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微脂體(上)公司新聞
台灣生醫產業再掀新篇章!台微醫、炳碩生醫及五甫科技昨日在竹科生醫園區舉行盛大的新廠合建動土典禮,這個動作象徵著他們將共同投入脊椎微創植入醫材、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及細胞治療服務平台等精準治療產品的開發,全力闖關下世代精準健康產業。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台微醫也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櫃買中心預定1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將對台微醫的申請上櫃案進行審議。台微醫作為今年第19家獲得上櫃審議的公司,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大鼓舞。 台微醫專注於脊椎植入物相關醫療器材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申請上櫃時的資本額為2.63億元。公司董事長梁晃千領軍,並由凱基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擔任推薦證券商。台微醫的表現亮眼,去年合併營收達7,526萬元,稅後純益712萬元,每股純益0.3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627萬元,稅後純益2,107萬元,每股純益0.8元。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更創下7,237萬元,年增達52%,成長勢頭看漲。 竹科管理局也表示,新竹生醫園區擁有竹科ICT產業的優勢,不僅有三大核心設施提供生醫技術創新研究、產品開發等支援,還串接台大醫院、國研院、工研院、園區廠商及特色醫療機構,是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最佳場域。
台微醫(6767)、炳碩生醫及五甫科技昨(8)日在竹科生醫園區舉行新廠合建動土典禮,將擴大脊椎微創植入醫材、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及細胞治療服務平台等精準治療產品開發,聯手進軍下世代精準健康產業。
櫃買中心預定1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台微醫申請上櫃案,台微醫是今年來第19家獲上櫃審議公司。
台微醫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從事脊椎植入物相關醫療器材研發、製造及銷售,申請時資本額2.63億元。董事長為梁晃千,推薦證券商是凱基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
台微醫去年合併營收達7,526萬元,稅後純益712萬元,每股純益0.3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627萬元,稅後純益2,107萬元,每股純益0.8元。台微醫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7,237萬元,年增52%。
竹科管理局表示,新竹生醫園區具有竹科ICT產業優勢,除既有三大核心設施提供生醫技術創新研究、產品開發等支援外,串接台大醫院、國研院、工研院、園區廠商及特色醫療機構,為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最佳場域。
櫃買中心預定1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台微醫申請上櫃案,台微醫是今年來第19家獲上櫃審議公司。
台微醫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從事脊椎植入物相關醫療器材研發、製造及銷售,申請時資本額2.63億元。董事長為梁晃千,推薦證券商是凱基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
台微醫去年合併營收達7,526萬元,稅後純益712萬元,每股純益0.3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627萬元,稅後純益2,107萬元,每股純益0.8元。台微醫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7,237萬元,年增52%。
竹科管理局表示,新竹生醫園區具有竹科ICT產業優勢,除既有三大核心設施提供生醫技術創新研究、產品開發等支援外,串接台大醫院、國研院、工研院、園區廠商及特色醫療機構,為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最佳場域。
櫃買中心上周五(25日)董事會通過上洋產業公司(6728)等5家公司上櫃案,在連兩周亞洲藏壽司(2754)及康全電訊(8089)新上櫃後,本周雖無新上櫃掛,但上品(4770)以及八方雲集(2753)兩家公司接連在28、29日掛牌興櫃買賣,持續受到市場注目。
櫃買中心指出,25日下午召開第9屆第27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通過上洋產業、亞泰金屬工業(6727)、揚秦國際企業(2755)、叡揚資訊(6752)、及智聯服務(6751)等5家股票上櫃申請案。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新上櫃有9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1家),今年送件申請上櫃案有19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有軒郁、陞達科技、意德士等3家;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上洋、亞泰金屬、揚秦、叡揚、智聯服務等5家;待提交審議有常廣、亨泰光、長聖、達亞、博晟、台微醫、威健、全宇昕等8家。
興櫃公司方面,今年累計有14家申請興櫃,而上周振宇五金及凌陽創新兩家新掛牌興櫃後,今年累計興櫃掛牌有19家,本周的上品、八方雲集兩家接連在28日及29日掛牌興櫃,掛牌價112元、138元;昱展新藥將在10月5日掛牌興櫃,掛牌價40元。
櫃買中心指出,25日下午召開第9屆第27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通過上洋產業、亞泰金屬工業(6727)、揚秦國際企業(2755)、叡揚資訊(6752)、及智聯服務(6751)等5家股票上櫃申請案。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新上櫃有9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1家),今年送件申請上櫃案有19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有軒郁、陞達科技、意德士等3家;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上洋、亞泰金屬、揚秦、叡揚、智聯服務等5家;待提交審議有常廣、亨泰光、長聖、達亞、博晟、台微醫、威健、全宇昕等8家。
興櫃公司方面,今年累計有14家申請興櫃,而上周振宇五金及凌陽創新兩家新掛牌興櫃後,今年累計興櫃掛牌有19家,本周的上品、八方雲集兩家接連在28日及29日掛牌興櫃,掛牌價112元、138元;昱展新藥將在10月5日掛牌興櫃,掛牌價40元。
被視為新藥指標股王的台微體(4152)昨(21))日掛牌,股價果然不負眾望,終場大漲120元以278元收盤、漲幅高達75.95%,並爆出 4,026張大量,單日即吸金逾10億元,高佔上櫃總成交值的一成;不過股王的強勢並未激勵生醫類股,生醫股黯然失色、多半呈下跌走勢。
永豐證認為,台微體前三季雖小虧0.42元,但因後續二個治療卵巢癌、黴菌感染治療藥明年將在美國申請藥證,加上階段里程金及銷售權利金持續入帳,預計明年起即可望開始獲利,展現成長潛力,因此仍給予買進評等。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是專注研發脂質傳輸藥物基礎的利基藥廠,鎖定以「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與「新藥」三大領域為主。
特殊學名藥部分,治療卵巢癌及乳癌的Doxisome(德適舒)與AmBiL (安畢黴),預計明年將在歐美申請藥證。其中,德適舒由於原廠Dox il(Caelyx)因生產品質問題遭到停產,全球約有3千名病患等著用藥,台微體與策略夥伴預計明年向FDA送件申請上市,搶佔美國市場2. 5億美元、全球上看6億美元的原廠商機。
至於安畢黴則是應用於全身黴菌感染治療,全球市場規模上看4億美元,而台微體明年將優先在歐洲申請上市,當地市場規模預估達2 .5億美元,且也將循Doxisome模式對外授權。另外,新劑型的3款藥物,除了已拿到乳癌及卵巢癌健保給付的Lipo-Dox(力得)授權給東洋,每年固定以淨銷售額拆取12%的銷售權利金(Royalty)外;治療週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已在台灣取得藥證,預估國內市場規模將達 1-3億台幣,該藥目前也申請中國及日本藥證,並將日、韓銷售權利分別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及韓國排名前五大藥廠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
至於用於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預計明年將於台灣與美國兩地提出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進行第一、二期的同步臨床測試。
全新藥部分,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Lipotecan(立普帝康)」,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認證,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永豐證認為,台微體前三季雖小虧0.42元,但因後續二個治療卵巢癌、黴菌感染治療藥明年將在美國申請藥證,加上階段里程金及銷售權利金持續入帳,預計明年起即可望開始獲利,展現成長潛力,因此仍給予買進評等。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該公司是專注研發脂質傳輸藥物基礎的利基藥廠,鎖定以「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與「新藥」三大領域為主。
特殊學名藥部分,治療卵巢癌及乳癌的Doxisome(德適舒)與AmBiL (安畢黴),預計明年將在歐美申請藥證。其中,德適舒由於原廠Dox il(Caelyx)因生產品質問題遭到停產,全球約有3千名病患等著用藥,台微體與策略夥伴預計明年向FDA送件申請上市,搶佔美國市場2. 5億美元、全球上看6億美元的原廠商機。
至於安畢黴則是應用於全身黴菌感染治療,全球市場規模上看4億美元,而台微體明年將優先在歐洲申請上市,當地市場規模預估達2 .5億美元,且也將循Doxisome模式對外授權。另外,新劑型的3款藥物,除了已拿到乳癌及卵巢癌健保給付的Lipo-Dox(力得)授權給東洋,每年固定以淨銷售額拆取12%的銷售權利金(Royalty)外;治療週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已在台灣取得藥證,預估國內市場規模將達 1-3億台幣,該藥目前也申請中國及日本藥證,並將日、韓銷售權利分別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及韓國排名前五大藥廠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
至於用於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預計明年將於台灣與美國兩地提出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進行第一、二期的同步臨床測試。
全新藥部分,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Lipotecan(立普帝康)」,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認證,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上櫃IPO行情火紅,本周新掛牌的6檔個股昨(21)日發威,6檔新掛牌股含醣聯(4168)、博智(8155)、智崴(5263)、惠普(842 4)、弘帆(8433)及昨日掛牌的台微體(4152)合計成交值就衝破 13億元,佔昨日上櫃成交總值11.7%。
趕末日掛牌潮,再加上生技股行情熱燒不退,含2檔重量級生技新股的新上櫃股成市場焦點,合計本周就有6家新上櫃公司趕集,加入櫃買大家庭,昨日最吸睛的,莫過於昨日新掛牌的台微體。
興櫃股王台微體昨日以158元掛牌上櫃,儘管台股大跌,但台微體的蜜月行情依然火熱上場,只是預期可能掀起的比價上漲效應,並未在生技股中發酵,反倒引發資金排擠效應,除了醣聯昨日走跌外,其他高價生技股臉色都不好看,包括基因(6130)、鐿鈦(4163)跌幅都逾5%,其他與新藥、疫苗、醫材相關的族群,如國光(4142)、合世(1781)、熱映(3373)也都出現逾3%的跌幅。
昨日盤中台微體一度攻上288元,漲幅達到82.28%,追價買盤不手軟,並爆出11.19億元的成交值,若再加計18日掛牌的醣聯(4168) 、博智(8155)、智崴(5263)、惠普(8424),及19日掛牌的弘帆 (8433),6檔個股總成交值達13.96億元,佔昨日上櫃總成交值119 .31億元的11.7%,成為上櫃量能的撐盤大將。
本周掛牌的6檔新上櫃股,蜜月行情表現都算亮麗,最亮麗的還是昨日掛牌的台微體,昨日漲幅到75.95%,另一檔生技股醣聯雖然近二日漲多回跌,但上櫃至今仍保有43.4%的漲幅,其餘包括智崴、博智、惠普蜜月行情續航力也不弱,至今還保有2成的漲幅,其中表現相對弱勢的只有弘帆,目前仍未收復上櫃承銷價,但昨日跌勢已成功縮腳,並逆勢反彈,收復28元上櫃承銷價只剩一步之遙。
趕末日掛牌潮,再加上生技股行情熱燒不退,含2檔重量級生技新股的新上櫃股成市場焦點,合計本周就有6家新上櫃公司趕集,加入櫃買大家庭,昨日最吸睛的,莫過於昨日新掛牌的台微體。
興櫃股王台微體昨日以158元掛牌上櫃,儘管台股大跌,但台微體的蜜月行情依然火熱上場,只是預期可能掀起的比價上漲效應,並未在生技股中發酵,反倒引發資金排擠效應,除了醣聯昨日走跌外,其他高價生技股臉色都不好看,包括基因(6130)、鐿鈦(4163)跌幅都逾5%,其他與新藥、疫苗、醫材相關的族群,如國光(4142)、合世(1781)、熱映(3373)也都出現逾3%的跌幅。
昨日盤中台微體一度攻上288元,漲幅達到82.28%,追價買盤不手軟,並爆出11.19億元的成交值,若再加計18日掛牌的醣聯(4168) 、博智(8155)、智崴(5263)、惠普(8424),及19日掛牌的弘帆 (8433),6檔個股總成交值達13.96億元,佔昨日上櫃總成交值119 .31億元的11.7%,成為上櫃量能的撐盤大將。
本周掛牌的6檔新上櫃股,蜜月行情表現都算亮麗,最亮麗的還是昨日掛牌的台微體,昨日漲幅到75.95%,另一檔生技股醣聯雖然近二日漲多回跌,但上櫃至今仍保有43.4%的漲幅,其餘包括智崴、博智、惠普蜜月行情續航力也不弱,至今還保有2成的漲幅,其中表現相對弱勢的只有弘帆,目前仍未收復上櫃承銷價,但昨日跌勢已成功縮腳,並逆勢反彈,收復28元上櫃承銷價只剩一步之遙。
永豐餘集團轉投資新藥公司台微體(4152)昨(21)日掛牌上櫃,收278元成為新藥股王;受到旗下包括「安畢黴」、「立普帝康」等藥品,估計明年有重大進展,法人估該公司明年可望轉盈。
台微體昨日以158元掛牌上櫃,盤中一度飛漲至288元;最後收278元,上漲120元,漲幅近76%,擠下智擎,成為新一代新藥股王。
法人說,台微體不論上櫃價格、掛牌首日上漲額度、漲幅都勝過智擎和近期掛牌的新藥股醣聯;受惠於明年新藥授權利多加持,法人圈指出,台微體行情仍可期待。
台微體昨日同時召開董事會,通過明年預算、特殊學名藥、標靶新藥等合作案。業界預估,旗下產品包括「安畢黴」、「立普帝康」等新藥合作案將有新進展。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目前是永豐餘集團成員,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該技術能改良藥物提升效能、降低副作用;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洪基隆在該領域鑽研數十年,備受業界肯定,公司目前已完成4個國際授權案。
台微體今年前三季營收2.21億元,年增220%,稅後虧損1,634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42元。法人預期,授權藥物各項權利金挹注下,台微體明年可望轉虧為盈。
台微體表示,明年合作案尚無法對外透露細節。但據了解,該公司明年各項業務都有重要進展,特殊學名藥部分,備受關注的治療卵巢癌、乳癌用藥「德適舒」(Doxisome)已授權國外藥廠,公司表示,明年將和策略夥伴聯袂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藥證,搶全球上看25億美元商機(超過新台幣700億元)。
另外一個治療全身黴菌感染疾的「安畢黴」(AmBiL )也受市場重視。分析師說,該藥物全球市場規模達4億美元(近新台幣120億元),授權潛力可期。公司表示,安畢黴預計明年先在歐盟申請上市,並循德適舒模式陸續對外授權。
另在標靶新藥部分,台微體所研發的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也頗受矚目;該藥勿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定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另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已進入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公司也露,該藥物也正在談授權,明年可望有結果。
台微體昨日以158元掛牌上櫃,盤中一度飛漲至288元;最後收278元,上漲120元,漲幅近76%,擠下智擎,成為新一代新藥股王。
法人說,台微體不論上櫃價格、掛牌首日上漲額度、漲幅都勝過智擎和近期掛牌的新藥股醣聯;受惠於明年新藥授權利多加持,法人圈指出,台微體行情仍可期待。
台微體昨日同時召開董事會,通過明年預算、特殊學名藥、標靶新藥等合作案。業界預估,旗下產品包括「安畢黴」、「立普帝康」等新藥合作案將有新進展。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目前是永豐餘集團成員,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該技術能改良藥物提升效能、降低副作用;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洪基隆在該領域鑽研數十年,備受業界肯定,公司目前已完成4個國際授權案。
台微體今年前三季營收2.21億元,年增220%,稅後虧損1,634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42元。法人預期,授權藥物各項權利金挹注下,台微體明年可望轉虧為盈。
台微體表示,明年合作案尚無法對外透露細節。但據了解,該公司明年各項業務都有重要進展,特殊學名藥部分,備受關注的治療卵巢癌、乳癌用藥「德適舒」(Doxisome)已授權國外藥廠,公司表示,明年將和策略夥伴聯袂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藥證,搶全球上看25億美元商機(超過新台幣700億元)。
另外一個治療全身黴菌感染疾的「安畢黴」(AmBiL )也受市場重視。分析師說,該藥物全球市場規模達4億美元(近新台幣120億元),授權潛力可期。公司表示,安畢黴預計明年先在歐盟申請上市,並循德適舒模式陸續對外授權。
另在標靶新藥部分,台微體所研發的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也頗受矚目;該藥勿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定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另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已進入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公司也露,該藥物也正在談授權,明年可望有結果。
新藥股年底掛牌潮還有一波,帶動行情續旺!興櫃股王台微體(4152)將在明(21)日以158元掛牌上櫃。台微體過去已有4項新藥成功授權,法人透露,明年仍將有3項新藥完成授權。
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收272.5元,受到掛牌前暖身運動激勵,昨日上漲31.52元動能最強。除了台微體之外,另受惠新藥公司掛牌潮持續帶動,醣聯、基亞、智擎等各擁授權、併購題材,動能繼續攀高。
台微體至今已完成4項授權案,公司透露,目前還有3項藥物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
法人透露,台微體明年有機會授權的項目,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另外,第3項正待授權中的藥物,還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孤兒藥,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
台微體為永豐餘集團轉投資新藥研發公司,承銷價格為158元,較目前的興櫃價格明顯偏低,而其新藥授權金將在明年陸續大筆認列,因此具有想像空間。
此外甫掛牌上櫃的醣聯,連兩日演出蜜月行情,醣聯和台微體同為新藥研發公司,又都有授權金題材加持,因此讓比價行情續攀。
醣聯精於醣質領域研究,2009年以治療大腸癌的GNX8進度最快,授權給日本大塚製藥,總授權額度達1.96億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推估今年在GXN順利進入臨床後,醣聯即可認列300萬美元的里程碑金。
另外,智擎、基亞近期也頗受矚目,智擎2011年以2.2億美元高額授權金,將旗下抗胰臟癌新藥PEP02以2.2億美元的高架授權給美商梅里馬克,明年上半年也可望有大筆階段里程碑進帳。近期,也吸引電子大廠群光投資智擎近3.5億元。
基亞銷售上海子公司浩源的題材繼續發酵,近期基亞將持有70.5%股權的上海核酸檢驗公司浩源,售予美商珀金埃爾默,總價款6,800萬美元,今年第4季已認列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貢獻3.84元,今年確定轉盈。展望明年,基亞還將陸續認列後續簽約款,及未來3年的3,000萬美元里程碑金,備受矚目。
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收收272.5元,受到掛牌前暖身運動激勵,昨日上漲31.52元動能最強。除了台微體之外,另受惠新藥公司掛牌潮持續帶動,醣聯、基亞、智擎等各擁授權、併購題材,動能繼續攀高。
台微體至今已完成4項授權案,公司透露,目前還有3項藥物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
法人透露,台微體明年有機會授權的項目,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另外,第3項正待授權中的藥物,還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孤兒藥,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
台微體為永豐餘集團轉投資新藥研發公司,承銷價格為158元,較目前的興櫃價格明顯偏低,而其新藥授權金將在明年陸續大筆認列,因此具有想像空間。
此外甫掛牌上櫃的醣聯,連兩日演出蜜月行情,醣聯和台微體同為新藥研發公司,又都有授權金題材加持,因此讓比價行情續攀。
醣聯精於醣質領域研究,2009年以治療大腸癌的GNX8進度最快,授權給日本大塚製藥,總授權額度達1.96億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推估今年在GXN順利進入臨床後,醣聯即可認列300萬美元的里程碑金。
另外,智擎、基亞近期也頗受矚目,智擎2011年以2.2億美元高額授權金,將旗下抗胰臟癌新藥PEP02以2.2億美元的高架授權給美商梅里馬克,明年上半年也可望有大筆階段里程碑進帳。近期,也吸引電子大廠群光投資智擎近3.5億元。
基亞銷售上海子公司浩源的題材繼續發酵,近期基亞將持有70.5%股權的上海核酸檢驗公司浩源,售予美商珀金埃爾默,總價款6,800萬美元,今年第4季已認列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貢獻3.84元,今年確定轉盈。展望明年,基亞還將陸續認列後續簽約款,及未來3年的3,000萬美元里程碑金,備受矚目。
明年起,證所稅正式登場,為了避稅,台股上市、上櫃及興櫃等三大市場,罕見聯袂掀起新股趕掛牌熱潮,不僅昨(18)日上市櫃6家、興櫃5家掛牌,分別創下上市櫃、興櫃今年單日掛牌家數新高。
加上年底前至少還有7家上市櫃、至少10家掛牌興櫃,預期12月掛牌家數將創今年單月新高。
台股昨日量縮震盪小漲12點,但新掛牌股蜜月行情亮麗,壽險股三商壽大漲24.68%,生技股醣聯大漲逾42%,餐飲股六角興櫃股價進逼200元,今(19)日再有5家掛牌,包括上市F-廣華、上櫃弘帆,以及興櫃的悅城、全訊、富昱科等,在籌碼面優勢下,有利蜜月漲勢。
證所稅明年元月上路,台股11月下旬以來的資金行情,延燒至新股掛牌熱。昨天11家新股掛牌,除工信係因上櫃轉上市前一日先大漲6 .94%,以致影響昨日回檔外,其他10檔都收紅。生技股醣聯收高15 1.5元較掛牌價106元大漲42.92%,博智、智崴都漲逾20%,即使惠普漲勢稍緩,也有超過10%漲幅。
至於5家興櫃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餐飲股六角興櫃認購價高達168元,昨日盤中高點曾衝高到200元,收盤均價190.69元漲幅達13.51%,科嶠、樺漢兩檔漲幅分別有18%及20%,至於得榮、廣朋兩檔各以20元及14元價位掛牌,收盤興櫃成交均價漲幅更高達1 30%以及50%。
證交所、櫃買中心指出,這波搶掛牌潮將延續至12月底止,已排定上櫃有五家,包括今日上櫃掛牌的弘帆、21日掛牌的台微體,25日還有宏佳騰及28日的鉅邁和直得;上市新生力軍F-廣華及F-金麗兩家,在今、明兩天掛牌。興櫃市場也不遑多讓,年底前至少還有10家將掛牌,今日就有富昱、全訊、悅城掛興櫃,昨日還有昕琦、遠雄悅來大飯店、聯超等送件。整體來看,12月上市櫃的掛牌家數,及興櫃市場 12月的掛牌家數,都將創今年單月新高。
櫃買中心表示,今日還會有2家送件,合計今年登錄興櫃家數達77 家,超越年度目標60家,櫃買中心樂觀預期,明年興櫃登錄家數至少保持在60家水準。
加上年底前至少還有7家上市櫃、至少10家掛牌興櫃,預期12月掛牌家數將創今年單月新高。
台股昨日量縮震盪小漲12點,但新掛牌股蜜月行情亮麗,壽險股三商壽大漲24.68%,生技股醣聯大漲逾42%,餐飲股六角興櫃股價進逼200元,今(19)日再有5家掛牌,包括上市F-廣華、上櫃弘帆,以及興櫃的悅城、全訊、富昱科等,在籌碼面優勢下,有利蜜月漲勢。
證所稅明年元月上路,台股11月下旬以來的資金行情,延燒至新股掛牌熱。昨天11家新股掛牌,除工信係因上櫃轉上市前一日先大漲6 .94%,以致影響昨日回檔外,其他10檔都收紅。生技股醣聯收高15 1.5元較掛牌價106元大漲42.92%,博智、智崴都漲逾20%,即使惠普漲勢稍緩,也有超過10%漲幅。
至於5家興櫃科嶠、樺漢、得榮、廣朋、六角,餐飲股六角興櫃認購價高達168元,昨日盤中高點曾衝高到200元,收盤均價190.69元漲幅達13.51%,科嶠、樺漢兩檔漲幅分別有18%及20%,至於得榮、廣朋兩檔各以20元及14元價位掛牌,收盤興櫃成交均價漲幅更高達1 30%以及50%。
證交所、櫃買中心指出,這波搶掛牌潮將延續至12月底止,已排定上櫃有五家,包括今日上櫃掛牌的弘帆、21日掛牌的台微體,25日還有宏佳騰及28日的鉅邁和直得;上市新生力軍F-廣華及F-金麗兩家,在今、明兩天掛牌。興櫃市場也不遑多讓,年底前至少還有10家將掛牌,今日就有富昱、全訊、悅城掛興櫃,昨日還有昕琦、遠雄悅來大飯店、聯超等送件。整體來看,12月上市櫃的掛牌家數,及興櫃市場 12月的掛牌家數,都將創今年單月新高。
櫃買中心表示,今日還會有2家送件,合計今年登錄興櫃家數達77 家,超越年度目標60家,櫃買中心樂觀預期,明年興櫃登錄家數至少保持在60家水準。
生醫業再掀掛牌熱!有6檔個股分別上櫃和興櫃列車! 其中新藥重兵台微體(4152)三次調高掛牌價,而醣聯(4168)則將於今(18) 日打前鋒,另外,原料藥的得榮(4187)和展旺(4167)則將在興櫃股較勁,市場預估,將再為生醫族群添加新能量。
多頭氣勢不止的生醫類股,昨日依舊扮演盤面焦點,儘管新藥和高價股族群回檔整理,但中、低價股的接棒領軍,也讓市場還是一片生技熱,尤其近日將登錄興櫃的得榮、展旺、杏一和百丹特,由於是屬於盤面今年漲較弱的原料藥、醫材和通路,因此,法人認為,有機會帶動該族群的補漲。
至於最受關注的新藥股,預計以158元和106元上櫃的台微體和醣聯,由於明年都將有授權題材,即使近日火力較弱,但一般預計在浩鼎、安成等個股還未真正展現強勁氣勢,漲幅尚未滿足下,新藥類股等籌碼整理後,依舊是盤面焦點。
另外,預計明年第1季掛牌的合富和大江,都是高獲利族群,合富今年在體外診療及放射腫瘤兩大事業群雙雙成長下,前11月合併營收 20.96億元,年增48%,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已有3.06元水準;而大江開發多項深受市場青睞的新劑型和新型原料,在陸續國際傑出發明家獎下,亦將激勵業績成長,該公司前11月合併營收已突破10億元大關,法人推估其今年EPS約4.5∼5元。
另外,今日將登錄興櫃的得榮,主要產品有抗癌原料藥產品、多醣體保健食品及動物用益生菌,該公司由晟德轉投資,今年前10月營收 9,740萬元,毛利率32.55%,稅後淨利1,058萬元。
至於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1.81元的展旺,主要專注在高階抗生素領域的原料藥廠,董事長徐展平表示,該公司的抗生素針劑廠已完工,近期若獲TFDA獲准生產,加上明年可望打進歐美市場,全年營運將轉虧為盈。
多頭氣勢不止的生醫類股,昨日依舊扮演盤面焦點,儘管新藥和高價股族群回檔整理,但中、低價股的接棒領軍,也讓市場還是一片生技熱,尤其近日將登錄興櫃的得榮、展旺、杏一和百丹特,由於是屬於盤面今年漲較弱的原料藥、醫材和通路,因此,法人認為,有機會帶動該族群的補漲。
至於最受關注的新藥股,預計以158元和106元上櫃的台微體和醣聯,由於明年都將有授權題材,即使近日火力較弱,但一般預計在浩鼎、安成等個股還未真正展現強勁氣勢,漲幅尚未滿足下,新藥類股等籌碼整理後,依舊是盤面焦點。
另外,預計明年第1季掛牌的合富和大江,都是高獲利族群,合富今年在體外診療及放射腫瘤兩大事業群雙雙成長下,前11月合併營收 20.96億元,年增48%,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已有3.06元水準;而大江開發多項深受市場青睞的新劑型和新型原料,在陸續國際傑出發明家獎下,亦將激勵業績成長,該公司前11月合併營收已突破10億元大關,法人推估其今年EPS約4.5∼5元。
另外,今日將登錄興櫃的得榮,主要產品有抗癌原料藥產品、多醣體保健食品及動物用益生菌,該公司由晟德轉投資,今年前10月營收 9,740萬元,毛利率32.55%,稅後淨利1,058萬元。
至於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1.81元的展旺,主要專注在高階抗生素領域的原料藥廠,董事長徐展平表示,該公司的抗生素針劑廠已完工,近期若獲TFDA獲准生產,加上明年可望打進歐美市場,全年營運將轉虧為盈。
台股又將增添新成員!9家公司本周將分別在集中與櫃檯市場掛牌交易,以興櫃股王台微體最受市場矚目。
證交所、櫃買中心資料統計,18日掛牌的三商壽、19日的F-廣華與20日的F-金麗,屬上市新兵;18日的醣聯、智崴、博智、惠普,19日的弘帆,與21日的台微體,則是上櫃新血。
其中,股王台微體以及醣聯,都是生技股,掛牌表現是否帶動生技族群新一波的比價效應,抑或是出現資金排擠,備受關注。
券商指出,以興櫃股王台微體來說,14日興櫃參考價以257元作收,與承銷價168元相較,價差高達52%。根據以往的經驗,各新掛牌股都出現股價延續性的走勢,即新股在上市櫃首日的開盤價,多會朝向興櫃股價靠攏,因此,參與承銷的投資人,都有可觀的潛在獲利。
台微體挾興櫃股王光環掛牌,申購掀起熱潮。在新藥狂潮激勵下,共計吸引18萬8,929件參與申購,以對外393張來計算,超額認購達481倍,凍結市場資金317億元,依比例提高對外張數為2,358張,中籤率1.24%,掛牌後將直接登上新藥股王。
醣聯雖興櫃股價不如台微體,但以承銷價106元來看,參與的投資人潛在獲利達58%,更勝台微體一籌。
證交所、櫃買中心資料統計,18日掛牌的三商壽、19日的F-廣華與20日的F-金麗,屬上市新兵;18日的醣聯、智崴、博智、惠普,19日的弘帆,與21日的台微體,則是上櫃新血。
其中,股王台微體以及醣聯,都是生技股,掛牌表現是否帶動生技族群新一波的比價效應,抑或是出現資金排擠,備受關注。
券商指出,以興櫃股王台微體來說,14日興櫃參考價以257元作收,與承銷價168元相較,價差高達52%。根據以往的經驗,各新掛牌股都出現股價延續性的走勢,即新股在上市櫃首日的開盤價,多會朝向興櫃股價靠攏,因此,參與承銷的投資人,都有可觀的潛在獲利。
台微體挾興櫃股王光環掛牌,申購掀起熱潮。在新藥狂潮激勵下,共計吸引18萬8,929件參與申購,以對外393張來計算,超額認購達481倍,凍結市場資金317億元,依比例提高對外張數為2,358張,中籤率1.24%,掛牌後將直接登上新藥股王。
醣聯雖興櫃股價不如台微體,但以承銷價106元來看,參與的投資人潛在獲利達58%,更勝台微體一籌。
生技股浩鼎昨(12)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首日即爆出近10億元大量,激勵興櫃市場周三總成交金額突破23億元,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高紀錄。生技股儼然成為興櫃最吸金的族群,像是股王台微體、中裕等5檔生技股,全數躋身周三興櫃成交量前16名。
據統計,興櫃市場在2007年曾創下單日成交值逾30億元的紀錄。不過,進入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衝擊,交投快速回落。前三年的日均量,分別為6.7 億元、9.5億元、8.2億元;今年下半年日均量為7.59億元。
興櫃市場近期在生技股發燒,又碰上頗具題材的浩鼎以90元掛牌交易,浩鼎成交量達到9,333張,最後以102元作收,貢獻成交量9.6億元,刺激興櫃創下2007年以來的單日最大量。光是浩鼎,就強占周三興櫃逾四成的成交量。
觀察成交量前20大個股,除新面孔浩鼎外,依舊為亞太、達鴻等老成員雄踞。
生技類股當中,除浩鼎新擠身第2,中裕、安成藥、F-合富、因華、台微體等也是熱門的交易標的。
據統計,興櫃市場在2007年曾創下單日成交值逾30億元的紀錄。不過,進入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衝擊,交投快速回落。前三年的日均量,分別為6.7 億元、9.5億元、8.2億元;今年下半年日均量為7.59億元。
興櫃市場近期在生技股發燒,又碰上頗具題材的浩鼎以90元掛牌交易,浩鼎成交量達到9,333張,最後以102元作收,貢獻成交量9.6億元,刺激興櫃創下2007年以來的單日最大量。光是浩鼎,就強占周三興櫃逾四成的成交量。
觀察成交量前20大個股,除新面孔浩鼎外,依舊為亞太、達鴻等老成員雄踞。
生技類股當中,除浩鼎新擠身第2,中裕、安成藥、F-合富、因華、台微體等也是熱門的交易標的。
中國十八政權交替後,兩岸產業結盟由生醫業搶頭彩,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中國藥監局(SFDA)昨(12)日起一連兩天,在成都舉行研討會,雙方將積極在求同存異的法規環境下,尋求共識進行藥品科研合作,雙方初步規劃建立雙邊「試點審評」機制。
目前已分4小組進行,包括:醫材/藥品/保健食品及化妝品/檢驗,由於兩岸互補性強,對於大陸的醫藥產業每年以20%以上成長的需求,科技創新及研發類新藥被列為重點,希望能建立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和保障人民健康及安全。
另外,被視為重頭戲的是今(13)日台方將由太景、浩鼎、台微體、基亞和泰宗進行個案分享,陸方則由在美股掛牌的先聲藥業代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毒理檢測的XBL(總公司在紐澤西,目前在中國成立分公司)亦將參與論壇,提出兩岸可持續性的合作建議和行動計劃。據了解,為了讓兩岸醫藥合作更具共識,中國藥品查驗中心( CDE)已來台進行可行的合作模式研討。
生醫業界認為,此次成都會對兩岸新藥合作臨床將有具體成果,包括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太景董事長許明珠、基亞董事長張世忠、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瑞華新藥總經理吳伯文、浩鼎營運長黃秀美等重量級生技新藥公司都出席議程。
這次參與演講的太景的奈諾沙星已遵循兩岸ICH法規架構完成三期臨床;基亞PI-88則直接獲准在陸進入三期臨床;台灣浩鼎的團隊則有成功開發新藥經驗;台微體的癌症藥則授權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 a,而以植物新藥為主的泰宗,研發的則是華人共有的肝炎疾病。
至於是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先聲藥業,今年九月與國際大藥廠默沙東合資成立先聲默沙東中國藥業公司,則投入開發治療心血管病、糖尿病、降血壓類藥及疫苗制劑學名藥。
另外,頗為傳奇的XBL,成立於美國紐澤西,營運以CRO臨床為主,過去CRO臨床原本是以加拿大的MDS為首,其高佔加拿大三分之二檢測和CRO市場,不過,有一年,由於同樣藥品在MDS檢測會有一小段不正常反應,但在XBL不會,為此,由於FDA不認同MDS,也讓這家公司而後倒閉,XBL從此也聲名大噪。
目前已分4小組進行,包括:醫材/藥品/保健食品及化妝品/檢驗,由於兩岸互補性強,對於大陸的醫藥產業每年以20%以上成長的需求,科技創新及研發類新藥被列為重點,希望能建立藥品安全信息的溝通和保障人民健康及安全。
另外,被視為重頭戲的是今(13)日台方將由太景、浩鼎、台微體、基亞和泰宗進行個案分享,陸方則由在美股掛牌的先聲藥業代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毒理檢測的XBL(總公司在紐澤西,目前在中國成立分公司)亦將參與論壇,提出兩岸可持續性的合作建議和行動計劃。據了解,為了讓兩岸醫藥合作更具共識,中國藥品查驗中心( CDE)已來台進行可行的合作模式研討。
生醫業界認為,此次成都會對兩岸新藥合作臨床將有具體成果,包括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太景董事長許明珠、基亞董事長張世忠、中裕新藥執行長張念原、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瑞華新藥總經理吳伯文、浩鼎營運長黃秀美等重量級生技新藥公司都出席議程。
這次參與演講的太景的奈諾沙星已遵循兩岸ICH法規架構完成三期臨床;基亞PI-88則直接獲准在陸進入三期臨床;台灣浩鼎的團隊則有成功開發新藥經驗;台微體的癌症藥則授權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 a,而以植物新藥為主的泰宗,研發的則是華人共有的肝炎疾病。
至於是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先聲藥業,今年九月與國際大藥廠默沙東合資成立先聲默沙東中國藥業公司,則投入開發治療心血管病、糖尿病、降血壓類藥及疫苗制劑學名藥。
另外,頗為傳奇的XBL,成立於美國紐澤西,營運以CRO臨床為主,過去CRO臨床原本是以加拿大的MDS為首,其高佔加拿大三分之二檢測和CRO市場,不過,有一年,由於同樣藥品在MDS檢測會有一小段不正常反應,但在XBL不會,為此,由於FDA不認同MDS,也讓這家公司而後倒閉,XBL從此也聲名大噪。
近期生技股火熱,讓興櫃結構出現變化,甚至掀起股王爭霸戰。興櫃股王台微體(4152)昨(11)日以279.5元價位收盤,創下掛牌以來新高。
台微體昨日股價上漲17.02元,盤中最高來到292元,幾乎向300元關卡挑戰,最後仍以279.5元收盤。
興櫃股后數字(5287)周二未成交,收盤價250元,而股價排名第三的誠生(2926),昨日則以186元收盤。
有趣的是,興櫃市場目前百元俱樂部僅有9檔,生技股占多數。法人認為,生技股近期為市場焦點,在上市櫃生技股表現亮麗的帶動下,興櫃市場生技股後市看俏。
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指出,生技股類股輪動明顯,現階段市場正在熱頭上,加上政府作多心態明顯,具有本夢比的生技股,就很容易受到市場青睞。
投信法人指出,像上櫃生技股基亞(3176)這段期間股價漲幅高,昨因漲多被打入跌停板,而市場資金就立刻去找尋漲幅相對小的同類型個股,因此推升台微體股價強攻,一舉登上興櫃股股王寶座。
由於生技股股本小,籌碼面也不算凌亂,當市場資金充裕的時後,很快可以推升族群有亮麗的表現。
不過,由於興櫃市場採取議價機制,成交量也普遍較低,投資人在布局興櫃股票時,仍應留意流動性的問題。
法人認為,籌碼面上資金行情持續發酵,外資近期持續對台股維持多頭看法,指數經過大漲後技術面突破年線與下降趨勢線,技術面轉強,生技類股後市將持續看俏。
台微體昨日股價上漲17.02元,盤中最高來到292元,幾乎向300元關卡挑戰,最後仍以279.5元收盤。
興櫃股后數字(5287)周二未成交,收盤價250元,而股價排名第三的誠生(2926),昨日則以186元收盤。
有趣的是,興櫃市場目前百元俱樂部僅有9檔,生技股占多數。法人認為,生技股近期為市場焦點,在上市櫃生技股表現亮麗的帶動下,興櫃市場生技股後市看俏。
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指出,生技股類股輪動明顯,現階段市場正在熱頭上,加上政府作多心態明顯,具有本夢比的生技股,就很容易受到市場青睞。
投信法人指出,像上櫃生技股基亞(3176)這段期間股價漲幅高,昨因漲多被打入跌停板,而市場資金就立刻去找尋漲幅相對小的同類型個股,因此推升台微體股價強攻,一舉登上興櫃股股王寶座。
由於生技股股本小,籌碼面也不算凌亂,當市場資金充裕的時後,很快可以推升族群有亮麗的表現。
不過,由於興櫃市場採取議價機制,成交量也普遍較低,投資人在布局興櫃股票時,仍應留意流動性的問題。
法人認為,籌碼面上資金行情持續發酵,外資近期持續對台股維持多頭看法,指數經過大漲後技術面突破年線與下降趨勢線,技術面轉強,生技類股後市將持續看俏。
生技新藥類股傳喜訊,基亞生技(3176)昨(11)日宣布,銷售子公司上海浩源的首筆款項確定入帳,將挹注第4季獲利,預估每股稅後貢獻達3.84元,今年確定轉盈;另一家興櫃新藥公司台灣微脂體,因獲市場支持,昨天決定提高上櫃掛牌承銷價。
基亞生技表示,公司日前銷售上海浩源予美國上市公司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首筆款項已於近期認列,第1筆轉投資收益約4.6億元。
公司預估,3年內陸續將認列約8.27億元轉投資收益。基亞昨日股價收179.5元,下跌13.5元。
受惠於生技利多頻傳,另一家新藥公司台灣微脂體昨日也受到激勵,興櫃參考價則收279.5元,上漲17.02元,漲幅為6.48%。
由於台微體的新藥研發潛力不俗,加上旗下國際合作案,明年可望收取可觀的權利金,更受到市場矚目;台微體表示,原本將承銷價定在128元,由於受到市場鼓勵,近期可望再度調漲承銷價格,至於最後定價尚須主管機關核定。法人透露,應落在160元上下。
據悉,台微體迄今已完成4項藥物授權案,未來仍有仍有3項藥物正規劃授權,已有洽談對象,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基亞生技表示,公司日前銷售上海浩源予美國上市公司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首筆款項已於近期認列,第1筆轉投資收益約4.6億元。
公司預估,3年內陸續將認列約8.27億元轉投資收益。基亞昨日股價收179.5元,下跌13.5元。
受惠於生技利多頻傳,另一家新藥公司台灣微脂體昨日也受到激勵,興櫃參考價則收279.5元,上漲17.02元,漲幅為6.48%。
由於台微體的新藥研發潛力不俗,加上旗下國際合作案,明年可望收取可觀的權利金,更受到市場矚目;台微體表示,原本將承銷價定在128元,由於受到市場鼓勵,近期可望再度調漲承銷價格,至於最後定價尚須主管機關核定。法人透露,應落在160元上下。
據悉,台微體迄今已完成4項藥物授權案,未來仍有仍有3項藥物正規劃授權,已有洽談對象,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即將於年底掛牌上櫃的台灣微脂體(4152),預計以每股128元承銷。101年前3季營業收入為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億元,成長高達220%;在經營績效方面,第三季單季已獲利2,435萬元。
台灣微脂體近年來研究範疇擴大至如高分子奈米微胞,及藥物緩釋平台等脂質藥物傳輸系統;營業主軸為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及促進新藥開發二大類。台灣微脂體有兩款特殊學名藥「Doxisome(德適舒)」與「AmBiL(安畢黴)」,預計明年歐美兩地申請藥證。「Lipo-Dox (力得)」在台灣已為乳癌及卵巢癌健保給付用藥;治療週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普絡易)」已在台灣取得藥證,目前向中國及日本申請藥證中;眼疾用藥「ProDex」目前正在進行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準備當中,預計2013年向台灣與美國提出申請,進行第一和二期臨床試驗。
台灣微脂體表示,Lipotecan已獲得歐盟與美國認可,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認證,並獲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TFDA),獲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顯示該藥物對肝癌治療有相當成效。
台灣微脂體表示,今年年初與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簽定合作契約,大幅提升台灣生技業在國際間能見度。
台灣微脂體近年來研究範疇擴大至如高分子奈米微胞,及藥物緩釋平台等脂質藥物傳輸系統;營業主軸為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及促進新藥開發二大類。台灣微脂體有兩款特殊學名藥「Doxisome(德適舒)」與「AmBiL(安畢黴)」,預計明年歐美兩地申請藥證。「Lipo-Dox (力得)」在台灣已為乳癌及卵巢癌健保給付用藥;治療週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普絡易)」已在台灣取得藥證,目前向中國及日本申請藥證中;眼疾用藥「ProDex」目前正在進行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準備當中,預計2013年向台灣與美國提出申請,進行第一和二期臨床試驗。
台灣微脂體表示,Lipotecan已獲得歐盟與美國認可,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候選藥物認證,並獲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TFDA),獲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顯示該藥物對肝癌治療有相當成效。
台灣微脂體表示,今年年初與全球第一大學名藥廠Teva簽定合作契約,大幅提升台灣生技業在國際間能見度。
永豐餘集團轉投資新藥研發公司台灣微脂體,今年年底前將掛牌上櫃,公司暫定承銷價格128元,創下新藥公司掛牌價格新高紀錄,是目前興櫃市場股后。
台微體昨(28)日召開上櫃前法說會,該公司昨日興櫃股價在各項利多的加持下,上漲8.37元,則收218元。以承銷價格128元來看,擴大到整體生技族群,則僅次於隱形眼鏡醫材廠F-金可今年上半年198元的掛牌價。
永豐餘集團透過旗下上智創投基金投資台微體,是持股一成的大股東,昨天台微體也加入永豐餘集團發起的「台灣研發型新藥發展協會」(TRPMA)成為會員。
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表示,台微體至今已完成4項授權案,第1項是抗乳癌藥物力得(Lipo-dox),授權給東洋;第2項是抗癌藥物「德適舒」(Doxisome),授權給國際大廠Teva;第3及第4項授權案,是將治療周邊血管疾病的「普絡易」(ProFlow)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調劑」及韓國前五大藥廠伊東(Ildong)。
台微體也表示,公司目前還有3項藥物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第3項正待授權中的藥物,還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孤兒藥,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
分析師表示,台微體授權給東洋的藥品,銷售權利金達12%,未來將長期貢獻獲利;而台微體授權給Teva的抗癌藥物,第3季已經順利讓台微體單季虧轉盈,未來也將陸續有可觀的收入,若順利此筆金額收入明年可望讓公司賺錢。
台微體昨(28)日召開上櫃前法說會,該公司昨日興櫃股價在各項利多的加持下,上漲8.37元,則收218元。以承銷價格128元來看,擴大到整體生技族群,則僅次於隱形眼鏡醫材廠F-金可今年上半年198元的掛牌價。
永豐餘集團透過旗下上智創投基金投資台微體,是持股一成的大股東,昨天台微體也加入永豐餘集團發起的「台灣研發型新藥發展協會」(TRPMA)成為會員。
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表示,台微體至今已完成4項授權案,第1項是抗乳癌藥物力得(Lipo-dox),授權給東洋;第2項是抗癌藥物「德適舒」(Doxisome),授權給國際大廠Teva;第3及第4項授權案,是將治療周邊血管疾病的「普絡易」(ProFlow)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調劑」及韓國前五大藥廠伊東(Ildong)。
台微體也表示,公司目前還有3項藥物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包括治療全身性黴菌的安畢黴(AmBiL)、抗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後者預計明年將於台、美兩地提出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並將從臨床1、2期同步進行。
第3項正待授權中的藥物,還有多重機制抗癌新藥「立普帝康」(Lipotecan),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孤兒藥,也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指標案。
分析師表示,台微體授權給東洋的藥品,銷售權利金達12%,未來將長期貢獻獲利;而台微體授權給Teva的抗癌藥物,第3季已經順利讓台微體單季虧轉盈,未來也將陸續有可觀的收入,若順利此筆金額收入明年可望讓公司賺錢。
新藥股王台微體(4152)可望12月21日上櫃,承銷價暫定每股128元,再創製藥股掛牌新高。總經理葉志鴻表示,目前治療週邊血管疾病的ProFlow拿到藥證準備上市,而二個治療卵巢癌、黴菌感染治療藥明年將在美國申請藥證,由於還有國際藥廠洽談授權中,法人認為台微體明年「賺定了」。
台微體最受矚目的是今年授權抗癌學名藥給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 a,由於有里程金的貢獻,推波該公司前10月營收2.26億元,第3季更轉虧為盈,單季獲利2,435.4萬元,前3季稅後淨損縮至1,633.8萬元,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每股稅後淨損0.42元。
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表示,該公司專注於脂質傳輸系統開發,應用於血管病變的治療為主,劑型鎖定針劑,目前產品適應症包括癌症、眼部疾病及週邊血管疾病。
葉志鴻指出,台微體定位在生技業的設計公司(Bio Design House ),專注於藥物載體及量產的設計,再技轉給製造代工(CMO)廠商,並尋求個別區域通路見長的夥伴,創造上市藥物最大價值。
台微體產品線鎖定「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與「新藥」三領域。二款特殊學名藥是治療卵巢癌及乳癌的Doxisome(德適舒 )與AmBiL(安畢黴)。Doxisome由於原廠因生產品質問題遭到停產。台微體除在台灣已申請藥品上市外,在美國則與策略夥伴三方合作,預計明年向FDA送件申請藥品上市。而用於全身黴菌感染治療的AmBiL( 安畢黴),預計明年將在歐美申請藥證,並持續與大廠洽談授權中。
新劑型部分,ProFlow目前已取得藥證,預估國內市場規模約1-3億台幣,另也在中國及日本申請藥證中,而日、韓銷售權利已分別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及韓國排名前五大藥廠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
至於用於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預計明年將於台灣與美國兩地提出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而一、二期臨床將同步進行。
全新藥部分,台微體所研發的多重機制抗癌新藥「Lipotecan(立普帝康)」,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並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台微體最受矚目的是今年授權抗癌學名藥給全球第一學名藥廠Tev a,由於有里程金的貢獻,推波該公司前10月營收2.26億元,第3季更轉虧為盈,單季獲利2,435.4萬元,前3季稅後淨損縮至1,633.8萬元,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每股稅後淨損0.42元。
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表示,該公司專注於脂質傳輸系統開發,應用於血管病變的治療為主,劑型鎖定針劑,目前產品適應症包括癌症、眼部疾病及週邊血管疾病。
葉志鴻指出,台微體定位在生技業的設計公司(Bio Design House ),專注於藥物載體及量產的設計,再技轉給製造代工(CMO)廠商,並尋求個別區域通路見長的夥伴,創造上市藥物最大價值。
台微體產品線鎖定「特殊學名藥」、「新劑型/新配方」與「新藥」三領域。二款特殊學名藥是治療卵巢癌及乳癌的Doxisome(德適舒 )與AmBiL(安畢黴)。Doxisome由於原廠因生產品質問題遭到停產。台微體除在台灣已申請藥品上市外,在美國則與策略夥伴三方合作,預計明年向FDA送件申請藥品上市。而用於全身黴菌感染治療的AmBiL( 安畢黴),預計明年將在歐美申請藥證,並持續與大廠洽談授權中。
新劑型部分,ProFlow目前已取得藥證,預估國內市場規模約1-3億台幣,另也在中國及日本申請藥證中,而日、韓銷售權利已分別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日本調劑及韓國排名前五大藥廠的Ildong Pharmaceuticals。
至於用於老年黃斑部病變的ProDex,預計明年將於台灣與美國兩地提出IND(新藥臨床試驗審查)申請,而一、二期臨床將同步進行。
全新藥部分,台微體所研發的多重機制抗癌新藥「Lipotecan(立普帝康)」,已獲歐盟及美國認可為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孤兒藥,並入選為首批加入「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候選新藥,目前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並著手規劃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新藥股,年底前題材不斷,除了昨(27)日人體試驗醫療人員去刑化三讀通過外,新藥聯盟成立、新股上市、成都會的兩岸合作談判,還有本土新藥將享有高額健保價優惠,都激勵新藥族群本夢比行情閃亮,成為盤面的重兵部隊。
就初步統計,新藥族群目前都已躋身百元俱樂部,智擎(4162)、基亞(3176)和安成(4180)市值已超過百億元,而預計12月下旬轉上櫃的台微體(4152)、醣聯(4168)股價更分別達211和150元,若加上可望趕在年底前登錄興櫃的浩鼎,新藥股的熱鬧滾滾,更成為生醫股的多頭總司令。
法人表示,儘管新藥股目前漲幅頗高,但在年底至少有五波火苗助漲外,各家公司基本面也不乏題材,而且目前籌碼尚在掌控之內,股價要大幅度回檔也很難。
以題材面來看,智擎的PEP02受惠策略夥伴Merrimack可望提早一季完成臨床三期,在進度似有超前下,激勵PEP02有機會在明年6月完成臨床三期,最快9月可向FDA送件申請新藥上市。另一癌症放射治療P EP503除法國夥伴一期臨床初步安全性獲確認外,智擎也將申請明年初進行亞太區的一期臨床,最快2014年完成階段目標後尋求對外授權機會。
基亞生技則以 6,800萬美元(約台幣20億元)處分上海浩源給美國P erkinElmer(珀金埃爾默公司),其中3,800萬美元簽約金約有9成今年入帳,對基亞EPS貢獻近5元,也讓法人推估今年EPS即有達3元實力。
另外,安成則專注於美國第四類(Paragraph IV)簡化新藥上市程序 (ANDA)的學名藥廠,目前已有8項ANDA在美國FDA審核中,明年有機會產品在美國上市,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安成總經理陳志光說,8項審核中的藥品,其中1項已取得第一個申請(First-to-file)學名藥資格,明年在中樞神經、心血管及癌症化療補充劑等適應症上,有機會在美上市,另外,該公司也與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簽訂4項學名藥銷售權,明年營運應有不錯的轉機。
至於醣聯和台微體後續都還有授權案和權利金可期待,浩鼎則因乳癌新藥進入三期臨床,也備受矚目。
就初步統計,新藥族群目前都已躋身百元俱樂部,智擎(4162)、基亞(3176)和安成(4180)市值已超過百億元,而預計12月下旬轉上櫃的台微體(4152)、醣聯(4168)股價更分別達211和150元,若加上可望趕在年底前登錄興櫃的浩鼎,新藥股的熱鬧滾滾,更成為生醫股的多頭總司令。
法人表示,儘管新藥股目前漲幅頗高,但在年底至少有五波火苗助漲外,各家公司基本面也不乏題材,而且目前籌碼尚在掌控之內,股價要大幅度回檔也很難。
以題材面來看,智擎的PEP02受惠策略夥伴Merrimack可望提早一季完成臨床三期,在進度似有超前下,激勵PEP02有機會在明年6月完成臨床三期,最快9月可向FDA送件申請新藥上市。另一癌症放射治療P EP503除法國夥伴一期臨床初步安全性獲確認外,智擎也將申請明年初進行亞太區的一期臨床,最快2014年完成階段目標後尋求對外授權機會。
基亞生技則以 6,800萬美元(約台幣20億元)處分上海浩源給美國P erkinElmer(珀金埃爾默公司),其中3,800萬美元簽約金約有9成今年入帳,對基亞EPS貢獻近5元,也讓法人推估今年EPS即有達3元實力。
另外,安成則專注於美國第四類(Paragraph IV)簡化新藥上市程序 (ANDA)的學名藥廠,目前已有8項ANDA在美國FDA審核中,明年有機會產品在美國上市,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安成總經理陳志光說,8項審核中的藥品,其中1項已取得第一個申請(First-to-file)學名藥資格,明年在中樞神經、心血管及癌症化療補充劑等適應症上,有機會在美上市,另外,該公司也與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簽訂4項學名藥銷售權,明年營運應有不錯的轉機。
至於醣聯和台微體後續都還有授權案和權利金可期待,浩鼎則因乳癌新藥進入三期臨床,也備受矚目。
生技新藥公司台灣微脂體(4152)昨(27)日召開上櫃前記者會表示,預計年底掛牌上櫃,目前暫定承銷價格為每股128元;法人預估,若該公司已授權國際大廠Teva的抗癌藥,明年授權金順利貢獻,則有望拚轉盈。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指出,未來公司上櫃後將鎖定3大領域,包括特殊學名藥、新劑型藥物及新藥開發。
其中,特殊學名藥主要是抗癌藥物,已授權給TEVA,而新劑型藥物則朝向「老藥新裝」,另外新藥則利用公司新研發的包覆技術,開發新產品。
台微體表示,目前旗下共擁有6項產品,其中已有4項完成授權,目前還有3項產品正規化授權中。這4個藥物授權案,包括力得(Lipo-Dox)、抗癌藥物「德適舒」(Doxisome)、安畢黴(AmBiL)及治療周邊血管疾病的「普絡易」(ProFlow)等,其中力得及德適舒為主要收入(階段性授權金)來源。
此外,台微體也指出,普絡易目前已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調劑」和韓國伊東(Ildong),公司目前另有3個藥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
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為211元,上漲0.61元。
台微體表示,公司今年第3季單季已開始獲利,並大幅降低全年虧損情況,第4季起將漸入佳境,明年可望更好。此外,台微體規劃在美國與歐洲外,並於日本、澳洲等地設子公司,以更加強化與當地法規單位以及銷售夥伴的合作。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花5年的時間研發出第一個微脂體藥物「力得」(Lipo-Dox),並授權給台灣東洋,已於2002年上市,銷售權利金比重達12%。
台微體指出,微脂體主要用於抗癌藥物,其包覆技術能讓抗癌藥物提昇效率、降低毒性,目前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抗癌藥物;而公司董事長洪基隆,於微脂體領域研究累積超過30年經驗。
有趣的是,葉志鴻是洪基隆一手拔擢的CEO人才,今年僅40歲,他的專業並非藥物而是財務,他進台微體10年,領導公司從虧損到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將成為最年輕的掛牌生技公司總座。
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指出,未來公司上櫃後將鎖定3大領域,包括特殊學名藥、新劑型藥物及新藥開發。
其中,特殊學名藥主要是抗癌藥物,已授權給TEVA,而新劑型藥物則朝向「老藥新裝」,另外新藥則利用公司新研發的包覆技術,開發新產品。
台微體表示,目前旗下共擁有6項產品,其中已有4項完成授權,目前還有3項產品正規化授權中。這4個藥物授權案,包括力得(Lipo-Dox)、抗癌藥物「德適舒」(Doxisome)、安畢黴(AmBiL)及治療周邊血管疾病的「普絡易」(ProFlow)等,其中力得及德適舒為主要收入(階段性授權金)來源。
此外,台微體也指出,普絡易目前已授權給日本最大健保藥局通路「調劑」和韓國伊東(Ildong),公司目前另有3個藥正在規劃授權,並已經有洽談對象。
台微體昨日興櫃參考價為211元,上漲0.61元。
台微體表示,公司今年第3季單季已開始獲利,並大幅降低全年虧損情況,第4季起將漸入佳境,明年可望更好。此外,台微體規劃在美國與歐洲外,並於日本、澳洲等地設子公司,以更加強化與當地法規單位以及銷售夥伴的合作。
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以「微脂體」技術起家,花5年的時間研發出第一個微脂體藥物「力得」(Lipo-Dox),並授權給台灣東洋,已於2002年上市,銷售權利金比重達12%。
台微體指出,微脂體主要用於抗癌藥物,其包覆技術能讓抗癌藥物提昇效率、降低毒性,目前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抗癌藥物;而公司董事長洪基隆,於微脂體領域研究累積超過30年經驗。
有趣的是,葉志鴻是洪基隆一手拔擢的CEO人才,今年僅40歲,他的專業並非藥物而是財務,他進台微體10年,領導公司從虧損到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將成為最年輕的掛牌生技公司總座。
台灣生醫產業近期展現空前大能量,不僅因股價活絡,新藥股拉出了本夢比,至少也有9家公司已躋身百億市值,而生策會、生技中心的積極推動政策和推波產業結盟,加上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的成立,在在都將力促政府創造友善環境,「台灣品牌」打進國際市場。
台灣生醫產業人才濟濟,近20年來更是前仆後繼回台報效,從早期的田蔚成、林文理,中期的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神隆總經理馬海怡、健亞總經理陳正、太景生技執行長明珠,到近年中裕最高顧問何大一、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台灣浩鼎創辦人張念慈。旅美華人製藥界,曾同列全美前十大學名藥廠的華生(Watson)創辦人趙宇天回台成立天福生技,後與潤泰集團聯手併購明生生技,而Andrx創辦人陳志明成立台灣安成,Impax創辦人許中強則投資4億元,在竹南成立兩座生產線,並將藥品銷售美國。至於Ivax創辦人許照惠的潤惠生技除技轉國衛院的投資RSV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外,也將加碼在台投資。
另外,政府推動鑽石起飛行動方案,也遠赴美國請來了張有德募集 TMF台灣創投基金和成立SIC的蘇懷仁,只是後來TMF募集不利,張有德轉而與東洋、永豐餘集團合資成立益安創投,跨足醫材投資,蘇懷仁則因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法令約束倒是一堆下,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狀。
生醫業界卻認為,目前大概只有趙宇天和陳志明由於沒有和政府扯上關係,比較沒有受到傷害,其餘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因政府的政策法令、執行力和政治口水戰干擾,多少都有內傷。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台灣生醫產業能量頗強,在蛋白質藥物、高階醫材與農業生技方面深具潛力,隨著國際專家陸續回台,加上本土藥廠也開始摸索出利基,台灣根本不用害怕韓國,重要的是政府要以大破大立的決心,適度引導發展方向與策略佈局,才能躋身國際舞台。
台灣生醫產業人才濟濟,近20年來更是前仆後繼回台報效,從早期的田蔚成、林文理,中期的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神隆總經理馬海怡、健亞總經理陳正、太景生技執行長明珠,到近年中裕最高顧問何大一、台微體董事長洪基隆、台灣浩鼎創辦人張念慈。旅美華人製藥界,曾同列全美前十大學名藥廠的華生(Watson)創辦人趙宇天回台成立天福生技,後與潤泰集團聯手併購明生生技,而Andrx創辦人陳志明成立台灣安成,Impax創辦人許中強則投資4億元,在竹南成立兩座生產線,並將藥品銷售美國。至於Ivax創辦人許照惠的潤惠生技除技轉國衛院的投資RSV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外,也將加碼在台投資。
另外,政府推動鑽石起飛行動方案,也遠赴美國請來了張有德募集 TMF台灣創投基金和成立SIC的蘇懷仁,只是後來TMF募集不利,張有德轉而與東洋、永豐餘集團合資成立益安創投,跨足醫材投資,蘇懷仁則因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法令約束倒是一堆下,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狀。
生醫業界卻認為,目前大概只有趙宇天和陳志明由於沒有和政府扯上關係,比較沒有受到傷害,其餘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因政府的政策法令、執行力和政治口水戰干擾,多少都有內傷。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台灣生醫產業能量頗強,在蛋白質藥物、高階醫材與農業生技方面深具潛力,隨著國際專家陸續回台,加上本土藥廠也開始摸索出利基,台灣根本不用害怕韓國,重要的是政府要以大破大立的決心,適度引導發展方向與策略佈局,才能躋身國際舞台。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