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瑞銘科技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82,969,35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7438589 | 劉上杰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0年08月02日
星期一
星期一
鴻海攜手聯電 打造小聯發科 |瑞銘科技
據悉,鴻海日前入股晶圓二哥聯電旗下通訊晶片設計瑞銘科技,
藉由鴻海在全球手機組裝的龐大資源,兩大集團攜手打造小聯發
科,並與聯發科一別苗頭。
據了解,鴻海這次是以境外轉投資公司的名義入主瑞銘,格外低
調。聯電昨(1)日無法證實此一消息。瑞銘對此消息則表示,不
便評論,「公司目前尚未上市,相關訊息將在年報、股東會揭露
。」
聯電去年6月全部出脫聯發科持股後,兩家公司結束多年來的臍帶
關係。為了在手機晶片領域再孵金雞,去年第四季,聯電旗下的
宏誠創投與真宏創投,入股凌陽旗下的恆通科技,卡位3G晶片。
業界近期再傳出,宏誠創投轉投資的瑞銘,上月底以每股16元至
17元的價格,將部份股權轉售鴻海,這也是聯電與鴻海第二次共
同攜手的案件。聯電與鴻海第一次是共同投資驅動IC封測廠華宸
科技,該公司後來在2004年併入頎邦,今年4月聯電才辭去頎邦
董事。
瑞銘另一大法人股東—智融集團旗下的龍一創投,也與聯電同步拋
股。瑞銘上周更召開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案,計劃持續引入鴻海
更多資金,這次鴻海入主後,將取得四席董事,成為最大股東。
瑞銘成立於2004年9月,董事長劉上杰前身為職聯發科手機晶片主
管,因為原始班底來自聯發科,加上一成立就獲聯電資金奧援,
一度在業界有「小聯發科」之稱。
瑞銘目前人力規模約100人,以PHS基頻晶片與WiMAX晶片為主要
業務,但中國大陸近年大力推動3G,PHS手機發展不受支持,使
得PHS市場大幅衰退;加上WiMAX需求起飛速度不如預期,導致
瑞銘至今仍虧損。瑞銘部分研發團隊也轉向山寨市場,投入2G、
2.5晶片,此外,大陸的自有3G技術TD- SCDMA規格也是公司長遠
計畫。
業界人士指出,鴻海集團和手機相關的研發人員高達3,000人,近
年五大手機品牌廠傾向自製,訂單來源不足,山寨手機生意看似
不穩定,卻能調節淡旺季產能,也有機會積少成多。若能幫助瑞
銘切入2G手機市場,也是鴻海集團寄望頗深的商機,加上2G晶片
僅聯發科一家稱霸,鴻海向上游垂直整合晶片,在該公司擁有龐
大下游整機組裝的資源下,仍有往上游晶片切入的機會。
藉由鴻海在全球手機組裝的龐大資源,兩大集團攜手打造小聯發
科,並與聯發科一別苗頭。
據了解,鴻海這次是以境外轉投資公司的名義入主瑞銘,格外低
調。聯電昨(1)日無法證實此一消息。瑞銘對此消息則表示,不
便評論,「公司目前尚未上市,相關訊息將在年報、股東會揭露
。」
聯電去年6月全部出脫聯發科持股後,兩家公司結束多年來的臍帶
關係。為了在手機晶片領域再孵金雞,去年第四季,聯電旗下的
宏誠創投與真宏創投,入股凌陽旗下的恆通科技,卡位3G晶片。
業界近期再傳出,宏誠創投轉投資的瑞銘,上月底以每股16元至
17元的價格,將部份股權轉售鴻海,這也是聯電與鴻海第二次共
同攜手的案件。聯電與鴻海第一次是共同投資驅動IC封測廠華宸
科技,該公司後來在2004年併入頎邦,今年4月聯電才辭去頎邦
董事。
瑞銘另一大法人股東—智融集團旗下的龍一創投,也與聯電同步拋
股。瑞銘上周更召開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案,計劃持續引入鴻海
更多資金,這次鴻海入主後,將取得四席董事,成為最大股東。
瑞銘成立於2004年9月,董事長劉上杰前身為職聯發科手機晶片主
管,因為原始班底來自聯發科,加上一成立就獲聯電資金奧援,
一度在業界有「小聯發科」之稱。
瑞銘目前人力規模約100人,以PHS基頻晶片與WiMAX晶片為主要
業務,但中國大陸近年大力推動3G,PHS手機發展不受支持,使
得PHS市場大幅衰退;加上WiMAX需求起飛速度不如預期,導致
瑞銘至今仍虧損。瑞銘部分研發團隊也轉向山寨市場,投入2G、
2.5晶片,此外,大陸的自有3G技術TD- SCDMA規格也是公司長遠
計畫。
業界人士指出,鴻海集團和手機相關的研發人員高達3,000人,近
年五大手機品牌廠傾向自製,訂單來源不足,山寨手機生意看似
不穩定,卻能調節淡旺季產能,也有機會積少成多。若能幫助瑞
銘切入2G手機市場,也是鴻海集團寄望頗深的商機,加上2G晶片
僅聯發科一家稱霸,鴻海向上游垂直整合晶片,在該公司擁有龐
大下游整機組裝的資源下,仍有往上游晶片切入的機會。
與我聯繫