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汎銓科技(上)公司新聞
EUV微影技術是5奈米及3奈米製程繼續發展的關鍵技術,但目前世界各國大廠都面臨極大的困難,主因是難以克服曝光光阻時產生的物理性及化學性變化引發的缺陷。EUV光阻缺陷可藉由TEM進行形貌及成分分析,而樣品製備難度極高,TEM樣品必須維持原貌不變形才能分析缺陷真因。汎銓科技已發展出一套檢測光阻缺陷的技術,能在保持光阻材料原貌情況下,分析曝光缺陷和製程問題,藉此幫助半導體廠改良製程。
汎銓科技開發獨步全球的低損傷EUV光阻材料分析技術,可提供最精準的數據,讓客戶在先進製程研發競賽中持續領先。除了新竹總部已設置完善的實驗室,配備全套分析設備;為支援客戶需求,子公司南京泛銓電子科技已在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正式落戶,提供各項半導體先進製程分析服務,包括:材料分析、故障分析及可靠度分析等,服務對象包括大陸的晶片產業、積體電路、LED及光通訊產業。
汎銓科技2005年7月成立,在專業領域獨領風騷,南京廠區為大陸營運總部。汎銓表示,大陸欠缺在地化的高端材料分析廠商,汎銓供應最先進的分析技術服務,為大陸重點產業建立優質研發能量的有力後盾,並可培育更多優秀人才,協助晶片廠縮短先進製程的時間。
農曆春節將至,保戶們可以感受到保誠人壽的用心了!這家台灣知名保險公司不僅提前給付滿期金、生存還本保險金與理賠給付,還特別設置了春節服務專線,讓大家過年時也能享有專業的客服支援。保誠人壽真是有心,讓我們來細數一下他們的這些暖心舉動吧! 首先,保誠人壽在2019年1月30日前就完成了對保戶滿期金、生存還本保險金給付與理賠給付的提前給付,這樣保戶就能安心過好年啦!而且,他們還保證農曆春節期間服務不間斷,大家只要撥打客服專線0809-0809-68,就能得到專人客服的電話服務。 別忘了,保戶們還可以透過保誠人壽的「保戶e點通」來體驗24小時無時差的便捷服務,網址是https://www.eservice.pcalife.com.tw/sso/login,真的很方便呢! 這個春節假期有九天長假,許多人都在規劃家庭旅遊,保誠人壽也提醒大家,出遊時一定要提前投保旅遊平安險,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保誠人壽秉持著「誠心誠意 從聽做起」的品牌承諾,他們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傾聽客戶在人生各個階段的需求,提供滿足H(Health & Protection健康醫療保障)、E(Education子女教育)、A(Asset Planning & Transferring資產傳承規畫)、R(Retirement樂活退休)四大需求的多元商品,真是讓人感動啊!
汎銓科技近年在材料分析領域有不俗的進展,副總周學良透露,公司不僅在人力和設備上建立了明顯的競爭優勢,還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工程團隊,能夠在單位時間內提供最大產量。這支優秀的團隊專注於維護最先進的機台,確保生產效率與品質。
周學良強調,客戶對高規格品質的要求是汎銓不斷進步的動力。公司的CE、RD部門樂意接受客戶的挑戰,並透過自研的智慧e系統在案件排程管理上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大幅提升效率與競爭力。隨著案件難度不斷提升,汎銓在人力、機台和生產系統上進行優化,競爭力也隨之提升。
汎銓科技在產能、品質和交期方面擁有領先的競爭優勢,同時對資訊安全也極為重視。公司擁有全球獨步的生產資訊安全系統,機密保護達到「國安」等級。從設置資訊長職務到營運保全處(BOSD)的規畫,再到嚴格的資安流程執行,汎銓科技在資訊安全方面下足功夫,並獲得重要客戶的肯定。
副總經理蘇靖棋表示,過去兩年,公司感受到客戶需求的增長帶來的壓力,並且研發技術的進步讓公司信心倍增。為了加速擴充產能,汎銓科技搬遷FA部門,成立竹科及南科分公司,並在大陸市場建置上海及南京子公司。公司還積極徵才,建立公平、公開的激勵制度,鼓勵員工在平等的平台努力工作,並通過競賽來提升效率。
去年,汎銓科技逐步擴充機台和人員,技術精進、MO減少、智慧e系統發揮人工智能優勢,為第4季的優異表現打下基礎。今年,公司建構兩岸四座實驗室,預計將持續增加實力,在技術、產能、品質及交期領先,創造更強大的競爭優勢。
汎銓表示,客戶的高規格品質要求為進步的來源,汎銓的CE、RD樂意服務並接受客戶的挑戰,自行研發的智慧e系統,在案件排程管理也發揮人工智慧的優勢,顯著增加效率及競爭力,有能力承接大量且高難度的委託案件;隨著案件越多越難,人員、機台及生產系統越加優化,競爭力更加提升。
除了產能、品質、交期領先的競爭優勢,汎銓也十分注重資訊安全,擁有獨步全球的生產資訊安全系統,機密保護達到「國安」等級。很早就設置資訊長職務及營運保全處(BOSD),規畫滴水不漏的資安流程,嚴格執行,任何人,包括客戶、員工,甚至汎銓董事長以下的一線主管,進出實驗室均需檢查背包物品,相機、筆電及手機鏡頭貼上保密貼,實驗室內多數區域列為嚴管禁地,只有被授權人員才能進出,嚴謹程度受到重要客戶肯定。
副總經理蘇靖棋表示,這兩年感受到客戶需求增加的壓力,且研發技術拉大領先,讓公司信心大振,決定以技術換利潤,加速擴充產能。除了搬遷FA部門,成立竹科及南科分公司,並擴展大陸市場,建置上海及南京子公司。同時積極徵才,建立公平、公開的激勵制度,員工在立足點平等的平台努力工作,增加收入,並鼓勵班別之間的競賽,達到自發性發揮效率。
汎銓去年逐步擴充機台及人員,加上技術精進、MO減少、智慧e系統發揮人工智慧的優勢,為第4季的優異表現打下基礎。今年建構兩岸四座實驗室後,可望持續增加實力,在技術、產能、品質及交期領先,創造更強大的競爭優勢。
摩爾定律成功預示並推動電子計算設備不斷向前發展,1985年至今,MOS縮小成143分之一,IC效能提升讓通訊速度爆炸,5G以每秒1Gbit為建構目標,相比1985年時,速度增長100萬倍。以前傳送1張相片要20分鐘,現在一秒鐘可傳800張,偉大的進步造福了大眾,也讓很多未順應潮流的公司喪失競爭力。不少叱吒一時公司營運載浮載沉,投射出很多求職不易、中年失業、老年沉淪的就業問題。
高通則是依循摩爾定律發展的成功典範,1985年創業之初,當時是大學教授的厄文.雅各布推廣CDMA通訊協定,被同行認為不切實際,因為傳輸一張影像需好幾分鐘,然而他堅持申請完整的CDMA專利保護傘,因為他知道摩爾定律會幫助他實現夢想,後來果真證明他的真知卓見。
汎銓在半導體產業研發過程,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因應先進製程快速推進,透過多樣化、創新的材料分析技術,解決各種棘手的高難度案件。隨著更多半導體廠商投入新製程研發,汎銓受惠於不斷向前發展的定律,維持高度成長。
廖永順表示,除了因為摩爾定律而創造出的材料分析需求,還有more than moore的製程研發,運用除了邏輯元件以外的不同製程發展多樣性IC十分蓬勃,汎銓放眼全球市場,業務持續開發,厚植更大的成長動能。
封裝廠在more than moore的發展中也扮演極重要角色。摩爾定律發展到28nm後,IC因縮小而cost down的優勢趨緩,但以先進封裝達成更高IC聚集度變成優勢,Fan Out、Wafer Level CSP、SIP封裝等大量應用並大放光芒,海峽兩岸華人圈成為封裝領域的重鎮。汎銓在兩岸四個實驗室,有助於爭取封裝大廠合作,行銷業務處及研發處也針對全新的開關元件開發技術,建立絕對領先優勢,為beyond moore之後的分析要求作準備。
身體由細胞組建的複雜微血管網絡所構成,而一顆晶片內含數億個以上電晶體,電路密度之高,難以想像。人體奧妙的生化反應,即使一小部分微血管阻塞或病變,仍能運作如常,但在物理規則下運行的高密度積體電路,只要一個小地方出錯,整顆IC隨即當機,完全顯示IC的材料分析及電路修補具有高度嚴謹性,完全沒有模糊的空間。
做為業界優等生,汎銓10月底榮獲2018國家磐石獎,11月初舉行的慶祝茶會,國內八大行庫及國內外13家大型創投法人的高階主管齊出席慶賀,汎銓的客戶清一色是半導體、光電科技大廠,全球晶圓代工大廠等長期合作夥伴,何以眾多重量級金融業人士不約而同致賀,從董事長柳紀綸親口說出「汎銓將朝向IPO上市櫃前進」得到答案。
半導體產業材料分析及IC電路修補是硬碰硬的工作,以真刀真槍、拚的是真本事;汎銓近年營運一再攻頂,在法人看來,是未來資本市場極閃耀的一顆明珠。
為選拔穩健殷實且對社會有具體貢獻的中小企業,經濟部自民國81年起舉辦「國家磐石獎」,累計選拔出191家經營表現傑出的中小企業;並於民國88年與僑委會共同舉辦「海外台商磐石獎」,迄今已有117家優秀海外台商獲獎。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吳明機表示,今年度「國家磐石獎」得獎企業的經營領域產業領域包含半導體材料分析、生技醫療、化學製品、機械設備、食品製造、工業電腦等,其中不乏握有關鍵技術而成為全球市場領導地位的傑出企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得?企業以自有品牌行銷者高達80%以上,相信在這些卓越企業的帶領下,能促使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向上推升,帶動整體經濟持續成長。
今年度10家「國家磐石獎」得獎企業,分別為汎銓科技、怡業、皇華企業、晉弘科技、高慶泉、勤凱科技、漢台科技、碩陽電機、維田科技、豐盟企業。7家「海外台商磐石獎」獲獎企業為RiskVal Financial Solutions, LLC、全利實業、和泰電子、和鼎隆建築、東昌電機、凱勝1家具(越南)、錦紅投資。(徐谷楨)
國家磐石獎素有企業界「奧斯卡獎」美譽,中小企業視為最高榮譽,審查作業針對整體管理制度、創新策略、行銷策略、人力發展、社會責任及財務狀況等面向,經產官學各領域專家3度綜合評鑑。汎銓從眾多送審企業中脫穎而出,顯示企業經營與體質受到全面肯定。在半導體的總體經濟重要性顯著提升,且政府投以更高關注度之際,更凸顯此次獲獎意義非凡。
汎銓科技是半導體業的隱形冠軍,專攻材料分析(Material Analysis;MA)及故障分析(Failure Analysis;FA),隨著製程微縮,難度及挑戰也更大。汎銓因應挑戰,投入巨大研發能量,持續引進最先端儀器設備,在投入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及提升服務技術層次,均走在市場之先。
「克服先進製程分析技術的挑戰,保持技術領先及正確的資料判讀能力,並能縮短交期、贏得客戶的信賴與滿意」,為榮獲2018國家磐石獎大大加分。
汎銓新竹營運總部實驗室配備高解析度SEM(掃描式電子顯微鏡)、FIB(聚焦式離子束顯微鏡)、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等材料結構分析儀器,以及OBIRCH(雷射光束電阻異常偵測)、InGaAs(砷化鎵銦微光顯微鏡)等電性故障分析儀器及IC電路修補儀器等全套先進分析設備,10月17日南科分公司開幕,南京實驗室也將在明年初接續啟用,以在地化服務滿足半導體晶圓製造廠、LED光電廠、IC設計公司及傳統產業在產品、元件的材料與故障分析需求。
電子產品短小輕薄,朝微小化發展、要達到高速、大容量的性能要求,促使半導體製程朝更細微的奈米持續探索,高階製程技術也帶動材料分析服務的商機。
汎銓科技全面擴展業務,提高市占,拉大領先差距。
汎銓董事長柳紀綸早年在科學園區IC設計公司任職,2005年踏上創業之路,對於品味、品人、品事有深刻的體會,但堅持「只品不評」。他說,每個階段及歷程,不管順境或逆境,遇到的人及事都是學習品味的機會;他感性地表示,靜心看、用心想,品味各種處事的態度、成就的差異,並且努力將用心品味過的人事物吸收內化,終將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
柳紀綸認為,態度決定高度,只有「到位」,才能「到味」。因此期盼年輕人不要只求眼前的小確幸,應追求長久的幸福;就業初期不要急於爭取權益,勿以福利決定付出的程度。他提醒員工,應該自省能貢獻多少,優先於爭取好待遇;並且強調,強化自身能力、往前衝,大可放心在汎銓發展。
此外,身為汎銓大家庭成員,要發揮自身影響力,建立在團隊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並以「最好成為轉軸,如果不能,就當螺絲,再不成,至少成為潤滑劑,都能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喻做為訓勉。
2017年,汎銓新創「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光阻材料分析」、「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10nm超薄試片」、「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5nm超薄試片」等新的分析技術品項,滿足客戶高品質及高效率需求。2018年1月30日及6月11日,竹科及南科分公司相繼核准設立。
汎銓重視人才養成,在利潤共享的信念下,逐年擴大營運規模。
企業LOGO為具有特殊意涵的奈米碳管結構,董事長柳紀綸希望,公司成員如同奈米碳管中的碳原子般緊密結合、強韌延展,持續強化專業及熱忱特質,扮演好「客戶最佳的研發夥伴」。汎銓秉持MA、FA領導者的信念,傳承專業技術經驗、重視員工福利、研發先進製程技術工法,完善客戶服務。
材料的成分、特性與結構雖為微觀尺寸,卻主宰著巨觀世界的物質特性。電子元件的微小破裂或材料改變,都可能導致元件失效,在開發新技術或失效分析領域,材料分析具有很高的重要性。至於故障分析,包含以電性量測儀器對產品進行量測分析,找到故障點後則進行標記,之後可進行故障解析,平面式的逐層分析或採用橫截面分析,探索結構剖面。
在IC功能性驗證階段,汎銓當發現設計缺陷導致故障時,與客戶密切討論直接修改IC實體電路,以聚焦式離子束顯微鏡(FIB)對線路做切斷及重新連結;藉此準確找到問題點,確認新植入設計的有效性,讓IC設計公司節省光罩成本,加速產品上市。
汎銓以材料分析為核心,細分為材料及故障分析服務,客戶對象包括:晶圓製造、半導體設備、封測及設備、LED光電產業及面板大廠均維持密切長期的合作關係。
柳紀綸強調,汎銓堅強的工程研發團隊、領先同業引進高階先進設備、極低的員工流動率、e化智慧生產排程系統,及精益求精的分析技術,這些核心競爭力彼此環環相扣,造就汎銓科技穩居領先位置。
汎銓今年4月獲准進駐南科,不到半年便完成分公司設立,初期斥資2億元以上,採購最新型的雙束型聚焦離子束顯微鏡(Dual Beam FIB)和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以先進製程材料分析就近服務南科大廠。
14年前,柳紀綸、廖永順極力爭取技術長陳榮欽加入經營團隊共同創立汎銓科技,為科技業三顧茅蘆的佳話。當時半導體技術才在28奈米階段,汎銓看出材料分析技術的重要性及發展前景,積極研發先進的技術與服務,卡位產業供應鏈,如今成為半導體板塊的要角。
IC為產業之米,半導體業更被喻為國家強盛的命脈,突顯其重要性。汎銓因應先進製程快速推進,透過多樣化、創新的材料分析技術,協助客戶解決各種棘手的高難度案件,成為業界翹楚。著眼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興盛,中國大陸也傾全力發展,帶來無限商機。接著將啟動上海及南京子公司,以完整的兩岸布局,全面擴展市場。
智慧裝置、3C電子日趨普及,功能和效能也更為精進,加上AI、車用電子及互聯網興起,席捲全球高科技產業,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商機。過去汎銓新竹營運總部受限於產能追不上訂單,經常被迫婉拒部分訂單,如今南科營運據點擴充、產能陸續開出,自高階到中低階可提供全面分析服務,大幅拉升市占率及營業規模。
法人表示,從汎銓在經營上多面向的擴張發展觀察,可看出這家半導體界的隱形冠軍企業,將逐漸一改過去的低調,轉為檯面上光芒四射、散發耀眼熱力的新星。
汎銓稱霸業界 5奈米TEM試片製備能力
微縮技術不斷演進,TEM試片製備厚度是TEM分析能力的重要指標,汎銓的超薄5奈米TEM試片製備能力,居同業之冠。
技術長陳榮欽博士表示,材料分析產業只要有錢、願意投資,引入先進儀器並不難,但單憑設備並無法建立絕對的競爭力;他強調,好的分析設備須配合優異的試片製備技術以及精準的資料判讀能力,這是分析品質的關鍵。
以如何使低介電材料(Low-k),不因電子束的照射導致縮小、變形為例,一般分析業者不外乎減少電子束照射能量與提升樣品強度兩樣方式,而汎銓研發團隊擁有獨步全球的技術,製備低介質材料樣品的收縮比例達到業界最好;此外,較軟的材質「光阻」也是業界在分析上相當棘手的材料,特別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上。半導體製程進到7奈米之後,極紫外光(EUV)光刻微影是關鍵技術,但曝光光阻可能產生的缺陷是需要克服的問題,汎銓領先世界發展的檢測光阻缺陷技術,能在不損傷光阻材料情況下製備出完整樣品,以便於分析曝光缺陷和製程問題,協助半導體廠改良製程。
有鑑於全球積極發展半導體技術,大廠間的角力競爭與窺探,輕則影響到公司的興衰,重則可能動搖國本。柳紀綸表示,對半導體設計、製造商而言,晶片布局(layout)、使用材料等數據為製程命脈,需要長期留存,絕對不能外洩。汎銓認為,工程技術能力超群固然重要,資訊安全更是重要的環節。
為妥善保全客戶的資料,汎銓特別增設資訊長職務以及營運保全處(BOSD),並規畫滴水不漏的資安流程,嚴格執行,獲得重要客戶認同。汎銓實驗室無論客戶或員工,甚至汎銓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等一線主管,進出實驗室均需檢查背包物品,相機、筆電及手機鏡頭貼上保密貼。實驗室內多數區域列為嚴管禁地,只有被授權人員才能進出。
材料分析首重技術及品質,在分秒必爭的業界,速度也是決勝點,客戶高度在意,也是選擇合作夥伴的重要考量。在董事長柳紀綸心中,南科分公司為多年前擬訂的發展大計,也是為了落實貼近客戶、及時滿足需要的服務精神。汎銓半年後也將成立南京實驗室,兩地的材料分析都由擁有3-5年以上資歷的資深工程師擔任,專業程度能保證與客戶的案件溝通無虞,維持高產出能力。
汎銓的投資布局依循群聚效應來規畫,緊抓住產業發展軌跡。新竹及南科如此,中國大陸也是如此。回顧1997年,台積電第二座南科廠動工、2004年量產,接著5奈米及3奈米廠也都坐落於南科,吸引眾多周邊產業在地發展。南科也是LED產業重鎮,從南科往南至大高雄地區,原料設備商、LED廠、晶圓代工及封裝廠等都重金大舉設廠,形成高科技產業群落。
從營收比例來看,龍頭廠台積電是汎銓的重量級客戶,但非唯一客戶;汎銓表示,依多年經驗,不僅高科技產業需要材料分析服務,傳統產業在精進轉型時,積極尋求不同材料及協同學術界挑戰極限研究,「只要有新材料的變化,就需要汎銓的協助與服務。」
汎銓這二年突飛猛進的關鍵,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汎銓視員工為合作夥伴,14年來,種種善待同仁的福利政策,吸引各方人才慕名而來;極低的離職率也使艱辛研發的各種分析技術得以保留傳承、持續精進。
中國半導體市場蓬勃發展,汎銓繼上海據點後,今年成立子公司南京泛銓電子,距台積電南京廠僅1.5公里,達到服務「零時差」。董事長柳紀綸表示,營運總部過去受限於產能追不上訂單,經常被迫婉拒部分訂單;如今營運據點擴充、產能陸續開出,自高階到中低階可提供全面分析服務,大幅拉升市占率及營業規模。
汎銓以材料分析專業技術服務半導體上游的製程研發,協助客戶突破新的技術障礙。2018年即整合相關成熟的分析工法,以「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光阻材料分析」、「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10nm超薄試片」、「TEM(Si定點)X-S試片製備EUV-5nm超薄試片」等新的分析技術品項,滿足客戶對品質及效率的需求。
技術長陳榮欽博士表示,汎銓持續引進先端設備及研發技術,故能在半導體材料分析技術領先同業。他強調,材料分析業只要願意投資,引入先進儀器並不難,但單憑設備無法建立絕對的競爭力;汎銓接受客戶挑戰、主動研發分析技術,開發一系列試片製備技術及觀測手法,擁有正確的資料判讀能力,為汎銓分析品質一路領先的關鍵;此外,也使機台發揮高於預期的效率,產出的質與量皆高於同業。
汎銓解決許多棘手的高難度案件,更與客戶激盪出創新的材料分析技術,開啟多樣化的材料分析里程碑。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的材料分析領域,汎銓持續投入從奈米科技邁入A°(Angstrom)科技的材料分析工法的研發,走在最先進製程材料分析技術的前端。2018台灣半導體展覽會,展出最新的材料分析技術(攤位1樓2426),歡迎至現場交流。
汎銓科技面對製程技術與設計不斷演變與改良,持續引進最先進的設備,並投入巨大的研發能量,克服各種先進製程分析的關卡。
汎銓歷年開發許多分析技術,搶在業界之先,各種全新服務品項也獲得客戶好評及同業跟進效法,成為產業標準。
技術長陳榮欽博士表示,材料分析業只要願意投資,引入先進儀器都不難,但單憑設備無法建立絕對的競爭力。汎銓樂於接受客戶的挑戰並主動研發分析技術;「好的分析設備必須配合優異的試片製備技術,及正確的資料判讀能力,為分析品質的關鍵」,汎銓在這方面一路領先。
EUV光阻是先進製程開發的重要材料之一,材料特性很容易受到製備及觀測而改變原始形貌造成誤判,汎銓開發一系列低損傷工法,可保護易損傷材料,透過良好的試片製備技術及觀測手法,正確地在TEM、 FIB、SEM觀測光阻的橫截面的形貌,以評估曝光顯影狀況,或以特殊的高解析SEM手法來觀測光阻線之間的曝光顯影殘留狀況。
TEM試片製備厚度是TEM分析能力的重要指標,汎銓具有超薄TEM試片5nm奈米的製備能力,居同業之冠。
成分分析的判讀能力也受到客戶肯定,多次為客戶解決長期困擾的難題,協助找出製程開發異常缺陷真正來源,加速研發進度。在專業材料分析服務業界,汎銓領先同業,並且逐漸拉開差距,被國際大廠評為最佳的長期夥伴。
今年中國半導體展,汎銓後(16日)天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7館新技術舞台舉行「新技術發布會」,主題為《10 nm技術節點分析(Inside of 10 nm technology node)》,更多資訊見網站:www.msscorps.com。
CP是用離子束進行橫截面樣品製備的常用工具。對於異質材料來說,在製備過程中,如何避免結構變形十分重要。汎銓科技研發出新的CP分析技術,CEF(curtain effect free),便能盡可能降低結構變型的影響。
以近年業界揭露的財報資料比較所屬員工的年薪,「汎銓人」的年薪連續3年高於同業1.5倍以上。董事長柳紀綸表示,材料分析部門的樣品製備助理人員,只要技術成熟,年薪即有70萬元以上,其中也有達百萬元者;以非主管職的工程人員而言,平均年薪達110萬元以上,其中約一成接近200萬元,超過200萬元者也不在少數。
柳紀綸表示,一直以來,汎銓在業界的給薪最高、福利最好,因此吸引優秀人才投效,員工也認真付出。他以「因果論」強調,員工是最要感謝的人,也是成就汎銓科技的最重要關鍵,並且說明,在汎銓科技「給薪無上限、沒有天花板」。他同時指出,巨大的差異意味著不錯的獲利能力,但並非公司賺得最多,而是願意與共同打拼的同仁分享利潤。
在競爭激烈、跳槽風行的科技業,薪資向來是高度敏感的話題,在半導體尖端製程技術研發分析業,汎銓尚未公開發行,但薪資比上市櫃同業還高,「企業幸福度」也相對更高。柳紀綸說,讓努力的員工得到相對的回饋,是全體創業團隊的信念。「工程師的名額已滿,先以助理工程師聘用,有缺額才晉升」是業界相當普遍的做法,在汎銓,工程人員職等名額卻是「無上限」,只要工程能力經過檢定認可,就可晉升為工程師。該公司視員工為最大資產,秉持不同工、不同酬的理念,吸引一流人才投效,激發高度工作熱忱,維持高昂的衝勁;不僅離職率低於1%,分析技術經驗得以傳承累積,甚至開創全新的分析工法,也為「何以業界購買的機台相仿,但汎銓的分析技術卻能保持首屈一指」做了最佳說明。
汎銓致力改善工作環境,關注員工健康,都可公假享有免費定期健康檢查,也有業界少見的員工休息室,設置10多張床位,以及高質感、悠閒氣氛的員工餐廳及健身中心。旅遊津貼高達2萬5,000元更是科技業罕見;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的高品質團體旅遊,住宿的飯店力求五星等級,不需請假,可以全然放鬆、安心旅遊,均以體恤「汎銓人」、提供最佳工作場域為出發。
柳紀綸呼籲,企業要打破低薪的窘境,專業技術服務業更應該把利潤充分分享給努力的員工;使公司競爭力與員工幸福感同步提升,創造公司、員工與股東三贏的局面。
留住人才是競爭力的關鍵,汎銓視人才為企業的最大資產,多年來持續落實利潤分享給員工的策略。一位能力養成至一定水準的樣品製備工程助理人員,年薪至少70萬元,材料分析工程師則是百萬起跳。
此種薪資水平在汎銓是常態,卻令同業欽羡不已。
不僅如此,為照顧員工健康,汎銓在公司內投資健身房並設置多張床位的休息室,可隨時舒緩工作壓力,每個人每年也可獲得超過2萬5,000元的旅遊津貼,種種日常福利在科技業相當罕見。也由於優沃的員工福利政策,成就了高素質且穩定的工程團隊,以及不到2%的超低離職率。
為能在客戶更新製程研發時,及時跟上相對應的材料分析能力,甚至超越,汎銓每年更新軟硬體設備及升級工程技術,與客戶的腳步零時差。
近年就有多個重要的技術突破案例,包括為了因應製程微縮,研發出超薄TEM試片(5nm)的製備能力,「試片夠薄才能看清楚3D電晶體結構」,汎銓在這個技術大幅領先同業。
此外,針對離子束製備樣品時帶來的窗簾效應(curtain effect),汎銓提出CEF(Curtain Effect Free)工法,滿足平整切割面的要求,並將分析區域擴大到數毫米,並搭配特有的蝕刻顯像技術,能呈現不同材質的介面。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降低RC-delay所用的超低介電材料(low-k),或在EUV技術中導入超軟光阻材料(PR)的TEM的製備或分析,汎銓研發「超低傷害TEM」,可將樣品傷害降至極低,提供最真實的結果。
汎銓能在短時間完成交付任務,爭取更多的客戶委託案,創造業績及獲利後,並分享於員工,員工也回饋效率及品質給客戶,創造雙贏局面。
在專業材料分析服務業界,汎銓領先同業,並且逐漸拉開差距,被國際大廠評為最佳的長期夥伴。
以賽車手為喻,奪標的關鍵除了硬體性能,駕御的技術能力更是重要。因此,汎銓優秀的工程師備受尊重與呵護,薪資與同行相較更是高出一大截。董事長柳紀綸談起用人哲學,興致高昂,以下是精彩的對談。
問:汎銓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的經營哲學?
答:汎銓視人才為企業最大資產,重視人才養成,並落實利潤分享員工,薪資與福利令同業所欣羡。大學畢業新進員工努力三年,年薪翻倍、晉升百萬元並非難事;新進助理工程師能力經過主管確認即可晉升工程師,人員晉升制度與同業以「有無工程師缺額做為考量」來卡關晉升,截然不同。
汎銓是專業技術服務公司,視人員為最大資產,絕不只是空口說說。但員工年薪遙遙領先同業,不是因為營運獲利最高 而是真心的分享營運成果。在汎銓,「給薪無上限、沒有天花板。」
問:汎銓給薪大幅領先對手,指的是?
答:汎銓的同業並不難猜測。從各公司已揭露公告的資料看,104及105年度三家公司的員工所得推估比較,汎銓為同業的1.67倍以及1.87倍,材料分析工程師平均年薪110萬以上,其中拿到150萬到200萬高薪者不在少數。
問:除了薪資,還有其他什麼福利?
答:汎銓致力改善工作環境,設有業界少見的員工休息室,共10多張床位,也打造高質感、悠閒氣氛的員工餐廳及員工健身中心,每人還享有2萬5,000元以上的年度旅遊津貼。以上種種人性化的規劃,都是以體恤員工、提供「汎銓人」最佳工作場域為出發。在此不禁要大聲呼籲,企業要打破低薪的窘境,專業技術服務業更應該把利潤充分分享給努力的員工。
如此大的差異意味著不錯的獲利能力,但柳紀綸強調,「並不是公司賺得最多,而是敢給」在競爭激烈、跳槽風行的科技業,薪資向來是高度敏感的話題,在半導體尖端製程技術研發分析業,汎銓尚未公開發行,但薪資優於上市櫃同業,「企業幸福度」相對更高。
低薪現象引起社會熱議,科技業的平均薪資較高,但不少企業主仍存有儘量壓縮人力成本的思維。汎銓材料分析工程師的平均年薪超過110萬,更有多位高達150萬甚至200萬元以上,柳紀綸強調,「讓努力的員工得到相對的回饋,是全體創業團隊的信念。」
「工程師的名額已滿,先以助理工程師聘用,有缺額才談晉升」的做法,在汎銓以外的業界相當普遍。柳紀綸對於工程人員職等名額則是「無上限」,只要是工程能力經過主管檢定已充足,就可提報晉升為工程師。
汎銓的「員工優於股東」理念,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有過相同的論述。柳紀綸甘冒被股東責難的風險,堅持「員工凌駕一切」,也激發了員工更大的工作熱忱。
汎銓從成立11年初期不到20人,目前增至160多人,營收成長幅度數十倍。執行副總暨技術長陳榮欽博士表示,汎銓為半導體尖端製程技術研發分析的長期夥伴,專注於半導體產業分析服務的材料分析及IC電路修補,建置高解析度FE-SEM、FIB、TEM等材料結構分析儀器,OBIRCH、InGaAs等電性故障分析儀器及IC設計電路修補儀器等先進設備,協助IC設計、FAB、半導體設備商及LED產業客戶找出缺陷和故障成因,加速產品商業化,全力扮演客戶研發分析的長期夥伴。
材料分析是半導體製程中重要的環節,不容許任何的差錯,有賴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運用超高精度的設備,以確保一切無誤。汎銓擁有人與設備的雙重優勢,在專業材料分析服務業者中,被國際大廠評為最佳的長期夥伴。
董事長柳紀綸認為,材料分析實驗室若只有一流設備及先進技術還不夠,「管理」甚至更為重要。科技業對機密的保護十分重視,不容許絲毫的差錯,只有在嚴格的管理下,結合正確心態及安全設備輔助,才能做到滴水不漏的機密保護。
汎銓新員工報到的第一課,就是要先熟悉及接受相關保密訓練,建立正確的心態與習慣。柳紀綸表示,基於正直誠信原則,汎銓對於機密保護措施堅持紮實到位,與客戶簽立NDA保密協定,保障重要的技術資料、樣品存放與案件分析結果的安全防護。汎銓對技術服務的專注及機密保護措施程度超乎客戶期望,在國內最大單一實驗室中,取得ISO9001(管理認證)、ISO17025(實驗室認證)及ISO 27001(資安認證)「三認證」。
在汎銓的許多區域都被劃為「禁地」,在高度維安才使用的防尾隨閘門及金屬探測門,在汎銓實驗室已成為基本配備,過濾把關,只有特定人員才能進出重點區域。此外,還有訊號遮斷器等硬體安全設施,儲存記憶、攝錄及通訊設備也全面防堵;員工及訪客進入工作區前,手機都得貼上保密貼,嚴格管控人員進出實驗室。
汎銓持續強化客戶機密資料保護,訂定「貫徹資訊安全規定,保障公司及顧客機密不外流」的資訊安全政策,整合及強化資訊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制度化、文件化及系統化之管理機制,持續監督及審查管理績效,落實資訊安全管理及業務持續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