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睿生技(創櫃)公司新聞
台灣邦睿生技(6955)即將在創新板上市,預計12月6日掛牌交易,承銷價為每股108元。為了準備上市,公司將於21日至25日進行上市前競拍投標,競拍張數達1,725張,最低投標價為每股96.43元,27日將進行開標。此一上市計劃背後,邦睿生技的營運表現可圈可點,上半年EPS已達1.56元,並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盈利。 自2022年起,邦睿生技的營收突破1億元,並成功轉盈。今年前十月營收達1.77億元,年增長達44.27%,顯示公司業務持續成長。隨著證交所預計明年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並開放更多交易工具,如信用、借券及盤中零股交易,法人預測邦睿生技將因此受益,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 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徐振騰指出,隨著各國政府陸續推出生殖補助政策,市場對體外人工受孕(IVF)的認知度不斷提升。尤其是歐洲、韓國、日本等地都有相關政策補助,加上新品的推出,近年來公司營運進入高速成長階段。此外,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政府補助政策的出台,也推動了生殖中心對新儀器的需求,帶動內銷成長,目前營收占比已從過去的不到1%提升至今年的3%~4%,預計業績將翻倍成長。 邦睿生技搭上了人工生殖產業蓬勃發展的快車,其全自動的AI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採用世界獨創的微型化高畫質自動對焦顯微鏡頭,整合機構電子軟硬體平台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並搭配世上第一款光學級「精子檢測試片」,能夠簡單快速、準確且標準化地產出精子品質檢測報告。進階的「精子DNA碎片檢測試劑套組」則能正確判讀男性生育指標,而「精子優選器」則明顯提高優質精子的回收率,從而提升人工輔助生育(ART)的成功率。
邦睿生技2022年營收突破1億元轉盈,今年前十月營收1.77億元, 更超越去年全年,年增44.27%。
受惠證交所明年初擬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並開放信用、借券 及盤中零股交易等多元工具,法人認為,邦睿掛牌上市後,明年可望 受惠此開放政策,在業績持續成長帶動下,將可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 。
邦睿董事長暨總經理徐振騰表示,隨著各國政府陸續祭出生殖補助 ,市場對IVF(體外人工受孕)認知度逐漸更加提升,歐洲、韓國、 日本都有政策補助,配合新品推出,帶動近年營運進入高速成長。
另外,由於台灣也面臨少子化危機,政府的補助政策,也帶動生殖 中心添購新儀器,帶動內銷成長,目前營收占比已由過去不到1%提 升至今年的3%∼4%,業績將翻倍成長。
邦睿生技搭上人工生殖產業快速蓬勃發展的浪潮,全自動的AI精子 品質分析檢測儀採用世界獨創並取得專利的微型化高畫質自動對焦顯 微鏡頭、整合機構電子軟硬體平台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等並搭配世上 第一款光學級「精子檢測試片」,能簡單快速準確又標準化的產出精 子品質檢測報告;進階的「精子DNA碎片檢測試劑套組」可正確判讀 男性生育指標;「精子優選器」明顯增加優質精子的回收率提升了人 工輔助生育(ART)人工受孕的成功率。
成立於2016年的邦睿,是華人最大生技創投維梧資本(Vivo Capi tal)投資台灣的第一家新創公司,目前資本額1.96億元,上市將發 行現增1,917張,全數競拍,股本將擴增至2.1億元。董事長及旗下投 資公司博邦為第一大股東、持股合計17.47%,Vivo持股14.17%居第 二大,中華開發7%,華廣生技持股約5%。
徐振騰表示,邦睿開發的三個品項都是「獨門武器」,目前沒有競 爭對手。旗下全自動的AI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採用世界獨創,並取得 專利的微型化高畫質自動對焦顯微鏡頭、整合機構電子軟硬體平台及 AI人工智慧演算法等,並搭配世上第一款光學級「精子檢測試片」, 能簡單快速準確又標準化的產出精子品質檢測報告;進階的「精子D NA碎片檢測試劑套組」可正確判讀男性生育指標;「精子優選器」明 顯增加優質精子的回收率提升了人工輔助生育(ART)人工受孕的成 功率。
由於搭上人工生殖產業快速蓬勃發展的浪潮,邦睿以破壞式的創新 研發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概念以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為初心,能 讓使用者操作簡單、使用便利快速上手。
成立兩年即開發出創業產品-男性精子品質檢測分析儀在世界各國 進行銷售,2022年就度過燒錢的研發階段開始獲利。
邦睿今年前三季營收1.59億元,已經追平去年一整年的銷售額,年 增47%,上半年EPS為1.56元,已賺贏去年全年;由於下半年接單握 度高,預期下半年成長力道將優於上半年。
徐振騰表示,各國政府補助,市場對IVF(體外人工受孕)認知度 提升,歐洲、韓國、日本都有政策補助,配合新品推出,帶動近年營 運進入高速成長。
另外,由於台灣也面臨少子化危機,政府的補助政策,也帶動生殖 中心添購新儀器,帶動內銷成長,目前營收占比已由過去不到1%提 升至今年的3%∼4%,業績將翻倍成長。
瞄准不孕症市場,國內領先的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邦睿生技(6955),即將在12月登上創新板,正式掛牌上市,承銷價格已定為每股108元。邦睿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振騰在29日表示,隨著全球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生殖補助政策,公司近年來的營運呈現迅猛增長,今年營收和獲利預計將創下新紀錄,法人預測年度獲利有望翻倍。
2016年成立的邦睿生技,是華人最大生技創投維梧資本(Vivo Capital)投資台灣的首家新創公司,目前資本額達1.96億元。上市後將發行現增1,917張股份,全數將進行競拍,股本將擴增至2.1億元。其中,董事長徐振騰及旗下投資公司博邦為第一大股東,持股合計17.47%;維梧資本持股14.17%,位居第二;中華開發持股7%,華廣生技持股約5%。
徐振騰強調,邦睿生技研發的三大品項均具有獨特性,目前市場上尚無競爭對手。他介紹,公司旗下全自動的AI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採用世界獨創技術,搭配專利的微型化高畫質自動對焦顯微鏡頭、整合機構電子軟硬體平台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並推出世上第一款光學級「精子檢測試片」,能夠簡單、快速、準確且標準化地產出精子品質檢測報告。進階的「精子DNA碎片檢測試劑套組」則能正確判讀男性生育指標,而「精子優選器」則能顯著提高優質精子的回收率,從而提升人工輔助生育(ART)人工受孕的成功率。
搭上人工生殖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邦睿生技以破壞式創新研發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理念以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為目標,使用簡單、操作便利,讓使用者快速上手。成立僅兩年,即開發出創業產品——男性精子品質檢測分析儀,並在全球市場進行銷售。2022年,邦睿生技度過了研發階段,開始實現盈利。
今年前三季,邦睿生技營收達1.59億元,已經與去年全年銷售額持平,年增長達47%。上半年EPS為1.56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由於下半年接單情況良好,預期下半年成長力道將優於上半年。
徐振騰指出,各國政府補助政策的推出,以及市場對IVF(體外人工受孕)認知度的提升,尤其是歐洲、韓國、日本等地的政策補助,與新品推出相互配合,帶動公司近年營運進入高速成長期。此外,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政府補助政策也推動生殖中心添購新儀器,帶動內銷成長,目前營收占比已從過去不到1%提升至今年的3%至4%,業績預計將翻倍成長。
台灣創新藥材領軍企業邦睿生技(6955)即將在12月初登陸創新板,正式挂牌上市,承銷價格定於每股108元,預計將掀起市場關注的熱潮。據法人預測,今年台灣營收將比明年成長近五成,顯示邦睿生技在市場上的潛力無窮。
在上市前,邦睿生技於昨日(29日)舉行了業績發表會,董事長暨總經理徐振騰親自出席,並向大眾介紹公司的發展策略和市場展望。徐振騰強調,邦睿生技專注於「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已成功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知名度,產品遍及全球53個國家。
對於全球人工生殖產業的快速發展,徐振騰表達了高度信心,他指出,今年前三季的營收已經追平了去年全年的表現,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56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1.51元。
邦睿生技的實收資本額為1.96億元,上市後資本額將提升至2.16億元。徐振騰主導的博邦公司為最大股東,持股約17.4%,維梧創投和華開發分別持有14.17%和7.02%的股份,醫材廠華廣則持有約5%的股份。
徐振騰在會上提到,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生活壓力的增加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不孕人數逐年攀升。然而,社會普遍關注的是女性不孕問題,對男性生育狀況的關注則相對較少。這一市場缺口正是邦睿生技的利基所在。
作為一間高階醫材公司,邦睿生技擁有人工智慧光學顯微技術、固態染色轉印技術以及精子活動力優選技術等三大核心競爭力。今年前三季營收達1.6億元,年增長達47.4%,超越去年全年表現;上半年稅後純益0.3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1.56元,同樣高於去年全年的1.51元。
邦睿生技將在昨(29)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董事長暨總經理徐振騰表示,邦睿生技以「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打響國際知名度,市場已行銷全球53個國家,看好全球人工生殖產業快速蓬勃的浪潮,今年前三季營收已追平去年全年表現,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56元,也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51元。
邦睿生技實收資本額1.96億元,上市後資本額將提升到2.16億元,最大股東為徐振騰主導的博邦公司,持股約17.4%,第二大股東為維梧創投的14.17%,第三大股東中華開發7.02%,另外醫材廠華廣也持有約5%。
徐振騰表示,隨人口結構老化、高度壓力與飲食生活習慣改變的交互作用之下,不孕人數逐年攀升,但社會較多關注女性無法生育,卻鮮少關注男性生育狀況,這就造就邦睿生技利基點。邦睿生技為高階醫材公司,目前擁有人工智慧光學顯微技術、固態染色轉印技術、及精子活動力優選技術等三大核心競爭力。
邦睿生技今年前三季營收1.6億元,年增47.4%,超越去年全年表現;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0.3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1.56元,也高過去年全年的1.51元。
近年來,金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讓不少金融機構在承銷業務上領頭獨步。在眾多券商中,第一金證券以其卓越的承銷能力,預計今年將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共有四件IPO主辦案,並且還有興櫃主辦五件,實現了對外承銷業務的全面突破。
在這其中,星宇航空(2646)的掛牌上市,可謂是星光照耀,創下了四個第一:首家以多元上市公司身份登場、近十年上市資本額第一大、股票競拍金額及公開申購人數均創下台股史上第一。這不僅為星宇航空帶來了極佳的市場反響,也為第一金證券的承銷品牌增色不少。
第一金證券今年已成功輔導潤德(6881)、青新(6951)、星宇等IPO,其中邦睿(6955)預定於30日舉行業績發表會,預計也將在年底前掛牌上市。興櫃主辦方面,則包括仲恩生醫(7729)、安基生技(7754)、吉晟(7762)、三大未來(7761)及能率亞洲資本(7777)等五件,承銷業務表現亮眼。
星宇航空的上市,無疑是今年市場矚目的焦點。作為台股第一家以多元上市公司身份登場,其上市資本額達300億餘元,創近十年新高。辦理上市前的競拍金額更達74.4億元,刷新了上市櫃公司IPO的紀錄。公開申購方面,參與申購的合格抽籤筆數為160萬7,558筆,也是今年來首例突破百萬的新股抽籤。
第一金證券對星宇航空的上市輔導,展現了極高的專業度和決心。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該公司也與星宇簽訂上市輔導契約,並在困境中全力支持星宇。第一金證券還逐步增加星宇的部位,成為其第八大股東,展現了對星宇的堅定支持。
除了星宇航空,第一金證券還在興櫃市場上展現了強大的造市能力。星宇一直是興櫃股票交易量冠軍,買賣熱絡程度不亞於上市櫃公司。2023年,第一金證券在興櫃造市排名中位居第四名,專業承銷服務獲得企業客戶的肯定與信賴。
第一金證券並不僅限於傳統企業的承銷,同時還關注新創產業的發展。如環工股青新、生技股邦睿等都在創新板上市。今年登錄興櫃的仲恩、安基、吉晟、三大未來也分別是生技股及環工股;能率亞洲資本則是台灣資本市場第二家永續型創投公司,可響應政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中的「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為新創產業盡一份力。
面向未來,第一金證券將結合第一金控集團的資源,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籌資服務,並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以延伸承銷服務範圍,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夥伴。
第一金證券今年已輔導潤德(6881)、青新(6951)、星宇等IPO ,邦睿(6955)預定30日業績發表會,即將在年底前掛牌;興櫃主辦 則有仲恩生醫(7729)、安基生技(7754)、吉晟(7762)、三大未 來(7761)及能率亞洲資本(7777)等五件,承銷業務表現斐然。
今年最受市場矚目的當屬星宇航空,星宇是台股第一家以多元上市 公司;上市資本額300億餘元,為近十年掛牌上市公司資本額第一高 ;辦理上市前競拍金額達74.4億元,為上市櫃公司IPO第一高;公開 申購參與申購的合格抽籤筆數為160萬7,558筆,為今年來首例突破百 萬的新股抽籤,申購筆數刷新上市櫃公司IPO第一高。
第一金證券強化承銷輔導業務,首先是策略性爭取大型企業上市案 ,如星宇。第一金證券指出,2022年6月與星宇簽訂上市輔導契約, 當時正逢新冠疫情時期,航空客運近乎停擺,要推動股票上市對雙方 都有不少壓力及關卡要克服。但看到星宇於逆境下展現韌性,強化教 育訓練及飛安等基礎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石,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本公 司不但輔導團隊傾全力協助,更逐步增加星宇部位,成為星宇第八大 股東,展現力挺決心。
第一金證券也強化興櫃造市能力,星宇一直是興櫃股票交易量冠軍 ,買賣熱絡程度不下於上市櫃公司,第一金證券善盡主辦承銷商的責 任,2023年興櫃造市排名為全體證券商第四名,專業承銷服務獲得企 業客戶肯定與信賴。
同時,第一金證也持續聚焦在協助新創產業IPO,如環工股青新、 生技股邦睿都是在創新板上市。另外,今年登錄興櫃的仲恩、安基、 吉晟、三大未來也分別是生技股及環工股;至於能率亞洲資本則是台 灣資本市場第二家永續型創投公司,輔導能率亞洲可響應政府「亞洲 資產管理中心」中的「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為新創產業盡一份力。
未來第一金證券將搭配第一金控集團資源提供客戶籌資完整服務, 並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延伸承銷服務範圍,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 夥伴。
生技產業再掀新浪潮,一連串的IPO動作讓市場沸沸揚揚。其中,由華人最大生技創投維梧資本(Vivo)投資的邦睿生技,以及前光寶集團大掌櫃林群掌舵的全福生技,都將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這波IPO熱潮中,我們也看到了永信小金雞永鴻與健亞旗下的浩宇生技的逐漸崛起。
永信小金雞永鴻,這個在2016年由永信集團斥資6.2億元收購外商碩騰生技工廠而成立的子公司,如今已整合永信動物藥品部門,擁有近300張國內動物產品許可證。從治療性藥品到含藥飼料添加劑,再到非含藥飼料添加劑、寵物用藥和保健品,這四大類產品線的布局,讓永鴻在動物藥品市場上穩穩發展,最大股東永信集團持股逾5成,加上兆豐和玉山創投、中盈投資等強力股東的支持,永鴻的未來可期。
而健亞旗下的浩宇生技,則在腦瘤治療領域展現其獨特魅力。浩宇的NaviFUS系統與Avastin藥物結合,透過聚焦式超音波技術,有效增強藥物穿過血腦屏障的效率,對於復發型腦瘤(rGBM)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該公司與超音波顯影劑領導品牌Bracco合作,將在下半年開始於台大及長庚醫院進行無創精準治療復發性膠質細胞腦瘤的三期臨床試驗,讓我們對於這項新技術充滿期待。
在聚焦超音波治療腦疾的領域,以色列的Insightec、法國的Carthera以及浩宇生技都是佼佼者。其中,Insightec與浩宇生技在2018年和2022年分別榮獲愛迪生獎金牌獎,這項國際榮譽的獲得,更凸顯了這項技術的實力和受注目程度。
而近年來積極布局生醫產業的林群,除了入股全福生技、台睿生技等公司,成為最大股東外,還成立了安富一號、二號基金。全福生技的上市,被視為林群進軍生技業的重要里程碑,未來股價走勢和新藥的臨床開發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這一波生技新浪潮中,邦睿生技、全福生技、永鴻與浩宇生技等新興力量逐漸浮出水面,他們的崛起不僅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也為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鴻是永信在2016年斥資6.2億元,收購外商碩騰生技工廠,與永 信動物藥品部門整合成立,目前擁近300張國內動物產品許可證,產 品分為治療性藥品、含藥飼料添加劑、非含藥飼料添加劑、寵物用藥 、保健品等四大類;最大股東永信集團持股逾5成,其次為兆豐和玉 山創投、中盈投資等股東。
健亞小金雞浩宇NaviFUS系統併用Avastin於復發型腦瘤(rGBM)- 血腦屏障開啟,透過聚焦式超音波可增強藥物穿過血腦障壁效率,以 發揮療效。該公司攜手超音波顯影劑領導品牌Bracco,投入無創精準 治療復發性膠質細胞腦瘤三期臨床試驗,預計下半年在台大及長庚醫 院啟動。
目前以聚焦超音波治療腦疾的頂尖公司,進度較快的是以色列的I nsightec、法國的Carthera和浩宇,其中Insightec、浩宇分別在20 18和2022年時拿下愛迪生獎的金牌獎,凸顯該技術受國際關注程度。
另外,近年積極布局生醫產業的林群,不僅已結盟金融壽險和科技 傳產業友人資金,入股全福、台睿成為最大股東外,也成立了安富一 號、二號基金。
由於全福上市被視為林群進軍生技業的代表作,未來股價走勢和後 續新藥的臨床開發都備受關注。
打頭陣的將是在創新板掛牌的邦睿,已公告決議辦理初創新板上市 前現增191.7萬股案,暫定每股108元。而已通過上市申請的全福,預 計辦理現增1,547.1萬股,暫訂每股38元。
主攻男性不孕症的邦睿,系列產品包含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搭配 精子檢測試片,可進行AI演算後產出精子常規檢測數據;精子DNA碎 片檢測試劑組能正確判讀男性生育指標;精子優選器顯著提高優質精 子回收率,並以自有品牌「LensHooke」行銷全球。
邦睿預計30日舉行業績發表會,該公司近年營運三級跳,前三季營 收1.6億元、年增47.5%,上半年EPS達1.56元,營收、獲利均超越去 年全年。
專攻眼疾新藥的全福,則以技轉、新藥臨床雙軌並進策略布局,除 乾眼症新藥BRM421預計第四季會再完成六個月動物長期毒理試驗,最 快明年第二季啟動第二次三期臨床試驗外;斥資4億元取得工研院授 權移轉的BRM411(青光眼眼滴劑)與BRM412(濕式黃斑部病變眼滴劑 )兩項新藥開發權利,也加速進行臨床。
另外,以動物用藥、保健品為主的永鴻,已通過上市案,預計明年 第一季掛牌,而首家以長照為主的青松健康,則申請上市中。青松成 立於2007年5月,主要經營業務是社區式及住宿式等長期照顧服務。 今年前三季營收7.26億元、年增14.5%,上半年EPS為0.32元。
申請上櫃股中,浩宇兩大核心技術平台為「聚焦式超音波系統」與 「治療導引輔助系統」,藉由聚焦超音波「非侵入方式」 ,輔以「 精準導航」的血腦屏障開啟或神經調控,提升相關藥 物在腦部疾病 的療效,甚或直接調控影響病灶,達到治療效果。
威力德則以體外診斷用的醫療器材為主,主要代理經銷羅氏(Roc he)醫療診斷的相關設備醫材和售後服務,並同時將服務延伸至下遊 客戶,提供數位資訊平台予全台醫檢所及醫療院所。
**台灣生技產業逆勢走揚,IPO創年度新高**
全球生醫產業募資下滑之際,台灣生技產業卻表現強勁。預估今年將有約17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募資金額上看百億元新台幣,改寫年度紀錄。 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台灣生技業經多年淬鍊,與國際市場連結日益緊密,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自2007年《生物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後,政府推出多項支持政策,生技業者在授權、臨床試驗、行銷、併購和取得國際藥證等方面累積豐富經驗。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統計,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營業額從2016年的4,700億元成長至2023年的7,578億元。截至今年9月,上市、上櫃和興櫃生技醫療類股市值達1.79兆元。 會計師黃珮娟指出,儘管國際生醫資本市場受戰爭和升息影響,但台灣生技業受益於授權、取證和營收成長,加上創新醫療和數位科技的競爭力,推動生技類股指數持續上揚。今年至今已有10家公司IPO,募資額達80億元,較去年成長3倍。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有台新藥、藥華藥、中化控股和望隼等5家公司上市;共信-ky、佑全、醫影、國邑、諾貝兒和昱展6家上櫃;沛爾和向榮登上創新版。 第四季,除已上市的康霈外,邦睿生技、全福和浩宇也將陸續上市或上櫃。法人預估,此17家IPO公司合計募資金額將突破百億元新台幣,創下歷史新高。 經濟部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表示,目前有214家生技公司上市櫃,向產發署申請上市櫃意見書的134家中,生技公司就佔51家,反映出產業熱度。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表示,自2007年起,櫃買市場生技醫療類股成為獨立產業類別,至今已發展為台灣市值僅次於半導體的第二大類股。從2007年生物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過關,爾後鑽石起飛生技行動方案 到科技法等一連串牛肉政策,期間即使有基亞和浩鼎解盲失利風暴, 至今17年時間,生技業從授權、合作臨床、行銷、併購、代工到取國 際藥證等,各家公司練都就一身功夫。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統計,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營業額從201 6年的4,700億元成長到2023年的7,578億元,截至今(2024)年9月, 上市、上櫃、興櫃生技醫療類股市值達1.79兆。
會計師黃珮娟表示,近年國際生醫資本市場受戰爭、升息等影響, 但臺灣因授權、取證與營收成長,加上在創新醫療及數位科技具競爭 力,帶動生醫類股指數維持成長,今年截至9月有10家IPO,是2023年 的2倍,總募資額高達80億元,較去年成長3倍。
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有台新藥、藥華藥、中化控股、望隼等5家 公司上市;共信-ky、佑全、醫影、國邑、諾貝兒和昱展6家上櫃;沛 爾和向榮登上創新版。第四季除了已上市的康霈,全福、邦睿為準上 市股,浩宇和威力德則申請上櫃,法人預期,此17家IPO公司合計募 資金額將逾百億元,創下歷史年度新高。
經濟部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表示,目前生技有214家上市櫃,向產 發署申請上市櫃意見書的134家公司中,生技佔51家,足見熱度。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說,2007年起櫃買市場生技醫療類股成為獨 立產業類別,迄今發展成僅次於半導體的臺灣市值第二大類股。
**能率亞洲資本登錄興櫃 瞄準高科技創投**
國內知名創投公司邦睿生技(6955)旗下子公司能率亞洲資本今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這家永續型創投公司專注於投資AI、機器人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為台灣資本市場第二家此類型企業。
能率亞洲資本作為邦睿生技的子公司,體現集團創新實踐的精神,並以培育台灣新創產業為己任。除了提供資金挹注,更積極為被投資企業引介合作夥伴和擴展海外市場,協助其成長。
目前能率亞洲資本已投資超過46家企業,其中近七成已成功進入資本市場。這些知名案例包括星宇航空、復盛應用、上品、汎銓與亨泰光學等。
值得一提的是,能率亞洲資本投入星宇航空的資本金額最大,約占投資組合的10%,成為星宇第九大股東。
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擴大投資臺灣計畫」便是重要政策之一。第一金證券輔導能率亞洲資本上市櫃,正是響應此政策,為台灣科技創新與新創產業發展注入活水。
第一金證券近年來承銷表現優異,已輔導潤德、青新與邦睿等企業成功上市櫃。加上今日登錄興櫃的能率亞洲資本,今年已協助五家企業順利掛牌。這顯示第一金證券在承銷業務上的專業與成效。
第一金證券未來將持續發揮其優勢,提供客戶更完善的籌資服務,並致力於耕耘資本市場,提升承銷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能率亞洲資本為國內知名的能率集團的成員,以創新實踐、產業轉 型領航者為使命,除了提供對被投資公司的資金挹注外,更大的價值 是引介上下游業務夥伴、促成被投資公司異業合作及海外拓展的機會 ,扶植被投資事業營運成長。
能率亞洲資本成立至今累積投資逾46家公司,近七成公司成功進入 資本市場,著名案例包含星宇航空(2646)、復盛應用(6670)、上 品(4770)、汎銓(6830)、亨泰光學(6747)等。截至今年9月, 帳上投資總金額達12.58億,其中最大投資部位為星宇航空,占投資 組合比重約10%,且為星宇第九大股東。
金管會將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重要政策,並提 出五大計畫,擴大投資創投及新創事業即為「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的 重點政策之一,第一金證券輔導聚焦高科技的專業創投公司能率亞洲 資本上市櫃,為台灣技術創新及新創產業的發展注入資金活水,協助 台灣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勝出。
第一金證券今年承銷績效優異,在IPO部分,已成功輔導潤德(68 81)、青新(6951)順利上市櫃掛牌,星宇航空即將於10月25日掛牌 上市,此為近年最大籌資案,另輔導的邦睿(6955)也已獲證交所董 事會通過上市;興櫃部分,今年包括能率亞洲資本共順利協助五家企 業登錄興櫃,無論是IPO掛牌及登錄興櫃都是近年最佳成績。
第一金證券表示,近年致力打造承銷業務為公司特色,因此無論在 接案、輔導及送件品質皆有長足的進步,孕育的底蘊從所承接的指標 案逐漸IPO或登錄興櫃顯現,不僅部位管理、興櫃造市績效、人員專 業持續精進,未來更希望搭配集團整體資源提供客戶籌資服務更完整 的一條龍服務,並致力持續耕耘資本市場深廣度來獲得更多客戶的肯 定及發展承銷最佳品牌。
**上市生技股再添兩員新兵 邦睿生技搶進創新板** 證交所日前通過全福生物科技(6885)、邦睿生技兩家生技公司上市案。其中,邦睿生技前進創新板,將為台灣生技產業注入活水。 邦睿生技由徐振騰領軍,專注於提供男性不孕不育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研發、製造並販售一系列產品,協助解決男性不孕問題。 財務方面,邦睿生技表現亮眼。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稅前淨利由171.3萬元大幅提升至3,076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也從0.11元成長至1.56元。 反觀全福生物科技,從事新藥開發,擁有獨家授權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 衍生短鏈胜肽 (PDSP)。儘管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但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全福生物科技稅前淨損分別為6.88億元和1.32億元,每股稅後虧損為6.84元和1.14元。隨著新藥進度推進,市場期待全福生物科技未來有機會轉虧為盈。 兩家生技公司的上市,預計將進一步帶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邦睿生技搶進創新板,也象徵資本市場對其創新力的肯定,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全福生物科技負責人林羣,實收資本額為11.57億元,主要產品為新藥開發,擁有獨家授權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 衍生短鏈胜肽 (PDSP),可應用於多個治療領域和適應症;2023年、2024年上半年各為稅前淨損6.88億元、1.32億元,每股稅後虧損6.84元、1.14元。
邦睿生技負責人為徐振騰,資本額1.7億元,致力於提供完整的男性不孕不育的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為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全系列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邦睿生技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稅前淨利171.3萬元、2,575萬元、3,076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各為0.11元、1.51元、1.56元。
**邦睿生技通過創新板上市審議 瞄準男性不孕症商機**
臺灣證券交易所 10 日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邦睿生技(股票代號:6955)申請創新板股票上市案。
邦睿生技主要從事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製造和銷售,以外銷為主,占營收比重 97%,內銷僅占 3%。
根據公司資料,邦睿生技截至 113 年 4 月 26 日,資本額為 1.71 億元,市值為 18.45 億元,全體董事共 9 席,合計持股比率占 44.66%。
公司財務表現方面,邦睿生技 112 年稅前盈餘為 2,575 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 1.51 元;113 年上半年稅前盈餘達 3,076 萬元,EPS 為 1.56 元。
證交所表示,邦睿生技上市案尚須提報董事會核議。邦睿生技當天在興櫃市場以 133 元下跌 3.03% 作收,收盤均價為 135.4 元。
邦睿生技申請上市資本額為1.71億元,市值為18.45億元,徐振騰 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輔導上市承銷商為第一金證券;主要業務包括 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邦睿生技市場結構以外銷為主,占比97%、內銷占比僅3%(112年 );全體董事共9席,合計持股比率占44.66(至113年4月26日)。1 11年稅前盈餘為171.3萬元、112年2,575萬元、113年上半年3,076萬 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0.11元、1.51元、1.56元。
**邦睿生技進軍創新板,男性不育解決方案領航者** 上市生技族群再添新血,邦睿生技將於本周五(10 日)接受臺證所創新板審議,主攻男性不育症解決方案,提供全系列的檢測及治療產品。 邦睿生技董事長徐振騰表示,公司專注於男性不育症,提供從精子品質檢測、DNA 碎片檢測到精子優選的完整解決方案。2022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稅前淨利穩健成長,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 0.11 元、1.51 元和 1.56 元。 邦睿生技的產品線涵蓋了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專用精子檢測試片、精子 DNA 碎片檢測試劑套組以及精子優選器等,滿足不同男性不育症患者的需求。 針對近期股市表現,徐振騰表示,生技產業具有長遠成長潛力,邦睿生技將持續投入研發創新技術,為男性不育症患者提供更完善的醫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