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面光電(未)公司新聞
觸控面板龍頭洋華昨(18)日公布半年報,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
(EPS)9.12元,高於預期,並較去年同期倍增,在其它觸控面板
廠如勝華與介面仍深陷虧損的狀態下,洋華的高獲利更顯突出,
在兩大手機客戶三星與LG出貨持續提升下,可望帶動洋華下半年
的獲利持續成長。
摩根士丹利認為,洋華為全球第二大觸控面板廠,僅次於日本寫
真,具有經濟規模優勢,加上中階手機開始採用觸控面板,三大
客戶基礎穩固,使洋華今年看好。
不過,摩根士丹利也指出,洋華同樣面臨不少挑戰,包括要搶回
宏達電部份流失到介面的訂單,以及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與大股
東撤資壓力等。
法人原預估,洋華上半年EPS約8.5元,全年EPS將超過15元,洋
華昨天公布上半年營收51.27億元,稅後純益12.04億元,稀釋後的
EPS為9.12元,明顯高於法人預期。洋華昨天股價下跌5元,收在
313元,成交量2,184張。
今年韓系廠商占洋華營收比重逐步提升,過去觸控面板只出現在
高階手機上,隨著三星與LG把觸控手機列為中階機種的標準配備
,將帶動洋華的出貨。
洋華主要客戶包括三星、LG與宏達電,三家業者占營收比重約八
成,其餘兩成為大陸與其它客戶。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說,今年三
星與LG占洋華比重會上升,至於宏達電的部分則會下降。
LG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將挑戰第二名,下半年將推出14款新手
機,半數都是觸控機型,主力觸控面板供應商洋華,自然受惠最
深。
(EPS)9.12元,高於預期,並較去年同期倍增,在其它觸控面板
廠如勝華與介面仍深陷虧損的狀態下,洋華的高獲利更顯突出,
在兩大手機客戶三星與LG出貨持續提升下,可望帶動洋華下半年
的獲利持續成長。
摩根士丹利認為,洋華為全球第二大觸控面板廠,僅次於日本寫
真,具有經濟規模優勢,加上中階手機開始採用觸控面板,三大
客戶基礎穩固,使洋華今年看好。
不過,摩根士丹利也指出,洋華同樣面臨不少挑戰,包括要搶回
宏達電部份流失到介面的訂單,以及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與大股
東撤資壓力等。
法人原預估,洋華上半年EPS約8.5元,全年EPS將超過15元,洋
華昨天公布上半年營收51.27億元,稅後純益12.04億元,稀釋後的
EPS為9.12元,明顯高於法人預期。洋華昨天股價下跌5元,收在
313元,成交量2,184張。
今年韓系廠商占洋華營收比重逐步提升,過去觸控面板只出現在
高階手機上,隨著三星與LG把觸控手機列為中階機種的標準配備
,將帶動洋華的出貨。
洋華主要客戶包括三星、LG與宏達電,三家業者占營收比重約八
成,其餘兩成為大陸與其它客戶。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說,今年三
星與LG占洋華比重會上升,至於宏達電的部分則會下降。
LG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將挑戰第二名,下半年將推出14款新手
機,半數都是觸控機型,主力觸控面板供應商洋華,自然受惠最
深。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和群創策略聯盟合作開發新客
戶,今年將新增兩家一線手機品牌客戶。目前介面主要客戶是三
星,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下半年索尼愛立信等新客戶將陸續
出貨,今年可望打進3家一線手機大廠供應鏈。法人預估,介面
第三季營收上看11億至12億元。目前介面產能供不應求,公司擬
擴增產能至300萬片,估計營業額將增加約2.5億元。
觸控產品蔚為風潮,觸控面板產能也格外搶手,介面日前發
行6.6億元國內可轉換公司債,吸引了大客戶宏達電及群創認購。
其中宏達電認1.15億元、群創約認4億元,在9月轉換成股票後,
估計群創持股比率約9%至10%,將成為介面單一最大法人股東,
股本將增至7.5億元。
葉裕洲表示,介面希望能用最快速度得到最大的產能出口,
未來和群創將是產能、技術及客戶上相互合作。雙方的新產品合
作已經展開,未來合作的模式都還在討論,不過對雙方而言絕對
是雙贏。
介面第二季營收約7.97億元,由於正值新產品轉換,較第一
季小幅下滑 2.45%。隨著三星新產品量產出貨,介面7月營收衝
上了3.77億元。第三季還有新訂單陸續出貨,法人預估介面8月營
收有望衝上4億元,第三季營收上看11億至12億元。
介面目前最大客戶手機品牌大廠三星,所佔營收比重高達
65%,其次是宏達電、約佔有20%,其他如宇龍、金力等大陸手
機品牌客戶約佔15%。葉裕洲表示,公司正積極開發新客戶,第
四季索尼愛立信觸控面板產品將量產出貨,主要以2.8吋至3吋的
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初估月出貨量上看30萬至40萬片。此外,
介面目前也透過群創合力搶攻歐系手機大廠訂單,新客戶效益將
於第四季發酵。
隨著新客戶布局效益顯現,介面也將積極擴充產能。葉裕洲
表示,以3吋計算,觸控面板總產能約200萬片(含電阻式與電容
式),不過目前訂單缺口高達50%。公司計畫在第四季逐步擴產
,新產能可望在明年第一季開出,總產能上看300萬片,估計可
以每月可以增加2.5億元的營業額。考量大尺寸面板需求快速攀升
,介面第四季將擴充大尺寸觸控面板產能,規劃月產能約50萬片
。
戶,今年將新增兩家一線手機品牌客戶。目前介面主要客戶是三
星,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下半年索尼愛立信等新客戶將陸續
出貨,今年可望打進3家一線手機大廠供應鏈。法人預估,介面
第三季營收上看11億至12億元。目前介面產能供不應求,公司擬
擴增產能至300萬片,估計營業額將增加約2.5億元。
觸控產品蔚為風潮,觸控面板產能也格外搶手,介面日前發
行6.6億元國內可轉換公司債,吸引了大客戶宏達電及群創認購。
其中宏達電認1.15億元、群創約認4億元,在9月轉換成股票後,
估計群創持股比率約9%至10%,將成為介面單一最大法人股東,
股本將增至7.5億元。
葉裕洲表示,介面希望能用最快速度得到最大的產能出口,
未來和群創將是產能、技術及客戶上相互合作。雙方的新產品合
作已經展開,未來合作的模式都還在討論,不過對雙方而言絕對
是雙贏。
介面第二季營收約7.97億元,由於正值新產品轉換,較第一
季小幅下滑 2.45%。隨著三星新產品量產出貨,介面7月營收衝
上了3.77億元。第三季還有新訂單陸續出貨,法人預估介面8月營
收有望衝上4億元,第三季營收上看11億至12億元。
介面目前最大客戶手機品牌大廠三星,所佔營收比重高達
65%,其次是宏達電、約佔有20%,其他如宇龍、金力等大陸手
機品牌客戶約佔15%。葉裕洲表示,公司正積極開發新客戶,第
四季索尼愛立信觸控面板產品將量產出貨,主要以2.8吋至3吋的
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初估月出貨量上看30萬至40萬片。此外,
介面目前也透過群創合力搶攻歐系手機大廠訂單,新客戶效益將
於第四季發酵。
隨著新客戶布局效益顯現,介面也將積極擴充產能。葉裕洲
表示,以3吋計算,觸控面板總產能約200萬片(含電阻式與電容
式),不過目前訂單缺口高達50%。公司計畫在第四季逐步擴產
,新產能可望在明年第一季開出,總產能上看300萬片,估計可
以每月可以增加2.5億元的營業額。考量大尺寸面板需求快速攀升
,介面第四季將擴充大尺寸觸控面板產能,規劃月產能約50萬片
。
觸控面板廠營收全數出爐,由於中國大陸等手機市場需求強
勁,帶動安可(3615)、正達(3149)、介面(3584)等7月營收
大幅成長,營收月增率都在20%以上。至於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
(3622)7月營收仍續創歷史新高,來到10.92億元,不過7月營收
季增率僅3.85%。法人預估觸控面板廠第三季營收可望較第二季成
長10%至20%。
手機旺季需求帶動,觸控面板廠7月成長強勁,平均營收月增
率都在20%以上。鴻海集團旗下的光學玻璃加工廠正達7月營收達
0.59億元,較6月大幅成長超過40%。正達表示,進入手機出貨旺
季,再加上高階手機需求不錯因此第三季薄化玻璃的接單狀況優
於預期。
錸德集團旗下觸控面板ITO導電玻璃廠安可7月營收也優於預
期,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強勁的需求帶動之下,安可連續三個月
營收大幅成長,7月營收達0.57億元,較6月份成長26.67%。
台灣兩大觸控面板廠洋華和介面7月營收也同樣走高,介面7
月營收達3.77億元,較6月份成長18.18%,洋華7月營收約10.92億
元,月增率僅3.85%。三星、LG與宏達電是洋華三大客戶,不過
日前宏達電宣布調降財測,也將影響洋華下半年出貨。不過今年
洋華成為了LG主要觸控面板供應商之一,隨著LG下半年將推出14
款新手機,當中有半數都是觸控手機,可望挹注洋華下半年成長
動能。
熒茂7月合併營收2.1億元,月增率約28.04%。熒茂表示,進
入第三季,包括視窗鏡片和觸控面板的接單狀況都不錯,不過考
量獲利率,熒茂下半年會調整接單策略和產品組合,下半年目標
把觸控面板比重提升到50%。
第三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開始衝高,一般預估今年觸控面板
在手機市場滲透率可達20%以上。法人預估觸控面板廠第三季營
收可望較第二季成長10%至20%。
勁,帶動安可(3615)、正達(3149)、介面(3584)等7月營收
大幅成長,營收月增率都在20%以上。至於觸控面板龍頭廠洋華
(3622)7月營收仍續創歷史新高,來到10.92億元,不過7月營收
季增率僅3.85%。法人預估觸控面板廠第三季營收可望較第二季成
長10%至20%。
手機旺季需求帶動,觸控面板廠7月成長強勁,平均營收月增
率都在20%以上。鴻海集團旗下的光學玻璃加工廠正達7月營收達
0.59億元,較6月大幅成長超過40%。正達表示,進入手機出貨旺
季,再加上高階手機需求不錯因此第三季薄化玻璃的接單狀況優
於預期。
錸德集團旗下觸控面板ITO導電玻璃廠安可7月營收也優於預
期,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強勁的需求帶動之下,安可連續三個月
營收大幅成長,7月營收達0.57億元,較6月份成長26.67%。
台灣兩大觸控面板廠洋華和介面7月營收也同樣走高,介面7
月營收達3.77億元,較6月份成長18.18%,洋華7月營收約10.92億
元,月增率僅3.85%。三星、LG與宏達電是洋華三大客戶,不過
日前宏達電宣布調降財測,也將影響洋華下半年出貨。不過今年
洋華成為了LG主要觸控面板供應商之一,隨著LG下半年將推出14
款新手機,當中有半數都是觸控手機,可望挹注洋華下半年成長
動能。
熒茂7月合併營收2.1億元,月增率約28.04%。熒茂表示,進
入第三季,包括視窗鏡片和觸控面板的接單狀況都不錯,不過考
量獲利率,熒茂下半年會調整接單策略和產品組合,下半年目標
把觸控面板比重提升到50%。
第三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開始衝高,一般預估今年觸控面板
在手機市場滲透率可達20%以上。法人預估觸控面板廠第三季營
收可望較第二季成長10%至20%。
群創(3481)參與介面光電(3584)無擔保轉換公司債4億元。
以每股57.43元的轉換價格計算,群創將取得介面9.3%股權,成為
介面第一大股東。鴻海集團在加入當紅的觸控面板產業後,供應
鏈更趨完整。
群創昨(4)日公告,取得介面無擔保轉換公司債4億元,其金額
不僅遠超過市場上所傳,不到此次介面發行公司債的一半,若以
轉換後股權計算,群創已經超越公司派,成為介面第一大股東。
介面原本資本額為6.3億元,此次私募6.6億元,群創即佔4億元,
未來轉換後資本額將擴增為7.48億元,群創則取得6,965張,佔股
權9.3%,成為介面公司最大股東。
此次群創投資入股介面,不僅是因為群創接獲諾基亞觸控面板大
單,在本身產能有限之下,不得不向外拓展觸控面板的合作夥伴
,更是看上介面在觸控這一塊的雄厚實力。
介面是三星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 兩個
主力機種,也是宏達電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未來
介面將可以補齊鴻海手機整體解決方案上觸控的缺角,滿足客戶
在觸控手機上的需求。
介面現階段產能已不敷使用,6月起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客戶新
機種需求銜接上來,已經讓介面產能達滿載,公司計畫在三個月
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100萬片的新產能。
以每股57.43元的轉換價格計算,群創將取得介面9.3%股權,成為
介面第一大股東。鴻海集團在加入當紅的觸控面板產業後,供應
鏈更趨完整。
群創昨(4)日公告,取得介面無擔保轉換公司債4億元,其金額
不僅遠超過市場上所傳,不到此次介面發行公司債的一半,若以
轉換後股權計算,群創已經超越公司派,成為介面第一大股東。
介面原本資本額為6.3億元,此次私募6.6億元,群創即佔4億元,
未來轉換後資本額將擴增為7.48億元,群創則取得6,965張,佔股
權9.3%,成為介面公司最大股東。
此次群創投資入股介面,不僅是因為群創接獲諾基亞觸控面板大
單,在本身產能有限之下,不得不向外拓展觸控面板的合作夥伴
,更是看上介面在觸控這一塊的雄厚實力。
介面是三星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 兩個
主力機種,也是宏達電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未來
介面將可以補齊鴻海手機整體解決方案上觸控的缺角,滿足客戶
在觸控手機上的需求。
介面現階段產能已不敷使用,6月起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客戶新
機種需求銜接上來,已經讓介面產能達滿載,公司計畫在三個月
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100萬片的新產能。
群創接獲諾基亞(Nokia)觸控面板大單,導致觸控面板產能不足
,近期參與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供應商—介面光電的公司債,以搶
下產能。在鴻海集團挹注下,介面將挑戰洋華的龍頭寶座;同時
,友達、群創、勝華、洋華、華映與統寶、彩晶與和鑫等六大集
團已然成形,聯手搶食高達90億美元觸控面板大餅的商機。
業內人士指出,群創從諾基亞的STN面板,一路做到TFT面板,
近期又接獲其觸控面板大單,但在其本身產能有限之下,不得不
向外拓展觸控面板的合作夥伴,以應付來自國際品牌手機大廠的
訂單,因此促成群創與介面的結盟。
介面將發行6.6億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認購人除了原本
合作伙伴宏達電外,群創也是認購人之一。
目前三星電子與宏達電占介面營收比重達70%至75%,在鴻海集團
的協助下,介面除了諾基亞之外,有機會取得蘋果、Palm Pre、與
索尼愛立信等觸控手機訂單,帶動介面的營收三級跳,並與洋華
爭取觸控面板龍頭寶座。
法人表示,介面為充實營運資金及擴建產能,在上個月發行金額
6.6億的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群創也是認購人,若群創
將手上公司債完全轉換成股權,將成為公司經營團隊以外第二大
股東,且群創日後不排除持續增加持股,擴大兩者之間的合作關
係。
此次合作不僅可以讓群創成為繼彩晶、友達之後,第三家擁有觸
控合作夥伴的廠商,更可以讓鴻海集團在手機整體解決方案上,
補足觸控的缺角,日後在爭取國際手機大廠代工訂單有更多助益
。
觸控面板在蘋果iPhone的推波助瀾下,已廣被消費者接受,並認
為是時髦有趣的東西,迅速地滲透到手機,導航裝置、掌上型遊
戲機,甚至是筆記型電腦(NB)上。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去
年有2.2億片的觸控面板模組出貨到手機上,占整體手機出貨量的
16%,2015年將拉高到40%。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群創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段行建昨
(3)日證實,群創的確有參與介面光電發行的國內可轉債
(CB),但並非外界傳言,認購超過一半以上。
,近期參與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供應商—介面光電的公司債,以搶
下產能。在鴻海集團挹注下,介面將挑戰洋華的龍頭寶座;同時
,友達、群創、勝華、洋華、華映與統寶、彩晶與和鑫等六大集
團已然成形,聯手搶食高達90億美元觸控面板大餅的商機。
業內人士指出,群創從諾基亞的STN面板,一路做到TFT面板,
近期又接獲其觸控面板大單,但在其本身產能有限之下,不得不
向外拓展觸控面板的合作夥伴,以應付來自國際品牌手機大廠的
訂單,因此促成群創與介面的結盟。
介面將發行6.6億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認購人除了原本
合作伙伴宏達電外,群創也是認購人之一。
目前三星電子與宏達電占介面營收比重達70%至75%,在鴻海集團
的協助下,介面除了諾基亞之外,有機會取得蘋果、Palm Pre、與
索尼愛立信等觸控手機訂單,帶動介面的營收三級跳,並與洋華
爭取觸控面板龍頭寶座。
法人表示,介面為充實營運資金及擴建產能,在上個月發行金額
6.6億的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群創也是認購人,若群創
將手上公司債完全轉換成股權,將成為公司經營團隊以外第二大
股東,且群創日後不排除持續增加持股,擴大兩者之間的合作關
係。
此次合作不僅可以讓群創成為繼彩晶、友達之後,第三家擁有觸
控合作夥伴的廠商,更可以讓鴻海集團在手機整體解決方案上,
補足觸控的缺角,日後在爭取國際手機大廠代工訂單有更多助益
。
觸控面板在蘋果iPhone的推波助瀾下,已廣被消費者接受,並認
為是時髦有趣的東西,迅速地滲透到手機,導航裝置、掌上型遊
戲機,甚至是筆記型電腦(NB)上。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去
年有2.2億片的觸控面板模組出貨到手機上,占整體手機出貨量的
16%,2015年將拉高到40%。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群創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段行建昨
(3)日證實,群創的確有參與介面光電發行的國內可轉債
(CB),但並非外界傳言,認購超過一半以上。
觸控面板需求正熱,介面光電(3584)6月起來自三星、宏達電新
機種需求挹注,產能滿載。公司近期發行6.6億元可轉換公司債以
擴充產能,計畫在四個月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式
100萬片的新產能。
此次籌資介面同時引進策略性股東,外界認為,應該是大客戶宏
達電,主要是宏達電擔心年底觸控面板缺貨,因而參與此次投資
,希望藉此鞏固貨源,並將原本在其他供應商訂單轉至該公司,
擴大下單數量,維繫合作關係。
介面發言人詹哲見昨(20)日表示,此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若
有機會的話,將會引進策略性股東,由於此案是董事長葉裕洲負
責執行,細節他不清楚。
介面光電的全平面電阻式、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各約200萬片,
傳統電阻式月產能約50萬片;第一季電容式產能利用率約八成,
電阻式約六成,第二季電容稼動率,因為新舊機種轉換空窗期,
導致需求與產出均下降,產能利用率降至六成,不過,電阻則因
客戶新機出貨,稼動率增至八成,6月以後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
客戶新機種需求銜接上來,產能已經達滿載,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台系廠商在前五大觸控面板廠分居二、
五名,除了第二名洋華外,介面光電排名全球第五。
介面為全球第三大小尺寸觸控面板廠,國內第二大觸控面板廠,
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Garmin、夏普、NEC、金立、酷派等。
去年介面為了配合第一大客戶三星需求,成立韓國事業部,陸續
協助完成I900、M800以及其他暢銷系列手機觸控產品,成為三星
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兩個主力機種。
介面今年打入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的供應鏈,成為宏達電
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電容式觸控面板方面,介面
也成功切入日本富士通手機面板供應鏈,已經在今年初量產出貨
。
目前介面前兩大客戶三星、宏達電合計佔其營收比重約70~75%,
但為了避免營收過度集中在某些客戶,下半年起介面將新增兩大
手機品牌客戶。
介面預估,下半年在高單價的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量持續攀高
,以及新產能陸續開出,新舊客戶訂單雙重加持下,營收獲利有
機會進一步成長,預計在第四季或明年初送件申請上市,於明年
第一季掛牌。
機種需求挹注,產能滿載。公司近期發行6.6億元可轉換公司債以
擴充產能,計畫在四個月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式
100萬片的新產能。
此次籌資介面同時引進策略性股東,外界認為,應該是大客戶宏
達電,主要是宏達電擔心年底觸控面板缺貨,因而參與此次投資
,希望藉此鞏固貨源,並將原本在其他供應商訂單轉至該公司,
擴大下單數量,維繫合作關係。
介面發言人詹哲見昨(20)日表示,此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若
有機會的話,將會引進策略性股東,由於此案是董事長葉裕洲負
責執行,細節他不清楚。
介面光電的全平面電阻式、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各約200萬片,
傳統電阻式月產能約50萬片;第一季電容式產能利用率約八成,
電阻式約六成,第二季電容稼動率,因為新舊機種轉換空窗期,
導致需求與產出均下降,產能利用率降至六成,不過,電阻則因
客戶新機出貨,稼動率增至八成,6月以後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
客戶新機種需求銜接上來,產能已經達滿載,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台系廠商在前五大觸控面板廠分居二、
五名,除了第二名洋華外,介面光電排名全球第五。
介面為全球第三大小尺寸觸控面板廠,國內第二大觸控面板廠,
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Garmin、夏普、NEC、金立、酷派等。
去年介面為了配合第一大客戶三星需求,成立韓國事業部,陸續
協助完成I900、M800以及其他暢銷系列手機觸控產品,成為三星
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兩個主力機種。
介面今年打入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的供應鏈,成為宏達電
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電容式觸控面板方面,介面
也成功切入日本富士通手機面板供應鏈,已經在今年初量產出貨
。
目前介面前兩大客戶三星、宏達電合計佔其營收比重約70~75%,
但為了避免營收過度集中在某些客戶,下半年起介面將新增兩大
手機品牌客戶。
介面預估,下半年在高單價的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量持續攀高
,以及新產能陸續開出,新舊客戶訂單雙重加持下,營收獲利有
機會進一步成長,預計在第四季或明年初送件申請上市,於明年
第一季掛牌。
蘋果的iPhone和LG的Prada手機帶動手機採用觸控面板風潮。
市調機構Displaybank指出,今年搭載觸控面板的手機出貨量預估
將達到1.14億支,預估到2013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規模將達16
億支,其中搭載觸控螢幕面板的手機數量將接近4億支,市場滲透
率將達25%,亦即平均每4支手機,就有1支觸控面板手機。
觸控面板熱潮延燒,也帶動觸控面板廠營收持續增溫,洋華
6月營收10.50億元,再創歷史單月新高。總計第二季營收29.36億
元,較第一季21.92億元成長33.94%,今年上半年營收51.22億元
,年成長率69.54%。
三星、LG與宏達電是洋華三大客戶,其中全球第三大手機廠
LG下半年將推出14款新手機,當中有半數都是觸控手機,可望挹
注洋華下半年成長動能。
介面光電6月營收也衝上了3.19億元、是今年次高,總計第二
季營收達7.97億元,上半年營收合計約16.14億元,年成長率高達
111.53%。在主力客戶三星和宏達電訂單挹注之下,下半年營收
看漲。
市調機構Displaybank指出,今年搭載觸控面板的手機出貨量預估
將達到1.14億支,預估到2013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規模將達16
億支,其中搭載觸控螢幕面板的手機數量將接近4億支,市場滲透
率將達25%,亦即平均每4支手機,就有1支觸控面板手機。
觸控面板熱潮延燒,也帶動觸控面板廠營收持續增溫,洋華
6月營收10.50億元,再創歷史單月新高。總計第二季營收29.36億
元,較第一季21.92億元成長33.94%,今年上半年營收51.22億元
,年成長率69.54%。
三星、LG與宏達電是洋華三大客戶,其中全球第三大手機廠
LG下半年將推出14款新手機,當中有半數都是觸控手機,可望挹
注洋華下半年成長動能。
介面光電6月營收也衝上了3.19億元、是今年次高,總計第二
季營收達7.97億元,上半年營收合計約16.14億元,年成長率高達
111.53%。在主力客戶三星和宏達電訂單挹注之下,下半年營收
看漲。
一線手機大廠積極推?新款觸控手機,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以及宏達電3大觸控手機品牌
廠等需求增溫,也注台灣觸控面板廠業績表現亮眼,觸控面板廠
預估,第3季底進入出貨旺季,手機廠拉貨力道將會更加明顯。此
外,由於三星力推電容式觸控面板,挹注洋華、介面電容式觸控
面板出貨大幅成長,三星不僅已躍居介面最大單一客戶,下半年
也將推升洋華電容式出貨比重,目標佔觸控面板營收比重將上看
1成。
由於2009年觸控面板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大幅成長,預計將達2成
以上的市佔,在三星、LG以及宏達電3大觸控手機品牌大廠的力
推之下,下半年進入銷售旺季後,新機種更將紛紛出爐,對上游
觸控面板的拉貨力道也跟著轉強。
其中囊括3大品牌廠訂單的泮華,受惠於品牌廠訂單穩定且客戶相
較分散,因此第2季觸控面板業績單月均維持3~5%成長,對於第3
季的看法,洋華表示,進7~8月悔法較為保守,預期將僅維持微
幅成長,待9月起到第4季開始進入傳統旺季,屆時才有機會有較
大幅度的業績成長。
另外,在電容式觸控面板需求方面,近期在三星力推之下,成長
也相當迅速據了解,由於觸控面板廠供應電容式產品以材料為主
,不包括IC以及模組,因此雖然產值較低,出貨量谷當可觀,電
容式觸控目前佔洋華觸控面板營收約5%,隨著三星等大客戶需求
將快速放大,下半年目前成佔觸控面板事業營收近1成水準。
至於介面,由於三星佔質營收逾半,且以電容式觸控面板供應為
主,由於並未出貨到模組,因此產值規模較小,但出貨量亦不可
小覷,惟同時也有過於集中單一客戶的出貨風險。
洋華目前產品則仍以全平面式電阻為主,產能是電容式觸控的1
倍以上,2009年內的擴產目標,全平式電阻將由目前的單月200萬
片擴增至400萬片,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則將由100萬片,近期
內可望擴增至200萬片。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以及宏達電3大觸控手機品牌
廠等需求增溫,也注台灣觸控面板廠業績表現亮眼,觸控面板廠
預估,第3季底進入出貨旺季,手機廠拉貨力道將會更加明顯。此
外,由於三星力推電容式觸控面板,挹注洋華、介面電容式觸控
面板出貨大幅成長,三星不僅已躍居介面最大單一客戶,下半年
也將推升洋華電容式出貨比重,目標佔觸控面板營收比重將上看
1成。
由於2009年觸控面板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大幅成長,預計將達2成
以上的市佔,在三星、LG以及宏達電3大觸控手機品牌大廠的力
推之下,下半年進入銷售旺季後,新機種更將紛紛出爐,對上游
觸控面板的拉貨力道也跟著轉強。
其中囊括3大品牌廠訂單的泮華,受惠於品牌廠訂單穩定且客戶相
較分散,因此第2季觸控面板業績單月均維持3~5%成長,對於第3
季的看法,洋華表示,進7~8月悔法較為保守,預期將僅維持微
幅成長,待9月起到第4季開始進入傳統旺季,屆時才有機會有較
大幅度的業績成長。
另外,在電容式觸控面板需求方面,近期在三星力推之下,成長
也相當迅速據了解,由於觸控面板廠供應電容式產品以材料為主
,不包括IC以及模組,因此雖然產值較低,出貨量谷當可觀,電
容式觸控目前佔洋華觸控面板營收約5%,隨著三星等大客戶需求
將快速放大,下半年目前成佔觸控面板事業營收近1成水準。
至於介面,由於三星佔質營收逾半,且以電容式觸控面板供應為
主,由於並未出貨到模組,因此產值規模較小,但出貨量亦不可
小覷,惟同時也有過於集中單一客戶的出貨風險。
洋華目前產品則仍以全平面式電阻為主,產能是電容式觸控的1
倍以上,2009年內的擴產目標,全平式電阻將由目前的單月200萬
片擴增至400萬片,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則將由100萬片,近期
內可望擴增至200萬片。
台廠近幾年來吹起觸控熱,微軟的windows 7更將是2009年即將登
場的COMPUTEX展覽的重頭戲,觸面板除了在手持裝置逐漸普及
外,PC端也隨著Windows 7的出現而提高應用層面,包括Notebook
、Netbook、AIO PC甚至是Standalone Monitor皆已陸續出現觸控應
用。由於台灣在全球PC的製造領域舉足輕重,觸控產業未來在台
灣PC產業的加持之下,有機會持續創造營收。
觸控面板隨著IPhone熱銷,加上Windows 7的支,成為2009年最熱
門的產業之一。根據集邦科技預估,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在2009年
估計成長率可達36%,產?約新台幣318億元,約當9.5億美元,此
外,整體產業也將持續成長,估計2012年產值可望達到498億元。
觸控相關業者表示,台灣業者在技術的布局上,以電阻式; 電容式
觸控布局最為成熟,其他包括紅外線式、CMOS光學感應式等,
也有業者投入,不過還是以電阻式觸控供應商最多,主要原因是
切入門檻低,再加上具有成本低的優熱,台灣切入電阻式觸控的
廠商包括有洋華、介面、熒茂、時緯等。
至於電容式則是這幾年大受看好的創新應用。不過目前電容式的
成本仍高,同時大尺寸化仍尚待克服。而台廠TFT相關族群跨足
到觸面板的廠商則包括有友達、達虹、和鑫、群創、彩晶等,?是
直接切入到電容式技術。
觸控面板王要的組成結構是螢幕前方用以接收觸控訊該的感應面
板,與接收到觸控訊號後轉化為指令的控制晶片,其中感應面板
由ITO玻璃ITO film所組成,其原材料包括玻璃、PET與ITO靶材等
主要由日商或美商掌屋,此外,觸控面板中還有許多化學膠材與
軟板,同樣也是由日商與美商所掌握,如杜邦、3M、日東電工等
。
以產業鏈來看,台灣切入點多屬於中游與下游。根據集邦科技統
計,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包括下游觸控面板組裝、ITO film/Glass與
控制IC等,2008年全年產值達230億元,其中觸控面板組裝產值最
大,佔比達94%,其餘ITO film/Glass與控制晶片的產值僅佔3%與4%
。
至於2009年,由於windows 7帶來的大尺寸面板觸控應用商機,預
估觸控面板產值將達318億元,其中觸控面板組裝預估可達283億
元,年成長率29%,但佔產業比重下滑為89%,主要是因為中游有
不少廠商於2009年開始進入量產。
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Windows 7為中大尺寸觸控應用帶來商機,
但就PC應用特性或觸控技術本身發展的限制,PC要藉由觸控輸入
引起商機與買氣,仍需要時間觀察,不見得2009年對業者的營收
就會出現鉅額項獻。
場的COMPUTEX展覽的重頭戲,觸面板除了在手持裝置逐漸普及
外,PC端也隨著Windows 7的出現而提高應用層面,包括Notebook
、Netbook、AIO PC甚至是Standalone Monitor皆已陸續出現觸控應
用。由於台灣在全球PC的製造領域舉足輕重,觸控產業未來在台
灣PC產業的加持之下,有機會持續創造營收。
觸控面板隨著IPhone熱銷,加上Windows 7的支,成為2009年最熱
門的產業之一。根據集邦科技預估,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在2009年
估計成長率可達36%,產?約新台幣318億元,約當9.5億美元,此
外,整體產業也將持續成長,估計2012年產值可望達到498億元。
觸控相關業者表示,台灣業者在技術的布局上,以電阻式; 電容式
觸控布局最為成熟,其他包括紅外線式、CMOS光學感應式等,
也有業者投入,不過還是以電阻式觸控供應商最多,主要原因是
切入門檻低,再加上具有成本低的優熱,台灣切入電阻式觸控的
廠商包括有洋華、介面、熒茂、時緯等。
至於電容式則是這幾年大受看好的創新應用。不過目前電容式的
成本仍高,同時大尺寸化仍尚待克服。而台廠TFT相關族群跨足
到觸面板的廠商則包括有友達、達虹、和鑫、群創、彩晶等,?是
直接切入到電容式技術。
觸控面板王要的組成結構是螢幕前方用以接收觸控訊該的感應面
板,與接收到觸控訊號後轉化為指令的控制晶片,其中感應面板
由ITO玻璃ITO film所組成,其原材料包括玻璃、PET與ITO靶材等
主要由日商或美商掌屋,此外,觸控面板中還有許多化學膠材與
軟板,同樣也是由日商與美商所掌握,如杜邦、3M、日東電工等
。
以產業鏈來看,台灣切入點多屬於中游與下游。根據集邦科技統
計,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包括下游觸控面板組裝、ITO film/Glass與
控制IC等,2008年全年產值達230億元,其中觸控面板組裝產值最
大,佔比達94%,其餘ITO film/Glass與控制晶片的產值僅佔3%與4%
。
至於2009年,由於windows 7帶來的大尺寸面板觸控應用商機,預
估觸控面板產值將達318億元,其中觸控面板組裝預估可達283億
元,年成長率29%,但佔產業比重下滑為89%,主要是因為中游有
不少廠商於2009年開始進入量產。
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Windows 7為中大尺寸觸控應用帶來商機,
但就PC應用特性或觸控技術本身發展的限制,PC要藉由觸控輸入
引起商機與買氣,仍需要時間觀察,不見得2009年對業者的營收
就會出現鉅額項獻。
觸控面板近年成為熱門話題,台灣相關業者不儺憂電阻式、電容
式觸控布局最為成熟,其他包括紅外線式、CMOS光學感應式等
,也有業者投入,不過還是以電組式觸控供應商最多,電容式次
之,前者主要是切入門檻低,後者則是這幾年大受看好的創新應
用。
其中,發展最為成熟的電阻式觸控面板這1~2年的轉變相當大,
其中,在小尺寸面板應用方面,已從過去的傳統的類比式4線電組
,轉變成為數位的全平面觸控面板,在全平面電阻觸控出貨方面
,全球供應龍頭大廠原本是日廠日本寫真(Nissha),但是近2年來
台廠洋華切入後,也瓜分了不少國際大廠訂單,因此其出貨規模
也逐漸追上日寫,成為全球兩大手機電阻式觸控面板的龍頭廠之
一。
除洋華外,包括介面、熒茂、時緯等,也均是台灣小尺寸電阻觸
控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電阻式在中小尺寸方面,由於5線式更為耐用,同時也已發出展出
多點觸控技術,因此被視為電阻式觸控在中大尺寸應用的主流技
術。台灣具備5線式電阻觸控技術的業者,則包括萬達、富晶通、
理義等。
至於電容式觸控面板方面,主要是受到iPhone帶動其創新應用的
風潮,使得後來投入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開發以及生產的業者相
當多,其技術也不盡相同。其中,除了為蘋果(Apple)生產投射式
電容觸控面板的勝華以宸鴻外,其他包括洋華、介面、熒茂,也
都推出電容式觸控面板,並有部分業者供應韓廠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另外,包括達虹、如鑫、全台晶像等,賜是採用與TFT或是彩色
濾光片(CF)技術接近的濺鍍相關設備,投入生產較精密的ITO導電
玻璃,其中達紅以生產可多點觸控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為主,
由於兼具TFT以及CF技術,加上鴨子划水已久,近期將陸續完成
國際NB大廠認證,並於下半年開始出貨。
式觸控布局最為成熟,其他包括紅外線式、CMOS光學感應式等
,也有業者投入,不過還是以電組式觸控供應商最多,電容式次
之,前者主要是切入門檻低,後者則是這幾年大受看好的創新應
用。
其中,發展最為成熟的電阻式觸控面板這1~2年的轉變相當大,
其中,在小尺寸面板應用方面,已從過去的傳統的類比式4線電組
,轉變成為數位的全平面觸控面板,在全平面電阻觸控出貨方面
,全球供應龍頭大廠原本是日廠日本寫真(Nissha),但是近2年來
台廠洋華切入後,也瓜分了不少國際大廠訂單,因此其出貨規模
也逐漸追上日寫,成為全球兩大手機電阻式觸控面板的龍頭廠之
一。
除洋華外,包括介面、熒茂、時緯等,也均是台灣小尺寸電阻觸
控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電阻式在中小尺寸方面,由於5線式更為耐用,同時也已發出展出
多點觸控技術,因此被視為電阻式觸控在中大尺寸應用的主流技
術。台灣具備5線式電阻觸控技術的業者,則包括萬達、富晶通、
理義等。
至於電容式觸控面板方面,主要是受到iPhone帶動其創新應用的
風潮,使得後來投入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開發以及生產的業者相
當多,其技術也不盡相同。其中,除了為蘋果(Apple)生產投射式
電容觸控面板的勝華以宸鴻外,其他包括洋華、介面、熒茂,也
都推出電容式觸控面板,並有部分業者供應韓廠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另外,包括達虹、如鑫、全台晶像等,賜是採用與TFT或是彩色
濾光片(CF)技術接近的濺鍍相關設備,投入生產較精密的ITO導電
玻璃,其中達紅以生產可多點觸控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為主,
由於兼具TFT以及CF技術,加上鴨子划水已久,近期將陸續完成
國際NB大廠認證,並於下半年開始出貨。
電容式觸控需求成長強勁,2009年下半除了電容式智慧型手機大
量問世,可望逐漸取代電阻式智慧型手機外,windows 7也開啟中
大尺寸的應用,而成本已逐漸式微的彩色濾光片產業,也因為觸
控需求引爆廠商積極轉型,市場看好台系業老包括和鑫、達虹,
下半年營運將具成長性。
觸控功能早期應用在智慧型手機、PND以及工業控制等應用,近
期除上述應用持續成長外,Windows 7即將引爆觸控NB熱,即將
展開的COMPUTEX可望有搭載windows 7的機種展出,此外,微軟
也規劃發布windows 7 RTM版本,且2010年亦可望會售版本問世,
未來,觸控功能也可望應用在PC上,持續往大尺寸應用方向延伸
。
觸控熱可望持續發燒,台系的觸控面板供應鏈包括迎輝、嘉威、
安可、達虹、和蟲、群創、勝華、洋華、介面、盛群、義隆電、
禾瑞亞等廠商都可望受惠。
而近幾年來,由於TFT LCD面厲廠多數自製彩色濾光片,使得相
關的彩色濾光片廠商營運備感艱辛,但在搭上觸控熱潮列車後,
台系的彩色濾光片廠商正在積極轉型中,其中,和鑫與彩晶、達
虹與友達合作,共同開發系統端客戶,更使得彩色濾光片產業出
現生機,營運亦轉佳。
以虹來說,其在2007年就開始耕耘觸控領域,除獲得友達TFT、
LCM以及相關團隊的技術支援之外,並結合自身彩色濾光片的黃
光製程,另自行開發設備,在技術上具有優勢。達虹2008年的營
業損失為3.73億元,稅後虧損10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48元。法人
預估,達虹在轉型效益顯現下,2009年可望轉虧為盈。
至於在和鑫方面,2009年第1季營收為4.13億元,稅後虧損7.58億
每股稅後虧損1.26元,不過和鑫4月營收已躍升至4.68億元,較3
月增52.6%,累計1~4月營收也已達8.81億元,此外,和鑫自5月起
,折舊金額將大幅下降,法人預估,和鑫5月營運狀況可望持續好
轉,下半年成長動能可期。
量問世,可望逐漸取代電阻式智慧型手機外,windows 7也開啟中
大尺寸的應用,而成本已逐漸式微的彩色濾光片產業,也因為觸
控需求引爆廠商積極轉型,市場看好台系業老包括和鑫、達虹,
下半年營運將具成長性。
觸控功能早期應用在智慧型手機、PND以及工業控制等應用,近
期除上述應用持續成長外,Windows 7即將引爆觸控NB熱,即將
展開的COMPUTEX可望有搭載windows 7的機種展出,此外,微軟
也規劃發布windows 7 RTM版本,且2010年亦可望會售版本問世,
未來,觸控功能也可望應用在PC上,持續往大尺寸應用方向延伸
。
觸控熱可望持續發燒,台系的觸控面板供應鏈包括迎輝、嘉威、
安可、達虹、和蟲、群創、勝華、洋華、介面、盛群、義隆電、
禾瑞亞等廠商都可望受惠。
而近幾年來,由於TFT LCD面厲廠多數自製彩色濾光片,使得相
關的彩色濾光片廠商營運備感艱辛,但在搭上觸控熱潮列車後,
台系的彩色濾光片廠商正在積極轉型中,其中,和鑫與彩晶、達
虹與友達合作,共同開發系統端客戶,更使得彩色濾光片產業出
現生機,營運亦轉佳。
以虹來說,其在2007年就開始耕耘觸控領域,除獲得友達TFT、
LCM以及相關團隊的技術支援之外,並結合自身彩色濾光片的黃
光製程,另自行開發設備,在技術上具有優勢。達虹2008年的營
業損失為3.73億元,稅後虧損10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48元。法人
預估,達虹在轉型效益顯現下,2009年可望轉虧為盈。
至於在和鑫方面,2009年第1季營收為4.13億元,稅後虧損7.58億
每股稅後虧損1.26元,不過和鑫4月營收已躍升至4.68億元,較3
月增52.6%,累計1~4月營收也已達8.81億元,此外,和鑫自5月起
,折舊金額將大幅下降,法人預估,和鑫5月營運狀況可望持續好
轉,下半年成長動能可期。
觸控面板當紅,面板、彩色濾光片、聚光片廠等紛紛投入觸控面
板供應鏈體系。彩晶(6116)公司表示,彩晶的觸控產品以低價
小筆電(Netbook) 與一般主流筆電為主,第三季將可發揮效應
,一旦微軟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市場反應良好,第四季可望
引爆成長動能。第二季面板市場需求強勁,但面板價格仍然無法
突破成本線,業者另闢戰場,轉往高毛利產品市場發展。目前面
板除少部份機種已達到成本價以外,其餘仍然在虧損階段,供應
商的訂單與利潤都被嚴重侵蝕,觸控面板市場需求強勁,毛利率
普遍較高,市場提高對觸控面板相關廠商本益比評價。
觸控面板需求急升,觸控面板業者積極擴增產能,釋出更大的零
組件商機,吸引光電相關廠商投入。聚光片大廠迎輝(3523)與
嘉威(3557)發展ITO導電膜,不同於一般觸控電腦業者切入導電
玻璃的作法,迎輝與嘉威都以在PET上鍍膜的方式切入觸控市場。
由於這項產品技術門檻更高、利潤也較佳,產品尚未量產股價即
已率先反應,近期股價表現強勁。迎輝昨(14)日以漲停51.1元
強勢作收,嘉威上漲0.3元,彩晶上漲0.1元,收盤價8.13元。
迎輝為全球第二大光學膜廠,全球市占率僅次於3M。看好觸控面
板商機,迎輝早在去年即積極規劃搶進ITO導電膜領域。迎輝指出
,目前試產進行順利,已進行量產前的規格送樣,一旦規格確認
,ITO導電膜5月量產,較原訂6月量產時程提前,送樣對象已有二
、三十家,洋華與介面的高階產品則是迎輝設定的首要目標。
彩晶投入觸控電腦將以低價小筆電與NB這類較大尺寸的產品為主
。不同於手機產品,這類產品的面板面積大,有助於消化產能,
主要是因應Windows 7的產品上市,預期將在市場上出現重大影響
。
彩晶將產品主力轉入中小尺寸為主的市場,成功避開面板廠拚戰
最兇的產線,另外與和鑫(3049)共同開發觸控面板市場,也顯
示彩晶所選擇的策略正確。彩晶表示,目前相關產品多半屬於小
量生產的階段,Windows 7上市時程在第三季,彩晶與和鑫合作的
觸控面板將在第三季發揮效益。
板供應鏈體系。彩晶(6116)公司表示,彩晶的觸控產品以低價
小筆電(Netbook) 與一般主流筆電為主,第三季將可發揮效應
,一旦微軟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市場反應良好,第四季可望
引爆成長動能。第二季面板市場需求強勁,但面板價格仍然無法
突破成本線,業者另闢戰場,轉往高毛利產品市場發展。目前面
板除少部份機種已達到成本價以外,其餘仍然在虧損階段,供應
商的訂單與利潤都被嚴重侵蝕,觸控面板市場需求強勁,毛利率
普遍較高,市場提高對觸控面板相關廠商本益比評價。
觸控面板需求急升,觸控面板業者積極擴增產能,釋出更大的零
組件商機,吸引光電相關廠商投入。聚光片大廠迎輝(3523)與
嘉威(3557)發展ITO導電膜,不同於一般觸控電腦業者切入導電
玻璃的作法,迎輝與嘉威都以在PET上鍍膜的方式切入觸控市場。
由於這項產品技術門檻更高、利潤也較佳,產品尚未量產股價即
已率先反應,近期股價表現強勁。迎輝昨(14)日以漲停51.1元
強勢作收,嘉威上漲0.3元,彩晶上漲0.1元,收盤價8.13元。
迎輝為全球第二大光學膜廠,全球市占率僅次於3M。看好觸控面
板商機,迎輝早在去年即積極規劃搶進ITO導電膜領域。迎輝指出
,目前試產進行順利,已進行量產前的規格送樣,一旦規格確認
,ITO導電膜5月量產,較原訂6月量產時程提前,送樣對象已有二
、三十家,洋華與介面的高階產品則是迎輝設定的首要目標。
彩晶投入觸控電腦將以低價小筆電與NB這類較大尺寸的產品為主
。不同於手機產品,這類產品的面板面積大,有助於消化產能,
主要是因應Windows 7的產品上市,預期將在市場上出現重大影響
。
彩晶將產品主力轉入中小尺寸為主的市場,成功避開面板廠拚戰
最兇的產線,另外與和鑫(3049)共同開發觸控面板市場,也顯
示彩晶所選擇的策略正確。彩晶表示,目前相關產品多半屬於小
量生產的階段,Windows 7上市時程在第三季,彩晶與和鑫合作的
觸控面板將在第三季發揮效益。
全球觸控面板今年出貨量將達到4.8億片,較去年成長3.3%,台灣
的洋華(3622)與介面(3584)名列全球第二與第五大廠,手機
仍是推升觸控面板成長的主力產品,預估今年手機將占整個觸控
面板出貨量比重逾五成。
洋華昨(11)日股價以漲停作收,上漲25.5元,以390元收盤,
成交量2,962張,股價已躍居台股電子股第三高,僅次於宏達電與
聯發科。
洋華4月營收9.23億元,年增46.13%,再創歷史單月新高,帶動近
期股價上揚,在三星與LG兩大手機廠推動下,加上微軟
Windows 7作業系統力推觸控面板應用,可望支撐洋華今年的業績
。
DisplaySearch統計,去年全球前五大觸控面板廠,依序為日本寫
真、洋華、意力、信利與介面,其中日本寫真超越洋華,成為去
年觸控面板的龍頭。
全球觸控面板去年出貨量4.6億片,雖然較2007年大幅成長52%,
但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今年將僅成長3.3%,約達到4.8億片。
在產值方面,去年產值約36億美元,今年產值成長幅度不大,預
期到2010年時,可以回升到45億美元左右。
在應用方面,手機、可攜式導航設備(PND)與遊戲機,仍然是
觸控面板三大應用產品,其中仍以手機為主,手機去年占整個觸
控面板出貨量的47%,隨著更多手機採用,今年將成長到51%。
洋華指出,過去採用觸控面板的手機,主要是高階與智慧型手機
,今年包括三星與LG,均把觸控面板列為中階手機配備之一,可
望帶動觸控面板出貨量進一步成長。
洋華主要客戶包括三星、LG與宏達電,三家業者占營收比重約八
成,其餘兩成為大陸與其它客戶。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說,今年三
星與LG占洋華比重會上升,至於宏達電的部分則會下降。
從出貨尺寸看,觸控面板出貨量仍集中在4吋以下,去年出貨量
為3.6億片,占整體市場比重近79%,受經濟衰退影響,今年出貨
量維持與去年相當的水準,預期到2010年會有2%的成長幅度。
的洋華(3622)與介面(3584)名列全球第二與第五大廠,手機
仍是推升觸控面板成長的主力產品,預估今年手機將占整個觸控
面板出貨量比重逾五成。
洋華昨(11)日股價以漲停作收,上漲25.5元,以390元收盤,
成交量2,962張,股價已躍居台股電子股第三高,僅次於宏達電與
聯發科。
洋華4月營收9.23億元,年增46.13%,再創歷史單月新高,帶動近
期股價上揚,在三星與LG兩大手機廠推動下,加上微軟
Windows 7作業系統力推觸控面板應用,可望支撐洋華今年的業績
。
DisplaySearch統計,去年全球前五大觸控面板廠,依序為日本寫
真、洋華、意力、信利與介面,其中日本寫真超越洋華,成為去
年觸控面板的龍頭。
全球觸控面板去年出貨量4.6億片,雖然較2007年大幅成長52%,
但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今年將僅成長3.3%,約達到4.8億片。
在產值方面,去年產值約36億美元,今年產值成長幅度不大,預
期到2010年時,可以回升到45億美元左右。
在應用方面,手機、可攜式導航設備(PND)與遊戲機,仍然是
觸控面板三大應用產品,其中仍以手機為主,手機去年占整個觸
控面板出貨量的47%,隨著更多手機採用,今年將成長到51%。
洋華指出,過去採用觸控面板的手機,主要是高階與智慧型手機
,今年包括三星與LG,均把觸控面板列為中階手機配備之一,可
望帶動觸控面板出貨量進一步成長。
洋華主要客戶包括三星、LG與宏達電,三家業者占營收比重約八
成,其餘兩成為大陸與其它客戶。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說,今年三
星與LG占洋華比重會上升,至於宏達電的部分則會下降。
從出貨尺寸看,觸控面板出貨量仍集中在4吋以下,去年出貨量
為3.6億片,占整體市場比重近79%,受經濟衰退影響,今年出貨
量維持與去年相當的水準,預期到2010年會有2%的成長幅度。
觸控手機需求火熱,加上品牌大廠力推,近幾個月洋華、介面等
觸控面板廠營收持續走高,不過4月觸控面板廠業績表現,介面等
業者相繼出現回軟的走勢,僅洋華在多家品牌大廠訂單支撐下,
營收持續增溫,並再度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洋華4月營收約為新台幣9.23億元,較3月8.77億元成長約5%,不
僅突破3月的高點續創新高,同時單月營收達9億元以上,也大幅
拉開與其他觸控面板廠的規模差距。
目前洋華觸控面板出貨仍以全平面電阻以及手機應用為主,電容
式已開始放量,不過對營收的貢獻仍相對較小。另外,洋華在營
收出貨方面得以大幅拉開與其他同業之間的距離,除了在全平面
電阻方面的布局較早,在技術及產能方面領先其他同業2~3季之
外,在品牌大廠客戶方面的布局較為多元,包括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以及宏達電等,佔
洋華營收合計逾8成,3大客戶比重平均,也是其營收成長相較穩
定的原因之一。
觸控面板廠營收持續走高,不過4月觸控面板廠業績表現,介面等
業者相繼出現回軟的走勢,僅洋華在多家品牌大廠訂單支撐下,
營收持續增溫,並再度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洋華4月營收約為新台幣9.23億元,較3月8.77億元成長約5%,不
僅突破3月的高點續創新高,同時單月營收達9億元以上,也大幅
拉開與其他觸控面板廠的規模差距。
目前洋華觸控面板出貨仍以全平面電阻以及手機應用為主,電容
式已開始放量,不過對營收的貢獻仍相對較小。另外,洋華在營
收出貨方面得以大幅拉開與其他同業之間的距離,除了在全平面
電阻方面的布局較早,在技術及產能方面領先其他同業2~3季之
外,在品牌大廠客戶方面的布局較為多元,包括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以及宏達電等,佔
洋華營收合計逾8成,3大客戶比重平均,也是其營收成長相較穩
定的原因之一。
去年金融風暴來襲,不少興櫃股票出現慘跌,營運也陷入調整期
,或因主辦承銷券商持有的興櫃股票慘賠,紛紛退出推薦券商,
以致太陽光(3566)等六家興櫃公司撤銷掛牌。
根據櫃買中心公告顯示,近來興櫃掛牌的公司有致和證券(5864
),以及本月16日新掛的世鎧(2063),恢復掛牌的有寶齡(
1760)。
終止興櫃掛牌買賣的則有太陽光、偉喬(3166),以及17日終止
的慶鴻(6608),4月底、5月初終止的還有同泰(3321)及永儲
(9965),先進電(3437)也決定撤銷買賣。
券商表示,造成近來興櫃公司紛紛撤銷掛牌買賣原因,除可能是
公司考量未來財務及營運狀況外,也不排除是因券商手中抱了一
些陳年老案,經過去年金融風暴後股價重挫,出現龐大損失,經
評估未來轉上櫃或上市機率不高,乾脆退出推薦券商,但隨著行
情回升,未來撤銷情況應會逐漸好轉。
雖然有券商退出推薦券商,但也有如國泰證券逆勢送暖積極加入
。光是本月10日及16日兩天,國泰證券就加入能元(3127)、精
材(3374)、凱鼎(3547)、閎康(3587)、通嘉(3588)、上
銀(2049)、介面(3584)等21家興櫃公司推薦券商行列。
近期才從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轉任國泰證券總經理的饒世湛表
示,國泰證券是從零開始,過去在興櫃市場沒有太多著墨,希望
未來能更積極參與,在市場中尋找好的機會,透過參與興櫃公司
推薦深入了解市場,目前對公司經營策略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統一證券過去在承銷市場著墨也不是太多,最主要是因先前市場
狀況不佳,利潤也不高,但近來銷承業務也略轉趨積極,日前拿
下寶齡的主辦承銷商後,才讓寶齡得以恢復興櫃掛牌,另外也加
入成為曜鵬(3538)推薦券商。
,或因主辦承銷券商持有的興櫃股票慘賠,紛紛退出推薦券商,
以致太陽光(3566)等六家興櫃公司撤銷掛牌。
根據櫃買中心公告顯示,近來興櫃掛牌的公司有致和證券(5864
),以及本月16日新掛的世鎧(2063),恢復掛牌的有寶齡(
1760)。
終止興櫃掛牌買賣的則有太陽光、偉喬(3166),以及17日終止
的慶鴻(6608),4月底、5月初終止的還有同泰(3321)及永儲
(9965),先進電(3437)也決定撤銷買賣。
券商表示,造成近來興櫃公司紛紛撤銷掛牌買賣原因,除可能是
公司考量未來財務及營運狀況外,也不排除是因券商手中抱了一
些陳年老案,經過去年金融風暴後股價重挫,出現龐大損失,經
評估未來轉上櫃或上市機率不高,乾脆退出推薦券商,但隨著行
情回升,未來撤銷情況應會逐漸好轉。
雖然有券商退出推薦券商,但也有如國泰證券逆勢送暖積極加入
。光是本月10日及16日兩天,國泰證券就加入能元(3127)、精
材(3374)、凱鼎(3547)、閎康(3587)、通嘉(3588)、上
銀(2049)、介面(3584)等21家興櫃公司推薦券商行列。
近期才從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轉任國泰證券總經理的饒世湛表
示,國泰證券是從零開始,過去在興櫃市場沒有太多著墨,希望
未來能更積極參與,在市場中尋找好的機會,透過參與興櫃公司
推薦深入了解市場,目前對公司經營策略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統一證券過去在承銷市場著墨也不是太多,最主要是因先前市場
狀況不佳,利潤也不高,但近來銷承業務也略轉趨積極,日前拿
下寶齡的主辦承銷商後,才讓寶齡得以恢復興櫃掛牌,另外也加
入成為曜鵬(3538)推薦券商。
觸控已經成為新一代手機的應用主要趨勢,其中又以韓系手機大
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最為
積極,尤其是三星,中高階以上的新手機都以觸控為主打,在三
星的觸控手機機海戰術下,台灣觸控面板廠包括洋華、介面,均
分食到不少訂單,也成為2家公司從2008年底以來業績成長的主要
動力。
由於三星從2008年起積極主打觸控手機,其所推出的觸控手機機
種之多稱冠手機大廠,據觸控面板廠表示,尤其是三星手機銷售
在全球有區域性的差異,其觸控手機機種可多達40~50支;另外也
有觸控面板廠表示,三星觸控手機年需求量大約在4,000萬支左右
,因此對台灣2大手機觸控面板廠洋華、介面的挹注相當可觀。
此外,三星推出的觸控手機不僅機種多,且包括全平面電阻式觸
控以及電容式觸控兩大類型技術,大約各佔一半比重,洋華、介
面不僅同時供應全平面電阻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且電容式觸控
面板出貨有逐漸凌駕於全平面電阻的趨勢。另外,洋華、介面均
稱為三星觸控面板第一大供應商,其中,介面對三星出貨比重已
達營收逾半規模。
相對地,洋華由於產能規模較大,除三星外,其客戶包括樂金、
宏達電等品牌客戶,以及夏普(Sharp)、群創、統寶、凌巨等面板
客戶,3大品牌客戶加上夏普和佔公司營收約8成比重。
日前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表示,雖然三星、樂金等客戶開始引進其
他觸控面板供應商,但是由於整體市場的派變大,即使有其他供
應商加入也是很自然的事,也不能說其他供應商進來瓜分市場,
他認為包括洋華在內,大家的出貨營收都會持續成長。
由於三星是僅次於諾基亞(Nokia)的全球第2大手機廠,2008年市佔
率大約16.2%,粗估手機年銷售量約1.9億~2億支,雖然三星在觸
控手機市場打的是機海戰術,不過年需求量達4,000萬支仍是相當
可觀的訂單規模,相較於蘋果(Apple)2008年iPhone銷售大約1,300
萬支上下(不計iPod touch),三星對手機觸控面板需求的總量約達
蘋果的3倍以上。
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最為
積極,尤其是三星,中高階以上的新手機都以觸控為主打,在三
星的觸控手機機海戰術下,台灣觸控面板廠包括洋華、介面,均
分食到不少訂單,也成為2家公司從2008年底以來業績成長的主要
動力。
由於三星從2008年起積極主打觸控手機,其所推出的觸控手機機
種之多稱冠手機大廠,據觸控面板廠表示,尤其是三星手機銷售
在全球有區域性的差異,其觸控手機機種可多達40~50支;另外也
有觸控面板廠表示,三星觸控手機年需求量大約在4,000萬支左右
,因此對台灣2大手機觸控面板廠洋華、介面的挹注相當可觀。
此外,三星推出的觸控手機不僅機種多,且包括全平面電阻式觸
控以及電容式觸控兩大類型技術,大約各佔一半比重,洋華、介
面不僅同時供應全平面電阻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且電容式觸控
面板出貨有逐漸凌駕於全平面電阻的趨勢。另外,洋華、介面均
稱為三星觸控面板第一大供應商,其中,介面對三星出貨比重已
達營收逾半規模。
相對地,洋華由於產能規模較大,除三星外,其客戶包括樂金、
宏達電等品牌客戶,以及夏普(Sharp)、群創、統寶、凌巨等面板
客戶,3大品牌客戶加上夏普和佔公司營收約8成比重。
日前洋華董事長林德錚表示,雖然三星、樂金等客戶開始引進其
他觸控面板供應商,但是由於整體市場的派變大,即使有其他供
應商加入也是很自然的事,也不能說其他供應商進來瓜分市場,
他認為包括洋華在內,大家的出貨營收都會持續成長。
由於三星是僅次於諾基亞(Nokia)的全球第2大手機廠,2008年市佔
率大約16.2%,粗估手機年銷售量約1.9億~2億支,雖然三星在觸
控手機市場打的是機海戰術,不過年需求量達4,000萬支仍是相當
可觀的訂單規模,相較於蘋果(Apple)2008年iPhone銷售大約1,300
萬支上下(不計iPod touch),三星對手機觸控面板需求的總量約達
蘋果的3倍以上。
雖然2008年下半景氣不振,不過部分觸控面板廠表現逆勢增溫,
或是整體表現相對市場景氣穩定,近期更受惠於景氣回升,觸控
面板應用持續看好,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各家觸控面
板相關的業者業績也快速增溫,加上25日小尺寸觸控面板龍頭廠
洋華即將掛牌,也帶動包括上市櫃以及興櫃的相關類股股價大幅
揚升。
其中,即將於25日掛牌上市的洋華,3月以來在興櫃市場的股價
上漲逾50%,其他包括已上櫃的熒茂,興櫃觸控面板股包括介面
、時緯、富晶通,以及已經通過上櫃審議的導電玻璃廠安可等,
近期大受投資市場資金青睞,短期內的漲幅均達50%以上。
在業績方面,由於洋華是備受矚目的觸控面板龍頭,獲利表現也
稱冠觸控面板廠,2008年稅後盈餘達新台幣11.6億元,EPS為
11.32元。
另外,最早上櫃的觸控IC廠禾瑞亞2008年業績表現也相當亮眼,
並於日前召開董事會,通過2008年盈餘分配案,擬配發1.45元現
金股利,並辦理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
或是整體表現相對市場景氣穩定,近期更受惠於景氣回升,觸控
面板應用持續看好,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各家觸控面
板相關的業者業績也快速增溫,加上25日小尺寸觸控面板龍頭廠
洋華即將掛牌,也帶動包括上市櫃以及興櫃的相關類股股價大幅
揚升。
其中,即將於25日掛牌上市的洋華,3月以來在興櫃市場的股價
上漲逾50%,其他包括已上櫃的熒茂,興櫃觸控面板股包括介面
、時緯、富晶通,以及已經通過上櫃審議的導電玻璃廠安可等,
近期大受投資市場資金青睞,短期內的漲幅均達50%以上。
在業績方面,由於洋華是備受矚目的觸控面板龍頭,獲利表現也
稱冠觸控面板廠,2008年稅後盈餘達新台幣11.6億元,EPS為
11.32元。
另外,最早上櫃的觸控IC廠禾瑞亞2008年業績表現也相當亮眼,
並於日前召開董事會,通過2008年盈餘分配案,擬配發1.45元現
金股利,並辦理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
儘管1月工作天數較少,但部分觸控面板業者包括洋華、介面業績
卻相對持穩,其中受惠於全平面電組式觸控面板Touch lens出貨熱
絡,洋華觸控面板業績甚至較2008年12月成長,與2008年同期相
比,在Touch lens產品加持下,洋華、介面業績均成長約3成。
由於傳統電組式觸控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加上訂單需求大幅減少
,對未能及時轉進高階全平面式觸控面板產品的業者來說,衝擊
相當大,觸控面板業者認為,由於生產的經濟規模以及生產良率
,影響公司獲利、客戶下單意願甚鉅,因此對大廠而言相較具有
優勢。
近年來惠於智慧手機大量採用觸控面板,加上手機品牌大廠如宏
達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
,積極推出相當多款的觸控螢幕手機,多採用全平面式電組觸控
面板為主,使得台廠切入此一域已有成果的洋華介面業績表現相
對亮眼,其中洋華耕耘最深,介面自2008年下半起也開始見到成
績。
卻相對持穩,其中受惠於全平面電組式觸控面板Touch lens出貨熱
絡,洋華觸控面板業績甚至較2008年12月成長,與2008年同期相
比,在Touch lens產品加持下,洋華、介面業績均成長約3成。
由於傳統電組式觸控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加上訂單需求大幅減少
,對未能及時轉進高階全平面式觸控面板產品的業者來說,衝擊
相當大,觸控面板業者認為,由於生產的經濟規模以及生產良率
,影響公司獲利、客戶下單意願甚鉅,因此對大廠而言相較具有
優勢。
近年來惠於智慧手機大量採用觸控面板,加上手機品牌大廠如宏
達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
,積極推出相當多款的觸控螢幕手機,多採用全平面式電組觸控
面板為主,使得台廠切入此一域已有成果的洋華介面業績表現相
對亮眼,其中洋華耕耘最深,介面自2008年下半起也開始見到成
績。
介面光電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擁有技術專業,卻在日本賣了20
年的設備機台。十年前,只因為想一圓「這輩子能擁有自己的工
廠」的夢想,毅然返台創業,並順利募集資金,踏入觸控面板產
業。
葉裕洲畢業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赴日本廣島取得自動控制碩
士學位後,就留在日本工作,一待就是20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
進入東芝機械,負責銷售化工機台,技術出身的他服務熱忱、效
率佳,很快地成為業務部門的台柱。
葉裕洲在東芝機械工作十年,年薪達600萬日圓,他為自己的部門
締造七成業績。傲人業績,讓日本住金物產開價1,200萬日圓挖角
。此舉讓東芝機械大為緊張,立即給他倍數調薪以求挽留。
宅心仁厚的葉裕洲,為此還在東芝機械多留了半年,交接完業務
才轉赴住金物產上班。如此一待又是十年,一直做到外籍次長(
相當於副部長)的職務。
葉裕洲在日本工作時,銷售設備機台、整廠輸出的經驗豐富,也
因此與台灣的企業結緣,成為日後他創業最佳的資金來源。
他賣設備還有另一項長才,就是不僅是自家的產品賣得好,只要
客戶需要的設備,就連韓國貨、德國貨等,他都能賣得嚇嚇叫。
49歲那年,葉裕洲面臨「中年危機」的考驗。他和老婆商量,想
圓擁有自己工廠的夢想。在太座允諾支持、免除後顧之憂下,葉
裕洲仔細規劃了三個月,便決心辭職返台創業。
十年前,他以「一支筆、一張紙」的簡報方式,說服大股東投資
介面光電,在二個月內籌足5.9億元的創業資金。
創立介面光電之初,走過慘淡經營的虧損階段。葉裕洲說,由於
公司不賺錢,2004年時介面光電的每股淨值只剩下3元,面臨創業
以來的第一次危機。幸賴原股東、投資人的支持,順利募集7,000
萬元特別股,讓公司漸入佳境,2007年締造每股稅後純益9.9元的
佳績。2008年介面光電遇上前三季虧損的第二次危機,葉裕洲認
為,危機的到來,也就代表是轉機的好時機,介面經過這樣的考
驗會走得更穩健,為股票上市紮穩馬步。
年的設備機台。十年前,只因為想一圓「這輩子能擁有自己的工
廠」的夢想,毅然返台創業,並順利募集資金,踏入觸控面板產
業。
葉裕洲畢業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赴日本廣島取得自動控制碩
士學位後,就留在日本工作,一待就是20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
進入東芝機械,負責銷售化工機台,技術出身的他服務熱忱、效
率佳,很快地成為業務部門的台柱。
葉裕洲在東芝機械工作十年,年薪達600萬日圓,他為自己的部門
締造七成業績。傲人業績,讓日本住金物產開價1,200萬日圓挖角
。此舉讓東芝機械大為緊張,立即給他倍數調薪以求挽留。
宅心仁厚的葉裕洲,為此還在東芝機械多留了半年,交接完業務
才轉赴住金物產上班。如此一待又是十年,一直做到外籍次長(
相當於副部長)的職務。
葉裕洲在日本工作時,銷售設備機台、整廠輸出的經驗豐富,也
因此與台灣的企業結緣,成為日後他創業最佳的資金來源。
他賣設備還有另一項長才,就是不僅是自家的產品賣得好,只要
客戶需要的設備,就連韓國貨、德國貨等,他都能賣得嚇嚇叫。
49歲那年,葉裕洲面臨「中年危機」的考驗。他和老婆商量,想
圓擁有自己工廠的夢想。在太座允諾支持、免除後顧之憂下,葉
裕洲仔細規劃了三個月,便決心辭職返台創業。
十年前,他以「一支筆、一張紙」的簡報方式,說服大股東投資
介面光電,在二個月內籌足5.9億元的創業資金。
創立介面光電之初,走過慘淡經營的虧損階段。葉裕洲說,由於
公司不賺錢,2004年時介面光電的每股淨值只剩下3元,面臨創業
以來的第一次危機。幸賴原股東、投資人的支持,順利募集7,000
萬元特別股,讓公司漸入佳境,2007年締造每股稅後純益9.9元的
佳績。2008年介面光電遇上前三季虧損的第二次危機,葉裕洲認
為,危機的到來,也就代表是轉機的好時機,介面經過這樣的考
驗會走得更穩健,為股票上市紮穩馬步。
介面光電(3584)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表示,介面經過2008年
的轉型陣痛期,第四季已轉虧為盈,2009年確定可以獲利。
多數面板廠因訂單消失,大放無薪假,興櫃廠商介面光電則受惠
三星i900系列手機穩定出貨,元旦只放二天假期,躍居員工還得
加班的幸福企業之林。更避開不景氣衝擊,至少有二個月的產能
利用率能見度。
葉裕洲指出,主要是因為介面轉型高階觸控面板策略成功,是韓
國三星i900系列手機、全球18個版本的觸控面板唯一供應商。讓
介面在手機市場第四季及第一季的傳統淡季中,仍有穩定的出貨
量。
2007年創下每股稅後純益(EPS)9.9元亮麗成績的介面光電,
2008年確定虧損。葉裕洲說,金融風暴引發的消費市場需求緊縮
,在2007年底就已經浮現。
葉裕洲解釋,當時介面光電的觸控面板是以低階產品為主,2007
年11月三家客戶,紛出現異常的退貨潮,後來才發現是大陸白牌
手機廠商過度下單的結果。他說,當時系統廠商出貨無望,轉而
要求向面板退貨,這批退貨讓介面在2008年花了七個月處理,也
讓介面積極展開轉型。
葉裕洲指出,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低階觸控面板廠的殺價競爭
,導致價格崩盤,跌幅高達35%,令介面光電面臨公司成立以來
最大的難關。
但危機就是轉機,介面決心脫離低階觸控面板市場的泥沼,轉型
往高階觸控面板產品發展,走出市場差異性。轉型後的介面光電
,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10月營收創去年單月新高3.3億元。不同
於面板廠的裁員、減薪及大放無薪假,介面規劃今年春節後,還
要招募新進員工,來滿足訂單生產的需求。
介面去年並推出三點同時輸入的觸控面板新產品,已由國際手機
品牌大廠進行產品設計中。
葉裕洲表示,因應大環境景氣的變動,介面原定今年擴建的三廠
,將會視新產品帶進的確效資金及訂單後,才會開始建廠生產。
同時,介面還跨足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市場,親自帶領研發的葉
裕洲指出,選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主要是考量生產機台可以
全數使用觸控面板生產線。
他說,太陽能產品還在開發階段,目前仍屬介面光電的「太陽能
專案處」,若是新產品規劃順利,最快在第二季會成立事業部,
展開產品銷售作業。
葉裕洲信心滿滿地說,介面光電今年可望獲利,規劃前三季業績
出爐後,將於今年11月申請股票初次上市(IPO)交易。
的轉型陣痛期,第四季已轉虧為盈,2009年確定可以獲利。
多數面板廠因訂單消失,大放無薪假,興櫃廠商介面光電則受惠
三星i900系列手機穩定出貨,元旦只放二天假期,躍居員工還得
加班的幸福企業之林。更避開不景氣衝擊,至少有二個月的產能
利用率能見度。
葉裕洲指出,主要是因為介面轉型高階觸控面板策略成功,是韓
國三星i900系列手機、全球18個版本的觸控面板唯一供應商。讓
介面在手機市場第四季及第一季的傳統淡季中,仍有穩定的出貨
量。
2007年創下每股稅後純益(EPS)9.9元亮麗成績的介面光電,
2008年確定虧損。葉裕洲說,金融風暴引發的消費市場需求緊縮
,在2007年底就已經浮現。
葉裕洲解釋,當時介面光電的觸控面板是以低階產品為主,2007
年11月三家客戶,紛出現異常的退貨潮,後來才發現是大陸白牌
手機廠商過度下單的結果。他說,當時系統廠商出貨無望,轉而
要求向面板退貨,這批退貨讓介面在2008年花了七個月處理,也
讓介面積極展開轉型。
葉裕洲指出,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低階觸控面板廠的殺價競爭
,導致價格崩盤,跌幅高達35%,令介面光電面臨公司成立以來
最大的難關。
但危機就是轉機,介面決心脫離低階觸控面板市場的泥沼,轉型
往高階觸控面板產品發展,走出市場差異性。轉型後的介面光電
,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10月營收創去年單月新高3.3億元。不同
於面板廠的裁員、減薪及大放無薪假,介面規劃今年春節後,還
要招募新進員工,來滿足訂單生產的需求。
介面去年並推出三點同時輸入的觸控面板新產品,已由國際手機
品牌大廠進行產品設計中。
葉裕洲表示,因應大環境景氣的變動,介面原定今年擴建的三廠
,將會視新產品帶進的確效資金及訂單後,才會開始建廠生產。
同時,介面還跨足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市場,親自帶領研發的葉
裕洲指出,選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主要是考量生產機台可以
全數使用觸控面板生產線。
他說,太陽能產品還在開發階段,目前仍屬介面光電的「太陽能
專案處」,若是新產品規劃順利,最快在第二季會成立事業部,
展開產品銷售作業。
葉裕洲信心滿滿地說,介面光電今年可望獲利,規劃前三季業績
出爐後,將於今年11月申請股票初次上市(IPO)交易。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