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銀國際(未)公司新聞
網銀指出,智冠在2023年12月21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與榮剛公司進 行股權交換。然而在智冠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第十二條有載 明,與關係人交易達總資產百分之十以上者,需提交股東會同意之後 ,才能簽訂交易契約與支付款項。而王炯棻董事,除了是本次交易對 象榮剛公司董事長以外,更是台鋼集團母公司台鋼董事長。
對此,智冠則是表示,與榮剛公司亦非關係人。王炯棻為智冠董事 ,也擔任榮剛公司董事(長),此為學理上所稱「共通董事」,主要 在於簽署締約時不應為代表,但網銀公司逕自推論有共通董事的兩家 或數家公司就變成關係人,顯屬錯誤用法,且迴避專業會計師審計的 認定。
智冠經營權戰爭再起,大股東網銀國際昨日高舉大旗,針對智冠先前股權交換的行為,提出股權價格定價標準有偏差,甚至將榮剛的價格高估了51%,涉嫌違法。為了保障智冠股東的權益,網銀國際已向法院提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以避免股東權益受到損害。而智冠方面則表示,尚未收到商業法院送達的書狀,一旦收到將依法答辯並請求法院駁回網銀的請求。對於網銀利用新聞媒體曝光,製造不實輿論,並試圖向主管機關施壓的行為,智冠也表示強烈譴責。 根據了解,定暫時狀態處分是一種法律程序,目的是在判決確定前,防止發生重大的損害、避免急迫的危險或其他相類似情況。網銀國際此次提出的定暫時狀態處分,正是希望透過法院的裁定,暫時維持爭執中的法律關係不變,以避免判決前出現的危險無法解決,或是造成重大損害。 值得注意的是,智冠在與榮剛換股結盟後,股價曾連續三天下跌,網銀國際先前也向智冠高層提告,要求賠償4.79億元的股票跌價損失,並號召有意參與求償的智冠股東。此次網銀國際提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似乎與此前的股票跌價損失有關。 在這場股權爭奪戰中,網銀國際的動作不斷,先是提告董事背信,如今再提告定暫時狀態處分,無不展現出其對智冠經營權的強烈渴望。而智冠方面,則堅持依法行事,不讓網銀國際的行為得逞。這場戰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我們將繼續關注。
智冠發言系統昨晚發出聲明,至今尚未收到商業法院送達之書狀,待收到後當依法答辯暨請法院駁回網銀聲請。對於網銀持續以提告董事背信、提告定暫時狀態處分等作為,利用新聞媒體曝光製造不實輿論,意圖給主管機關壓力之作法,予以譴責。
據悉,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是聲請人為防止發生重大的損害、避免有急迫的危險或是其他相類似情況,聲請法院於判決確定前,就爭執的法律關係,裁定一個暫時性處分的程序。
換言之,網銀此一法律途徑就是希望透過法院下裁定,將正在爭執中的法律關係,要求在判決出來以前,先暫時維持不變或先暫時給予實現,以避免該爭執的法律關係,在判決前所發生的急迫危險無法予以救濟,或是因此而產生重大損害。
由於智冠宣布與榮剛進行換股結盟後,當時股價一度連吞三根跌停板,因此網銀先前也向智冠高層提告求償4.79億元鉅額股票跌價損失,並將號召有意共同參與求償的智冠股東,而本次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應也是與上述情事有關。
台灣遊戲產業股王鈊象(3293)再創佳績,主力產品「明星三缺一」在國內外市場都表現亮眼。法人預估,鈊象去年每股獲利可穩坐4個股本。而智冠(5478)則因公司經營權之爭,大股東網銀國際持續在市場收購籌碼,加上元月寒假為傳統遊戲旺季,遊戲展題材,法人分析具補漲空間。 鈊象在2023年11月的營收達到12.35億元,年增長20.6%,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累計前11月營收達128.51億元,年增長18.49%,創歷年同期最佳紀錄。每股稅前盈餘更達到50.29元,創下歷年同期最佳。 法人預期鈊象2023年營收將年增雙位數,第四季在歐洲市場額外貢獻下,下半年營收、獲利都將比上半年有顯著提升。 另一方面,智冠(5478)與大股東網銀國際就公司是否發展博弈遊戲發生衝突。智冠多年來不願碰觸博弈類遊戲,但代理過多種類型的遊戲。2023年11月營收5.2億元,月增長14%,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6.72億元,年增長2.5%。 由於特定買盤鎖籌碼,智冠股價在3日逆勢上漲4.82%,股價迎來連三漲,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仍抱有期待。
華義國際(3086)近日來發表震撼新聞,宣布與智通科創(8932)攜手合作,將共同踏足印度遊戲市場。這一重要聯盟,不僅是華義國際繼大宇資訊(6111)後的又一重要布局,也顯示了台灣遊戲產業對印度市場的深度布局意圖。根據Newzoo的研調數據,印度手機遊戲市場的潛力驚人,2022年產值已達22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突破30億美元,未來五年內有望達到40億美元。華義國際與智通科創的合作,正是看準了這股市場紅利。 華義國際和智通科創的合作,將結合雙方的優勢,華義國際擁有超過30年的國際行銷經驗,而智通科創則在落地優勢與手機商店渠道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兩家公司的合作,將為印度玩家量身打造專屬的遊戲產品。 智通科創原本是傳統製造業,近年來轉型進軍金融科技業,旗下服務涵蓋支付、信貸及權益服務等,並與OPPO合作取得手機內建APP版位,掌握印度OPPO手機8,000萬行動用戶。未來,智通科創還將在印度申請非銀行金融公司執照,並與華義國際合作開拓遊戲市場,打造當地數位生態圈。 華義國際則是遊戲研發及營運公司,目前代理的遊戲包括「金色琴弦 星光交響樂團」、「動物朋友3」等,並與網銀國際合作進行IP授權代理及聯運產品。2024年,華義國際計劃投入聯運平台的研發,預計年中上線。此外,還將在第二季推出日本手遊產品(RPG卡牌養成手機遊戲)。 華義國際表示,他們的聯運平台將先從台港澳市場開始,完成優化後,將正式轉型為國際版,進軍印度市場。這將借助智通科創在OPPO行動裝置上的廣大用戶及支付平台,深入印度遊戲玩家生活圈,結合雙方優勢,推出專為印度量身打造的自製遊戲產品。
鈊象2023年11月營收12.35億元,年增20.6%,單月營收創新高, 累計前11月營收達128.51億元,年增18.49%、創歷年新高,累計前 11月每股稅前盈餘50.29元,創歷年同期最佳。
法人預期鈊象2023年營收年增雙位數的成長目標,在第四季在歐洲 市場額外貢獻下,下半年營收、獲利都會比上半年好。
智冠與大股東網銀國際,為公司是否發展博弈遊戲再次摃上,智冠 指代理過很多不同類型的遊戲,多年來不願碰觸的是博弈類遊戲。智 冠2023年11月營收5.2億元,月增14%,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6.72億 元、年增2.5%。
智冠的營收比重來源,包括代理遊戲、自製遊戲、大陸遊戲權利金 及雜誌等,由於特定買盤鎖籌碼,智冠股價3日也逆勢上漲4.82%, 股價迎來連三漲。
研調機構Newzoo指出,印度2022年手機遊戲市場產值約22億美元, 預計2024年將突破30億美元,預期五年內達到40億美元。
華義國際與智通科創表示,印度擁有全球第一大的人口紅利,202 1年時成為全球最大手遊市場,約有3.4億用戶,用戶持續成長中,近 兩年中國遊戲退出印度市場,許多遊戲發行商正把握機會進攻印度。
華義國際已有30多年代理遊戲的國際行銷經驗,而智通科創則有落 地優勢與手機商店渠道。雙方營運相當互補。
智通科創原本是傳統製造業,以製作拉鍊起家,其客戶多半為國際 大廠,該公司在東南亞市場布局甚廣,包涵柬埔寨、越南、印尼、孟 加拉等。
近期則是進軍金融科技業,旗下服務包括有支付、信貸及權益服務 等。兼有製造及金融的雙主軸業務。
智通科創與OPPO獨家合作取得手機內建APP版位,掌握印度OPPO手 機8,000萬行動用戶,提供用戶數位支付、貸款超市、商品優惠券等 服務,具備平台流量優勢,智通科創未來將在印度申請非銀行金融公 司執照,加上與華義國際合作開拓遊戲市場,打造當地數位生態圈。
華義國際為遊戲研發及營運公司,目前代理包括「金色琴弦 星光 交響樂團」、「動物朋友3」等,另外,與網銀國際合作進行IP授權 代理及聯運產品。2024年規畫投入聯運平台的研發,預計年中上線。 此外,2024年第二季將會有日本手遊產品(RPG卡牌養成手機遊戲) 上市。
華義國際表示,聯運平台第一階段先從台港澳市場為主,完成優化 後,將正式轉型為國際版,進軍印度市場,將借重智通科創在OPPO行 動裝置上的廣大用戶及支付平台,打進印度遊戲玩家生活圈,結合雙 方優勢,推出專為印度量身打造的自製遊戲產品。
網銀國際在台灣遊戲產業中可是相當有名的一股力量啊!剛剛,它宣布了一個大動作,就是投入ESG永續事務,還是挺有遠見的。它提出了一個「責任遊戲」的概念,聽起來就很有意思。 為了這個計畫,網銀國際跟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單位攜手,還有資訊新創開發團隊,一起研究遊戲成癮、遊戲產業的利害關係人,還有玩家的消費行為。這個研究預計在2024年中會發表階段性成果,看起來是挺有料的。 不僅如此,網銀國際在遊戲方面也不遑多讓。它經營的「星城Online」是台灣博奕遊戲中的佼佼者,還陸續投資台灣上櫃遊戲公司,成為了橘子、宇峻及智冠的股東。它還在多年前收購了華義國際,持股30.73%呢! 除此之外,它還有「閃電狼職業電競隊」,成立至今已經十周年了,在世界級的電競賽事中,代表台灣奪得不少佳績,真的是培育電競人才的搖籃。 網銀國際還跨足新創娛樂,不久前將旗下的狼谷娛樂公司改名為「網銀國際影視」,正式宣佈集團踏出遊戲領域,進軍文化娛樂產業。未來三年內,它計畫要籌拍十部電影,以亞洲內容為主,這可是很具挑戰性的目標。 還有,它還打算投入網紅實況主的經紀業務,提供媒合代言、活動籌辦等服務,這看起來是要發展更多元的娛樂事業了。 網銀國際也沒忘記社會責任,從2023年開始積極投入ESG永續事務,還有旗下遊e卡推出的「小樹灌溉計畫」,跟玩家一起種下超過萬棵樹木,這種環保行為真的是讓人讚嘆。 總之,網銀國際不僅在遊戲產業有著深厚根基,還不斷拓展新領域,並且關心社會責任,真的是一個全方位的企業。
網銀際目前所經營的「星城Online」是台灣少數相當成功的博奕遊 戲。該公司也陸續投資台灣上櫃遊戲公司,並成為橘子、宇峻及智冠 的股東,多年前入主華義國際,持股30.73%。
網銀國際旗下還有「閃電狼職業電競隊」成立迄今十周年,多次代 表台灣在「傳說對決」、「英雄聯盟」、「爐石戰記」等世界級電競 賽事舞台屢奪佳績。為少數培育電競人才的公司。
除了遊戲開發、電競,也走向新創娛樂。該公司不久前將旗下的的 狼谷娛樂公司更名的「網銀國際影視」,正式宣告集團踏出遊戲領域 ,插旗文化娛樂產業。
網銀國際影視未來三年內預計要籌拍十部電影,以亞洲內容為主。 而該公司未來也會投入網紅實況主的經紀業務,提供其媒合代言、活 動籌辦等服務,發展更多元的娛樂事業。
展望2024年,該公司表示,除了專注本業,也將回饋社會並力推企 業永續經營。
從2023年開始,網銀國際開始積極投入ESG永續事務,並發起「責 任遊戲」的概念,透過創夢市集與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 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單位合作,偕同資訊新創開發團隊進行產學研究, 針對遊戲成癮、遊戲產業利害關係人、玩家消費行為分析等議題進行 研究,預計2024年中發表階段性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也積極參與政府反詐騙宣導、友善遊戲等,旗下遊e卡於 2023發起「小樹灌溉計畫」攜手玩家共同做環保,成功種下逾萬棵樹 木。
智冠(5478)與網銀國際之間的股票戰,最近可是熱鬧非凡啊!智冠因榮剛換股一事,與網銀國際杠上了。雖然兩家公司的爭議不斷,但網銀國際卻不顧一切地加碼進場。就在26日,網銀國際又豪擲逾2億元,增購了智冠1,497張股票,這次買股的動作可真是驚人啊! 事情得從智冠22日宣布與榮剛交換股權說起,之後的兩個交易日,智冠的股價可是連吞兩根停板。到了26日,跌停板被打開,市場普遍認為這次的買盤來自網銀國際。原來,智冠日前公告,大股東網銀國際增加了智冠的持股,再增購1,497張,耗資2億658萬元。目前,網銀國際已經持有智冠10.6%的股份,而泛網銀集團原來持股27%,股權稀釋後,持股比例恐將下滑至25%。 網銀國際表示,他們增購股份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成為主要股東或是強化參與董事會的方式,與智冠共創雙贏,並共享投資收益。未來,他們也計劃參與股東會改選,不管是自行參選還是支持其他股東,都將是未來的考量。同時,網銀國際也強調,未來一年內,他們將依據合理股價,在櫃買市場持續評估增購股份的數額和方式。 另一方面,智冠則在28日傍晚公開了20日董事會的錄影截圖及錄音譯文。智冠指出,當天獨立董事莊璧華帶著外部律師,試圖讓外部律師不用負責就接觸智冠的未公開資訊,這明顯是違反了法律上的保密責任要求。最後,外部律師帶著獨董莊璧華離開,智冠並未阻擋獨董履行職務。對於近期有錯假新聞扭曲智冠本意,智冠決定公開相關資訊,以正視聽,並呼籲獨董切勿再斷章取義、混淆視聽。
智冠22日宣布與榮剛交換股權,停牌之後首兩個交易日,連吞兩根 停板。26日則是跌停打開,市場推估買盤應來自網銀。
智冠日前公告大股東網銀增加智冠持股,再增1,497張,以自有資 金2億658萬元購買股票。網銀已持股智冠10.6%,泛網銀集團原持股 達27%,但股權稀釋後持股恐下滑至25%。
網銀表示,取得股份之目的,仍基於雙方均為遊戲娛樂產業,擬透 過成為主要股東身分或強化參與董事會方式,共創雙贏並享投資收益 。未來股東會改選,擬自行參選或支持其他股東。但也表示,預計於 1年內再取得股份之數額及方式,將自櫃買市場依合理之股價持續進 行評估。
智冠28傍晚則是公開20日董事會當天的錄影截圖及錄音譯文完整段 落,智冠表示及說明,當天獨立董事莊璧華帶著外部律師,並想讓外 部律師不用負責就接觸智冠的未公開資訊,罔顧法律上的保密責任要 求,最後外部律師帶著獨董莊璧華離開,智冠並未阻擋獨董履行職務 ,近來有錯假新聞扭曲智冠本意,決定公開相關資訊以正視聽,也請 獨董切勿再斷章取義、混淆視聽。
智冠(5478)的大股東網銀國際近日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重大訊息,他們打算對智冠公司以及董事長王俊博等人提告求償,金額高達4.97億元,並且還號召小股東一起加入求償行列。網銀國際表示,由於智冠董事會決議與榮剛公司進行股份交換,這項決議對股東權益造成了損害,導致網銀國際承受了4.97億元的股價跌價損失。 不過,智冠方面則回應表示,他們尚未收到訴狀,並強調這次換股案是依照公司法156條之3進行的,董事會有權衡量決議的事件,並且換股比例也是遵循公司內部取得或處份資產處理處辦法,由獨立專家出具價格合理意見書來決定,所以一切都是合法合規的。 此外,網銀國際還計劃對於同意這項股權交換案的董事長王俊博、董事張宏源、施明豪以及獨立董事徐守德、林軒竹、潘明燦等人提出民事求償。他們還透過官網向智冠股東發出號召,只要在12月20日前持有智冠股票的股東,都可以在12月31日前受理登記參與求償。 網銀國際認為,智冠與榮剛的股權交換案中,雖然有三年閉鎖期的規定,但並沒有明確的罰則,這是違反合約精神的,無法產生實質的閉鎖效果。他們還指出,智冠以市值53億元的股票,交換市值32億的股權,這個交易對價顯然不公允。 在另一方面,國光生董事長詹啟賢則對2024年的營運前景表現出樂觀態度。他透露,國光生旗下的安特羅(6564)總經理張哲瑋正在推動腸病毒71型疫苗在越南上市,預計明年第二季將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解盲,並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了代理銷售合約。 國光生目前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其流感疫苗已銷至東歐、大陸及泰國,並在巴西提出了藥證申請。另外,他們的破傷風疫苗在台灣復產上市後,迅速解決了缺藥問題,並在東南亞與大陸市場上也受到高度關注。國光生預計明年破傷風疫苗的銷售將顯著成長,並且已經吸引到韓國、法國等知名大廠洽談新的委託代工業務。
台灣金融科技龍頭網銀國際近日動作了!針對遊戲通路龍頭智冠經營權之爭,網銀國際昨(26)日高調宣布,計劃對智冠公司及其董事長王俊博等人提起求償,金額高達4.79億元。這場爭議起因於智冠董事會通過與榮剛換股結盟的決議,該決議引發網銀不滿,認為此舉對股東造成損失。面對網銀的求償,智冠則堅稱一切合法合規,並表示尚未收到訴狀。此一事件也讓智冠股價昨日跳空跌停,終場跌幅收斂至7.52%,創下第三根跌停板。
持股智冠逾2成的網銀,日前委託鉅業法律事業所評估智冠與榮剛 股權交換案。網銀26日在官網表示,智冠董事會決議與榮剛公司進行 股份交換,損害智冠公司股東權益,網銀身為股東,此項董事會決議 ,受有高達4.97億元的鉅額股價跌價損失。
網銀不但打算對智冠提告,也還針對董事,同意此股權交換案的董 事長王俊博、董事張宏源、施明豪及獨立董事徐守德、林軒竹、潘明 燦等人,預備提出民事求償。並且透過官網號召智冠股東一同來求償 ,受理條件為12月20日前持有智冠股票者迄今,受理登記至12月31日 止。
網銀認為,智冠與榮剛股權交換一案,智冠雖稱有三年閉鎖期,但 沒有載明罰則,有違合約精神,無法產生實質閉鎖效果。依據該公司 股權交換案前一天股價,網銀認為智冠以市值53億元的股票,交換榮 剛市值32億的股權。
智冠回應指出,「本公司尚未收到訴狀,但網銀所言於法不合,理 由也不知所云」。此換股案是依公司法156條之3,賦與董事會本於職 權可以衡量決議之事件。其次,換股比例遵循本公司取得或處份資產 處理處辦法,委由獨立專家出具價格合理意見書進行決定,合法合規 。
另外,針對網銀不斷散播損及智冠或董事會成員的不實訊息,智冠 將持續搜集並捍衛權利。
南亞與大陸市場,腸病毒71型疫苗也力拚明年獲越南上 市許可,將帶動外銷跳躍式成長,國光生董事長詹啟賢樂觀2024年營 運。
國光生旗下安特羅(6564)總經理張哲瑋表示,在越南執行的腸病 毒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明年第二季進行解盲,若一切順利,越南藥證 有望明年底到手,該公司已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 代理銷售合約。
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目前在國衛院進行生產,年產約1萬至1.5萬劑, 不過已將疫苗原液生產線移至國光生細胞廠並完成三批確效,預計2 025年產能可到10萬劑。
另國光生主力產品流感疫苗,今年已完成35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的 生產出貨,目前流感疫苗已銷至東歐、大陸及泰國,11月更在巴西提 出藥證申請,跨足南半球流感市場。
國光生破傷風疫苗今年10月在台復產上市後,立即解決缺藥問題, 目前最大產能可達500萬劑。詹啟賢說,除台灣市場外,東南亞與大 陸也面臨破傷風疫苗供不應求問題,尤其大陸破傷風疫苗年需求量高 達3,000萬至6,000萬劑,但僅有二家藥廠生產,市場缺口極大,看好 明年破傷風疫苗的銷售將顯著成長。
國際代工部分,也吸引新代工合作案上門,目前已有韓國、法國知 名大廠洽談新的委託代工業務,預計明年第一季確定新的合作案。
網銀提出求償,智冠回應,公司一切合法合規,目前尚未收到訴狀,且網銀所言於法不合,理由也不知所云。
智冠昨天股價開盤再度跳空跌停,吞下第三根跌停板,盤中買盤進場打開跌停板,終場跌幅收斂至7.52%,下跌11.5元,收141.5元,成交量6,616張。
網銀因一路增持智冠股票,引發此次智冠經營權大戰,智冠在21日宣布,董事會通過與榮剛換股結盟,換股比例為每1股智冠普通股換2.2股榮剛普通股,股份交換基準日暫定明年1月31日,交易完成後,榮剛將持有智冠18.32%股權,成為第一大法人股東,因此次換股折價幅度高達近四成,引發網銀不滿。
網銀指出,身為智冠股東,因前述智冠董事會的決議,有高達4.79億元的鉅額股票跌價損失,相信眾多智冠股東也同受害,為保障公司與全體股東權益,將對智冠及同意本次股份交換案的智冠董事長王俊博、董事張宏源、施明豪及獨立董事徐守德、林軒竹、潘明燦等人,就公司所受鉅額股票跌價損失提出民事求償。
據悉,網銀引用的法條是根據民法第28條、第184條、第185條,以及公司法第23條等相關規定。
網銀國際近期在股權合作上發生波折,對外發布聲明,強烈不滿智冠結盟榮剛的行為。這起股權合作事件,讓網銀國際的經營權問題再起波瀾。以下是事件的詳細情況:
網銀國際在21日發布聲明,指出智冠與榮剛的合作對股東權益造成損害,因此該公司將對此投資關係進行嚴謹的檢討與評估。事件起因於智冠計劃發行28,600張普通股與榮剛的62,920張普通股進行交換,交換比為1比2.2。然而,網銀國際認為這個交換比不合理,應該是1比3.64。
根據當時的收盤價,智冠的股票價格為188.5元,而榮剛的股票價格為51.7元。網銀國際計算出每股價差高達74元,總計損失21億元,這對股東權益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過去幾年,網銀國際與智冠在點卡通路和產品研發方面積極合作,並努力避免削價競爭,以確保智冠的營運表現。但網銀國際表示,智冠並未接受這些合作建議。對於智冠願意與榮剛進行股權交換以達成策略聯盟,網銀國際質疑這是否真的對公司產生正面影響,或是只是為了個人私權而進行的爭奪。
此事件引發了對網銀國際經營權的關注,也讓投資者對智冠與榮剛的合作表示懷疑。未來的發展走向,讓人拭目以待。
「中網銀」這個遊戲大廠,為何會三度競爭「南智冠」的經營權呢?原來是因為他們手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遊戲點數拆帳商模啊!遊戲點數在遊戲原廠和消費者之間,可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消費者花錢買點數,就能在遊戲中享受各種樂趣,而遊戲原廠則要跟通路商拆帳。業界人士透露,拆帳比例大概是一成,所以擁有高市占率的智冠,隨著遊戲市場的擴大,點數變成了金錢,自然讓同業們垂涎三尺。 智冠推出的通用型點數產品「MyCard」,目前已有680萬註冊會員,上千萬使用人數,累計串聯了超過2,400款遊戲及數位娛樂廠商。它不僅與國內外遊戲公司或發行公司介接,還與各種支付管道合作,包括信用卡、行動支付、電信帳單、海外行動支付、ATM等,支付管道多達百種。 在這樣廣大的客戶基礎上,智冠還延伸發展成為「一條龍」服務。就是說,遊戲原廠只要把產品交給智冠,後續的服務也可以一併處理,像是行銷曝光、異業合作、廣告投放、線下活動策畫、KOL行銷合作,甚至還有后勤技術團隊和全年無休的跨國多語系客服。今年,智冠更是利用這項服務,將業務拓展至東南亞市場,布局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和越南。 此外,智冠還有研發子公司中華網龍,擁有不少強勢IP,像是「金庸群俠傳」、「黃易群俠傳」。遊戲營運子公司遊戲新幹線,也經營著多款不同類型的產品。還有即將公開發行的第三方支付藍新科技,一年代收付金額超過上千億元,雖然電子支付的簡單支付目前還在虧損中,但其終端設備市占率不斷提升,成為市場上少見的具有護城河的產業小金雞。 對於網銀來說,他們旗下最強的遊戲「星城Online」,業界傳聞一年的營收高達百億。雖然網銀自己也在發展點數產品,但不少玩家還是喜歡用「MyCard」點數消費。對於手握現金的網銀集團來說,爭取智冠的經營權,一來可以期待獲得更低的拆帳比,二來也能夠分享經營利潤,這個布局真的是一石二鳥啊!
台鋼集團旗下的榮剛,近日展現「白衣騎士」本色,與遊戲通路龍頭智冠攜手合作,對抗大股東網銀國際的入主威脅。雙方董事會達成增資換股的共識,智冠每股將換發2.2股榮剛普通股,以智冠20日收盤價188.5元計算,換股價格折合39.66%的折扣,預計將引資榮剛,股本恐將膨脹達22%,讓榮剛有望持有智冠18.32%的股權。
今日(22日),智冠與榮剛將恢復交易,市場關注這次增資是否會對股價產生影響。由於大股東網銀國際的持股比率可能被稀釋至24.5%,其未來的持股動向將成為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根據計劃,智冠將發行28,600張增資股來交換榮剛的62,920張持股,增資金額達2.86億元,使股本從原本的15.6億元增至60.24億元。交易完成後,智冠將持有榮剛10.44%的股權,而榮剛則將持有智冠約18.32%的股權,換股基準日預計為2024年1月31日。
智冠表示,根據公司法規定,本次董事會已經超過三分之二董事出席,並且二分之一董事通過議案,因此不需要召開股東臨時會。
結合策略聯盟後,榮剛成為智冠的第一大法人股東,而智冠董事長王俊博及其家族持股約2成,加上集團投資公司及高層主管,持股比例估計在3~4成之間。雖然網銀國際的持股比例仍高,但與榮剛的聯手讓智冠股份控制權有望超過5成。
此外,智冠將成為榮剛的最大股東,與金智富資產管理公司並列為榮剛持股超過5%的兩大股東。智冠表示,與榮剛的合作是長期策略,並要求三年內不得買賣股份,換股價格則是採取公司長期均價來決定。
榮剛董事長王炯棻,一直是智冠的董事,同時也擔任台鋼董事長。未來,智冠與榮剛將在遊戲娛樂、健康運動及網通資訊等重點產業進行合作,互補優勢,打造健康娛樂生態圈。例如,智冠的網路整合行銷、媒體製作與支付技術,將推動線上线下互動,並共同策略合作支付系統。
智冠電腦,這家台灣遊戲產業的龍頭企業,最近可是動盪不已啊!就在剛剛,他們宣布了一個重大決策,與特別鋼鐵大廠榮剛進行換股結盟。這一來,榮剛將成為智冠的第一大法人股東,持有18.32%的股權。如果再加上智冠董事長王俊博家族的持股,他們將合計控制超過45%的股權,這意味著智冠的經營權之爭,大局已定。 這次換股的具體方式是通過增資發行新股,每1股智冠普通股換2.2股榮剛普通股。未來,智冠也將持有榮剛10.44%的股權,而這次股份交換的基準日則定在明年1月31日。 別忘了,就在這之前,智冠的大股東網銀國際可是大舉加碼持股,從不到2%一路攀升到10.6%,短短兩個月內,他們對智冠的可控持股已經超過了26%,這次換股之後,這個比例還是會繼續上升,逼近王俊博家族持有的三成股權。 這場經營權戰爭可是火熱引爆了!智冠選擇榮剛作為策略合作夥伴,透過換股的方式,試圖稀釋網銀的股權,從而鞏固自己的經營權。但這一來,智冠的股價可是折價了近四成,與市價相差甚遠。 不過,智冠的財務長鍾興博解釋說,這次換股的目的在於長期策略合作,未來的股份交換將有三年閉鎖期限制,雙方不得買賣,所以這是基於長期均價來考量的。 市場分析師指出,由於這次換股的折價幅度過大,復牌後的股價走勢將受到關注。而榮剛在換股交易完成後,也不排除會參與明年的股東會改選,爭取董事席次。 從智冠與榮剛的換股合作內容來看,王俊博家族與榮剛合計持股比例很可能是超過45%,而網銀的持股比例將從接近三成降至25%左右,這個差距的拉開,預料將使經營權攻防戰暫時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智冠近年來的獲利表現相當亮眼,近四年每年都大賺逾半個股本,今年前三季的每股純益已經達到5.5元,優於去年同期的4.8元,是國內遊戲產業的業績佼佼者。截至第3季,智冠的帳上現金約當有49.6億元,可說是穩如泰山。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智冠與榮剛的換股結盟引發了投資者關注。智冠的大股東網銀國際對此舉動表示強烈不滿,並已發布正式聲明。網銀國際質疑智冠經營層的換股決策,認為這一舉動對股東權益造成了嚴重損害,並可能對智冠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網銀國際表示將對未來與智冠的投資關係進行嚴謹評估。 根據網銀國際的說法,作為智冠的董事,它與智冠管理階層積極溝通,並在點數卡通路及產品研發等方面提出過合作建議。然而,這些建議並未得到智冠的正面回應。網銀國際批評智冠不願與其產業內的長期股東合作,卻選擇與不同產業的公司進行換股結盟。對於這一決策,網銀國際質疑其對智冠是否能帶來真正的綜效,或僅是個人私權的爭奪,並呼籲投資大眾對此給予公正評價。 具體到換股內容,智冠將發行2萬8,600張普通股來交換榮剛的6萬2,920張普通股,交換比例為1:2.2。然而,網銀國際指出,根據當前市場價值,智冠的股價為188.5元,榮剛的股價為51.7元,合理的交換比率應該是1:3.64,而非1:2.2。這意味著智冠實際上是用市值53億元來換取榮剛的32億元,總計約21億元的差額。網銀國際擔心這一交易可能損害股東權益,甚至涉及不法情事,呼籲進行詳細調查。 這起換股結盟事件不僅是智冠與榮剛之間的商業動作,更涉及到投資者對公司治理和股東權益的關注。未來發展如何,我們將繼續關注並報導相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