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安生醫(上)公司新聞
林榮錦、張有德再合璧,密籌高階醫材育成基金。晟德生技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近期與益安生醫總經理張有德達成共識,將秘密籌劃高階醫材創投、育成基金,規模約30億元,放眼全球高階醫材市場。
林榮錦說,這個基金最快明年將陸續完成投資,近期開始篩選案件,雖然以全球高階醫材技術為投資重點,但仍將「育成」的重點放在台灣,希望協助台灣有心、有技術的年輕人,跨入全球市場。
據悉,該創投、育成基金投資主體未來將仍由益安主導,林榮錦表示,希望利用張有德博士在全球醫材的投資、開發經驗,未來將鎖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領域,協助台灣在這個領域快速起飛。
2012年政府主導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MF),原有意請張有德籌組,卻因政治因素而胎死腹中,張有德因此絕望離台,在此前一刻被林榮錦留下,雙方僅略談十分鐘,即有相見恨晚之感,後即攜手成立益安生醫,開啟成功的序曲。
張有德過去數十年在高階醫材領域享譽全球,曾經成功的開發、投資經驗超過40件案源,每件交易金額動輒上億美元起跳,他也曾經是名滿全球的The Vertical Group 創投公司執行合夥人,但在與林榮錦合作益安後,張有德即辭去其他職務,專心投入台灣醫療器材領域。
對於兩人在生醫領域再譜新樂章,林榮錦表示,其實「在看到張有德第一天就已經在想這件事(指成立創投基金)」,不過,當時因雙方都沒有合作共事經驗,所以還有些保留,但經過益安的成功模式後,更確定未來「要一起走下去」,他向張有德提起這樣的構想後,張也認同。
其實,在此之前林榮錦與張有德已經陸續「投資」國內創新醫材公司,目前較被看好的案例就是做智慧血糖測試平台的安盛生醫(iXensor)。
林榮錦表示,像投資這一類的公司,他與張有德的想法都是「幫助年輕人」,賺錢不是目的,育成才是重點。
下一步投資台灣方面,林榮錦說,已經開始篩選有潛力的公司,重點在於幫助台灣的年輕人成功,雖然初期投資的金額不會太大,但是在經驗、人脈、市場方面,可以給年輕人「做顧問、給方向」,提供他們成功的火種。
林榮錦說,這個基金最快明年將陸續完成投資,近期開始篩選案件,雖然以全球高階醫材技術為投資重點,但仍將「育成」的重點放在台灣,希望協助台灣有心、有技術的年輕人,跨入全球市場。
據悉,該創投、育成基金投資主體未來將仍由益安主導,林榮錦表示,希望利用張有德博士在全球醫材的投資、開發經驗,未來將鎖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領域,協助台灣在這個領域快速起飛。
2012年政府主導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MF),原有意請張有德籌組,卻因政治因素而胎死腹中,張有德因此絕望離台,在此前一刻被林榮錦留下,雙方僅略談十分鐘,即有相見恨晚之感,後即攜手成立益安生醫,開啟成功的序曲。
張有德過去數十年在高階醫材領域享譽全球,曾經成功的開發、投資經驗超過40件案源,每件交易金額動輒上億美元起跳,他也曾經是名滿全球的The Vertical Group 創投公司執行合夥人,但在與林榮錦合作益安後,張有德即辭去其他職務,專心投入台灣醫療器材領域。
對於兩人在生醫領域再譜新樂章,林榮錦表示,其實「在看到張有德第一天就已經在想這件事(指成立創投基金)」,不過,當時因雙方都沒有合作共事經驗,所以還有些保留,但經過益安的成功模式後,更確定未來「要一起走下去」,他向張有德提起這樣的構想後,張也認同。
其實,在此之前林榮錦與張有德已經陸續「投資」國內創新醫材公司,目前較被看好的案例就是做智慧血糖測試平台的安盛生醫(iXensor)。
林榮錦表示,像投資這一類的公司,他與張有德的想法都是「幫助年輕人」,賺錢不是目的,育成才是重點。
下一步投資台灣方面,林榮錦說,已經開始篩選有潛力的公司,重點在於幫助台灣的年輕人成功,雖然初期投資的金額不會太大,但是在經驗、人脈、市場方面,可以給年輕人「做顧問、給方向」,提供他們成功的火種。
林榮錦所領導的晟德生醫集團,投資領域幾乎涵蓋全部的生醫版圖,但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他與張有德的合作。對於雙方的合作關係,林榮錦下了一個貼切的註角,他說「我們是彼此的貴人」。
三年前,張有德在TMF基金被政府喊卡後,決定搭機離開台灣,當時的他對台灣仍有愛,只是對時局「絕望」。
但就在機場候機室裡,張有德的手機突然響起一通陌生電話,接起後,「你不要走,來談談我們合作的可能性,」電話那一頭就是林榮錦。
林榮錦說,他遇見張有德也是緣分,迄今他仍認為,雙方是彼此的貴人,更進一步說兩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張有德帶他進入高階醫材領域,而他帶張有德更深入台灣,是相輔相成的格局,他很感恩這樣的機緣。
晟德生醫迄今投資的子公司,橫跨新藥、高階醫材、益生菌、困難學名藥、細胞株開發、蛋白質藥開發、困難學名藥等,包括智擎、益安、豐樺、順天、金樺、永昕、永光等,每家放在國際版圖上,都可獨當一面。
業界指出,這些公司的領導者,都是業界首屈一指、富有國際經驗的「能人異士」,能與他們合作,是需要有很特殊的機遇,並非金錢就可以打動。
譬如,智擎總經理葉常菁、金樺總經理陳佩君、順天總經理黃文英等,都是一時之選。
三年前,張有德在TMF基金被政府喊卡後,決定搭機離開台灣,當時的他對台灣仍有愛,只是對時局「絕望」。
但就在機場候機室裡,張有德的手機突然響起一通陌生電話,接起後,「你不要走,來談談我們合作的可能性,」電話那一頭就是林榮錦。
林榮錦說,他遇見張有德也是緣分,迄今他仍認為,雙方是彼此的貴人,更進一步說兩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張有德帶他進入高階醫材領域,而他帶張有德更深入台灣,是相輔相成的格局,他很感恩這樣的機緣。
晟德生醫迄今投資的子公司,橫跨新藥、高階醫材、益生菌、困難學名藥、細胞株開發、蛋白質藥開發、困難學名藥等,包括智擎、益安、豐樺、順天、金樺、永昕、永光等,每家放在國際版圖上,都可獨當一面。
業界指出,這些公司的領導者,都是業界首屈一指、富有國際經驗的「能人異士」,能與他們合作,是需要有很特殊的機遇,並非金錢就可以打動。
譬如,智擎總經理葉常菁、金樺總經理陳佩君、順天總經理黃文英等,都是一時之選。
生技股王爭霸戰火熱登場!第一波將由3月23日上櫃的浩鼎、智擎的胰臟癌新藥4月將向美申請藥證點火,並帶動可望於明年取得藥證的藥華藥、中裕捉對廝殺。另外,近日股價強漲的益安,將開始啟動獲利的安成藥也蠢蠢欲動,類股的比價氣勢會否衝擊精華、金可的股王、股后寶座備受矚目。
生華科董事長胡定吾表示,生技股利多一波波,預計這一波的多頭行情至少可延續至7月的生技月。
法人也認為,在回檔整理7個月後,今年生技大多頭行情火苗將先由浩鼎和智擎別苗頭,並帶動新藥股比價行情。
浩鼎的乳癌新藥OBI-822,被認為是台灣最有機會成為世界級大藥,但因解盲時間可能落在今年底或至明年中,因此,正考驗投資人是否要將資金押寶或者等解盲後再追高價的勇氣。
而智擎的胰臟癌二線用藥MM-398,策略夥伴Merrimack可望在4月間送件申請美國藥證,而再授權的歐洲夥伴Baxte向歐亞申請藥證,初估與美國時間差約1.5至3個月,智擎今年將有里程碑金可認列。由於智擎去年已轉虧為盈,不排除今年首度發放股利,甚至自今年起躋身高獲利族群。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表示,MM-398目前進度符合預計,而與法國NanobiotixS.A共同開發的PEP503(NBTXR3),針對罹患軟組織肉瘤病患進行樞紐性臨床試驗,上周已開始在法國收案;而智擎主導的亞太地區臨床,上半年啟動,台灣將以直腸癌新藥進行一期臨床。
另外,中裕愛滋新藥TMB-355靜脈注射在取得美國FDA突破性治療資格後,將再補作一個不低於30人的小型三期臨床試驗,而有機會力拚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
而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歐洲夥伴AOP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260人的收案目標,預計今年底將送件歐洲EMA申請藥證,明年上市開賣。而且由於該數據也可獲美國FDA採用,加上擁有孤兒藥資格因此,預估美國藥證時間差應在1年內,也讓藥華後市備受矚目。
至於目前股王、股后的精華和金可,即使隱形眼鏡產業依舊有穩定成長動能,但因產業成長力趨緩,漲勢可能不若新藥股。
生華科董事長胡定吾表示,生技股利多一波波,預計這一波的多頭行情至少可延續至7月的生技月。
法人也認為,在回檔整理7個月後,今年生技大多頭行情火苗將先由浩鼎和智擎別苗頭,並帶動新藥股比價行情。
浩鼎的乳癌新藥OBI-822,被認為是台灣最有機會成為世界級大藥,但因解盲時間可能落在今年底或至明年中,因此,正考驗投資人是否要將資金押寶或者等解盲後再追高價的勇氣。
而智擎的胰臟癌二線用藥MM-398,策略夥伴Merrimack可望在4月間送件申請美國藥證,而再授權的歐洲夥伴Baxte向歐亞申請藥證,初估與美國時間差約1.5至3個月,智擎今年將有里程碑金可認列。由於智擎去年已轉虧為盈,不排除今年首度發放股利,甚至自今年起躋身高獲利族群。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表示,MM-398目前進度符合預計,而與法國NanobiotixS.A共同開發的PEP503(NBTXR3),針對罹患軟組織肉瘤病患進行樞紐性臨床試驗,上周已開始在法國收案;而智擎主導的亞太地區臨床,上半年啟動,台灣將以直腸癌新藥進行一期臨床。
另外,中裕愛滋新藥TMB-355靜脈注射在取得美國FDA突破性治療資格後,將再補作一個不低於30人的小型三期臨床試驗,而有機會力拚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
而藥華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的P1101,歐洲夥伴AOP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260人的收案目標,預計今年底將送件歐洲EMA申請藥證,明年上市開賣。而且由於該數據也可獲美國FDA採用,加上擁有孤兒藥資格因此,預估美國藥證時間差應在1年內,也讓藥華後市備受矚目。
至於目前股王、股后的精華和金可,即使隱形眼鏡產業依舊有穩定成長動能,但因產業成長力趨緩,漲勢可能不若新藥股。
生技領軍 櫃買創今年新高 生技指數漲幅達1.25%,需留意動能延續力
櫃買指數經過兩天的修正後,昨(12)日開始轉強,終場上漲0.76%收144.11點,創下金羊年開紅盤以來的收盤新高。
其中,生技族群表現相當強勢,生技指數漲幅達1.25%。領漲指標包括當日開法說會的美時(1795)、基亞(3176)。不過法人提醒,周四僅有一檔生技股漲停,不太像整體族群要走多頭的情況,有可能漲個1、2天就會出現修正,得特別留意。
特殊學名藥廠美時昨日下午召開法說會,早盤股價就提前反應,10點半後股價急拉,並且以漲停作收。新藥股基亞也在差不多的時間表態,出現一波上攻,最後則是上漲3.91%,拉出一根帶有上影線的紅K。此外興櫃生技股益安(6499)、基亞(3176)、中裕(4147),以及原創(6483)也有半根停板以上的漲幅,上櫃加興櫃共計有13檔生技族群股票漲幅超過2%以上。
工銀證券投資顧問廖昌亮表示,昨日生技股雖然表現蠻一致,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漲幅似乎不太夠力,僅一檔生技股漲停,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不是在反應基本面,而是搭上市場題材較多,因此可能只有1、2天的行情,延續性不強。
福邦證券投顧分析師顏俊曄指出,生技股的漲勢目前還屬於小循環輪動,且昨日領頭的,都是比較活潑、因為消息面動作的股票。因此建議比較保守的投資人,可以挑選具有高殖利率題材的原料藥股,包括旭富(4119)、生泰(1777),去年獲利應該都表現不錯。
對於3月底浩鼎(4174)掛牌的比價效應,廖昌亮認為,由於這只是一個話題、籌碼變化的議題,並非公司真正獲利,雖然法人也都抱持相當高的興趣,不過要真正吸引長期投資人進場,應該得等拿到藥證時,才會出現反應。
櫃買指數經過兩天的修正後,昨(12)日開始轉強,終場上漲0.76%收144.11點,創下金羊年開紅盤以來的收盤新高。
其中,生技族群表現相當強勢,生技指數漲幅達1.25%。領漲指標包括當日開法說會的美時(1795)、基亞(3176)。不過法人提醒,周四僅有一檔生技股漲停,不太像整體族群要走多頭的情況,有可能漲個1、2天就會出現修正,得特別留意。
特殊學名藥廠美時昨日下午召開法說會,早盤股價就提前反應,10點半後股價急拉,並且以漲停作收。新藥股基亞也在差不多的時間表態,出現一波上攻,最後則是上漲3.91%,拉出一根帶有上影線的紅K。此外興櫃生技股益安(6499)、基亞(3176)、中裕(4147),以及原創(6483)也有半根停板以上的漲幅,上櫃加興櫃共計有13檔生技族群股票漲幅超過2%以上。
工銀證券投資顧問廖昌亮表示,昨日生技股雖然表現蠻一致,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漲幅似乎不太夠力,僅一檔生技股漲停,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不是在反應基本面,而是搭上市場題材較多,因此可能只有1、2天的行情,延續性不強。
福邦證券投顧分析師顏俊曄指出,生技股的漲勢目前還屬於小循環輪動,且昨日領頭的,都是比較活潑、因為消息面動作的股票。因此建議比較保守的投資人,可以挑選具有高殖利率題材的原料藥股,包括旭富(4119)、生泰(1777),去年獲利應該都表現不錯。
對於3月底浩鼎(4174)掛牌的比價效應,廖昌亮認為,由於這只是一個話題、籌碼變化的議題,並非公司真正獲利,雖然法人也都抱持相當高的興趣,不過要真正吸引長期投資人進場,應該得等拿到藥證時,才會出現反應。
2014年下半年受基亞(3176)PI-88期中分析數據未達預期,生技 股股價陷入大修正,不過,經過數個月籌碼有效沉澱,加上政策做多 ,F*太景(4157)、智擎(4162)和寶齡(1760)都可望因藥證到手,有 實質營收貢獻,益安(6499)則可望有授權利多,因此,在基本面也不 乏利多題材,2015年生技股將可續領風騷,成為多頭領頭羊。
就初步統計,生醫股2015年比較具指標的族群,包括新藥、醫材、 醫美通路和學名藥都有機會成為贏家。
新藥股部分,生技股王浩鼎(4174)預計將於1Q15由興櫃轉上櫃; 胰臟癌新藥預計將申請藥證的智擎(4162),將自1Q15認列相關新藥 授權的里程金,且在美、歐、亞都可望在今年和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 ,將引領智擎進入高獲利時代。
另外,太景的抗生素新藥太捷信將在兩岸開賣,寶齡在腎病新藥預 期美國和日本銷售有機會創佳績,而激勵台灣藥證取得。而中裕的愛 滋新藥也有機會取得藥證。
學名藥部分,2015年將持續逐年溫和成長,主因為台灣衛生主管機 管規定,2015年1月1日全面實施PIC/S GMP,所有藥品均應符合PIC /S GMP之規定,若無法升級將無法製造藥品;而且政策上對健保藥 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也做部分修正,相對PIC/S 藥廠有利。
其中,更以布局外銷市場的南光、健亞、永信、美時、安成和中化 受矚目,而轉投資大見轉機的杏輝和健喬,亦有想像空間。
專攻美國市場的安成,目前已送件申請美國藥證共9項產品,合計 原廠美國年銷售超過30億美元。該公司目前進度最快的心絞痛用藥N ifedipine,原廠美國銷售約1.7 7億美元。該藥品由中化代工,正由 美國子公司積極布局,除了透過聯邦政府標案外,估今年起將全面在 全國性藥局通路上市。
晟德集團則是在生技工業銀行架構完成後,已啟動收割甜蜜期!目 前已規畫每年都有一至二家公司上興櫃或轉上市、櫃,進度最快的益 安已登錄興櫃外,今年預計金樺、順天和豐華都會進登錄興櫃。
醫材產業部分,高階醫材則可望成為生醫產業下一波的主力焦點, 最受關注的是由海歸派專家張有德博士創立的益安。該公司的研發聚 焦於微創手術領域,其產品為第二或第三類醫療器材,目前主要產品 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與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 等,預計今年有機會授權。
就初步統計,生醫股2015年比較具指標的族群,包括新藥、醫材、 醫美通路和學名藥都有機會成為贏家。
新藥股部分,生技股王浩鼎(4174)預計將於1Q15由興櫃轉上櫃; 胰臟癌新藥預計將申請藥證的智擎(4162),將自1Q15認列相關新藥 授權的里程金,且在美、歐、亞都可望在今年和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 ,將引領智擎進入高獲利時代。
另外,太景的抗生素新藥太捷信將在兩岸開賣,寶齡在腎病新藥預 期美國和日本銷售有機會創佳績,而激勵台灣藥證取得。而中裕的愛 滋新藥也有機會取得藥證。
學名藥部分,2015年將持續逐年溫和成長,主因為台灣衛生主管機 管規定,2015年1月1日全面實施PIC/S GMP,所有藥品均應符合PIC /S GMP之規定,若無法升級將無法製造藥品;而且政策上對健保藥 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也做部分修正,相對PIC/S 藥廠有利。
其中,更以布局外銷市場的南光、健亞、永信、美時、安成和中化 受矚目,而轉投資大見轉機的杏輝和健喬,亦有想像空間。
專攻美國市場的安成,目前已送件申請美國藥證共9項產品,合計 原廠美國年銷售超過30億美元。該公司目前進度最快的心絞痛用藥N ifedipine,原廠美國銷售約1.7 7億美元。該藥品由中化代工,正由 美國子公司積極布局,除了透過聯邦政府標案外,估今年起將全面在 全國性藥局通路上市。
晟德集團則是在生技工業銀行架構完成後,已啟動收割甜蜜期!目 前已規畫每年都有一至二家公司上興櫃或轉上市、櫃,進度最快的益 安已登錄興櫃外,今年預計金樺、順天和豐華都會進登錄興櫃。
醫材產業部分,高階醫材則可望成為生醫產業下一波的主力焦點, 最受關注的是由海歸派專家張有德博士創立的益安。該公司的研發聚 焦於微創手術領域,其產品為第二或第三類醫療器材,目前主要產品 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與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 等,預計今年有機會授權。
益安生醫近期登錄興櫃,股價表現搶眼,以58元掛牌、上周五均在仍落在180元區間,漲幅仍站穩兩倍以上,而掀起一股話題。業界認為,該公司由全球高階植入式醫療裝置專家張有德領軍,且產品線完整,又是該領域進入資本市場的首例,備受各界矚目。益安成立於2012年12月,目前實收資本額3.89億元,大股東包括晟德還有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
益安生醫(6499)昨(11)日登錄興櫃,一舉上攻200元大關、股價大漲三倍,業界認為,該公司由全球高階植入式醫療裝置專家張有德領軍,且產品線完整,又是該領域進入資本市場的首例,備受各界矚目。
益安生醫昨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參考價為58元,早盤以73.68元開盤,盤中衝上224元、漲幅達286%,終場均價則落在178.28元。
益安成立於2012年12月,目前實收資本額3.89億元,大股東包括晟德(由玉晟創投持股33.05%、玉晟管理顧問持股3.38%),此外,還有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持股36.43%;以及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的英屬蓋曼群島商Medeon持股21.24%。
總經理張有德表示,目前產品開發中,以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LAP-A01)的開發進度最快,其次為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LAP-C01),短期目標將先完成動物實驗,並提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10(K)核准申請;中期目標則是完成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IVC-C01)的動物實驗與前期人體臨床試驗。
業界指出,微創手術有關器械、裝置,在開發門檻上不下新藥,但試驗時間卻相對短許多。張有德表示,該領域器材若完成動物試驗後,人體試驗平均幾個月即可做好,加上產品開發前已完成市場評估並同步啟動授權,產品早被買家鎖定。
張有德說,目前益安的三個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試驗結果都「非常成功」,已經有兩個要進人體試驗,一般來說,國際上許多高階植入性的醫材會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完成授權,益安也會給投資人驚喜。
至於授權金額,張有德表示,由於正在授權談判中,加上國際市場常有變動,以個人經驗來說,他成功授權的產品從2億美元到40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至1,200億元)不等。
益安生醫昨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參考價為58元,早盤以73.68元開盤,盤中衝上224元、漲幅達286%,終場均價則落在178.28元。
益安成立於2012年12月,目前實收資本額3.89億元,大股東包括晟德(由玉晟創投持股33.05%、玉晟管理顧問持股3.38%),此外,還有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持股36.43%;以及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的英屬蓋曼群島商Medeon持股21.24%。
總經理張有德表示,目前產品開發中,以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LAP-A01)的開發進度最快,其次為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LAP-C01),短期目標將先完成動物實驗,並提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10(K)核准申請;中期目標則是完成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IVC-C01)的動物實驗與前期人體臨床試驗。
業界指出,微創手術有關器械、裝置,在開發門檻上不下新藥,但試驗時間卻相對短許多。張有德表示,該領域器材若完成動物試驗後,人體試驗平均幾個月即可做好,加上產品開發前已完成市場評估並同步啟動授權,產品早被買家鎖定。
張有德說,目前益安的三個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試驗結果都「非常成功」,已經有兩個要進人體試驗,一般來說,國際上許多高階植入性的醫材會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完成授權,益安也會給投資人驚喜。
至於授權金額,張有德表示,由於正在授權談判中,加上國際市場常有變動,以個人經驗來說,他成功授權的產品從2億美元到40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至1,200億元)不等。
益安生醫(6499)挾醫材授權王張有德光環加持,昨(11)日登錄 興櫃股價果然一飛沖天,盤中最高衝上224元價位,成隱形眼鏡族群 之外的醫材股新股王。益安掛牌參考價為58元,昨天終場收148元。
法人認為,益安目前有腹腔鏡手術縫合器和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等 高階微創產品有機會在明年度授權,除了潛在獲利受關注外,也可望 掀起創新醫材股的追價風。
創立於2012年的益安,是由晟德、上智生技和張有德團隊合資成立 ,去年稅前淨損4,651萬元,每股淨損5.96元,該公司規畫明年底轉 上櫃。
益安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益安專注高階醫材的前期開發,現階段採 授權國際大廠策略,而大陸市場未來可能挑戰進口替代,希望台灣醫 療器材從此刻開始起飛。
益安總經理張有德說,益安開發的產品為醫療需求尚未被滿足的市 場,目前已有5項產品在開發中,其中2項已準備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進度最快的是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LAP-A01),其次為腹腔鏡手 術縫合器材(LAP-C01),前者已於台美兩地進行多次大型動物實驗 ,目前正規畫生物相容性測試及可製造性審查。因該產品屬第二類醫 療器材,完成產品驗證及確效後,即可申請美國510(k)的法規認證 ;後者即將進入動物實驗。
另外,中期目標則是完成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IVC-C01) 的動物實驗與前期人體臨床試驗(Feasibility Study),已成功完 成大型動物實驗,在豬隻股動脈的大口徑開口實驗中,可立即關閉開 孔,達到迅速止血功能,目前正規畫進入前期人體臨床實驗。
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估計,去年全球心導管檢查及 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次數約為550萬次,心血管介入性醫療器材市 場市值達158億元美金,其中以藥物支架的市場銷售額最高,心導管 術後止血裝置次之。以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為例,目前美國市場每年 有近10億美元的需求。
法人認為,益安目前有腹腔鏡手術縫合器和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等 高階微創產品有機會在明年度授權,除了潛在獲利受關注外,也可望 掀起創新醫材股的追價風。
創立於2012年的益安,是由晟德、上智生技和張有德團隊合資成立 ,去年稅前淨損4,651萬元,每股淨損5.96元,該公司規畫明年底轉 上櫃。
益安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益安專注高階醫材的前期開發,現階段採 授權國際大廠策略,而大陸市場未來可能挑戰進口替代,希望台灣醫 療器材從此刻開始起飛。
益安總經理張有德說,益安開發的產品為醫療需求尚未被滿足的市 場,目前已有5項產品在開發中,其中2項已準備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進度最快的是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LAP-A01),其次為腹腔鏡手 術縫合器材(LAP-C01),前者已於台美兩地進行多次大型動物實驗 ,目前正規畫生物相容性測試及可製造性審查。因該產品屬第二類醫 療器材,完成產品驗證及確效後,即可申請美國510(k)的法規認證 ;後者即將進入動物實驗。
另外,中期目標則是完成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IVC-C01) 的動物實驗與前期人體臨床試驗(Feasibility Study),已成功完 成大型動物實驗,在豬隻股動脈的大口徑開口實驗中,可立即關閉開 孔,達到迅速止血功能,目前正規畫進入前期人體臨床實驗。
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估計,去年全球心導管檢查及 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次數約為550萬次,心血管介入性醫療器材市 場市值達158億元美金,其中以藥物支架的市場銷售額最高,心導管 術後止血裝置次之。以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為例,目前美國市場每年 有近10億美元的需求。
張有德領軍,台灣高階醫材啟動國際授權。益安生醫總經理張有德昨(8)日表示,旗下三個產品將陸續進入國際授權談判,其中「心導管手術縫合止血裝置」進度最快,近期將給國人「意外驚喜」。
益安生醫為晟德董事長林榮錦、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共同投資的高階醫材公司,也是台灣得以進軍國際的植入性醫材首例。業界認為,益安完成授權後,將成為台灣在該領域的里程碑。
張有德表示,目前公司產品線成熟個案有三項,都鎖定微創手術的困難解決方案,除了心導管手術術後止血裝置,還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另外則是腹腔鏡手術止血器械;這些產品已經陸續與國際生醫廠談授權,主要市場鎖定美國。
高階植入式醫材,在開發門檻上不下新藥,但試驗時間卻相對短許多。張有德表示,該領域器材若完成動物試驗後,人體試驗平均幾個月即可做好,加上產品開發前已完成市場評估並同步啟動授權,產品早被買家鎖定。
張有德說,目前益安的三個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試驗結果都「非常成功」,已經有兩個要進人體試驗,一般來說,國際上許多高階植入性的醫材會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完成授權,益安也會給投資人驚喜。
至於授權金額,張有德表示,由於正在授權談判中,加上國際市場常有變動,以個人經驗來說,他成功授權的產品從2億美元到40億美元不等,因此無法得出一個平均數,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益安生醫為晟德董事長林榮錦、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共同投資的高階醫材公司,也是台灣得以進軍國際的植入性醫材首例。業界認為,益安完成授權後,將成為台灣在該領域的里程碑。
張有德表示,目前公司產品線成熟個案有三項,都鎖定微創手術的困難解決方案,除了心導管手術術後止血裝置,還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另外則是腹腔鏡手術止血器械;這些產品已經陸續與國際生醫廠談授權,主要市場鎖定美國。
高階植入式醫材,在開發門檻上不下新藥,但試驗時間卻相對短許多。張有德表示,該領域器材若完成動物試驗後,人體試驗平均幾個月即可做好,加上產品開發前已完成市場評估並同步啟動授權,產品早被買家鎖定。
張有德說,目前益安的三個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試驗結果都「非常成功」,已經有兩個要進人體試驗,一般來說,國際上許多高階植入性的醫材會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完成授權,益安也會給投資人驚喜。
至於授權金額,張有德表示,由於正在授權談判中,加上國際市場常有變動,以個人經驗來說,他成功授權的產品從2億美元到40億美元不等,因此無法得出一個平均數,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被視為將掀起高階醫材投資熱的益安生醫(6499),11日將登錄興 櫃,參考價是超低的58元,而讓該股未演先轟動。
益安執行長張有德表示,益安的商轉模式是要維持永遠都是滿壘, 一直都能得分。目前共有3個微創手術產品分別準備申請FDA認證和規 畫進人體臨床。 以下為張有德專訪紀要:
問:能否談益安的商業模式?
答:醫材和新藥開發模式接近,前端研發到進入人體臨床後,只要 成功商品化,可和國際大廠合作,由大廠執行後端申請藥證、健保談 判及通路銷售等。益安開發創新醫材就是在產品趨近成熟或在臨床時 ,就會啟動授權。
比較不同的是,新藥授權最開始簽約金很少,約只有整個授權金的 5%,後面階段性里程金愈來愈高,醫材第一筆簽約金就達8、9成, 主要是大型動物和人體構造很像,在動物臨床時,大概可確定該醫材 產品能否成功,這是何以醫材在動物臨床即有機會授權原因,而不用 等到拿藥證。
問:益安的營運布局?產品開發進度?何時授權?
答:目前有一個腹腔鏡準備申請FDA認證,另外還有一個心導管和 腹腔鏡已在台、美完成動物實驗,將開始進人體臨床。
益安規畫未來每年將以1.5億元投入研發,預計每3年就能開發5個 新品項,至少有2 、3個產品能夠成功授權。
益安的商轉模式是要維持永遠都是滿壘,一直都能得分,是連續性 的安打,如果要打全壘打,則希望是個全新的治療方式。
益安執行長張有德表示,益安的商轉模式是要維持永遠都是滿壘, 一直都能得分。目前共有3個微創手術產品分別準備申請FDA認證和規 畫進人體臨床。 以下為張有德專訪紀要:
問:能否談益安的商業模式?
答:醫材和新藥開發模式接近,前端研發到進入人體臨床後,只要 成功商品化,可和國際大廠合作,由大廠執行後端申請藥證、健保談 判及通路銷售等。益安開發創新醫材就是在產品趨近成熟或在臨床時 ,就會啟動授權。
比較不同的是,新藥授權最開始簽約金很少,約只有整個授權金的 5%,後面階段性里程金愈來愈高,醫材第一筆簽約金就達8、9成, 主要是大型動物和人體構造很像,在動物臨床時,大概可確定該醫材 產品能否成功,這是何以醫材在動物臨床即有機會授權原因,而不用 等到拿藥證。
問:益安的營運布局?產品開發進度?何時授權?
答:目前有一個腹腔鏡準備申請FDA認證,另外還有一個心導管和 腹腔鏡已在台、美完成動物實驗,將開始進人體臨床。
益安規畫未來每年將以1.5億元投入研發,預計每3年就能開發5個 新品項,至少有2 、3個產品能夠成功授權。
益安的商轉模式是要維持永遠都是滿壘,一直都能得分,是連續性 的安打,如果要打全壘打,則希望是個全新的治療方式。
由元富證券主辦承銷的益安生醫(股票代號6499),將於12月9日下午2時30分假元富證券舉行興櫃營運發表會,並於12月11日登錄興櫃。
元富證券表示,益安生醫是由國際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博士與晟德大藥廠、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創投攜手合作、共同設立的高階醫療器材研發設計公司。並承襲張有德以往多項成功醫材開發經驗、結合國內外醫界與產業界資源,希冀在台灣建立具創新、高階醫材開發能量的經營團隊,並與國際醫材產業開發趨勢接軌。
益安生醫專精研發具高市場價值的第二、三類醫療器材,產品開發方向係以微創手術為主軸,現階段以腹腔鏡與高階心導管微創手術為主要研發領域。未來將持續開發一系列與微創手術相關的醫療器材,例如心血管手術、神經外科與周邊血管手術、骨科及整形外科手術、肝膽腸胃科手術、減重手術、泌尿科及婦科手術等。
元富證券分析,益安生醫將開創台灣醫材產業嶄新的營運模式。同時,藉由具高度執行力的台灣研發設計團隊,結合國內外戮力不懈於提升醫療品質的醫師群、定期交流發想、共同合作、成為能持續催生兼具醫療品質與全球市場價值的創新醫材產品研發平台,建立台灣高階醫材產業全新營運模式之成功典範。
營運發表會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元富證券會議室。
元富證券表示,益安生醫是由國際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博士與晟德大藥廠、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生技創投攜手合作、共同設立的高階醫療器材研發設計公司。並承襲張有德以往多項成功醫材開發經驗、結合國內外醫界與產業界資源,希冀在台灣建立具創新、高階醫材開發能量的經營團隊,並與國際醫材產業開發趨勢接軌。
益安生醫專精研發具高市場價值的第二、三類醫療器材,產品開發方向係以微創手術為主軸,現階段以腹腔鏡與高階心導管微創手術為主要研發領域。未來將持續開發一系列與微創手術相關的醫療器材,例如心血管手術、神經外科與周邊血管手術、骨科及整形外科手術、肝膽腸胃科手術、減重手術、泌尿科及婦科手術等。
元富證券分析,益安生醫將開創台灣醫材產業嶄新的營運模式。同時,藉由具高度執行力的台灣研發設計團隊,結合國內外戮力不懈於提升醫療品質的醫師群、定期交流發想、共同合作、成為能持續催生兼具醫療品質與全球市場價值的創新醫材產品研發平台,建立台灣高階醫材產業全新營運模式之成功典範。
營運發表會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元富證券會議室。
不懼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大盤回檔整理,生醫股逆勢拿回多 頭大旗,不僅昨(2)日店頭生技類股成交比重以33.11%居類股之冠 ,台微體(4152)、杏國(4192)、曜亞(4138)和紅電醫(1799) 等12檔個股直漲停。
泉盛(4159)董事長暨鑽石生技投資副總裁湯竣鈞,在昨日勤業眾 信主辦的「華人特色醫藥產業未來關鍵成功因子分析」CEO論壇中表 示,生醫產業非常好,是「晚上起來買股票都值得投資的產業」。
另外,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也認為,生技產業前景 看好,從股票漲勢就可以看出來是和選舉結果脫鉤。
法人表示,由於生技類股已率先整理好幾個月,在籌碼相對穩定, 且前3季財報中,醫材族群的雃博、邦特、鐿鈦、鈺緯都交出亮麗成 績單,精華和F-金可即使獲利較不如預期出色,但也改寫新高紀錄, 另外,葡萄王、康聯、曜亞、杏昌,表現也十分出。
母以子貴族群中,杏輝不僅本業獲利耀眼,旗下杏國轉上櫃,晟德 則有智擎胰臟癌新藥藥證進度報佳音,轉投資益安預計12月登錄興櫃 ,生達除了和子公司生泰前三季財報雙報佳音外,也有生展登錄興櫃 利多。
此外,昨天股漲的新藥股中,台微體成立澳洲子公司,延伸海外布 局;醣聯和日本三菱合作從蛋白質藥廠擴大至生物相似藥;浩鼎新世 代癌症治療疫苗,通過美國食品藥管理局人體臨床試驗審查,近期內 將再向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IND。
泉盛(4159)董事長暨鑽石生技投資副總裁湯竣鈞,在昨日勤業眾 信主辦的「華人特色醫藥產業未來關鍵成功因子分析」CEO論壇中表 示,生醫產業非常好,是「晚上起來買股票都值得投資的產業」。
另外,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也認為,生技產業前景 看好,從股票漲勢就可以看出來是和選舉結果脫鉤。
法人表示,由於生技類股已率先整理好幾個月,在籌碼相對穩定, 且前3季財報中,醫材族群的雃博、邦特、鐿鈦、鈺緯都交出亮麗成 績單,精華和F-金可即使獲利較不如預期出色,但也改寫新高紀錄, 另外,葡萄王、康聯、曜亞、杏昌,表現也十分出。
母以子貴族群中,杏輝不僅本業獲利耀眼,旗下杏國轉上櫃,晟德 則有智擎胰臟癌新藥藥證進度報佳音,轉投資益安預計12月登錄興櫃 ,生達除了和子公司生泰前三季財報雙報佳音外,也有生展登錄興櫃 利多。
此外,昨天股漲的新藥股中,台微體成立澳洲子公司,延伸海外布 局;醣聯和日本三菱合作從蛋白質藥廠擴大至生物相似藥;浩鼎新世 代癌症治療疫苗,通過美國食品藥管理局人體臨床試驗審查,近期內 將再向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IND。
晟德集團在生技工業銀行架構完成後,已啟動收割甜蜜期!董事長 林榮錦表示,預計每年都有一至二家公司上興櫃或轉上市、櫃,進度 最快的益安預計12月上旬登錄興櫃,開發的高階醫材國際授權洽談中 ,金樺則規劃年底IPO,明年順天生技也會跟進掛牌。
除此之外,林榮錦也表示,目前手握60億元現金,隨時都在找標的 ,11日公告入股的澳優不排除還會加碼,而大陸事業佈局,今年也陸 續投資新藥開發公司晟濟和順都。
就初步統計,晟德集團新一波將陸續登錄興櫃的公司中,益安已開 發包括內視鏡相關組件、心導管有關醫材及手術用侵入性設備三項產 品,其中,內視鏡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醫材法規510 (K)認證,最快明年上市,而心導管相關醫材已進入授權談判中。
另外,豐華、金樺都因轉機性強,業績成長。以生產菌株及生產細 胞株為主的金樺,已承接不少日本客戶訂單,也進入獲利,目前也申 請專利中。
而豐華則專攻功能性益生菌粉, 發酵劑生產,以菌粉/成品包裝/濃 縮液廠為主的宿州,產能已滿載,現已在淮安擴建10億條產線產能, 是現有的10倍。
至於順天生技的長效止痛劑LT1001(SDE)則規劃2016年以前在台 灣上市並授權成功,完成生命週期計劃,該公司預計明年公開發行和 登錄興櫃。順天預計在2016年以前推入兩個專案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並引進技術平台及合作開發夥伴,增加專案的開發效率及成功機會 。
除此之外,林榮錦也表示,目前手握60億元現金,隨時都在找標的 ,11日公告入股的澳優不排除還會加碼,而大陸事業佈局,今年也陸 續投資新藥開發公司晟濟和順都。
就初步統計,晟德集團新一波將陸續登錄興櫃的公司中,益安已開 發包括內視鏡相關組件、心導管有關醫材及手術用侵入性設備三項產 品,其中,內視鏡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醫材法規510 (K)認證,最快明年上市,而心導管相關醫材已進入授權談判中。
另外,豐華、金樺都因轉機性強,業績成長。以生產菌株及生產細 胞株為主的金樺,已承接不少日本客戶訂單,也進入獲利,目前也申 請專利中。
而豐華則專攻功能性益生菌粉, 發酵劑生產,以菌粉/成品包裝/濃 縮液廠為主的宿州,產能已滿載,現已在淮安擴建10億條產線產能, 是現有的10倍。
至於順天生技的長效止痛劑LT1001(SDE)則規劃2016年以前在台 灣上市並授權成功,完成生命週期計劃,該公司預計明年公開發行和 登錄興櫃。順天預計在2016年以前推入兩個專案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並引進技術平台及合作開發夥伴,增加專案的開發效率及成功機會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將新農業和高階醫材列為重點政 策,預計即將掛牌的瑞寶、益安和環瑞醫未演先轟動,各自挾著海外 藥證、國際授權、自有品牌利多聚焦,有機會拉出本土生技股繼新藥 股後,農藥及創新醫材的本夢比行情。
不僅如此,三家公司營運也大見轉機,將自明年起邁入獲利元年。 其中,由旅美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晟德和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 創投合資成立的益安,預計年底登錄興櫃,該公司因開發的內視鏡、 心導管等高階醫材將可望授權,目前未上市是一股難求。
另以Swissray品牌行銷全球的環瑞醫,開發全球首創的低劑量嬰幼 兒移動式數位X光機,2.25億元研究專案,目前獲得經濟部補助6成, 金額約1.3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環瑞醫也結盟台達電等科技電子業開發高階X光機 ,預計成為生技和電子業策略聯盟的開路先鋒。
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表示,今年產品線布局更加完整,隨著大陸及 亞洲等新興國家銷售許可證陸續取得,明年可望進入高度成長期,未 來將以搶攻全球3%∼4%市占率為目標。
受惠明年數位X光機銷售台數將會倍數成長,加上Norland骨質密度 檢測儀及Novadaq分子影像設備營收比重拉高至2成以上,明年將開始 獲利。
Swissray於1988年在瑞士成立,1997年開發全球第一部數位X光機 ,2011年6月由承業集團李沛霖家族結合創投界名人李祖德資金收購 ,成為環瑞醫控股集團旗下品牌。
不僅如此,三家公司營運也大見轉機,將自明年起邁入獲利元年。 其中,由旅美知名高階醫材專家張有德、晟德和永豐餘集團旗下上智 創投合資成立的益安,預計年底登錄興櫃,該公司因開發的內視鏡、 心導管等高階醫材將可望授權,目前未上市是一股難求。
另以Swissray品牌行銷全球的環瑞醫,開發全球首創的低劑量嬰幼 兒移動式數位X光機,2.25億元研究專案,目前獲得經濟部補助6成, 金額約1.3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環瑞醫也結盟台達電等科技電子業開發高階X光機 ,預計成為生技和電子業策略聯盟的開路先鋒。
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表示,今年產品線布局更加完整,隨著大陸及 亞洲等新興國家銷售許可證陸續取得,明年可望進入高度成長期,未 來將以搶攻全球3%∼4%市占率為目標。
受惠明年數位X光機銷售台數將會倍數成長,加上Norland骨質密度 檢測儀及Novadaq分子影像設備營收比重拉高至2成以上,明年將開始 獲利。
Swissray於1988年在瑞士成立,1997年開發全球第一部數位X光機 ,2011年6月由承業集團李沛霖家族結合創投界名人李祖德資金收購 ,成為環瑞醫控股集團旗下品牌。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