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航太科技(上)公司新聞
興櫃去年飆股出列 佑全-新漲188% 生力軍火力全開,宏碁遊戲勁揚150%,鑽石生技、新應材等也漲勢凌人
2022年正式落幕,全年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63檔(含12檔申請登錄 戰略新板),若從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觀察,國內連鎖藥 局佑全-新(6929)居於首冠,累計漲幅達188.91%、其次為宏碁遊 戲(6908)的150.63%。
隨著台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構,企業得以依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 的籌資方式,加上近年上市櫃公司傾向將高績效部門獨立掛牌,以提 高營運效率,在疫情影響逐漸式微後,興櫃掛牌家數逐漸回到過往表 現,2022年總掛牌家數雖較2021年減少12檔,仍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值 ,又以電子23檔與生技14檔為主要兩大族群。
從資本額角度,由張國煒自行籌資創辦的星宇航空在2022年9月底 登錄興櫃前就話題十足,作為台籍航空公司中唯一提供頭等艙業者, 實收資本額達181.17億元;其後依序為鑽石生技、長榮航太、樂迦再 生、達發、祥翊、台特化及雲豹能源,資本額皆逾10億元。
回顧2022年興櫃生力軍在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依序為 佑全-新、宏碁遊戲、鑽石生技、新應材、伯鑫、漢田生技、海柏特 、潤德、水星生醫*、星宇航空。佑全-新目前全國共計143家門市, 自2023年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展店,目標在2026年共展店至3 00家,公司在2022年12月初以每股32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後,截至30日 興櫃均價收在92.45元,漲幅高達188.91%。
展望2023年,已遞件申請登錄興櫃家數達6檔,國內儲值卡龍頭悠 遊卡預計1月3日以每股5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為今年首檔興櫃新兵。 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指出,2023年受惠利率收入、觀光經濟、跨境與 微金融,及超級悠遊卡等四大成長動能,期待營運恢復到疫前水準。
2022年正式落幕,全年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63檔(含12檔申請登錄 戰略新板),若從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觀察,國內連鎖藥 局佑全-新(6929)居於首冠,累計漲幅達188.91%、其次為宏碁遊 戲(6908)的150.63%。
隨著台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構,企業得以依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 的籌資方式,加上近年上市櫃公司傾向將高績效部門獨立掛牌,以提 高營運效率,在疫情影響逐漸式微後,興櫃掛牌家數逐漸回到過往表 現,2022年總掛牌家數雖較2021年減少12檔,仍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值 ,又以電子23檔與生技14檔為主要兩大族群。
從資本額角度,由張國煒自行籌資創辦的星宇航空在2022年9月底 登錄興櫃前就話題十足,作為台籍航空公司中唯一提供頭等艙業者, 實收資本額達181.17億元;其後依序為鑽石生技、長榮航太、樂迦再 生、達發、祥翊、台特化及雲豹能源,資本額皆逾10億元。
回顧2022年興櫃生力軍在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依序為 佑全-新、宏碁遊戲、鑽石生技、新應材、伯鑫、漢田生技、海柏特 、潤德、水星生醫*、星宇航空。佑全-新目前全國共計143家門市, 自2023年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展店,目標在2026年共展店至3 00家,公司在2022年12月初以每股32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後,截至30日 興櫃均價收在92.45元,漲幅高達188.91%。
展望2023年,已遞件申請登錄興櫃家數達6檔,國內儲值卡龍頭悠 遊卡預計1月3日以每股5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為今年首檔興櫃新兵。 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指出,2023年受惠利率收入、觀光經濟、跨境與 微金融,及超級悠遊卡等四大成長動能,期待營運恢復到疫前水準。
全年漲幅前十大,生技醫療股囊括五席 昱展新藥2022漲近1.5倍 冠興櫃
台股2022年劃下句點,雖走勢震盪,惟興櫃生技小尖兵卻逆勢走出 「生涯年」,全年漲幅前十大中,五檔為生技醫療股,昱展新藥(6 785)全年飆漲近1.5倍、稱霸興櫃,12月初甫加入戰略新板的佑全- 新(6929),則在短短一個月內飆漲188.91%。
2022年來興櫃市場共63家公司加入戰局,雖少於2021年的75家,但 仍寫下2017年以來次高,此外,2023年1月初更已有五家排隊中,將 由堪稱「全台最強支付股」的儲值卡龍頭悠遊卡公司1月3日打頭陣, 為興櫃市場開出新年第一槍。
回顧2022年,扣除年間才加入的興櫃新兵,全年共有五檔「漲倍股 」出爐,昱展新藥、聯享、建騰、龍德造船、環拓科技,位居興櫃2 022年漲幅前五大,而後續則依序為漢達、樂意、醣基、安特羅、台 新藥。
昱展新藥2022年來一戰成名,一路自2021年底僅46.24元的均價, 至30日均價衝上114.56元,全年累計漲幅高達147.75%,勇奪「興櫃 2022年最會漲」。
建騰創達股價全年漲幅也高達127.23%,受惠2022年來營收回溫, 3∼8月營收均高於4千萬元,主要產品為數位監視系統及視頻管理系 統,銷售地區則以美國為主,占比近55%。
另一方面,2022年甫掛牌的興櫃「生力軍」中,又以「小金雞」最 為市場津津樂道,包括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航太、聯發科金雞達發、 宏碁「小金虎」宏碁遊戲、中美晶小金雞台特化等,均頂著集團光環 ,吸引市場目光。
「宏碁大艦隊」中的宏碁遊戲,於2022年9月13日登錄興櫃,成為 宏碁「小虎隊」中第九家進軍資本市場的成員,登錄興櫃首日盤中就 衝破百元價,2022年最後交易日均價則為80.2元,以登錄價32元計算 ,年漲幅高達150.63%,宏碁集團「虎父無犬子」。
至於登錄興櫃戰略新版的連鎖藥局佑全,則同樣展現「初生之犢不 畏虎」的霸氣,以認購價每股32元計算,全年漲幅達188.91%,202 2年末更搭上大陸解封「搶藥」題材,股價衝鋒,挑戰進軍百元俱樂 部。
台股2022年劃下句點,雖走勢震盪,惟興櫃生技小尖兵卻逆勢走出 「生涯年」,全年漲幅前十大中,五檔為生技醫療股,昱展新藥(6 785)全年飆漲近1.5倍、稱霸興櫃,12月初甫加入戰略新板的佑全- 新(6929),則在短短一個月內飆漲188.91%。
2022年來興櫃市場共63家公司加入戰局,雖少於2021年的75家,但 仍寫下2017年以來次高,此外,2023年1月初更已有五家排隊中,將 由堪稱「全台最強支付股」的儲值卡龍頭悠遊卡公司1月3日打頭陣, 為興櫃市場開出新年第一槍。
回顧2022年,扣除年間才加入的興櫃新兵,全年共有五檔「漲倍股 」出爐,昱展新藥、聯享、建騰、龍德造船、環拓科技,位居興櫃2 022年漲幅前五大,而後續則依序為漢達、樂意、醣基、安特羅、台 新藥。
昱展新藥2022年來一戰成名,一路自2021年底僅46.24元的均價, 至30日均價衝上114.56元,全年累計漲幅高達147.75%,勇奪「興櫃 2022年最會漲」。
建騰創達股價全年漲幅也高達127.23%,受惠2022年來營收回溫, 3∼8月營收均高於4千萬元,主要產品為數位監視系統及視頻管理系 統,銷售地區則以美國為主,占比近55%。
另一方面,2022年甫掛牌的興櫃「生力軍」中,又以「小金雞」最 為市場津津樂道,包括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航太、聯發科金雞達發、 宏碁「小金虎」宏碁遊戲、中美晶小金雞台特化等,均頂著集團光環 ,吸引市場目光。
「宏碁大艦隊」中的宏碁遊戲,於2022年9月13日登錄興櫃,成為 宏碁「小虎隊」中第九家進軍資本市場的成員,登錄興櫃首日盤中就 衝破百元價,2022年最後交易日均價則為80.2元,以登錄價32元計算 ,年漲幅高達150.63%,宏碁集團「虎父無犬子」。
至於登錄興櫃戰略新版的連鎖藥局佑全,則同樣展現「初生之犢不 畏虎」的霸氣,以認購價每股32元計算,全年漲幅達188.91%,202 2年末更搭上大陸解封「搶藥」題材,股價衝鋒,挑戰進軍百元俱樂 部。
證交所上市案大清倉!證交所27日召開2022年最後一次例行董事會 ,一口氣通過六家上市案。預期這六家公司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陸續 上市。
這六家上市案包括: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航太、雲豹能源、 泓德能源及永道-KY等。
其中,雲豹能源及泓德能源為創新板。這六家公司若後續一切上市 作業順利,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望陸續上市掛牌。
證交所統計,包括27日申請上市的達發,合計共有23家公司申請上 市,其中,一般板本國公司有16家,第一上市有二家,另外,創新板 申請上市則有五家,但若是扣除自行撤回有三件,則今年提出申請上 市共有20家。今年還有三天,仍會有公司趕在年底送件申請上市。
這六家上市案包括: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航太、雲豹能源、 泓德能源及永道-KY等。
其中,雲豹能源及泓德能源為創新板。這六家公司若後續一切上市 作業順利,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望陸續上市掛牌。
證交所統計,包括27日申請上市的達發,合計共有23家公司申請上 市,其中,一般板本國公司有16家,第一上市有二家,另外,創新板 申請上市則有五家,但若是扣除自行撤回有三件,則今年提出申請上 市共有20家。今年還有三天,仍會有公司趕在年底送件申請上市。
上市公司審查年底快馬加鞭,臺灣證券交易所昨(27)日召開董事會,一口氣通過六家公司上市案,其中臺灣創新板占兩家,分別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據悉,年底前還有三家公司將申請創新板,將使全年創新板申請家數達八家之多,直逼證交所年度目標。
六家公司中,一般上市案有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集團旗下長榮航太科技、雲豹能源科技、泓德能源科技,以及永豐餘集團旗下的RFID電子標籤廠永道射頻等四家,創新板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
據證交所資料,統計至27日,今年計有18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當中16家公司為本國公司、兩家為KY公司;若加上創新板,合計送件家數達23家,全年有機會上看26家,雖低於去年,但券商業者表示,在今年不景氣環境中,已經相當難得。
為擴大新創發展環境,證交所銜命發展創新板,以鼓勵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籌資發展,讓創新板及證券市場的力量,支持育成新創永續經營,形塑「創新、永續、包容」的台灣科技島鏈。首年目標設定十家,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時,便宣示將打造創新板成亞太地區科技創新的上市主板新品牌。
為努力招商,證交所上從董總至第一線窗口,將創新板當成重要使命,不僅主動拜訪業界,上周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花旗(台灣)銀行合作,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邀請數十家海內外有意申請評估創新板上市的企業代表蒞臨與會,據悉,多家企業皆展現對資本市場的高度興趣。
六家公司中,一般上市案有睿生光電、建德工業、長榮集團旗下長榮航太科技、雲豹能源科技、泓德能源科技,以及永豐餘集團旗下的RFID電子標籤廠永道射頻等四家,創新板是雲豹能源、泓德能源。
據證交所資料,統計至27日,今年計有18家公司送件申請上市,當中16家公司為本國公司、兩家為KY公司;若加上創新板,合計送件家數達23家,全年有機會上看26家,雖低於去年,但券商業者表示,在今年不景氣環境中,已經相當難得。
為擴大新創發展環境,證交所銜命發展創新板,以鼓勵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籌資發展,讓創新板及證券市場的力量,支持育成新創永續經營,形塑「創新、永續、包容」的台灣科技島鏈。首年目標設定十家,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時,便宣示將打造創新板成亞太地區科技創新的上市主板新品牌。
為努力招商,證交所上從董總至第一線窗口,將創新板當成重要使命,不僅主動拜訪業界,上周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花旗(台灣)銀行合作,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邀請數十家海內外有意申請評估創新板上市的企業代表蒞臨與會,據悉,多家企業皆展現對資本市場的高度興趣。
興櫃11月營收「幾家歡樂幾家愁」,受新台幣回升導致匯損衝擊, 遠壽(5859)營收跌落歷史新低,惟綠能產業前景俏,雲豹能源(6 869)持續認列工程收入,疫後報復性出國潮啟動,星宇航空(2646 )客運收入也大增,2檔營收年月雙增、喜上眉梢。
全球疫情趨緩,受惠產業大洗牌,興櫃11月營收前十強成員排序也 「大風吹」,長久來「霸榜」的遠壽跌落第三名,由不銹鋼龍頭廠燁 聯雖呈年月雙減頹勢,仍登上冠軍寶座。
創投鑽石生技則是營收大跳增,以黑馬之姿勇奪亞軍,長榮航太、 達發、和淞、雲豹能源、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巧新則位居第四到十 名;其中,僅鑽石生技、雲豹能源、星宇航空3檔繳出年月雙增成績 。
鑽石生技屬於永續型創投,受惠第四季生技族群大漲,旗下主要投 資標的合一11月狂飆25.44%,興櫃醣分子領域的新藥公司醣基也上 漲近一成,推升其11月營收達17.22億元,年增61.62%,創登錄興櫃 以來次高。
遠壽主因新台幣升值,導致匯損增加,11月營收下修至歷史新低的 9.92億元,大幅月減84.51%,也較去年同期大減82.77%,呈現雙率 雙降。法人指出,遠壽今年來原先獲利最大貢獻來自新台幣貶值,惟 新台幣兌美元自11月時自32字頭一路強升,也使其業績面承壓。
此外,提列金融資產減損新台幣16.8億餘元,主因為遠壽持有港股 股票,股價下跌逾一般壽險公司內控的50%∼60%,法人預期,將衝 擊其11月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資金關注焦點,也與興櫃11月營收績優股 相輝映,綠能題材股當中,再生能源整合平台服務商雲豹能源,受惠 承包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模組設備出貨量增及併入合併子公司 等三大利多,營收衝上6.9億元,月增85.31%、年增加498.41%。
而在邊境管制鬆綁助攻下,星宇航空11月旅客人數較10月增加八成 ,單月營收6.2億元,月增62.07%、年增7.52倍,創登錄興櫃來新高 ,且當中客運營收就占了4.69億元,法人指出,客運復甦力道強勁, 星宇航空12月訂位量較11月成長逾四成,加上將迎接農曆春節旺季, 航班也可望陸續增加。
全球疫情趨緩,受惠產業大洗牌,興櫃11月營收前十強成員排序也 「大風吹」,長久來「霸榜」的遠壽跌落第三名,由不銹鋼龍頭廠燁 聯雖呈年月雙減頹勢,仍登上冠軍寶座。
創投鑽石生技則是營收大跳增,以黑馬之姿勇奪亞軍,長榮航太、 達發、和淞、雲豹能源、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巧新則位居第四到十 名;其中,僅鑽石生技、雲豹能源、星宇航空3檔繳出年月雙增成績 。
鑽石生技屬於永續型創投,受惠第四季生技族群大漲,旗下主要投 資標的合一11月狂飆25.44%,興櫃醣分子領域的新藥公司醣基也上 漲近一成,推升其11月營收達17.22億元,年增61.62%,創登錄興櫃 以來次高。
遠壽主因新台幣升值,導致匯損增加,11月營收下修至歷史新低的 9.92億元,大幅月減84.51%,也較去年同期大減82.77%,呈現雙率 雙降。法人指出,遠壽今年來原先獲利最大貢獻來自新台幣貶值,惟 新台幣兌美元自11月時自32字頭一路強升,也使其業績面承壓。
此外,提列金融資產減損新台幣16.8億餘元,主因為遠壽持有港股 股票,股價下跌逾一般壽險公司內控的50%∼60%,法人預期,將衝 擊其11月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資金關注焦點,也與興櫃11月營收績優股 相輝映,綠能題材股當中,再生能源整合平台服務商雲豹能源,受惠 承包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模組設備出貨量增及併入合併子公司 等三大利多,營收衝上6.9億元,月增85.31%、年增加498.41%。
而在邊境管制鬆綁助攻下,星宇航空11月旅客人數較10月增加八成 ,單月營收6.2億元,月增62.07%、年增7.52倍,創登錄興櫃來新高 ,且當中客運營收就占了4.69億元,法人指出,客運復甦力道強勁, 星宇航空12月訂位量較11月成長逾四成,加上將迎接農曆春節旺季, 航班也可望陸續增加。
長榮航(2618)旗下小金雞長榮航太昨(22)日上市申請案報佳音,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正式通過上市申請案。法人分析,後疫情時代航空產業急速復甦,航太產業回升的速度會比航空業還快,長榮航太為亞太區知名的商用飛機維修廠商,近期維修訂單急速飆升。
長榮航太董事長為黃南宏,實收資本額35.28億元,主要產品為機體、零組件、發動機維修及零組件製造、組裝等。
長榮航太董事長為黃南宏,實收資本額35.28億元,主要產品為機體、零組件、發動機維修及零組件製造、組裝等。
證交所22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長榮航太(2 645)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長榮航太22日在興櫃收盤價為77.9元、 小漲0.06%,收盤均價為78.18元。
長榮航太申請上市時資本額為35.28億元,董事長為黃南宏、總經 理為郭勝義及李緯章,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凱基證券,主要業務為航空 器維修與航空器之零件製造及機體組裝銷售;市場結構內銷占比34. 72%、外銷占65.28%。全體董事九席,合計持股72.89%,長榮航持 股就達58.44%,另立榮航持股14.41%。
在稅前盈餘方面,108年∼110年各為23.72億元、13.94億元、11. 08億元,今(111)年前三季就衝上17.9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各為3.11元、1.85元、2.5元、4.07元。
長榮航太申請上市時資本額為35.28億元,董事長為黃南宏、總經 理為郭勝義及李緯章,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凱基證券,主要業務為航空 器維修與航空器之零件製造及機體組裝銷售;市場結構內銷占比34. 72%、外銷占65.28%。全體董事九席,合計持股72.89%,長榮航持 股就達58.44%,另立榮航持股14.41%。
在稅前盈餘方面,108年∼110年各為23.72億元、13.94億元、11. 08億元,今(111)年前三季就衝上17.9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各為3.11元、1.85元、2.5元、4.07元。
證交所預計22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長榮航(261 8)旗下小金雞-長榮航太(2645)股票上市案。長榮航太18日在興 櫃收76.2元上漲1.79%,收盤均價為76.1元。
長榮航持有長榮航太58.44%持股,立榮也持有14.41%,長榮集團 二大股東持股合計高達72.85%;另外,壽險大戶也有持股,包括富 邦人壽及國泰人壽各持有3%及0.91%。
中國信託創投、中華開發創投、保富投資、中華開發優勢、台達資 本以及台灣育成中小企業等,都各有1.22%、1.1%、1.05%、0.85 %、0.85%及0.71%持股。
長榮航太董事長為黃南宏,公司實收資本額35.28億元,主要產品 為航空器維修與航空器零件製造及機體組裝銷售,去(110)年稅前 盈餘為10.81億元,今年前三季大躍進至17.94億元,大幅超過去年全 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去年為2.5元,今年前三季飆增至4.07元。
長榮航持有長榮航太58.44%持股,立榮也持有14.41%,長榮集團 二大股東持股合計高達72.85%;另外,壽險大戶也有持股,包括富 邦人壽及國泰人壽各持有3%及0.91%。
中國信託創投、中華開發創投、保富投資、中華開發優勢、台達資 本以及台灣育成中小企業等,都各有1.22%、1.1%、1.05%、0.85 %、0.85%及0.71%持股。
長榮航太董事長為黃南宏,公司實收資本額35.28億元,主要產品 為航空器維修與航空器零件製造及機體組裝銷售,去(110)年稅前 盈餘為10.81億元,今年前三季大躍進至17.94億元,大幅超過去年全 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去年為2.5元,今年前三季飆增至4.07元。
興櫃10月營收全數出爐,受庫存調整衝擊,多數電子股面臨旺季不 旺窘境,惟通路代理商富基電通(6707)、網通廠展達通訊(3447) 、背光模組廠云光(3633)、軸承廠富世達(6805)挺身而出,繳出 年月雙增成績,云光單月營收更改寫近五年來新高,為電子族群爭口 氣。
10月營收前十強中仍由遠壽、燁聯及達發蟬聯居前三名,和淞、長 榮航太、富基電通、展達、巧新則取得第四至八名,第九、十名則由 黑馬云光與富世達風光奪下。
電子股第四季步入旺季,惟今年受制於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庫存 去化進度不如預期等因素,包括達發、和淞等營收「績優生」業績均 遭受拖累。
而傳產方面,燁聯則受原物料價格回落影響,連五個月營收表現劣 於去年同期,累計前十月營收也年減6.77%。
通路代理商富基電通業績傳捷報,10月營收達6.64億元,在去年基 期偏低助攻下,繳出月增8.46%、年增10.91%的成績,為7個月來首 度呈現年月雙增。
網通族群受惠缺料緩解、需求增溫,下半年來業績強強滾,群光集 團旗下的網通小金雞展達通訊,10月營收重返6億元大關、達6.28億 元,月增9.26%、年增1.11倍,為歷史單月第三高;累計前十月營收 49.75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7.35%,寫同期高,並超越201 7年後歷年來全年表現。
展達通訊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43.46億元、稅後純益1.66億元、每 股稅後純益(EPS)則為2.39元,均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
市場分析,在歐美基礎建設持續擴張下,展達客戶下單狀況佳,再 加上泰國產能挹注,明年仍有機會繳出雙位數成長好表現;而展達通 訊日前也已通過證交所審核,最快將於今年底掛牌上市。
LCD中小尺寸背光模組廠云光,10月營收則重返4億元之上、達4.4 1億元,創2017年12月以來單月新高,也激勵股價10日逆勢上漲0.89 %,均價達40.78元,創一個半月來新高。
10月營收前十強中仍由遠壽、燁聯及達發蟬聯居前三名,和淞、長 榮航太、富基電通、展達、巧新則取得第四至八名,第九、十名則由 黑馬云光與富世達風光奪下。
電子股第四季步入旺季,惟今年受制於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庫存 去化進度不如預期等因素,包括達發、和淞等營收「績優生」業績均 遭受拖累。
而傳產方面,燁聯則受原物料價格回落影響,連五個月營收表現劣 於去年同期,累計前十月營收也年減6.77%。
通路代理商富基電通業績傳捷報,10月營收達6.64億元,在去年基 期偏低助攻下,繳出月增8.46%、年增10.91%的成績,為7個月來首 度呈現年月雙增。
網通族群受惠缺料緩解、需求增溫,下半年來業績強強滾,群光集 團旗下的網通小金雞展達通訊,10月營收重返6億元大關、達6.28億 元,月增9.26%、年增1.11倍,為歷史單月第三高;累計前十月營收 49.75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7.35%,寫同期高,並超越201 7年後歷年來全年表現。
展達通訊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43.46億元、稅後純益1.66億元、每 股稅後純益(EPS)則為2.39元,均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
市場分析,在歐美基礎建設持續擴張下,展達客戶下單狀況佳,再 加上泰國產能挹注,明年仍有機會繳出雙位數成長好表現;而展達通 訊日前也已通過證交所審核,最快將於今年底掛牌上市。
LCD中小尺寸背光模組廠云光,10月營收則重返4億元之上、達4.4 1億元,創2017年12月以來單月新高,也激勵股價10日逆勢上漲0.89 %,均價達40.78元,創一個半月來新高。
興櫃9月營收全數出爐,即便國際局勢動盪、高通膨衝擊消費,惟 半導體設備廠和淞(6826)、長榮航太(2645)單月營收雙雙刷新歷 史新高紀錄,再生能源的雲豹能源(6869)、泓德能源(6873)也繳 出同期高佳績。
9月營收強強滾,觀察興櫃前十強公司,除遠壽、燁聯持續蟬聯單 月營收冠、亞軍外,第三名則由聯發科旗下小金雞達發奪得;半導體 設備廠和淞以「大黑馬」之姿進占第四名,長榮航太、雲豹能源、富 基電通、展達、泓德能源、巧新則分別位居第五至十名。
其中,和淞、長榮航太、雲豹能源、泓德能源四檔9月營收均繳出 年月雙增成績,和淞、長榮航太分別以12.44億元、11.31億元,同步 改寫歷史單月新高。
燁聯9月營收略有起色,終止先前連三個月年月雙減頹勢,單月營 收達34.98億元,月增5.52%,惟仍較去年同期大減42.72%。法人指 出,韓國浦項鋼廠9月遭逢水災導致設備受損,部分歐洲鋼廠也在成 本飆升下,紛紛減產以降低衝擊,國際市場不銹鋼供給量減少、帶動 鎳價近一周反彈逾5%,燁聯10月內外銷盤價同步調漲。
儘管半導體產業需求遇逆風,連帶整體設備及耗材廠商也蒙塵,惟 半導體設備廠和淞營收仍亮眼,受惠廠務系統工程收入增加,9月營 收一舉衝上12.44億元,月增80.02%、年增52.24%,再創歷史新高 ;前三季營收達72.41億元,年增34.18%,超越2021年以前歷年來的 全年水準。
至於另一檔營收創高股長榮航太,則持續受助於全球疫後解封、航 太產業邁向復甦,9月營收達11.31億元,月增12.86%、年增47.39% ,為今年來第五度單月營收站穩10億元之上。
而太陽能系統廠雲豹能源,則受惠承包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工程收 入、模組設備出貨量增、併入合併子公司「三大利多」加持,9月營 收6.91億元,月增10.53%,年增高達11.29倍,創歷史第三高、同期 新高;前三季累計營收41.23億元,也年增10.73倍。
9月營收強強滾,觀察興櫃前十強公司,除遠壽、燁聯持續蟬聯單 月營收冠、亞軍外,第三名則由聯發科旗下小金雞達發奪得;半導體 設備廠和淞以「大黑馬」之姿進占第四名,長榮航太、雲豹能源、富 基電通、展達、泓德能源、巧新則分別位居第五至十名。
其中,和淞、長榮航太、雲豹能源、泓德能源四檔9月營收均繳出 年月雙增成績,和淞、長榮航太分別以12.44億元、11.31億元,同步 改寫歷史單月新高。
燁聯9月營收略有起色,終止先前連三個月年月雙減頹勢,單月營 收達34.98億元,月增5.52%,惟仍較去年同期大減42.72%。法人指 出,韓國浦項鋼廠9月遭逢水災導致設備受損,部分歐洲鋼廠也在成 本飆升下,紛紛減產以降低衝擊,國際市場不銹鋼供給量減少、帶動 鎳價近一周反彈逾5%,燁聯10月內外銷盤價同步調漲。
儘管半導體產業需求遇逆風,連帶整體設備及耗材廠商也蒙塵,惟 半導體設備廠和淞營收仍亮眼,受惠廠務系統工程收入增加,9月營 收一舉衝上12.44億元,月增80.02%、年增52.24%,再創歷史新高 ;前三季營收達72.41億元,年增34.18%,超越2021年以前歷年來的 全年水準。
至於另一檔營收創高股長榮航太,則持續受助於全球疫後解封、航 太產業邁向復甦,9月營收達11.31億元,月增12.86%、年增47.39% ,為今年來第五度單月營收站穩10億元之上。
而太陽能系統廠雲豹能源,則受惠承包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工程收 入、模組設備出貨量增、併入合併子公司「三大利多」加持,9月營 收6.91億元,月增10.53%,年增高達11.29倍,創歷史第三高、同期 新高;前三季累計營收41.23億元,也年增10.73倍。
興櫃8月營收全數出爐,電子股「旺季不旺」烏雲壟罩,非電族群 「搶鋒頭」,永續型創投-鑽石生技(6901)登錄興櫃後首度公布營 收一鳴驚人、衝破30億元,年增逾800倍;長榮航太(2645)、振大 環球(4441)也繳出年月雙增佳績。
興櫃8月營收前十強由非電族奮起,除冠、亞軍仍由遠壽、燁聯拿 下外,第三名就由「生力軍」鑽石生技以黑馬之姿奪得。
四、五名分別為聯發科、長榮航旗下兩隻「小金雞」達發、長榮航 太,而振大環球、伊雲谷、和淞、富基電通則取得第六至九名,至於 第十名則由群光轉投資網通設備廠展達,以單月歷史次高成績奪下。
中天集團旗下鑽石生技,7月下旬才風光登錄興櫃,首度公布營收 不負眾望繳出好成績,受惠轉投資的三家公司合一、醣基、欣耀金融 資產評價利益帶動,8月營收衝上30.96億元,甩開7月虧損近1.53億 元陰霾、順利翻正,年增807.97倍;前八月營收36.65億元,也大幅 優於去年同期的虧損4.41億元。
興櫃8月營收前十強由非電族奮起,除冠、亞軍仍由遠壽、燁聯拿 下外,第三名就由「生力軍」鑽石生技以黑馬之姿奪得。
四、五名分別為聯發科、長榮航旗下兩隻「小金雞」達發、長榮航 太,而振大環球、伊雲谷、和淞、富基電通則取得第六至九名,至於 第十名則由群光轉投資網通設備廠展達,以單月歷史次高成績奪下。
中天集團旗下鑽石生技,7月下旬才風光登錄興櫃,首度公布營收 不負眾望繳出好成績,受惠轉投資的三家公司合一、醣基、欣耀金融 資產評價利益帶動,8月營收衝上30.96億元,甩開7月虧損近1.53億 元陰霾、順利翻正,年增807.97倍;前八月營收36.65億元,也大幅 優於去年同期的虧損4.41億元。
興櫃7月營收全數公布,受惠疫情趨緩,產業甩開缺料、缺工陰霾 ,成衣大廠振大環球(4441)月營收衝破9億元關卡新高,展達(34 47)單月營收也繳出年月雙增,喜迎解封題材,成為興櫃7月營收唯 二年月雙增之個股。
2022年下半年首個月營收成績出爐,疫情趨緩下,各行業「幾家歡 樂幾家愁」,電子業疫情紅利消失、面臨庫存調整,原物料價格也自 高檔回落,惟部分產業則終於擺脫缺貨、缺料困境,營收顯著回溫。
興櫃7月營收冠、亞軍仍由遠壽、燁聯奪得,受惠利空淡化,遠壽 月營收已連兩月重登80億元之上;而聯發科「大金雞」達發,則取得 第三名,單月營收16.65億元,月減12.74%、年增56.45%。
後續排名依序為長榮航太、振大環球、和淞、雲豹能源、伊雲谷、 富基電通、展達,與6月相去不遠。
國內成衣大廠業績捷報頻傳,振大環球也有亮眼表現,7月營收9. 32億元,月增6.23%、年增59.68%,創登錄興櫃來新高。
振大環球半年報也「閃金光」,上半年稅後純益6.53億元、每股稅 後純益(EPS)10.88元,大賺逾一個股本,於紡織成衣類股中,僅次 於龍頭廠儒鴻的13.95元,而第三季又將進入傳統旺季,法人看好, 振大環球目前訂單穩健,下半年營收表現仍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而綠電開發商雲豹能源,則受惠太陽光電、儲能及水處理等業務持 續增溫,7月營收爆發性成長、達7.53億元,月增1.29倍、年增11.4 5倍;累計前七月營收28.06億元,年成長9.45倍。
疫情趨緩、缺料壓力緩解,網通廠7月營收轉佳,群光集團轉投資 45.15%之興櫃專業網通廠展達通訊,不僅已於7月25日遞出上市申請 ,7月營收也創佳績、達5.98億元,月增1.39%、年增1.16倍,改寫 歷史單月次高紀錄。
此外,通路代理商富基電通7月21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本次 也躋身單月營收前十大,惟其主要代理產品為NAND Flash控制晶片、 各式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等,受記憶體市場利空壓境衝擊, 7月營收僅6.52億元,月減7.78%、年減18.92%,與去年相比不算突 出。
2022年下半年首個月營收成績出爐,疫情趨緩下,各行業「幾家歡 樂幾家愁」,電子業疫情紅利消失、面臨庫存調整,原物料價格也自 高檔回落,惟部分產業則終於擺脫缺貨、缺料困境,營收顯著回溫。
興櫃7月營收冠、亞軍仍由遠壽、燁聯奪得,受惠利空淡化,遠壽 月營收已連兩月重登80億元之上;而聯發科「大金雞」達發,則取得 第三名,單月營收16.65億元,月減12.74%、年增56.45%。
後續排名依序為長榮航太、振大環球、和淞、雲豹能源、伊雲谷、 富基電通、展達,與6月相去不遠。
國內成衣大廠業績捷報頻傳,振大環球也有亮眼表現,7月營收9. 32億元,月增6.23%、年增59.68%,創登錄興櫃來新高。
振大環球半年報也「閃金光」,上半年稅後純益6.53億元、每股稅 後純益(EPS)10.88元,大賺逾一個股本,於紡織成衣類股中,僅次 於龍頭廠儒鴻的13.95元,而第三季又將進入傳統旺季,法人看好, 振大環球目前訂單穩健,下半年營收表現仍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而綠電開發商雲豹能源,則受惠太陽光電、儲能及水處理等業務持 續增溫,7月營收爆發性成長、達7.53億元,月增1.29倍、年增11.4 5倍;累計前七月營收28.06億元,年成長9.45倍。
疫情趨緩、缺料壓力緩解,網通廠7月營收轉佳,群光集團轉投資 45.15%之興櫃專業網通廠展達通訊,不僅已於7月25日遞出上市申請 ,7月營收也創佳績、達5.98億元,月增1.39%、年增1.16倍,改寫 歷史單月次高紀錄。
此外,通路代理商富基電通7月21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本次 也躋身單月營收前十大,惟其主要代理產品為NAND Flash控制晶片、 各式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等,受記憶體市場利空壓境衝擊, 7月營收僅6.52億元,月減7.78%、年減18.92%,與去年相比不算突 出。
ㄏ上半年營收破百億達110.38億元,年增129.14%。
搶攻國內雲端服務市場,宏碁資訊有望於第三季掛牌上櫃,6月營 收達11.5億元,月增211.5%、年增25.6%,上半年營收37.19億元、 年增18%,單月、上半年均創下歷史新高。
長榮航太6月營收10.21億元,年增36.15%,月減7.2%,上半年營 收58.17億元,年增28.46%,看好未來航機維修成長動能。
搶攻國內雲端服務市場,宏碁資訊有望於第三季掛牌上櫃,6月營 收達11.5億元,月增211.5%、年增25.6%,上半年營收37.19億元、 年增18%,單月、上半年均創下歷史新高。
長榮航太6月營收10.21億元,年增36.15%,月減7.2%,上半年營 收58.17億元,年增28.46%,看好未來航機維修成長動能。
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股臨會爭議,長榮集團大房大哥張國華昨(10)除指稱該股東臨時會違法外,並指摘弟弟派為了搶經營權,不顧廣大股東利益,否定專業經理人多年努力成果,而感到遺憾。張國華昨日發出逾1,500字的聲明強調,2016年他回到長榮集團,並在四位遺囑執行人的推舉及弟弟張國明、張國政見證下,繼任了父親張榮發在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永久董事長的職位。張國華細數長榮集團在專業經理人的努力耕耘下,成果豐碩。今年首季海運、航空、鋼鐵再創佳績,這證明當初決定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經營的方向正確,現任經營團隊表現也不負眾望。張國華話鋒一轉說,如今這些亮麗的成績單,卻被家族間紛擾掩蓋,造成集團形象大傷,員工人心惶惶,有些優秀的專業經理人也因此已經或即將被迫離開原來的崗位,這是長榮集團重大的損失,他感到十分痛心。尤其,今年4月6日鄭深池出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後,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也在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且其中有三家上市公司皆是指派毫無公司治理經驗。接著又撤換了立榮航空董事長,試問航空是高風險的產業,由一人同時擔任二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對兩家公司的股東都不公平。
興櫃年報樂透 五大天王出爐 去年稅後淨利逾265億,創新高,遠壽奪獲利王、現金王雙王寶座興櫃市場2021年財報3日將全數公布,整體稅後淨利上看逾265億元 ,再創歷史新猷,法人指出,興櫃財報有亮點,遠壽奪下獲利王、現 金王雙王寶座,此外,圓點奈米及聯享分別奪下EPS王及獲利成長王 寶座,毛利率王則由芯測及景凱以100%同時站上王座。 興櫃市場陣容龐大,隨越來越多公司背靠「大山」登錄興櫃,包含 台積電小金雞采鈺、長榮航轉投資長榮航太等公司倚仗集團資源飛速 成長,繼2020年整體獲利242億元,2021年已確定可再創高。 細觀去年興櫃財報五大天王,遠雄持續穩坐興櫃獲利王與現金王兩 大寶座。在台股衝上歷史新高的18,619點推波助瀾下,遠壽實現大量 股債資本利得,全年獲利達64.65億元,年成長59.98%,締造每股盈 餘(EPS)5.2元,在手現金亦達180.05億元的紀錄;董事會29日宣布 將睽違6年發放現金股利,每股擬配息1元,以29日收盤均價13.45元 計算,殖利率達7.43%。 除獲利王與現金王外,興櫃EPS王、毛利率王與獲利成長王分別由 圓點奈米、景凱與芯測、聯享取得。圓點奈米憑藉強勁訂單,去年每 股大賺27.01元,連二年大賺逾兩股本;新藥公司景凱與記憶體測試 與修復大廠芯測則雙雙以100%的毛利率榮登王座。 至於聯享觸控式面板透明導電薄膜(ITO-Film)出貨增溫,全年營 收年增55.25%至3.06億元,毛利率越過三成大關,帶動全年淨利達 3,913.7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2.85倍,成功斬獲成長王的寶座,每 股盈餘1.79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0.6元現金股利。 興櫃富爸爸概念股中,燁聯去年也因大陸落實能耗雙控,當地鋼廠 環保限產造成產業供給吃緊,以及國際鎳價原料價格持續走強,燁聯 內外銷盤價除9月持平外,自5∼11月共六個月調高盤價,推升全年業 績不但終止連三年虧損,且一舉衝上54.11億元歷史新高,每股盈餘 2.07元。 此外,興櫃股王采鈺也不負眾望,儘管因資本支出侵蝕毛利,毛利 率下滑至39.53%,不過稅後淨利仍達21.65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 長3.57%,僅次遠壽與燁聯。目前采鈺已通過主管機關核准掛牌上市 ,董事會暫定發行價格為每股375元,預計第二季底掛牌上市。
長榮集團分家進行式,立榮航空13日變天!長榮國際撤換立榮航空 的董事代表人林志忠、戴錦銓,依法林志忠卸任董事長一職。據知情 人士表示,14日臨時董事會將推舉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為立榮航空 下任董事長,宣告張國煒正式回歸長榮集團。同時長榮航空、長榮航 太也將是下一個變天的公司。
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上任屆滿才一周,動作不斷,為了是儘速替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等人奪 回主導權。
首戰為撤換長榮鋼鐵代表人,將張國華、柯麗卿改派為長榮國際董 事長鄭深池、律師陳昭龍,主打為6月10日改選董事一役,只要取得 過半董事席次,就握有長榮鋼。 至於變天毫無懸念的就屬立榮航空 ,因張國煒旗下雲杉公司握有立榮航空19.9%股權及兩席董事、一席 監察人,再加上長榮國際23.48%股權,13日正式納入弟弟派版圖。
長榮國際已將立榮航空兩名董事代表人改派為鄭深池及長榮國際總 經理張明煜,撤換哥哥派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及戴錦銓兩人,因林志 忠為董事長,依法立即卸任並擇日召開董事會選出下任董事長。
最令市場意外的是,在兩派兄弟爭奪經營權下總是選擇中立並對外 表態只專心經營星宇航空的張國煒, 13日終於浮上檯面。
張國煒已將雲杉公司董事代表人由宋耀明改派為自己本人,成為董 事會一員。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諺語,演繹得相當生動。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煒14日將召集立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有三大議 案分別是推選新董事長,撤換總經理林志忠及選出新任總經理,張國 煒將是新任董事長,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將為總經理。離 開長榮6年,張國煒終於回歸。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育有四子,2016年張榮發過世,長榮集團已 正式分裂,四兄弟分裂為兩派。
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希望兄弟坐下來好好談分家一事,提出解散巴拿 馬長榮國際等方案,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曾發出聲明希望四兄弟 團結,但至今雙方還未放下歧見。
張國煒確定在張國明、張國政攜手合作拿下立榮航空,下一步長榮 國際將撤換中再保二席、長榮航空二席及榮運一席董事代表人,經營 權的戰場將延長到2023年股東會改選董事。
因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分別控有長榮航太58.87%、14.41%的股權 ,又今年6月10日將改選董事的長榮鋼持有長榮航空4.4%,長榮航空 是接下來兄弟兩派必爭的公司。弟弟派能拿下今年的長榮鋼,再取得 長榮航空經營權,就握有長榮航太,長榮集團是否會是「海空分家」 ,仍待未來局勢演變而定。
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上任屆滿才一周,動作不斷,為了是儘速替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等人奪 回主導權。
首戰為撤換長榮鋼鐵代表人,將張國華、柯麗卿改派為長榮國際董 事長鄭深池、律師陳昭龍,主打為6月10日改選董事一役,只要取得 過半董事席次,就握有長榮鋼。 至於變天毫無懸念的就屬立榮航空 ,因張國煒旗下雲杉公司握有立榮航空19.9%股權及兩席董事、一席 監察人,再加上長榮國際23.48%股權,13日正式納入弟弟派版圖。
長榮國際已將立榮航空兩名董事代表人改派為鄭深池及長榮國際總 經理張明煜,撤換哥哥派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及戴錦銓兩人,因林志 忠為董事長,依法立即卸任並擇日召開董事會選出下任董事長。
最令市場意外的是,在兩派兄弟爭奪經營權下總是選擇中立並對外 表態只專心經營星宇航空的張國煒, 13日終於浮上檯面。
張國煒已將雲杉公司董事代表人由宋耀明改派為自己本人,成為董 事會一員。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諺語,演繹得相當生動。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煒14日將召集立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有三大議 案分別是推選新董事長,撤換總經理林志忠及選出新任總經理,張國 煒將是新任董事長,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將為總經理。離 開長榮6年,張國煒終於回歸。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育有四子,2016年張榮發過世,長榮集團已 正式分裂,四兄弟分裂為兩派。
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希望兄弟坐下來好好談分家一事,提出解散巴拿 馬長榮國際等方案,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曾發出聲明希望四兄弟 團結,但至今雙方還未放下歧見。
張國煒確定在張國明、張國政攜手合作拿下立榮航空,下一步長榮 國際將撤換中再保二席、長榮航空二席及榮運一席董事代表人,經營 權的戰場將延長到2023年股東會改選董事。
因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分別控有長榮航太58.87%、14.41%的股權 ,又今年6月10日將改選董事的長榮鋼持有長榮航空4.4%,長榮航空 是接下來兄弟兩派必爭的公司。弟弟派能拿下今年的長榮鋼,再取得 長榮航空經營權,就握有長榮航太,長榮集團是否會是「海空分家」 ,仍待未來局勢演變而定。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戲劇性「重返」長榮,14日可望 接任立榮航空董事長,震撼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榮發二子張國 明、三子張國政聯手張國煒,贏得長榮國際主導權後,憑藉股權優勢 ,將再下一城取得立榮航空主導權,且在弟弟派的「共識」下,14日 立榮董事會將通過由張國煒擔任董事長。
這將是張國煒離開長榮六年後,再度跨足集團航空業務。他創辦星 宇航空並擔任董座,再取得立榮兵符,將成為國內首個兼任二家航空 公司董座的人。據了解,張國煒在星宇的特助周寶裕將擔任立榮總經 理。
據悉,在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中,首役長榮國際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與張國煒尋求合作,透過姐夫、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居中協調, 張國明、張國政釋出善意,創造互相合作的空間,聚焦航空事業,當 時大家有共識,讓張國煒擔任立榮董座,是張國煒母親李玉美在長榮 國際一役中,支持弟弟派的關鍵之一。
長榮國際持股立榮約23%為最大股東,在立榮七董二監中占二席法 人董事,張國煒旗下投資公司雲杉持股19.9%居第二大股東,有三席 法人董事,兩者加總居股權優勢,不用改選就直接過半,拿下主導權 ,長榮國際已改派鄭深池、張明煜進入董事會,雲杉公司也將法人代 表從宋耀明改為張國煒,立榮航空13日公告解任現任董事長林志忠, 由張國煒代行董事長,張國煒並將於14日召開立榮航空董事會。
長榮集團旗下主要航空業務有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前者主營國際 航線,後者主營國內線與大陸、區域國際航線,業界好奇,張國煒同 時掌管星宇、立榮,會不會有競業問題?交通部民航局態度是關鍵。
再者,此舉是否意味星宇與立榮將開始結盟甚或合作?會不會牽涉 寡占問題,也要看主管機關會不會點頭。
航空業是高度管制、特許行業,業界研判,張國煒必定經過通盤考 量、沙盤演練,有把握才會在14日召開立榮董事會。當初他設立星宇 也遇到諸多阻礙,最後跟交通部就一些爭議溝通,終獲同意。
據了解,這次弟弟派合作協商主要聚焦航空領域,除了立榮之外, 還有長榮航空,鄭深池、張國政、張國煒都曾擔任長榮航董座,長榮 航是集團第二大核心事業,預計明年董監改選,屆時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會如何應戰,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這將是張國煒離開長榮六年後,再度跨足集團航空業務。他創辦星 宇航空並擔任董座,再取得立榮兵符,將成為國內首個兼任二家航空 公司董座的人。據了解,張國煒在星宇的特助周寶裕將擔任立榮總經 理。
據悉,在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中,首役長榮國際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與張國煒尋求合作,透過姐夫、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居中協調, 張國明、張國政釋出善意,創造互相合作的空間,聚焦航空事業,當 時大家有共識,讓張國煒擔任立榮董座,是張國煒母親李玉美在長榮 國際一役中,支持弟弟派的關鍵之一。
長榮國際持股立榮約23%為最大股東,在立榮七董二監中占二席法 人董事,張國煒旗下投資公司雲杉持股19.9%居第二大股東,有三席 法人董事,兩者加總居股權優勢,不用改選就直接過半,拿下主導權 ,長榮國際已改派鄭深池、張明煜進入董事會,雲杉公司也將法人代 表從宋耀明改為張國煒,立榮航空13日公告解任現任董事長林志忠, 由張國煒代行董事長,張國煒並將於14日召開立榮航空董事會。
長榮集團旗下主要航空業務有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前者主營國際 航線,後者主營國內線與大陸、區域國際航線,業界好奇,張國煒同 時掌管星宇、立榮,會不會有競業問題?交通部民航局態度是關鍵。
再者,此舉是否意味星宇與立榮將開始結盟甚或合作?會不會牽涉 寡占問題,也要看主管機關會不會點頭。
航空業是高度管制、特許行業,業界研判,張國煒必定經過通盤考 量、沙盤演練,有把握才會在14日召開立榮董事會。當初他設立星宇 也遇到諸多阻礙,最後跟交通部就一些爭議溝通,終獲同意。
據了解,這次弟弟派合作協商主要聚焦航空領域,除了立榮之外, 還有長榮航空,鄭深池、張國政、張國煒都曾擔任長榮航董座,長榮 航是集團第二大核心事業,預計明年董監改選,屆時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會如何應戰,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時隔六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重返長榮,一手擁有 自創的星宇航空,今年至少10架新機交付達高峰,並預計8月進軍資 本市場,機隊、銀彈上膛,拚客運復甦商機;另一手則是接掌立榮航 空,立榮主營國內線與兩岸、區域國際航線,有助張國煒全面擴大航 空版圖,建置地勤代理業務等更給力,獲利進補。
立榮航空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內 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兩岸航線尤其是一大資 產,是立榮獲利金雞母,待解封後,復甦商機可期。星宇目前有11條 航線,其中澳門線載客率約50%表現最好,主要客源就是大陸台商轉 機,再來是曼谷、越南、檳城等航線,也是台商聚集地。
據業界觀察,隨張國煒掌管立榮航空,與星宇航空合作的想像空間 很大,且立榮航空持有長榮航太20%股權,並擁有集團長汎旅行社4 0%股權、部分高雄空廚股權,未來若整合資源,可望創造更大綜效 。
星宇航空將在今年全力衝刺,進入航空交機的尖峰期,新機將讓星 宇航線短中長線首度連線,擴大載客範圍。除了13架A321neo將全數 交付,還有4架A330neo、2架A350-900交機,A330neo機隊主要部署在 澳門、越南、新加坡、曼谷等客源多的重點城市,東南亞是重中之重 ,2架A350XWB交機後先飛洛杉磯,未來將擴及舊金山、紐約、西雅圖 等,飛北美客人多,是國際航空公司一級戰場。
立榮是長榮子公司,董事長將由張國煒掌兵符,這是否意味未來可 能將立榮切割出來,歸屬張國煒?業界認為可能性大,且一次性解決 弟弟派可能出現的紛擾,應是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立榮航空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內 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兩岸航線尤其是一大資 產,是立榮獲利金雞母,待解封後,復甦商機可期。星宇目前有11條 航線,其中澳門線載客率約50%表現最好,主要客源就是大陸台商轉 機,再來是曼谷、越南、檳城等航線,也是台商聚集地。
據業界觀察,隨張國煒掌管立榮航空,與星宇航空合作的想像空間 很大,且立榮航空持有長榮航太20%股權,並擁有集團長汎旅行社4 0%股權、部分高雄空廚股權,未來若整合資源,可望創造更大綜效 。
星宇航空將在今年全力衝刺,進入航空交機的尖峰期,新機將讓星 宇航線短中長線首度連線,擴大載客範圍。除了13架A321neo將全數 交付,還有4架A330neo、2架A350-900交機,A330neo機隊主要部署在 澳門、越南、新加坡、曼谷等客源多的重點城市,東南亞是重中之重 ,2架A350XWB交機後先飛洛杉磯,未來將擴及舊金山、紐約、西雅圖 等,飛北美客人多,是國際航空公司一級戰場。
立榮是長榮子公司,董事長將由張國煒掌兵符,這是否意味未來可 能將立榮切割出來,歸屬張國煒?業界認為可能性大,且一次性解決 弟弟派可能出現的紛擾,應是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興櫃公司3月營收全數公布完畢,受惠2月低基期加持,多數公司單 月營收均繳出年月雙增佳績。俄烏戰爭影響,市場掀起「妖鎳」之亂 ,不鏽鋼上游廠燁聯(9957)4月盤價全面調升,3月營收亦創今年高 ;而采鈺(6789)受惠匯率優勢、漲價效益發酵,營收衝上8.94億元 ,改寫半年新高紀錄。
興櫃公司3月營收表現搶眼,除遠壽、燁聯仍分別以85.72億元、5 1.43億元,位居第一、二名外,長榮航太、采鈺兩檔上市公司小金雞 也勇奪第三、四名;後續則依序為和淞、伊雲谷、振大環球、巧新、 開陽投控、宏碁資訊。
興櫃營收前十大公司中,就有七家繳出年月雙增成績,采鈺、和淞 、振大環球、開陽投控較2月及去年同期,則均出現雙位數成長幅度 ,高科技廠房廠務工程業者和淞,3月營收更衝上8.77億元,較2月大 增1.07倍,一舉攀上單月歷史次高、同期新高水準。
燁聯3月營收51.43億元,月增3.3%、年增9.78%,創今年新高; 首季營收149.85億元,年增28.11%。法人也持續看好鋼價後市發展 ,後續有望續撐在高檔,有助業者營收、利差表現顯著回升。
興櫃小金雞采鈺3月營收也同強,衝上8.94億元,月增17.16%、年 增54.68%,創半年來新高;首季營收22.96億元,年成長38.92%, 順利繳出淡季不淡佳績。
興櫃公司3月營收表現搶眼,除遠壽、燁聯仍分別以85.72億元、5 1.43億元,位居第一、二名外,長榮航太、采鈺兩檔上市公司小金雞 也勇奪第三、四名;後續則依序為和淞、伊雲谷、振大環球、巧新、 開陽投控、宏碁資訊。
興櫃營收前十大公司中,就有七家繳出年月雙增成績,采鈺、和淞 、振大環球、開陽投控較2月及去年同期,則均出現雙位數成長幅度 ,高科技廠房廠務工程業者和淞,3月營收更衝上8.77億元,較2月大 增1.07倍,一舉攀上單月歷史次高、同期新高水準。
燁聯3月營收51.43億元,月增3.3%、年增9.78%,創今年新高; 首季營收149.85億元,年增28.11%。法人也持續看好鋼價後市發展 ,後續有望續撐在高檔,有助業者營收、利差表現顯著回升。
興櫃小金雞采鈺3月營收也同強,衝上8.94億元,月增17.16%、年 增54.68%,創半年來新高;首季營收22.96億元,年成長38.92%, 順利繳出淡季不淡佳績。
長榮國際今選董座 暗潮洶湧 弟弟派支持鄭深池出任,兆元集團各子公司經營權爭奪戰揭開序幕長榮國際6日將選出新任董事長,外傳弟弟派將支持大姐夫鄭深池 擔任。市場認為,新任董座一旦正式交接,弟弟派恐將發動攻勢,長 榮兆元集團各子公司經營權爭奪戰就此開打。 據指出,長榮集團旗下立榮航空及長榮鋼鐵今年將進行董監事改選 ,成為哥哥派及弟弟派第一波主戰場,長榮鋼8日為股東會過戶的最 後買進日,該股上周以62.1元作收,有望挑戰今年新高65元價位;此 外,立榮航空因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持股19.9%,在七董二監中握 有二董一監席次,再加上長榮國際持有二席董事、持股23.48%,變 天的機率最大。 2023年改選的中再保、長榮航、長榮、榮運及長榮航等公司董監改 選戰火,也有可能提早點燃,根據統計,長榮國際除長榮航太零持股 外,其餘公司持股比率達4.96∼35.13%,股權深具影響力。 長榮國際6日召開董事會,長榮海運董事張國華主持新舊任交接董 事會,並在董事會中投票表決新任董事長人選,進行交接。據傳,弟 弟派亦考慮於4月8日召開臨時董事會備案,因此董事長人選何時拍板 備受關注。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育有四子一女,大房有張淑華、張國華、張 國明、張國政,二房有張國煒,鄭深池為張榮發女婿,張淑華早於2 015年過世。 張榮發2016年過世後,因兄弟股權相當,證券商及股代業者表示, 從兩方對峙情況看來,集團已呈分裂,2月25日弟弟派贏得長榮國際 三董一監過半的席次,讓弟弟派氣勢大振。扭轉關鍵勢力是張國煒母 親李玉美持有長榮國際7.14%,倒向弟弟派。 長榮集團市值超過兆元,長榮國際為集團金母雞,持有中再保35. 13%、長榮鋼21.69%、立榮航空23.48%、長榮航10.92%、長榮4. 98%、榮運8.45%等,目前持有上市櫃及興櫃相關股票市值已逾700 億元。 證券商及股代業者指出,長榮鋼為兄弟對峙的「關鍵第一役」,6 月10日將改選七席董事,雖然長榮國際持有長榮鋼21.69%,再加上 張國明5.95%及張國政5.95%,合計33.59%,贏過張國華,不過欣 陸投控董事長殷琪旗下的三家公司股權12.05%表態力挺張國華,檯 面上雙方持股差異不大,未到開票當日都難下定論。 此外,今年長榮航5月31日補選一席董事,弟弟派未提名,研判20 23年改選再戰。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