效應是很驚人的,包括舞台、燈光音響甚至服裝、舞蹈等都可能有經濟效應,只是目前產業還沒有擴充到這麼大的範圍。」
對於未來的發展,周佑洋說,未來可能跨足藝人和藝人經紀,只是必應不會去簽很紅的演出者,藝人的演出必須有趣或有魅力,現場演出是特別的,並從必應的專長出發,做深入的合作。
必應於去年發展原創IP,率先在高雄夢時代旁所推出的活動式親子樂園「8咘的搞怪樂園」獲得不錯回響,近期移師至台中老虎城旁,周佑洋說,今年先聚焦台中場,明年預計前往海外華語市場,包括中國大陸、新馬等國,希望能努力將必應自有IP推廣到國外。
至於自有IP,他表示,目前先以8咘為主,「不過因為必應擅長『作秀』,將來也會增加原創智慧財產廣度,規劃將公司長期製作演唱會的概念過程和故事,轉換為戲劇智慧財產,如類音樂劇、職人劇等,將好音樂和故事連結再一起」。
阿信口中要給予最高肯定的團隊是誰?廣大「五迷」們必然可以秒回:「必應創造!」。
從2007年開始,必應創造就緊密地與五月天合作,無論是將小巨蛋化身逃生艙的「諾亞方舟」,還是去年開始巡迴「人生無限公司」打造14層樓高「人生的移動城堡」,場場令人驚豔的演唱會內容,皆是由必應創造董事長周佑洋領軍操刀。
但是被「有求必應」的,何止五月天,兩岸三地大咖藝人李宗盛、劉若英、林宥嘉、田馥甄Hebe、李健的演唱會,都曾指名必應創造合作,2017年在必應接下的演唱會就有數百場。
必應原本是五月天所屬相信音樂的其中一個部門,2014年獨立成一家公司,透過擴張與併購,將演唱會相關的軟硬體製作、設備租賃、舞台與視覺設計與節目流程統籌,整合成一條龍的供應鏈,因產業鏈相當完整,台灣幾乎沒有類似公司能提供全方位展演服務,再搭上近年現場演出的興起,若說五月天是演唱會之王,那麼必應就是「演唱會製作之王」。
必應創造將在今年2月從興櫃轉上市,雖被視為「五月天概念股」,但其實承辦五月天演唱會的收入,只占必應營收兩成。除了其他重量級藝人的演唱會外,還有棚內錄影節目、典禮晚會、運動賽事、甚至大型法會。
背後股東 大有來頭
周佑洋說,大家聽到必應就想到「是做演唱會的公司」,但他們也接商業性的案子,只要利潤合理,無論是佛教祈福音樂會、基督教布道會,必應都接,更不排除接競選晚會,其中也許是設備租賃,也可能是協助設計晚會內容,可說軟硬體兼具。
他表示,對必應來說,廠商很容易從演唱會認識他們,可能會因之前必應做的不錯,而有持續的合作,比如去年大陸華潤集團十周年3萬人演出,就因合作愉快,今年再度與必應合作;台灣PChome去年首度舉辦雙11晚會,背後操刀也是必應,今年將有深度合作,不會只有雙11檔期。
不過也因必應的產業鏈完整,當被問到必應的競爭對手是誰,周佑洋說:「台灣沒有公司與必應的營業項目全部重疊,」因此必應與產業體系中的廠商多採合作關係,例如某軟體製作公司若在台有演出業務,必應就將設備租賃給他們。
周佑洋表示,即使有聯盟形式,但絕不會是同一家公司;不過,能蓄積出製作工程一條龍的自製能量,是必應一口氣垂直整合產業鏈中五家公司的結果。他讓必應七個部門都有這五家公司的人,因為他認為,當大家在同個團隊,就能成就同個價值觀,並追求同個利潤,就不會發生硬體技術人員花費很多力氣投入,結果卻是「軟體的創意很棒」的窘境,也因為部門間都知道彼此在做的事,存在著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更能讓公司充滿活力。
攤開必應的股東名單,可發現來頭都不小,除了有長期投資文創產業的中信創投,文化部更是名列必應的三大股東。
一場活動 一個故事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會投資必應,是因為看好流行音樂產業周邊擁有極大市場,以台灣大咖歌手如周杰倫、蔡依林等藝人來說,都有一年半辦100場演唱會的實力;「演唱會周邊能產生的效應是很驚人的,包括舞台、燈光音響甚至服裝、舞蹈等都可能有經濟效應,只是目前產業還沒有擴充到這麼大的範圍。」
對於未來的發展,周佑洋說,未來可能跨足藝人和藝人經紀,只是必應不會去簽很紅的演出者,藝人的演出必須有趣或有魅力,現場演出是特別的,並從必應的專長出發,做深入的合作。
必應於去年發展原創IP,率先在高雄夢時代旁所推出的活動式親子樂園「8咘的搞怪樂園」獲得不錯回響,近期移師至台中老虎城旁,周佑洋說,今年先聚焦台中場,明年預計前往海外華語市場,包括中國大陸、新馬等國,希望能努力將必應自有IP推廣到國外。
至於自有IP,他表示,目前先以8咘為主,「不過因為必應擅長『作秀』,將來也會增加原創智慧財產廣度,規劃將公司長期製作演唱會的概念過程和故事,轉換為戲劇智慧財產,如類音樂劇、職人劇等,將好音樂和故事連結再一起」。
上一則:必應競拍 得標均價72.85元
下一則:周佑洋從搬運工拚到CEO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