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億科技(上)公司新聞
寧波大億科技公司在寧波出口日工區破土動工。寧波大億作為寧波積
體電路產業園授牌之後,落戶的第一家相關企業,受到各方面的高度
關注,動土儀式由大億企業集團董事長吳俊億,與寧波大億董事長吳
育賢共同主持。
體電路產業園授牌之後,落戶的第一家相關企業,受到各方面的高度
關注,動土儀式由大億企業集團董事長吳俊億,與寧波大億董事長吳
育賢共同主持。
櫃買中心昨(25)日表示,承銷新制上路以來,尚未審議過任何一
家公司的上櫃案,但預計下個月董、監事聯席會議開會前,將至少
先審議大億(8107)與達康網(3364)兩家上櫃審議案。
同時為配合新制上路並落實責任監理制,櫃買中心出席審議會的內
部委員也將由原本的三名擴增至七名。
櫃買中心昨天說,配合8月19日董監事聯席既定會議,預計8月4日
將審大億、8月中旬將審議達康網的上櫃申請案。這兩案將是首次
適用承銷新制的上櫃申請案,為與台灣證交所審議制度一致,落實
責任管理,櫃買中心出席審議會的員額也將大幅增加。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寧國輝說,實施承銷新制前,櫃買中心的上櫃審
議案,主要審議責任掌握在外部委員手中,櫃買中心僅由總經理、
督導副總經理以及上櫃部經理三人出席審議會,與外部委員合計
15人,櫃買中心對上櫃審議案的投票權僅占五分之一。
為配合承銷新制上路,將管理責任回歸櫃買中心,寧國輝說,8月
起的兩場審議會,將由櫃買中心的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主任秘
書、上櫃審查部經理、上櫃監理部經理以及交易部經理共七位,擔
任內部委員;另外再邀請三至四位跨審查、法例、財務、產業的外
部委員出席,至少有11名內外部審查委員出席。上櫃審議會委員不
分內外部,每人擁有一票投票權,只要審議委員中有三分之二投票
通過,該上櫃申請案即可送交櫃買中心董監事聯席會議討論。
家公司的上櫃案,但預計下個月董、監事聯席會議開會前,將至少
先審議大億(8107)與達康網(3364)兩家上櫃審議案。
同時為配合新制上路並落實責任監理制,櫃買中心出席審議會的內
部委員也將由原本的三名擴增至七名。
櫃買中心昨天說,配合8月19日董監事聯席既定會議,預計8月4日
將審大億、8月中旬將審議達康網的上櫃申請案。這兩案將是首次
適用承銷新制的上櫃申請案,為與台灣證交所審議制度一致,落實
責任管理,櫃買中心出席審議會的員額也將大幅增加。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寧國輝說,實施承銷新制前,櫃買中心的上櫃審
議案,主要審議責任掌握在外部委員手中,櫃買中心僅由總經理、
督導副總經理以及上櫃部經理三人出席審議會,與外部委員合計
15人,櫃買中心對上櫃審議案的投票權僅占五分之一。
為配合承銷新制上路,將管理責任回歸櫃買中心,寧國輝說,8月
起的兩場審議會,將由櫃買中心的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主任秘
書、上櫃審查部經理、上櫃監理部經理以及交易部經理共七位,擔
任內部委員;另外再邀請三至四位跨審查、法例、財務、產業的外
部委員出席,至少有11名內外部審查委員出席。上櫃審議會委員不
分內外部,每人擁有一票投票權,只要審議委員中有三分之二投票
通過,該上櫃申請案即可送交櫃買中心董監事聯席會議討論。
在降低成本以及就近供應客戶等因素的考量之下,奇美電子在大陸的
後段液晶模組組裝廠,目前已確定將落腳寧波。而為了配合奇美大陸
LCM組裝廠的成立,大億光電在日前董事會決議投資六五○萬美元
赴大陸設廠後,近日寧波廠區的背光模組廠,也已經開始動工,並預
計年底前,廠區可望完成並進入量產。
據了解,奇美前往寧波設立後段模組組裝廠後,目前規劃單月產達一
百萬台以上,而由於過去大億與奇美有一定的合作關係,因此在就近
客戶的考量下,大億也前往寧波設廠,投入背光模組的生產。
大億寧波廠日前動土後,預計年底前可完工量產,且初期規劃背光模
組單月產能達五十萬片的規模,除液晶顯示器用的背光模組外,也將
投入液晶電視用的背光模組生產。
而由於目前寧波廠仍預留空地,因此在第一期產能完成後,末來也將
視市場實際情況,再擴充產能。
而除了寧波廠之外,大億光電在南京仍擁有一座背光模組廠,且據了
解,目前已與瀚宇彩晶、日本夏普、以及統寶等業者取得合作機會,並
正開始送樣給南韓、大陸等客戶。而南京廠也以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
生產為多,單月產能並達五十萬片。
由於大億南京廠的產能仍未達滿載水準,單月出貨量大約在廿萬∼廿
五萬片左右,因此倘若大億欲擴充南京廠產能,最快也須待二○○六
年下半才會有動作。
不過市場傳出,由於彩晶與大億近期已在洽談新訂單的合作事宜,因
此第三季末起,下單給大億的訂單量也可望逐漸增多。
至於台灣廠區部份,大億光電與光模組的產能,則將維持現有月產能
五十萬片的規模,而有鑒於下游業者的產能,大多已移轉到大陸廠區
,因此預期台灣廠的產能,將維持現有的規模,且目前單月出貨量,
大約達卅五萬∼四十萬片左右,另外,為填補空決的產能,大億也積
極尋求中小尺寸背光模組訂單。
大億日前已送件申請上市,預計結果最快可在第三季末揭曉。
後段液晶模組組裝廠,目前已確定將落腳寧波。而為了配合奇美大陸
LCM組裝廠的成立,大億光電在日前董事會決議投資六五○萬美元
赴大陸設廠後,近日寧波廠區的背光模組廠,也已經開始動工,並預
計年底前,廠區可望完成並進入量產。
據了解,奇美前往寧波設立後段模組組裝廠後,目前規劃單月產達一
百萬台以上,而由於過去大億與奇美有一定的合作關係,因此在就近
客戶的考量下,大億也前往寧波設廠,投入背光模組的生產。
大億寧波廠日前動土後,預計年底前可完工量產,且初期規劃背光模
組單月產能達五十萬片的規模,除液晶顯示器用的背光模組外,也將
投入液晶電視用的背光模組生產。
而由於目前寧波廠仍預留空地,因此在第一期產能完成後,末來也將
視市場實際情況,再擴充產能。
而除了寧波廠之外,大億光電在南京仍擁有一座背光模組廠,且據了
解,目前已與瀚宇彩晶、日本夏普、以及統寶等業者取得合作機會,並
正開始送樣給南韓、大陸等客戶。而南京廠也以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
生產為多,單月產能並達五十萬片。
由於大億南京廠的產能仍未達滿載水準,單月出貨量大約在廿萬∼廿
五萬片左右,因此倘若大億欲擴充南京廠產能,最快也須待二○○六
年下半才會有動作。
不過市場傳出,由於彩晶與大億近期已在洽談新訂單的合作事宜,因
此第三季末起,下單給大億的訂單量也可望逐漸增多。
至於台灣廠區部份,大億光電與光模組的產能,則將維持現有月產能
五十萬片的規模,而有鑒於下游業者的產能,大多已移轉到大陸廠區
,因此預期台灣廠的產能,將維持現有的規模,且目前單月出貨量,
大約達卅五萬∼四十萬片左右,另外,為填補空決的產能,大億也積
極尋求中小尺寸背光模組訂單。
大億日前已送件申請上市,預計結果最快可在第三季末揭曉。
去年LCD產業景氣雖然只打了半場好球,但是興櫃的相關公為基期低
,去年營收多呈現超高幅度成長,其中又以統寶光電(3195)成
長五.一八倍貴為興櫃市場之冠,其它如眾福(3168)、勁佳(
3193)、威力盟(3080)、大億科技(8107)也都有倍
數上下的成長。不過,若以去年度獲利來說,威力盟與大億科技的成
長性最顯著,統寶光電反而仍處於虧損。
這幾家去年營收高成長的公司故事各不同,但是對應到集中市場TFT
LCD族群去年的表現,其實頗為一致,比方說,以LTPS(低溫多晶矽
TFT) 面板為主業的統寶光電,去年處於山廠量產及良率顯著提升階
段,因此出貨大量攀升,營收年增率達五一八%,但是卻因為大尺寸
出貨比例仍高,承受降價的壓力,去年終仍無法改變虧損局面,這個
情況基本上是對應集中市場五大TFT面板廠的處境。
去年下半年面板廠幾手都被迫調降財測目標,包括統寶也是,但是上
游零組件公司因為產業波動性不若TFT 面板強烈,反而不乏調高獲利
目標者,也就是說,關鍵零組件廠去年的獲利平均表現比面板廠來得
好,這個情況普遍顯現在集中市場與興櫃市場,當然,是以已具規模
的零組件廠為主。也因此,興櫃市場中的背光模組廠大億科技,去年
營收成長了九成,獲利亦激增;冷陰極燈管廠威力盟去年營收年增率
九十八%,獲利估計也是高成長。另外,以 CSTN 模組為主業的勁佳
光電,去年營收成長了一.一五倍,中小尺寸LCM廠眾福去年業績也
增加了一二八%,皆為興櫃LCD族群去年營收成長較高的代表。
細看各公司的表現,統寶光電現有的三.五代廠去年大量生產,該廠
原本設定是以中小尺寸LTPS面板為主,但當時考量良率提升的難度與
市場等因素,該公司挪了部分產能製造大尺寸面板,藉以拉高產能利
用率與良率,不料卻磁上去年下半年的大尺寸面板價格崩盤,統寶超
過五成比重的大尺寸面板拖累了整體表,以致於雖然去年營收高成長
,但根據其調降後的 EPS目標,至少每股虧損○.九六元,與九十二
年度相當,並因此造成統寶撤回上市申請。
統寶光電陳瑞聰倒是發下豪語,今年將提高小尺寸LTPS面板比重至五
到六成以上,全年小尺寸LTPS面板出貨可達五百萬到六百萬片間,今
年也一定會賺錢。據了解,統寶去年底竹南二廠動土,預計完工後,
將會把現在的一廠前段製程部分搬到二廠,藉以將一廠的七.五萬片
玻璃基板產能提高到九萬片。
根據威力盟的公告數字,九十一年度與九十二年 EPS 分別為一.○八
元與一.三四元,去年上半年 EPS 一.六八元,去年下半年或許因景
氣下滑之故獲利受影響,但去年全年應仍是較前一年度高成長。
威力盟目前正處於現金增資繳款期,該公司發行現金增資三.四億元
,每股價格二十二元,預計募集七.四八億元,用以購置自動化設備
、充實營運資金等,今年第一季將陸續裝置 CCFL 自動化生產線,今
年年底CCFL產能將因此增加五成。
威力盟目前股本七.九三億元,若現金增資順利募集,資本額將擴大
到十一.三億元。據了解,由於市調機構紛認為今年第三季間 CCFL
又會回復到供給吃緊的可能,因此,威力盟今年下半年應可再發揮高
成長實力。
大億科技為大億集團所投資的背光模組廠,目前仍身為二線廠商,不
過隨著產品認證的數量增加,出貨及營收也快速成長,去年營收也增
長達九成之多,促使去年終於轉虧為盈,終結多年虧損窘境,以去年
上半年公告數字來說,EPS 為一.一五元,較之前年的虧損大為改進
,雖然去年下半年產業及匯率變因素多,可能影響獲利,但單以上半
年來看,大億去年應該可以獲利。
因應 LCD TV 產業即將興起,大億已在南科興建二廠,預定今年下半
年台灣大尺寸背光模組月產能可提高到一百萬片,藉以搭配到南台灣
LCD TV專區供應鏈的形成。
以中小尺寸LCM為主要業務的眾福,是中小尺寸 TFT面板廠元太科技
轉投資公司之一,前年五月佳能亦小量投資眾福,看中眾福的中小尺
寸後段模組應用在數位相機等領域的前景。據了解,元太科技生產小
尺寸TFT面板後,部份交給了下游專業模組廠組裝,除了已掛牌的中
日新是元太主要配合廠商外,眾福亦是元太的選擇。隨著中小尺寸
TFT模組市場去年快速發展,眾福去年創造了一.二八倍的營收成長
率,另外,該公司九十二年度每股虧損○.三七元,但公告的九十三
年度上半年 EPS ○.○六元,雖然不高,但是已有顯著成長。眾福於
去年十二月以每股十二.三元辦理現金增資,目前資本額四.二億元
。
,去年營收多呈現超高幅度成長,其中又以統寶光電(3195)成
長五.一八倍貴為興櫃市場之冠,其它如眾福(3168)、勁佳(
3193)、威力盟(3080)、大億科技(8107)也都有倍
數上下的成長。不過,若以去年度獲利來說,威力盟與大億科技的成
長性最顯著,統寶光電反而仍處於虧損。
這幾家去年營收高成長的公司故事各不同,但是對應到集中市場TFT
LCD族群去年的表現,其實頗為一致,比方說,以LTPS(低溫多晶矽
TFT) 面板為主業的統寶光電,去年處於山廠量產及良率顯著提升階
段,因此出貨大量攀升,營收年增率達五一八%,但是卻因為大尺寸
出貨比例仍高,承受降價的壓力,去年終仍無法改變虧損局面,這個
情況基本上是對應集中市場五大TFT面板廠的處境。
去年下半年面板廠幾手都被迫調降財測目標,包括統寶也是,但是上
游零組件公司因為產業波動性不若TFT 面板強烈,反而不乏調高獲利
目標者,也就是說,關鍵零組件廠去年的獲利平均表現比面板廠來得
好,這個情況普遍顯現在集中市場與興櫃市場,當然,是以已具規模
的零組件廠為主。也因此,興櫃市場中的背光模組廠大億科技,去年
營收成長了九成,獲利亦激增;冷陰極燈管廠威力盟去年營收年增率
九十八%,獲利估計也是高成長。另外,以 CSTN 模組為主業的勁佳
光電,去年營收成長了一.一五倍,中小尺寸LCM廠眾福去年業績也
增加了一二八%,皆為興櫃LCD族群去年營收成長較高的代表。
細看各公司的表現,統寶光電現有的三.五代廠去年大量生產,該廠
原本設定是以中小尺寸LTPS面板為主,但當時考量良率提升的難度與
市場等因素,該公司挪了部分產能製造大尺寸面板,藉以拉高產能利
用率與良率,不料卻磁上去年下半年的大尺寸面板價格崩盤,統寶超
過五成比重的大尺寸面板拖累了整體表,以致於雖然去年營收高成長
,但根據其調降後的 EPS目標,至少每股虧損○.九六元,與九十二
年度相當,並因此造成統寶撤回上市申請。
統寶光電陳瑞聰倒是發下豪語,今年將提高小尺寸LTPS面板比重至五
到六成以上,全年小尺寸LTPS面板出貨可達五百萬到六百萬片間,今
年也一定會賺錢。據了解,統寶去年底竹南二廠動土,預計完工後,
將會把現在的一廠前段製程部分搬到二廠,藉以將一廠的七.五萬片
玻璃基板產能提高到九萬片。
根據威力盟的公告數字,九十一年度與九十二年 EPS 分別為一.○八
元與一.三四元,去年上半年 EPS 一.六八元,去年下半年或許因景
氣下滑之故獲利受影響,但去年全年應仍是較前一年度高成長。
威力盟目前正處於現金增資繳款期,該公司發行現金增資三.四億元
,每股價格二十二元,預計募集七.四八億元,用以購置自動化設備
、充實營運資金等,今年第一季將陸續裝置 CCFL 自動化生產線,今
年年底CCFL產能將因此增加五成。
威力盟目前股本七.九三億元,若現金增資順利募集,資本額將擴大
到十一.三億元。據了解,由於市調機構紛認為今年第三季間 CCFL
又會回復到供給吃緊的可能,因此,威力盟今年下半年應可再發揮高
成長實力。
大億科技為大億集團所投資的背光模組廠,目前仍身為二線廠商,不
過隨著產品認證的數量增加,出貨及營收也快速成長,去年營收也增
長達九成之多,促使去年終於轉虧為盈,終結多年虧損窘境,以去年
上半年公告數字來說,EPS 為一.一五元,較之前年的虧損大為改進
,雖然去年下半年產業及匯率變因素多,可能影響獲利,但單以上半
年來看,大億去年應該可以獲利。
因應 LCD TV 產業即將興起,大億已在南科興建二廠,預定今年下半
年台灣大尺寸背光模組月產能可提高到一百萬片,藉以搭配到南台灣
LCD TV專區供應鏈的形成。
以中小尺寸LCM為主要業務的眾福,是中小尺寸 TFT面板廠元太科技
轉投資公司之一,前年五月佳能亦小量投資眾福,看中眾福的中小尺
寸後段模組應用在數位相機等領域的前景。據了解,元太科技生產小
尺寸TFT面板後,部份交給了下游專業模組廠組裝,除了已掛牌的中
日新是元太主要配合廠商外,眾福亦是元太的選擇。隨著中小尺寸
TFT模組市場去年快速發展,眾福去年創造了一.二八倍的營收成長
率,另外,該公司九十二年度每股虧損○.三七元,但公告的九十三
年度上半年 EPS ○.○六元,雖然不高,但是已有顯著成長。眾福於
去年十二月以每股十二.三元辦理現金增資,目前資本額四.二億元
。
背光模組廠大億科技(8107)昨(21)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補選獨立
董事,並決議明年第一季底申請上櫃。今年營收目標38億元,將較去
年 20億元成長約90%,下半年在 LCD TV出貨順利帶動下,全年毛利
率可望達12%∼13%,大幅超前去年的3%,今年稅前約可達 1.6億元
,以目前股本今年每股稅前約2元,表現優於去年每股稅前虧損0.6 元
。
董事,並決議明年第一季底申請上櫃。今年營收目標38億元,將較去
年 20億元成長約90%,下半年在 LCD TV出貨順利帶動下,全年毛利
率可望達12%∼13%,大幅超前去年的3%,今年稅前約可達 1.6億元
,以目前股本今年每股稅前約2元,表現優於去年每股稅前虧損0.6 元
。
大億集團吳家落實專業經理人治理策略,推動旗下企業股票上市櫃計
畫,繼大億科技(8107)明年掛牌上市之後,負責汽車零件模具與電
裝品零件製造的興櫃公司-儒億科技(6604),送件申請明年轉上櫃
;風扇馬達專業廠-謚源實業,也規劃未來申請股票上櫃。
大億集團從車燈零件製造起家,目前集團旗艦企業-堤維西交通(15
22)與大億交通(1521)兩家車燈零件製造廠,均為股票上市公司,
在國內車燈零件業規模分居第一與第三大,兩家公司年營收合計逾80
億元,大億集團年營收總額則在百億元以上。
大億集團吳俊億、吳俊佶與吳俊郎三兄弟鼓勵集團企業申請股票上市
櫃。吳俊佶解釋,股票上市櫃可以讓企業接受市場嚴苛的檢驗,也可
以幫他們兄弟監督公司營運,對於落實經理人治理的策略有正面助益
,讓他們更放心把公司交給專業人才。
吳俊佶也不諱言,推動集團企業上市櫃,有助於未來該企業要擴大經
營規模時,能更容易從資本市場募集所需資金。
大億集團利用集團研發車燈零件累積在光學領域的技術,成立大億科
技製造背光模組,供應南科的奇美電子、瀚宇彩晶等知名顯示器大廠
。
雖然目前液晶顯示器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市場供過於求,不過對於上
游的背光模組供應商影響有限。在未來液晶電視市場看好下,大億董
事會日前通過將投資 5 億元在興建新廠,年產能將倍增至 100 萬片,
同時大億科技股票也將在明年掛牌上市,成為集團第三家股票上市公
司。
儒億科技原本為大億集團車燈零件模具的上游製造廠,近年來擴大業
務範圍至汽車電裝品、控制開關,以及電子3C商品周邊零件生產領
域,資本額 4.55億元。儒億目前除台南總廠外,另在大陸昆山與福州
設有生產基地。
儒億董事長吳俊佶證實,已向證期局送件,申請股票從興櫃轉上櫃,
順利的話,明年中將在櫃牌市場掛牌交易。儒億今年財測營收可達12
.48億元,稅前盈餘目標5126萬元。
堤維西為擴大供貨面向,投資台北三重的車用風扇馬達專業廠謚源實
業二成股權。堤維西表示,謚源的產品透過堤維西的外銷通路推廣,
去年與國際知名大廠西門子合作,利用其全球通路販售,訂單獲利大
增。
吳俊佶透露,謚源的風扇馬達技術深獲肯定,已獲全球最大電裝品零
件大廠博世代工合約,負責供應博世車用風扇系統所需馬達,對明年
營收獲利成長,將有進一步的貢獻。
謚源資本額雖只有 1 億元,吳俊佶看好未來發展潛力,認為該公司未
來應該要朝股票上櫃的目標發展,也可望成為泛大億集團成員中,第
五家股票上市櫃的企業。
畫,繼大億科技(8107)明年掛牌上市之後,負責汽車零件模具與電
裝品零件製造的興櫃公司-儒億科技(6604),送件申請明年轉上櫃
;風扇馬達專業廠-謚源實業,也規劃未來申請股票上櫃。
大億集團從車燈零件製造起家,目前集團旗艦企業-堤維西交通(15
22)與大億交通(1521)兩家車燈零件製造廠,均為股票上市公司,
在國內車燈零件業規模分居第一與第三大,兩家公司年營收合計逾80
億元,大億集團年營收總額則在百億元以上。
大億集團吳俊億、吳俊佶與吳俊郎三兄弟鼓勵集團企業申請股票上市
櫃。吳俊佶解釋,股票上市櫃可以讓企業接受市場嚴苛的檢驗,也可
以幫他們兄弟監督公司營運,對於落實經理人治理的策略有正面助益
,讓他們更放心把公司交給專業人才。
吳俊佶也不諱言,推動集團企業上市櫃,有助於未來該企業要擴大經
營規模時,能更容易從資本市場募集所需資金。
大億集團利用集團研發車燈零件累積在光學領域的技術,成立大億科
技製造背光模組,供應南科的奇美電子、瀚宇彩晶等知名顯示器大廠
。
雖然目前液晶顯示器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市場供過於求,不過對於上
游的背光模組供應商影響有限。在未來液晶電視市場看好下,大億董
事會日前通過將投資 5 億元在興建新廠,年產能將倍增至 100 萬片,
同時大億科技股票也將在明年掛牌上市,成為集團第三家股票上市公
司。
儒億科技原本為大億集團車燈零件模具的上游製造廠,近年來擴大業
務範圍至汽車電裝品、控制開關,以及電子3C商品周邊零件生產領
域,資本額 4.55億元。儒億目前除台南總廠外,另在大陸昆山與福州
設有生產基地。
儒億董事長吳俊佶證實,已向證期局送件,申請股票從興櫃轉上櫃,
順利的話,明年中將在櫃牌市場掛牌交易。儒億今年財測營收可達12
.48億元,稅前盈餘目標5126萬元。
堤維西為擴大供貨面向,投資台北三重的車用風扇馬達專業廠謚源實
業二成股權。堤維西表示,謚源的產品透過堤維西的外銷通路推廣,
去年與國際知名大廠西門子合作,利用其全球通路販售,訂單獲利大
增。
吳俊佶透露,謚源的風扇馬達技術深獲肯定,已獲全球最大電裝品零
件大廠博世代工合約,負責供應博世車用風扇系統所需馬達,對明年
營收獲利成長,將有進一步的貢獻。
謚源資本額雖只有 1 億元,吳俊佶看好未來發展潛力,認為該公司未
來應該要朝股票上櫃的目標發展,也可望成為泛大億集團成員中,第
五家股票上市櫃的企業。
大億科技董事長吳俊億昨(3)日表示,大億科技上半年稅前盈餘已
達1.2億元,雖然下半年面板產業景氣下滑,但大億科技仍能維持
平穩,預計未來液晶電視將在市場價格降低之後需求將大量增加
,大億科技年底前將擴大產能,明年中以後,產能將增加一倍。
大億科技資本額8.2億元,上半年稅前盈餘1.2億元,預計全年的每
股稅前盈餘約3元,大億科技並計劃在明年掛牌上市。大億科技為
南科背光模組廠商,主要客戶為奇美電子與瀚宇彩晶,由於未來
液晶電視的市場前景仍然看好,大億科技近日董事會通過將投資
5億元,在南科廠房旁再增建新廠,年底前動土,並在明年第二
季完成,明年下半年以後將使月產能由現有的50萬片增加到100
萬片。
大億科技成立五年以來,今年開始獲利,並且在筆記型電腦、顯
示器與電視用背光模組都取得穩定的訂單,目前並著手開發中小
尺寸背光模組,目前員工人數已達700人,因此昨天的園遊會可
說是成立以來最熱鬧的一次。大億科技董事長吳俊億並強調大億
在技術提升與成本控制下,未來的競爭力將會不斷的提昇。
吳俊億表示,大億全力發展LCD背光模組,在市場前景快速發展
並引進日本研發團隊進駐南科,由於日本司坦雷的技術合作,愈
大尺寸的背光模組愈具競爭力,目前大尺寸電視產品已有20.1吋
與27吋,未來並將開發42吋的電視用背光模組。
達1.2億元,雖然下半年面板產業景氣下滑,但大億科技仍能維持
平穩,預計未來液晶電視將在市場價格降低之後需求將大量增加
,大億科技年底前將擴大產能,明年中以後,產能將增加一倍。
大億科技資本額8.2億元,上半年稅前盈餘1.2億元,預計全年的每
股稅前盈餘約3元,大億科技並計劃在明年掛牌上市。大億科技為
南科背光模組廠商,主要客戶為奇美電子與瀚宇彩晶,由於未來
液晶電視的市場前景仍然看好,大億科技近日董事會通過將投資
5億元,在南科廠房旁再增建新廠,年底前動土,並在明年第二
季完成,明年下半年以後將使月產能由現有的50萬片增加到100
萬片。
大億科技成立五年以來,今年開始獲利,並且在筆記型電腦、顯
示器與電視用背光模組都取得穩定的訂單,目前並著手開發中小
尺寸背光模組,目前員工人數已達700人,因此昨天的園遊會可
說是成立以來最熱鬧的一次。大億科技董事長吳俊億並強調大億
在技術提升與成本控制下,未來的競爭力將會不斷的提昇。
吳俊億表示,大億全力發展LCD背光模組,在市場前景快速發展
並引進日本研發團隊進駐南科,由於日本司坦雷的技術合作,愈
大尺寸的背光模組愈具競爭力,目前大尺寸電視產品已有20.1吋
與27吋,未來並將開發42吋的電視用背光模組。
國內最大汽機車燈製作廠大億集團轉投資的大億科技,看好全球LCD
電視龐大商機,決定加碼投資新台幣四億五千萬元,在台南科學工業
園區一廠旁,再興建二廠新廠房,預定明年下半年起,大機型背光模
組月產能提高至一百萬台。
大億集團董事長吳俊億指出,大億科技主攻的背光模組,其原理與光
學息息相關,經過兩年餘的不斷摸索,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已達
一億二千萬元,看好未來下游液晶電視商機龐大,決定承租南科一廠
旁用地,擴建二廠房。
電視龐大商機,決定加碼投資新台幣四億五千萬元,在台南科學工業
園區一廠旁,再興建二廠新廠房,預定明年下半年起,大機型背光模
組月產能提高至一百萬台。
大億集團董事長吳俊億指出,大億科技主攻的背光模組,其原理與光
學息息相關,經過兩年餘的不斷摸索,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已達
一億二千萬元,看好未來下游液晶電視商機龐大,決定承租南科一廠
旁用地,擴建二廠房。
大億(8107)董事長吳俊億昨日在股東會上表示,去年部份產品因上
半年景氣因素,導致價格下滑及未達經濟規模量,全年稅前虧損5027
萬元,今年亦未配發股利。不過,大億累計今年前 6 月營收已達18億
元,全年更上看 45億元,較去年20億元成長 125%;從大億第一季稅
前約 5000 萬元 , 轉虧為盈,又營收逐季成長帶動下,今年稅前目標
1.52 億元可望順利達成。吳俊億樂觀表示,大億正積極擴廠,明年營
收仍可望倍數成長,挑戰90億元。
大億預估,全球背光模組需求量呈逐年成長,今年可望較去年成長30
%,約達 1.3億片,至2007年將超過 2.3片,年複合成長率達23%,其
中以 TV面板用背光模組的需求成長幅度最高,年複合成長率達 67%
,其次為LCD Monitor的23.7%,以及NB產品的13%。
為因應成長中的市場,大億也持續進行擴廠計劃,在大陸南京新設的
背光模組廠將以 NB、Monitor 為主,以配合供應目前已有客戶為主,
以配合供應目前已有客戶為主,持續與其他台系 TFT-LCD大廠合作策
略結盟,維持每個客戶至少 3 個產量機種、3∼5個開發中機種。
半年景氣因素,導致價格下滑及未達經濟規模量,全年稅前虧損5027
萬元,今年亦未配發股利。不過,大億累計今年前 6 月營收已達18億
元,全年更上看 45億元,較去年20億元成長 125%;從大億第一季稅
前約 5000 萬元 , 轉虧為盈,又營收逐季成長帶動下,今年稅前目標
1.52 億元可望順利達成。吳俊億樂觀表示,大億正積極擴廠,明年營
收仍可望倍數成長,挑戰90億元。
大億預估,全球背光模組需求量呈逐年成長,今年可望較去年成長30
%,約達 1.3億片,至2007年將超過 2.3片,年複合成長率達23%,其
中以 TV面板用背光模組的需求成長幅度最高,年複合成長率達 67%
,其次為LCD Monitor的23.7%,以及NB產品的13%。
為因應成長中的市場,大億也持續進行擴廠計劃,在大陸南京新設的
背光模組廠將以 NB、Monitor 為主,以配合供應目前已有客戶為主,
以配合供應目前已有客戶為主,持續與其他台系 TFT-LCD大廠合作策
略結盟,維持每個客戶至少 3 個產量機種、3∼5個開發中機種。
大億集團今年旗下的公司,營運情況都還不錯,包括兩家上市的車燈
廠大億(1521)、堤維西(1522)今年營收都是正成長,其中,大億
的成長幅度達二十五%,堤維西的營收則成長十%;此外,集團持股
達七成的大億科技目前計畫於明年上櫃,今年的營收目標為四十五億
元,同時轉投資的台南大億麗緻飯店,今年也順利轉虧為盈。以下是
記者專訪集團大董吳俊億的內容
摘要:
問:談談大億科技未來的佈局計劃?
答:大億主要是以配合車廠的OEM市場為主,早期是以配合國內的車
廠為主,不過,自年開始佈局海外的OEM市場,尤其在台灣長期與國
瑞合作,所以目前已經順利接獲豐田與大陸天津汽車合作車廠的訂單
,目前該車廠的銷售並未受大陸宏觀調控影響,所以預計大億六月份
開始出貨量將由五千套增加至八千套。
此外,大億也配合美國的福特汽車,開發休旅車的車燈,將自今年六
月份開始出貨,六月份出貨量大概會有三、四千套,預計下半年對於
福特的出貨量還會增加,而且未來如果配合得不錯,相信福特還會將
新的車種的車燈交給大億來開發與製造。
同時,除了爭取外銷訂單外,將藉由新產品如 HID、LED 光源模組的
的新開發技術導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此外,轉投資的大陸福州
大億,也是未來大億海外佈局的重心,所以預計今年還會擴充福州大
億的產能規模。
廠大億(1521)、堤維西(1522)今年營收都是正成長,其中,大億
的成長幅度達二十五%,堤維西的營收則成長十%;此外,集團持股
達七成的大億科技目前計畫於明年上櫃,今年的營收目標為四十五億
元,同時轉投資的台南大億麗緻飯店,今年也順利轉虧為盈。以下是
記者專訪集團大董吳俊億的內容
摘要:
問:談談大億科技未來的佈局計劃?
答:大億主要是以配合車廠的OEM市場為主,早期是以配合國內的車
廠為主,不過,自年開始佈局海外的OEM市場,尤其在台灣長期與國
瑞合作,所以目前已經順利接獲豐田與大陸天津汽車合作車廠的訂單
,目前該車廠的銷售並未受大陸宏觀調控影響,所以預計大億六月份
開始出貨量將由五千套增加至八千套。
此外,大億也配合美國的福特汽車,開發休旅車的車燈,將自今年六
月份開始出貨,六月份出貨量大概會有三、四千套,預計下半年對於
福特的出貨量還會增加,而且未來如果配合得不錯,相信福特還會將
新的車種的車燈交給大億來開發與製造。
同時,除了爭取外銷訂單外,將藉由新產品如 HID、LED 光源模組的
的新開發技術導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此外,轉投資的大陸福州
大億,也是未來大億海外佈局的重心,所以預計今年還會擴充福州大
億的產能規模。
受惠於 TFT-LCD市場需求強勁,其關鍵零組件背光模組廠今年第一季
月營收皆呈旺季水準。 4 大背光模組廠中,科橋(6156)及大億(81
07) 3 月營收為 5.99億元、 3.56億元,齊創歷史新高;輔祥(6120)
3月營收3.26億元,較2月成長 4.8%,較去年同期成長 9.7%;瑞儀(
6176)3月營收 8.46億元,受客戶消化庫存影響,較 2月小幅下滑1.42
%,但比去年同期成長 79.62%。
大億 3 月營收 3.56億元,締歷史新猷,較 2 月成長 32.3%,較去年同
期成長 90.37% ;累計第一季營收 8.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3.45%
。大億月產出貨量已達30萬台,較上個月再成長5%,4月已開始新的
擴產計劃,並全面將產線提高良率,今年全年營收將挑戰70億元,較
去年17億元成長 3 倍以上。
月營收皆呈旺季水準。 4 大背光模組廠中,科橋(6156)及大億(81
07) 3 月營收為 5.99億元、 3.56億元,齊創歷史新高;輔祥(6120)
3月營收3.26億元,較2月成長 4.8%,較去年同期成長 9.7%;瑞儀(
6176)3月營收 8.46億元,受客戶消化庫存影響,較 2月小幅下滑1.42
%,但比去年同期成長 79.62%。
大億 3 月營收 3.56億元,締歷史新猷,較 2 月成長 32.3%,較去年同
期成長 90.37% ;累計第一季營收 8.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3.45%
。大億月產出貨量已達30萬台,較上個月再成長5%,4月已開始新的
擴產計劃,並全面將產線提高良率,今年全年營收將挑戰70億元,較
去年17億元成長 3 倍以上。
TFT 面板出貨長紅,上游關鍵零組件背光模組需求同步看漲,配合市
場接單需要,大億科技四月將進行產能擴充,公司內部另布局中小尺
寸市場;預估年底時,大尺寸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是五十萬台,二○○
五年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挑戰目標一百萬台。
大億科技總經理熊谷重典昨(十五)日表示,全球TFT 面板市場主力
,已經由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電視,逐步朝手機及衛星定位系
統等中小尺寸產品發展,配合這波產業潮流,國內面板廠紛紛著手產
品線布局,強調專業背光模組廠的大億科技也有跟進動作。
去年開始公司專責研發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的技術團隊開始運作,今
年初正式向市場叩關,且至少有兩家以上的客戶在商談合作可能。配
合產品線調整,公司計劃斥資新台幣五千萬元,在四月新增一個量產
線支援。
大億二○○三年背光模組月出貨量約十六萬台,今年第一季月出貨量
已經拉高到二十萬台,預計上半年可以達到月出貨量三○萬台目標;
新產能七月加入後,公司出貨量再成長到五○萬台,二○○五年中小
尺寸產品開始量產出貨,月出貨目標暫定一百萬台。
熊谷重典解釋,轉戰中小尺寸動機及產品毛利分配與經營風險有關,
目前大尺寸面板用背光模組平均毛利約一○%,中小尺寸部份根據日
本經驗毛利率一五%。
雖然台灣發展中小尺寸背光模組仍有諸多不利因素,但若能透過管理
和技術導入,仍有競爭優勢,此一策略也有利分散以往公司產品過度
集中在大尺寸上的經營風險。
大億去年營收新台幣十七億元,今年財測目標營收新台幣四十五億元
,公司內部設定年營收挑戰目標新台幣七十億元。
受惠下游面板客戶出貨增加,公司設備稼動率已經達到一○○%,短
期內將全力調降到八○%,以便讓更多新開發客戶訂單可以順利進入
生產線排程。
配合上述的發展策略,大億現有人有約六百人,年底時可望增加到一
千人左右。技術部分預計二○○五年開始導入新技術,屆時將有助於
提升產品的亮度。
< 摘錄工商13版 >
場接單需要,大億科技四月將進行產能擴充,公司內部另布局中小尺
寸市場;預估年底時,大尺寸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是五十萬台,二○○
五年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挑戰目標一百萬台。
大億科技總經理熊谷重典昨(十五)日表示,全球TFT 面板市場主力
,已經由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電視,逐步朝手機及衛星定位系
統等中小尺寸產品發展,配合這波產業潮流,國內面板廠紛紛著手產
品線布局,強調專業背光模組廠的大億科技也有跟進動作。
去年開始公司專責研發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的技術團隊開始運作,今
年初正式向市場叩關,且至少有兩家以上的客戶在商談合作可能。配
合產品線調整,公司計劃斥資新台幣五千萬元,在四月新增一個量產
線支援。
大億二○○三年背光模組月出貨量約十六萬台,今年第一季月出貨量
已經拉高到二十萬台,預計上半年可以達到月出貨量三○萬台目標;
新產能七月加入後,公司出貨量再成長到五○萬台,二○○五年中小
尺寸產品開始量產出貨,月出貨目標暫定一百萬台。
熊谷重典解釋,轉戰中小尺寸動機及產品毛利分配與經營風險有關,
目前大尺寸面板用背光模組平均毛利約一○%,中小尺寸部份根據日
本經驗毛利率一五%。
雖然台灣發展中小尺寸背光模組仍有諸多不利因素,但若能透過管理
和技術導入,仍有競爭優勢,此一策略也有利分散以往公司產品過度
集中在大尺寸上的經營風險。
大億去年營收新台幣十七億元,今年財測目標營收新台幣四十五億元
,公司內部設定年營收挑戰目標新台幣七十億元。
受惠下游面板客戶出貨增加,公司設備稼動率已經達到一○○%,短
期內將全力調降到八○%,以便讓更多新開發客戶訂單可以順利進入
生產線排程。
配合上述的發展策略,大億現有人有約六百人,年底時可望增加到一
千人左右。技術部分預計二○○五年開始導入新技術,屆時將有助於
提升產品的亮度。
< 摘錄工商13版 >
大億科技引進司坦雷的技術研發團隊,直接在南科研發,同時導入的
大尺寸電視面板用背光模組已獲得客戶認證,在市場快速發展下,預
計今年整體營業額將可達到45億元。
位於南科的大億科技為背光模組的生產廠商,並為大億集團所轉投資
,同時日本司坦雷也是大億科技的重要股東,去年到任的總經理熊谷
重典原本即為司坦雷的技術主管,在到任之後除了強化技術生產能力
之外,並加快研發速度,司坦雷的開發軟體與研發團隊並在大億設立
據點,直接因應客戶需求,開發產品。
大億科技表示,因應未來市場的發展,大億科技全力搶攻大尺寸的背
光模組,27吋電視用背光模組主要供應奇美電子,23吋背光模組供應
給彩晶,而廣輝的23吋背光模組也可望擴大規模。
大億科技在1、2月的營業額各約在 2.5億至3億元間,由於產能持續擴
增,預計將從目前的月產25萬片增至45萬片,在市場需求增加與產能
規模擴大下,預計年營業額將可達到50億元以上。
大億科技指出,因應TFT-LCD 的快速發展,背光模組的開發也要更快
、更好才行。大億科技在背光模組的研發將朝向新光源和中小尺寸發
展,大億科技並另成立一個新團隊,開發中小尺寸的產品,包含手機
用的1.8吋及汽車用的7、8吋產品都開始投入。
大億科技指出,配合彩晶在南京設立的南京大億廠,今年一月已完工
、送樣,初期產能為10萬片。
大尺寸電視面板用背光模組已獲得客戶認證,在市場快速發展下,預
計今年整體營業額將可達到45億元。
位於南科的大億科技為背光模組的生產廠商,並為大億集團所轉投資
,同時日本司坦雷也是大億科技的重要股東,去年到任的總經理熊谷
重典原本即為司坦雷的技術主管,在到任之後除了強化技術生產能力
之外,並加快研發速度,司坦雷的開發軟體與研發團隊並在大億設立
據點,直接因應客戶需求,開發產品。
大億科技表示,因應未來市場的發展,大億科技全力搶攻大尺寸的背
光模組,27吋電視用背光模組主要供應奇美電子,23吋背光模組供應
給彩晶,而廣輝的23吋背光模組也可望擴大規模。
大億科技在1、2月的營業額各約在 2.5億至3億元間,由於產能持續擴
增,預計將從目前的月產25萬片增至45萬片,在市場需求增加與產能
規模擴大下,預計年營業額將可達到50億元以上。
大億科技指出,因應TFT-LCD 的快速發展,背光模組的開發也要更快
、更好才行。大億科技在背光模組的研發將朝向新光源和中小尺寸發
展,大億科技並另成立一個新團隊,開發中小尺寸的產品,包含手機
用的1.8吋及汽車用的7、8吋產品都開始投入。
大億科技指出,配合彩晶在南京設立的南京大億廠,今年一月已完工
、送樣,初期產能為10萬片。
鉅亨網記者許政隆/台北•4月28日 05/09 11:20
大億科技(R287)公布4月營收為2.2億元,較上年同
月的1.21億元成長81.37%,也比3月1.84億元回升19.56%
,但其營收目前仍未達經濟規模。
大億科技為上市機電公司大億公司集團的關係企業
,董事長與大億公司同為吳俊億。大億科技目前資本額
為12.8億元,背光模組及投影顯示器原為兩大主力產品
業務,合資伙伴為日商Stanly,其中已開發0.9吋LCD投
影機,與背投影顯示器光學引擎;但該公司已決定將投
影機業務外移獨立為持股百分之百子公司普基亞光電。
大億科技去年營收為17.5億元,較上年的7.04億元
成長148.6%,稅前淨損1.61億元,較上年虧損2.02億元
縮減,稅後淨損1.94億元則較前年淨損1.49億元增加,
去年每股淨損1.52元。累計大億科技帳上累積虧損為
4.89億元。
大億科技(R287)公布4月營收為2.2億元,較上年同
月的1.21億元成長81.37%,也比3月1.84億元回升19.56%
,但其營收目前仍未達經濟規模。
大億科技為上市機電公司大億公司集團的關係企業
,董事長與大億公司同為吳俊億。大億科技目前資本額
為12.8億元,背光模組及投影顯示器原為兩大主力產品
業務,合資伙伴為日商Stanly,其中已開發0.9吋LCD投
影機,與背投影顯示器光學引擎;但該公司已決定將投
影機業務外移獨立為持股百分之百子公司普基亞光電。
大億科技去年營收為17.5億元,較上年的7.04億元
成長148.6%,稅前淨損1.61億元,較上年虧損2.02億元
縮減,稅後淨損1.94億元則較前年淨損1.49億元增加,
去年每股淨損1.52元。累計大億科技帳上累積虧損為
4.89億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2月19日 02/19 13:14
大億科技(R287)上週五(14日)董事會中正式通過分
割液晶投影顯示事業部成為獨立運作的公司,並命名為
普基亞科技,大億科技100%持股。
普基亞科技人事佈局方面,原本創設該事業處的總
經理刁國棟擔任普基亞總經理,原職則由大億董事長吳
俊億兼任。
至於新成立的普基亞科技,未來仍將不放棄尋求其
他可能投資者的合作機會。
大億科技(R287)上週五(14日)董事會中正式通過分
割液晶投影顯示事業部成為獨立運作的公司,並命名為
普基亞科技,大億科技100%持股。
普基亞科技人事佈局方面,原本創設該事業處的總
經理刁國棟擔任普基亞總經理,原職則由大億董事長吳
俊億兼任。
至於新成立的普基亞科技,未來仍將不放棄尋求其
他可能投資者的合作機會。
鉅亨網記者郭怡慧/台北• 1月 9日 01/09 11:10
大億科技申請登錄興櫃,大億科技送件時資本額為
12.8億元,董事長吳俊億,總經理刁國棟,推薦券商為
台証、中信銀證券。公司主要產品為大尺寸 (13.3吋以
上) 非印刷式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液晶投影顯示器、
光學引擎及相關光學元組件,其中內銷佔75.95%。
大億科技90年度營收為 7億 494.9萬元,稅前損失
為 2億 221.8萬元,每股虧損為1.39元。預估91年營收
為17億7912.6萬元,稅前損失為 1億 867.3萬元,每股
虧損為0.85元。
大億科技申請登錄興櫃,大億科技送件時資本額為
12.8億元,董事長吳俊億,總經理刁國棟,推薦券商為
台証、中信銀證券。公司主要產品為大尺寸 (13.3吋以
上) 非印刷式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液晶投影顯示器、
光學引擎及相關光學元組件,其中內銷佔75.95%。
大億科技90年度營收為 7億 494.9萬元,稅前損失
為 2億 221.8萬元,每股虧損為1.39元。預估91年營收
為17億7912.6萬元,稅前損失為 1億 867.3萬元,每股
虧損為0.85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12月10日 12/10 09:53
大億投影機事業部原本規劃以資產及存貨作價的方
式轉投資成立新公司。但因原本有意合作的瑞軒(2489)
考量技術成熟度以及時機性,暫不考慮資金合作,雙方
合作計劃喊停,原本大億明日將舉行股東臨時會討論投
影事業部分割案,也只好隨之取消。
瑞軒表示,與大億科技雖僅止於產品合作,但未來
仍保留投資合作的可能性。
就大億科技而言,投影機事業部仍待價而沽,近期
也正與其他廠商洽談合作,而且也將循序參觀其台南的
生產基地,代表未來仍將尋求分割,並且增加其他合作
夥伴的資金。
大億投影機事業部原本規劃以資產及存貨作價的方
式轉投資成立新公司。但因原本有意合作的瑞軒(2489)
考量技術成熟度以及時機性,暫不考慮資金合作,雙方
合作計劃喊停,原本大億明日將舉行股東臨時會討論投
影事業部分割案,也只好隨之取消。
瑞軒表示,與大億科技雖僅止於產品合作,但未來
仍保留投資合作的可能性。
就大億科技而言,投影機事業部仍待價而沽,近期
也正與其他廠商洽談合作,而且也將循序參觀其台南的
生產基地,代表未來仍將尋求分割,並且增加其他合作
夥伴的資金。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10月17日 10/17 15:57
大億交通(1521)轉投資的大億科技投入 2年多的時
間研發成功,推出台灣第 1台50吋以上大尺寸高畫質數
位電視,該公司表示,預估今年營收可望達20億元,明
年營收目標可達30億元。
大億科技表示,該公司研發成功的多款液晶投影機
、LCD 背投電視,及LCOS光學引擎等一系列產品,該公
司不但有生產關鍵零組件的能力,50吋以上的高畫質數
位電視也有自行量產的能力,包括明基集團與大陸第三
大電視製造廠青島海信集團,都向該公司表達合作意願
。
大億交通(1521)轉投資的大億科技投入 2年多的時
間研發成功,推出台灣第 1台50吋以上大尺寸高畫質數
位電視,該公司表示,預估今年營收可望達20億元,明
年營收目標可達30億元。
大億科技表示,該公司研發成功的多款液晶投影機
、LCD 背投電視,及LCOS光學引擎等一系列產品,該公
司不但有生產關鍵零組件的能力,50吋以上的高畫質數
位電視也有自行量產的能力,包括明基集團與大陸第三
大電視製造廠青島海信集團,都向該公司表達合作意願
。
鉅亨網記者李建興/台北. 8月20日 08/20 10:41
隨著 CRT勢微, TFT-LCD進入快速成長期,並躍為
監視器的主流。但由於 TFT-LCD監視器進入技術門檻不
高,在各廠家紛紛跨足後,市場有趨飽和之虞。部分動
作快的廠商已開始尋求其新的監視器製造技術,以求奪
得先機,如瑞軒(5405)及青雲(5386)計劃跨入PDP(電漿
電視) 研發製造、中光電(5371)開發LCOS背投影機,以
及錸寶、勝華(2384)、國碩(2406)等投入OLED行列,整
個監視器產業多元化時代儼然成形。
今年來隨著 TFT-LCD PANEL價格大幅滑落後, LCD
監視器的需求頓時大增,預估今出貨量可達1514萬台,
, LCD取代 CRT的替代率約 15%,而2002年 LCD監視器
需求2400萬台。
面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大量訂單,各廠商無不卯足
了勁因應需求。其中瑞軒、明碁(2352)和光威皆以擴廠
來因應之,瑞軒繼今年初再增設第 3條 LCD監視器生產
線後,年底將增至 5條,總產能將逾12萬台,而明電目
前月產能也增至12萬台左右,至於光威計劃將在10月底
產能擴增至26萬台,美齊(2442)在大陸新廠投產後 LCD
監視器的產能在10萬台以上,其次如仁寶(2324)、大同
大同(2371)的年出貨量皆估在40萬台以上,足見
TFT-LCD 監視器業界趨之若鶩的情形。
不過商機往往為屬於洞燭先機者的,部分較遲投入
TFT-LCD 的業者,在大餅已遭分食下,轉為尋求其他新
技術標的,也不乏既有 TFT-LCD監視器業者在體認該產
業即將飽和下,悄然尋求轉型,目前則以大尺吋的PDP(
電漿電視) 、適合用於小尺吋 (如手機、PDA)上的OLED
(有機電激發光)以及PLED(共軛性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
的技術,甚至LCoS(單晶矽反射面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投影機及投影電視,為眾廠商轉型的方
向。
PDP 部分,其為定位在 30-60吋的顯示器,可適用
於家用市場、會議簡報及商業資訊面板等,產品雖因造
價高,普及率不高,但據日本富士通預期,2003年 PDP
每吋售價可望由 2.5萬日圓降至 1.5萬日圓,估計未來
若價格降至 1萬日圓以下,2005年時 PDP全球產值也將
由去年的 6.6億美元增至52億美元。
有鑑於此,台灣廠商已有達碁(2409)、華映(5430)
及台塑(1301)跨入,而向來以家用電視為主的青雲,在
來不及跨入 TFT-LCD監視器產業下,乾脆轉往同為大尺
吋領域的 PDP發展,今年底前將推出32吋及以42吋的
PDP ,至於瑞軒在逐一結束 CRT生產線後,也計劃將其
中 1條 CRT生產線轉為生產 PDP。
另外因應小尺吋監視器 (如 PDA、手機及汽車導航
系統) 的需求大增, STN-LCD則成長可期,但 STN-LCD
雖壽命長,但視角、對比較差因此容易被 TFT-LCD及
OLED所取代。不過 TFT-LCD耗電,因此低耗電、輕薄、
反應時間、視角、操作溫度等性能較優的OLED,未來有
機會挑戰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市場。至於PLED優點有
元件構造較簡單、耐熱性較佳、耗電較低等,但彩色化
較困難、研發腳步較慢、穩定度較差是PLED缺點。
因此OLED成長可期,據美國Stanford Resources估
計其出貨量可由去年的 478萬片成長至9309萬片,所以
台灣已有多家廠商跨入生產。如錸德轉投資錸寶投資50
億元設OLED廠,今年營收預估20億元,而國碩、精碟、
勝華轉投資的勝園、翰立、光磊(2340)等也將於今明 2
年相繼量產。
至於投影機部分,而過去日商嚴格控制面板供貨已
解禁,過去台灣廠商僅中光電、明碁及台達電(2308)得
到TI的授權的獨大態勢已變。尤其LCOS相對於 LCD與
DLP(數位光學) 面板獨控於幾家大廠(LCD為 EPSON、
SONY; DLP為TI) ,而由多家中小型公司主導,不受國
際大廠產能影響,加上生產成本較低,在未來良率提高
後,可望成為主流。
日前聯電出面主導成立LCOS聯盟, LCO未來將可填
埔聯電晶圓廠的部份產能,整體投影機產業的聯結關係
亦已完整,其中聯電、友達光電將主要負責生產面板,
國內主要的投影機廠包括中光電、明碁、大億、世界巔
峰等則負責製造及生產,美國LCOS技術的領導廠商
Aurora,則提供面板設計。
目前台灣廠商投入數位投影機顯示領域超過30家,
未來在投影機價格走跌的情況下,日商可望逐漸釋出面
板,台灣廠商有機會爭取 OEM及 ODM訂單,另外,未來
在LCOS逐步量產後,若採單片式設計,2003年投影機價
格可朝向1000美元邁進,成本下降的優勢將有機會搶攻
市場。
隨著 CRT勢微, TFT-LCD進入快速成長期,並躍為
監視器的主流。但由於 TFT-LCD監視器進入技術門檻不
高,在各廠家紛紛跨足後,市場有趨飽和之虞。部分動
作快的廠商已開始尋求其新的監視器製造技術,以求奪
得先機,如瑞軒(5405)及青雲(5386)計劃跨入PDP(電漿
電視) 研發製造、中光電(5371)開發LCOS背投影機,以
及錸寶、勝華(2384)、國碩(2406)等投入OLED行列,整
個監視器產業多元化時代儼然成形。
今年來隨著 TFT-LCD PANEL價格大幅滑落後, LCD
監視器的需求頓時大增,預估今出貨量可達1514萬台,
, LCD取代 CRT的替代率約 15%,而2002年 LCD監視器
需求2400萬台。
面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大量訂單,各廠商無不卯足
了勁因應需求。其中瑞軒、明碁(2352)和光威皆以擴廠
來因應之,瑞軒繼今年初再增設第 3條 LCD監視器生產
線後,年底將增至 5條,總產能將逾12萬台,而明電目
前月產能也增至12萬台左右,至於光威計劃將在10月底
產能擴增至26萬台,美齊(2442)在大陸新廠投產後 LCD
監視器的產能在10萬台以上,其次如仁寶(2324)、大同
大同(2371)的年出貨量皆估在40萬台以上,足見
TFT-LCD 監視器業界趨之若鶩的情形。
不過商機往往為屬於洞燭先機者的,部分較遲投入
TFT-LCD 的業者,在大餅已遭分食下,轉為尋求其他新
技術標的,也不乏既有 TFT-LCD監視器業者在體認該產
業即將飽和下,悄然尋求轉型,目前則以大尺吋的PDP(
電漿電視) 、適合用於小尺吋 (如手機、PDA)上的OLED
(有機電激發光)以及PLED(共軛性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
的技術,甚至LCoS(單晶矽反射面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投影機及投影電視,為眾廠商轉型的方
向。
PDP 部分,其為定位在 30-60吋的顯示器,可適用
於家用市場、會議簡報及商業資訊面板等,產品雖因造
價高,普及率不高,但據日本富士通預期,2003年 PDP
每吋售價可望由 2.5萬日圓降至 1.5萬日圓,估計未來
若價格降至 1萬日圓以下,2005年時 PDP全球產值也將
由去年的 6.6億美元增至52億美元。
有鑑於此,台灣廠商已有達碁(2409)、華映(5430)
及台塑(1301)跨入,而向來以家用電視為主的青雲,在
來不及跨入 TFT-LCD監視器產業下,乾脆轉往同為大尺
吋領域的 PDP發展,今年底前將推出32吋及以42吋的
PDP ,至於瑞軒在逐一結束 CRT生產線後,也計劃將其
中 1條 CRT生產線轉為生產 PDP。
另外因應小尺吋監視器 (如 PDA、手機及汽車導航
系統) 的需求大增, STN-LCD則成長可期,但 STN-LCD
雖壽命長,但視角、對比較差因此容易被 TFT-LCD及
OLED所取代。不過 TFT-LCD耗電,因此低耗電、輕薄、
反應時間、視角、操作溫度等性能較優的OLED,未來有
機會挑戰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市場。至於PLED優點有
元件構造較簡單、耐熱性較佳、耗電較低等,但彩色化
較困難、研發腳步較慢、穩定度較差是PLED缺點。
因此OLED成長可期,據美國Stanford Resources估
計其出貨量可由去年的 478萬片成長至9309萬片,所以
台灣已有多家廠商跨入生產。如錸德轉投資錸寶投資50
億元設OLED廠,今年營收預估20億元,而國碩、精碟、
勝華轉投資的勝園、翰立、光磊(2340)等也將於今明 2
年相繼量產。
至於投影機部分,而過去日商嚴格控制面板供貨已
解禁,過去台灣廠商僅中光電、明碁及台達電(2308)得
到TI的授權的獨大態勢已變。尤其LCOS相對於 LCD與
DLP(數位光學) 面板獨控於幾家大廠(LCD為 EPSON、
SONY; DLP為TI) ,而由多家中小型公司主導,不受國
際大廠產能影響,加上生產成本較低,在未來良率提高
後,可望成為主流。
日前聯電出面主導成立LCOS聯盟, LCO未來將可填
埔聯電晶圓廠的部份產能,整體投影機產業的聯結關係
亦已完整,其中聯電、友達光電將主要負責生產面板,
國內主要的投影機廠包括中光電、明碁、大億、世界巔
峰等則負責製造及生產,美國LCOS技術的領導廠商
Aurora,則提供面板設計。
目前台灣廠商投入數位投影機顯示領域超過30家,
未來在投影機價格走跌的情況下,日商可望逐漸釋出面
板,台灣廠商有機會爭取 OEM及 ODM訂單,另外,未來
在LCOS逐步量產後,若採單片式設計,2003年投影機價
格可朝向1000美元邁進,成本下降的優勢將有機會搶攻
市場。
鉅亨網記者楊雅婷/台北• 7月 3日 07/03 18:55
證期會今 (3)日核定大億科技、力將光電科技公司
增資案申報生效期間自 7月 2日起重新起算。證期會表
示,大億科技公司於 6月26日申報以現金增資發行普通
股,總金額為 3億元,因公司於 7月 2日自行補正健全
營業計劃書,因此,依規定自完成補正日起重新起算。
另外,力將光電科技公司申報盈餘、資本公積及現
金增資案,因申報書件不全,但該公司已經於 7月 2日
自行完成補正,且將副本抄送相關單位,因此,依規定
也於補正日起重新起算生效期間。
證期會今 (3)日核定大億科技、力將光電科技公司
增資案申報生效期間自 7月 2日起重新起算。證期會表
示,大億科技公司於 6月26日申報以現金增資發行普通
股,總金額為 3億元,因公司於 7月 2日自行補正健全
營業計劃書,因此,依規定自完成補正日起重新起算。
另外,力將光電科技公司申報盈餘、資本公積及現
金增資案,因申報書件不全,但該公司已經於 7月 2日
自行完成補正,且將副本抄送相關單位,因此,依規定
也於補正日起重新起算生效期間。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