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祺驊(上)公司新聞
生技新兵祺驊(1593)昨(13)日掛牌上櫃;董事長徐鉦鑑指出,公司產品主力為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未來將繼續挺進復、醫療器材相關領域,且本季營運可望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祺驊成立於1997年,為健身器材的電機電子零件供應商,昨日以27元掛牌上櫃,開盤跳空大漲,股價以31.1元作收上漲4.1元。該公司去年稅後純益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88元,由於匯損等因素,讓今年首季獲利不如預期,每股純益僅0.14元。
祺驊表示,目前客戶多為國際健身器材品牌廠,包括Technogym、Precor、Life Fitness等。
祺驊成立於1997年,為健身器材的電機電子零件供應商,昨日以27元掛牌上櫃,開盤跳空大漲,股價以31.1元作收上漲4.1元。該公司去年稅後純益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88元,由於匯損等因素,讓今年首季獲利不如預期,每股純益僅0.14元。
祺驊表示,目前客戶多為國際健身器材品牌廠,包括Technogym、Precor、Life Fitness等。
祺驊 (1593)董事長徐鉦鑑表示,全球健康意識抬頭,「適度運動」的觀念已成為醫療方式的一環,該公司在全方位搶攻健身器材和醫療器材下,預計未來營運可持續成長動能,第2季業績可望呈現淡季不淡。
以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為營運主軸的祺驊 (1593) ,昨日以27元掛牌上櫃,盤中時即使抽籤戶賣壓出籠,但該股仍堅守掛牌價之上,盤中最高來到31.9元,漲幅逾18.14%。由於該公司目前訂單滿手,法人預期下半年成長動能強勁中,終場股價以31.1元收盤,表現不弱。
該公司去年營收收6.21億元,年增率12.62%,毛利率21.20%,每股稅後盈餘1.88元,股東會已通過配息1.8元,並訂定除息交易日為7月3日。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表示,該公司第一季因提列匯損超過400萬元及研發成本高漲影響,導致獲利僅300多萬元,但第二季隨著台幣回貶,匯損大幅降低,加上接單快速回溫,5、6月訂單量都超過5000萬元,第二季營收將相當有機會創下歷年來新高,可望進一步推升毛利達25%,提高獲利動能。
以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為營運主軸的祺驊 (1593) ,昨日以27元掛牌上櫃,盤中時即使抽籤戶賣壓出籠,但該股仍堅守掛牌價之上,盤中最高來到31.9元,漲幅逾18.14%。由於該公司目前訂單滿手,法人預期下半年成長動能強勁中,終場股價以31.1元收盤,表現不弱。
該公司去年營收收6.21億元,年增率12.62%,毛利率21.20%,每股稅後盈餘1.88元,股東會已通過配息1.8元,並訂定除息交易日為7月3日。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表示,該公司第一季因提列匯損超過400萬元及研發成本高漲影響,導致獲利僅300多萬元,但第二季隨著台幣回貶,匯損大幅降低,加上接單快速回溫,5、6月訂單量都超過5000萬元,第二季營收將相當有機會創下歷年來新高,可望進一步推升毛利達25%,提高獲利動能。
全球股市進入動盪不安期,投資人選股,首重企業的基本面、是否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產業的前景。祺驊公司(1593)今(13)日以每股27元在生技類股掛牌上櫃,祺驊成立於1997年,為運動健身器材的零件供應商,客戶群涵蓋全球主要健身器材品牌廠商,具備零件整合、技術研發、高效率產品生產等技術能力,為全球健身器材的最大零件供應商之一。
法人分析,景氣變動難免,但祺驊的業績及獲利表現,始終維持一定的水準,擁有首屈一指的全球競爭力。尤其,成功進軍復健醫療器材領域,主要產品如發電機、磁控、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等,應用於高階健身器材及復健醫療器材,來自醫療產業的營收比重逾5成。
祺驊第1季營收1.4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法人表示,第2季表現也不錯,4月成長幅度高達4成,5及6月接續成長。通常每年7月起祺驊的傳統旺季,今年有提前的跡象,部份大客戶提前下單,在產業低迷之際十分難得。
祺驊工廠位於新竹、上海及越南,去年台灣營收6.2億元,法人預測今年營收可望成長15%,獲利優於去年。執行副總李穎哲表示,干擾總體經濟的因素未除去,健身器材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尤其商用市場比家用健身器材對抗不景氣的能力更強。
專家表,示商用健身器材屬於金字塔市場,即便歐美失業率上升,失業的白領階級上健身房的次數可能不增反減。由祺驊歐洲客戶的反應,目前訂單尚稱樂觀。
今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將逾119億美元,GBI Research指出,2010年全球家用醫療市場規模約326億美元,2017年將成長至479億美元,成長潛力雄厚。廣驊搭上健康產業成長列車,更進入醫療復健產業核心的供應鏈,厚植雄厚的成長動力。祺驊網址:www.chihua.com.tw。(翁永全)
法人分析,景氣變動難免,但祺驊的業績及獲利表現,始終維持一定的水準,擁有首屈一指的全球競爭力。尤其,成功進軍復健醫療器材領域,主要產品如發電機、磁控、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等,應用於高階健身器材及復健醫療器材,來自醫療產業的營收比重逾5成。
祺驊第1季營收1.4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法人表示,第2季表現也不錯,4月成長幅度高達4成,5及6月接續成長。通常每年7月起祺驊的傳統旺季,今年有提前的跡象,部份大客戶提前下單,在產業低迷之際十分難得。
祺驊工廠位於新竹、上海及越南,去年台灣營收6.2億元,法人預測今年營收可望成長15%,獲利優於去年。執行副總李穎哲表示,干擾總體經濟的因素未除去,健身器材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尤其商用市場比家用健身器材對抗不景氣的能力更強。
專家表,示商用健身器材屬於金字塔市場,即便歐美失業率上升,失業的白領階級上健身房的次數可能不增反減。由祺驊歐洲客戶的反應,目前訂單尚稱樂觀。
今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將逾119億美元,GBI Research指出,2010年全球家用醫療市場規模約326億美元,2017年將成長至479億美元,成長潛力雄厚。廣驊搭上健康產業成長列車,更進入醫療復健產業核心的供應鏈,厚植雄厚的成長動力。祺驊網址:www.chihua.com.tw。(翁永全)
台灣輔康醫療器材公司2010年成立,由總經理葉晉毓領軍,是台灣首家復健醫療器材專業廠。此領域的技術門檻極高,初期以OEM/ODM為主,為國際大廠創造品質與成本的優勢。
輔康由祺驊公司(1593)轉投資成立,供應其所需之發電機、磁控產品、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等,應用於各種復健醫療器材。持有股權51%,未來將認列輔康的獲利,對祺驊營收及獲利的挹注將逐漸顯現。
日本SENOH及荷蘭TUNTURI為輔康兩大客戶,為SENOH開發Body Repair系列老人復健康復設備,共有8款。今年第3季開始,祺驊供應輔康的磁控及馬達等關鍵零件,單月金額數百萬元。
輔康通過ISO 134851認證,多項關鍵技術已申請兩岸及美、德等國共11項專利。鎖定的三大目標市場,均為利基市場,先期以腦血管與神經病變專業復健醫療為目標,並看好高齡化老人康復市場,在防止跌倒、延遲功能性老化與成功老化衍生的需求。(翁永全)
輔康由祺驊公司(1593)轉投資成立,供應其所需之發電機、磁控產品、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等,應用於各種復健醫療器材。持有股權51%,未來將認列輔康的獲利,對祺驊營收及獲利的挹注將逐漸顯現。
日本SENOH及荷蘭TUNTURI為輔康兩大客戶,為SENOH開發Body Repair系列老人復健康復設備,共有8款。今年第3季開始,祺驊供應輔康的磁控及馬達等關鍵零件,單月金額數百萬元。
輔康通過ISO 134851認證,多項關鍵技術已申請兩岸及美、德等國共11項專利。鎖定的三大目標市場,均為利基市場,先期以腦血管與神經病變專業復健醫療為目標,並看好高齡化老人康復市場,在防止跌倒、延遲功能性老化與成功老化衍生的需求。(翁永全)
高齡化人口時代來臨!逾20億美元復建醫療器材商機誘人下,吸引國內廠商爭相卡位,其中更以健身器材廠商的跨足最積極,由祺驊轉投資的輔康已推出8項與中風相關的醫療器材,並已開始銷售至日本,而岱宇積極布軍的產品,預計年底也會推出。
另外,有鑑於大陸龐大的復健醫療市場商機可觀,工研院也積極推動台商與大陸醫療電子業者的策略聯盟,結合雙方在品牌、通路、資金與技術的資源,以便製造雙贏的獲利局面。
岱宇董事長林英俊表示,2010年全球運動器材規模130億美元,每年至少以2%速度穩定成長,預估2015年達150億美元。
不過,就長線來看,老人化人口來臨,居家照護和復建醫材將快速成長,健身器材廠商延伸領域至復建醫材將成為趨勢。
就統計,201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占比約8%,預估於2020年達10%,到2050年就會超過16%。
2012年光是亞洲區因中風不良於行的人口,即高達3,000萬人,而且每年新增中風人口的比率,亦不斷攀升,目前居家照護醫療器材146億美元(亞洲達54億美元),用於復健醫材部分約15~25億美元。
輔康總經理葉晉毓表示,全球復建醫材品質並不多,尤其是針對中風和上班族職業疾病的復建器材都還很欠缺,且產品的設定都還鎖定在醫院體系,因此,未來居家型產品將有不錯的利基。
為了搶進此領域,最早布局的祺驊是在前年買下全球知名復健醫療廠日商Senoh專利技術後,成立台灣輔康,祺驊持有51%的股權。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表示,輔康目前8項與中風相關的醫療器材,5月已開始陸續出貨給日本Senoh,全年營運至少可以達到損益兩平以上,未來將是祺驊重要的新成長動能。
工研院表示,隨著大陸人民消費能力日漸提升,以及日益重視健康議題下,對於更高品質的專業級醫療器材,以及高階復健醫療產品的需求將更加強勁。
而大陸專業醫療器材品牌商如江蘇魚躍醫療、邁瑞等,在大陸政府刻意扶植之下,已迅速崛起,因此,台商若能與陸資廠結盟,利用資源互補,將可望分食大陸醫療電子市場大餅。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由於人種不同,國外廠商開發的醫材是參考外國人的臨床數據,難以符合華人診斷的需求。
而隨著個人化醫療時代來臨,且復健醫療裝置將走向智慧化,例如提供失能、中風等患者的代步車、電療、智慧義肢、人工推拿等隨身輔助醫療器材或復建器材等,以國內電子產業的完整供應鏈優勢,透過資源的整合,國內廠商將有不錯的競爭利基。
另外,有鑑於大陸龐大的復健醫療市場商機可觀,工研院也積極推動台商與大陸醫療電子業者的策略聯盟,結合雙方在品牌、通路、資金與技術的資源,以便製造雙贏的獲利局面。
岱宇董事長林英俊表示,2010年全球運動器材規模130億美元,每年至少以2%速度穩定成長,預估2015年達150億美元。
不過,就長線來看,老人化人口來臨,居家照護和復建醫材將快速成長,健身器材廠商延伸領域至復建醫材將成為趨勢。
就統計,201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占比約8%,預估於2020年達10%,到2050年就會超過16%。
2012年光是亞洲區因中風不良於行的人口,即高達3,000萬人,而且每年新增中風人口的比率,亦不斷攀升,目前居家照護醫療器材146億美元(亞洲達54億美元),用於復健醫材部分約15~25億美元。
輔康總經理葉晉毓表示,全球復建醫材品質並不多,尤其是針對中風和上班族職業疾病的復建器材都還很欠缺,且產品的設定都還鎖定在醫院體系,因此,未來居家型產品將有不錯的利基。
為了搶進此領域,最早布局的祺驊是在前年買下全球知名復健醫療廠日商Senoh專利技術後,成立台灣輔康,祺驊持有51%的股權。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表示,輔康目前8項與中風相關的醫療器材,5月已開始陸續出貨給日本Senoh,全年營運至少可以達到損益兩平以上,未來將是祺驊重要的新成長動能。
工研院表示,隨著大陸人民消費能力日漸提升,以及日益重視健康議題下,對於更高品質的專業級醫療器材,以及高階復健醫療產品的需求將更加強勁。
而大陸專業醫療器材品牌商如江蘇魚躍醫療、邁瑞等,在大陸政府刻意扶植之下,已迅速崛起,因此,台商若能與陸資廠結盟,利用資源互補,將可望分食大陸醫療電子市場大餅。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由於人種不同,國外廠商開發的醫材是參考外國人的臨床數據,難以符合華人診斷的需求。
而隨著個人化醫療時代來臨,且復健醫療裝置將走向智慧化,例如提供失能、中風等患者的代步車、電療、智慧義肢、人工推拿等隨身輔助醫療器材或復建器材等,以國內電子產業的完整供應鏈優勢,透過資源的整合,國內廠商將有不錯的競爭利基。
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廠祺驊 (1593)預計6月13日以27元掛牌上櫃。執行副總李穎哲表示,由於來自義大利等海外訂單激增,加上新投入的醫療復健器材營運拓展,在目前接單已到年底,加上蘋果介面運動健身系統已出貨達8,000套,第2季起將展現強勁成長力道。
祺驊去年每股稅後盈餘1.88元,股東會已通過配發1.968元現金股利。該公司今年首季營收1.42億元,由於受到匯兌及研發成本高漲影響,導致稅後盈餘僅31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約0.14元。
李穎哲表示,傳統健身器材的上、下半年的營運比重約是1比2,但今年第2季的營收將呈現淡季不淡,有機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將較上半年約以2.5倍數跳增。
李穎哲表示,祺驊5、6月訂單量都超過5千萬元,而4月自結毛利率持續成長至23.5%。整體來看,今年營運頗為樂觀,主要是美國需求看來不如想像疲弱,最大客戶Precor可望維持平穩至小幅成長,成長比較大的來自義大利客戶Technogym及醫療復健器材。
祺驊去年每股稅後盈餘1.88元,股東會已通過配發1.968元現金股利。該公司今年首季營收1.42億元,由於受到匯兌及研發成本高漲影響,導致稅後盈餘僅31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約0.14元。
李穎哲表示,傳統健身器材的上、下半年的營運比重約是1比2,但今年第2季的營收將呈現淡季不淡,有機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將較上半年約以2.5倍數跳增。
李穎哲表示,祺驊5、6月訂單量都超過5千萬元,而4月自結毛利率持續成長至23.5%。整體來看,今年營運頗為樂觀,主要是美國需求看來不如想像疲弱,最大客戶Precor可望維持平穩至小幅成長,成長比較大的來自義大利客戶Technogym及醫療復健器材。
運動健身器材關鍵零組件製造商祺驊(1593)即將於6月13日上櫃,且將自5月31日起至6月5日辦理詢價圈購,6月1日起至6月5日受理公開申購。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透露,看準智慧型手機日益普遍,祺驊正積極發展與iPhone、iPad整合的APP介面,透過雲端軟體,使運動健身、復健資料數據得以作為相關參考觸控營收及佔比將會大幅提昇,而目前占營收最大的發電機收入佔比則會下降。
李穎哲說,最新與西班牙廠商合作開發相容於智慧型手機之室內健身器材系統產品,透過i-Bridge傳輸界面將iPhone、iPad與公司的發磁控系統結合成一新的系統,以滿足消費者、健身廠商與系統開發商等多方面需求。
祺驊昨日興櫃收盤平均價為35元,負責承銷的富邦證券透露,目前價位仍在協商中,但應在24元附近。
富邦金控企業金融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林玉龍表示,祺驊不僅生產健身器材重要關鍵零組件於運動器材產業中穩執牛耳,更大刀闊斧的投入醫療復健器材領域。客戶遍及全球前10大運動器材大廠。主要營運地點包括台灣、上海、越南等研發生產基地。
祺驊董事長暨總經理徐鉦鑑表示,隨全球人口增加、平均壽命提升,預期全球健身器材產業將持續成長;全球高齡化社會來臨、慢性疾病型病例快速增加與健康照顧需求提高,過去以治療為主思維,逐漸轉變重視到健身與健康相關產品發展,因此主力產品為提供高附加價值之運動及醫療復健器材關鍵零組件,以符合產業長期發展趨勢。
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透露,看準智慧型手機日益普遍,祺驊正積極發展與iPhone、iPad整合的APP介面,透過雲端軟體,使運動健身、復健資料數據得以作為相關參考觸控營收及佔比將會大幅提昇,而目前占營收最大的發電機收入佔比則會下降。
李穎哲說,最新與西班牙廠商合作開發相容於智慧型手機之室內健身器材系統產品,透過i-Bridge傳輸界面將iPhone、iPad與公司的發磁控系統結合成一新的系統,以滿足消費者、健身廠商與系統開發商等多方面需求。
祺驊昨日興櫃收盤平均價為35元,負責承銷的富邦證券透露,目前價位仍在協商中,但應在24元附近。
富邦金控企業金融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林玉龍表示,祺驊不僅生產健身器材重要關鍵零組件於運動器材產業中穩執牛耳,更大刀闊斧的投入醫療復健器材領域。客戶遍及全球前10大運動器材大廠。主要營運地點包括台灣、上海、越南等研發生產基地。
祺驊董事長暨總經理徐鉦鑑表示,隨全球人口增加、平均壽命提升,預期全球健身器材產業將持續成長;全球高齡化社會來臨、慢性疾病型病例快速增加與健康照顧需求提高,過去以治療為主思維,逐漸轉變重視到健身與健康相關產品發展,因此主力產品為提供高附加價值之運動及醫療復健器材關鍵零組件,以符合產業長期發展趨勢。
以產銷健身器材主要零組件起家,近年積極跨足復健醫療器材零組件產業的祺驊(1593)公司,將於6月13日掛牌上櫃交易,隨上櫃後將邁入一個新的旅程碑,除了繼續積極朝節能、人性化、複合運動的趨勢發展之外,復健醫療的比重也將逐漸提升。
祺驊董事長兼總經理徐鉦表示,未來將與國際上各大運動、健身器材品牌積極合作,研發更多有益身體健康的器材。祺驊主要以產銷發電機、磁控等機電整合,及儀表、控制器等運動器材之關鍵零組件為主,2010、2011年兩年營業額5.51億、6.21億。
李穎哲表示,祺驊受到傳統淡季及匯損的影響,今年首季單季稅後淨利僅3百餘萬元,表現略微衰退,但隨著復健醫療器材零組件等高單價、高毛利率產品占比逐漸提升(估計加計子公司輔康之業績,復健醫療之營收占比可達5成),加上目前訂單量相當穩定,因此,今年第二季營收可望淡季不淡。
李穎哲說,美國前十大運動器材廠,包括Precor、LIFE、ICON等,以及歐洲大廠如Technogym、BH等,還國內的喬山、岱宇國際等,都是祺驊的客戶,也是激勵祺驊不斷成長的夥伴。
祺驊董事長兼總經理徐鉦表示,未來將與國際上各大運動、健身器材品牌積極合作,研發更多有益身體健康的器材。祺驊主要以產銷發電機、磁控等機電整合,及儀表、控制器等運動器材之關鍵零組件為主,2010、2011年兩年營業額5.51億、6.21億。
李穎哲表示,祺驊受到傳統淡季及匯損的影響,今年首季單季稅後淨利僅3百餘萬元,表現略微衰退,但隨著復健醫療器材零組件等高單價、高毛利率產品占比逐漸提升(估計加計子公司輔康之業績,復健醫療之營收占比可達5成),加上目前訂單量相當穩定,因此,今年第二季營收可望淡季不淡。
李穎哲說,美國前十大運動器材廠,包括Precor、LIFE、ICON等,以及歐洲大廠如Technogym、BH等,還國內的喬山、岱宇國際等,都是祺驊的客戶,也是激勵祺驊不斷成長的夥伴。
健身、醫療復健器材零組件廠祺驊(1593)董事長徐鉦鑑昨(23)日表示,目前積極深耕健身復健器材零組件,未來將繼續發展醫療器材領域。法人估,祺驊第2季獲利可望優於首季,全年每股稅後純益拚2元。
祺驊成立於1997年,為健身器材的電機電子零件供應商,昨天舉行上櫃前法說會。祺驊預計6月13日掛牌上櫃,目前股本2.25億元,上櫃後資本額將增加到2.5億元,暫定掛牌價30元。
該公司去年稅後純益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88元,今年首季獲利不如預期,每股純益僅0.14元。
據了解,祺驊的客戶群多為國際健身器材品牌廠,包括Technogym、Precor、Life Fitness等。產品包括健身有關器材發電機、磁控、電子錶控制器及馬達等;其中發電機為最大宗產品,去年占營運比重超過57%,磁控占21.3%。
除健身器材零組件外,祺驊也耕耘復健醫療產業,包括開發有關零組件,並轉投資台灣輔康醫療器材公司,持有51%股權。
祺驊說,台灣輔康已取得日本Senoh公司8項與中風有關的醫療器材核心技術,並接到歐洲訂單,並將該訂單轉由祺驊代工,本月開始出貨。法人估,台灣輔康今年可望拚轉盈,間接推升祺驊營運。
祺驊說,今年首季由於認列匯損約447萬元,造成獲利下滑,第2季營運力道將逐漸回穩。此外,健身器材在下半年即將進入旺季,訂單需求放大,可望推升營運。
祺驊副總經理李穎哲指出,下半年營運動能強勁,可望是上半年的2倍,其中大客戶Precor7月下單量約6,000台。
祺驊成立於1997年,為健身器材的電機電子零件供應商,昨天舉行上櫃前法說會。祺驊預計6月13日掛牌上櫃,目前股本2.25億元,上櫃後資本額將增加到2.5億元,暫定掛牌價30元。
該公司去年稅後純益約4,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88元,今年首季獲利不如預期,每股純益僅0.14元。
據了解,祺驊的客戶群多為國際健身器材品牌廠,包括Technogym、Precor、Life Fitness等。產品包括健身有關器材發電機、磁控、電子錶控制器及馬達等;其中發電機為最大宗產品,去年占營運比重超過57%,磁控占21.3%。
除健身器材零組件外,祺驊也耕耘復健醫療產業,包括開發有關零組件,並轉投資台灣輔康醫療器材公司,持有51%股權。
祺驊說,台灣輔康已取得日本Senoh公司8項與中風有關的醫療器材核心技術,並接到歐洲訂單,並將該訂單轉由祺驊代工,本月開始出貨。法人估,台灣輔康今年可望拚轉盈,間接推升祺驊營運。
祺驊說,今年首季由於認列匯損約447萬元,造成獲利下滑,第2季營運力道將逐漸回穩。此外,健身器材在下半年即將進入旺季,訂單需求放大,可望推升營運。
祺驊副總經理李穎哲指出,下半年營運動能強勁,可望是上半年的2倍,其中大客戶Precor7月下單量約6,000台。
準上櫃公司祺驊公司(1593),23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董事長徐鉦鑑、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偕同高階主管出席,向法人說明營運狀況及產業展望,上百位法人擠爆會場。
祺驊主要產品為發電機、磁控產品、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應用於高階健身器材及復健醫療器材領域,目前來自醫療產業營收比重逾5成。李穎哲挳不,6/13掛牌上櫃,詢價圈購期間為5/31~6/5,6/1~6/5受理公開申購。
祺驊第1季營收1.4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2%,因提列匯損及研發費用增加,獲利略為降低,但毛利維持不變。法人表示,祺驊第2季表現不錯,4月成長幅度高達4成,5及6月可望接續成長。祺驊工廠位於新竹、上海及越南,去年台灣營收6.2億元,今年以成長15%為目標,因營收稅抵減等因素,獲利將優於去年。
每年7月起是祺驊的傳統旺季,今年似有提前至5月的跡象,部分大客戶已提前下單,且金額不小,推估與去年過於保守、庫存部位小有關,目前須提前回補庫存。
就產業面來看,干擾總體經濟的因素還在,但健身器才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尤其商用市場比家用健身器材更具對抗不景氣的能力。法人分析,商用健身器材屬於金字塔端市場,即便歐美失業率上升,但失業的白領階級上健身房的次數可能不減反增。依祺驊的歐洲客戶反應,目前訂單尚稱樂觀。
根據GBI Research研究分析,2010年全球家用醫療市場規模約326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成長至479億美元,雄厚的成長潛力不難想見。祺驊搭上健康產業成長列車,更進入醫療復健產業核心的供應鏈,厚植未來更大的成長動力。
祺驊主要產品為發電機、磁控產品、馬達、電子錶及控制器,應用於高階健身器材及復健醫療器材領域,目前來自醫療產業營收比重逾5成。李穎哲挳不,6/13掛牌上櫃,詢價圈購期間為5/31~6/5,6/1~6/5受理公開申購。
祺驊第1季營收1.4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2%,因提列匯損及研發費用增加,獲利略為降低,但毛利維持不變。法人表示,祺驊第2季表現不錯,4月成長幅度高達4成,5及6月可望接續成長。祺驊工廠位於新竹、上海及越南,去年台灣營收6.2億元,今年以成長15%為目標,因營收稅抵減等因素,獲利將優於去年。
每年7月起是祺驊的傳統旺季,今年似有提前至5月的跡象,部分大客戶已提前下單,且金額不小,推估與去年過於保守、庫存部位小有關,目前須提前回補庫存。
就產業面來看,干擾總體經濟的因素還在,但健身器才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尤其商用市場比家用健身器材更具對抗不景氣的能力。法人分析,商用健身器材屬於金字塔端市場,即便歐美失業率上升,但失業的白領階級上健身房的次數可能不減反增。依祺驊的歐洲客戶反應,目前訂單尚稱樂觀。
根據GBI Research研究分析,2010年全球家用醫療市場規模約326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成長至479億美元,雄厚的成長潛力不難想見。祺驊搭上健康產業成長列車,更進入醫療復健產業核心的供應鏈,厚植未來更大的成長動力。
健身器材核心零組件供應商祺驊公司(1593)2011年12月低送件申請上櫃。祺驊為業眾領導品牌,經營主力含家用及商用健身材器的核心零組件,更跨足復健醫療,提供跨領域成車廠更多商品設計選擇。
總經理李穎哲表示,磁控系統、儀錶及控制驅動器等新產品去年下半年量產,將挹注今明年獲利。越南及上海廠以及家用及大陸市場為重心,台灣廠專製高階產品,並在上海成立子公司誼驊(青浦)、祺電(浦東),為布局中國市場的前哨站。
年營收逾百億台幣的Technogym及美商Life Fitness、Precor,為全球三大高階健身器材巨擘,為祺燁的重要客戶,另與德國Kettler、西班牙B/H、英國Pulse等歐洲大廠長期合作,客戶及同業對其研發及產品品質均高度肯定。據了解,八年前祺驊與義大利Technogym展開革命性的新產品研發計畫,預計2013年量產;這款兼具健身及復健功能的產品,為全球首見,雙方分別投入鉅資,工程浩大。
李穎哲表示,過去大多被動配合國際大廠,研發生產所需的關鍵零件,與Technogym的合作案則打破慣例,先由祺驊先提供新一代零件,引發新產品的構想。
總經理李穎哲表示,磁控系統、儀錶及控制驅動器等新產品去年下半年量產,將挹注今明年獲利。越南及上海廠以及家用及大陸市場為重心,台灣廠專製高階產品,並在上海成立子公司誼驊(青浦)、祺電(浦東),為布局中國市場的前哨站。
年營收逾百億台幣的Technogym及美商Life Fitness、Precor,為全球三大高階健身器材巨擘,為祺燁的重要客戶,另與德國Kettler、西班牙B/H、英國Pulse等歐洲大廠長期合作,客戶及同業對其研發及產品品質均高度肯定。據了解,八年前祺驊與義大利Technogym展開革命性的新產品研發計畫,預計2013年量產;這款兼具健身及復健功能的產品,為全球首見,雙方分別投入鉅資,工程浩大。
李穎哲表示,過去大多被動配合國際大廠,研發生產所需的關鍵零件,與Technogym的合作案則打破慣例,先由祺驊先提供新一代零件,引發新產品的構想。
健身器材業S-Team 成軍 創會廠商包括喬山、岱宇、清河等14家,期讓台灣成為全球高品級健身器材研發製造中心
喬山、岱宇、清河、期美,及城紹等14家健康器材相關業者,剛共同成立台灣健身器材優質聯盟(S-Team) 期許未來讓台灣轉型成為「全球高品級家用與商用健身器材研發製造中心」。
S-Team創會廠商包括喬山、岱宇、清河、期美、城紹、向一、雅鉦、祺驊、金儀、頡軒、泉勝、捷世達、喬統及昇展等14家。其中,前5家都是中心廠;其餘為關鍵零組件廠。
S-Team首任會長,由喬山董事長兼台灣區體育用品公會健身器材小組召集人羅崑泉擔任;副會長由岱宇董事長林英俊及向一總經理陳穗榮擔任。
這是繼自行車的A-Team、機械業的M-Team、手工具業的T-Team之後,國內第四個成立Team的傳統產業。
鞋技中心總經理劉虣虣表示,國內運動用品(含健身器材)檢驗標準,沒有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迄今沿用家電製品的CNS檢驗標準。為此,該中心參考「EN957」標準,草擬健身器材產業CNS檢驗標準規範,做為標準檢驗局制定該項標準的參考。S-Team廠商導入豐田式生產管理系統(TPS),則由中衛中心負責。
劉虣虣說,除可替業者申請「CITD研發計畫」與「SBIR計畫」,也將推動健身器材零組件規格標準化及開發高效率無刷交流馬達。馬達規格標準希望101年3月前,有初步成果。
羅崑泉表示,S-Team第一階段工作從研發與製造著手,包括關鍵零組件標準化;第二階段走向管理精緻化,準會員3月必須通過TPS高標水準,才可取得S-Team廠商合格證。
該聯盟計畫101年3月登場的台北國際體育用品展與同年1月29日的德國慕尼黑展,以「台灣健身器材優質聯盟館」或形象館方式參展,擴大S-Team廠商的合作空間。
喬山、岱宇、清河、期美,及城紹等14家健康器材相關業者,剛共同成立台灣健身器材優質聯盟(S-Team) 期許未來讓台灣轉型成為「全球高品級家用與商用健身器材研發製造中心」。
S-Team創會廠商包括喬山、岱宇、清河、期美、城紹、向一、雅鉦、祺驊、金儀、頡軒、泉勝、捷世達、喬統及昇展等14家。其中,前5家都是中心廠;其餘為關鍵零組件廠。
S-Team首任會長,由喬山董事長兼台灣區體育用品公會健身器材小組召集人羅崑泉擔任;副會長由岱宇董事長林英俊及向一總經理陳穗榮擔任。
這是繼自行車的A-Team、機械業的M-Team、手工具業的T-Team之後,國內第四個成立Team的傳統產業。
鞋技中心總經理劉虣虣表示,國內運動用品(含健身器材)檢驗標準,沒有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迄今沿用家電製品的CNS檢驗標準。為此,該中心參考「EN957」標準,草擬健身器材產業CNS檢驗標準規範,做為標準檢驗局制定該項標準的參考。S-Team廠商導入豐田式生產管理系統(TPS),則由中衛中心負責。
劉虣虣說,除可替業者申請「CITD研發計畫」與「SBIR計畫」,也將推動健身器材零組件規格標準化及開發高效率無刷交流馬達。馬達規格標準希望101年3月前,有初步成果。
羅崑泉表示,S-Team第一階段工作從研發與製造著手,包括關鍵零組件標準化;第二階段走向管理精緻化,準會員3月必須通過TPS高標水準,才可取得S-Team廠商合格證。
該聯盟計畫101年3月登場的台北國際體育用品展與同年1月29日的德國慕尼黑展,以「台灣健身器材優質聯盟館」或形象館方式參展,擴大S-Team廠商的合作空間。
祺驊公司(1593)為台灣健身器材核心零組件優秀領導品牌之一,經營主力除商用健身器材核心零組件,更跨足復健醫療領域,產品開發已完成,提供跨領域成車廠客戶更多商品設計選擇。
祺驊的產品包括發電機、馬達、節能電源管理系統、儀錶及電子控制器等,為成車廠客戶提供完整的電機與電控整合系統與零組件,是台灣商用健身器材關鍵元件領導廠商,發電機產品更是商用健身器材廠的優先選用項目。
該公司負責人李穎哲表示,今年第一季營運表現不錯,雖然歐洲市場表現平平,感受不到大幅復甦的跡象,但美國的接單則有令人振奮的成績,大幅成長34%,擁有13億人口,消費力不容小覷的中國,是祺驊持續關注準備開發的區域。已在上海設立子公司誼驊(青浦)、祺電(浦東),是當地市場情報收集布局的前哨站。
祺驊去年合併營收超過7億元,台灣母公司營收為5.5億;第一季台灣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獲利也持續成長。新開發的磁控系統、儀錶及控制驅動器等,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將可挹注今年獲利。
祺驊去年稅後2.1元,預計配發2元現金股利。李穎哲表示,若不考慮去年底美元評價的匯損,99年EPS應該在3元以上。該公司維持低負債比經營,計劃第三季申請上櫃,上櫃後將更有利於優秀人才的招募。
祺驊的台灣生產據點有楊梅富岡廠及新屋廠,海外有越南及上海廠;為擴大產能,預計第二季後遷入湖口新廠,以生產商用機零件為主,上海青浦及浦東廠則以家用及大陸市場為重心。生產線將全面建置推行TS16949品質認證系統,有效提升服務及客戶滿意度,讓三地的工廠管理上更有效率。
祺驊的產品包括發電機、馬達、節能電源管理系統、儀錶及電子控制器等,為成車廠客戶提供完整的電機與電控整合系統與零組件,是台灣商用健身器材關鍵元件領導廠商,發電機產品更是商用健身器材廠的優先選用項目。
該公司負責人李穎哲表示,今年第一季營運表現不錯,雖然歐洲市場表現平平,感受不到大幅復甦的跡象,但美國的接單則有令人振奮的成績,大幅成長34%,擁有13億人口,消費力不容小覷的中國,是祺驊持續關注準備開發的區域。已在上海設立子公司誼驊(青浦)、祺電(浦東),是當地市場情報收集布局的前哨站。
祺驊去年合併營收超過7億元,台灣母公司營收為5.5億;第一季台灣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獲利也持續成長。新開發的磁控系統、儀錶及控制驅動器等,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將可挹注今年獲利。
祺驊去年稅後2.1元,預計配發2元現金股利。李穎哲表示,若不考慮去年底美元評價的匯損,99年EPS應該在3元以上。該公司維持低負債比經營,計劃第三季申請上櫃,上櫃後將更有利於優秀人才的招募。
祺驊的台灣生產據點有楊梅富岡廠及新屋廠,海外有越南及上海廠;為擴大產能,預計第二季後遷入湖口新廠,以生產商用機零件為主,上海青浦及浦東廠則以家用及大陸市場為重心。生產線將全面建置推行TS16949品質認證系統,有效提升服務及客戶滿意度,讓三地的工廠管理上更有效率。
專攻健身運動器材關鍵電裝零組件的祺驊公司(1593),2010年在全球景氣明顯復甦回溫下,營運表現不俗,營收及獲利皆有二位數的成長,展望2011年在高階健身運動器材及復健醫療器材等電裝零組件新產品挹注下,預期營運仍可望繼續維持二位數的穩健成長走勢。
2010年祺驊營運表現大致符合預期,合併財報顯示,2010年營收7.1億元,年增22.16%,營業毛利1.5億元,毛利率21.20%,毛利率較去年小幅下滑1%,由於2010年營業規模擴大效益顯現,儘管匯兌損失2,548萬元,母公司稅後淨利4,402萬元,仍維持年增率50.96%,以加權平均股權計算,稅後每股盈餘2.1元,優於2009年EPS 1.58元。
從產品以及市場結構來看,2010年祺驊營收仍來自高階健身運動器材電裝零組件,其中發電機佔55%為最大宗,磁控產品佔26%居次,馬達類佔3%,電子錶佔6%,控制器佔5%,其他類佔5%,以發電機成長金額最大,馬達類成長幅度最快,電子錶附加價值最高,為主要研發投入的焦點。銷售市場遍及美洲、亞洲、歐洲以及台灣,客戶涵蓋全球主要健身運動器材品牌大廠,2010年祺驊的內銷比重逾60%為最大,第二是美洲佔33%,亞洲以及歐洲分別佔4%、1.6%,2010年國內市場銷售金額成長幅度達3成,為主要成長動力來源。
2010年祺驊除了積極研發高階階健身運動器材電裝零組件,同時展開佈局復健醫療器材市場,除了成立臺灣輔康醫療器材公司,開發新型磁阻系統,應用於日本Senoh公司等醫療復健器材用關鍵零組件,2011年初也陸續與歐美大廠,如Technogym、Biodex、Nustep及Scifit等,合作開發新型健身運動及復健醫療器材,預期來自復健醫療器材領域的新訂單,將在2011年下半年逐漸發酵,成為2011年祺驊主要成長動能。
因應未來進一步經營全球高階健身運動器材以及復健醫療器材的龐大市場商機,祺驊董事會4月中旬決議通過申請上櫃案,待股東常會正式通過後,第3季可望正式送件申請上櫃。
2010年祺驊營運表現大致符合預期,合併財報顯示,2010年營收7.1億元,年增22.16%,營業毛利1.5億元,毛利率21.20%,毛利率較去年小幅下滑1%,由於2010年營業規模擴大效益顯現,儘管匯兌損失2,548萬元,母公司稅後淨利4,402萬元,仍維持年增率50.96%,以加權平均股權計算,稅後每股盈餘2.1元,優於2009年EPS 1.58元。
從產品以及市場結構來看,2010年祺驊營收仍來自高階健身運動器材電裝零組件,其中發電機佔55%為最大宗,磁控產品佔26%居次,馬達類佔3%,電子錶佔6%,控制器佔5%,其他類佔5%,以發電機成長金額最大,馬達類成長幅度最快,電子錶附加價值最高,為主要研發投入的焦點。銷售市場遍及美洲、亞洲、歐洲以及台灣,客戶涵蓋全球主要健身運動器材品牌大廠,2010年祺驊的內銷比重逾60%為最大,第二是美洲佔33%,亞洲以及歐洲分別佔4%、1.6%,2010年國內市場銷售金額成長幅度達3成,為主要成長動力來源。
2010年祺驊除了積極研發高階階健身運動器材電裝零組件,同時展開佈局復健醫療器材市場,除了成立臺灣輔康醫療器材公司,開發新型磁阻系統,應用於日本Senoh公司等醫療復健器材用關鍵零組件,2011年初也陸續與歐美大廠,如Technogym、Biodex、Nustep及Scifit等,合作開發新型健身運動及復健醫療器材,預期來自復健醫療器材領域的新訂單,將在2011年下半年逐漸發酵,成為2011年祺驊主要成長動能。
因應未來進一步經營全球高階健身運動器材以及復健醫療器材的龐大市場商機,祺驊董事會4月中旬決議通過申請上櫃案,待股東常會正式通過後,第3季可望正式送件申請上櫃。
祺驊公司(1593)9月9日登錄興櫃。
該公司專製高檔健身器材的關鍵元件,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今年營收與獲利優於去年,前7月營業額成長約37%,每股獲利為1.47元,已接近去年全年1.58元的水準。
祺驊的工廠位於楊梅及上海廠,位於越南的第四座新廠,9月啟用量產,總經理李穎哲表示,完成生產據點布局,加上景氣走出谷底,未來前景更為看好。
祺驊董事長徐鉦鑑也是奐鑫集團總經理,他表示,祺驊自1997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高檔健身器材關鍵元件的研發生產,目前為國內健身器材業中,規模最大的電機與電子系統整合專業廠商,產品種類也最齊全,設計能力深獲國際大廠青睞。
該公司資本額從成立初期的1,000萬元,13年來增至2.25億元,2008年合併營收也達到7.6億元,去年因不景氣下滑約三成,08及07年EPS為4.58元及11.43元,比許多上市櫃公司的表現亮眼。
健身器材包含機構、電機與電子三大區塊,磁控裝置為祺驊的主力產品,也是健身器材的心臟。
有鑒於一般組車廠無法自工業零件製造廠商處取得專業零組件,祺驊開發發電機、馬達、節能電源管理系統、儀表及電子控制器等產品,為健身器材的電機與電子組件。
李穎哲表示,歐美主要商用健康器材品牌大廠,都是長期客戶。
他分析,健身器材可概略分為商用及家用二大塊,前者市場較小,但毛利較高;醫療復健是最高階市場,往下依次為商用(俱樂部、旅館)及家用。
祺驊的市場覆蓋率高,台灣廠專攻商用市場,並涵蓋一部份醫療領域,上海青浦及浦東廠則以供應家用市場為主。
該公司專製高檔健身器材的關鍵元件,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今年營收與獲利優於去年,前7月營業額成長約37%,每股獲利為1.47元,已接近去年全年1.58元的水準。
祺驊的工廠位於楊梅及上海廠,位於越南的第四座新廠,9月啟用量產,總經理李穎哲表示,完成生產據點布局,加上景氣走出谷底,未來前景更為看好。
祺驊董事長徐鉦鑑也是奐鑫集團總經理,他表示,祺驊自1997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高檔健身器材關鍵元件的研發生產,目前為國內健身器材業中,規模最大的電機與電子系統整合專業廠商,產品種類也最齊全,設計能力深獲國際大廠青睞。
該公司資本額從成立初期的1,000萬元,13年來增至2.25億元,2008年合併營收也達到7.6億元,去年因不景氣下滑約三成,08及07年EPS為4.58元及11.43元,比許多上市櫃公司的表現亮眼。
健身器材包含機構、電機與電子三大區塊,磁控裝置為祺驊的主力產品,也是健身器材的心臟。
有鑒於一般組車廠無法自工業零件製造廠商處取得專業零組件,祺驊開發發電機、馬達、節能電源管理系統、儀表及電子控制器等產品,為健身器材的電機與電子組件。
李穎哲表示,歐美主要商用健康器材品牌大廠,都是長期客戶。
他分析,健身器材可概略分為商用及家用二大塊,前者市場較小,但毛利較高;醫療復健是最高階市場,往下依次為商用(俱樂部、旅館)及家用。
祺驊的市場覆蓋率高,台灣廠專攻商用市場,並涵蓋一部份醫療領域,上海青浦及浦東廠則以供應家用市場為主。
做為運動健身器材的磁控裝置、電子控制器及儀錶總成等關鍵零組件的龍頭,祺驊擁有先進技術研發能力,並取得多項世界專利,13年來產品行銷國內外,客戶基礎穩定厚實,營收持續成長
祺驊不僅經營利基型的藍海市場,在國內中小企業中,也保有自己的經營風格。
李穎哲表示,運動器材零件具有技術門檻較高、以及產品獨特性,這在商業用市場尤其明顯。
Icon、 Life Fitness、Precor、Star Trac、Cybex及True等美商,及Technogym(義大利)、Kettler(德)、B/H(西班牙)、Pulse(英)等歐洲大廠,全數為該公司的客戶,客戶及同業對其研發及產品品質相當肯定。李穎哲重視研發,充份表現在對人才的重視,台灣廠員工137人,16人專責研發,研發能力長期為客戶高度肯定。
客製化更是一大武器,舉凡磁控組、發電機、電子儀錶、控制板、馬達、馬達控制器、手握或無線心跳、各類線組及其他運動器材產品、Switching-Type電池充電器等運動器材所需零件,均可完整供應。
高素質的生產線及全面建置推行ERP作業系統,有效提升服務及客戶滿意度,使分布於桃園、上海及越南三地的工廠,管理上更有效率。
越南廠9月投產,對未來營收會有所助益,亦是祺驊未來重要的生產基地。
李穎哲的規劃是,台灣廠以生產商用產品為主,成熟後再移至越南量產,上海有二廠,專製家用健身器材零件。
受到去年全球不景氣影響,祺驊去年雖罕見地出現衰退,但EPS仍有1.58元,今年應會成長。該公司成立首年即達損益平衡,第二年至今,保持年年獲利的記錄,為吸引優秀人才是規畫IPO的主因。
在設計不斷推陳出新及嚴格的軟體控制下,祺驊讓客戶的產品具有高可靠度、耐久性、節能的優勢,祺驊也建立好口碑,在相當程度上幾乎成為健身器材磁控元件的代名詞。
獲得岱宇、力山、喬山、東庚、清河、甲尚、敦記、力伽等國內大廠,及歐美前十大商用健身器材業者長期採用,在業界並不多見。
祺驊不僅經營利基型的藍海市場,在國內中小企業中,也保有自己的經營風格。
李穎哲表示,運動器材零件具有技術門檻較高、以及產品獨特性,這在商業用市場尤其明顯。
Icon、 Life Fitness、Precor、Star Trac、Cybex及True等美商,及Technogym(義大利)、Kettler(德)、B/H(西班牙)、Pulse(英)等歐洲大廠,全數為該公司的客戶,客戶及同業對其研發及產品品質相當肯定。李穎哲重視研發,充份表現在對人才的重視,台灣廠員工137人,16人專責研發,研發能力長期為客戶高度肯定。
客製化更是一大武器,舉凡磁控組、發電機、電子儀錶、控制板、馬達、馬達控制器、手握或無線心跳、各類線組及其他運動器材產品、Switching-Type電池充電器等運動器材所需零件,均可完整供應。
高素質的生產線及全面建置推行ERP作業系統,有效提升服務及客戶滿意度,使分布於桃園、上海及越南三地的工廠,管理上更有效率。
越南廠9月投產,對未來營收會有所助益,亦是祺驊未來重要的生產基地。
李穎哲的規劃是,台灣廠以生產商用產品為主,成熟後再移至越南量產,上海有二廠,專製家用健身器材零件。
受到去年全球不景氣影響,祺驊去年雖罕見地出現衰退,但EPS仍有1.58元,今年應會成長。該公司成立首年即達損益平衡,第二年至今,保持年年獲利的記錄,為吸引優秀人才是規畫IPO的主因。
在設計不斷推陳出新及嚴格的軟體控制下,祺驊讓客戶的產品具有高可靠度、耐久性、節能的優勢,祺驊也建立好口碑,在相當程度上幾乎成為健身器材磁控元件的代名詞。
獲得岱宇、力山、喬山、東庚、清河、甲尚、敦記、力伽等國內大廠,及歐美前十大商用健身器材業者長期採用,在業界並不多見。
主攻高階健身運動器材及醫療器材關鍵零組件設計、製造的祺驊(1593)股份有限公司今(9)日股票登錄興櫃交易。祺驊目前資本額為2.25億元,累計1至7月合併營收為3.46億元,稅後淨利3,313萬元,每股盈餘1.47元,每股淨值26.71元。
祺驊公司生產據點布局完整,台灣地區設有新屋廠、楊梅廠及南崁研發中心,大陸廠則分別設在上海青埔區及南匯區,而配合歐、美客戶新設立的越南廠,已在8月下旬開發生產,在生產成本逐步降低及明年第2季之前新產品量產上市的有利條件下,業績將呈現穩健成長。
該公司總經理李穎哲表示,祺驊公司專注在醫療復健器材磁控元件、健身器材磁控裝置、發電機、馬達、電子控制器及儀錶總成等關鍵零組件之創新研發,內外銷比重分別為6:4,由於技術門檻較高、以及產品獨特性,歐美主要商用運動健身器材與醫療器材品牌大廠,都是祺驊的長期客戶,李穎哲強調,磁控裝置飾為祺驊的主力產品,也是健身、醫療器材的心臟,該公司自1997年創立至今,即不斷投入大筆經費用於新產品的研發,這也是祺驊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優勢之一。
李穎哲指出,該公司已開發成功多項符合環保節能的利基產品,包括電動跑步機專用的高效率直流無刷馬達、競賽車(SPINNER)專用的發電機及可避免運動傷害的馬達式肌力訓練機等,上述產品均已取得多國專利與客戶確認,預計明年第2季之前可以開始出貨,祺驊也將步入優勢成長。
祺驊公司生產據點布局完整,台灣地區設有新屋廠、楊梅廠及南崁研發中心,大陸廠則分別設在上海青埔區及南匯區,而配合歐、美客戶新設立的越南廠,已在8月下旬開發生產,在生產成本逐步降低及明年第2季之前新產品量產上市的有利條件下,業績將呈現穩健成長。
該公司總經理李穎哲表示,祺驊公司專注在醫療復健器材磁控元件、健身器材磁控裝置、發電機、馬達、電子控制器及儀錶總成等關鍵零組件之創新研發,內外銷比重分別為6:4,由於技術門檻較高、以及產品獨特性,歐美主要商用運動健身器材與醫療器材品牌大廠,都是祺驊的長期客戶,李穎哲強調,磁控裝置飾為祺驊的主力產品,也是健身、醫療器材的心臟,該公司自1997年創立至今,即不斷投入大筆經費用於新產品的研發,這也是祺驊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優勢之一。
李穎哲指出,該公司已開發成功多項符合環保節能的利基產品,包括電動跑步機專用的高效率直流無刷馬達、競賽車(SPINNER)專用的發電機及可避免運動傷害的馬達式肌力訓練機等,上述產品均已取得多國專利與客戶確認,預計明年第2季之前可以開始出貨,祺驊也將步入優勢成長。
祺驊公司(1593)近期加快邁向國內資本市場的腳步,7月下旬股票公開發行外,計劃9月前股票登錄興櫃,為健身運動器材關鍵零組件設計、製造廠商,主要產品為發電機、磁控裝置、馬達、電子控制器、及儀錶等關鍵零組件,目前股本2.25億元,2009年營收4.65億元,2009年產品比重,發電機佔 55.43%、磁控裝置佔28.98%、馬達佔4.04%、電子表佔5.99%、控制器佔5.56%,產品9成以上供應國內及美國市場,稅後每股盈餘 1.58元。
由於祺驊已累積多年電機系統實作經驗,在產品設計及系統整合上具優異能力,加上先進技術的研發能力,已取得多項世界專利,並且深獲國際健身器材一流品牌大廠的肯定。10多年來長期經營下,祺驊無論在營運規模、產品品質等各方面,在業界已佔有一席之地。
健身運動器材業,依使用性質可分為家庭用與商業用,目前台灣運動健身器材廠商,已從低階市場慢慢轉到中價位市場;台商多將台灣定位為營運總部,主要研發設計較高階、少量、多樣產品,並將勞力密集的後段生產及低階產品研發外移到中國大陸,降低成本外,並結合上、下游產業群聚效果增加市場競爭力。
祺驊的產品,大部分提供給健身俱樂部之商用及醫療用之運動器材業者,主攻高價位產品市場,在家庭應用市場的市佔率較低,今年祺驊除了在中高階健身運動器材維持一定市佔率外,對於如何降低產品的成本,跨足中低階家用市場,使家用市場也可以接受,是未來幾年努力的目標。
2010年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下,祺驊營運也逐漸回溫,自結7月營收53,532千元,年增率24.16%,1至7月累計營收273,389千元,年增率37.58%,明顯走出2009年金融風暴衝擊的低迷谷底,有機會重現前一年的亮麗獲利成績。
由於祺驊已累積多年電機系統實作經驗,在產品設計及系統整合上具優異能力,加上先進技術的研發能力,已取得多項世界專利,並且深獲國際健身器材一流品牌大廠的肯定。10多年來長期經營下,祺驊無論在營運規模、產品品質等各方面,在業界已佔有一席之地。
健身運動器材業,依使用性質可分為家庭用與商業用,目前台灣運動健身器材廠商,已從低階市場慢慢轉到中價位市場;台商多將台灣定位為營運總部,主要研發設計較高階、少量、多樣產品,並將勞力密集的後段生產及低階產品研發外移到中國大陸,降低成本外,並結合上、下游產業群聚效果增加市場競爭力。
祺驊的產品,大部分提供給健身俱樂部之商用及醫療用之運動器材業者,主攻高價位產品市場,在家庭應用市場的市佔率較低,今年祺驊除了在中高階健身運動器材維持一定市佔率外,對於如何降低產品的成本,跨足中低階家用市場,使家用市場也可以接受,是未來幾年努力的目標。
2010年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下,祺驊營運也逐漸回溫,自結7月營收53,532千元,年增率24.16%,1至7月累計營收273,389千元,年增率37.58%,明顯走出2009年金融風暴衝擊的低迷谷底,有機會重現前一年的亮麗獲利成績。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