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發科技(上)公司新聞
櫃買中心24日董事會通過數泓科技(6855)、君帆工業(4584)、 奇鈦科技(3430)三家公司上櫃案,及已通過櫃買契約的宏碁資訊( 6811),均有機會在第三季掛牌,而濾能(6823)將在周四(30日) 以每股98.6元上櫃掛牌。
另興櫃有創為精密公司(6899)將在周三(29日)以每股80元掛牌 興櫃一般板。
櫃買市場震盪整理,24日櫃買指數震盪收187.01點、周K線連兩黑 ,當日法人買超上櫃股票0.46億元,投信及證券自營商各買超0.04億 元、1.96億元,外資賣超1.54億元。上周法人賣超金額26.61億元, 分別是投信賣超17.96億元、外資賣超8.51億元、自營商賣超0.13億 元。
櫃買中心24日董事會,通過三家(數泓科、君帆、奇鈦科)上櫃申 請案,以及規章修正,即配合主管機關將第一上櫃(市)及外國興櫃 公司發行新台幣及外幣計價普通公司債之發行程序及相關管理調整與 本國公司一致,修正櫃買中心「外幣計價國際債券管理規則」、「證 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及「外國有價證券櫃檯買賣 審查準則」等相關規定。
櫃買中心今年以來已有聯發國際、廣閎科、千附精密、力士、綠界 科技、寶緯、寶德、明係、晶呈科技、美達科技、信實、鈺鎧、正基 、達航等14家新上櫃掛牌,已核發上櫃同意函有濾能、宏碁資訊二家 ,濾能30日新上櫃掛牌,而董事會核議、待發上櫃同意函有數泓科技 、君帆工業、奇鈦科技三家,另有長佳智能、進典、精拓科技等三家 待排定上櫃審議會。
櫃買興櫃市場不遑多讓,上周一連有達發科技、浩宇生醫、高福化 學、坦德科技、全福生技、安美得生醫等六家新掛牌,本周創為精密 29日掛牌興櫃一般板,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 觸控面板之製造及銷售、控制器及驅動程式
在興櫃市場中,本周以來漲幅超過一成個股銳減至二檔,生技醫療族群持續成為此際資金避風港,在本周漲幅前十強中占據四個位置,除了擁有與大盤連動度較低優勢、還有6月北美生技展、7月亞洲生技展題材利多,進而吸引資金目光;此外,文創以及觀光等較不占權值族群也有買盤關注。
本周文化創意股兔將以13.1%漲幅,拿下興櫃市場漲幅之冠、接著是生技醫療業的創益,以10.5%漲幅緊追在後,兩檔為本周唯二雙位數漲幅股票。
本周漲幅第三至第十名依序為:達輝光電本周上漲7.6%、利百景-新7.1%、美麗信6.9%、富味鄉5.3%、創王5.2%、因華5.2%、泰宗4.7%、元樟生技4.4%。其中,利百景環保科技公司擁有物理蒸餾處理及廢棄物焚化處理技術,自本月1日起登錄興櫃戰略新板。
值得注意的是,聯發科旗下小金雞達發於22日登錄興櫃交易,擠下台積電轉投資采鈺,成為興櫃新股王。
達發登櫃首日,股價一度飆至800元,進逼母公司聯發科,不過隨 後迅速拉回,終場均價收在721.6元,榮登興櫃股王寶座,市值成功 跨過千億元門檻,達1,049.97億元,在IC設計股中僅次聯發科、矽力 -KY、瑞昱及聯詠;聯發科持有達發股票逾1億股,等同潛在利益上看 800億元規模。
法人指出,由於固網通訊市場在5G、資料中心等需求推動下需求仍 相對暢旺,達發已經藉由VDSL及10G PON等網通晶片供入歐美一線電 信商供應鏈,下半年出貨有望續旺,推動業績再度向上成長。聯發科 23日除息參考價734元,與達發股價相去不遠,不排除有青出於藍勝 於藍的可能性。
達發業務主要聚焦在無線通訊及固網通訊市場。其中,無線通訊的 低功耗藍牙晶片,且具備主動降噪(ANC)技術,先前更吃下原相旗 下真無線藍牙耳機(TWS)晶片廠原睿,藉此擴大達發在藍牙市場的 市占率,藍牙音頻技術除了藍牙耳機之外,音箱、無線麥克風、助聽 及輔聽器等終端產品亦是達發鎖定市場。
衛星定位通訊同樣也是達發布局的無線通訊產品線,可被廣泛使用 在可穿戴電子設備、各式車輛追蹤管理系統、共享交通、無人機等應 用領域。
至於固網通訊產品線包括寬頻及乙太網兩大主要產品線,寬頻產品 包括 VDSL、GPON、10G PON,乙太網產品包括實體層(PHY)晶片及 具備雲端管理的1 Gbps交換器單晶片。
達發公告5月合併營收達19.85億元、月成長1.3%,相較2021年同 期104.1%。累計2022年前五月合併營收為91.29億元,與2021年同期 相比大幅增加125.5%,繳出亮眼成績。
達發是聯發科旗下的IC設計公司,由原本兩家聯發科子公司絡達與創發整合而來,現有員工數1,000多人,董座為謝清江。達發規劃興櫃掛牌半年之後轉上市。
達發去年營收117.4億元,年增二成;稅後純益19.46億元、每股純益15.79元。
22日高福化學、達發科技、浩宇生醫等3檔掛牌,高福化學為戰略 新板,每股掛牌價112元。達發科技、浩宇生醫2檔為興櫃一般板,達 發科技每股掛牌價650元、浩宇生醫則為35元。
坦德科技、全福生技接續23日掛牌,坦德科技每股掛牌價36元、全 福生技35元。
安美得生醫24日掛牌,主辦券商為第一金證券。
目前興櫃股王為台積電轉投資公司采鈺,采鈺上周五(17日)興櫃收盤參考價為376元、下跌1.49元。在采鈺即將於本月底轉上市之際,達發興櫃掛牌價高達650元,已超越采鈺目前股價,市場看好,達發登錄興櫃後,將取代采鈺,成為新任興櫃股王。
達發前身為絡達科技,曾在2015年登錄興櫃,2017年由聯發科以每股110元公開收購,最後以70億元達成完全收購目標,並於同年4月自興櫃下市。2021年,聯發科將旗下絡達與創發合併,並更名達發科技,為客戶提供無線及寬頻通訊的系統及晶片完整解決方案。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達發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謝清江,主要經營業務是無線通訊晶片、固網通訊晶片,送件登錄興櫃時資本額為14.5億元,產業別是電子工業。
據了解,達發主要客戶更涵蓋蘋果、索尼、JBL、小米、Garmin等全球品牌大廠。從營運表現來看,達發2021年營收117.4億元,年增20.33%;稅後純益19.37億元,年成長82.44%,每股純益15.79元;今年自結前四月獲利13.8億元,每股純益11.22元,全年業績再攀巔峰的企圖明顯。
配合達發登錄興櫃,聯發科與旗下Gaintech日前合計出售1,501張達發股票,其中聯發科處分1,070張、Gaintech處分431張,每股價格650元,總金額9.75億元,其中1,500張達發股票售予興櫃輔導推薦證券商凱基證券、永豐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及兆豐證券,另1張賣予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
達發屬聯發科合併報表子公司,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規定,聯發科處分價格與帳面價值差異將列為資本公積,不計入損益。在經過上次處分持股後,聯發科仍持有1.11億股達發股份,持股比重約76.4%。
高福-新為化學工業產業,主要是從事通用級及耐衝擊級之聚苯乙烯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112元,該公司也是今年第六家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今年來已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有大江基因-新、樂迦再生-新、台寶生醫-新、程曦資訊-新,以及利百景-新。
浩宇生醫為生技醫療產業,專注於兩大核心技術平台「聚焦式超音波系統」及「治療導引追蹤系統」之開發,興櫃認購價35元。
坦德科技為光電業,主要從事車用光學射出件,如液晶顯示器用的導光板、膠框、車用 LENS、車用照明 組裝,以及相關模具之研發、生產及銷售,興櫃認購價36元。
全福生技為生技醫療產業,主要是從事新藥開發,興櫃認購價35元。
安美得也是生技醫療產業,主要從事高階傷口敷料相關產品之研發、製造、行銷及販售,同時亦代理銷售國內外具專利保護之創新藥品及高階醫材,興櫃認購價60元。
截至17日,目前興櫃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289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累計興櫃掛牌公司已經有22家了。
歷史上興櫃市場發行價格前十大依序為穎崴、棒辣椒、台灣精銳、 奇邑、廣越、凱羿-KY、采鈺、M31、昇佳電子、亞洲教育,承銷價落 在210∼320元間,達發科技頂著聯家軍光環,以超過歷史紀錄二倍的 價格發行,一經公布就成功引爆話題性。達發科技屆時不但將一舉拿 下興櫃股王寶座,以公司1.46億股的股本計算,初估估值高達945.7 9億元;若以去年公司每股盈餘15.79元計算,本益比更高達41.17倍 ,高於上市同業瑞昱。
達發科技以每股650元登錄興櫃成超級新兵,主因在於背後靠山牢 固,競爭底氣也十分足夠。公司股東結構裡除母公司聯發科持股76. 4%外,德意志銀行的QVT基金、台元紡織旗下的翔韋投資等也是其背 後大股東,主要客戶更涵蓋蘋果、SONY、JBL、小米、Garmin等全球 品牌大廠,近年業績在市場開拓下一路扶搖直上,去年營收達117.4 億元,年增20.33%,稅後淨利19.37億元,年成長82.44%,每股盈 餘15.79元;今年自結前四個月獲利更高達13.8億元,每股盈餘11.2 2元,全年業績再攀巔峰的企圖明顯。
達發科技前身為絡達科技,曾在2015年登錄興櫃,後來2017年由聯 發科以每股110元公開收購,最後以70億元達成完全收購目標,並於 同年4月自興櫃下市,在2021年與聯發科另外子公司創發科技合併, 跨足無線通訊及固網通訊晶片市場,並更名達發科技,也讓公司同時 具備有線與無線晶片設計能力。
隨著達發科技登錄興櫃日期接近,興櫃股王采鈺的IPO進度也持續 進行,15日公布競價拍賣合格開標數量達3.09萬張,創下今年次高, 僅低於年初弘凱的4.69萬張,預計16日辦理開標,且預計在20∼22日 以每股暫定承銷價290元進行公開申購、28日掛牌上市。
坦德科技(6867)、全福生技(6885)兩家23日掛牌,尤以聯發科 轉投資的達發科技前四月EPS達11.22元及每股掛牌價達650元,最受 到注目。
櫃買市場中小型股波動大,而興櫃市場也熱鬧滾滾,其中22日三檔 興櫃新兵,高福化學將掛興櫃戰略新板,主辦券商為元富證券,每股 掛牌價112元,高福110年營收41億2,898萬元,稅後盈餘4億5,910萬 元,EPS 9.49元,自結今年前四月營收14億8,308萬元,稅後盈餘1億 7,060萬元,EPS 3.53元。
達發科技及浩宇生醫兩檔都掛興櫃一般板,主辦券商各為凱基證券 、元富證券。半導體股達發科技掛牌價達650元,該公司主要生產無 線通訊晶片、固網通訊晶片,110年營收117億3,979萬元,稅後盈餘 19億4,623萬元,EPS 15.79元;自結今年前四月營收71億4,464萬元 ,稅後盈餘13億7,976萬元,EPS 11.22元。
至於生技股浩宇生醫每股掛牌價35元,該公司去年每股虧損1.80元 ,以及自結今年前四月每股虧損0.20元。
接續坦德科技、全福生技兩檔在23日掛牌興櫃一般板,坦德科技主 辦券商為宏遠證券,光電股坦德科技每股掛牌價36元,該公司110年 營收3億3,347萬元,稅後盈餘1,393萬元,EPS 0.56元;自結今年前 四月營收1億3,072萬元,稅後盈餘1,169萬元,EPS 0.33元。
生技股全福生技主辦券商為富邦證券,每股掛牌價為35元,該公司 110年每股虧損1.78元,自結今年前四月每股虧損0.69元。
今年台股休市長達11日,橫跨近半個月,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認為,美股與台股財報陸續公布,目前仍以上修目標居多,顯見企業成長動能強勁,因此春節期間只要沒有新的變數出來,紅包行情仍是可以期待;另元月營收也是觀察點,去年因春節基期普遍偏低,月增率相比年增率更具參考性,投資人可聚焦淡季不淡的族群與個股。
在封關前夕已公布元月營收的逾400檔個股內,高達63檔營收締造歷年單月新高,其中又以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為大宗。群益投顧指出,自去年第四季以來電子供應鏈混亂,漲價與缺料題材延燒至2021年,導致廠商針對標準規格產品建立更多庫存,因此傳統上每年年初的淡季表現卻優於以往,甚至出現大幅度成長。
以元月營收創高股搭配技術指標篩選,瑞昱、聯詠、南電、群電、晶技、致新、皇龍、凱美、亞泰、亞信、金麗科、富致及長聖等13檔均線呈多頭排列,2月以來普遍獲法人青睞。
其中僅亞信上周遭法人小賣11張,但細觀封關當日法人回補306張的動作,主因包括元月營收成功維持去年第四季高檔表現外,去年12月聯發科也透過子公司絡達科技以不超過4.95億元條件,認購亞信1,239.53萬私募普通股,合力投入工業乙太網市場,增添營運想像空間。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表示,儘管台股封關周買盤清淡,但預期農曆年後在紅包行情與經濟復甦加持下,將延續先前的強勢格局,除原本強勢的半導體與IC設計族群外,去年業績受到衝擊的矽晶圓、被動元件、面板、原物料等族群,市場也給予較正面肯定,有望出現落後補漲走勢。
【科技新聞】 聯發科技(Mediatek)近來不僅在5G手機晶片市場大放異彩,其非手機業務也傳來好消息!據悉,聯發科成功打入蘋果100%持股的潮牌耳機品牌Beats的供應鏈,預計從2、3月開始開始出貨。這是聯發科首次躍入蘋果相關供應鏈,未來雙方合作是否會擴展至iPhone等領域,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對於這次打入Beats耳機供應鏈,聯發科方面表示「無法評論」。但業界普遍看好,隨著iPhone 12系列不再隨機附贈耳機,Beats產品成為蘋果主打果粉添購耳機的主力。聯發科獲得Beats的大單,將順勢搶占龐大的果粉耳機加購市場。 業界分析,iPhone 12系列首度取消隨機附贈耳機,蘋果同時推出Beats最新平價頸掛式藍牙耳機「Beats Flex」,售價僅49.99美元(約新台幣1,400元),希望透過平價策略吸引果粉另購耳機。以iPhone每年出貨量逾2億支來看,後續果粉另購耳機的商機頗為龐大,對聯發科的營運將帶來強勁動能。 此外,聯發科打入Beats供應鏈,意義非凡。過去Beats耳機搭載蘋果自研晶片,如今改用聯發科產品,這一變化透露蘋果策略轉向。蘋果近期財報會議中提到,AirPods等穿戴裝置因基期墊高,成長性趨緩,而Beats則有廣泛價格帶,從新台幣1,500元左右的入門款到數萬元的高價版,成為蘋果推動穿戴業務的重要武器。 蘋果選擇聯發科晶片的高性價比優勢,開始導入Beats耳機,也顯示蘋果對產品價格與性價比更加敏感,這對聯發科來說是一個新機會。 據了解,聯發科這次是透過旗下絡達取得Beats耳機大單。絡達近年來積極發展真無線藍牙耳機(TWS)晶片,已獲得索尼、先鋒、飛利浦等國際知名品牌的青睞。2019年時,絡達TWS耳機方案單月出貨量就已超過1,000萬顆。 Beats,這個過去一度屬於宏達電旗下的知名耳機品牌,在2014年被蘋果以30億美元收購,正式成為蘋果家族的一份子。
針對打入Beats耳機供應鏈,聯發科表示「無法評論」。業界看好,iPhone 12系列開始不再隨機附贈耳機,Beats產品成為蘋果主打果粉添購耳機的主力,聯發科獲Beats大單,將順勢搶搭龐大的果粉耳機加購商機列車。
業界分析,iPhone 12系列首度取消隨機附贈耳機,蘋果在新品發表會同步宣布推出Beats最新平價頸掛式藍牙耳機「Beats Flex」,售價僅49.99美元(約新台幣1,400元),希望透過平價策略吸引果粉另外添購耳機。以iPhone每年出貨量逾2億支來看,後續果粉另購耳機的商機龐大,為聯發科營運增添強勁動能。
業界人士指出,聯發科打入Beats供應鏈,意義重大,不僅是聯發科破天荒首次打進蘋果鏈,過往Beats耳機搭載蘋果自行開發的晶片,如今「捨自家晶片改用聯發科產品」,透露蘋果策略轉向。
尤其蘋果日前於財報會議透露,AirPods等穿戴裝置因基期墊高,成長性趨緩,AirPods屬於蘋果單價較高的穿戴式產品,Beats則有廣大價格帶,從新台幣1,500元左右的入門款,到數萬元的高價版,成為蘋果衝刺穿戴業務的利器。
蘋果看上聯發科晶片高性價比優勢,開始導入Beats耳機,也凸顯蘋果對產品價格與性價比更敏感,都是聯發科的新機會。
據了解,聯發科這次是透過旗下絡達,取得Beats耳機大單。絡達近年積極耕耘真無線藍牙耳機(TWS)晶片,已闖出一番成績,客戶群包括索尼、先鋒、飛利浦等國際知名品牌。絡達在2019年時,TWS耳機方案單月出貨量就已超過1,000萬顆。
Beats是知名耳機品牌,過去一度在宏達電旗下,蘋果在2014年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全數股權,將其納入麾下。
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昨(11)日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約324.3億元,雖然比前個月減少超過3.3%,但行動運算、物聯網及智慧家庭平台客戶的拉貨力道依然強勁。上季合併營收成功連續兩季站穩900億元,財測目標順利達標。去年全年業績達3,221.5億元,預計創下新高,並成功突破百億美元的關鍵目標。 近期外資對聯發科情有獨鍾,昨日買超535張,連續四個交易日站在買方,讓股價一度攀上856元的新高。雖然午後有獲利了結的賣壓出現,但隨著大盤的急拉,股價再次翻紅,終場收在851元,總市值逾1.3兆元。 從今年開始,聯發科的股價從2020年封關日的747元起漲,截至目前已波段大漲超過13%,短線走勢充滿了去年業績創高佳績的反映。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增約46.8%,第4季營收近964.1億元,季減0.9%,年增近49%,符合原估計的895億元至973億元區間,且接近上緣,為單季次高。 去年累計總合併營收近3,221.5億元,創下歷史紀錄,年增30.8%,年度營收首次跨越百億美元門檻,達成公司目標。獲利方面,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為16.65元,全年賺進超過兩個股本,若達陣,將是公司五年來再次賺逾兩個股本。在5G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的背景下,聯發科本季業績展望正向,今年業績有望再創高峰。 作為全球第四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擁有行動晶片、成長型產品與智慧家庭等三大產品線。去年全力冲刺5G市場,使得行動晶片業務的營收比重明顯提高。同時,聯發科也持續穩固4G市場占有率,雙管齊下的策略成效顯著。根據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聯發科在去年第3季以31%市占率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智慧手機晶片市占龍頭。 在加強網通產品線布局方面,聯發科去年底透過子公司絡達認購亞信私募,著眼於工業乙太網市場合作機會,並收購九暘股權,目標是強化寬頻通訊晶片市場發展性。
外資近期積極買進聯發科,昨天買超535張,連續四個交易日站在買方,推升昨天早盤股價一度攀上856元新天價,儘管午盤過後獲利了結賣壓一度出籠而翻黑,但隨即配合大盤急拉走勢再次翻紅,終場漲13元、收851元,總市值逾1.3兆元。
統計今年以來,聯發科股價從2020年封關日747元起漲,截至昨天波段大漲逾13%,短線走勢充分反映去年業績創高佳績。
聯發科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增約46.8%;去年第4季營收近964.1億元,季減0.9%,年增近49%,符合原估計的895億元至973億元區間,且較接近上緣,為單季次高。
累計去年總合併營收近3,221.5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年增30.8%,年度營收首度跨越百億美元門檻,達成公司目標。
獲利方面,聯發科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為16.65元,全年賺進超過兩個股本在望。如果達陣,將是該公司暌違五年之後,年度再次賺逾二個股本。外界預期,在5G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下,聯發科本季業績展望仍正向,今年業績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聯發科是全球第四大IC設計公司,目前共有包括行動晶片、成長型產品與智慧家庭等三大產品線,去年衝刺5G發展,使得行動晶片業務的營收比重明顯提高。
聯發科衝刺5G市場之際,也持續穩固4G市場占有率,雙管齊下的結果有目共睹。根據研究市調機構Counterpoint日前發布的報告,聯發科於去年第3季時,以31%市占率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智慧手機晶片市占龍頭。
同時,聯發科持續加強網通產品線布局,去年底透過子公司絡達認購亞信私募,著眼於工業乙太網市場合作機會,另外,絡達也收購九暘股權,目標是強化寬頻通訊晶片市場發展性。
【台灣新聞】聯發科再展鴻圖,絡達科技收購九暘全數股權,加強網通布局
昨日(27日),台灣知名科技大廠聯發科(MediaTek)旗下子公司絡達科技(MStar)宣布,將以每股22元的新股價,總計投資約1.5億元收購乙太網路收發器與交換器晶片設計商九暘科技(NineStar)的全部股權,這是繼近期聯發科一系列併購動作後的又一重要步驟。
聯發科近來在併購市場上非常活躍,先前已經透過立錡科技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了英特爾旗下的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並通過絡達科技收購了亞信科技20%的股權,成為亞信科技的最大股東。此次絡達科技收購九暘科技,是聯發科今年來的第三起併購案,顯示了公司在網通領域的積極布局。
聯發科表示,此次收購九暘科技將有助於拓展寬頻通訊市場,並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業內分析師指出,聯發科近期密集的併購動作,尤其是重點在網通相關領域,反映了公司對此業務的高度重視。
九暘科技也同步公告,其董事會已決議與絡達科技簽署股份轉換契約,以每股22元的新股價收購九暘科技全部股權。這次收購的溢價幅度接近15.8%,而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2021年4月30日。一旦九暘科技股東會通過此案並完成相關法定程序,九暘科技將終止上櫃,成為絡達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根據九暘科技現有的股本6.85億元計算,聯發科此次併購的總投資金額達到1.5億元。
九暘科技在昨日(27日)召開董事會,正式通過與聯發科子公司絡達簽署股份轉換契約的決議。這項交易將以每股22元、相當於15.8%的溢價為對價,絡達將收購九暘科技全部股份,總金額約為15.1億元。這也是聯發科今年繼併購亞信及英特爾Enpirion電源管理IC事業後,第三次啟動併購案,總斥資超過30億元,展開對電源管理IC及網通事業的全面擴張。
九暘科技預計將在明年2月23日股東臨時會完成相關法定程序後,成為絡達100%持股的子公司,並將終止上櫃。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2021年4月30日。九暘科技目前為一家專注於10/100Mbps及Gigabit乙太網路收發器、交換器及智慧網路電源供應(PoE)IC設計的公司,競爭對手包括博通、絡達及瑞昱等IC設計大廠。
九暘科技董事長羅瑞祥指出,IC設計產業正朝著大者恆大的趨勢發展,加上晶圓製程投片的光罩費用不斷攀升,對小型IC設計廠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與絡達合併對九暘科技來說,將是一個轉型的機會。
法人分析,九暘科技手握明泰、TP-LINK及騰達等網通客戶,但近年來因為開設光罩的費用不斷上升,導致新品開發速度放緩,影響了業績表現。聯發科今年以來的購併動作,正是為了對焦資料中心/伺服器產業的發展前景,並把握5G、人工智慧(AI)的市場需求持續成長,這30億元的投資有望帶來豐碩的回報,並推動聯發科業績更上層樓。
聯發科今年頻頻出手發動併購,在此之前,透過旗下立錡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英特爾旗下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日前則透過絡達,收購另一網通晶片廠亞信二成股權,成為亞信最大股東。昨天絡達收購九暘,是聯發科今年以來第三起併購案。
聯發科表示,此次合併的綜效,為擴展寬頻通訊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的競爭力。法人認為,聯發科近期密集透過絡達出手併購,重點都在網通相關領域,凸顯公司高度重視相關業務。
九暘昨天同步公告,董事會決議與絡達簽署股份轉換契約,絡達將以每股22元,收購九暘全數股權,以九暘上周五(25日)收盤價19元計算,溢價幅度近15.8%,雙方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2021年4月30日,待九暘股東會通過,並完成相關法定程序後,九暘將終止上櫃,成為絡達百分百持股子公司。依據九暘現今股本6.85億元推算,聯發科此次併購共斥資1.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