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德電化材科技(未)公司新聞
宅經濟帶動遊戲類股居高不墜,也帶動興櫃棒辣椒強勢進榜,電競周邊產品的寶德也同步走揚。此外,車市回溫,興櫃車用概念股如芯測、正翰、弘凱及驊陞,漲幅則介於7%∼23%之間。
太陽能股挾低價概念及綠電題材氣焰,推升興櫃太陽能題材走強。碩禾旗下小金雞碩鑽材料,主攻鑽石線研發、製造及銷售,供應太陽能矽晶片廠切割矽晶片工序。上半年累計每股虧損1.33元,7月營收0.41億元,月增149%、年減29.4%,基本面表現平平,惟受惠太陽能產業下半年利多頻傳,股價周漲24.47%,可望重返每股淨值6.82元。
車用半導體芯測上周股價大漲22.71%,該公司IP系列產品搶攻車用電子及物聯網晶片檢測、修復市場,隨國內外晶片製造大客戶陸續採用,業務拓展效益逐漸發酵,該股於8月19日登錄興櫃後股價強強滾。
芯測搶搭車用電子拉獲強勁,自駕車、5G題材順風車,上半年雖每股虧損0.72元,但8月營收588.8萬元,較去年同期大漲逾五倍,寫下新高,吸引買盤湧入。
近期來漲幅凌厲的棒辣椒上周均價持續勁揚22.16%。棒辣椒2019年底推出戀愛手遊《戀與製作人》,強打女性使用者市場,熱度持續推升今年首季營運動能,上半年每股盈餘2.21元,翻轉去年全年的每股虧損0.96元。
寶德科技上周均價漲幅逾21.9%,看準遊戲市場商機,與宏塑工業宣布結盟,打入電競市場,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寶德主攻滑鼠、鍵盤研發及代工,近年積極轉型投入電競周邊產品,延攬台灣電競三雄華碩、微星、宏碁及歐美一線品牌大客戶。受惠旺季效應及宅經濟發威,7月營收達0.7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漲逾1.5倍,上半年每股虧損0.66元。
另外博晟生醫於8月31日送件申請上櫃,該公司成立於民國105年7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陳德禮,為晟德轉投資的複合性再生骨科醫材研發廠,送件時資本額9億2,000萬元,108年營收146萬元,稅前虧損盈餘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2.01元。
【台灣新聞】寶德能源破產後兆豐銀行召開債權會議,加速處理四大問題
寶德能源自破產公告後,金融市場關注其後續處理。近日,兆豐銀行於5日首次召開債權銀行團會議,並邀請寶德能源董事長黃世岳出席,這也是破產後寶德經營高層首次在銀行團面前亮相。會議於昨日下午一點半開始,持續三個多小時,最終決定在兩週內就四大議題達成共識,以加速擔保品處分進度。
四大議題包括:首先,位於雲林麥寮的廠房先前信託給兆豐銀,是否解除信託;其次,銀行是否同意寶德能源破產;第三,是否由兆豐銀代表銀行團採取聲請假扣押、支付命令、本票裁定等三大銀行債權保全程序;最後,建築物本身的鑑價費用及維護費用是否先由銀行團墊付。
據了解,寶德能源的銀行債權主要為90億元和32億元的兩筆聯貸,而這兩筆聯貸的管理銀行都是兆豐銀,因此會議也由兆豐銀召集。對於上述四個問題,十多家債權銀行已表示會在兩週內簽報回覆。兆豐銀也詢問其他銀行對鑑價公司名單的意見,希望最快下周展開接洽。
在信託問題上,債權銀行表示,目前面臨兩難境地,若繼續信託,資金來源成為問題;若解除信託,則可能引發其他債權人如供應商的請求,對銀行債權保障構成挑戰。對於破產問題,銀行團已達成共識,至少法院發出破產裁定後,銀行就可展開擔保品處分。此外,由於不希望影響擔保品處分進度,全體債權銀行應會同意寶德能源破產。
有債權銀行特別指出,寶德能源本身是座化學廠,破產與否,拖延太久還有「公安」疑慮,因此法院最好可儘速作成裁定。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上的一則新聞引起廣泛關注。一家知名的台灣公司——寶德電化材科技,在金融市場上的動向受到矚目。據了解,寶德能源的最大債權銀行兆豐銀,已經率先在2月份對寶德能源提存了4億多元的無擔授信,這筆金額相當於寶德能源2月份獲利的兩成左右。 兆豐銀這次的提存行動,佔其無擔授信比重近八成,而對於90億元的有擔保品聯貸案,則提列了約數千萬元的準備金,這約當於授信比重的3%。兆豐銀主管表示,由於這是具有擔保品的授信,所以提存金額將在委任完鑑價公司完成鑑價後確定。 在寶德能源的債權餘額中,約百億元,其中2017年完成的32億元無擔授信聯貸案,八大公股行庫均參與其中。當時,包括土銀、合庫、台企銀等原本未參與寶德能源第一波90億元聯貸案的銀行,在第二波籌組32億元聯貸案時,也都加入了進來。 在這筆聯貸案中,兆豐銀、一銀和台新銀行是寶德能源授信的前三大銀行,也是當年主辦90億元聯貸案的共同主辦行。這筆聯貸案是在前台亞石油董事長戴一義出任寶德能源董事長時籌組的。 除了八大公股行庫,農業金庫、高雄銀行等也參與了這筆聯貸案,而民營銀行如遠東、日盛、上海商銀等也加入了進來。在股東結構上,寶德能源的主要大股東包括了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耀華玻璃等公股。
【台灣新聞】國發基金投資的太陽能廠寶德能源近期遭遇破產風波,聯貸主辦暨管理銀行兆豐銀行昨(5)日急召債權銀行會議,對應這個緊急情況,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以下是我們對這個事件的專欄報導:
「最近這幾天,寶德能源這個名號在金融圈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啊!」一位金融業人士這麼說。事實上,寶德能源因為經營困難,上周正式宣布破產,進入法律程序。由於這家公司的聯貸餘額還有高達100億元,所以兆豐銀行昨天下令召開了債權銀行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上,兆豐銀行提出了三個重要結論。首先,他們決定行使加速條款,提前終止聯貸契約。這意味著各參貸銀行將要進行內部董事會決議等行政程序,以確保這個決策得以執行。其次,兆豐銀行將統籌洽商第三方鑑價公司,對寶德能源的擔保品進行專業評估。這些擔保品包括位於彰濱工業區線西區的廠房和機器設備,目的是為了破產後的法拍抵債和各銀行的呆帳提存提供參考依據。最後,他們還決定採取假扣押等必要法律行動,來確保債權的行使。
這次破產事件涉及的聯貸銀行共有九家,其中兆豐銀行佔了約20億元,是最大的貸款銀行。其次是共同主辦行一銀和台新銀行,分別約有14億元和12億元的貸款。其他參貸銀行包括華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等,貸款額在7至3億元不等,而土銀的貸款額則不到1億元。
至於寶德能源所在的彰濱工業區土地,這部分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後續租約履行問題,在銀行團會議中並未進行討論。目前,各銀行團都在積極應對這個難題,並努力減少可能的損失。
對於四大議題,與會人士透露,首先是位於雲林麥寮的廠房先前信 託給兆豐銀,如今是否解除信託;第二是銀行是否同意寶德能源破產 ;第三為是否由兆豐銀代表銀行團採取聲請假扣押、支付命令、本票 裁定等三大銀行債權保全程序;最後則是建築物本身的鑑價費用及維 護費用是否先由銀行團墊付。
債權銀行指出,寶德能源的銀行債權分布相對單純,主要就是90億 元和32億元的兩筆聯貸,由於這兩筆聯貸案管理銀行都是兆豐銀,因 此昨會議也是由兆豐銀出面召集。
據悉,對於上述四個問題,十多家債權銀行已表示會在兩周內簽報 回覆。兆豐銀昨日也詢問其餘銀行對鑑價公司名單的意見,希望最快 下周就展開接洽鑑價公司的作業。
其中對於信託問題,債權銀行指出,現在的確面臨「兩難」,因為 若要繼續信託,「錢從哪裡來是一大問題」;但倘若解除信託,很容 易招來其他債權人如供應商等,用「普通債權」來作債權請求,挑戰 銀行債權的保障,因為信託的功用,就是在於排除第三債權人的要求 ,一旦「斷炊」,就會有後續的債權確保風險。
寶德向法院提出破產聲請之後,依往例法院會來詢問銀行團的意見 ,對於是否同意破產,據了解,其實銀行團已達成共識,至少法院發 下破產裁定後,銀行就可展開擔保品的處分,至少不會像進入重整案 把銀行給「卡死」;也由於不希望影響擔保品處分進度,全體債權銀 行應會同意寶德能源破產,且等法院破產裁定就會展開擔保品處分。
也有債權銀行特別指出,寶德能源本身是座「化學廠」,破產與否 ,拖延久了還有「公安」疑慮,因此法院最好可儘速作成裁定。
兆豐銀針對寶德無擔授信的4億多元提存,約占其無擔授信比重近 八成,至於有擔保品的90億元聯貸案,兆豐銀目前對相關授信部位提 列約數千萬元,約當授信比重的3%左右,兆豐銀主管指出,由於此 為有擔授信,因此相關提存金額,將在委任完鑑價公司完成鑑價後確 定。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寶德能源目前債權餘額約百億元,其中201 7年完成的32億元無擔授信聯貸案,八大公股行庫可說全數參與,例 如土銀、合庫、台企銀原本未參貸寶德能源第一波的90億元聯貸案, 但到了第二波籌組32億元聯貸案時,這三家銀行也都進場。
其中兆豐銀、一銀和台新為寶德授信前三大銀行,同時也是當年主 辦寶德能源90億元聯貸案的共同主辦行,當時這筆聯貸案,是在前台 亞石油董事長戴一義出任寶德能源董事長時籌組。
至於其他參貸銀行,除了八大行庫,還包括了農業金庫、高雄銀行 ,民營銀行則包括遠東、日盛、上海商銀等;八大公股銀行更是幾乎 全體進場。
股東結構上,寶德能源的主要大股東為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 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 耀華玻璃等公股。
寶德能源上周宣布破產,進入法律程序,由於寶德能源聯貸餘額還有約100億元,因此兆豐銀行昨天召開銀行團會議,針對法院裁定寶德能源破產,銀行團態度將予以接受,同時啟動聯合授信契約加速條款,提早終止契約,各參貸銀行將各自回去進行內部董事會決議等行政程序,以及由兆豐銀統籌洽商第三方鑑價公司,對寶德能源擔保品,也就是其位於彰濱工業區線西區的廠房、機器設備等,以待破產後法拍抵債,以及各銀行呆帳提存參考,最後則是行使債權確保,採取假扣押等必要法律行動。
寶德能源百億聯貸共九家銀行參貸,兆豐銀占約20億元最多,其次共同主辦行一銀、台新各約14億元、12億元左右,其餘華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各約7至3億元不等,土銀不到1億元。
至於寶德能源廠房所在的彰濱工業區土地,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後續租約履行,銀行團會議則未討論。
寶德能源,這家曾經被眾多行業看好,如今卻不得不面對破產的命運。上周,寶德能源正式宣告破產,這一消息讓市場震驚。據悉,此次負責處理這起破產案件的,是兆豐銀行,而這次會議將有八大公股行庫參與,這也是繼慶富獵雷艦案後,公股銀行為了配合政策而遭遇的又一次倒帳授信案。
對於寶德能源的破產,行庫並不感到意外。去年第三季,寶德增資不順,行庫已經預感到寶德走向破產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即使各大行庫要對寶德進行清償提存,參加第一案聯貸且有擔保品的銀行,所能回收的債權也相當有限。
寶德能源的破產,其實並非偶然。該公司最值錢的土地,並非其自有,而是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而廠房及機器設備的「殘值」,公股銀行實在不敢樂觀,特別是機器設備。因為太陽能產業已從多年前的「全盛」時期,變成了今天的「夕陽產業」,這些設備若脫離原來的生產用途,幾乎形同「廢鐵」。
在股東結構上,寶德能源的主要大股東包括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耀華玻璃等公股。債權人方面,除了八大公股行庫都是貸款銀行外,民營銀行也不少,例如台新就是第三大貸款銀行。
太陽能產業曾經是兩岸都熱捧的產業,寶德能源在成立之初,也確實受到各界的看好。然而,當太陽能產業陷入殺價競爭時,寶德能源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成為了它的生存障礙。儘管後來寶德力圖轉型,朝生產半導體的多晶矽發展,但時不我予,在整個太陽能景氣急轉直下時,寶德也只能走上宣告破產一途。
寶德能源曾先後有兩筆聯貸案,其中第二筆的32億元聯貸案,是在106年度完成的。在國發基金帶頭注資之下,八大公股行庫在第二場完全沒有擔保品的「純信」聯貸案中,全部「入圍」。
國發基金基於扶植太陽能產業政策,不僅自己跳下去投資撐住寶德,還召集各大行庫一起進場,讓行庫成了最大苦主。配合政策固然是公股銀行職責,但對於產業景氣的觀測,銀行業者的嗅覺應該更為靈敏。在公股銀行先後配合國艦國造、太陽能產業的政策下,僅兩年多的時間,就先後發生了獵雷艦、寶德能源的倒帳,未來政府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並回歸對銀行授信專業的尊重,不要再下指導棋了!
寶德能源聲請破產,其實行庫並不意外,因為去年第三季寶德增資不順,行庫已有心理準備,多半認為寶德走向破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可嘆的是,今天就算各大行庫要對寶德進行清償提存,即使是參加第一案聯貸有擔保品的銀行,所能回收的債權也相當有限。
首先,寶德能源最值錢的土地,並非寶德能源所自有,而是向經濟部工業局承租的;其次,廠房及機器設備到底有多少「殘值」?公股銀行實在不敢樂觀,特別是機器設備。因為太陽能產業已從多年前的「全盛」時期,物換星移成為今日的「夕陽產業」,這些設備若脫離原來的生產用途,幾乎形同「廢鐵」,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處分擔保品,恐怕能回收的債權也微乎其微。
在股東結構上,寶德能源的主要大股東為華新麗華、日月光、潤泰、中鼎工程、中美矽晶等民股,以及國發基金、中華電信、經濟部旗下耀華玻璃等公股,換言之,其實民股也不在少數。債權人方面,除了八大公股行庫都是貸款銀行,民營銀行也不少,例如,台新就是第三大貸款銀行,而日盛銀、上海商銀、遠銀等,也都有份。
太陽能產業初始是兩岸都熱捧的產業,而寶德能源在成立之初,的確也是各界一致看好。但當太陽能產業已氾濫到殺價競爭時,寶德能源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就成為它的生存障礙;儘管後來寶德力圖轉型,朝生產半導體的多晶矽發展,但是時不我予,在整個太陽能景氣急轉直下時,寶德也只能走上宣告破產一途。
寶德先後有二筆聯貸案,第二筆的32億元的聯貸案,是在106年度完成;而在國發基金帶頭注資之下,八大公股行庫在第二場完全沒有擔保品的「純信」聯貸案,可說全數「入圍」,例如,土銀、合庫、台企銀等三家銀行,在前一波90億聯貸案並未參與,但到了第二波籌組32億聯貸案時,這三家銀行就全部跳進去了。
國發基金基於扶植太陽能產業政策,不只自己跳下去投資撐住寶德,還召集各大行庫一起進場時,行庫就成了最大苦主。配合政策固然是公股銀行職責,但對於產業景氣的觀測,身為銀行業者,相關的嗅覺應該更為靈敏。在公股銀行先後配合國艦國造、太陽能產業的政策下,僅兩年多的光景,就先後發生了獵雷艦、寶德能源的倒帳,未來政府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並回歸對銀行授信專業的尊重,不要再下指導棋了!
台灣知名能源公司寶德能源近期宣布破產,對聯貸銀行帶來不小的壓力。根據最新消息,各銀行預計將在5日開會,專門討論善後處分擔保品的相關事宜。這場會議將聚焦於雲林麥寮廠房的鑑價與法拍,以及如何處理承租經濟部工業局土地後續的問題。 由於寶德能源破產確定無力還款,預計本月就會展開呆帳提存。該公司聯貸債權餘額約達100億元,共九家銀行參與貸款,其中兆豐銀行貸款額度最高,約20億元,其次是共同主辦行一銀、台新銀行,分別約14億元和12億元左右。華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等公股行庫也參與貸款,貸款額度在7至3億元不等,而土銀的貸款額度則不到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台新銀行為民營銀行外,其他八大行庫均為公股。 銀行團指出,過去兩次對寶德能源的聯貸,其中金額較大的建廠聯貸發生在2011年,當時太陽能產業處於高峰期,且有國發基金及其他大企業投資。然而,由於產業變遷速度快於預期,寶德能源現在已經破產,銀行必須做好後續的擔保品處分,以抵償部分債務餘額,並盡量確保債權,降低銀行損失。 債權銀行主管表示,寶德能源的擔保品,包括麥寮廠房與機器,在公司破產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法院拍賣來處理,這將需要較長的時間。銀行團的第一步是尋找鑑價公司對擔保品進行鑑價,以便做好法拍的準備。此外,在擔保品法拍完成前,土地租金的處理也是銀行團需要檢視的問題,他們將與工業局進行協商。至於提存金額,則需考慮擔保品的價值後才能確定。
由於寶德能源破產確定無力還款,各銀行預計本月就會展開呆帳提存,寶德能源聯貸債權餘額約100億元,共九家銀行參貸,兆豐銀占約20億元最多,其次共同主辦行一銀、台新各約14億元、12億元左右,華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各約7至3億元不等,土銀不到1億元。除了台新銀為民營,其餘八大公股行庫全數參貸。
參貸銀行指出,過去兩次對寶德能源聯貸,其中金額較大的建廠聯貸時間在2011年,當時太陽能產業仍處高峰,況且又有國發基金與其他大企業投資,但現在產業變遷速度快於預期,寶德能源現在既已破產,銀行便須做好後續的擔保品處分抵償部分債務餘額,盡量確保債權、降低銀行損失。
債權銀行主管表示,寶德能源擔保品麥寮廠房與機器,在公司破產下,只能循法院拍賣途徑處理,需要時間較長,銀行團第一步是找鑑價公司對擔保品鑑價,做好進行法拍準備,另外,擔保品法拍完成前,土地租金如何處理,銀行團也要再檢視承租契約,再與工業局協商。至於提存則是要考量擔保品價值後才能明確提存金額。
【即時新聞】 寶德能源發生重大變故,公司宣告破產,引發市場關注。據了解,負責管理聯貸銀行團的兆豐銀將於本周四召開會議,會議重點將聚焦於對位於雲林麥寮的廠房擔保品進行鑑價,這是處分流程中的關鍵一步。銀行團計劃重新找鑑價公司進行評估,以加速廠房標售的前置作業。 根據最新統計,寶德能源的主要債權銀行中,除了台新銀行為第三大債權行外,兆豐銀和一銀都是公股銀行。整體債權餘額高達100億元,銀行預計最遲3月完成提存,這可能對2、3月的銀行獲利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寶德能源並未選擇經濟部紓困申請,而是直接走破產程序。這一決定在市場預期之中,因為公司去年第四季增資失利,加上轉型困難,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缺乏明確的營運前景,使得紓困變得十分困難。 對於債權銀行來說,寶德能源的兩筆聯貸案,總額達130億元,其中雲林麥寮廠房是第一筆聯貸案的擔保品。債權銀行普遍對能否收回足夠的資金表示不樂觀,因為公司主要資產為機器和廠房,土地則是向工業局承租。 從銀行團的資料來看,寶德能源的100.5億元銀行債權中,兆豐銀、一銀、台新銀分別為前三大債權行,授信金額達22.4億元、15.6億元、13億元。這三家銀行也是當年90億元聯貸案的三家共同主辦銀行。 近五年來,寶德能源完成了兩筆聯貸案,總額約220億元。其中,32億元聯貸案於2017年完成,並在國發基金帶頭下,八大公股行庫全部參與。這次破產事件對公司及相關銀行均將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寶德最新的銀行團債權相關統計,主要債權銀行除了台新銀為第三大,其他如兆豐銀、一銀都是公股銀行,整個債權餘額約100億元。銀行表示,最遲會在3月完成提存,預計各債權銀行2、3月獲利表現可能受寶德提存影響。
寶德能源未走經濟部紓困申請,而是直接宣布破產,銀行團成員指這在預料之中,一方面寶德去年第四季增資不順,再者是寶德能源轉型困難,始終無法解決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在沒有營運前景下,紓困不易。
債權銀行指出,寶德能源先後辦理90億元、32億元兩筆聯貸案,雲林麥寮廠房是第一筆聯貸案擔保品,30億聯貸案則是純信用聯貸案;至於擔保品處分後能拿回多少,不樂觀的債權銀行不在少數,「因為只有機器與廠房,土地則是向工業局承租」。
根據銀行團內部的資料,寶德能源約100.5億元的銀行債權中,兆豐銀、一銀、台新等三家是前三大銀行,截至去年8月底止,授信金額分別為22.4億元、15.6億元、13億元,這三家銀行也是當年寶德能源90億元聯貸案的三家共同主辦銀行。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寶德能源近五年先後完成兩筆聯貸案,金額分別為90億元、32億元,倘若扣除這幾年寶德還本付息,目前債權餘額大約百億元,二筆聯案均由兆豐銀出任管理銀行。其中,32億元聯貸案是在2017年完成,而在國發基金帶頭注資下,該聯貸案八大公股行庫可說全數「入圍」。
台灣太陽能多晶矽製造商寶德電化材料近期遭遇嚴重財務困境,因應市場競爭激烈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資金運籌失措,最終在26日董事會決議下,宣布進行破產聲請。此一決定讓包括政府國發基金、耀華玻璃及華新等主要股東遭受損失,其中華新預計損失達16.8億元,將於27日董事會進行討論認列虧損。政府方面,以國發基金及耀華玻璃名義的投資,損失金額估計超過19億元。 寶德電化材料於2010年成立,實收資本額高達141.83億元,股東來自華新、創鼎投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耀華玻璃、中技社、中美矽晶等知名集團。去年底,公司進行5億元現金私募,華新、國發基金及耀華玻璃均參與認股,使得國發基金及耀華玻璃的持股比例分別上升至12.94%,華新持股則從20.53%增加至22.46%,成為民股單一最大股東。 寶德電化材料曾定下生產高品質太陽能級多晶矽的目標,但由於太陽能製造產業低迷,多晶矽價格持續下滑,建廠工程被迫延緩。2017年7月,公司全面復工,2019年2月開始量產,但因產品價格低於成本,無法達到量產目標。2019年6月,公司轉型生產半導體級多晶矽,並通過下游客戶的初步品質認證。 然而,半導體產業的驗證程序複雜,正式供貨前仍需足夠資金維持公司運作。自2019年2月起,寶德電化材料缺乏營運資金,多次尋求投資人增資,但均未能成功。
台灣太陽能產業龍頭企業寶德電化材料,近期遭遇嚴重財務困境,不得不向法院申請破產。這家由國發基金及華新麗華等民股合資的公司,從2010年成立以來,就立志生產高品質太陽能級多晶矽,但由於太陽能製造產業低迷,建廠工程被迫延緩。雖然2019年2月量產,但因產品價格低於成本,無法大量生產,公司決定轉型生產半導體級多晶矽,並於同年6月開始供應符合半導體等級的產品。
然而,半導體產業驗證程序複雜,公司供貨前仍需大量資金支持運作,但自2019年2月起,寶德就缺乏營運資金,增資計劃也一直受阻。根據華新麗華的公告,寶德去年底的帳面價值仍有16.8億元,但去年前三季的虧損高達37.11億元,財務狀況堪憂。
寶德已投入280億元於建廠,並有百億元聯貸,但去年以低於票面的3元讓股東增資,結果民股股東都放棄了。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太陽能產業大環境不佳,寶德營運狀況不佳,曾經委託顧問團隊進行評估,但政府對於是否提供金援並未明確表態,民股股東也不願再承擔風險進行投資。
昨日,寶德公告表示,公司現有存款不足,無法支付2月25日的銀行利息1,923萬元和2月26日的支票664萬元,還有債權人於2月25日對公司部分資產進行動產查封的強制執行事宜。由於帳面資金已不足以清償現有債務,董事會決議向法院申請破產,這也意味著政府過去大力支持的太陽能產業,如今不得不面對一場敗仗。
寶德公司於2010年10月成立,股東除了國發基金、中技社、耀華玻璃等,亦有民股華新麗華,公司目標生產高品質太陽能級多晶矽,後因太陽能製造產業低迷,導致建廠工程被迫延緩。該公司目前資本額141億元。
不過,寶德表示,該公司2019年2月量產,惟太陽能級產品價格低於成本致無法大量產出,公司決定轉型生產半導體級多晶矽,並於2019年6月產出符合半導體等級產品。
寶德指出,半導體產業驗證程序冗長,公司供貨前仍需足夠資金維繫運作,自2019年2月起缺乏營運資金,公司增資至今未果。依據華新麗華公告,持有寶德去年底之帳面價值仍有16.8億元。
根據寶德財報,去年前三季虧損37.11億元,財務狀況窘迫情形持續至今,據悉,寶德建廠已投入280億元,尚有百億元聯貸,但寶德去年用低於票面的3元讓股東增資,民股股東都放棄。
知情人士指出,受太陽能產業大環境影響,寶德營運狀況不佳,曾委託顧問團隊對公司進行評估,但政府針對結果並未表態是否決定金援,民股股東也不願再承擔風險進行投資。
寶德昨日公告,公司現有存款不足,2月25日屆期之銀行利息1,923萬元、2月26日屆期之支票664萬元均無法支付,另有債權人於2月25日以債權金額154萬元,就本公司部分資產進行動產查封之強制執行事宜。
因此,寶德帳面資金已不足清償現有債務,已無法繼續營運,董事會昨日決議向法院聲請宣告破產,也意味著政府過去大力支持的太陽能產業,吞下一敗仗。
寶德成立於2010年10月,實收資本額141.83億元,股東涵蓋華新、 創鼎投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耀華玻璃、中技社、中美矽 晶等集團。寶德去年底辦理5億元現金私募,華新、國發基金及耀華 玻璃均參與認股,使得國發基金及耀華玻璃持有寶德各增加至12.94 %、華新持股從原先20.53%攀升至22.46%為民股單一最大股東。
寶德表示,目標是生產高品質太陽能級多晶矽,後來因太陽能製造 產業低迷,太陽能多晶矽價格持續下探,建廠工程被迫延緩。2017年 7月全面復工,2019年2月量產,但因太陽能級產品價格低於成本,導 致無法量產,寶德決定轉型生產半導體級多晶矽,2019年6月產出符 合半導體等級多晶矽產品,並通過下游客戶初步品質認證。
寶德指出,半導體產業驗證程序冗長,正式供貨前仍需足夠資金維 繫公司運作,2019年2月起缺乏營運資金,寶德增資活動遍尋投資人 未果。
大葉大學校長歐嘉瑞表示,寶德能源科技致力於生產高品質結晶矽(Polysilicon)材料,此為太陽能及半導體產業最上游的關鍵原料,透過寶德能源的料源自製,將強化台灣二大產業鏈的完整性,將成為全球前五大高品質、低成本的結晶矽供應商。近年來學校對於矽純化、太陽能電池製程、半導體製程、工業自動化研究等成果豐碩,在地產業就近尋覓優質人才,讓產學合作共創雙贏局面。
寶德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朱少華指出,公司將於今年(106)底投入生產,需要大量人才,將先提供就業與全職實習機會給學校,學生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畢業也將能留任。此次互訪交流,由寶德能源科技董事長朱少華(前中油董事長)、特助王文章來訪,大葉大學校長歐嘉瑞、工院院長陳文儉、研發處長連水養、工工系主任陳郁文、電機系主任黃俊杰、材料系主任賴?民與會,雙方針對就業與實習、在職進修與產學合作達成多項共識。(黃啟銘)
根據寶德能源昨日公布的去年度財報,目前仍無營收,而全年度營業費用為3.03億元,比2013年的3.47億元下降,顯示公司經營階層仍努力於降低日常開銷,稅後淨損3.85億元、每股淨損為0.34元。
在太陽能多晶矽缺料的時代,每公斤叫價超過300美元,但目前僅剩下16∼17美元,除了一些老牌廠商因機器設備已經折舊攤提完畢,還能勉強度日之外,其餘新開出產能的廠商,無不處於虧損階段。
有鑑於此,福聚能源決定喊卡,並申請重整,這也使得當初「自己的料自己供」的豪情壯志為之破滅。而寶德能源為國內第二家投入多晶矽領域的廠商,儘管產能都已經備妥,但目前則只能先忍住不投產,否則恐將立即提折舊,以最低的成本度過寒冬。
現階段太陽能電池業者包括新日光、茂迪、昇陽科等大多已轉盈,但多晶矽與矽晶圓業者如福聚能、綠能等則仍苦撐。福聚能總經理吳銜晉指出,先前因應市況,且保留現金,因此縮減長晶產能,目前仍有足夠貨量供應,同時也配合客戶訂單,有少量產出。
由於市場已緩步復甦,朝好的方向走,吳銜晉認為,未來等到多晶矽供需平衡或供應短缺時,就有機會恢復正常運作。
吳銜晉指出,過去一年半的情況艱困,但福聚能加強改善製程,依照各界評估資料,今年全球太陽能裝置量將超過35GW(10億瓦),明年會持續成長,甚至達48GW,對整體供應鏈來看,應該可以樂觀看待需求,高品質的多晶矽可能從明年第1季起會出現缺貨情況。
寶德能源過去在彰濱工業區興建多晶矽廠,到今年1月建廠進度已超過82%,規劃以每股3元價格,希望募得現增資金36.03億元。
目前多晶矽平均價格約每公斤17美元至18美元,寶德能源分析,根據研調機構的資料顯示,明年多晶矽均價預估可來到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