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特光電(上)公司新聞
興櫃手機鏡頭模具廠伯特光(6859)第2季受惠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單季稅後純益9,372萬元,季增1.27倍,每股純益3.19元,創單季新高;上半年稅後純益1.35億元,每股純益4.59元。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等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昨天興櫃市場參考價收148元,上漲14.37元。伯特光已於7月向櫃買中心遞件申請轉上櫃,法人預期,最快有望今年底前上櫃,成為光學族群新兵。
伯特光將於8月18日除權息,每股配發股票股利1元及現金股利1.5元,合計2.5元股利。
法人預期,本季進入旺季,受惠智慧手機新機拉貨帶動,伯特光本季營運有望優於上季。伯特光6月營收1.04億元,月增5.7%,為單月新高,年增10.6%;上半年營收4.85億元,年減5.8%。
伯特光第2季營業淨利8,747萬元,季增1.98倍,單季業外匯兌收益4,000萬元,因產品組合優化,加上營收衝高、主要產品之一的基礎件折舊攤提完畢,推升上半年毛利率達32.7%。
法人預期,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等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昨天興櫃市場參考價收148元,上漲14.37元。伯特光已於7月向櫃買中心遞件申請轉上櫃,法人預期,最快有望今年底前上櫃,成為光學族群新兵。
伯特光將於8月18日除權息,每股配發股票股利1元及現金股利1.5元,合計2.5元股利。
法人預期,本季進入旺季,受惠智慧手機新機拉貨帶動,伯特光本季營運有望優於上季。伯特光6月營收1.04億元,月增5.7%,為單月新高,年增10.6%;上半年營收4.85億元,年減5.8%。
伯特光第2季營業淨利8,747萬元,季增1.98倍,單季業外匯兌收益4,000萬元,因產品組合優化,加上營收衝高、主要產品之一的基礎件折舊攤提完畢,推升上半年毛利率達32.7%。
法人預期,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
申請上櫃熱 再添四家 華豫寧、天擎、巨有科技、保勝光學陸續送件,今年累計已達13家
櫃買市場中小型股持續反彈行情,櫃買指數站穩月線,近期密集申 請上櫃案,繼前周伯特光電(6859)送件上櫃案後,上周有華豫寧( 6474)、天擎(6708)、巨有科技(8227)、保勝光學(6517)等四 家公司申請上櫃,使得今年來累計達13家送件上櫃案。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伯特光電是在13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2 003年11月間,董事長陳柏輯,主要經營業務是手機、車載、VR/A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之製造等,送件時 資本額為2億9,380萬元,產業別是光電業。
伯特光電2021年營收9億3,569萬元,稅前盈餘1億8,120萬元,稅後 盈餘1億5,142萬元,每股盈餘5.41元。
華豫寧在19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92年12月間,董事長為連智民 ,主要產品是微電腦控制器、類比元件、IOT智能產品及其他,送件 時資本額為3億7,574萬元,產業別是電子通路業。
華豫寧2021年營收44億1,150萬元,稅前盈餘2億8,995萬元,稅後 盈餘2億3,343萬元,每股盈餘6.21元。
天擎在20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2001年2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 呂惠平,主要經營業務是無線車用監控、無線網路安防監控錄影、無 線嬰兒監視器IC、雲端應用服務及其他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5,59 5萬元,產業別是半導體業,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
天擎2021年營收3億6,607萬元,稅前盈餘3,806萬元,稅後盈餘3, 311萬元,每股盈餘1.29元。
保勝光學在21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70年7月間,董事長為方幼 玲,主要產品是光學元件(光學鏡片及光學鏡頭)等,送件時資本額 為2億7,964萬元,產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
保勝光學2021年營收4億3,847萬元,稅前盈餘6,719萬元,稅後盈 餘6,088萬元,每股盈餘2.18元。
巨有科技在21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91年8月間,董事長為賴志 賢,主要經營業務是ASIC產品、委託設計NRE及其他服務收入等,送 件時資本額為3億3,193萬元,產業別是半導體業。
巨有科技2021年營收5億6,026萬元,稅前盈餘6,616萬元,稅後盈 餘5,815萬元,每股盈餘1.75元。
櫃買市場中小型股持續反彈行情,櫃買指數站穩月線,近期密集申 請上櫃案,繼前周伯特光電(6859)送件上櫃案後,上周有華豫寧( 6474)、天擎(6708)、巨有科技(8227)、保勝光學(6517)等四 家公司申請上櫃,使得今年來累計達13家送件上櫃案。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伯特光電是在13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2 003年11月間,董事長陳柏輯,主要經營業務是手機、車載、VR/A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之製造等,送件時 資本額為2億9,380萬元,產業別是光電業。
伯特光電2021年營收9億3,569萬元,稅前盈餘1億8,120萬元,稅後 盈餘1億5,142萬元,每股盈餘5.41元。
華豫寧在19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92年12月間,董事長為連智民 ,主要產品是微電腦控制器、類比元件、IOT智能產品及其他,送件 時資本額為3億7,574萬元,產業別是電子通路業。
華豫寧2021年營收44億1,150萬元,稅前盈餘2億8,995萬元,稅後 盈餘2億3,343萬元,每股盈餘6.21元。
天擎在20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2001年2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 呂惠平,主要經營業務是無線車用監控、無線網路安防監控錄影、無 線嬰兒監視器IC、雲端應用服務及其他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5,59 5萬元,產業別是半導體業,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
天擎2021年營收3億6,607萬元,稅前盈餘3,806萬元,稅後盈餘3, 311萬元,每股盈餘1.29元。
保勝光學在21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70年7月間,董事長為方幼 玲,主要產品是光學元件(光學鏡片及光學鏡頭)等,送件時資本額 為2億7,964萬元,產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是凱基證券。
保勝光學2021年營收4億3,847萬元,稅前盈餘6,719萬元,稅後盈 餘6,088萬元,每股盈餘2.18元。
巨有科技在21日送件上櫃案,成立於1991年8月間,董事長為賴志 賢,主要經營業務是ASIC產品、委託設計NRE及其他服務收入等,送 件時資本額為3億3,193萬元,產業別是半導體業。
巨有科技2021年營收5億6,026萬元,稅前盈餘6,616萬元,稅後盈 餘5,815萬元,每股盈餘1.75元。
繼虎門科技公司(6791)於6月30日送件初次申請股票櫃檯買賣後 ,伯特光電公司(6859)在7月13日送件初次申請股票櫃檯買賣。
虎門科技產業別是資訊服務業,主辦券商為富邦證券;伯特光電產 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為福邦證券。
虎門科技產業別是資訊服務業,主辦券商為富邦證券;伯特光電產 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為福邦證券。
手機鏡頭模具廠伯特光(6859)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4,113萬元,每股純益(EPS)1.4元,外界預期,伯特光最快近月內有望送件,力拚今年底前掛牌上櫃,成為光學族群新兵。
伯特光昨(1)日不回應市場傳聞,掛牌進度仍在規劃中。伯特光主力市場為智慧手機應用,不少一線鏡頭廠均為其客戶,儘管近日手機市場需求疲弱,法人預期,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今年整體營運不輸去年表現。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去年12月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是國內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等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
伯特光表示,手機規格持續升級,不僅提高精度,且不少手機採用自由曲面鏡頭,中國大陸不少手機廠為提升成像品質,採用G+P的混合鏡頭設計,這對模具廠製程的各方面挑戰增加,潛望式鏡頭有望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規格設計。
伯特光今年前四月營收2.82億元,年減7.5%。2021年全年稅後純益1.51億元,年增38.5%,每股純益(EPS)5.41元。
伯特光昨天在興櫃市場參考價為138.5元,上漲0.7元。
除了手機市場之外,伯特光看好元宇宙趨勢讓更多廠商投入虛擬世界的建設,用戶端使用的VR/AR裝置的普及,是元宇宙產業發展的關鍵,加上車載及生技醫療等領域鏡頭的應用,將是伯特光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伯特光昨(1)日不回應市場傳聞,掛牌進度仍在規劃中。伯特光主力市場為智慧手機應用,不少一線鏡頭廠均為其客戶,儘管近日手機市場需求疲弱,法人預期,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今年整體營運不輸去年表現。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去年12月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是國內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等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
伯特光表示,手機規格持續升級,不僅提高精度,且不少手機採用自由曲面鏡頭,中國大陸不少手機廠為提升成像品質,採用G+P的混合鏡頭設計,這對模具廠製程的各方面挑戰增加,潛望式鏡頭有望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規格設計。
伯特光今年前四月營收2.82億元,年減7.5%。2021年全年稅後純益1.51億元,年增38.5%,每股純益(EPS)5.41元。
伯特光昨天在興櫃市場參考價為138.5元,上漲0.7元。
除了手機市場之外,伯特光看好元宇宙趨勢讓更多廠商投入虛擬世界的建設,用戶端使用的VR/AR裝置的普及,是元宇宙產業發展的關鍵,加上車載及生技醫療等領域鏡頭的應用,將是伯特光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手機鏡頭模具廠伯特光(6859)將於今 (31)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陳柏輯在致股東營運報告書中表示,元宇宙將推動更多廠商投入虛擬世界的建設,用戶端使用的VR╱AR裝置的普及,也成為元宇宙產業發展的關鍵,加上車載及生技醫療等領域鏡頭的應用,將是伯特光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市場預期,伯特光的客戶涵蓋國內一線光學廠,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伯特光昨天興櫃參考價收平盤138.5元。
陳柏輯指出,隨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利率步向升息循環,製造廠面臨營運成本上漲壓力,對終端消費力道造成衝擊仍待觀察,預期今年將是動盪的一年。
市場預期,伯特光的客戶涵蓋國內一線光學廠,受惠大客戶今年AR╱VR等新應用將量產出貨,伯特光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伯特光昨天興櫃參考價收平盤138.5元。
陳柏輯指出,隨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利率步向升息循環,製造廠面臨營運成本上漲壓力,對終端消費力道造成衝擊仍待觀察,預期今年將是動盪的一年。
智慧手機鏡頭模具大廠伯特光(6859)公布去年稅後純益1.51億元,年增38.5%,以期末流通在外股數計算,每股純益5.15元。伯特光董事會決議去年度盈餘擬配發1.5元現金股利、以及盈餘轉增資配股1元,合計2.5元股利。法人預期,伯特光最快今年下半年上櫃掛牌,成為光學族群新兵,該公司2月營收5,236萬元,年增12%、月增0.3%,隨3月工作天數回復正常,加上VR╱AR等業務陸續推出,法人預期3月營收有望明顯增長。伯特光不回應掛牌時程,一切依主管機關審查時程而定。法人預期,受惠手機規格持續升級,加上大客戶積極擴展AR╱VR業務,今年伯特光全年仍有賺進半個股本的實力。伯特光在去年12月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佳凌、今國光等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伯特光表示,今年手機規格持續升級,不僅提高精度,且不少手機採用自由曲面鏡頭,另外,中國大陸不少手機廠為提升成像品質,採用G+P(玻璃+塑膠鏡頭)的混合設計,這對模具廠挑戰增加,潛望式鏡頭有望成為旗艦手機主流規格設計。
市場兩大不確定性因素逐步獲得釐清,國際股市反彈,台股跟著啟動漲勢,昨(17)日一舉彈507點,收復年線;不過,興櫃市場仍偏個股表現,本周以來兩檔小尖兵衝鋒,龍德造船(6753)及巨鎧精密漲逾三成。據CMoney統計至昨日,隨國際變數眾多影響,興櫃本周以來多數個股呈現臉綠,且漲幅超過一成個股降到五檔,領漲股集中在電子族群。本周漲幅之冠由龍德造船奪下,周漲33.9%,主要營運以船舶及其零件製造、船舶維修為主,受惠切入風力發電題材,推升股價沿著5日線攻高,站穩所有均線支撐,且KD指標呈現在80以上高檔鈍化。亞軍為巨鎧精密,周漲幅32%,本周漲幅超過10%的還有機光科技、連鋐科技及倍力-新;連鋐科技走跌深反彈格局,上周股價破底,近期逢低買盤介入、戰略新板的倍力-新近期股價逆勢走高,受到資金矚目,連兩周都寫下漲幅超過一成佳績,昨日收上85.9元,改寫掛牌新高。另外,本周漲幅第六至十名依序為醣基、圓點奈米、達輝光電、祥翊、伯特光。
鎖定眼球經濟的精密模具與金屬零組件大廠伯特光(6859)看好手 機在2022年將會出現大升級,再加上G+P(玻璃鏡片/塑膠鏡片混合 結構)可望蔚為潮流,對模具的精度要求愈來愈高,2021年前十月E PS高掛4.93元已超前2020全年EPS 4.86元,伯特光信心滿滿的表示, 2022年表現一定會比2021年好。
2021年12月8日甫登錄興櫃的伯特光專注於眼球經濟,幾乎所有和 眼球相關的模具,包括隱形眼鏡、內視鏡、VR/AR他都有做,惟在產 品占比中,手機鏡片模具依然占最大宗,比重逾五成,其次是金屬件 ,占比二至三成,餘下尚包含VR/AR、車載,其中VR早在五、六年前 就已出貨,主打的是SONY的遊戲機。
由於手機占比仍高,致伯特光淡旺季明顯,一般旺季從3月展開一 路延伸到9月,受到淡季影響,再加上蘋果iPhone 13沒有爆點,伯特 光2021年10、11月營收稍淡,僅來到0.56億元及0.46億元,表現不若 2020年,分別呈年減29.18%及年減31.12%,惟在11月營收落底後, 12月營收已見回升,以累計營收言之,去年前11月累計營收8.84億元 仍較2020年同期成長14.8%。
儘管原料成本激增,但伯特光在獲利上的表現卻令人刮目,伯特光 指出,過去一年鋼材價格暴漲,雖然伯特光模架主要原料是鋼材,但 模仁鋼材用量並不多,相形之下,反倒是人工成本和折舊成本較多, 著眼於人工和折舊都屬於固定成本,只要「量」有起來,毛利率就會 跟著往上走,也間接說明了為何伯特光去年前十月EPS高掛4.93元, 已超前2020全年EPS 4.86元的原因。
展望今年,伯特光不諱言2022年仍有很多挑戰待克服,但也有不少 契機可望浮現,伯特光表示,中國大陸已陸續投入G+P鏡頭在手機上 的應用,且有了相當的成果,推測未來會以1G5P及1G6P的配置為多, 除了手機鏡頭再升級外,VR/AR今年營運狀況也不錯,可望為2022年 營運添柴火。
伯特光推估,2022年營運仍將會延續既有的成長趨勢,只是成長率 可能不若去年,惟在2022年仍有一成的增資計畫下,EPS仍可保有和 去年相當的水準。
2021年12月8日甫登錄興櫃的伯特光專注於眼球經濟,幾乎所有和 眼球相關的模具,包括隱形眼鏡、內視鏡、VR/AR他都有做,惟在產 品占比中,手機鏡片模具依然占最大宗,比重逾五成,其次是金屬件 ,占比二至三成,餘下尚包含VR/AR、車載,其中VR早在五、六年前 就已出貨,主打的是SONY的遊戲機。
由於手機占比仍高,致伯特光淡旺季明顯,一般旺季從3月展開一 路延伸到9月,受到淡季影響,再加上蘋果iPhone 13沒有爆點,伯特 光2021年10、11月營收稍淡,僅來到0.56億元及0.46億元,表現不若 2020年,分別呈年減29.18%及年減31.12%,惟在11月營收落底後, 12月營收已見回升,以累計營收言之,去年前11月累計營收8.84億元 仍較2020年同期成長14.8%。
儘管原料成本激增,但伯特光在獲利上的表現卻令人刮目,伯特光 指出,過去一年鋼材價格暴漲,雖然伯特光模架主要原料是鋼材,但 模仁鋼材用量並不多,相形之下,反倒是人工成本和折舊成本較多, 著眼於人工和折舊都屬於固定成本,只要「量」有起來,毛利率就會 跟著往上走,也間接說明了為何伯特光去年前十月EPS高掛4.93元, 已超前2020全年EPS 4.86元的原因。
展望今年,伯特光不諱言2022年仍有很多挑戰待克服,但也有不少 契機可望浮現,伯特光表示,中國大陸已陸續投入G+P鏡頭在手機上 的應用,且有了相當的成果,推測未來會以1G5P及1G6P的配置為多, 除了手機鏡頭再升級外,VR/AR今年營運狀況也不錯,可望為2022年 營運添柴火。
伯特光推估,2022年營運仍將會延續既有的成長趨勢,只是成長率 可能不若去年,惟在2022年仍有一成的增資計畫下,EPS仍可保有和 去年相當的水準。
受惠智慧手機鏡頭規格升級,加上來自AR╱VR等應用出貨升溫,法人看好,手機鏡頭模具廠伯特光電(6859)今年營收有望持續增長,全年獲利不亞於去年,力拚連兩年賺進半個股本。
伯特光目前為興櫃公司,法人預期,最快有望於今年下半年掛牌,成為光學族群新兵。伯特光昨(4)日在興櫃市場參考價為175.5元,上漲24.45元。
伯特光在去年12月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該公司去年前11月營收8.84億元,年增14.8%;去年上半年稅後純益8,476萬元,每股純益3.19元,法人看好,該公司去年可望賺半個股本。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伯特光表示,今年手機規格持續升級,不僅提高精度,且不少手機採用自由曲面鏡頭,另外,中國大陸不少手機廠為提升成像品質,採用G+P(玻璃+塑膠)的混合鏡頭設計,這對模具廠製程各方面挑戰增加,潛望式鏡頭有望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規格設計。
儘管近年不少光學鏡頭廠積極拉高模具自製率,不過,伯特光表示,鏡頭規格升級對於精度要求更嚴苛,太精細的模具設計仍委外發包,對於模具的需求仍強勁。
伯特光實收資本額2.93億元,主要產品為手機、車載、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依據前年營收結構,內銷占比30.32%、外銷占比為69.68%。前年全年稅後純益1.09億元,年增16.7%,每股純益4.86元。
伯特光目前為興櫃公司,法人預期,最快有望於今年下半年掛牌,成為光學族群新兵。伯特光昨(4)日在興櫃市場參考價為175.5元,上漲24.45元。
伯特光在去年12月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該公司去年前11月營收8.84億元,年增14.8%;去年上半年稅後純益8,476萬元,每股純益3.19元,法人看好,該公司去年可望賺半個股本。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伯特光表示,今年手機規格持續升級,不僅提高精度,且不少手機採用自由曲面鏡頭,另外,中國大陸不少手機廠為提升成像品質,採用G+P(玻璃+塑膠)的混合鏡頭設計,這對模具廠製程各方面挑戰增加,潛望式鏡頭有望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規格設計。
儘管近年不少光學鏡頭廠積極拉高模具自製率,不過,伯特光表示,鏡頭規格升級對於精度要求更嚴苛,太精細的模具設計仍委外發包,對於模具的需求仍強勁。
伯特光實收資本額2.93億元,主要產品為手機、車載、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依據前年營收結構,內銷占比30.32%、外銷占比為69.68%。前年全年稅後純益1.09億元,年增16.7%,每股純益4.86元。
精密光學鏡片用模具及金屬零組件大廠伯特光電(6859)預訂12月 8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由於該股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高達4.86元,今 年前十月EPS 4.93元,更一舉超越去年,興櫃掛牌行情受市場注目。
隨著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中相機鏡頭日益重視,手機鏡頭也越來 越多,根據統計,去年台灣光學器材製造業生產值為新台幣969.79億 元;銷售值則為新台幣888.49億元,不光產值持續看漲,多鏡頭趨勢 在近幾年也愈趨明顯,經統計,2020年智慧型手機後置鏡頭三鏡頭的 設計比重已達到31%,成為市場主流,四鏡頭以上的設計比重亦有2 3%,顯示多鏡頭設計將成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趨勢,亦帶動光學鏡 頭需求量逐年攀升。此外,元宇宙帶動VR/AR/MR等設備需求提升;各 國對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重視與自駕車的快速發展也帶動 車用鏡頭前景看好。
隨著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中相機鏡頭日益重視,手機鏡頭也越來 越多,根據統計,去年台灣光學器材製造業生產值為新台幣969.79億 元;銷售值則為新台幣888.49億元,不光產值持續看漲,多鏡頭趨勢 在近幾年也愈趨明顯,經統計,2020年智慧型手機後置鏡頭三鏡頭的 設計比重已達到31%,成為市場主流,四鏡頭以上的設計比重亦有2 3%,顯示多鏡頭設計將成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趨勢,亦帶動光學鏡 頭需求量逐年攀升。此外,元宇宙帶動VR/AR/MR等設備需求提升;各 國對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重視與自駕車的快速發展也帶動 車用鏡頭前景看好。
手機鏡頭模具大廠伯特光電(6859)送件櫃買中心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獲准,預計下周三(8日)在興櫃市場交易,為光學族群再添新兵。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實收資本額2.93億元,主要產品為手機、車載、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依去年營收結構,內銷占比30.32%、外銷占比69.68%。去年稅後純益1.09億元,每股純益4.86元。
據了解,伯特光與國內所有光學鏡頭廠幾乎均有緊密合作關係,今年前十月營收8.38億元,年增19.4%。其中10月營收5,600萬元,年減29%、月減29.5%,主要受手機市場疲軟拖累。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8,476萬元,年增78%,每股純益3.19元,上半年平均毛利率30.2%,年增近7個百分點。
法人預期,依伯特光獲利及營收表現,預期今年全年獲利仍有望優於去年。
依公開說明書資料,伯特光公司董事、監察人及持股超過10%股東持股比率達40.3%,其中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也持股4.24%。主要生產廠區位於台中潭子及嘉義大埔美工業區,員工數約300餘人。
伯特光成立於2003年,為國內光學鏡頭廠主要合作模具廠,主攻高階手機鏡頭,實收資本額2.93億元,主要產品為手機、車載、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 及生技醫療等精密光學鏡片模具及光學金屬零組件。依去年營收結構,內銷占比30.32%、外銷占比69.68%。去年稅後純益1.09億元,每股純益4.86元。
據了解,伯特光與國內所有光學鏡頭廠幾乎均有緊密合作關係,今年前十月營收8.38億元,年增19.4%。其中10月營收5,600萬元,年減29%、月減29.5%,主要受手機市場疲軟拖累。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8,476萬元,年增78%,每股純益3.19元,上半年平均毛利率30.2%,年增近7個百分點。
法人預期,依伯特光獲利及營收表現,預期今年全年獲利仍有望優於去年。
依公開說明書資料,伯特光公司董事、監察人及持股超過10%股東持股比率達40.3%,其中光學鏡頭廠玉晶光也持股4.24%。主要生產廠區位於台中潭子及嘉義大埔美工業區,員工數約300餘人。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