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上)公司新聞
時序已到年底,這波疫情漸趨緩和,原物料需求急速攀升,再加上雙11電商促銷熱潮和耶誕節的進貨高峰,興櫃股在11月的營收表現亮麗,年月雙增的家數接近百家。其中,遠壽以單月營收大增12.03億元的亮眼成績,位居排行榜首位;燁聯則大增逾6億元,許多公司成功甩開低迷氣氛,重返年月雙增的成長軌道。 在興櫃11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中,遠壽穩坐冠軍寶座,第二位則是由興櫃新興力量、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奪得,其他排名依次為燁聯、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伊雲谷以及永豐實。秀育和長榮鋼則分別位居第九、第十名。 力積電在業務上專注於晶圓代工,由於這一領域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法人預估其產能將滿載,訂單持續增加,第四季營收預計年增28%。展望未來,力積電在台灣擁有三座12吋廠和兩座8吋廠,是全球僅有的兩座12吋鋁製程晶圓廠之一,生產的電源管理IC具有成本優勢,能夠提高客戶的下單意願。力積電在興櫃上市後,立即展現王者氣息,以39.43億元的單月營收奪得榜眼,年增28.87%。 鍵盤供應商秀育在11月以8.76億元的單月營收,榮獲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第八名,月增33.66%,年增則達176.08%,創下興櫃上市以來的新高。目前累計營收已超越去年34.5億元的水準,法人預估其年增將超過五成。今年底,汽車電子、電競投影鍵盤一體機兩大高單價產品將啟動量產,對明年初的營收將有顯著貢獻。 另外,還有多家興櫃股在11月交出創高營收表現,如遊戲股棒辣椒11月營收達1.39億元,年增131.02%,創下歷史新高;第三方支付商綠界科技作為宅經濟的受益者,單月營收達1.08億元,也創下單月新高,預計從12月到農曆新年,需求將持續強勁。
興櫃11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仍由遠壽摘冠,而第2位則由興櫃生力軍,晶圓代工力積電奪得,其後排名全數後退,第3∼8名分別為燁聯、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伊雲谷及永豐實。秀育、長榮鋼則分別位居第9、10名。
力積電在業務組合上著重晶圓代工發展,受惠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法人預估其產能滿載、訂單持續湧入,第四季營收可望年增28%。展望後市,力積電目前在台擁有三座12吋廠、兩座8吋廠,且具全球唯二12吋鋁製程晶圓廠,生產電源管理IC具成本優勢,可增加客戶下單意願。登錄興櫃後隨即展現王者風範,以39.43億元奪下榜眼,年增28.87%。
鍵盤供應商秀育11月以高達8.76的單月營收,奪下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第8位,不僅月增33.66%,年增更高達176.08%,創登錄興櫃來新高。目前累計營收已遠超越去年34.5億元水準,法人估其年增上看五成。今年底汽車電子、電競投影鍵盤一體機,兩大高單價產品將啟動量產,營收貢獻將落在明年初。
此外,多檔興櫃股11月營收繳出創高表現,包括遊戲股棒辣椒11月營收達1.39億元,年增131.02%,創歷史新高;第三方支付商綠界科技則成宅經濟受惠者,單月營收達1.08億元,亦為單月新高,預期12月至農曆年初,需求將續強。
近年挾帶富爸爸或集團題材掛牌公司不勝枚舉,金雞報恩也成為一段佳話,譬如今年登錄興櫃的綠界科技、長榮鋼、永豐實、富世達、正基、展碁國際、詠業、天擎、冠亞等多家業者皆具備母子題材。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子公司除具備富爸爸資源外,也能更專注在特定業務上,提高決策效率,成功機率相對較高,且因此近年上市櫃公司多傾向分割高績效部門自行掛牌,且當子公司成長茁壯後,母以子貴的利多也有助母公營運動能加溫。
威鋒電子26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威鋒電子總經理林志峰表示,威盛目前已轉型製作嵌入式平台,原則上已不從事晶片製造,所有晶片製作將全由威鋒電子負責。
根據威盛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手上持有3.98萬張威鋒電子股票,比率66.33%,威盛潛在獲利上看60億元。
此外,歐買尬子公司綠界科技先前也宣布董事會通過上半年5.1元現金股利案,以歐買尬持有的4,083張股票計算,將有2,082萬元的股利收益,貢獻每股約0.69元。綠界科技26日法說會中董事長林雪慧也指出,綠界瞄準中小型電商發展,近年與同業間逐漸走出差異化,隨規模經濟的生成後,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持續正向看待。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豐餘)近來表現亮眼,在疫情陰霾下逆勢成長,創下同期新高。該公司因應疫情,旗下生產醫療手套原料NBR(丁腈乳膠)的子公司申豐表現出色,營運收入大幅增長。此外,永豐餘透過強化土地及資產活化,出售永豐實大陸北京廠及處分江陰廠土地使用權,第三季業外利益達17.34億元。 總經理蔡維力表示,永豐餘透過業內外雙管齊下,今年前三季大賺41.17億元,年增1.23倍,創同期新高。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永豐餘轉型投控後,積極推動小金雞上市,子公司永豐實於10月底登錄興櫃,並完成釋股作業。永豐實釋股標售價格達39.5元,對照永豐餘原本財報,每股淨值從去年底23.64元攀升至第3季的25.14元。 蔡維力強調,永豐餘近百年歷史,底子厚實,公司正透過「育成」和「活化」兩大方向,逐步實現公司真正價值。他解釋,多元投資組合在疫情中展現出其好處,雖然部分子公司受疫情影響,但如申豐生產橡膠手套原料,在疫情下業績突飛猛進。 永豐餘積極孵化小金雞上市,今年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揚州)向上海證交所遞件,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啟動釋股作業。蔡維力表示,這是為了逐步實現公司的真正價值,透過多元籌資管道,支持各子公司加速轉型成長。 子公司「永豐資財」更名為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外界解讀為集團將啟動資產活化。蔡維力說,這是為了盤點閒置土地,未來可能出售或開發,並透過收租等方式為公司帶進收益。 永豐餘近年來在循環經濟進行多項布局,成效良好。董事何壽川表示,循環經濟已變成公司的DNA,例如在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將廢水轉換成有價值的沼氣,可發電並賣回給台電,帶進可觀的收入。
永豐餘投控,一個從造紙業起家,如今已轉型為總資產逾1,200億元,轉投資逾百家企業的投控航母。這家百年企業,近年來的發展讓人驚艷,不僅在金融業界引起關注,更成為國內大型企業創投的佼佼者。其母公司永豐餘投控總經理蔡維力強調,投資組合涵蓋五大產業,其中非紙業轉投資公司已佔逾30%資產,而獲利則由其他四個產業貢獻逾50%。最新財報顯示,永豐餘投控前三季EPS達2.48元,創近20年紀錄,每股淨值上升至25.14元,創轉型投控以來新高。
永豐餘投控的成績背後,是奠基於其獨特的「育成循環」商模。這種模式讓永豐餘不僅技術力強,家底子厚,更能在百年船的航行中穩定前進。今年,永豐餘陸續整併旗下子公司,推動永豐實等三家子公司上市櫃,並促成先豐與臻鼎合併,成為首宗對外合併案。子公司永豐餘建設開發將開啟龐大土地資產活化,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在ESG循環經濟方面,永豐餘也要賣能源賺錢,由子公司永豐餘工紙、華紙帶頭衝刺,明年將可貢獻工紙事業顯著的營收獲利。未來,永豐餘希望建構全球首批循環經濟建築。蔡維力專訪中提到,永豐餘投控最大的挑戰是溝通,但隨著子公司收成期的到來,永豐餘將進行對外溝通,展現其獨特的商模。
永豐餘投控在2021年的重要營運規劃方向是提升股東權益和ESG循環經濟。在育成循環方面,永豐實申請上市,永豐餘工紙申請公開發行、釋股、興櫃,回收的資金將繼續孵化下一輪投資。永豐餘將繼續發揮其技術力和家底子厚的優勢,朝著循環經濟和股東權益提升的方向前進。
「我們不僅靠紙張賺錢,還要靠能源賺錢!」永豐餘投控總經理兼永豐餘工紙董事長蔡維力強調,推動ESG循環經濟是永豐餘集團的經營目標。目前,他們以永豐餘工紙和華紙為主要發展力量,預計明年永豐餘工紙的能源收入將翻倍增長,並計劃成立一個子公司專門從事能源銷售。蔡維力直言,雖然造紙業的利潤相對較薄,許多紙廠已經關閉,但永豐餘今年還有永豐實業和永豐餘工紙兩家子公司進行IPO,原因在於「羊毛出在羊身上,豬來買單」,只要不虧錢,就能從再生能源中獲利。
對於許多公司來說,ESG可能是一項額外的成本,但永豐餘投控旗下的造紙子公司已將ESG中的循環經濟轉化為獲利模式。永豐餘的大家長、董事何壽川是這項轉變的主要推動者。現在,永豐餘工紙的沼氣發電和即將完成的SRF爐,都是重要的獲利來源。
作為一家百年企業,永豐餘從農業貿易起家,從一開始就運用農業廢棄物甘蔗渣造紙,開始了循環經濟的發展。現在,永豐餘已經形成了造紙、水、再生能源、農業、碳等五大循環經濟,並通過先進技術提高資源回收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在永豐餘工紙的新屋廠,擁有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設備,自去年底開始運轉,並已將產出的綠電出售給台電,單月貢獻營收達七、八百萬元。二期沼氣發電系統預計明年第一季投入運作,將帶動收入倍增,厭氧菌也可供應給其他水處理產業。
此外,全台首座工業用零燃煤SRF爐也將於今年底完工,它將使用製程餘料作為燃料,取代煤炭,減少廠內廢棄物處理成本,並協助外部處理廢棄物,創造收入。這是將廢塑料轉化為能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華紙花蓮廠則在製造漿時,將過程中剩下的木質素化為製漿所需的汽電共生能源,是全台唯一以木質素為原料發電的黑液回收爐。明年,華紙將投入數億元興建新廠,利用製漿優勢生產全循環終端產品,以循環經濟為核心,進行升級轉型,提升營運效能。
永豐餘工紙於11日獲頒全球造紙業首家BS8001循環經濟商模最高認證,這代表其ESG效益符合國際級稽核標準。未來,永豐餘將將這些經驗複製並推廣到需要水處理、沼氣發電、能源循環的各類型產業。
永豐餘投控總經理蔡維力強調,目前投資組合涵蓋紙業循環經濟、材料、IoT科技、金融創投、生醫生機五大產業,已有逾30%資產配置在非紙業轉投資公司,論營收由紙業占過半,但獲利則由其他四個產業貢獻逾50%。
據最新財報,永豐餘投控前三季EPS達2.48元,寫下近20年紀錄,每股淨值上升至25.14元,也創轉型投控以來新高。
營運亮眼的背後,蔡維力透露,是奠基於永豐餘集團獨特的「育成循環」商模,「技術力強、家底子厚!」更是永豐餘駛得百年船的兩大關鍵。
推動三家子公司上市櫃
育成循環、資產活化,是永豐餘提升股東權益的兩大利器。今年陸續整併旗下數家子公司,推動永豐實等三家子公司上市櫃,並促成先豐與臻鼎合併,是首宗對外合併案,子公司永豐餘建設開發將招兵買馬,開啟龐大土地資產活化更是外界焦點。
另提升ESG循環經濟,永豐餘也要賣能源賺錢,由子公司永豐餘工紙、華紙帶頭衝,明年將可貢獻工紙事業顯著的營收獲利,累計相關經驗後,未來希望建構全球首批循環經濟建築。以下為蔡維力專訪摘要。
問:永豐餘發展投控的機會與挑戰?
答:最大挑戰是溝通!永豐餘孵化子公司上市、釋股,回收資金進行下一輪投資的育成循環,自1970年代多角化經營以來就逐漸成形,母公司投控商模也在2012年形成,但內部溝通不足,加上複雜轉投資組織架構、投資眾多產業類別,外界也很難看懂。
隨著今、明兩年進入育成子公司收成期,包括永道射頻技術申請上海A股上市、永豐實登錄興櫃、永豐餘工紙準備在台申請公發,是對外溝通的時機。
簡要說,永豐餘投控是這塊土地有機長出來的獨特商模,不像台灣大聯大經併購組成半導體零組件大聯盟,也不像美國波克夏公司做純財務性投資。
永豐餘從1950年代造紙、1970年代多角化經營至今,在投資組合、資產循環配置上,會優先投資我們懂的、前瞻性、投報率較高產業。例如,投控旗下當紅防疫概念股申豐,是從造紙塗層SBR加上橡膠手套NBR孵化出來的公司,也是提升投控第三季獲利功臣。
問:有些投資人質疑投控推動好的子公司上市,會造成母公司空洞化,損及股東權益?
答:這種看法較適合生產事業,並不適用投控。舉永豐實為例,第三季對外釋股約23%,投控總收入逾20億元,股東權益增加逾12億元,不僅連本帶利賺回來,投控尚持有逾七成股權,明年上市前需有再次對外釋股,還會提高收入與股東權益。
永豐餘投控提升股東權益,除了從育成循環、活化資產著手,也願意嘗試創新。像是永豐實這次釋股捨市場慣用的詢圈,在市場上首度採荷蘭標,以提升透明度和釋股價格;又如促成先豐通訊與臻鼎換股外部合併,讓先豐的技術研發結合臻鼎的生產效率,創造更大綜效。
另在資金運用會更靈活,投控母子公司加起來有不少營運周轉金,會在台灣及海外尋求yieldenhancement的機會。
今年很遺憾有個事沒做成,疫情衝擊股市之際,投控原想進場買進被錯殺的個股,頭一個就鎖定永豐餘,原希望在短期召開董事會議決實施庫藏股,可節稅、提升淨值與股東權益,只可惜很快V型反轉沒買成,未來有機會再投入。
靈活操作提高股東權益
永豐餘過往不炒股、不炒房,但為了提高股東權益,未來投控會靈活操作,唯一不變的是持穩。
問:永豐餘投控2021年重要營運規劃方向?
答:提升股東權益、ESG循環經濟是兩大方向。其中,在育成循環方面,永豐實申請上市,永豐餘工紙申請公開發行、釋股、興櫃,回收的資金會繼續孵化下一輪投資,近期在子公司華紙旗下成立新華丰再生能源公司、肇慶新川綠色科技等,全力朝循環經濟衝刺。
永豐餘具兩大優勢是支撐集團未來成長關鍵,一是技術力強,這些年許多紙業關門,永豐餘紙業不僅存活,還可以賺錢,更轉進循環經濟,找出一條活路;二是家底子厚,在大家長何壽川數十年拓展下,經擴廠後整併,有許多閒置廠區待開發,未來有機會也會對外購買土地,將由子公司永豐餘建設開發主導規劃。
蔡維力直言,造紙利潤薄,很多紙廠關門,今年永豐餘卻還有永豐實、永豐餘工紙兩家子公司IPO,為什麼?因為「我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做紙只要不虧錢,可以改從再生能源賺錢。
ESG對多數公司來說是一項額外成本,但是永豐餘投控旗下造紙子公司,已把ESG中的循環經濟變成獲利模式。永豐餘大家長、董事何壽川是主要指導者,現在永豐餘工紙沼氣發電與將要完成的SRF鍋爐,都是工紙重要獲利來源。
百年永豐餘以農業貿易起家,初創事業便運用農業廢棄物甘蔗渣造紙,就此開始在生產時同步發展循環經濟,目前已形成造紙、水、再生能源、農業、碳等五大循環經濟,憑領先技術,提高資源回收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目前在永豐餘工紙新屋廠,有全台最大沼氣發電設備自去年底開始一期運轉,已併聯台電出售綠電,單月貢獻營收七、八百萬元,二期沼氣發電系統預計明年第一季商轉,帶動收入倍增,厭氧菌也可出售給其他水處理產業。
還有全台首座工業用零燃煤SRF鍋爐,以製程餘料當燃料取代煤,將於今年底完工,除減少廠內廢棄物處理成本,還有餘裕協助外部處理廢棄物,創造收入,是當前有效將廢塑料轉化為能源的方法之一。
華紙花蓮廠則在取用木片中纖維素製漿時,將過程剩餘木質素化為製漿所需汽電共生能源,是全台唯一以木質素為原料發電的黑液回收鍋爐。接著,明年將加碼投入數億元興建新廠,利用製漿優勢生產全循環終端產品,以循環經濟為發展核心,升級轉型,提升營運動能。
永豐餘工紙11日獲頒全球造紙業首家BS8001循環經濟商模最高認證,代表ESG效益符合國際級稽核標準,接下來將複製經驗將循環經濟產業技術推廣到需要水處理、沼氣發電、能源循環的各類型產業。
永豐餘總經理蔡維力表示,由於業內業外發功,推升今年前三季大賺41.17億元,年增1.23倍,創同期新高。
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永豐餘轉型投控後,積極推動小金雞上市,子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第3季完成釋股作業。
永豐實釋股標售價格達39.5元,對照永豐餘原本財報是按永豐實淨值12.7元列帳,中間價差,透過釋股反映在永豐餘第3季財報上,推升每股淨值從去年底23.64元攀升至第3季的25.14元。
育成+活化
實現公司價值
蔡維力說,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底子很厚」,公司正透過「育成」和「活化」等兩大方向,未來逐步實現公司真正價值。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永豐餘最近股價衝上20年新高,為何能在疫情下有逆勢成長表現?
答:最近股價較先前確實高,但若以絕對價值來看,這個就見仁見智。
以過去三年為例,永豐餘的P/B(股價淨值比)約在0.5倍至0.8倍,股價算是長期處在較低的區間,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集團股的折價,綜觀各國大型集團股,旗下包含很多種產業的公司,複雜程度高,容易面臨每股淨值比市價還低的情況。
永豐餘旗下有控制力的子公司超過100家,除造紙本業有三家重要子公司,還有眾多轉投資,產業類別橫跨資訊科技(如永太、永道)、金融創投(如永豐金、證交所)、生醫(上智、太景)、材料類(申豐),對投資人而言,要了解永豐餘太辛苦,或許是永豐餘股票較不受青睞的原因。
另外,永豐餘的企業風格較低調穩健,較少和外界溝通,也使投資人興趣較低。
但多元投資組合的好處在這次疫情中充分展現。雖然有些子公司受疫情影響,但如申豐生產橡膠手套原料,化身「防疫概念股」,在疫情下業績突飛猛進;又如永豐實因旗下生產販售衛生紙和清潔用品,也是需求大增。整體而言,永豐餘在疫情期間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
小金雞上市
加速轉型成長
問:永豐餘積極孵化小金雞上市,今年就有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揚州)向上海證交所遞件,還有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啟動釋股作業,為何在此時間點進行及目前的進度?
答:台灣投資人因為許多因素,給予投控公司的評價經常偏低,永豐餘希望逐步實現公司的真正價值,主要透過「育成」與「活化」兩大方向,推動小金雞上市就是育成的一環。
站在投控公司的立場,使命是將成熟的子公司分割獨立上市,希望透過多元籌資管道,支持各子公司加速轉型成長;另方面隨著子公司上市回收部分資金,可重新做下一輪投資。
目前永道的上市計畫由上海證交所審議中,將成為永豐餘集團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永豐實10月底登錄興櫃,按規定明年興櫃滿六個月後就會送出上市申請;永豐餘工業用紙因組織架構還在調整,要花較長時間,預計明年會送公開發行。
問:子公司「永豐資財」10月更名為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外界解讀為集團將啟動資產活化, 實情如何?
答:這就是兩大方向中的「活化」,永豐餘有近百年歷史,早期因造紙生產需要很多廠房,後來廠區逐漸整併,留下一些土地資產未充分利用開發。現在公司開始盤點,未來一些條件較成熟的閒置土地可能出售或開發;部分相對不是很成熟的土地,希望透過收租等方式為公司帶進收益。
根據財報的內容,目前最新的合併公司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約達到86億元。
挺循環經濟
成為企業DNA
問:永豐餘近年在循環經濟進行很多布局,成效如何?
答:永豐餘董事何壽川是少數學者兼工程師性格的企業家,對於造紙業背後的技術與原理認識很透徹,永豐餘最早期是利用農業的廢棄物甘蔗渣來造紙,循環經濟已變成公司的DNA。
這些對於永豐餘而言並不是Cost(成本),而是真正可以為公司帶來獲利,以去年底在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為例,永豐餘將造紙製程排出的廢水轉換成有價值的沼氣(甲烷),可以發電,再以綠電型式賣回給台電,目前一個月可帶進約800萬元的收入,明年第二期完成,貢獻的收入還會再倍增。
永豐餘在三大事業帶頭衝,以及處分永豐餘北京家紙股權等業外收益,吃進大補丸,第三季稅後淨利22.15億元、年增87.87%,EPS1.33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41.17億元、年增123.8%,EPS2.48元。
正隆造紙本業也不輸陣,第三季訂單滿手、內外銷兼修,台灣、越南兩大工紙生產基地共十台紙機全能生產,帶動第三季稅後淨利達9.16億元、年增為32.2%,EPS0.82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為26.17億元、年增達70.9%,EPS2.36元,也創下新高紀錄。
法人分析,造紙雙雄自6月起搭上疫後復甦列車,隨台灣、越南、大陸經濟領先復甦,帶動營運逐季增溫,不僅上半年壓抑的買氣遞延到下半年爆發,疫情促使電商網購消費提升,都有利下半年工紙及紙器市況,第四季營收還有望上衝全年最高。
永豐餘第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高達22.15億元,據了解,主要受惠旗下三大事業表現佳,包括紙業循環經濟事業旗下的永豐餘工紙、永豐餘實業(6790),IoT科技旗下的元太科技(8069),材料科學事業旗下的申豐特用應材(6582)在防疫概念下產銷量擴大、獲利增。
另處分永豐餘北京家紙股權、江陰紙廠被當地政府徵收的補償費用等挹注,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累計淨利41.17億元,EPS2.48元。
永豐餘期末總資產高達1,205.89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權益逾417.48億元,也創下新高紀錄。
正隆第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9.16億元也維持在高檔,主要受惠工紙產銷量雙升,包括Nike等主要客戶外銷持續升溫,帶動台灣正隆內銷成長一成、外銷成長二成。
由於正隆同時提升生產效率,以便台、越兩地產能全開搶市,目前台灣每月工紙產能已撐大到13萬噸創新高,也帶動獲利跟著提升。
正隆前三季營業淨利35.28億元,歸屬母公司累計淨利26.17億元,EPS2.36元。正隆期末總資產592.36億元,已逼近600億元大關。
【台灣新聞】10月興櫃股營收亮麗,永豐實強勢入榜第七名!
近日,興櫃股10月營收全數亮相,其中,永豐實以強勁的表現成功入榜第七名,讓人驚艷。這家新入榜的公司,實際上是造紙集團永豐餘的子公司,近期在市場上表現亮麗。
永豐實在10月下旬以每股39.5元的參考價登錄興櫃,僅兩周就強勢入榜,股價也一度飆升至46.39元。該公司今年來為應對疫情下的「衛生紙之亂」,積極配合行政院經濟部產能全開,10月營收達8.4億元,月減4.86%、年減3.43%。
值得注意的是,永豐實在市場預期下,其客戶新產品「厚棒衛生紙」銷售看好,今年業績可望激增逾五成。在這波旺季來臨之際,永豐實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興櫃10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中,遠壽、燁聯帶頭衝鋒,而新入榜的永豐實也以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姿奪得第七名。這些公司的強勁表現,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躍與發展潛力。
總結來說,永豐實的崛起,以及興櫃股10月營收的亮麗表現,都讓人對台灣股市的未來充滿期待。
興櫃10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依舊由遠壽、燁聯帶頭衝鋒,第3∼6名為興櫃營收常勝軍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及伊雲谷。而10月27日剛登錄興櫃的永豐實,登錄興櫃僅兩周即以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姿強勢入榜,奪得第7名。8∼10名則分別由長榮鋼、安普新及秀育拿下。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且市場預期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拜登,將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激勵期鎳大漲逾2.5%。不鏽鋼上游大廠燁聯在國際鎳價成本激漲壓力下,10月底已調漲11月內外銷盤價。內銷價依不同規格產品,每公噸調漲500∼2,000元;外銷價則依不同產品及地區,每公噸上漲30∼100美元,漲幅高於下游預期,且不排除11月底啟動續漲。
新入榜的永豐實為造紙集團永豐餘旗下子公司,於10月下旬以每股39.5元之參考價登錄興櫃,股價10日已達46.39元。永豐實為因應疫情下「衛生紙之亂」,今年來配合行政院經濟部產能全開。
惟前三季受大陸封城影響,累計營收年減5.22%,反觀國內防疫有成,營收占比可望拉升至65%。永豐實10月營收達8.4億元,月減4.86%、年減3.43%,隨時序進入旺季,法人預期,其客戶新產品「厚棒衛生紙」銷售看好,今年業績可望激增逾五成。
此外,部分未入榜個股亦表現亮眼,其中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受惠北美、歐洲地區豪華汽車與超跑市場明顯回溫,推升雲林斗六廠產能利用率連三個月維持近滿載。10月營收寫下今年新高的5.49億元,月增2.33%、年增4.29%,成功甩開連續一年半單月營收負成長陰霾。法人預估,第四季為汽車產業傳統旺季,在各大品牌加速推出傳統車、電動車款下,有望衝出一波銷售高峰,挹注公司整體營運。
新送件股方面,正基科技及台灣圓點奈米技術已在26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圓點奈米、正基科技將在11月5日、9日掛牌,兩家公司大股東都大有來頭,圓點奈米公司為致茂電子轉投資事業,正基科技公司為正文科技轉投資事業。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圓點奈米成立於民國93年4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自動化核酸萃取機台、核酸萃取試劑、奈米磁珠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1,150萬元。圓點奈米108年營收1億1,396萬元,稅前虧損4,476萬元,每股虧2.04元。
正基科技成立於民國89年12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無線通訊模組之研發、生產與銷售,送件時資本額為6億232萬元。正基科技108年營收21億8,554萬元,稅前盈餘1億872萬元,每股盈餘1.31元。
至於本周三場上櫃審議會,其中26、27日連兩場分別通過博晟生醫及亨達光學兩家公司上櫃案,29日第三場上櫃審議會,將審議威健公司上櫃案。
博晟生醫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療器材之產品研發,申請時資本額9億2,000萬元,推薦證券商是元大證券、德信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及國泰證券。博晟生醫108年營收為146萬元,稅後淨損為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為2.01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48萬元,稅後淨損為7,011萬元,每股虧損為0.85元。
亨泰光學主要從事硬式隱形眼鏡之研發、製造、銷售及隱形眼鏡護理產品之販售,申請時資本額2億2,000萬元,推薦證券商是永豐金證券及元大證券。亨泰光學108年營收為4億8,834萬元,稅後盈餘為1億1,528萬元,每股盈餘為5.59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2億1,572萬元,稅後盈餘為4,555萬元,每股盈餘為2.07元。
威健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及臨床應用之基因檢測服務,並代理銷售基因檢測儀器、晶片與試劑及電子式內視鏡醫療器材,申請時資本額2億704萬元,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及玉山證券。威健108年營收為4億1,745萬元,稅後盈餘為3,087萬元,每股盈餘為1.48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1億9,336萬元,稅後盈餘為1,113萬元,每股盈餘為0.53元。
永豐實以「為消費者構築健康安心美好的生活」為使命,主要從事家庭用紙及清潔產品之製造、銷售及代理,旗下紙品包含「五月花」、「得意」、「柔情」,以不同產品定位區隔廣受歡迎;潔品品牌則有台灣消費者認知天然潔品品牌第一名的「橘子工坊」及以香氛為訴求的「植淨美」與實惠好用的「得意」。
2020年上半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永豐實全力配合政府政策,讓民眾可安心採購民生物資,近期更榮獲行政院頒發2020防疫國家隊勳章。橘子工坊研發2年的洗淨病毒洗衣精與制菌清潔噴霧於今年第二季上市,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防疫產品類」認證肯定;累積10年研發技術,橘子工坊於第三季推出全球首見零添加水「五合一洗衣金球」新型態洗衣膠囊,提供民眾更便利的選擇。
五月花厚棒衛生紙,以超過98%的高使用後滿意度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同,並得到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殊榮。看準消費者的「厚」需求,永豐實於9月底再接再厲,推出五月花厚棒廚紙,以專利技術提供1張抵4張的高吸油與高吸水功能,希望成為大眾在料理時的好幫手。
永豐實於2007年自母公司永豐餘分割獨立,長期關注消費者需求,傳承著永豐餘自1946年獨力生產出台灣第一張衛生紙的深厚技術,握有全球近百項的專利技術,生產據點跨足兩岸,包含位於台灣楊梅、清水及中國大陸揚州、昆山的紙品廠及在台灣桃園的清潔用品廠。永豐餘消費品實業未來將持續以消費者需求為本,不斷推出創新產品,為構築健康安心美好生活繼續努力。
永豐餘集團旗下的重點子公司永豐實(6790)最近在興櫃市場登錄,股價一開始就表現亮麗,讓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儘管前晚美國道瓊指數大跌650點,但永豐實的股價卻無懼這些外部因素,每股認購價格為39.5元,首日上市就開出45元,最終收在57.2元,股價漲幅達44.8%,成為興櫃市場的一大話題。 永豐實的實收資本額目前為24.49億元,根據昨日股價計算,市值已經達到140億元,這一成績讓它超越了花仙子、康那香、毛寶等知名品牌,成為國內市值最大的民生消費品股。 永豐餘集團自從轉型為投控公司後,就啟動了集團小金雞上市計畫。永豐實主要專注於家用紙品及潔品,旗下品牌包括五月花、得意、柔情、橘子工坊、植淨美等,這些品牌對消費者來說都不陌生。 去年,永豐實的合併營收達到105.49億元,稅後純益4.65億元,每股盈餘為1.92元。今年,即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永豐實的業績反而逆勢成長,主要得益於衛生紙及清潔用品的搶購熱潮。加上北京永豐餘家紙的處分利益,永豐實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已經達到11.51億元,每股純益4.66元,提前創下獲利新高。 今年6月的股東常會中,永豐餘集團通過了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的上市計畫,並在8月展開釋股作業。永豐實的上市過程進度較快,於9月正式登錄興櫃。而資本額較大的永豐餘工業用紙,則因為組織重組等前置作業,預計明年才會正式展開上市計畫。
永豐餘家族再添新血!旗下子公司永豐實(6790)日前在興櫃市場以每股39.5元發行,結果一上市就火紅,最終收盤價衝上57.2元,狂漲43.2%,市值也一舉飆破百億大關,達到138.6億元,成為國內民生消費股市值之冠。這場蜜月行情讓市場對永豐實充滿期待,究竟這間公司有何魅力? 永豐實的發展戰略著眼於兩岸市場,目前生產據點橫跨台灣與大陸,從楊梅、清水廠到揚州、昆山,還有桃園的潔品廠,這些據點不斷推出新品,應對市場變化。總經理徐志宏表示,公司看好寵物和熟齡族群市場,將會推出相關的紙品和潔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除了深耕兩岸,永豐實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主打洗衣精、潔品和特殊性紙品。去年公司營收達105.49億元,其中台灣市場貢獻55%,大陸與海外市場則約佔45%。特別是香港市場表現亮眼,成為永豐實拓展海外市場的跳板。其餘海外市場則由台灣直接出口產品,已進駐Amazon、澳洲與加拿大。 雖然今年前三季受疫情影響,大陸和香港市場相對較辛苦,但台灣市場因防疫得當,未受太大影響,營收占比預計可提升至65%。進入第四季旺季,永豐實將主打橘子工零添加洗衣膠囊五合一洗衣金球,預計帶動潔品業績成長25%。另外,五月花厚棒廚紙也將帶動「厚」商機,預估今年成長將超過50%。看來永豐實未來發展前景看漲,值得關注。
永豐實目前實收資本額24.49億元,依昨日股價概算,該公司市值來到140億元,順利漲逾百億元大關,一舉超越花仙子、康那香、毛寶等,躍登國內市值最大的民生消費品股。
永豐餘轉型投控後,啟動集團小金雞上市計畫,其中永豐實主要產銷家用紙品及潔品,旗下包括五月花、得意、柔情、橘子工坊、植淨美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家用品牌。
永豐實去年合併營收105.49億元,稅後純益4.65億元,每股盈餘為1.92元。今年雖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但永豐實反而受惠疫情掀起衛生紙及清潔用品搶購熱潮,本業業績逆勢成長;加上受惠處分全資子公司北京永豐餘家紙,認列處分利益約3.35億元。永豐實自結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已達11.51億元,換算每股純益4.66元,已經超越去年全年、提前改寫獲利新高。業績題材助攻股價向上。
永豐餘是在今年6月的股東常會中,通過旗下「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簡稱永豐實)和「永豐餘工業用紙」等兩大旗艦子公司啟動上市前釋股作業,其中永豐實進度較快,8月就對原股東及員工展開釋股作業,8月11日公開發行生效;9月股東臨時會通過初次上市櫃前的增資提撥新股承銷案,並於昨天正式登錄興櫃。
至於資本額較大的永豐餘工業用紙公司,由於還有組織重組等前置作業要進行,釋股作業啟動時間稍晚,預估明年正式展開。
永豐實首要深化兩岸市場,目前生產據點橫跨兩岸,包含台灣楊梅、清水廠與大陸揚州、昆山的紙品廠,以及桃園的潔品廠,隨著世代交替和需求改變,積極推出新品抓住所有市場機會。永豐實總經理徐志宏表示,看好寵物、熟齡族群等商機,將開發相關紙品、潔品等滿足市場。
同時,永豐實持續布局海外,主打洗衣精等潔品與特殊性紙品。永豐實去年營收105.49億元,台灣市場貢獻55%,大陸與海外市場約占45%,海外以香港表現較佳,採代理商制,是永豐實旗下橘子工坊拓展海外首個據點,其餘海外市場皆由台灣直接出口產品,已進駐Amazon、澳洲與加拿大。
今年受疫情影響,永豐實前三季在陸、港市場較辛苦,台灣防疫得當較不受影響,營收占比可望拉高至大約65%。進入第四季旺季,永豐實將主打橘子工零添加洗衣膠囊五合一洗衣金球,可望帶動今年全年潔品業績成長25%,加上五月花厚棒廚紙帶動「厚」商機,預估今年成長逾50%。
永豐餘投控(1907)旗下的子公司永豐實(6790)今日正式登錄興櫃,這個消息讓市場沸沸揚揚,股價也是一路狂飆。每股認購價39.5元,實收資本額24.49億元,換算後市值將近96.74億元,這個數字已經接近百億大關,可見市場對這家公司的期待值非常高。永豐實的挂牌,讓永豐餘投控躍居國內市值最大的民生消費品掛牌公司。 永豐餘投控的股價也在這個好消息的影響下,26日一度飆上20.55元的漲停價,最終以19.95元作收,創下了16年來的新高。這個轉型投控的決策,看來是對的。 不僅如此,永豐餘投控還有其他子公司也正在進軍資本市場。永道射頻技術已在6月底向上海證交所申請上市,預計明年有機會在上海A股掛牌,這將成為永豐餘投控首家海外掛牌公司。而永豐餘旗下最大事業群工紙也將進行IPO,初步規劃合併台灣、越南地區業務,預計明年向台灣證交所遞件申請公開發行。 自從2012年永豐餘投控轉型以來,它就啟動了旗下子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計畫。已經有太景-KY(4157)和申豐(6582)等子公司掛牌,透過多元籌資管道,加速轉型成長。永豐餘投控還將回收部分資金再投資,持續扶植投資公司發展,創造價值最大化。 永豐實今年前三季的營收和淨利都表現亮眼,提前改寫新高。永道射頻技術作為全球最大的RFIDODM製造商,外銷美、日、歐,市占率近25%。永豐餘工紙事業群也是永豐餘投控旗下規模最大的事業群,去年合併營收達334.16億元,對永豐餘投控的營收占比超過44%。 這一系列的動作,都讓人看到永豐餘投控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家公司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受此預期心理的激勵,永豐實母公司永豐餘昨日盤中股價一度亮燈漲停,衝破20元大關。終場漲幅微幅收斂,上漲1.25元,收19.95元,創近16年來股價新高。
永豐餘轉型投控後,啟動集團小金雞上市計畫,8月先對永豐實原股東及員工展開釋股作業,並於8月11日公開發行生效;9月永豐實再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初次上市櫃前的增資提撥新股承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