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特博科技(未)公司新聞
宇辰光電創新推出新一代多點觸控技術
具生產成本低、尺寸應用廣、高透光率、低耗電等優勢
觸控面板業者宇辰光電(eTurboTouch)日前舉行「新世代多點觸控
技術發展研討會」,會中邀請到微軟、工研院產經中心、工研院
材料化工所、工研院量測中心等產研單位專業講師,針對目前多
點觸控的技術、應用及市場潛在的龐大商機,進行深入的探討。
宇辰光電並於會中發表新一代的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新型電阻
式多點觸控技術及新型光學影像式多點觸控技術。
宇辰光電新一代數位投射式電容技術DCM(Digital Capacitive Multi),
可降低製作成本達50%;而改良式電阻技術AMR(Analog Matrix
Resistive),也突破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大多只能用於中小尺寸面
板的極限,一舉將應用領域推進到10吋到23.6吋的中大尺寸應用;
此外,創新光學影像式(Photo Image)多點觸控技術則克服傳統技術
瓶頸,可輕鬆地應用於24吋以上大尺寸面板。
宇辰光電執行長王貴璟表示,該公司創新研發的DCM投射式電容
技術,將傳統投射式電容技術(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PCT)的5層結構簡化為2層,並將原有製程從20道減少為10道,成
本僅為PCT的50%,因此DCM技術能以更佳的成本優勢應用在6吋
以下的小尺寸手持設備市場。
王貴璟指出,DCM技術具有輕薄、高透光率、低反射率、低耗電
和低成本等優勢,除MID、智慧型手機等應用外,也相當適合用
於電子書市場,可改善PCT技術過於耗電、不適合長時間使用的
技術缺點。此外,為因應未來可撓式電子書螢幕的發展趨勢,宇
辰光電也已與工研院材料所合作應用奈米科技和材料,以提高原
創與材料自主性。
此外,傳統電阻式觸控由於容易被刮傷、使用壽命短,加上透光
率不佳、耗電量大、反應速度較慢等缺點,因此大多只能應用於
中小尺寸面板。宇辰光電改良後的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將應用
範圍擴大至10吋到23.6吋,非常適合筆記型電腦和 AIO(All in One)
電腦等應用,在成本結構上也具有相當競爭優勢。
針對光學式觸控技術,王貴璟表示,現今市場上許多光學式觸控
產品均採用2個或3個CMOS感測器,並透過玻璃表面進行反射,
但由於反射死角太多,又容易被遮蔽,只能算是兩點式(Bi-touch)
表面光學技術。而螢幕上的灰塵累積也都可能影響準確度,使用
者在擦拭螢幕過程中也有可能破壞感測線圈,嚴重影響使用效果
。
另外,傳統光學式觸控技術無法符合Windows 7對兩指之間的間
距(Pitch)為25.4mm的要求,更別說理想值的9.0mm,運作時又幾乎
占去所有CPU的資源,長期技術發展瓶頸可說在所難免。因此,
宇辰光電採取了另一種做法,以光學影像技術在玻璃內進行介質
的傳導轉換,可達到真正的多點式光學觸控,並符合25.4mm間距
的規範。由於該技術成本也較低,可適用於24吋以上的大尺寸應
用。
具生產成本低、尺寸應用廣、高透光率、低耗電等優勢
觸控面板業者宇辰光電(eTurboTouch)日前舉行「新世代多點觸控
技術發展研討會」,會中邀請到微軟、工研院產經中心、工研院
材料化工所、工研院量測中心等產研單位專業講師,針對目前多
點觸控的技術、應用及市場潛在的龐大商機,進行深入的探討。
宇辰光電並於會中發表新一代的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新型電阻
式多點觸控技術及新型光學影像式多點觸控技術。
宇辰光電新一代數位投射式電容技術DCM(Digital Capacitive Multi),
可降低製作成本達50%;而改良式電阻技術AMR(Analog Matrix
Resistive),也突破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大多只能用於中小尺寸面
板的極限,一舉將應用領域推進到10吋到23.6吋的中大尺寸應用;
此外,創新光學影像式(Photo Image)多點觸控技術則克服傳統技術
瓶頸,可輕鬆地應用於24吋以上大尺寸面板。
宇辰光電執行長王貴璟表示,該公司創新研發的DCM投射式電容
技術,將傳統投射式電容技術(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PCT)的5層結構簡化為2層,並將原有製程從20道減少為10道,成
本僅為PCT的50%,因此DCM技術能以更佳的成本優勢應用在6吋
以下的小尺寸手持設備市場。
王貴璟指出,DCM技術具有輕薄、高透光率、低反射率、低耗電
和低成本等優勢,除MID、智慧型手機等應用外,也相當適合用
於電子書市場,可改善PCT技術過於耗電、不適合長時間使用的
技術缺點。此外,為因應未來可撓式電子書螢幕的發展趨勢,宇
辰光電也已與工研院材料所合作應用奈米科技和材料,以提高原
創與材料自主性。
此外,傳統電阻式觸控由於容易被刮傷、使用壽命短,加上透光
率不佳、耗電量大、反應速度較慢等缺點,因此大多只能應用於
中小尺寸面板。宇辰光電改良後的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將應用
範圍擴大至10吋到23.6吋,非常適合筆記型電腦和 AIO(All in One)
電腦等應用,在成本結構上也具有相當競爭優勢。
針對光學式觸控技術,王貴璟表示,現今市場上許多光學式觸控
產品均採用2個或3個CMOS感測器,並透過玻璃表面進行反射,
但由於反射死角太多,又容易被遮蔽,只能算是兩點式(Bi-touch)
表面光學技術。而螢幕上的灰塵累積也都可能影響準確度,使用
者在擦拭螢幕過程中也有可能破壞感測線圈,嚴重影響使用效果
。
另外,傳統光學式觸控技術無法符合Windows 7對兩指之間的間
距(Pitch)為25.4mm的要求,更別說理想值的9.0mm,運作時又幾乎
占去所有CPU的資源,長期技術發展瓶頸可說在所難免。因此,
宇辰光電採取了另一種做法,以光學影像技術在玻璃內進行介質
的傳導轉換,可達到真正的多點式光學觸控,並符合25.4mm間距
的規範。由於該技術成本也較低,可適用於24吋以上的大尺寸應
用。
Windows 7上市掀起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市場新商機,專注經營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宇辰光電在觸控面板新興潮流趨勢下,除積
極搶進Netbook及All In One電腦等市場外,11月下旬並申請股票公
開發行,邁向IPO。
宇辰光電成立於2007年10月,目前股本2.6億元,董事長兼總
經理王貴璟,副董事長陳伯昌,董監事結構為七董一監,主要董
監事為經營團隊,全體董監事持股比例14.74%。宇辰光電自2009
年1月1日承接宇宙光電觸控面板部門,其營運模式、核心團隊成
員、技術、產品、品牌、市場可說是與原來大致相同。
根據宇辰光電公告資料顯示,聚焦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宇辰
,98年上半年產能108萬片,上半年產能利用率約15%,至第3季
營運逐漸加溫下,產能利用率約3成。宇辰98年上半年營收1.15億
元,虧損1,985萬元,每股虧損0.73元,上半年每股淨值16.87元。
宇辰指出,以目前接單及專案量產推估,今年下半年至2010年,
宇辰觸控面板銷售量將比98年上半年呈現高度成長走勢。
隨著終端觸控產品的普遍化及其應用層面多元化,宇辰的產
品策略規劃,短期以7吋至24吋中大尺寸應用市場為主,注重產品
外觀及搭配終端成品機構的設計彈性,以節省客戶開發時間與成
本,有效滿足未來多元觸控應用市場需求。新類型產品包括三大
類:第一、7吋至24吋單點與手勢或7吋至12吋多點電阻式觸控面
板。第二、8吋至24吋單點與手勢或8吋至12吋多點電容式觸控面
板,並兼具防窺與防爆式的應用。第三、依不同應用及尺寸需求
的全平面式觸控面板。
目前宇辰的觸控面板應用範圍涵蓋,All in One PC、Netbook
、Tablet PC、Notebook、UMPC、MID、GPS、PMP、CarPC、POS
、IPC等中大尺寸應用市場。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宇辰光電在觸控面板新興潮流趨勢下,除積
極搶進Netbook及All In One電腦等市場外,11月下旬並申請股票公
開發行,邁向IPO。
宇辰光電成立於2007年10月,目前股本2.6億元,董事長兼總
經理王貴璟,副董事長陳伯昌,董監事結構為七董一監,主要董
監事為經營團隊,全體董監事持股比例14.74%。宇辰光電自2009
年1月1日承接宇宙光電觸控面板部門,其營運模式、核心團隊成
員、技術、產品、品牌、市場可說是與原來大致相同。
根據宇辰光電公告資料顯示,聚焦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宇辰
,98年上半年產能108萬片,上半年產能利用率約15%,至第3季
營運逐漸加溫下,產能利用率約3成。宇辰98年上半年營收1.15億
元,虧損1,985萬元,每股虧損0.73元,上半年每股淨值16.87元。
宇辰指出,以目前接單及專案量產推估,今年下半年至2010年,
宇辰觸控面板銷售量將比98年上半年呈現高度成長走勢。
隨著終端觸控產品的普遍化及其應用層面多元化,宇辰的產
品策略規劃,短期以7吋至24吋中大尺寸應用市場為主,注重產品
外觀及搭配終端成品機構的設計彈性,以節省客戶開發時間與成
本,有效滿足未來多元觸控應用市場需求。新類型產品包括三大
類:第一、7吋至24吋單點與手勢或7吋至12吋多點電阻式觸控面
板。第二、8吋至24吋單點與手勢或8吋至12吋多點電容式觸控面
板,並兼具防窺與防爆式的應用。第三、依不同應用及尺寸需求
的全平面式觸控面板。
目前宇辰的觸控面板應用範圍涵蓋,All in One PC、Netbook
、Tablet PC、Notebook、UMPC、MID、GPS、PMP、CarPC、POS
、IPC等中大尺寸應用市場。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