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豐能源科技(未)公司新聞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18)日表示,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以來,共有15家業者申請,其中有8家新進業者、既有業者也有7家。
新進業者包括數位天空、超級、新高雄等,既有業者則有威達雲端、西海岸、大豐、群健、群聯、豐盟、永嘉樂,其中已有7家拿到籌設許可。
威達雲端及西海岸兩家系統台已經完成查驗作業,NCC預定本周發給查驗核可證,最快明年年初加入商轉營運行列,群健也正申請系統查驗中。
因為新進業者及既有業者申請跨區經營,國內有線電視產業即將進入戰國時代,業者預期,為了爭取客戶,新進業者勢必削價搶客,有線電視明年進入競價元年。
新進業者包括數位天空、超級、新高雄等,既有業者則有威達雲端、西海岸、大豐、群健、群聯、豐盟、永嘉樂,其中已有7家拿到籌設許可。
威達雲端及西海岸兩家系統台已經完成查驗作業,NCC預定本周發給查驗核可證,最快明年年初加入商轉營運行列,群健也正申請系統查驗中。
因為新進業者及既有業者申請跨區經營,國內有線電視產業即將進入戰國時代,業者預期,為了爭取客戶,新進業者勢必削價搶客,有線電視明年進入競價元年。
台系薄膜太陽能廠自2008年陸續投入量產以來,2919年部分業者已
被同業認定為退出市場,但其它的薄膜廠則積極讓生產成本降至最
低,再歷經上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數家薄膜太陽能廠私下表示,
2010年有機會拼到損益兩平,與2009年虧很大及被比喻沈船相差甚
大,市場正睜大眼睛等著看薄膜廠的表現。
2008年台系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包括聯相、宇通、富陽、旭能、
奇美能、綠能、大億光等陸續投入量產,若再加上原本即已經營
的大豐、鑫笙等,2009年金融風暴使得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大
跌價,也壓抑初成長的薄膜太陽能產業。
包括大億科決議不再投資大億光,並將過往的投資做1次的認賠,
主要即是不看好薄膜太陽能在短期內會有很大的轉機,而群創購
併奇美電,挾帶著奇美能也跟著進入鴻海集團,但是市場谷卻傳
出奇美能可能面臨被轉售的命運。另外,仍有數家薄膜廠其實異
主多次或停工多時,只是未透過公告來證實。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可以說被一路喊打,但是不是代表沒未來,
許多人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他們會苦盡甘來,尤其當初薄膜
不被市場所接受的主要原因包括實戰經驗值不足,銀行因金融風
暴提高系統業者借貸審核標準,包括系統廠所採用的模組、零件
等,進而使諸多初涉市場、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非晶矽薄膜廠被系
統業者拒在門外,這些情況都會逐漸改觀。
歷經2年多的實戰經驗累積極,市場對薄膜太陽能的接受度漸增,
尤其在應用的廣度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使薄膜廠 積極跨足不同應
用領域,而銀行的接度也有提升的趨勢,愿意借貸採用薄膜膜組
的系統廠,讓薄膜廠得以從谷底翻身。
薄膜廠表示,2008年受到多晶矽料源缺乏的影響,薄膜太陽能模
組所採用的諸多材料也呈現飆賈、高價簽長期合約等現象,讓薄
膜廠成本難以調降,但歷經2009年金融風暴後,料源耗材供應商
或設備供應商不但隨著環境變動而降價,當地供應商也一一崛起
,讓薄膜廠的成本逐步下降。
材料成本下降及轉換效率與生產良率的提升,再加上全球諸多業
者退出薄膜太陽能市場,讓仍存活的薄膜太陽能業者有更多的機
會爭取未來,尤其在相同轉換效率下,薄膜太陽能模組年度總發
電量優於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包括電廠及部分特殊運用領域紛紛
招手試用,使需求逐步升溫。
已有數家薄膜太陽能私下透露,2010年在提列設備折舊的前提下
,可望力拼到單月損益兩平,甚至是獲利,年底就待市場驗收這
個預測。
被同業認定為退出市場,但其它的薄膜廠則積極讓生產成本降至最
低,再歷經上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數家薄膜太陽能廠私下表示,
2010年有機會拼到損益兩平,與2009年虧很大及被比喻沈船相差甚
大,市場正睜大眼睛等著看薄膜廠的表現。
2008年台系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包括聯相、宇通、富陽、旭能、
奇美能、綠能、大億光等陸續投入量產,若再加上原本即已經營
的大豐、鑫笙等,2009年金融風暴使得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大
跌價,也壓抑初成長的薄膜太陽能產業。
包括大億科決議不再投資大億光,並將過往的投資做1次的認賠,
主要即是不看好薄膜太陽能在短期內會有很大的轉機,而群創購
併奇美電,挾帶著奇美能也跟著進入鴻海集團,但是市場谷卻傳
出奇美能可能面臨被轉售的命運。另外,仍有數家薄膜廠其實異
主多次或停工多時,只是未透過公告來證實。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廠可以說被一路喊打,但是不是代表沒未來,
許多人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他們會苦盡甘來,尤其當初薄膜
不被市場所接受的主要原因包括實戰經驗值不足,銀行因金融風
暴提高系統業者借貸審核標準,包括系統廠所採用的模組、零件
等,進而使諸多初涉市場、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非晶矽薄膜廠被系
統業者拒在門外,這些情況都會逐漸改觀。
歷經2年多的實戰經驗累積極,市場對薄膜太陽能的接受度漸增,
尤其在應用的廣度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使薄膜廠 積極跨足不同應
用領域,而銀行的接度也有提升的趨勢,愿意借貸採用薄膜膜組
的系統廠,讓薄膜廠得以從谷底翻身。
薄膜廠表示,2008年受到多晶矽料源缺乏的影響,薄膜太陽能模
組所採用的諸多材料也呈現飆賈、高價簽長期合約等現象,讓薄
膜廠成本難以調降,但歷經2009年金融風暴後,料源耗材供應商
或設備供應商不但隨著環境變動而降價,當地供應商也一一崛起
,讓薄膜廠的成本逐步下降。
材料成本下降及轉換效率與生產良率的提升,再加上全球諸多業
者退出薄膜太陽能市場,讓仍存活的薄膜太陽能業者有更多的機
會爭取未來,尤其在相同轉換效率下,薄膜太陽能模組年度總發
電量優於結晶矽太陽能模組,包括電廠及部分特殊運用領域紛紛
招手試用,使需求逐步升溫。
已有數家薄膜太陽能私下透露,2010年在提列設備折舊的前提下
,可望力拼到單月損益兩平,甚至是獲利,年底就待市場驗收這
個預測。
針對東森購物蓋台爭議,通傳會(NCC)昨日召開臨時委員
會做出決議,發言人陳正倉表示,28家系統業者未經NCC許可擅
自變更播放內容,依法每家各處以70萬元罰款,合計罰鍰1,960萬
元,並限定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正,逾期不改正將按次處分,
至於有無聯合壟斷行為也將函送公平會處理。
陳正倉指出,有關東森國際公司「U life」5頻道取代東森得易
購5頻道事件,NCC在1月1日凌晨獲知後,就立即並持續進行蒐證
。
查察發現吉隆、大世界、長德、萬象、寶福、聯維、麗冠、
永佳樂、大豐、台灣數位寬頻、興雙和、新視波、紅樹林、觀天
下、家和、北健、聯禾、世新、國聲、大揚、三冠王、雙子星、
新永安、慶聯、大信、港都、大高雄、鳳信等28家有線廣播電視
系統經營者未取得NCC許可,即擅自變更頻道營運內容,已違犯
有線廣播電視法規定。
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6條規定「申請書及營運計畫內容於
獲得籌設許可後有變更時,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為變更之申請。」
若有未經申准擅自變更,依同法68條規定「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
處罰;情節重大者,得撤銷籌設許可或營運許可,並註銷籌設許
可證或營運許可證。」
陳正倉表示,這些系統業者,有部分在98年12月31日曾向
NCC申請頻道變更案,部分未申請,但兩者皆未經本會許可,即
逕自於99年1 月1日變動頻道,NCC在完成蒐證後昨天召開會議討
論,決議對28有線電視系統未經許可播出Ulife頻道節目,各處以
70萬元罰款。
他說,該合約問題本屬商業行為,NCC予以尊重,但有關係
統業者未經NCC許可就擅自變更播放內容,不但影響全台230多萬
收視戶權益,且是明知違法仍故意令其發生,違規情形嚴重,因
此NCC依規定總共開罰1,960萬元。
陳正倉強調,對違規業者已要求必須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
正,亦即須恢復播放東森購物頻道,若不改正將按次連續處罰,
直到改正為止。
會做出決議,發言人陳正倉表示,28家系統業者未經NCC許可擅
自變更播放內容,依法每家各處以70萬元罰款,合計罰鍰1,960萬
元,並限定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正,逾期不改正將按次處分,
至於有無聯合壟斷行為也將函送公平會處理。
陳正倉指出,有關東森國際公司「U life」5頻道取代東森得易
購5頻道事件,NCC在1月1日凌晨獲知後,就立即並持續進行蒐證
。
查察發現吉隆、大世界、長德、萬象、寶福、聯維、麗冠、
永佳樂、大豐、台灣數位寬頻、興雙和、新視波、紅樹林、觀天
下、家和、北健、聯禾、世新、國聲、大揚、三冠王、雙子星、
新永安、慶聯、大信、港都、大高雄、鳳信等28家有線廣播電視
系統經營者未取得NCC許可,即擅自變更頻道營運內容,已違犯
有線廣播電視法規定。
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6條規定「申請書及營運計畫內容於
獲得籌設許可後有變更時,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為變更之申請。」
若有未經申准擅自變更,依同法68條規定「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
處罰;情節重大者,得撤銷籌設許可或營運許可,並註銷籌設許
可證或營運許可證。」
陳正倉表示,這些系統業者,有部分在98年12月31日曾向
NCC申請頻道變更案,部分未申請,但兩者皆未經本會許可,即
逕自於99年1 月1日變動頻道,NCC在完成蒐證後昨天召開會議討
論,決議對28有線電視系統未經許可播出Ulife頻道節目,各處以
70萬元罰款。
他說,該合約問題本屬商業行為,NCC予以尊重,但有關係
統業者未經NCC許可就擅自變更播放內容,不但影響全台230多萬
收視戶權益,且是明知違法仍故意令其發生,違規情形嚴重,因
此NCC依規定總共開罰1,960萬元。
陳正倉強調,對違規業者已要求必須在1月6日24時前完成改
正,亦即須恢復播放東森購物頻道,若不改正將按次連續處罰,
直到改正為止。
近期業界傳出某家頗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來台探路,有意進
行跨國購併,以快速 增加產能,因應日本即將開啟的補助需求,
其中,台系非晶矽薄膜廠成為日系廠造訪重點,主因係目前諸多
台系薄膜廠受困於資金缺乏窘境,但量產及品質已達到相當水準
,日此,業界認為日系業者迎低買進機率不低,跨海購併成局機
會大。
由於日本最快在11月推動太陽光電電價買回補助策略,需求可望
大幅提升,日系業者紛摩拳擦掌要搶食市坦大餅,近期市場傳出
某家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積極來台探路,不排除跨國購併,
以加速搶搭日本補助新商機,並達到本身所預設產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被點名造訪的數家台系太陽能廠,均以非晶
矽薄膜為主,太陽能業者表示,主要是日系業者看好矽晶薄膜未
來發展潛力,尤其在量產上滿較其它薄膜技術具有優勢,而該日
系太陽能廠因為本身在矽晶薄膜領域已有多年研發技術,一旦購
併完成,就可快速將產品升級、步入量產。
2009年受到金風暴影響,使得主流結晶矽產品價格快速下滑,打
壓非晶矽薄膜產品,台灣多數非晶矽薄膜廠均受困在資金缺乏窘
境中,即使第3季底數家薄膜廠有明顯訂單回流現象,但面對2010
年走勢,多數薄膜廠仍不敢過度樂觀看待。
太陽能業者指出,對日系廠而言,目前正是跨海購併最佳時機,
可迎低切入議價,而且日本地區製造成本相對較其他亞洲地區高
,長期來看,日系業者前往海外布局產能是必經之路,台廠在諸
多生產條件下都是最佳選擇。
太陽能業者透露,目前日系廠造訪的薄膜廠中,包括採用日本
優貝克(Ulvac)及瑞士商歐瑞康(Oerlikon)全製程技術轉移設備的業
者在內,但仍未到購併的最終階段,仍無法探知最終購併或切入
方式。
太陽能業者表示,雖然日系廠技術基礎高,但從過往諸多產業發
展來看,日系廠進駐台廠,短期內對台廠技術不見得有直接刺激
或帶動提升產業技術效果,主要是日系廠的技術維護度佳,台廠
不容易效法。不過,對現階段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而言,苦等不
到政府支持,反吸引日系廠購併,也算是另類的解套方式,只是
受惠的家數可能僅有1家。
目前台系矽晶薄膜太陽能廠包括大豐能源,鑫笙能源,聯電旗下
聯相光電、大同集團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奇美能源、
宇通及八陽等。
行跨國購併,以快速 增加產能,因應日本即將開啟的補助需求,
其中,台系非晶矽薄膜廠成為日系廠造訪重點,主因係目前諸多
台系薄膜廠受困於資金缺乏窘境,但量產及品質已達到相當水準
,日此,業界認為日系業者迎低買進機率不低,跨海購併成局機
會大。
由於日本最快在11月推動太陽光電電價買回補助策略,需求可望
大幅提升,日系業者紛摩拳擦掌要搶食市坦大餅,近期市場傳出
某家具代表性的日系太陽能廠積極來台探路,不排除跨國購併,
以加速搶搭日本補助新商機,並達到本身所預設產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被點名造訪的數家台系太陽能廠,均以非晶
矽薄膜為主,太陽能業者表示,主要是日系業者看好矽晶薄膜未
來發展潛力,尤其在量產上滿較其它薄膜技術具有優勢,而該日
系太陽能廠因為本身在矽晶薄膜領域已有多年研發技術,一旦購
併完成,就可快速將產品升級、步入量產。
2009年受到金風暴影響,使得主流結晶矽產品價格快速下滑,打
壓非晶矽薄膜產品,台灣多數非晶矽薄膜廠均受困在資金缺乏窘
境中,即使第3季底數家薄膜廠有明顯訂單回流現象,但面對2010
年走勢,多數薄膜廠仍不敢過度樂觀看待。
太陽能業者指出,對日系廠而言,目前正是跨海購併最佳時機,
可迎低切入議價,而且日本地區製造成本相對較其他亞洲地區高
,長期來看,日系業者前往海外布局產能是必經之路,台廠在諸
多生產條件下都是最佳選擇。
太陽能業者透露,目前日系廠造訪的薄膜廠中,包括採用日本
優貝克(Ulvac)及瑞士商歐瑞康(Oerlikon)全製程技術轉移設備的業
者在內,但仍未到購併的最終階段,仍無法探知最終購併或切入
方式。
太陽能業者表示,雖然日系廠技術基礎高,但從過往諸多產業發
展來看,日系廠進駐台廠,短期內對台廠技術不見得有直接刺激
或帶動提升產業技術效果,主要是日系廠的技術維護度佳,台廠
不容易效法。不過,對現階段台灣薄膜太陽能產業而言,苦等不
到政府支持,反吸引日系廠購併,也算是另類的解套方式,只是
受惠的家數可能僅有1家。
目前台系矽晶薄膜太陽能廠包括大豐能源,鑫笙能源,聯電旗下
聯相光電、大同集團綠能、旭能、中環轉投資富陽,奇美能源、
宇通及八陽等。
國內最具規模的太陽光電專業展PV Taiwan,訂10月7至9日在世貿
一館登場,同時舉辦國際論壇、新產品發表會、產業博物館與人
才培育課程,內容精采可期,4月15日以前報名,可享攤位費優惠
。
外貿協會表示,隨著許多業者積極投入太陽光電產業,台灣已成
為全球矚目焦點,許多國外廠商紛紛搶進台灣市場,或是尋求與
台灣廠商合作進軍全球。
目前已報名廠商包括Q-CELLS、昱晶、富陽、錸德、崇越、奈米
龍、全能、旭能、江蘇艾德、大豐能源、VECTOR JAPAN 、台灣
杜邦、Oerlikon、SPIRE、GP SOLAR、Veeco、Despatch、
EDWARDS 、manz-automation、德國萊因、EAG、Intertek、
Dr.Schenk、尚偉、K-MAC、均豪、志聖、致茂、矽菱、伊歐、?
成、工研院等。
外貿協會指出,今年展出規模將更甚去年,透過外貿協會駐外單
位與SEMI海外分會全力推廣,將匯集全球太陽光電產業鏈中重要
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全球歐、美、日及東南亞50 多國的買主來
台參展及採購。展期間也同時舉辦專業論壇,邀請日、韓、歐、
美專家分享產業第一手資訊,讓業者快速掌握該產業全球現況與
最新發展趨勢。
台灣的太陽光電產業從上游晶錠、晶片、中游電池、模組、至下
游系統,除最上游矽材料外,整體產業已具雛型,以台灣在半導
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成功的發展經驗,以及在全球業界佔有之份
量,加上貿協與SEMI投注之資源,未來PV Taiwan可望成為亞洲太
陽光電產業重要交易平台。
洽詢電話(02)2725-5200轉2661號分機蘇小姐、
(03)573-3399轉224號分機李小姐,網址www.pvtaiwan.com。
一館登場,同時舉辦國際論壇、新產品發表會、產業博物館與人
才培育課程,內容精采可期,4月15日以前報名,可享攤位費優惠
。
外貿協會表示,隨著許多業者積極投入太陽光電產業,台灣已成
為全球矚目焦點,許多國外廠商紛紛搶進台灣市場,或是尋求與
台灣廠商合作進軍全球。
目前已報名廠商包括Q-CELLS、昱晶、富陽、錸德、崇越、奈米
龍、全能、旭能、江蘇艾德、大豐能源、VECTOR JAPAN 、台灣
杜邦、Oerlikon、SPIRE、GP SOLAR、Veeco、Despatch、
EDWARDS 、manz-automation、德國萊因、EAG、Intertek、
Dr.Schenk、尚偉、K-MAC、均豪、志聖、致茂、矽菱、伊歐、?
成、工研院等。
外貿協會指出,今年展出規模將更甚去年,透過外貿協會駐外單
位與SEMI海外分會全力推廣,將匯集全球太陽光電產業鏈中重要
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全球歐、美、日及東南亞50 多國的買主來
台參展及採購。展期間也同時舉辦專業論壇,邀請日、韓、歐、
美專家分享產業第一手資訊,讓業者快速掌握該產業全球現況與
最新發展趨勢。
台灣的太陽光電產業從上游晶錠、晶片、中游電池、模組、至下
游系統,除最上游矽材料外,整體產業已具雛型,以台灣在半導
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成功的發展經驗,以及在全球業界佔有之份
量,加上貿協與SEMI投注之資源,未來PV Taiwan可望成為亞洲太
陽光電產業重要交易平台。
洽詢電話(02)2725-5200轉2661號分機蘇小姐、
(03)573-3399轉224號分機李小姐,網址www.pvtaiwan.com。
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為國內主要的薄膜太陽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 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的大豐能源科技,傳
出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大豐能源科技總經理吳誌雄表示,
大豐沿續光華開發的技術與經驗,最近接獲歐洲市場20億元訂單
,預計明年第一季可以正式出貨,並讓公司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成立於民國94年,原本自光華開發科技太陽能事業處分
割,獨立成為薄膜太陽能專業生產公司,目前資本額6.5億元,大
股東包括金寶、億豐、中華開發及國際漢華創投等。
吳誌雄表示,去年在竹南科學園區建廠完成的大豐,是國內第一
座可量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公司,產品尺寸可達1乘以1.2公
尺,目前正進行歐洲認證。
吳誌雄強調,大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規劃15MW(百萬瓦),目
前已成功完成的系統案例包括總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院、中
壢市公兒六公園、屏東健松公司、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目前正著手設計產能25MW以上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明年
上半年投產,目前已得到歐洲廠商的達20億訂單,預期大豐能成
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其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
太陽能市場,除了大豐,包括綠能、聯相、富陽光電等公司,都
已陸續完成產能建置,總計國內將投入的業者達十家。
大豐指出,該公司過去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
力,僅以2,000萬美元自行建置第一條生產線,僅有同業三分之一
至四分之一的成本,目前大豐也在規畫建立第二條生產線,轉換
效率預計可達8.5%以上。
根據國際市調機構iSuppli公司報告指出,2020年之前,全球每年
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估將達5萬MW左右,較2007年2,538MW
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
,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品補上。
出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大豐能源科技總經理吳誌雄表示,
大豐沿續光華開發的技術與經驗,最近接獲歐洲市場20億元訂單
,預計明年第一季可以正式出貨,並讓公司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成立於民國94年,原本自光華開發科技太陽能事業處分
割,獨立成為薄膜太陽能專業生產公司,目前資本額6.5億元,大
股東包括金寶、億豐、中華開發及國際漢華創投等。
吳誌雄表示,去年在竹南科學園區建廠完成的大豐,是國內第一
座可量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公司,產品尺寸可達1乘以1.2公
尺,目前正進行歐洲認證。
吳誌雄強調,大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規劃15MW(百萬瓦),目
前已成功完成的系統案例包括總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院、中
壢市公兒六公園、屏東健松公司、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目前正著手設計產能25MW以上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明年
上半年投產,目前已得到歐洲廠商的達20億訂單,預期大豐能成
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其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
太陽能市場,除了大豐,包括綠能、聯相、富陽光電等公司,都
已陸續完成產能建置,總計國內將投入的業者達十家。
大豐指出,該公司過去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
力,僅以2,000萬美元自行建置第一條生產線,僅有同業三分之一
至四分之一的成本,目前大豐也在規畫建立第二條生產線,轉換
效率預計可達8.5%以上。
根據國際市調機構iSuppli公司報告指出,2020年之前,全球每年
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估將達5萬MW左右,較2007年2,538MW
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
,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品補上。
今年非晶矽薄膜緊鑼密鼓布局 未跑先喘大有人在 預估至少還有
1家重量級業者加入
被喻為次世代的薄膜太陽能2008年以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為主
,正緊鑼密鼓的布局以步入量產階段,對台系薄膜太陽能業者而
言,將是重要的關鍵年,但是由於資金的需求比起傳統結晶矽高
,所以籌資不易,未跑先喘的大有人在,不過,這不減太陽能的
魅力,預估2008年可望還有1家重量級業者投資意願會浮出
檯面。
2008年被喻為太陽能的關鍵年,因為許多台系業者已積極布
局設備的進駐,預估2008年第3季開始,幾家太陽能業者將
步入量產階段,其中聯電集團轉投資的聯相已於日本展出其首度
試產的薄膜太陽能產品,為2008年首季的進度表。
太陽能業者表示,由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設備的投資比傳統結晶
矽太陽能設備高出約3∼5倍,所以,雖然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量
產布局已進入尾聲,但目前台系已公開運作的10家薄膜太陽能
業者中,包括聯相、富陽、旭能、宇通、奇美電、綠能、大億光
、鑫笙、威奈聯合及大豐等,首階段資金籌措困難,目前仍未過
關的業者大有人在。
預估約有2∼3家以上,在首度競賽中因為資金問題出現未跑先
喘的現象,其中也因為這個原因而萌生退意的情況仍未變。太陽
能業者指出,資金的籌措是首階段最現實的一環,對許多資本雄
厚的業者或許不是威脅,但對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卻是一大壓
力,尤其這個產業被視為是技術規模的產業,充裕資金除了首期
設備及技術轉移之需外,後期人才吸引及穩住也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資金的門檻仍不減太陽光電產業對許多業者的吸引力,太
陽能業者透露,2008年繼聯電、奇美、光寶、大同等重量級
集團投入後,還有1家某重量級集團成員,有機會投入非晶矽薄
膜太陽能領域,但值得觀查的是該集團可能是兩岸布局外加垂直
整合,且薄膜及結晶矽雙棲,預估會對市場投下不小的震撼彈。
由於台灣本身無豐富非晶矽薄膜的量產經驗,所以投入者初期幾
乎都是仰賴全製程技轉設備商,所以還有許多業者也宣稱有意投
入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或者是積極投入了解研發階段,但需等
到設備購買已確定對象後,該領域的發展才會較為明朗。
1家重量級業者加入
被喻為次世代的薄膜太陽能2008年以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為主
,正緊鑼密鼓的布局以步入量產階段,對台系薄膜太陽能業者而
言,將是重要的關鍵年,但是由於資金的需求比起傳統結晶矽高
,所以籌資不易,未跑先喘的大有人在,不過,這不減太陽能的
魅力,預估2008年可望還有1家重量級業者投資意願會浮出
檯面。
2008年被喻為太陽能的關鍵年,因為許多台系業者已積極布
局設備的進駐,預估2008年第3季開始,幾家太陽能業者將
步入量產階段,其中聯電集團轉投資的聯相已於日本展出其首度
試產的薄膜太陽能產品,為2008年首季的進度表。
太陽能業者表示,由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設備的投資比傳統結晶
矽太陽能設備高出約3∼5倍,所以,雖然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量
產布局已進入尾聲,但目前台系已公開運作的10家薄膜太陽能
業者中,包括聯相、富陽、旭能、宇通、奇美電、綠能、大億光
、鑫笙、威奈聯合及大豐等,首階段資金籌措困難,目前仍未過
關的業者大有人在。
預估約有2∼3家以上,在首度競賽中因為資金問題出現未跑先
喘的現象,其中也因為這個原因而萌生退意的情況仍未變。太陽
能業者指出,資金的籌措是首階段最現實的一環,對許多資本雄
厚的業者或許不是威脅,但對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卻是一大壓
力,尤其這個產業被視為是技術規模的產業,充裕資金除了首期
設備及技術轉移之需外,後期人才吸引及穩住也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資金的門檻仍不減太陽光電產業對許多業者的吸引力,太
陽能業者透露,2008年繼聯電、奇美、光寶、大同等重量級
集團投入後,還有1家某重量級集團成員,有機會投入非晶矽薄
膜太陽能領域,但值得觀查的是該集團可能是兩岸布局外加垂直
整合,且薄膜及結晶矽雙棲,預估會對市場投下不小的震撼彈。
由於台灣本身無豐富非晶矽薄膜的量產經驗,所以投入者初期幾
乎都是仰賴全製程技轉設備商,所以還有許多業者也宣稱有意投
入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或者是積極投入了解研發階段,但需等
到設備購買已確定對象後,該領域的發展才會較為明朗。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李春生昨(2)日指出,大豐能源是台灣第
一家量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公司,現有年產15百萬瓦(MW)產能,
明年產能滿載時,營收可望超過10億元,並轉虧為盈,目前正規劃
第二條5.5代產線,2008年底總產能可提升到50MW。
大豐能源科技是自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分割出來,昨天與光華開
發在竹科竹南基地廠房舉行聯合新廠開幕典禮。李春生表示,光華
開發科技原名「光華非晶矽」,在竹科耕耘太陽電池相關領域近20
年,累積相當的研發技術、人才與量產經驗。
李春生指出,近幾年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考量到未來發展潛力,
大豐能源在2005年自光華開發分割出來,持有40%股權的法人股東
包括:金寶、億豐、中華開發、漢友創投等。光華則專注生產雷射
印表機使用的有機感鼓及彩色化學碳粉。
大豐能源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第一期大尺寸生產線,玻璃基板大小為1
公尺x1.2公尺,年產量為15MW。大豐正在規劃第二條生產線,預計
2008年完成,達到第一期廠房總產能50MW的目標。
一家量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公司,現有年產15百萬瓦(MW)產能,
明年產能滿載時,營收可望超過10億元,並轉虧為盈,目前正規劃
第二條5.5代產線,2008年底總產能可提升到50MW。
大豐能源科技是自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分割出來,昨天與光華開
發在竹科竹南基地廠房舉行聯合新廠開幕典禮。李春生表示,光華
開發科技原名「光華非晶矽」,在竹科耕耘太陽電池相關領域近20
年,累積相當的研發技術、人才與量產經驗。
李春生指出,近幾年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考量到未來發展潛力,
大豐能源在2005年自光華開發分割出來,持有40%股權的法人股東
包括:金寶、億豐、中華開發、漢友創投等。光華則專注生產雷射
印表機使用的有機感鼓及彩色化學碳粉。
大豐能源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第一期大尺寸生產線,玻璃基板大小為1
公尺x1.2公尺,年產量為15MW。大豐正在規劃第二條生產線,預計
2008年完成,達到第一期廠房總產能50MW的目標。
就成本來看,太陽能由於設備裝置費用昂貴,效能改善空間仍大,其
發電成本與傳統電力相較並不算低。政策性的經費補助程度對於太陽
能普及率及產業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力。
最近台灣的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非晶矽十分火紅,已有凌駕單、多
晶矽的趨勢。即將在第四季量產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國內最早投
產薄膜太陽電池的業者,該公司主要投資者光華科技,在此領域已有
19年經驗。董事長李春生表示,大豐是由光華的太陽能部門切出成
立的公司,就歷史背景來看,大豐具有贏在起跑點的優勢。
李春生表示,一般人以為,非晶矽的生產設備遠比晶矽產品高,而其
發電效率卻不及,其實存在相當程度的誤解。目前矽晶太陽能產業從
長晶、晶棒切割、CELL電池到封裝成模組,上中下游產業分工明
確,各段製程有特定業者投入,設備投資以分段計算。
建築業者是太陽能板的直接採購者,對於薄膜太陽能板類似帷幕牆的
美觀性,接受度很高。因本身就是外牆,可替代花崗石或磁磚建材,
省下的建材成本,讓安裝太陽能板的綠建築,成本上不再高不可攀。
太陽電池間的發電效率與累積發電量,是最需釐清的觀念。李春生表
示,晶矽電池在正午高照度時段的效率最高接近20%,但一天當中
,低照度的時間居多,亦即多數時間處於低發電效率狀態。
至於非晶矽產品,在早晚或陰天的低照度環境下,其發電效能與中午
時段落差不大,且接受漫射光線,亦即可安裝在建築四周牆面,其整
體累積發電量未必比晶矽電池遜色。
當市場有此正確認知後,再加上薄膜產品不受矽原料缺料及不合理漲
價的影響,讓非晶矽薄膜產品的前景看好,預料未來將以非常高的成
長曲線發展,這也是日本的太陽能產業多以薄膜為主,而台灣年中以
來,許多企業集團紛紛表態跨入此領域的原因。
更多的投入者勢必帶來更大競爭,李春生分析,以太陽能占電力使用
極低的比重來看,很長時間內仍將是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時,就客觀
的條件來分析,多數業者憑著滿手資金砸錢買設備及技術,但經驗累
積需要時間,無法速成,市場及投資人應以理性看待。唯有整體產業
朝健康良性發展,且給予大眾正面的形象及觀感,對太陽能產業的長
遠發展,才是真正的利多。
發電成本與傳統電力相較並不算低。政策性的經費補助程度對於太陽
能普及率及產業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力。
最近台灣的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非晶矽十分火紅,已有凌駕單、多
晶矽的趨勢。即將在第四季量產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國內最早投
產薄膜太陽電池的業者,該公司主要投資者光華科技,在此領域已有
19年經驗。董事長李春生表示,大豐是由光華的太陽能部門切出成
立的公司,就歷史背景來看,大豐具有贏在起跑點的優勢。
李春生表示,一般人以為,非晶矽的生產設備遠比晶矽產品高,而其
發電效率卻不及,其實存在相當程度的誤解。目前矽晶太陽能產業從
長晶、晶棒切割、CELL電池到封裝成模組,上中下游產業分工明
確,各段製程有特定業者投入,設備投資以分段計算。
建築業者是太陽能板的直接採購者,對於薄膜太陽能板類似帷幕牆的
美觀性,接受度很高。因本身就是外牆,可替代花崗石或磁磚建材,
省下的建材成本,讓安裝太陽能板的綠建築,成本上不再高不可攀。
太陽電池間的發電效率與累積發電量,是最需釐清的觀念。李春生表
示,晶矽電池在正午高照度時段的效率最高接近20%,但一天當中
,低照度的時間居多,亦即多數時間處於低發電效率狀態。
至於非晶矽產品,在早晚或陰天的低照度環境下,其發電效能與中午
時段落差不大,且接受漫射光線,亦即可安裝在建築四周牆面,其整
體累積發電量未必比晶矽電池遜色。
當市場有此正確認知後,再加上薄膜產品不受矽原料缺料及不合理漲
價的影響,讓非晶矽薄膜產品的前景看好,預料未來將以非常高的成
長曲線發展,這也是日本的太陽能產業多以薄膜為主,而台灣年中以
來,許多企業集團紛紛表態跨入此領域的原因。
更多的投入者勢必帶來更大競爭,李春生分析,以太陽能占電力使用
極低的比重來看,很長時間內仍將是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時,就客觀
的條件來分析,多數業者憑著滿手資金砸錢買設備及技術,但經驗累
積需要時間,無法速成,市場及投資人應以理性看待。唯有整體產業
朝健康良性發展,且給予大眾正面的形象及觀感,對太陽能產業的長
遠發展,才是真正的利多。
國內已有多家業者宣稱將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位於竹南科
技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第四季將開始量產,在這場建廠、量產的
激烈競賽中取得領先。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由光華開發科技的太陽能事業部切割後獨立運作
,成立已19年的光華公司位於竹科,投入非晶矽(即今日所稱的薄
膜)太陽電池研發生產19年,是國內起步最早,累積最多實務經驗
的太陽能廠,有助於其未來的市場競爭。
大豐能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15MW,緊接著年底將設置產能30M
W的第二線。董事長李春生表示,以目前一瓦售價2.5美元以上計
算,第一條生產線的年產值約12億元,有機會在營運首年達損益平
衡。
為長遠發展計,大豐現已租下臨近的二廠土地,規劃明年底至後年初
完成一、二期投資,屆時總產能將可達150∼200MW,成為國
內屬一屬二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廠。
李春生表示,基於過去的量產經驗,第一條生產線採自行規劃設計,
設備投資金額僅2,000萬美元,遠低於同業,奠定有利的競爭基
礎。不過,為搶生產時效,未來不排除與設備商合作,初期建廠將投
下逾50億元,後續設備總投資金額上看100億元以上,在資金的
規劃上,除預定下半年辦理增資外,中長期計劃則是在國內或國外上
市。
大豐成立後,光華轉以彩色碳粉及OPC有機感光鼓為主,此二產品
為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的關鍵耗材,全球同業不多,大豐竹南廠部份
樓層供光華生產彩色碳粉,初期有四條線,未來將增至十條線;第四
季兩家公司將同步舉行開幕量產儀式。
技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第四季將開始量產,在這場建廠、量產的
激烈競賽中取得領先。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由光華開發科技的太陽能事業部切割後獨立運作
,成立已19年的光華公司位於竹科,投入非晶矽(即今日所稱的薄
膜)太陽電池研發生產19年,是國內起步最早,累積最多實務經驗
的太陽能廠,有助於其未來的市場競爭。
大豐能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15MW,緊接著年底將設置產能30M
W的第二線。董事長李春生表示,以目前一瓦售價2.5美元以上計
算,第一條生產線的年產值約12億元,有機會在營運首年達損益平
衡。
為長遠發展計,大豐現已租下臨近的二廠土地,規劃明年底至後年初
完成一、二期投資,屆時總產能將可達150∼200MW,成為國
內屬一屬二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廠。
李春生表示,基於過去的量產經驗,第一條生產線採自行規劃設計,
設備投資金額僅2,000萬美元,遠低於同業,奠定有利的競爭基
礎。不過,為搶生產時效,未來不排除與設備商合作,初期建廠將投
下逾50億元,後續設備總投資金額上看100億元以上,在資金的
規劃上,除預定下半年辦理增資外,中長期計劃則是在國內或國外上
市。
大豐成立後,光華轉以彩色碳粉及OPC有機感光鼓為主,此二產品
為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的關鍵耗材,全球同業不多,大豐竹南廠部份
樓層供光華生產彩色碳粉,初期有四條線,未來將增至十條線;第四
季兩家公司將同步舉行開幕量產儀式。
石油危機是加速太陽能產業高速發展中最重要的推手,太陽能電池成
本卻以每年五%下滑的趨勢,將使太陽能電池更具競爭力,預估二○
一○年石油與太陽能發電成本就會相當,二○四○年全球常峰用電將
有二五%來自太陽能電池,雖然市場龐大,但太陽能電池產業卻由於
上游矽材缺貨而開始進入淘汰期。
國內目前唯一量產薄膜太陽電池的大豐能源科技董事長李春生表示,
薄膜材料除了沒有矽原料缺貨的問題外,薄膜太陽電池優點很多,且
由於多晶矽材料缺貨,讓目前以矽為主要材料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面臨
有產能卻沒原料生產窘境,也讓業界開始思索替代材質,薄膜材料是
目前最被看好下世代太陽能光電材質。
李春生指出,第一代尺寸薄膜生產線已轉移至北京轉投資北京世華創
新科技公司雖趕不上國內太陽能熱潮,但卻使大豐提早在中國立足,
目前國內業者把大尺寸薄膜視為夢幻產品,而該公司在幾年前已可量
產二.五呎 × 五呎每片五十瓦以上的產品,並領先業界率先跨入太陽
能光電系統及BIPV綠建築,舉凡總統府、竹南科學園區、新竹科
學園區等太陽能光電系統都是該公司的產品,而SINONAR自有
品貨更行銷世界十七年,深受各界肯定。
李春生指出,大豐今年完成現金增資四億五千萬元,用以投入的第二
代大面積薄膜非晶矽太陽能生產線,在竹南科學園區興建九千七百坪
的廠房也近完工階段,並準備裝機量產,除了生產規格化的大尺寸的
薄膜太陽能電池外,更領先業界開發半透明太陽能面板,提供建築界
更多選擇,未來將陸續規劃生產微晶與非晶疊層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將大幅提升,全產能六二MW,將逐年開出,成為薄膜太
陽電池業界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本卻以每年五%下滑的趨勢,將使太陽能電池更具競爭力,預估二○
一○年石油與太陽能發電成本就會相當,二○四○年全球常峰用電將
有二五%來自太陽能電池,雖然市場龐大,但太陽能電池產業卻由於
上游矽材缺貨而開始進入淘汰期。
國內目前唯一量產薄膜太陽電池的大豐能源科技董事長李春生表示,
薄膜材料除了沒有矽原料缺貨的問題外,薄膜太陽電池優點很多,且
由於多晶矽材料缺貨,讓目前以矽為主要材料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面臨
有產能卻沒原料生產窘境,也讓業界開始思索替代材質,薄膜材料是
目前最被看好下世代太陽能光電材質。
李春生指出,第一代尺寸薄膜生產線已轉移至北京轉投資北京世華創
新科技公司雖趕不上國內太陽能熱潮,但卻使大豐提早在中國立足,
目前國內業者把大尺寸薄膜視為夢幻產品,而該公司在幾年前已可量
產二.五呎 × 五呎每片五十瓦以上的產品,並領先業界率先跨入太陽
能光電系統及BIPV綠建築,舉凡總統府、竹南科學園區、新竹科
學園區等太陽能光電系統都是該公司的產品,而SINONAR自有
品貨更行銷世界十七年,深受各界肯定。
李春生指出,大豐今年完成現金增資四億五千萬元,用以投入的第二
代大面積薄膜非晶矽太陽能生產線,在竹南科學園區興建九千七百坪
的廠房也近完工階段,並準備裝機量產,除了生產規格化的大尺寸的
薄膜太陽能電池外,更領先業界開發半透明太陽能面板,提供建築界
更多選擇,未來將陸續規劃生產微晶與非晶疊層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將大幅提升,全產能六二MW,將逐年開出,成為薄膜太
陽電池業界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