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耀科技(上)公司新聞
光電掛牌新兵掛牌首日股價表現兩樣情!中小尺寸增亮膜廠光耀( 3666)挾全年獲利創新高,明年首季不看淡的利多題材,以大漲35. 9%、53元坐收,一掃承銷價低於市場預期之陰霾;保護玻璃廠F-光 麗(6431)則因下半年獲利縮水,投資人並不捧場,掛牌首日連35元 的承銷價都沒站上過,最後則是以下跌10.71%、31.25元做收。
光耀的承銷價為39元,昨日掛牌首日以48.1元跳空大漲刊出,最高 來到51.5元、漲幅超過40%,終場則收漲35.9%、收在53元,成交量 約5,364張。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在掛牌典禮上,特別感謝員工及團隊的支持,他 強調,3年來從虧損到完成掛牌,未來要為股東及員工創造更大利益 。他指出,中小尺寸面板在大陸十一長假之後就進入淡季,但營運表 現比去年同期還是成長,明年元月受惠於新產品、新客戶開始出貨, 營運表現可望淡季不淡。
F-光麗為回台第一上市,並未經過興櫃階段,該股承銷價為35元, 但受到下半年營運表現不佳拖累,掛牌第一天連承銷價都沒站上,最 高點就是第一盤的34.8元,最低點甚至碰觸30元整數關卡,終場下跌 10.71%做收,收盤價31.25元,成交量約2450張。
F-光麗董事長張亦雲在掛牌典禮上指出,第4季業績與第3季相當, 隨著iPhone 6銷售熱潮逐漸退燒,非蘋手機客戶新機出籠,供應鏈拉 貨動能將恢復,對於明年業績相當樂觀,營運將會重回成長軌道。
F-光麗上半年營收約6.47億元、年成長率約30%,每股盈餘約2.2 2元。但是下半年大陸手機市場銷售疲弱,第3季受到iPhone 6上市影 響,非蘋客戶調整庫存,因此出貨受到衝擊,拖累單季營運,第3季 營收滑落到2億∼3億元,產能利用率由第2季的95%下滑到60%,市 場推估獲利大幅縮水。
F-光麗表示,第3季是今年谷底,第4季產能利用率可望拉升到80% 的水準。法人推估,光麗全年每股盈餘大約會落在3∼3.5元。在大陸 3G手機庫存去化之後,明年上半年4G新機會陸續登場,預期明年上半 年會有兩位數的成長。
光耀的承銷價為39元,昨日掛牌首日以48.1元跳空大漲刊出,最高 來到51.5元、漲幅超過40%,終場則收漲35.9%、收在53元,成交量 約5,364張。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在掛牌典禮上,特別感謝員工及團隊的支持,他 強調,3年來從虧損到完成掛牌,未來要為股東及員工創造更大利益 。他指出,中小尺寸面板在大陸十一長假之後就進入淡季,但營運表 現比去年同期還是成長,明年元月受惠於新產品、新客戶開始出貨, 營運表現可望淡季不淡。
F-光麗為回台第一上市,並未經過興櫃階段,該股承銷價為35元, 但受到下半年營運表現不佳拖累,掛牌第一天連承銷價都沒站上,最 高點就是第一盤的34.8元,最低點甚至碰觸30元整數關卡,終場下跌 10.71%做收,收盤價31.25元,成交量約2450張。
F-光麗董事長張亦雲在掛牌典禮上指出,第4季業績與第3季相當, 隨著iPhone 6銷售熱潮逐漸退燒,非蘋手機客戶新機出籠,供應鏈拉 貨動能將恢復,對於明年業績相當樂觀,營運將會重回成長軌道。
F-光麗上半年營收約6.47億元、年成長率約30%,每股盈餘約2.2 2元。但是下半年大陸手機市場銷售疲弱,第3季受到iPhone 6上市影 響,非蘋客戶調整庫存,因此出貨受到衝擊,拖累單季營運,第3季 營收滑落到2億∼3億元,產能利用率由第2季的95%下滑到60%,市 場推估獲利大幅縮水。
F-光麗表示,第3季是今年谷底,第4季產能利用率可望拉升到80% 的水準。法人推估,光麗全年每股盈餘大約會落在3∼3.5元。在大陸 3G手機庫存去化之後,明年上半年4G新機會陸續登場,預期明年上半 年會有兩位數的成長。
光耀 (3666)昨(4)日以每股39元掛牌上櫃,挾業績加持,首日股價大漲14元,收53元,單日漲幅達35.9%。法人預估,光耀全年每股純益上看5元,明年將導入友達及樂金二大新客戶。
光耀新客戶與新產能預計於本季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明年第1季開始出貨,為光耀科技的營收及獲利締造新動能。
光耀積極爭取台灣、中國及韓系面板大廠等新客戶的認證與試量產,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光耀科技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光耀累計2014年前三季營收12.08億元,稅後淨利1.8億元,EPS4.11元。
光耀產品銷售策略專注於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開發高亮度、複合材及節能多功能稜鏡片,符合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訴求輕薄省電趨勢。
光耀新客戶與新產能預計於本季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明年第1季開始出貨,為光耀科技的營收及獲利締造新動能。
光耀積極爭取台灣、中國及韓系面板大廠等新客戶的認證與試量產,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光耀科技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光耀累計2014年前三季營收12.08億元,稅後淨利1.8億元,EPS4.11元。
光耀產品銷售策略專注於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開發高亮度、複合材及節能多功能稜鏡片,符合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訴求輕薄省電趨勢。
光耀科技(3666)董事長郭維斌回首過去因大客戶紓困,慘遭銀行抽銀行的往事。
昨(4)日在掛牌致辭時,一度哽咽無法言語,他再三感謝員工們不離不棄的支持。
光耀科技只是一家後進的光學膜小廠,因為奇美集團入股,大幅拓展光耀的產品線,讓光耀的業績在2010年群創完成三合一合併後,躍上歷史高峰。
不料,2010年第3季面板產業景氣急轉直下,光耀也在當年9月30日縮減編制、關掉竹南廠,將每個月固定支出從3,600 萬元,降到2,600萬元,展開聚焦中小尺寸面板用光學膜的轉型之路。
一年後,光耀在2011年8月達到損益兩平。
當時,光耀以為已經度過財務難關。
不料,2012年1月10日奇美電申請紓困,連帶影響光耀以奇美電1.2億元應收帳款融資的資金調度。遭逢銀行雨天收傘的光耀,差一點發不出薪水。
幸而在母公司光群雷射支持下,光耀2012年先後辦理增資、減資,再增資作業,才緩解資金缺口危機。光群的持股比重由二成,增加至五成。
昨(4)日在掛牌致辭時,一度哽咽無法言語,他再三感謝員工們不離不棄的支持。
光耀科技只是一家後進的光學膜小廠,因為奇美集團入股,大幅拓展光耀的產品線,讓光耀的業績在2010年群創完成三合一合併後,躍上歷史高峰。
不料,2010年第3季面板產業景氣急轉直下,光耀也在當年9月30日縮減編制、關掉竹南廠,將每個月固定支出從3,600 萬元,降到2,600萬元,展開聚焦中小尺寸面板用光學膜的轉型之路。
一年後,光耀在2011年8月達到損益兩平。
當時,光耀以為已經度過財務難關。
不料,2012年1月10日奇美電申請紓困,連帶影響光耀以奇美電1.2億元應收帳款融資的資金調度。遭逢銀行雨天收傘的光耀,差一點發不出薪水。
幸而在母公司光群雷射支持下,光耀2012年先後辦理增資、減資,再增資作業,才緩解資金缺口危機。光群的持股比重由二成,增加至五成。
中小尺寸增亮膜廠光耀今(4)日以每股39元掛牌上櫃,昨日在興 櫃均價約48元。光耀前3季每股盈餘4.1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 全年每股盈餘上看5元,明年第1季有新客戶、新產品量產出貨,可望 帶動新一波營運成長。
光耀表示,公司產製的多功能稜鏡片獲得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的 專利,成功將增亮膜與擴散膜整合為一,大幅度節省手機面板之組裝 成本,並且減低整體手機厚度與重量,以優越性價比的產品成功打入 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市場。由於光耀科技獨家之多功能稜鏡 片技術,產品性價比優於3M、韓廠及台灣同業,得以迅速搶占中國大 陸行動裝置面板市場大餅,多功能稜鏡片銷售比重由2013年之36.16 %,提升至今年前3季之42.93%。
光耀產品銷售策略有別於其他台灣同業,定位在中小尺寸行動裝置 產品市場,專注於中小尺寸面板增亮膜的研發,開發高亮度、複合材 及節能之多功能增亮膜,可符合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講求輕薄 省電之趨勢。中國大陸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成長最快及市場 規模最大的地區,光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 為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廠商如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以及白牌廠商 如步步高、金立等,台灣部分的主要客戶則為群創(3481)。
今年光耀前3季手機、平板電腦及NB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55.27%、 15.06%及22.71%,前3季合併營收達12.08億元,年成長率約25.31 %,已經逼近去年全年總合。因為毛利率較高的手機應用產品比重拉 升到60%以上,而且經濟規模提升,毛利率增至24.97%,稅後淨利 達1.81億元,每股盈餘4.11元,創下歷史新高,年成長率達22.32% 。法人預估,第4季營收、獲利略減,不過全年每股盈餘可望挑戰5元 以上的新高表現。
光耀表示,光耀正積極從事新客戶及新產品開發。新客戶方面,積 極取得友達(2409)、京東方及LGD等面板大廠的認證與試量產,產 品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NB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光耀 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新客戶與新產品預計1 03年第4季陸續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2015年第1季起開始出貨, 可望成為新的成長動能。
光耀表示,公司產製的多功能稜鏡片獲得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的 專利,成功將增亮膜與擴散膜整合為一,大幅度節省手機面板之組裝 成本,並且減低整體手機厚度與重量,以優越性價比的產品成功打入 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市場。由於光耀科技獨家之多功能稜鏡 片技術,產品性價比優於3M、韓廠及台灣同業,得以迅速搶占中國大 陸行動裝置面板市場大餅,多功能稜鏡片銷售比重由2013年之36.16 %,提升至今年前3季之42.93%。
光耀產品銷售策略有別於其他台灣同業,定位在中小尺寸行動裝置 產品市場,專注於中小尺寸面板增亮膜的研發,開發高亮度、複合材 及節能之多功能增亮膜,可符合中小尺寸行動裝置產品市場講求輕薄 省電之趨勢。中國大陸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成長最快及市場 規模最大的地區,光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 為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廠商如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以及白牌廠商 如步步高、金立等,台灣部分的主要客戶則為群創(3481)。
今年光耀前3季手機、平板電腦及NB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55.27%、 15.06%及22.71%,前3季合併營收達12.08億元,年成長率約25.31 %,已經逼近去年全年總合。因為毛利率較高的手機應用產品比重拉 升到60%以上,而且經濟規模提升,毛利率增至24.97%,稅後淨利 達1.81億元,每股盈餘4.11元,創下歷史新高,年成長率達22.32% 。法人預估,第4季營收、獲利略減,不過全年每股盈餘可望挑戰5元 以上的新高表現。
光耀表示,光耀正積極從事新客戶及新產品開發。新客戶方面,積 極取得友達(2409)、京東方及LGD等面板大廠的認證與試量產,產 品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NB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光耀 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新客戶與新產品預計1 03年第4季陸續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2015年第1季起開始出貨, 可望成為新的成長動能。
中國智慧手機零組件大廠光耀科技(3666)今(4)日以每股39元 掛牌上櫃。
該公司產製的多功能稜鏡片獲得美國、中國及台灣的專利,成功將 增亮膜與擴散膜整合為一,大幅度節省手機面板之組裝成本,並且減 低整體手機厚度與重量,以優越性價比的產品成功打入快速成長的中 國智慧手機市場。光耀前3季每股盈餘4.1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 ,營運獲利表現相當優異。
中國大陸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成長最快及市場規模最大的 地區,光耀科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為中國 手機品牌廠商(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中國手機白牌廠商(步 步高、金立)及群創集團。由於光耀科技獨家之多功能稜鏡片技術, 產品性價比優於3M、韓廠及台灣同業,得以迅速搶占中國行動裝置面 板市場大餅,多功能稜鏡片銷售比重由102年度之36.16%,提升至1 03年前3季之42.93%;103年前3季手機、平板電腦及NB產品營收比重 分別為55.27%、15.06%及22.71%。
光耀科技102年度營業收入12億9,847萬元,年成長率27%,毛利率 21.49%,每股稅後純益4.26元。
103年1至10月營收1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前3季毛利率 24.97%,高於去年同期之22.96%,主要係因小尺寸及高輝度多功能 稜鏡片銷售比重逐漸提升所致;前3季每股盈餘4.11元,高於去年同 期之3.36元,營收獲利表現優異。
展望未來,光耀科技正積極從事新客戶及新產品開發。新客戶方面 ,該公司積極取得台灣、中國及韓系面板大廠之認證與試量產,產品 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 ,光耀科技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新客戶與新 產預計103年第4季陸續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104年第1季起開始 出貨,預期將為光耀科技締造新猷、續創高峰。
該公司產製的多功能稜鏡片獲得美國、中國及台灣的專利,成功將 增亮膜與擴散膜整合為一,大幅度節省手機面板之組裝成本,並且減 低整體手機厚度與重量,以優越性價比的產品成功打入快速成長的中 國智慧手機市場。光耀前3季每股盈餘4.1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 ,營運獲利表現相當優異。
中國大陸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成長最快及市場規模最大的 地區,光耀科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為中國 手機品牌廠商(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中國手機白牌廠商(步 步高、金立)及群創集團。由於光耀科技獨家之多功能稜鏡片技術, 產品性價比優於3M、韓廠及台灣同業,得以迅速搶占中國行動裝置面 板市場大餅,多功能稜鏡片銷售比重由102年度之36.16%,提升至1 03年前3季之42.93%;103年前3季手機、平板電腦及NB產品營收比重 分別為55.27%、15.06%及22.71%。
光耀科技102年度營業收入12億9,847萬元,年成長率27%,毛利率 21.49%,每股稅後純益4.26元。
103年1至10月營收1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前3季毛利率 24.97%,高於去年同期之22.96%,主要係因小尺寸及高輝度多功能 稜鏡片銷售比重逐漸提升所致;前3季每股盈餘4.11元,高於去年同 期之3.36元,營收獲利表現優異。
展望未來,光耀科技正積極從事新客戶及新產品開發。新客戶方面 ,該公司積極取得台灣、中國及韓系面板大廠之認證與試量產,產品 主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高階產品;新產品方面 ,光耀科技運用自有光學微結構技術,切入擴散片市場。新客戶與新 產預計103年第4季陸續完成試量產及客戶端驗證,104年第1季起開始 出貨,預期將為光耀科技締造新猷、續創高峰。
光學膜片廠光耀科技(3666)預計本周四(4日)掛牌上櫃,承銷 商宏遠證券指出,公司已於上周五(28日)完成公開申購抽籤作業, 中籤率僅2.08%,本周四將以每股39元掛牌上櫃。
光耀昨(1)日興櫃參考價下跌2.35%,終場收在46.89元,成交量 297.18張。
法人表示,由於第4季傳統淡季來臨,光耀本季業績看法較偏保守 ,但推估整體營運仍能優於去年同期水準。
長線而言,光耀對於明年營運看法正面,主要受惠於國內面板新客 戶訂單有機會在明年第1季小量出貨,而韓系客戶則以樂金(LG)進 度較快,預計可望自明年第2季起供貨。
光耀成立於民國93年7月,目前上市股光群雷(2461)為光耀最大 股東,持股比例達52.7%。光耀主要產品為TFT-LCD背光模組稜鏡片 、光學膜,今年小尺寸光學膜產品業績約較去年成長1倍,帶動整體 毛利率優於去年,目前全球手機光學膜市佔率約3成,月產能為230萬 平方米。
光耀今年前10月累計營收達13.3億元、年增23%,其中前3季毛利 率24.97%、年增約2個百分點,EPS達4.11元,同步優於去年同期。
光耀昨(1)日興櫃參考價下跌2.35%,終場收在46.89元,成交量 297.18張。
法人表示,由於第4季傳統淡季來臨,光耀本季業績看法較偏保守 ,但推估整體營運仍能優於去年同期水準。
長線而言,光耀對於明年營運看法正面,主要受惠於國內面板新客 戶訂單有機會在明年第1季小量出貨,而韓系客戶則以樂金(LG)進 度較快,預計可望自明年第2季起供貨。
光耀成立於民國93年7月,目前上市股光群雷(2461)為光耀最大 股東,持股比例達52.7%。光耀主要產品為TFT-LCD背光模組稜鏡片 、光學膜,今年小尺寸光學膜產品業績約較去年成長1倍,帶動整體 毛利率優於去年,目前全球手機光學膜市佔率約3成,月產能為230萬 平方米。
光耀今年前10月累計營收達13.3億元、年增23%,其中前3季毛利 率24.97%、年增約2個百分點,EPS達4.11元,同步優於去年同期。
光學膜廠光耀科技(3666)將於12月4日,以承銷價每股39元掛牌上櫃。看好產業前景及新客戶導入,光耀董事長郭維斌表示,今年資本支出為1.2億元,將月產能拉升到230萬平方米,明年將再投入8,000萬元資本支出擴充四條產線。
主辦券商為宏遠證券表示。光耀上周五(28日)原訂對外承銷僅448張,但投資大眾超額認購逾288倍,在追加承銷張數至2,688張後,中籤率僅2.08%。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表示,繼群創光電之後,光耀成功切入樂金顯示器(LGD)及友達的光學膜供應鏈,兩大新客戶都將於明年量產出貨,為明年營運增添新動能。
受惠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快速,光耀今年前十個月合併營收13.3億元,年增23%;前三季毛利率24.9%,優於去年同期的22.9%。每股稅後純益4.11元,也比去年同期3.36好。
郭維斌指出,第4季雖然是光學膜市場的傳統淡季,但是今年在擴充產能及新產品的挹注下,可望淡季不淡;對明年成長動能更有信心;將持續擴充產能,因應明年市場需求。光耀科技成立於2004年7月,是上市公司光群雷射旗下轉投資公司,目前實收股本4.39億元,主要從事光學膜生產及銷售。
面板產業市場景氣起伏及競爭劇烈,光耀早期營運上面臨危機,因此在3年前開始轉型,鎖定中、小尺寸的稜鏡片為營業主軸。目前核心產品為「TFT-LCD背光模組稜鏡片」及「多功能稜鏡片」,下游終端產品的應用範圍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及筆記型電腦等。
由於智慧型手機在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有利於點燃中小尺寸稜鏡片的出貨,根據合併財報,光耀2013年營收12.98 億元,稅後淨利1.68億元,EPS為4.25元。
主辦券商為宏遠證券表示。光耀上周五(28日)原訂對外承銷僅448張,但投資大眾超額認購逾288倍,在追加承銷張數至2,688張後,中籤率僅2.08%。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表示,繼群創光電之後,光耀成功切入樂金顯示器(LGD)及友達的光學膜供應鏈,兩大新客戶都將於明年量產出貨,為明年營運增添新動能。
受惠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快速,光耀今年前十個月合併營收13.3億元,年增23%;前三季毛利率24.9%,優於去年同期的22.9%。每股稅後純益4.11元,也比去年同期3.36好。
郭維斌指出,第4季雖然是光學膜市場的傳統淡季,但是今年在擴充產能及新產品的挹注下,可望淡季不淡;對明年成長動能更有信心;將持續擴充產能,因應明年市場需求。光耀科技成立於2004年7月,是上市公司光群雷射旗下轉投資公司,目前實收股本4.39億元,主要從事光學膜生產及銷售。
面板產業市場景氣起伏及競爭劇烈,光耀早期營運上面臨危機,因此在3年前開始轉型,鎖定中、小尺寸的稜鏡片為營業主軸。目前核心產品為「TFT-LCD背光模組稜鏡片」及「多功能稜鏡片」,下游終端產品的應用範圍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及筆記型電腦等。
由於智慧型手機在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有利於點燃中小尺寸稜鏡片的出貨,根據合併財報,光耀2013年營收12.98 億元,稅後淨利1.68億元,EPS為4.25元。
光耀(3666)董事長郭維斌表示,光耀自2011年開始轉型,退出大尺寸光學膜市場,專注於中小尺寸光學膜產品,並以技術及品質取勝,成功將毛利率由原來的5%,拉升到今年第3季的24.5%,未來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
郭維斌分析,光耀科技目前產品應用比重,手機用光學膜占60%,平板電腦用及筆記型電腦用的產品各約近20%,監視器用光學膜僅占3%,至於電視用產品已降為零。
他指出,光耀今年小尺寸光學膜出貨較去年成長一倍,主要是去年推出的新產品今年發酵,帶動毛利率拉升。光耀在5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光學膜市占率約三成,主要以大陸白牌外銷OEM手機,及大陸各大品牌手機客戶為主。
郭維斌說,光耀切入中小尺寸手機市場,中小尺寸品質技術成分較高,對亮度、省電、輕薄與電視要求不同,因此,與同業不衝突,且產品價格下降,還可以穩住毛利率。
光耀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崛起,加上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偏好趨於大尺寸化與高解析度,使中小尺寸面板市場規模大幅成長,帶動稜鏡片市場需求。
光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為中國手機品牌廠商 (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中國手機白牌廠商 (步步高、金立)及群創集團等。
郭維斌分析,光耀科技目前產品應用比重,手機用光學膜占60%,平板電腦用及筆記型電腦用的產品各約近20%,監視器用光學膜僅占3%,至於電視用產品已降為零。
他指出,光耀今年小尺寸光學膜出貨較去年成長一倍,主要是去年推出的新產品今年發酵,帶動毛利率拉升。光耀在5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光學膜市占率約三成,主要以大陸白牌外銷OEM手機,及大陸各大品牌手機客戶為主。
郭維斌說,光耀切入中小尺寸手機市場,中小尺寸品質技術成分較高,對亮度、省電、輕薄與電視要求不同,因此,與同業不衝突,且產品價格下降,還可以穩住毛利率。
光耀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崛起,加上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偏好趨於大尺寸化與高解析度,使中小尺寸面板市場規模大幅成長,帶動稜鏡片市場需求。
光耀產品98%以上銷售至中國大陸,主要終端客戶為中國手機品牌廠商 (聯想、中興、華為、酷派)、中國手機白牌廠商 (步步高、金立)及群創集團等。
中小尺寸增亮膜廠光耀(3666)將12月4日掛牌上櫃,議定承銷價 格為每股39元,昨日在興櫃均價約49元。光耀今年前三季每股盈餘4 .11元,全年獲利上看5元,可望創下歷史新高。明年還有友達、LGD 等新客戶加入,營收獲利可望持續走高。
光耀昨日公告,配合股票初次上櫃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 通股約526.7萬股;其中除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保留15%,共計79萬 股由員工認購外,餘委由承銷商辦理公開承銷。實際發行價格依詢價 圈購之結果並與承銷商共同議定承銷價格為每股39元。此次現金增資 發行新股之公開申購期間為103年11月24日至11月26日,公開申購扣 款日為11月27日,公開抽籤日為11月28日,詢價圈購繳款日為12月1 日。
光耀昨日公告,配合股票初次上櫃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 通股約526.7萬股;其中除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保留15%,共計79萬 股由員工認購外,餘委由承銷商辦理公開承銷。實際發行價格依詢價 圈購之結果並與承銷商共同議定承銷價格為每股39元。此次現金增資 發行新股之公開申購期間為103年11月24日至11月26日,公開申購扣 款日為11月27日,公開抽籤日為11月28日,詢價圈購繳款日為12月1 日。
櫃買市場進入年底掛牌旺季,根據昨(25)日統計,目前總共有9 檔「準上櫃股」預備掛牌,包括京晨科(6419)、博磊(3581)、桓 達(4549)等均已獲得櫃買同意上櫃契約,其中桓達將於明(27)日 率先掛牌,法人預期,可望掀起今年最後一波櫃買掛牌潮。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最早通過上櫃契約的興櫃公司為京晨科, 先前已於7月31日獲得櫃買同意;統新(6426)、博磊、光耀(3666 )則已陸續在9月份通過上櫃契約;至於桓達、環瑞醫(4198)、謚 源(2235)皆已於上個月接續通過。
自動化感測器大廠桓達明日將以97元承銷價掛牌上櫃,主辦承銷商 元大寶來證券指出,此次桓達共吸引8.4萬人參與公開申購,超額認 購高達295倍,中籤率僅有2.03%。
承銷商表示,桓達上櫃案吸引了高達8.41萬位資人青睞,超額申購 高達295倍,依規定上調提撥供公開申購張數從10%調高至60%,從 285張增加至1,710張,調整後中籤率僅有2.03%,掛牌後蜜月行情備 受市場期待。
桓達今年前3季營收累計為6.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毛利 率近6成,累計每股盈餘(EPS)達4.12元,營運、獲利表現優異。
桓達昨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公司指出,受惠於近年大陸經濟持續 成長,產業轉型、工資高漲及東協等新興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帶動自 動化產業需求攀升,製程自動化感測器業未來具有成長空間。
此外,興櫃生技股環瑞醫預計明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承銷商透露 ,可望於12月下旬掛牌。環瑞醫是國內高端醫療設備廠,新任團隊於 2011年接手後,啟動多產品、多市場成長計畫,明年起將從整併與產 品開發期,進入市場擴展的成長期,來自於分子影像及骨質密度儀等 非DR產品營收占比有機會從20%起跳,全年業績力拚損益兩平。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最早通過上櫃契約的興櫃公司為京晨科, 先前已於7月31日獲得櫃買同意;統新(6426)、博磊、光耀(3666 )則已陸續在9月份通過上櫃契約;至於桓達、環瑞醫(4198)、謚 源(2235)皆已於上個月接續通過。
自動化感測器大廠桓達明日將以97元承銷價掛牌上櫃,主辦承銷商 元大寶來證券指出,此次桓達共吸引8.4萬人參與公開申購,超額認 購高達295倍,中籤率僅有2.03%。
承銷商表示,桓達上櫃案吸引了高達8.41萬位資人青睞,超額申購 高達295倍,依規定上調提撥供公開申購張數從10%調高至60%,從 285張增加至1,710張,調整後中籤率僅有2.03%,掛牌後蜜月行情備 受市場期待。
桓達今年前3季營收累計為6.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毛利 率近6成,累計每股盈餘(EPS)達4.12元,營運、獲利表現優異。
桓達昨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公司指出,受惠於近年大陸經濟持續 成長,產業轉型、工資高漲及東協等新興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帶動自 動化產業需求攀升,製程自動化感測器業未來具有成長空間。
此外,興櫃生技股環瑞醫預計明日舉行上櫃前法說會,承銷商透露 ,可望於12月下旬掛牌。環瑞醫是國內高端醫療設備廠,新任團隊於 2011年接手後,啟動多產品、多市場成長計畫,明年起將從整併與產 品開發期,進入市場擴展的成長期,來自於分子影像及骨質密度儀等 非DR產品營收占比有機會從20%起跳,全年業績力拚損益兩平。
由宏遠證券輔導的光耀科技(3666),將於12月4日掛牌上櫃。
宏遠證券分析,專業稜鏡片生產廠商光耀,擁有完整的光學開發技術,近兩年成功轉型中小尺寸面版稜鏡片之後,更搭上產業成長列車,2014年前3季不論是營收或是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
宏遠證券指出,光耀去年淡出電視用的稜鏡片市場,今年則淡出監視器市場,後續接單都將以中小尺寸應用為主,對毛利提升有幫助。此外,光耀今年新開發的抗刮型複合材、更高輝度增益及專為平板設計的抗刮型零度裁切複合材,也已穩定量產並開始出貨。
就光耀現有產品線來看,光耀所生產稜鏡片種類多元,從傳統單一到高輝度、抗磨、抗刮的複合膜都有。目前,以主打中國中高階手機市場為主,近期該公司推出的高輝度KH、KS等較高單價系列,正是為了擴展以往被其他業者寡占的高階手機市場,未來如能成功爭取到高階訂單,對公司長期營運的競爭力,將有正面挹注。
宏遠證券分析,專業稜鏡片生產廠商光耀,擁有完整的光學開發技術,近兩年成功轉型中小尺寸面版稜鏡片之後,更搭上產業成長列車,2014年前3季不論是營收或是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
宏遠證券指出,光耀去年淡出電視用的稜鏡片市場,今年則淡出監視器市場,後續接單都將以中小尺寸應用為主,對毛利提升有幫助。此外,光耀今年新開發的抗刮型複合材、更高輝度增益及專為平板設計的抗刮型零度裁切複合材,也已穩定量產並開始出貨。
就光耀現有產品線來看,光耀所生產稜鏡片種類多元,從傳統單一到高輝度、抗磨、抗刮的複合膜都有。目前,以主打中國中高階手機市場為主,近期該公司推出的高輝度KH、KS等較高單價系列,正是為了擴展以往被其他業者寡占的高階手機市場,未來如能成功爭取到高階訂單,對公司長期營運的競爭力,將有正面挹注。
櫃買中心上周五(19日)董事會通過4家公司上櫃申請案,包括統新(6426)、博磊(3581)、桓達(4549)及光耀(3666),未來只要再經過櫃買中心同意上櫃,及主辦輔導承銷商正式訂出掛牌日期後,將能成為櫃買家族新成員。
統新是國內網通業者,主要出貨光纖相關產品;根據財報指出,去年度合併營收為4.37億元,全年度稅後淨利達0.58億元、每股盈餘( EPS)2.07元。截至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63億元,全年度稅後淨利達0.48億元、EPS為1.68元。統新截至今年第2季底為止,股本與每股淨值分別為2.87億元、15.07元,董事長為劉奇林、總經理藍宏利,輔導上櫃承銷商為元富證券,而推薦上櫃證券商則有台新證券、台灣工銀證券、福邦證券及富邦證券。
博磊科技申請資本額為4.57億元,董事長為李篤誠,輔導承銷券商是富邦證券,推薦證券商則是富邦及群益金鼎等2家證券商。博磊去年度合併營收為10.94億元,稅後淨利為0.5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EPS)達0.99元。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15億元,稅後淨利為0. 53億元,EPS達到1.16元。
桓達申請資本額為3.2億元,董事長為吳清德,輔導承銷券商是元大寶來證券,推薦證券商則是元大寶來證券及富邦證券。
桓達去年度合併營收為8.09億元,稅後淨利為1.64億元,每股盈餘達到5.12元;而今年度第2季合併營收為4.3億元,稅後淨利為0.93億元,每股盈餘達到2.89元。
光耀科技是國內光電業者,輔導承銷券商是宏遠證券,光耀主要生產光學膜及面板零組件,公司成立於2004年7月13日,並於今年2月4 日登錄興櫃市場。截至今年第2季為止,公司股本為3.73億元,每股淨值達到16.84元,營業毛利率達25.53%、營益率14.01%,公司營運持穩。
統新是國內網通業者,主要出貨光纖相關產品;根據財報指出,去年度合併營收為4.37億元,全年度稅後淨利達0.58億元、每股盈餘( EPS)2.07元。截至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63億元,全年度稅後淨利達0.48億元、EPS為1.68元。統新截至今年第2季底為止,股本與每股淨值分別為2.87億元、15.07元,董事長為劉奇林、總經理藍宏利,輔導上櫃承銷商為元富證券,而推薦上櫃證券商則有台新證券、台灣工銀證券、福邦證券及富邦證券。
博磊科技申請資本額為4.57億元,董事長為李篤誠,輔導承銷券商是富邦證券,推薦證券商則是富邦及群益金鼎等2家證券商。博磊去年度合併營收為10.94億元,稅後淨利為0.5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EPS)達0.99元。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15億元,稅後淨利為0. 53億元,EPS達到1.16元。
桓達申請資本額為3.2億元,董事長為吳清德,輔導承銷券商是元大寶來證券,推薦證券商則是元大寶來證券及富邦證券。
桓達去年度合併營收為8.09億元,稅後淨利為1.64億元,每股盈餘達到5.12元;而今年度第2季合併營收為4.3億元,稅後淨利為0.93億元,每股盈餘達到2.89元。
光耀科技是國內光電業者,輔導承銷券商是宏遠證券,光耀主要生產光學膜及面板零組件,公司成立於2004年7月13日,並於今年2月4 日登錄興櫃市場。截至今年第2季為止,公司股本為3.73億元,每股淨值達到16.84元,營業毛利率達25.53%、營益率14.01%,公司營運持穩。
櫃買中心上周五(5日)宣布,本周四(11日)將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光耀科技(3666)申請上櫃案。
光耀科技送件日期為今年5月30日,申請時資本額為4.15億元,董事長為郭維斌、總經理為林俊鋐,輔導承銷券商是宏遠證券,推薦證券商包含宏遠證券、元大寶來證券、中國信託證券及玉山證券。
光耀科技去年度合併營收為12.98億元,稅後淨利1.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25元。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73億元,稅後淨利9,709萬元,EPS達2.34元。
光耀科技上周五興櫃參考價小跌0.31%,終場收在58.3元,股價已連續4個交易日收黑。
光耀科技屬於光電業,主要生產光學膜及面板零組件,公司成立於 2004年7月13日,並於今年2月4日登錄興櫃市場。截至今年第2季底為止,公司股本為3.73億元,每股淨值達到16.84元,營業毛利率達25 .53%、營益率14.01%,公司營運持穩。
光耀科技送件日期為今年5月30日,申請時資本額為4.15億元,董事長為郭維斌、總經理為林俊鋐,輔導承銷券商是宏遠證券,推薦證券商包含宏遠證券、元大寶來證券、中國信託證券及玉山證券。
光耀科技去年度合併營收為12.98億元,稅後淨利1.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25元。今年度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73億元,稅後淨利9,709萬元,EPS達2.34元。
光耀科技上周五興櫃參考價小跌0.31%,終場收在58.3元,股價已連續4個交易日收黑。
光耀科技屬於光電業,主要生產光學膜及面板零組件,公司成立於 2004年7月13日,並於今年2月4日登錄興櫃市場。截至今年第2季底為止,公司股本為3.73億元,每股淨值達到16.84元,營業毛利率達25 .53%、營益率14.01%,公司營運持穩。
增亮膜廠光耀(3666)昨(2)日公告6月營收約1.3億元、月減13 .33%,累計第2季營收約4.24億元,季增率21.84%。光耀第1季每股盈餘約1.13元,第2季獲利穩健,法人推估上半年每股獲利2元起跳。
光耀表示,先前因為五一備貨,帶動3月起營收走高,6月因為季底客戶調整庫存,所以出貨往下。接下來要等十一黃金周備貨潮,預期 8月份營運可望回溫。光耀6月營收約1.3億元、月減13.33%、年增6 .51%。累計第2季營收約4.24億元,相比前一季增加了21.84%。
光耀目前產品線以中小尺寸應用為主,今年上半年手機產品營收占比大約是50%,平板產品占比約15%,其他以IT應用為主,NB產品占比約24%,其餘則是監視器應用。光耀去年淡出電視用增亮膜市場,今年則是淡出監視器市場,未來接單都會以中小尺寸為主,有助於毛利率提升。
光耀第1季營收約3.48億元、年成長36%,毛利率略增至22.85%,營業利益約3,689萬元,稅後淨利約4,667萬元,每股盈餘約1.13元。 光耀指出,第2季營收成長到4.24億元,本業獲利成長,但是因為所得稅和匯兌損失影響,實際獲利數字還結算後才知道。法人推估,光耀上半年每股獲利有2元以上的水準。
光耀指出,今年除了一般增亮膜和複合材增亮膜持續大量出貨之外,新開發完成的抗刮型複合材、更高輝度增益,以及專為平板電腦設計的抗刮型零度裁切複合材等,已經穩定量產並開始出貨。
光耀連續兩年獲利,去年毛利率增加近4個百分點,來到21.49%,營業利益約1.4億元,稅後淨利約1.69億元,每股盈餘4.26元,獲利表現創下歷史新高。在今年5月底正式送件申請上櫃,順利的話規畫在本季末掛牌上櫃,昨日在興櫃均價約62.5元。
光耀表示,先前因為五一備貨,帶動3月起營收走高,6月因為季底客戶調整庫存,所以出貨往下。接下來要等十一黃金周備貨潮,預期 8月份營運可望回溫。光耀6月營收約1.3億元、月減13.33%、年增6 .51%。累計第2季營收約4.24億元,相比前一季增加了21.84%。
光耀目前產品線以中小尺寸應用為主,今年上半年手機產品營收占比大約是50%,平板產品占比約15%,其他以IT應用為主,NB產品占比約24%,其餘則是監視器應用。光耀去年淡出電視用增亮膜市場,今年則是淡出監視器市場,未來接單都會以中小尺寸為主,有助於毛利率提升。
光耀第1季營收約3.48億元、年成長36%,毛利率略增至22.85%,營業利益約3,689萬元,稅後淨利約4,667萬元,每股盈餘約1.13元。 光耀指出,第2季營收成長到4.24億元,本業獲利成長,但是因為所得稅和匯兌損失影響,實際獲利數字還結算後才知道。法人推估,光耀上半年每股獲利有2元以上的水準。
光耀指出,今年除了一般增亮膜和複合材增亮膜持續大量出貨之外,新開發完成的抗刮型複合材、更高輝度增益,以及專為平板電腦設計的抗刮型零度裁切複合材等,已經穩定量產並開始出貨。
光耀連續兩年獲利,去年毛利率增加近4個百分點,來到21.49%,營業利益約1.4億元,稅後淨利約1.69億元,每股盈餘4.26元,獲利表現創下歷史新高。在今年5月底正式送件申請上櫃,順利的話規畫在本季末掛牌上櫃,昨日在興櫃均價約62.5元。
受到大陸增亮膜廠殺價競爭、大尺寸面板市況不佳影響,去年增亮膜廠表現不理想。市場龍頭友輝(4933)去年前三季每股盈餘約4.5 1元,全年獲利可能落在5∼6元之間,獲利幾乎腰斬。至於嘉威(35 57)、迎輝(3523)則是陷入虧損,只有光耀(3666)轉型進軍中小尺寸,表現逆勢成長,去年每股盈餘4.26元,創歷史新高。
友輝去年營收37.72億元,年減7.23%,受到價格下跌與全球電視市場衰退影響,去年前三季稅後淨利約3.4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約4 .51元。法人估友輝去年全年度稅後每股盈餘可能落在5∼6元之間,獲利相比前一年幾乎腰斬。
友輝今年2月份合併營收降到2.49億元,較上月減少近19%,累計今年前兩個月營收約近5.55億元,年減約6.95%。因為農曆春節後工廠運作恢復,再加上大陸五一備貨潮需求帶動,3月份營收可望回升。法人推估,友輝3月營收將回升到3億元以上,第1季營收估約8.5億∼9億元,相比前一季大約是個位數的衰退幅度。
嘉威去年營收約10.93億元、相比前一年衰退15.86%,由於大陸增亮膜廠降價搶單,造成價格大幅滑落,毛損率約4.91%,本業虧損2 .14億元。另外還認列了大約6000多萬元的業外損失,總計稅前淨損約2.74億元,稅後淨損約3.02億元,稅後每股虧損約2.59元,這也是嘉威連續4年陷入虧損。
迎輝從2009年以來已經連續4年虧損,去年營運持續走低,全年營收約為15.63億元、年減22.29%,前三季本業虧損2.49億元,虧損相比前一年放大,稅後淨損約為2.78億元,稅後每股虧損約2.9元,全年仍將會持續虧損。
大尺寸增亮膜廠營運表現不佳,不過中小尺寸產品因為規格要求高,而且市場需求成長,業績逆勢走高。光耀轉型做中小尺寸增亮膜,去年營收達到12.98億元、年成長27%。產能利用率提高,而且中小尺寸產品要求輕薄、省電,對於亮度的要求也高,所以利潤也優於大尺寸產品。去年毛利率增加近4個百分點,來到21.49%,營業利益約為1.4億元,相比前一年成長近3倍,稅後淨利約1.69億元,每股盈餘 4.26元,獲利表現創下歷史新高。
友輝去年營收37.72億元,年減7.23%,受到價格下跌與全球電視市場衰退影響,去年前三季稅後淨利約3.4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約4 .51元。法人估友輝去年全年度稅後每股盈餘可能落在5∼6元之間,獲利相比前一年幾乎腰斬。
友輝今年2月份合併營收降到2.49億元,較上月減少近19%,累計今年前兩個月營收約近5.55億元,年減約6.95%。因為農曆春節後工廠運作恢復,再加上大陸五一備貨潮需求帶動,3月份營收可望回升。法人推估,友輝3月營收將回升到3億元以上,第1季營收估約8.5億∼9億元,相比前一季大約是個位數的衰退幅度。
嘉威去年營收約10.93億元、相比前一年衰退15.86%,由於大陸增亮膜廠降價搶單,造成價格大幅滑落,毛損率約4.91%,本業虧損2 .14億元。另外還認列了大約6000多萬元的業外損失,總計稅前淨損約2.74億元,稅後淨損約3.02億元,稅後每股虧損約2.59元,這也是嘉威連續4年陷入虧損。
迎輝從2009年以來已經連續4年虧損,去年營運持續走低,全年營收約為15.63億元、年減22.29%,前三季本業虧損2.49億元,虧損相比前一年放大,稅後淨損約為2.78億元,稅後每股虧損約2.9元,全年仍將會持續虧損。
大尺寸增亮膜廠營運表現不佳,不過中小尺寸產品因為規格要求高,而且市場需求成長,業績逆勢走高。光耀轉型做中小尺寸增亮膜,去年營收達到12.98億元、年成長27%。產能利用率提高,而且中小尺寸產品要求輕薄、省電,對於亮度的要求也高,所以利潤也優於大尺寸產品。去年毛利率增加近4個百分點,來到21.49%,營業利益約為1.4億元,相比前一年成長近3倍,稅後淨利約1.69億元,每股盈餘 4.26元,獲利表現創下歷史新高。
光學膜廠光耀科技(3666)轉型專攻中小尺寸面板應用之後,已經連續兩年繳出獲利的成績單,公司計畫2014年送件申請上櫃。由於中小尺寸應用需求持續成長,而且京東方、友達(2409)等新客戶將開始供貨,光耀2014年新產能將搭配投產,總產能可望倍增到每月300 萬平方米。
光耀去年營收10.22億元,每股獲利1.52元。今年上半年由於營運規模成長,整體獲利也持續改善,上半年營收6.07億元,毛利率增至 23.09%,本業獲利7,887.8萬元,稅後淨利1.06億元,每股盈餘2.7 7元。不過下半年受到中小尺寸面板市場需求轉弱影響,10月合併營收約1.19億元,月減7.8%。光耀預期,11月、12月訂單持穩,預估第4季平均單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2億元。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表示,大尺寸光學膜備料多、耗損多,價格競爭又激烈,一個不小心獲利就被吃掉了,所以公司兩年前決定專攻中小尺寸面板應用。手機尺寸放大、平板電腦需求也在成長,面板廠有愈來愈多的產能轉到中小尺寸面板,光學膜需求面板也持續成長,估計每年成長率約5%∼10%。中小尺寸產品要求輕薄、省電,對於亮度的要求也高,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所以利潤也優於大尺寸產品。
光耀目前主力客戶是大陸華南地區的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以及群創 (3481),郭維斌表示,公司今年積極開發其他客戶,其中京東方已經在第4季開始量產出貨,另外還送樣給友達認證中,最快將在2014 年第1季供貨。光耀現已開發出高亮型增亮膜以及導光膜,將全力搶攻中小尺寸應用商機。
光耀去年營收10.22億元,每股獲利1.52元。今年上半年由於營運規模成長,整體獲利也持續改善,上半年營收6.07億元,毛利率增至 23.09%,本業獲利7,887.8萬元,稅後淨利1.06億元,每股盈餘2.7 7元。不過下半年受到中小尺寸面板市場需求轉弱影響,10月合併營收約1.19億元,月減7.8%。光耀預期,11月、12月訂單持穩,預估第4季平均單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2億元。
光耀董事長郭維斌表示,大尺寸光學膜備料多、耗損多,價格競爭又激烈,一個不小心獲利就被吃掉了,所以公司兩年前決定專攻中小尺寸面板應用。手機尺寸放大、平板電腦需求也在成長,面板廠有愈來愈多的產能轉到中小尺寸面板,光學膜需求面板也持續成長,估計每年成長率約5%∼10%。中小尺寸產品要求輕薄、省電,對於亮度的要求也高,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所以利潤也優於大尺寸產品。
光耀目前主力客戶是大陸華南地區的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以及群創 (3481),郭維斌表示,公司今年積極開發其他客戶,其中京東方已經在第4季開始量產出貨,另外還送樣給友達認證中,最快將在2014 年第1季供貨。光耀現已開發出高亮型增亮膜以及導光膜,將全力搶攻中小尺寸應用商機。
雷射防偽包裝材料大廠光群雷射科技公司(2461),在積極推動組織整頓、導入新生產製程,加以認列轉投資光耀科技(3666)收益,上半年合併營收及獲利都攀升,下半年業績將優於上半年;光群雷持有光耀成本僅14.4元遠低於目前興櫃價格,帳面潛在收益有4.5億元。
光群雷射公司周二(1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郭維武以及執行長郭維斌共同主持,郭維武表示,上半年營收年增近29%、毛利率提升到26%、每股盈餘約0.91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獲利水準;雖然中國大陸菸酒市場對雷射包裝材料需求受到打奢政策,影響7、8月營收下滑,但第4季進入傳統營運旺季來臨,9月業績已成長,下半年整體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郭維斌指出,新製程導入帶動生產效率提升、毛利率改善。郭維武表示,光群雷射集團目前主要事業體包括雷射防偽材料(包含光群中國、光群國際)、光學膜(包含光耀科技、奇美視像)、智慧投影機 (光峰科技),其中轉投資光學膜廠光耀達52.74%股權(持有2.28 萬張),平均持股成本14.4元,而光耀目前興櫃交易價格逾33元,估計未實現收益有4.5億元,明年光耀在今年度財報出爐後,就會申請送件,預計明年底前可掛牌上市。
光群雷射公司周二(1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郭維武以及執行長郭維斌共同主持,郭維武表示,上半年營收年增近29%、毛利率提升到26%、每股盈餘約0.91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獲利水準;雖然中國大陸菸酒市場對雷射包裝材料需求受到打奢政策,影響7、8月營收下滑,但第4季進入傳統營運旺季來臨,9月業績已成長,下半年整體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郭維斌指出,新製程導入帶動生產效率提升、毛利率改善。郭維武表示,光群雷射集團目前主要事業體包括雷射防偽材料(包含光群中國、光群國際)、光學膜(包含光耀科技、奇美視像)、智慧投影機 (光峰科技),其中轉投資光學膜廠光耀達52.74%股權(持有2.28 萬張),平均持股成本14.4元,而光耀目前興櫃交易價格逾33元,估計未實現收益有4.5億元,明年光耀在今年度財報出爐後,就會申請送件,預計明年底前可掛牌上市。
興櫃光電廠商-光耀科技(3666)4月營收表現亮眼,單月營收達 1.1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8.45%,累計今年前4月營收達3.66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28%,4月份主要是該公司超高輝度系列產品開始放量,行動通訊及iPad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模組關鍵零組件增亮膜需求暢旺,成就4月亮眼的營收表現,法人推估接下來的新產品業績拉升及毛利挹注將更顯著。
董事長郭維斌表示,光耀科技(3666)近2年積極的對內部進行整理整頓,調整經營的策略,目前該公司鎖定中小尺寸背光模組關鍵零組件增亮膜製造研發。隨著消費者對於行動顯示裝置的需求大量增加,帶動中小尺寸面板需求產能同步跟進,甚至有凌駕大尺寸面板之勢,全球各家面板生產大廠皆戮力著手調整產品結構,以因應現今快速變動的市場與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郭維斌表示,智慧手機目前主要以中國華南地區為主要組裝地,光耀科技成功的將高輝度增益與多功能複合型增亮膜的導入使用,目前其產品於華南區小尺寸面板市占率估計約35.6%(依2013年10億台數量,並以平均手機尺寸3.5吋為計算基礎,估計華南區月需求為45萬平方米,光耀小尺寸產品2013年第 1季,月平均出貨量約16萬平方米)。平板電腦方面,自2013年Q1起,光耀公司薄型化抗刮複合型增亮膜導入終端客戶使用下,於該尺寸面板市場占有率約3.8%,後續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董事長郭維斌提及在面對背光模組市場價格低落的衝擊下,光耀除了不斷的進行新產品的開發來維持高毛利的獲利,同時為了避免原材料供給來源受限於美、日及韓廠,光耀部分產品目前已成功驗證導入本土原材料、並持續開發導入2nd Source,大幅縮減了待貨時間與產品交貨時間,及分散了因單一原材料供給的缺料風險。另外則是生產的經濟規模效益發效及生產製程的良率的提升,都是光耀能在低價競爭的背光模組市場保持穩定獲利的成長,由於近期的產能滿載,該公司也將進行竹南廠的擴充產能評估,將計畫提升1倍的產能。
董事長郭維斌表示,光耀科技(3666)近2年積極的對內部進行整理整頓,調整經營的策略,目前該公司鎖定中小尺寸背光模組關鍵零組件增亮膜製造研發。隨著消費者對於行動顯示裝置的需求大量增加,帶動中小尺寸面板需求產能同步跟進,甚至有凌駕大尺寸面板之勢,全球各家面板生產大廠皆戮力著手調整產品結構,以因應現今快速變動的市場與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郭維斌表示,智慧手機目前主要以中國華南地區為主要組裝地,光耀科技成功的將高輝度增益與多功能複合型增亮膜的導入使用,目前其產品於華南區小尺寸面板市占率估計約35.6%(依2013年10億台數量,並以平均手機尺寸3.5吋為計算基礎,估計華南區月需求為45萬平方米,光耀小尺寸產品2013年第 1季,月平均出貨量約16萬平方米)。平板電腦方面,自2013年Q1起,光耀公司薄型化抗刮複合型增亮膜導入終端客戶使用下,於該尺寸面板市場占有率約3.8%,後續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董事長郭維斌提及在面對背光模組市場價格低落的衝擊下,光耀除了不斷的進行新產品的開發來維持高毛利的獲利,同時為了避免原材料供給來源受限於美、日及韓廠,光耀部分產品目前已成功驗證導入本土原材料、並持續開發導入2nd Source,大幅縮減了待貨時間與產品交貨時間,及分散了因單一原材料供給的缺料風險。另外則是生產的經濟規模效益發效及生產製程的良率的提升,都是光耀能在低價競爭的背光模組市場保持穩定獲利的成長,由於近期的產能滿載,該公司也將進行竹南廠的擴充產能評估,將計畫提升1倍的產能。
興櫃交易新制上路,帶動潛力股勁揚,統計開紅盤以來興櫃漲幅最亮麗公司,以太陽能旭晶(3647)漲幅65.93%為第一、連營(3603 )上漲51.18%、旭能(4922)上漲45.63%、光耀(3666)漲幅達4 4.39%,分別位居第二至第四名,而排行前四名外的前十大漲幅個股全數為生技類股,其中浩鼎(4174)更一舉登上興櫃生技股后寶座。
興櫃交易新制1月7日啟動後,成交量明顯回溫,上周六(23)日興櫃成交金額達32.33億元,較實施當日的10.53億元差距甚大,成交量也多集中在浩鼎、寶齡(1760)等生技公司,並為興櫃生技公司漲勢點火,因此隨台股開出紅盤激勵,興櫃生技股也為興櫃成交量提升有所貢獻。
為興櫃第3高價生技股的寶齡,公司開發的抗腎臟病新藥Nephoxil ,近日在美國三期臨床試驗顯著,有機會於今年上半年將向美國申請藥證,台灣可望取得衛生署核發的上市許可。在此消息激勵下,公司不但在紅盤期間表現極佳,今年以來漲幅已有297%。
期間漲幅第5的浩鼎,除有潤泰伊衍樑概念加持,為興櫃第2高價生技類股,周六上漲1.52元,收盤價183.59元,公司近期和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宣布,新一代抗乳癌疫苗OBI-833,最快可在明年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接著漲幅排行第6為柏登(4177),期間漲幅38.85%,公司近期獲荷蘭萊登大學醫學中心,簽訂人工皮膚技術授權合約,取得該大學人工皮膚技術,成為公司新的成長動能;賽德(4156)則以「天然人類干擾素」藥品為開發主軸,近期2月22日申報轉讓持股4,000張,終止開紅盤以來漲勢,然而期間漲幅仍達37.46%,名列上漲前十大公司。
緊接著有南六(6504),期間上漲36.54%,公司為台灣最大不織布製造商,占公司營收比重6成,另有生產手術衣,占公司營收比重 32%。
興櫃交易新制1月7日啟動後,成交量明顯回溫,上周六(23)日興櫃成交金額達32.33億元,較實施當日的10.53億元差距甚大,成交量也多集中在浩鼎、寶齡(1760)等生技公司,並為興櫃生技公司漲勢點火,因此隨台股開出紅盤激勵,興櫃生技股也為興櫃成交量提升有所貢獻。
為興櫃第3高價生技股的寶齡,公司開發的抗腎臟病新藥Nephoxil ,近日在美國三期臨床試驗顯著,有機會於今年上半年將向美國申請藥證,台灣可望取得衛生署核發的上市許可。在此消息激勵下,公司不但在紅盤期間表現極佳,今年以來漲幅已有297%。
期間漲幅第5的浩鼎,除有潤泰伊衍樑概念加持,為興櫃第2高價生技類股,周六上漲1.52元,收盤價183.59元,公司近期和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宣布,新一代抗乳癌疫苗OBI-833,最快可在明年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接著漲幅排行第6為柏登(4177),期間漲幅38.85%,公司近期獲荷蘭萊登大學醫學中心,簽訂人工皮膚技術授權合約,取得該大學人工皮膚技術,成為公司新的成長動能;賽德(4156)則以「天然人類干擾素」藥品為開發主軸,近期2月22日申報轉讓持股4,000張,終止開紅盤以來漲勢,然而期間漲幅仍達37.46%,名列上漲前十大公司。
緊接著有南六(6504),期間上漲36.54%,公司為台灣最大不織布製造商,占公司營收比重6成,另有生產手術衣,占公司營收比重 32%。
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及3C消費型電子包含平板電腦、 NB等需求量激增,國內光學膜廠商光耀科技經過一場激烈的淘汰賽之後,目前已成為中小尺寸光學膜第一大廠,董事長郭維斌表示,新推出的複合材、高輝度、零度裁切稜增亮膜產品奏效,今年首度轉虧為盈,全年度營收也可望較去年呈現兩位數成長。
光耀科技自2005年開始深耕中小尺寸光學膜產品,於自有之微結構擴散層專利下積極開發複合型光學膜,並進行客製化光學膜研發,除厚度及成本均較同業低外,亦以優異的塗布技術,提高生產良率,目前主要客戶除了台資面板廠、背光模組廠,現亦已打入中國大陸面板供應鏈,未來並有機會打進韓系廠商供應鏈。
拓墣預估,明年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的增長率約6.5%,低於今年的 8.6%;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熱賣下,整體面板產業發展重心將以中小尺寸面板及AMOLED面板為主。
郭維斌說,全球中小尺寸光學膜供應商仍以3M為主,在台灣光耀已是最主要供應商,光耀自行研發的複合材是目前唯一可以避開他廠專利的光學膜廠,在3C產品輕薄短小及環保的訴求下,複合材光學膜將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光耀迎戰市場最主要利器。
光耀科技自2005年開始深耕中小尺寸光學膜產品,於自有之微結構擴散層專利下積極開發複合型光學膜,並進行客製化光學膜研發,除厚度及成本均較同業低外,亦以優異的塗布技術,提高生產良率,目前主要客戶除了台資面板廠、背光模組廠,現亦已打入中國大陸面板供應鏈,未來並有機會打進韓系廠商供應鏈。
拓墣預估,明年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的增長率約6.5%,低於今年的 8.6%;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熱賣下,整體面板產業發展重心將以中小尺寸面板及AMOLED面板為主。
郭維斌說,全球中小尺寸光學膜供應商仍以3M為主,在台灣光耀已是最主要供應商,光耀自行研發的複合材是目前唯一可以避開他廠專利的光學膜廠,在3C產品輕薄短小及環保的訴求下,複合材光學膜將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光耀迎戰市場最主要利器。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